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破碎功、坚固性系数、强度关系的实验研究(1)

合集下载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岩石力学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重要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的力学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孔隙度等。

本实验为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引言:岩石是地球表面的重要构成物质,其力学性质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岩土工程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力学实验是研究岩石力学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拉伸、压缩等实验,可以得出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重要参数。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为岩石工程领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岩石样品,包括花岗岩、砂岩、页岩等。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拉伸实验和压缩实验。

拉伸实验通过拉伸试验机对岩石样品进行拉伸,得出岩石的抗拉强度。

压缩实验通过压缩试验机对岩石样品进行压缩,得出岩石的抗压强度。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岩石样品的选择和制备,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重要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受到岩石成分、结构、孔隙度等因素的影响。

花岗岩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砂岩和页岩的力学性质相对较弱。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岩石的力学性质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为岩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新的挑战。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岩石力学实验,研究了岩石的力学性质,得出了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重要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岩石的力学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孔隙度等。

这为岩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本次实验的结果能够为岩石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的参考。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岩石力学实验报告引言岩石力学实验是研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探索岩石的力学特性,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次岩石力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岩石样本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包括强度、变形和破裂行为。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岩石在实际工程中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1. 样本准备:从现场采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经过加工和处理后制备成标准试样,确保试样的尺寸和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2. 强度试验:将试样放置在强度试验机上,施加逐渐增加的加载,记录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可以确定试样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力学参数。

3. 变形试验:在加载过程中,观察试样的变形情况,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通过测量试样的应变和变形量,可以计算出试样的变形模量和变形能力等指标。

4. 破裂试验:在试样达到极限承载能力时,观察试样的破裂形态和破裂面的特征。

通过分析破裂面的形貌和结构,可以了解试样的破裂机制和破裂韧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强度试验结果: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在强度试验中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

例如,花岗岩样本的强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拉强度;而砂岩样本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破裂。

通过对不同样本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岩石类型的强度参数,为岩石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变形试验结果:在加载过程中,不同岩石样本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特性。

弹性模量较高的岩石样本具有较小的弹性变形,而塑性变形较大的岩石样本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

通过测量试样的应变和变形量,可以计算出岩石的变形模量和变形能力,为岩石的变形预测和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3. 破裂试验结果:不同岩石样本的破裂形态和破裂面特征各异。

有些岩石样本呈现出韧性破裂,破裂面较为平滑;而有些岩石样本呈现出脆性破裂,破裂面较为粗糙。

岩石的硬度与塑性系数实验(1)

岩石的硬度与塑性系数实验(1)

中国石油大学钻井工程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岩石硬度及塑性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2.通过实验,学习掌握岩石硬度、塑性系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仪器设备示意图(如图1)2.压模(如图2)图1 仪器设备示意图图2 压膜结构圆柱体压模用高强度钢制成胚体后嵌入硬质合金锥,将硬质合金锥磨成柱体(尺寸如图所示)d=1.2~2.5mm,使压模与岩石的接触面积始终不变,便于计算岩石的抗压与极限强度-硬度值。

要求压模的两端绝对平行,硬质合金应垂直地镶入胚体中,经研磨后的柱体,必须用读数显微镜测出直径的准确数据。

3.硬度计由底座、液缸及活塞、支柱、横梁组成,并可固定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模及岩样。

4.加压系统用活塞式手摇液压泵给液缸加压力液,使活塞上升并使压模加压力给岩样,管路中装有压力表以观察压力的变化。

5.位移计位移计固定在硬度仪的横梁上,用它测量压模压入岩样的深度,将机械位移量转换成电量。

6.压力传感器将所加压力的物理量转换成电量。

7.函数记录仪由位移计、压力传感器输入的信号经放大、相敏、检波、滤波的电信号输给函数记录仪。

三、实验原理利用手摇泵加压,压力传递给压模(硬质合金压头),岩样与压头和位移传感器接触之后,用手摇泵慢速均匀加载,压头吃入岩样直至破碎,函数记录仪记录整个过程的载荷与位移值,通过载荷与位移的关系曲线计算岩石硬度和塑性系数。

四、实验步骤1.岩样制备将岩样(岩心)切磨成成正方(圆柱)体,其高度不小于50mm,被测面积不小于40×100mm,被测两端面应加以研磨,使岩样平滑且相互平行(直径50mm的岩样两端面不平行不应超过0.5mm)。

岩样制备后应在100°C的烘箱中烘干2~2.5小时,然后放在干燥器内备用。

2.用读数显微镜读出压膜压头直径,记录压头直径。

3.打开无纸记录仪,将岩样置于硬度仪的活塞上面,顺时针转动手摇油泵,活塞缓慢上升,使岩样与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接触。

研究岩石的实验报告(3篇)

研究岩石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变形性能、水理性质等,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岩石力学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在岩石试件上施加轴向压力,当试件破坏时,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轴向压力,以此确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2.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将岩石试件沿劈裂面进行拉伸,当试件破坏时,记录破坏时的最大拉伸力,以此确定岩石的抗拉强度。

3. 岩石变形试验:通过施加轴向压力,观察岩石的变形情况,分析岩石的变形规律。

4. 岩石水理性质试验:测定岩石的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和透水性等水理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岩石力学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岩样制备设备、量筒、天平等。

2. 实验材料:岩石试件、砂、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1)将岩石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

(2)将试件放入岩石力学试验机,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件轴向压力方向与试件轴线一致。

(3)启动试验机,以一定的加载速度对试件施加轴向压力,当试件破坏时,记录破坏时的最大轴向压力。

2. 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劈裂试验):(1)将岩石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

(2)将试件放入万能试验机,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件劈裂面与试验机轴线一致。

(3)启动试验机,以一定的拉伸速度对试件施加拉伸力,当试件破坏时,记录破坏时的最大拉伸力。

3. 岩石变形试验:(1)将岩石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对试件表面进行打磨。

(2)将试件放入岩石力学试验机,调整试验机夹具,使试件轴向压力方向与试件轴线一致。

(3)启动试验机,以一定的加载速度对试件施加轴向压力,记录试件的变形情况。

4. 岩石水理性质试验:(1)测定岩石的吸水性:将岩石试件放入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记录试件吸水后的质量。

(2)测定岩石的软化性:将岩石试件浸入水中,记录试件饱和后的抗压强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doc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doc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目录一、岩石比重的测定二、岩石密度的测定三、岩石含水率的测定四、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五、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的测定六、岩石凝聚力及内摩擦角的测定(抗剪强度试验)七、岩石变形参数的测定八、煤的坚固性系数的测定实验一、岩石比重的测定岩石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不包括孔隙)在105~110o C 下烘至恒重的重量与同体积4o C 纯水重量的比值。

一、仪器设备岩石粉碎机、瓷体或玛瑙体、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天平(量0.001克)、烘箱、干燥器、沙浴、比重瓶。

二、试验步骤1、岩样制备:取有代表性的岩样300克左右,用机械粉碎,并全部通过孔径0.2(或0.3)毫米分样筛后待用。

2、将蒸馏水煮沸并冷却至室温取瓶颈与瓶塞相符的100毫升比重瓶,用蒸馏水洗净,注入三分之一的蒸馏水,擦干瓶的外表面。

3、取15g 岩样(称准到0.001克)得g 借助漏斗小心倒入盛有三分之一蒸馏水的比重瓶中,注意勿使岩样抛撒或粘在瓶颈上。

4、将盛有蒸馏水和岩样的比重瓶放在沙浴上煮沸后再继续煮1~1.5小时。

5、将煮沸后的比重瓶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注入蒸馏水,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注意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1。

6、将岩样倒出,比重瓶洗净,最后用蒸馏水刷一遍,向比重瓶内注满蒸馏水,同样使液面与瓶塞刚好接触,不得留有气泡,擦干瓶的外表面,在天平上称重得g 2。

三、结果:按下式计算:s d g g g gd 12-+=式中:d ——岩石比重;g ——岩样重、克;g 1——比重瓶、岩样和蒸馏水合重、克; g 2——比重瓶和满瓶蒸馏水合重、克; d s ——室温下蒸馏水的比重、d s ≈1岩石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重量。

有两种做法:称重法和蜡封法。

我们采用的是蜡封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干燥器、熔蜡锅、天平、线、石蜡、水中称量装置。

二、试件制备选取有代表性的边长约40~50mm 近似立方体的岩石、选3块、修平棱角、刷取表面粘着物。

第1讲:概述、岩石的破坏形式及强度试验

第1讲:概述、岩石的破坏形式及强度试验

3.3.1 定义与试验
一、定义:指岩石试件在无侧限的条件下,受轴 向压力作用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荷载。
Rc P / A
单位: MPa
45
2
式中:P——无侧限的条件下的轴向破坏荷载 A——试件横断面面积
二、试件标准: 圆柱形试件:直径D=5cm或7cm ,高H=(2-2.5)D 长方体试件:边长L= 5cm或7cm, 高H=(2-2.5)L
(4)长期强度:岩石在长期荷载作用下 的强度,即稳定蠕变与不稳定蠕变的分界 点。 (5)抗压强度: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 (6)抗剪强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7)抗拉强度:抵1、脆性破坏:岩石在变形较小(ε<3%)时,几乎就由弹性 变形直接发展为急剧、迅速的破坏,坚硬岩石大都表现为脆 性破坏。
由于试件不易加工, 除研究直接的拉伸的 夹具外,研究了大量 的间接试验方法。
岩石的抗拉强度很小,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 1/10~1/50。
3.4.2 直接拉伸试验
Rt PT / A
(MPa)
关键技术 ①试件和夹具之间的连接 ②加力P与试件同心
3.4.3 间接方法:劈裂法和点荷载试验法
(一)劈裂法(巴西法): 对称径向压裂法由巴西人提出
矿物颗粒的10倍,( D=50mm的依据) 高径比:研究表明; h/d≥(2-3)较合理。
(3)加载速度 加载速度越大,表现强
度越高(如图示) 规范:加载速度为0.5—
0.8MPa/s。
3.4 岩石的抗拉强度
3. 4.1 定义 3.4.2 直接抗拉试验 3.3.3 间接抗拉试验
3.4.1 定义
岩石试件在受到轴向拉应力后其试件 发生破坏时的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拉力。
同σ下的抗剪强度τf,绘成关系曲线σ -τf,如图 示: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1)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 (1)

岩石力学-实验报告《岩石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

可采用方法来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若试件破坏时的拉力为p,试件的抗拉强度为σ,可用式子表示。

2、在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时,井眼发生破裂。

此时的压力称为。

当裂缝扩展到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统,形成,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

如果围岩渗透性很好,停泵后裂缝内的压力将逐渐衰减到。

3、在钻井中,岩石磨损与其相摩擦的物体的能力称作岩石的,表征岩石破碎的难易程度的称作岩石的。

4、垂直于岩石层面加压时,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顺层面加压时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

5、在单向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计试件发生圆锥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6、岩石蠕变应变率随着湿度的增加而。

7、一般可将蠕变变形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蠕变阶段或称;第二蠕变阶段或称;第三蠕变阶段或称。

但蠕变并一定都出现这三个阶段。

8、如果将岩石作为弹性体看待,表征其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9、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的破坏强度、屈服应力及延性都。

10、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

将这些变形单元进行不同的组合,用以表示不同的变形规律,这些变形模型由、、。

11、在岩体中存在大量的结构面(劈理、节理或断层),由于地质作用,在这些结构面上往往存在着软弱夹层;其强度。

这使得岩体有可能沿软弱面产生。

12、岩石的力学性质取决于组成晶体、颗粒和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诸如的存在。

13、在三轴不等压情况下,随着最小主应力σ3的增加,岩石的破坏强度及延性,屈服应力。

二、选择题1、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单轴抗拉强度d剪切强度2、岩石的吸水率指a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天然重量之比b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干重量之比c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d岩石试件岩石天然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3、已知某岩石的饱水状态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之比为0.72,则该岩石a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不良b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好c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较好d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不良4、当岩石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且比较大的时候,一般将岩石考虑为a弹性体b塑性体c弹塑性体d完全弹性体5、在岩石抗压试验中,若加荷速率增大,则岩石的抗拉强度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6、在岩石的含水率试验中,试件烘干时应将温度控制在a95-105℃b100-105℃c100-110℃d105-110℃7、在缺乏试验资料时,一般取岩石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a1/2-1/5b1/10-1/50c2-5倍d10-50倍8、某岩石试件的相对密度ds=2.60,孔隙比e=0.05,则该岩石的干密度ρd为a2.45b2.46c2.47d2.489、下列研究岩石弹性、塑性和粘性等力学性质的理想力学模型中,哪一种被称为凯尔文模型a弹簧模型b缓冲模型c弹簧与缓冲器并联d弹簧与缓冲器串联10、岩石的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计算时的应力水平为aσb/2bσc/2cσddσ50三、判断改错题1、根据库伦——纳维尔破坏准则破裂面外法线方向与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夹角为452、岩石抗压强度实验要求岩心轴径比小于2。

爆破工程名词解释

爆破工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岩石坚固性及坚固性系数岩石坚固性:岩石抵抗任何外力造成其破坏的能力,或岩石破碎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系数:岩石坚固性在量的方面用坚固性系数f(无量纲量)表示,其值计算方法f=Rc/10,Rc 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2. 装药最小抵抗线和临界抵抗线装药最小抵抗线:装药中心到自由面的垂直距离。

装药临界抵抗线:当装药处在此抵抗线时,自由面上刚好显现爆破迹象,大于此值,则看不到,小于此值,爆破现象显现。

3. 炸药的爆力和猛度炸药爆力:炸药爆炸后爆生气体膨胀做功的能力,体现了炸药的静作用。

炸药猛度:炸药爆炸后冲击波和应力波作用强度,体现了炸药的动作用。

4. 毫秒延期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通电后以毫秒量级间隔时间延迟爆炸的电雷管。

5. 爆轰波和爆速爆轰波:炸药体内传播的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

爆速:爆轰波在炸药体内传播的速度。

6. 爆破作用指数爆破作用指数:爆破漏斗半径与装药最小抵抗线的比值。

7. 不耦合装药系数不耦合装药系数:炮孔直径与装药直径的比值,此系数值大于等于1,等于1 时为耦合装药。

8. 水压爆破水压爆破:在容器状构筑物中注满水,将药包悬挂于水中适当位置,起爆后,利用水的不可压缩性将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压力传递给构筑物壁面,使之均匀受压而破碎。

9. 定向倒塌爆破定向倒塌爆破:使爆破的建筑物按设计方向倒塌和堆积的爆破方法。

10. 煤矿许用炸药煤矿许用炸药:允许使用在有沼气的工作面或矿井的炸药,这种炸药中加有消焰剂(食盐),用以吸收炸药爆炸释放的热量,降低爆温和抑制沼气的爆炸反应。

11. 预裂爆破预裂爆破:在主爆区爆破之前,沿开挖边界钻一排密集炮孔,少量装药,不耦合装药结构,齐发起爆,爆破后形成一条贯穿裂缝。

在此预裂缝的屏蔽和保护下(预裂缝能反射应力波和地震波,减少对保护区岩体的破坏)进行主爆区爆破。

使之获得较为平整的开挖面。

12. 聚能爆破效应聚能爆破效应:利用爆轰产物运动方向与装药表面垂直或大体垂直的规律,做成特殊形状的装药,就能使爆轰产物聚集起来朝着一定方向运动,提高能流密度,增强爆破效应,此种现象称为聚能爆破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g/cm3。 岩檬粒发折算壹径。在0。096 mm 1:2下岩石破碎
粒度组分对应的重量吾分比很夺,襁其表嚣积在岩撵
破碎盾灏增表面积中占很大比例。因此我们利用美国
Microtra公司生产的¥3500激光救艘分析仪(见图2)
测试上述组分粒径范围的折算直径。¥3500激光粒度
分析仪采用静态光散射技术和全程米氏理论处理,利 用模块式设计理念,使用三激光光源技术,引进“非球
*收稿日期;2008—06—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摹金创新群体(506211403);重庆市科技公关计划项目(CSTC.2006AA7002) 作者简介:郭臣业(1980一),男,蓐庆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山岩石力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研究。(E—mail)qiha0001@yahoo.com.cn 鲜学福(联系人),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E—mail)cqdx@cqu.edu.ca
试样装在同一容器中。然后把每组捣碎后的试样一起 倒入孔径0.5 rnl'n分样筛中筛分,端平分样筛轻筛,筛动 麟度约200 mm,筛至本褥瀑下岩粉为览。最后,撼精下
的粉末用漏斗装入计餐筒内,轻轻敲打使之密实,再轻
轻插入具有刻度的活塞尺与筒内粉米面接触,在计量筒
秘相平处读数jL。冲击次数起取lo。重复上述步骤测 岩粉高度毛。坚固性系数的诗算采焉:
摘要:为了探索岩石突出等地下工程灾害中的岩石破碎功能关系,以岩石破碎理论为基础,进行了不同 岩石的破碎和坚固性捣碎实验、破碎粒度筛分分级实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通过对不同岩石的坚
固性系数与破碎比功和单轴抗压强度等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岩石 坚固性系数与岩石破碎比功、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线性相关,同时验证了岩石破碎功能关系符合裂纹
在有关岩石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破碎程度与其功能 转换关系研究方面,人们发现,岩石类材料在冲击载荷 作用下的能耗、岩块数量、粒度、,值问有着数量关 系¨]。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L2_j从煤 与瓦斯突出理论角度对煤的破碎功进行了研究,开辟了 破碎功研究的先河。岩石破碎功的研究对于防治岩石 突出等地下工程灾害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国内 外对此研究较少【5-6],本文拟对此做初步探索,寻找出岩 石类材料破碎功、坚固性系数、岩石强度之间的关系。
W—mgh/6s
(2)
其中a为岩样的破碎功,J;A为单位质量岩样的破碎
功,J/g;W为破碎比功,J/(g·m2);竹为落锤冲击次
数;G为实验岩样总质璧,g。测定岩样质量为50 g。 破碎前岩样块度秀15"--"20 mm,秀了计算破碎詹
岩样产生的新表面积和折算直径,将已破碎岩样用符
合国家标准GB/T6003.1—1997的金属丝编织网筛
第30卷 第6期 2008年12月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V01.30 No.6 Dec.2008
岩石破碎功、坚固性系数、强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郭臣业1, 鲜学福1, 吴轩洪1, 姚伟静1, 张昌勇2
(L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0;2.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永川煤矿生产科重庆永川402194)
计量篝
万方数据
图I 坚固性系数测试装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第30卷
d。=G/∑一‘:“芋f
(3)
式中,以为折算直径,mm;G必岩样的质餐,50 g;G为每
一粒级的岩样质量,g;d,为每一粒级岩样的平均直
径,mm。
新增表面积计算公式[8]:
S一60G/(r·d。)
(4)
式中,S为破碎后岩样新增表面积,cm2;r为岩样密
l破碎功学说
描述岩石材料破碎粒度与破碎功的关系主要有三 种学说,即P.R.Rittingerde新表面说、G.Kick的相似 说和F.C.Bond的裂纹说[1]。 1.1新表面说
新表面说认为物体破碎前后,有所区别的只是增 加了新的表面,而获得新表面所需之能和破碎功成正 比。由于几何相似固体颗粒体积与其线性尺寸的立方
表l表蠢榜耩耱瑾秀攀参数
2。2坚固性系数.厂测试实验
先将者样破碎成15~20 mm碎块,称取制备好的 试样50 g为~份,每5份为一组,共称取3组。捣碎测 试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将捣碎筒放置水泥地板上,
放入试件一份,将2。4艇重锤提高到600 mm离度,使 其自由落下冲击试样,每份冲击三次,把5份捣碎后的
学说。实验结果对计算岩石动力灾害中的岩石破碎所需能量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岩石破碎;破碎功;岩石破碎比功;裂纹说;坚固性系数
中图分类号:TD2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329(2008)06—0028-04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ock Crushing Ener 9 the ProtodyakonoV Coefficient and Rock Strength
Abstract: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wer and energy of rock crushing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disasters,such as rock outbursts,experiments were done on the crushing and the Protodyakonov coefficient of different rocks,the selective grinding processe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particle size,and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This work was based on rock crushing theory.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otodyakonoV coefficient,specific crushing energy an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different rocks was studied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dyakonov coefficient of a rock iS linearly dependent on rock- specific crushing energy an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Such a relationship corresponds to the cracking theory and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rock crushing;crushing energy;rock-specific crushing energy;cracking theory;Protodyakonov coefficient
认为同一种岩石破碎时不论其大小如何,其应力分 布、破碎样式和破碎矮的块度是相似的。即岩样在外载 荷作用下达劐晦界值时,破碎成小块的破碎沈是一定 的。相似说认为破碎比功为W=KK·(19(1/d)一lg (1/D)),KN是取决于崧样性质和破碎方式的常数,D 是岩徉源戆块度,d是者徉破碎痞块凌。 1.3裂纹说
f一20n/L
(1)
式中 产蟋固性系数;村一试样冲击次数;L一试样筛
下岩粉计量菇度。
岩样的鳌固性系数测定结果也罗ll入表l。
2.3破碎功测试实验
实验在图l所示的装置上进行。落锤质最m= 2。4 kg,冲击高度h一600 mm。捣翻敖在坚硬酶承泥
底板上,落锤施加予岩样上的功按群一mghn计算,单 位质量岩样的破碎功A—mghn/G,破碎后产生单位新 表面积所消耗的功,即破碎比功:
万方数据
第6期
郭黢业,等:岩石破碎功、坚嘲性系数、强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29
成正毙,聪西积与线性足寸的平方成芷毙,所以单位体 积所具有盼表面积与其几何尺专成反比。新表瑟学说 认为破碎比功为W—KR·(1/d一1/D),KR是取决于 岩样性质和破碎方式的常数,D是岩样原始块度,d是 岩样酸碎籍块度。 1.2相似说
2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坚圈性系数、破碎功 的实验研究
2.1单轴挽运强度测试实验 本实验以美国生产的MTS815电液伺服囊看试验
系统作为动力设备,载荷采用安装在该材料机上的荷重 计测定,试件变形采用MTS附带的引{串计和环向链条 溅定,实验糟岩石蠹灰岩和棕灰色砂岩(其物穰力学参 数见表1)。本实验时用湿式加工法将所采集的岩样加 工成tP50 mm×100 mm的圆柱体试件,其加工精度满 足国际岩嚣力学学会建实验规范[73翻要求,加工成壅使 其自然干燥状态后作蜜验。实验测得盐井灰岩、白马隧 道灰岩和犬坪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列入表1。
形”颗粒概念对米氏理论校正计算,确保颗粒粒度分布
测试的准确性。在测算折算直径时,不阕筛分组分的
每份样品测试3次,取测试值的平均德撵势折算壹径。
缨粒度器祥的折算直径觅表2。
裘3老石破碎臻与各学说懿褥灸獠震
3.2装样破碎沈功、坚固性系数、革轴抗压强凌的关系 破褡吃功是摇襞碎后产生单位毅凌瑟积所满耗酶
功,它与玻碎比密切相关。按照公式(3)、<4>计算出折 算赢径和新增表面积,计算结果见表4。根据表l可知, 随着蛏固性系数,的减小,岩样的破碎比功也减小。因 此,破碎比功是反应岩石抵抗外力破碎的重要指标。根 据破碎比劝的意义,回归时强制逼近到零点(见图3),则 两者的线性关系为W一0.ZS5f(),=0.979 5)。关于岩 石单轴抗援强度与坚因性系数的关系,凌学者认为两者 是线健美系,也有学者玖为两者是二次关系嘲,根据表l 中酶单辘撬筮强度值纛坚匿性系数,圈l懿穗线性关系睦 线(见湖3)为拶一19。078f+18。361(y一0.984 3),有很 高的线性相关性。口=66.940 9W+18.361 0,即岩石单 轴抗压强度和岩石破碎比功之间有a=k。·W+bo(尼。, 60为常数)的线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