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实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在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是控制路堤、土坝和填土地基等密实度的重要指标。

(二)试验原理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加,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能使土达到最大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ωop,与其相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三)仪器设备1.击实仪:如附图6-1所示。

锤质量2.5kg,筒高116mm,体积947.4cm3。

2.天平:称量200g,分度0.01g。

3.台称:称量10kg,分度值5g。

4.筛:孔径5mm。

5.其它: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等。

(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代表性风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5mm筛,土样量不少于20kg。

2.加水拌和:预定5个不同含水量,依次相差2%,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优含水量。

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式中:m w—所需加水质量,g;m w o—风干含水率时土样的质量,g;ωo—土样的风干含水率,%;ω—预定达到的含水率,%。

·10·按预定含水率制备试样,每个试样取2.5kg,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向土样均匀喷洒预定的加水量,并均匀拌和。

3.分层击实:取制备好的试样600~800g,倒入筒内,整平表面,击实25次,每层击实后土样约为击实筒容积1/3。

击实时,击锤应自由落下,锤迹须均匀分布于土面。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三层的击实。

击实后试样略高出击实筒(不得大于6mm)。

4.称土质量:取下套环,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擦净筒外壁,称土质量,准确至0.1g。

附图6-1 击实仪示意图5.测含水率: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2个各约15~30g土测定含水率,平行差值不得超过1%。

按2~4步骤进行其它不同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

(五)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前,击实筒内壁要涂一层凡士林。

击实试验记录表

击实试验记录表
7
3140.3
1103
2037.3
2.04
1.70
F75
33.93
32.44
20
13.93
12.44
12.0
12.0
F34
33.90
32.48
20
13.99
12.48
12.1
8
3108.5
1103
2005.5
2.01
1.67
F07
32.78
31.29
20
12.78
11.29
13.2
13.2
F94
33.18
F35
35.44
34.02
20
15.44
14.02
10.1
2
3058.1
1103
1955.1
1.96
1.75
F75
33.93
32.45
20
13.93
12.45
11.9
11.8
F98
33.60
32.26
20
13.69
12.26
11.7
3
3130.9
1103
2027.9
2.03
1.80
F08
32.88
31.40
估计最优含水率:风干含水率:土粒比重:1.72
实验序号
干 密 度
含 水 率
筒+土质量
(g)
筒质量
(g)
湿土质量
(g)
密度
(g/cm3)
干密度
(g/cm3)


盒+湿土质量
(g)
盒+干土质量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自动计算)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自动计算)

5479 10783 5304 2.44
5479 10807 5328 2.45
干密度(g/cm³) 盒号
2.28
17
1
2.29
4
13
2.31
2
10
2.29
16
12
2.28
5
8
盒质量(g)
472.9 481.6 465.9 458.9 486.6 469.2 488.0 451.2 491.2 491.1
7.1
平均含水率(%)
2.3
4.2
5.1
6.2
7.3
最大干密度
(g/cm³) 最佳含水率
(%)
校准后最大干密度
(g/cm³) 校准后最佳含水率
(%)

2.3
干密度(g/cm3)

2.25

2.2
与 干
2.15

2.1

2.05

2

1.95

-4
-2
0
2
线
备注: 试验:
复核:
y = -0.0038x2 + 0.0358x + 2.158

1.9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线
含水率(%)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监制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103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JL-001
工程部位/用途

素土击实试验(完美版)

素土击实试验(完美版)

试验次数 筒体积(cm3)
筒质量(g) 干 筒+湿土质量(g) 密 度 湿土质量(g)
湿密度(g/ cm3) 干密度(g/ cm3)
盒号
1 997 1886 3803 1917 1.92 1.78 3 13
2 997 1886 3942 2056 2.06 1.88 14 4
3 997 1886 4062 2176 2.18 1.95 15 19
1.80
1.78
1.76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含水率(%)
备注: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检测.
试验:
复核:
日期: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
第 页共 页 JJ0103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
/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颗粒无污染
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室温 ℃,湿度 %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
击锤质量
每层击实
(kg)
4.5
(次)
27
落距(cm)
45
试样比重 —
大于40mm颗粒毛体积比重

大于40mm颗粒吸水率 (%)
含水率(%)
7.9 7.8 9.7 9.8 11.8 12.0 13.7 13.8 15.9 15.8
平均含水率(%)
7.8
9.8
11.9
13.8
15.8
最大干密度(g/cm3)

轻型击实实验结果

轻型击实实验结果

为何轻型击实试验的结果比较大呢?hongloumeng 发表于: 2007-10-14 13:32 来源: 东南西北人最近我们做了一个黄土的击实试验,轻型击实试验:试验类型编号击实仪规格试验条件击锤击实筒护筒质量锤底直径落距内径筒高容积高度层数每层击数最大粒径(kg) (mm) (mm) (mm) (mm) (cm3) (mm) (mm) 轻型 Q1 2.5 51 305 102 116 947.4 50 3 25 5Q2 2.5 51 305 152 116 2103.9 50 3 56 20重型 Z1 4.5 51 457 102 116 947.4 50 5 25 5Z2 4.5 51 457 152 116 2103.9 50 5 56 20Z3 4.5 51 457 152 116 2103.9 50 3 94 40我们按照Q1进行的试验,结果最大的干密度为1.85g/cm3,第二次是1.83g/cm3,不知道为何?请同行的朋友给予建议和解释!谢谢大家![本帖最后由ljmtidilgw 于2007-10-16 00:56 编辑]最新回复ljmtidilgw at 2007-10-16 01:04:15不知道是什么土?稍偏大了一点,你的试验参数和规范里一样,没有问题。

希望监督一下试验整个过程。

以前遇到一个国外试验公司做出的击实结果太小,后来去了试验室,实验人员没有分层,随便往筒里倒土,然后试验,落距也是不固定,只控制击数。

老板看了后脸都红了!后来,我发了个文全部作废,包括在此基础上的固结、渗透、三轴都作废。

hongloumeng at 2007-10-17 16:06:29是山西的黄土!我查阅过一些资料大部分黄土的轻型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都在1.66g/cm3~1.74gcm3这个范围,而我做的结果确实有些大,根据勘查报告其重型击实的结果在2.04g/cm3~2.08g/cm3,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些重型击实试验结果位1.84g/cm3,实验过程都是按照规范的要求操作的,击实筒的秤量,甚至击实锤和杆我们都进行了秤量都和规范很符合!不知道什么原因?xieyinxing88 at 2008-1-21 13:53:57是不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土质不一样,如果按照规范规定做,那是不会错的。

土的击实试验原始记录表

土的击实试验原始记录表
土的击实试验原始记录表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
工程部位
试验环境
天气:温度:C相对湿度:%
试验依据
委托日期
试验单位
中交四公局(北京)公路试验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日期
筒容积(cm3)
|击锤质量(kg)
超粒径颗粒含量
层数每层击数落距(cm)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
试筒号
筒质里(g)
筒+土质里(g)
湿土质量(g)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 cm3)



盒号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1
盒质量(g)
水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g/ cm3)
平均含水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佳含水率(%)
备注
管理编号:-4
编号:
第页共页
复核:
试验

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

20 击实试验20.0.1 击实试验是测定试样在标准击实功作用下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该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20.0.2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600kJ/m3,重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2700kJ/m3。

20.0.3 本试验类型和方法列于表20.0.3,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试样最大粒径选用。

表20.0.3 击实试验标准技术参数注:1.Q1、Q2、Z1、Z2、Z3分别称:轻1、轻2、重1、重2、重3;2.Q2、Z2、Z3筒高为筒内净高。

20.0.4 当试样中粒径大于各方法相应最大粒径5mm、20mm或4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30%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进行校正。

20.0.5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图20.0.5-1击实筒(mm)1-护筒;2-击实筒;3-底板;4-垫块2击锤:击锤必须配备导筒,锤与导筒之间要有相应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图20.0.5-2 击锤与导筒(mm) 1-提手;2-导筒;3-硬橡皮垫;4-击锤3 推土器:螺旋式推土器或其他适用设备。

4 天平:称量200 g ,分度值0.01 g 。

5 台秤:称量15 kg ,分度值5 g 。

6 标准筛:孔径为5 mm 、20 mm 、40 mm 。

7 其他:碾土设备、喷水设备、切土刀、称量盒、烘箱等。

20.0.6 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1 干法制备试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代表性试样风干或在低于50 ℃温度下进行烘干。

烘干后以不破坏试样的基本颗粒为准。

将土碾碎,过5 mm 、20 mm 或40mm 筛,拌和均匀备用。

试样数量,小直径击实筒最少20 kg ,大直径击实筒最少50 kg 。

2)按本规程第4.2节烘干法测定试样的风干含水率。

按试样的塑限估计最优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选择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一组试样至少5个,其中2个含水率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 个接近塑限。

击实试验记录表共3页

击实试验记录表共3页

试验表 39 合同段
线 装 订
-----------------------------------------------------------------------------------------------------------------------------------------------------------------
第3页Leabharlann cm365
超尺寸颗粒径及含 量
试筒体积
试验日期
4
3
第1页
2
cm 击实层数
试验方法编 号
公路
击实试验记录表 取样地点
1
量 盒+干土重(g)
水 盒+湿土重(g)
盒号
干密度 (g/cm3)
筒重(g ) 干
湿土重(g) 密 度 湿密度
(g/cm3)
筒+土重(g)
加水量(g)
kg 落距
试验序号

击锤 重
使用范围
盒量(g) 水重(g) 干土重(g) 含水量(g) 平均含水量
(%)
最佳含水量(%)
超尺寸颗粒毛体积比重和 吸水量
干 容 量
最大干密度 (g/cm3)
修正后最大干 容重
最佳含水 量
含水量(%)
试验 结果
试验
复核
监理工程师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 3 条: 第2页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 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