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_5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教案 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一、知识目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能力目标1.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2.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2.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重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教师准备:教材第2页和第3页的四个情景幻灯片或其他与此情景相关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思考问题: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点拨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总结:社会是一个万花筒,五彩斑斓。
慢慢长大的我们,透过自己的双眸,从不同角度、通过各种方式观察、探究、融入社会,带着疑问,带着憧憬,带着一份跃跃欲试……我们思考并感悟我与社会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社会生活,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教学活动一:阅读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点拨提示:(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教师总结: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学活动二:图片欣赏教师展示图片思考问题:(1)这几幅图片展示的分别是什么活动?点拨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框 我与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我与社会【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生活,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融入社会。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社会生活以及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我与社会。
二、新课讲授(一)感受社会生活活动一:图片欣赏(展示图片,图片见课件)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第一幅是几个小朋友在买菜;第二幅是社区在举办活动;第三幅是阅读报纸;第四幅是志愿者在养老院服务。
2、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到农村,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在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还可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来了解我们绚丽多彩的社会。
活动二:图片欣赏(展示图片,图片见课件)1、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关键点拨:什么是社会生活?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探究与分享: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结交新朋友、愉快的旅游、暑期夏令营、收获了哪些经验或者得到了哪些教训以及学到新技能等等。
教师总结: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等途径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
2.了解社会生活的意义(1)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认识越来越()。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
(3)会更加(),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1)血缘关系是以()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2)地缘关系是直接建立在人们()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3)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5.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1)人的成长是不断()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
6.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含义: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
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7.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变得方便迅捷。
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点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P3)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P4)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P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阳阳老师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完整答案应该和P7“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个问题合并。
由于这样笔记会比较乱,我还是按照框题分开来。
4、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P5相关链接)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阳阳老师说明】这一部分的相关链接选择题有时会考查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什么是社会化?(P7相关链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P8)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电子教案)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丰富的社会生活设计说明此课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随着生命的成长,逐步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设立的。
从内容上看,此课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参与的社会生活的范围在不断拓展,随之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为八年级上册整本教材的展开起到了统领作用。
此课以“社会中的我”为议题,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逐渐走进社会,开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此课主要向学生介绍社会的丰富性以及我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确“我是社会的一员”。
此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
引言开宗明义,指出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意在告诉学生,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离开社会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个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要把社会当作成长的课堂,在其中学习、锻炼、发展,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一框“我与社会”,从初中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认识到随着身体的发育、智力的提高、能力的增强,我们会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进而认识到“我”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我”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交往中建立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探究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支持和帮助,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养成亲社会行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做到努力践行亲社会行为。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此课,依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学习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应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践行谦让、分享、助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3新人教版

同学
归纳总结:
1.感受社会生活的途径
2.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3、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 中,我们具有不同的 身份。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 活? 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 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社会活动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 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 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 分忧。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小明的疑惑
小明发现, 古时候,人们经常形容那些大家闺 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今的生活中,也有 许多人足不出户,待在家里,大家把这些人人称为 “宅男”、“宅女”。 他们是否真正的脱离了社会生活呢?
衣
食
住
行
学习
生活
把人看成点,把”。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我与社会
导入
•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 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 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 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 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社 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 的过程。
参 观 工 厂 听 法 制 讲 座
参 加 劳 动 参 加 集 体 活 动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同学 父母 老乡 朋友 同事 老乡 朋友 家人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结成网
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
请至少写出你的四种身 份。
我是姐姐
新知探究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从未见过的长 辈、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 别应该怎样介绍自己。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2新人教版

(三)理解新生——幼儿——上学” 2.孩子成长的生活片段“参观博物馆、直升机体验 活动、商场购物 …….”
提问: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参加过哪些内容 的社会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环节二:深入社会生活
下列是生活中的大事件,请你选择一个事例,谈谈感受。 事件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 事件二:国家打击“长春长生”疫苗造假案件 事件三:泰国沉船事故,牵动所有中国人的神经。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 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 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 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 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环节三:成为社会一员
初到孤岛的鲁滨逊是绝望的,慢慢地,他不在整天沉浸在悲 观之中,开始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就这样,他用 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并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 乡。而狼孩起初被狼收养,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却死亡。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导入新课
2 我与社会
(二)新知初探
1. 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 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 —,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认识——————。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会更加关心————— —,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 (2)人的身份是在————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的身份。 (3)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和————。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PPT课件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学生开展国货产品社会实践活动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快乐,作为社会 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新课讲解
1
教材P6“运用你的经验”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金山区万名学生参加“金山情”主题 社会实践活动
大桥中学学生暑期走进无锡“爱粮节粮”教育 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体验活动
暑期生活中,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关键点拨
社会生活的分类:广义、狭义
『提示』 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经历了很多“大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菜园除草、采摘蔬菜
在科技馆当志愿者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
(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 有着不同的身份。
(2)向从未见过的长辈介绍自己:我是××的儿子; 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同事××的孩子;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 己:我是您的孩子××的同学;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我是学校××班级的 学生。
同学之间分组、分角色扮演不同的身份分别作自我介绍,感受一下不同 身份的不同社会关系!
『提示』 (1)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 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互 联 网 查 询
(2)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 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 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便庄家农粮捷严用业票高时电机铁刻械器化的变化
『提示』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我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
彩。
2.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
具有不同的身份。
3.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
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观察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谈感受:
思考:观察图片谈一谈,你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总结:我们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如何去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去感受它的美。
一、感受社会生活
1.结合课件图片活动:你是通过通那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
你有那些感受?
教师总结: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途径有很多:看报纸、听广播、
看电视、上网、旅游等等,很多方法都能够让我们理解社会。
2.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
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
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 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
劳动的乐趣。
8月3日
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
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问题一: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二: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问题三: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能够与同学分享?
教师总结:小华日记里所谓的“大事”看起来并不是大事,但是对他来说这是他所经历
的,是他对社会的一种理解,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这个社会有了经一步的了解,感受很真实。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出示一组“小丸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
份。
2.通过对图片和课本材料的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社
会关系能够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举例说说明在每种社会关系中,我们都具有什么身份?
教师总结:主要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在不同的社会关系
下,我们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消
费者……
3.小组活动:绘制我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要求: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完成图表,与同座交换,说一说自己的社会关系。
思考: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的存有对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上述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之间实行讨论,说一说你是如何理
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社会就是由每个人组成的
大网。所以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动,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
会上的一员,社会就是有我们这样的很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的存有和社会息
息相关,不可分割。
教师寄语: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能够来接理解社会,了解的社会的方式和途径,
从养成注重社会的行为,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从而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
子,社会是我们个人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有不
同的身份。
作业: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板书设计:我与社会
一、感受社会生活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