必修1 第一章 第1讲分解
力的合成和分解—-人教版(新)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PPT优秀课件

合力、分力与夹角 θ 的关系 ①两个分力大小一定时,夹角 θ 越大,合力越小. ②合力一定时,若两分力大小相等,则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 分力越大.
要点二 求合力的方法——作图法、计算法 1.作图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工具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用测量工 具测量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名校课 堂)力 的合成 和分解 —-人教 版(新 )高中 物理必 修第一 册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 堂)力 的合成 和分解 —-人教 版(新 )高中 物理必 修第一 册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3.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___邻__边___作平行 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__合__力____的__大__小____和方 向.这个规律叫作平行四边形定则(parallelogram rule).
4.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分解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5.多个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1)共点力 几 个 力 如 果都 作 用 在 物体 的 __同__一__点____ , 或 者它 们 的 作 用线 ____相__交____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2)多力合成的方法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__合__力____,再求出这个___合__力___跟第三个力 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__合__成____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 力的合力.
【问题探究】
要点三 力的分解
1.没有限制的力的分解 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力的分解图,该图说明了什么吗?想一想, 这样分解有实际意义吗?
提示:说明一个力如果没有条件限制会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对角 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穷多个.这样分解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正交分解法 三条轻绳结于 O 点,通过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将一重物悬挂起来, 如图所示.已知系在竖直墙上的绳与墙成 37°角,弹簧测力计水平且 读数为 3 N.(g 取 10 m/s2)问 OA 绳子的拉力能不能分解为水平和竖直 两个方向上的分力?若能,这两个分力各为多大?
物理必修1人教版 3.5力的分解 (共2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物理必修1人教版 3.5力的分解 (共2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a6ee2a458fb770bf78a55a5.png)
a
F1
G1
G2 G
a
G1
G G2
F2
F1 G
F2
a F1
G
b
a
Fa
Fb
F
重力为100N的物体用如图所示的三根
的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已知细
绳OA、 OB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
300和600 ,求细绳OA、OB和OC张
力的大小。
A 300 600 B
F =G =100N F1 =F =100N F2 = F1 sin 300 =50N
必修一3.5
力的分解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P64-65的内容,并思考以下 问题,8分钟后检测,比一比看谁自学效果好!
1、什么是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2、已知一个力,它的分解是唯一的吗? 3、一般将一个力进行分解的依据是什么? 4、斜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怎么样分解? 5、什么是三角形定则?它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什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合成与分解精品PPT课件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三维设计·高三物理(人教版) 第一模块
必修1 第一章 第1讲.doc

[高考导航]考点内容要求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201620172018 命题分析参考系、质点Ⅰ卷Ⅰ·T21:两个物体的v-t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卷Ⅰ·T22:实验:水滴计时器、瞬时速度、加速度卷Ⅱ·T22:实验:平均速度、速度公式、v-t图像卷Ⅱ·T19:根据v-t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卷Ⅲ·T18:x-t图像的理解及应用T22:自由落体运动及相关的知识点1.从题型上看,有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试题新颖,难度中等。
2.考查知识点主要有:运动规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等。
3.从整体命题趋势上看,将会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运动规律、运动图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及实验的拓展与创新,在2020年高考复习中应多加关注。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Ⅱ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讲运动的描述知识排查参考系、质点1.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位移、速度1.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加速度1.定义: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a=ΔvΔt。
单位:m/s2。
3.方向:与Δv的方向一致,由合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高中化学必修一 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20202021学年精品讲义)

课时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熟悉酸、碱、盐的性质,熟悉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主干知识梳理】 一、同素异形体1、含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如:金刚石、石墨和C 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O 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产生同素异形体的原因(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 2)和臭氧(O 3)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研究对象(1)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不是指化合物(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不同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4、同素异形体的“同”“异”的含义 (1)“同”——指元素相同;(1)“异”——指形成单质不同,结构不同,性质有差异 5、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决定性质” (1)同素异形体的结构不同,性质存在差异(2)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的相似,有的相差较大6、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在转化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 【即学即练1】1、清晨,松树林中的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有极少量的氧气变成了臭氧,反应的方程式为3O 2=====电火花2O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B .由氧元素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C .产生的臭氧与氧气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 .这个反应属于物理变化2、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一种新分子,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其化学式为C 7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 70是一种化合物 B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C .它的化学性质和金刚石相似D .C 70和金刚石、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物质的分类方法1、物质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类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①NaCl ②HCl ③CaCl 2 ④CuO ⑤H 2O ⑥Fe 2O 3(1)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存在状态为标准,可分为固体:①③④⑥、液体:⑤、气体:② (2)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为标准,可分为氯化物:①②③、氧化物:④⑤⑥ (3)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标准,可分为酸:②、盐:①③、氧化物:④⑤⑥2、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Na 2CO 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则属于碳酸盐3、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如:物质的分类 (依据组成和性质)【微点拨】①单质一定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②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③纯净物是由一种成分(分子)组成的物质,有化学式,有固定熔、沸点 ④混合物是由多种成分(分子)组成的物质,无化学式,无固定熔、沸点 【即学即练2】1、分类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2.地球仪(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两极和赤道(3)经线和纬线(4)经度和纬度1.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加是南纬,用“S”表示,向东增加是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是西经,用“W”表示。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1)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为北半球俯视图,所示纬线为北纬(图1);若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所示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则为东经,反之则为西经(图1所示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2018·厦门调研)下图为“经纬网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A.120°E,60°S B.120°E,60°NC.120°W,60°S D.120°W,60°N答案 B解析根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为北半球,图中经纬度间隔均为30度,故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20°E,60°N)。
(2018·重庆名校联考)读图,回答第2题。
2.如图所示乙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中纬度 D.高纬度答案 B解析根据图中经度变化规律,可画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北半球;乙的纬度低于30°,位于低纬度,故B正确。
3.下列关于地球上东、西、南、北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西”,相反是“东”②站在地球南极看四周,处处是“南”③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④如果沿经线向北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C解析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的是“东”,相反的是“西”,①错;站在地球南极看四周,处处是“北”,②错;纬线是一个整圆,如果沿纬线向东走,永远走不到东方的尽头,经线是半个圆,有北极和南极,如果沿经线向北走,最终可以走到北方的尽头,③④正确。
新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02 第一章第一节第2讲 物质的转化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讲 物质的转化【讲】知识点1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性质 ①酸:H ++酸根离子 按强弱分:常见的强酸:盐酸、硫酸、硝酸等常见的弱酸:碳酸、亚硫酸、磷酸、醋酸、亚硝酸、硫化氢等按有无氧分: 常见的含氧酸: 常见的无氧酸:按有无挥发性(沸点高低)分: 常见的挥发性酸: 常见的非挥发性酸:②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
③酸的通性酸⎩⎪⎨⎪⎧+酸碱指示剂,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活泼金属―→盐+氢气(置换反应)⎭⎬⎫+碱性氧化物―→盐+水+碱―→盐+水+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例如:(2)碱的性质①碱:金属阳离子+OH -及一水合氨 按强弱分类常见的强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 常见的弱碱:一水合氨、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等按溶解性分类 常见的可溶性碱: 常见的不可溶性碱:②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③碱的通性碱⎩⎪⎨⎪⎧+酸碱指示剂,如使酚酞溶液变红色⎭⎬⎫+酸性氧化物―→盐+水+酸―→盐+水+盐―→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3)盐的性质①盐: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可溶性盐:氯化钠、硝酸钾等 不可溶性盐:硫酸钡、氯化银等②同一类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组成上含有相同阴离子或阳离子。
③盐的通性盐⎩⎨⎧⎭⎬⎫+酸→新盐+新酸+碱→新盐+新碱+盐→新盐+新盐复分解反应 特别提醒 盐与盐、盐与碱能反应的条件一般要求二者都可溶。
【练】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的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石膏B .硫酸、烧碱、胆矾C .硫酸氢钠、生石灰、醋酸钠D .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答案 B解析 硫酸属于酸,纯碱是Na 2CO 3,属于盐,石膏属于盐,A 错误;硫酸属于酸,烧碱是NaOH ,属于碱,胆矾是五水硫酸铜,属于盐,B 正确;硫酸氢钠属于盐,生石灰属于氧化物,醋酸钠属于盐,C 错误;磷酸属于酸,熟石灰属于碱,苛性钠是NaOH ,属于碱,D 错误。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含义课件 (共15张PPT)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高中数学必修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 2.初步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3.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4.了解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预习清单 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1.集合与元素的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元素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
提示:①“本班全体同学”构成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都是集合中的 元素;
②“直线AB上所有点”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直线AB 上每一个点.
合作探究 探究点2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问题2】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 么特征?请思考下列问题:
1. 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不能
A. ②③④⑥⑦⑧ C. ②③⑥⑦
B. ②③⑥⑦⑧ D. ②③⑤⑥⑦⑧
课堂练习
2.判断正误: (1){(1,2)}={(2,1)}
(2){(1,2),(2,1)}={(2,1),(1,2)}
课堂练习
解析:由元素的互异性可知:
归纳小结
1. 集合的概念
确定性
2.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互异性
知识点
无序性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A aA
4. 常用的数集(N,Z,Q,R)
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思想
体叫做 集合 (简称集).
2.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通常用 大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
用 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中的元
素.
预习清单 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自主落实
第1讲
二、地球仪
本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
课 栏
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 。
目 开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关
基础自主落实
北极星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第1讲
北极
地心
南极
基础自主落实
第1讲
3.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 南北 地球仪上同
基础自主落实
2.纬度的判断
(1)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
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
本 夹角。(如图中角δ)
课
栏 (2)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
目 开
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
关 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
不到北极星)(
)。
第1讲
基础自主落实
第1讲
(3)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于(40°N,116°E)。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
上;从纬度看,该岛位于北京以北,从经度看位于北京
以西。由此知该岛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
重点难点突破
第1讲
[疑难剖析] 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方位应注意的问题
1.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
本
课
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D(40°S,160°E)。
基础自主落实 判断技巧 1.经纬度的分布特点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第1讲
基础自主落实
(1)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者为东经,数值逐 渐减小者则为西经。(如图)
第1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 x°, 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 y°=180°-x°,所属的东西 经正好相反。(如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自主落实 3.东西半球的划分
第1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0°W
160°E
东半球
重点难点突破
第1讲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典例导入] 1.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
本
判断该岛位于北京的
(D )
课 栏
A.东南
B.东北
目 开
C.西南
D.西北
关
解析 由图可知,该岛位于(70°N,40°W)附近,而北京位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自主落实
第1讲
4.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本
图示
课
栏
目 开 关
划分
从 本初子午线 向 从 赤道 向南、向北
东、向西各分 180° 各分 90°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
分布规律 东 愈大 ,西经度的度 愈大 ,南纬的度数
数愈向西 愈大
愈向南 愈大
基础自主落实
第1讲
划分
栏 目
2.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
开 关
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
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重点难点突破
第1讲
3.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
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
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
本
东西方向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
课
栏
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
目
开
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
关
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 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
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如右图,为南半球,我们先
画出 A、B 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法
则,A 在西,B 在东,B 在 A 的东方。
重点难点突破 [思维拓展] 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第1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与日界线重合
温带界线, 极圈
是温带、寒带界线
基础自主落实
第1讲
5.经纬网的意义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 和 纬线 相互交织而成的
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
本 课
量算距离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栏
目
(3)确定对称点
开
关
基础自主落实
第1讲
①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
相反,
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 B(40°S,20°W)。
本 课
②关于 地轴 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 180°;纬度
栏 目
相同,如 A(40°N,20°W)与 C(40°N,160°E)。
开
③关于 地心 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
关
180°, 纬 度 相 反 , 数 值 相 等 。 如 A(40°N,20°W) 与
20°W~0°~160°E 为 东半球 ,
以
赤道 为界,以
北为北半球,以南
半球 160°E~180°~
本 课
20°W 为 西半球 为南半球
栏
目
(1) 30°纬线是中、
开 关
(1)本初子午线为东 低纬度界线; 60°
特殊经 西经界线。
是中、高纬度界线。
纬度 (2) 180°经线大致 (2) 回归线 是热带、
飞机应按最短航线飞行,以节省时间和能源,提高运营 效率。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 的劣弧段。(球面大圆指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圆)。
重点难点突破
第1讲
(1)同一经线或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
劣弧就在经线(圈)上,其最短航向为正南或正北方
本 课
向。如图 1 中:
栏 目
由 A 至 B(在同一经线上)航向为——飞向正北。由 B
两点的相对位置、距离。3.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
例。4.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及绘
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5.掌握等值线图的应用。
基础自主落实
第 1 讲 地球与地球仪 基础自主落实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本
课
栏
4万
目
开
关
6 371
6 357 6 378
第1讲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 是: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椭球体。
第1讲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最新考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
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
本 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
课 栏
地形剖面图。
目 开
[分析解读] 1.掌握经纬网特点,能够熟练判读从不
关 同角度绘制的经纬网图。2.能够利用经纬网确
本
课
直相交的线
的线
栏
目
形
开
半圆
圆
关
状
特点 方 指示 南北 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向
长
自赤道向两极
度 都相等(约 2 万千米) 逐渐 缩短
基础自主落实
第1讲
间隔 关系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 在赤道上最大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 间隔 相等 所有纬线都相互 平行
开 关
至 P(在同一经线圈上)航向为——先飞向正北,过北
极点再向正南。
(2)不在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航程不经过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