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10.1辽阔的海域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辽阔的海域》教学设计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辽阔的海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辽阔的海域》是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海域的分布、海域的特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海域的广阔和丰富,提高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海域的知识相对较为陌生,学生对海洋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和媒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海域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我国海域的分布,了解海域的特点,掌握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海洋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海域的分布、海域的特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海域的特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教学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海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海域的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呈现我国海域的特点,如广阔、丰富等。
同时,介绍海域的分类,如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海域的特点,如为什么我国海域的特点是广阔和丰富?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辽阔的海域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知识,了解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本节课学习海域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沿海地区的气候、生物等有所了解,为本节课探讨海域资源及其保护提供了相关知识储备。
2. 八年级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较为浓厚,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喜欢通过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政策与实践》
- 《海洋地理知识手册》
- 《走向海洋:我国海洋权益与海洋战略》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知识点一:我国海域划分及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我国沿海地区的海域划分,如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了解各个海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资源分布和开发状况,从而对我国海域有更全面的认知。
2. 作业反馈:
-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针对作业中的错误和问题进行标注,并给出详细的改正建议。
-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作业,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
- 对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介绍与海域相关的拓展知识,如海洋石油钻探技术、海洋生物保护措施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海域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10.1《辽阔的海域》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10.1《辽阔的海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辽阔的海域》是八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海域的地理特征、分布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主要海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资源分布,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从而提高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上的水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海域的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世界主要海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资源分布;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海域地理特征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增强海洋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海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资源分布。
2.难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案例资料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海域地理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域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海域地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主要海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资源分布。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海域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5.知识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6.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世界主要海域地理位置特点资源分布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后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及情感态度方面的表现。
八年级地理下册10_1辽阔的海域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2. 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港口城市,并说出它们
所濒临的海洋。
学生阅读导学案材料,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并相对应找出答案。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管辖的各类海域的面积及我国享有的权益。
教师针对每一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语言上的表扬评价,小组奖加分
三、教学过程:
活动标题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一、找资源说海洋大国
提供文字材料和视频材料及图片,
提出问题:我国辽阔的海洋包括?
独立思考,边看视频文字边做记录
自评目标(1)
出示中国海域分布图。读图10-1-1
1. 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间的大致界限。
2. 说出我国14个沿海省级行政区。
从图文出发总结海洋分布。
辽阔的海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和数据,认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2.读“世界政治地图”和“中国的疆域”图说出海岸线分布情况。
3.了解我国岛屿众多以及有关钓鱼岛的相关视频讨论它的意义。
4.在认识我国海洋国情的基础上,ຫໍສະໝຸດ 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升爱国情感。
二、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自己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价目标(3)
四、保国土
捍主权
大屏幕显示世界政区图和中国疆域图。
(1)帮助学生明确我国疆域的范围,提升自豪感。
(2)指图说出南海位置的重要性。
(3)南海的组成。
大屏幕出示中国捍卫钓鱼岛的视频。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日本为什么来侵占钓鱼岛?
八年级地理下册101辽阔的海域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辽阔的海域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和数据,认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2.读“世界政治地图”和“中国的疆域"图说出海岸线分布情况°3.了解我国岛屿众多以及有关钓鱼岛的相关视频讨论它的意义。
4.在认识我国海洋国情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升爱国情感。
二、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三、教学过程:活动标题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一、找资源说海洋大国提供文字材料和视频材料及图片,提出问题:我国辽阔的海洋包括?独立思考,边看视频文字边做记录自评目标(1)出示中国海域分布1冬L读图10-1-11.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间的大致界限。
2.说出我国14个沿海省级行政区。
从图文出发总结海洋分布。
学生个别回答交流展示二、找出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大屏幕显示以下资料及问题C 阅读:我国的海湾与河口我国的海岸曲折蜿蜒,既有许多平直岸段,也有许多海湾和河口。
海湾是深入陆地、海岸弯曲、与海洋相通的海域。
河口是河流注入海洋、河水与海水交汇、海岸不连续的地方。
读图10-1-31.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湾及入海的河流,说说我学生阅读导学案材料,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并相对应找出答案。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管辖的教师针对每一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语言上的表扬评价,小组奖加分国海湾和河口众多的原因.2.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港口城市,并说出它们所濒临的海洋。
大屏幕显示世界政区图和中国疆域图°我国拥有海岛16 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岛屿岸线总长度超过1.4万千米c我国的海三、读地图岛绝大多数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其找出众多i、一中有居民的海岛约有460个,而积的岛屿大于500平方米的有7000多个。
台湾岛和海南岛分别是我国第一和第二大岛屿,它们都属于大陆岛。
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岛C 各类海域的面积及我国享有的权益。
商务星球版地理 八下 10.1辽阔的海域 教案设计

2、2知道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并了解海岸类型的种类。
重难点
3Hale Waihona Puke 我国主要的近海海域及其大体位置。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贵港是不是一个港口城市,所以学生对大海的了解不多,很多学生没见大海,地大海都有一种向往之情,因此,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回家上网查了相关大海的图片,激发他们对大海的认识。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我爱蓝色的海洋》引入课题
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
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
2、我国的近海海域包括哪几部分?
学生在中国海域分布图上找出具体的海域,并指出其分界线。
让学生充分掌握我国近海域的空间位置。
3、找出我国海岸线的长度,及其分界线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海岸线
使学生进一步强化“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1、导入,
2、我国濒临海的省份(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回答)
3、漫长的海岸线。(学生自己找出海岸线)
4众多的岛屿。(学生在课本上找出我国的岛屿)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2、课堂气氛活跃,重点落实,难点突破得比较好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辽阔的海域:1、世界海洋大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漫长的海岸【1.8万多千米】
3、众多的岛屿【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
10.1《辽阔的海域》教案2022-2023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出示地图、问题,引导学生完成。
任务导向:(1)在图中圈出我国近海海域?找一找各海域之间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2)说一说我国14个沿海省区是哪些?2.对比海洋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其位置特征和面积大小。
(1)渤海:(2)黄海:(3)东海:补充介绍: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位于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东,地震火山活动和灾害性海浪频繁。
(4)南海:3.探我国的管辖海域问题导向:(1)我国管辖的海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2)各部分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强化海洋领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领海与内水同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其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底土拥有主权。
拓展学习:上网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及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管辖的各类海域的面积及我国享有的权益。
探究二:走进漫长的海岸找一找:我国大陆海岸线南北各到什么地方?问题导向:(1)我国大陆海岸的类型有那些?(2)杭州湾南北的海岸类型有什么不同?图文补充拓展:在我国热带、亚热带部分大陆和岛屿,还分布有独特的珊瑚礁和红树林海岸。
台湾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是我国海岸地形最丰富、奇特的地区。
归纳总结:我国海岸自然资源丰富,仅潮间滩涂面积就有3.8万平方千米,水深0~15米的浅海面积12.4万平方千米。
读图分析:(1)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湾及入陆海岸漫长曲折,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
2.图中标一标,说一说:我国大陆海岸主要有平原海岸和山地海岸两大类,大致以杭州湾为界,以北两类海岸交错分布,以南则基本上是山地海岸。
说一说3.分析交流:(1)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2)上海、宁波、舟山临东海。
苏州濒临京杭运河。
海的河流,说说我国海湾和河口众多的原因。
(2)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港口城市,并说出它们所濒临的海。
拓展阅读:我国的海岸曲折蜿蜒,既有许多平直岸段,也有许多海湾、河口。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辽阔的海域》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辽阔的海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辽阔的海域》是地理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域的分布、特点及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海域资源,提高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上的海洋分布、海洋的基本特点等知识。
但对于我国海域的具体分布、特点以及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域的分布、特点及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海域知识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海洋资源的情感,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海域的分布、特点及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教学难点:海域特点的归纳总结,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了解我国海域的分布及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教学PPT,突出海域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海域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海域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观察,让学生了解我国海域的分布及特点。
同时,介绍海域的划分、海域面积等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如舟山渔场、南海油气资源等。
4.巩固(10分钟)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海域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阔的海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我国的近海海域,指出其位置及分界线;知道我国有漫长的大陆海岸及差异;了解我国三大岛的成因,并指出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的位置;知道钓鱼岛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获取相关信息,培养材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明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教学重点】
1.我国主要的近海海域及其大体位置;
2.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及海岸差异;
3.我国三大岛屿和最大的群岛及其位置;
4.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的位置以及在海上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我爱蓝色的海洋》
教师:你知道我国“蓝色的国土”指的是什么吗?
学生:我国辽阔的海域。
过渡: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辽阔的海域。
环节二:新知学习
学习任务一:走近蓝色海洋
教师:展示我国海域分布图,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之间的大致界限。
学生:读图,辽东半岛南部老铁山角到山东蓬莱角——渤海与黄海;江苏启东市(启东角)到韩国济州岛——黄海与东海;广东南澳岛到台湾南部鹅銮鼻——东海与南海。
教师:读图,说出我国14个沿海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
学习任务二:世界海洋大国
活动1:识海域
教师:展示中国海域分布图,找出我国近海的海域及所跨温度带。
学生:渤海、黄海、东海、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域、南海,跨北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活动2:说特点
教师:说一说各海域的特点。
学生甲: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面积最小。
学生乙:黄海因黄河泥沙导致的海水呈黄色调而得名。
学生丙:东海是东中国海的简称,其南部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
学生丁:南海是南中国海的简称,分布有众多岛屿、岩礁、沙洲和浅滩,统称为南海诸岛。
学生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位于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东,地震、火山活动和灾害性海浪频繁。
活动3:观范围
教师:展示国家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和课文阅读材料:1.我国管辖的海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2.各部分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学生:我国管辖的海域主要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以我国政府公布的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为基线,该线向陆地一侧海域为我国的内水(内海)。
该线垂直向外12海里为我国的领海,领海以外12海里为毗连区。
领海以外、距上述领海宽度测算基线200海里以内为我国的专属经济区。
我国的大陆架为我国陆地领土在领海以外的全部自然延伸,其中,领海与内水同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其水域及
其上空、海床、底土拥有主权。
学习任务三:漫长的海岸
活动1:找界线
教师:明确我国大陆海岸的起止点。
学生: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
活动2:明差异
教师:展示我国南、北海岸类型,比较南北海岸的差异。
学生:我国大陆海岸主要有平原海岸和山地海岸两大类,大致以杭州湾为界,以北两类海岸交错分布,以南则基本上是山地海岸。
教师: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独特的海岸类型吗?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在我国热带、亚热带部分大陆和岛屿沿海,还分布有独特的珊瑚礁和红树林海岸。
台湾以东太平洋沿岸是我国海岸地形最丰富、奇特的地区。
➢拓展延伸
珊瑚礁
珊瑚礁是指造礁石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
珊瑚礁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
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
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
活动3:识河口
教师:我国的海岸曲折蜿蜒,既有许多平直岸段,也有许多海湾和河口。
海湾和河口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我国沿海许多重要城市和港口位于海湾和河口沿岸,同时,海湾和河口又是环境脆弱地区,其开发、利用已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你对河口的了解有多少呢?
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图,找出: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湾及入海的河流,说说我国海湾和河口众多的原因。
2.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港口城市,并说出它们所濒临的海。
学生:
1.读图标记主要河流长江、钱塘江和杭州湾;由于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再加上地势西高东低,绝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所以海岸和河口众多。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港口城市有上海、杭州、宁波、舟山等,它们濒临东海。
学习任务四:众多的岛屿
活动1:三大岛屿
教师:你认识它们是我国的哪些岛屿吗?
学生: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
小组合作探究:岛屿的成因
学生:台湾和海南是大陆岛,崇明岛是冲积岛。
➢拓展延伸
崇明岛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面积为1200.68平方公里。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
活动2:两大群岛
教师:展示两大群岛图。
学生:庙岛群岛和舟山群岛是我国的两大群岛。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附近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活动3:两大海峡
教师:有些岛屿与大陆之间形成海峡,它们的宽度较小、水流较急、深度也较大,多为交通要道。
展示我国海域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两大海峡。
学生: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
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拓展延伸
钓鱼岛
钓鱼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4.3838平方公里。
1972年美国将其“行政管辖权”连同琉球一起“交给”日本,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此产生。
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
环节三:课堂检测
1.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C )
A.东海
B.南海
C.渤海
D.黄海
2.我国近海海域自南向北依次是( D )
A.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B.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C.黄海、东海、南海、渤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我国最大的冲积岛( B )
A.台湾岛
B.崇明岛
C.海南岛
D.钓鱼岛
环节四:总结升华
用板图小结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以前所学知识,注重对学生进行海洋国情观和国土观教育,培养其海陆兼容的国情观,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
教学环节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