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工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仪表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表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表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仪表的正常运行、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仪表的操作、维护、检修人员。

第三条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反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章:仪表操作第四条操作人员应熟悉仪表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第五条在使用仪表前,操作人员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仪表的完好无损,无缺陷。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在仪表操作台上保持干燥的环境,不得将水或其他液体倒入仪表内。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使用正确的仪表配件和工具,不得使用损坏或无权使用的配件和工具。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正确接通仪表的电源,并确认电源电压与要求的电压相符。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正确设置仪表的工作参数,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仪表的校准和调试,确保仪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注意仪表的显示结果,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

第三章:仪表维护与检修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仪表的清洁和维护,保持仪表的良好工作状态。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进行仪表维护和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确保无误操作。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使用正确的维修工具和备品备件,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和工具用于维修或更换。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应依据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对于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应妥善保管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第四章:操作人员安全防护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工作服、安全鞋、安全帽、手套等。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熟悉仪表操作区域的安全规定,注意防范危险源,并遵循安全操作程序。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在操作仪表时,不得将身体部位伸入仪表内部,以防危险物品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应在仪表操作区域内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和危险物品。

第二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高处仪表时,应正确使用扶梯和安全绳索,并佩戴安全带。

仪表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模版(三篇)

仪表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模版(三篇)

仪表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仪表工岗位操作安全,规范仪表工岗位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安全规程。

第二条本安全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仪表工岗位操作的员工。

第三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违反本规程的规定操作,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后方能上岗操作,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第五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的要求使用和管理相关设备与工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主动发现和报告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隐患。

第二章仪表工岗位操作要求第六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应掌握并遵守仪表工操作规程,如有变更或调整需及时更新学习和掌握。

第七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应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应及时报告并维修。

第八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第九条仪表工操作人员操作设备时,应注意自身安全,不得戴手套操控应急按钮等操作装置。

第十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保持操作区域清洁整齐,并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和维护。

第十一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饮酒、吸烟或使用违禁药物。

第十二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操作环境安全状况,如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十三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对于操作中发现的设备故障或隐患,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主管,并接受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章仪表工岗位操作安全措施第十四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不得随意改变、调整操作参数。

第十五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设备的稳定,不得在运行过程中开关设备或进行其他不安全操作。

第十六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或更换零部件时,必须先停止设备运行并切断电源。

第十七条仪表工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和清洁时,应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设备,切勿使用手指或其他不适当的工具。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3篇)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3篇)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仪器、仪表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规范操作行为,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仪器仪表工作操作人员。

第二章仪器仪表操作管理要求第三条工作人员培训所有从事仪器仪表工作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相关知识,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四条仪器仪表操作前准备1. 检查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和完好性,如有故障应立即报修。

2. 检查是否具备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辅助设备。

3. 准备好操作手册和说明书。

第五条仪器仪表操作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禁吸烟、饮食等行为,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限制使用仪器仪表,严禁超负荷使用或使用错误的仪器仪表。

5. 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或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第六条仪器仪表操作技巧1. 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仪表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按钮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时机。

3. 操作人员应遵循“先关电源再操作,先停机再关电源”的原则。

第三章常见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第七条温度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温度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温度计浸入被测液体中,确保温度计的探头浸入液体中。

3. 读取温度时,垂直观察液体的温度计刻度,避免视线产生误差。

4. 使用过程中,避免温度计的震动和撞击,防止打破温度计。

第八条电流表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电流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确保电流能通过电流表。

3. 调整电流表的量程,使其能够测量到所需的电流。

4. 读取电流时,注意电流表刻度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第九条频率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频率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仪表操作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仪表操作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仪表操作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仪表操作工岗位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岗位,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以下是关于仪表操作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岗位背景和职责1.岗位背景:仪表操作工是负责监控和维护工业设备上的仪表系统的专业人员。

2.主要职责:负责仪表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以及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仪表操作工要了解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作过程符合要求。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仪表操作工作时,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熟悉工作场所安全规程:仪表操作工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工作场所的安全规程,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应急救援等内容。

4.定期维护仪表设备:仪表操作工要按照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仪表设备进行检查、清洁、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严禁擅自修改仪器仪表参数:仪表操作工在使用仪器仪表时,严禁擅自修改仪器仪表的参数,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6.正确使用仪表设备:仪表操作工要严格按照仪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具或设备。

7.及时上报设备故障:一旦发现仪表设备出现故障,仪表操作工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等待维修人员的处理。

8.合理使用仪表设备:仪表操作工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合理使用仪表设备,避免过载或滥用设备。

9.正确处理仪表设备废弃物:仪表操作工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处理仪表设备产生的废弃物,禁止私自丢弃或随意处理。

10.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仪表操作工要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提升自身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

三、安全技术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前进行检查:在进行仪表操作工作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

2.维护设备清洁:定期清洁仪表设备,避免灰尘、油污等物质的堆积对设备造成损害。

仪表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表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表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仪表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准确的仪表操作能够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

为了规范仪表的安全操作,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仪表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1. 在进行仪表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确保具备相关的岗位资质和操作技能,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2. 操作人员应认真阅读仪表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手册,并了解仪表的性能、功能和使用方法。

3. 检查仪表的工作状态和安装位置,确保仪表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

4. 检查所需的操作工具和设备是否完整,并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三、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在进行仪表操作时,应先检查仪表的供电情况,确保仪表处于安全状态。

3. 操作人员应按照仪表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手册的要求,合理选择仪表的参数和工作模式。

4. 在进行仪表调试和维修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并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5. 操作人员应确保仪表的接口和连接线路的可靠性,避免发生电缆脱落、短路等情况。

6. 在进行仪表操作时,应注意观察仪表的显示和指示灯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

7. 操作人员应定期清洁和维护仪表,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避免灰尘和杂质的进入。

8.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四、操作后的整理1. 在仪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仪表的电源,并拔掉相关的插头,确保仪表处于断电状态。

2. 将操作工具和设备归位整理,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3. 对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上报,并协助相关人员进行解决和处理。

4. 做好相应的操作记录和报告,以备后续的复查和分析。

五、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1. 仪表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 定期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

仪表维修工操作规程4篇

仪表维修工操作规程4篇

仪表维修工操作规程4篇1【第1篇】仪表维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遵守《仪表工一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检修或排除故障时,须与岗位的主操作人员联系,并研究安全措施,密切配合。

对重要环节,联锁控制系统危及停车者,须与车间和调度联系后方可进行工作。

3)处理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其联锁部分须经操作人切除联锁,以调节器“自动”切至“手动然后将变送器运算单元,这时设置报警单元的记录仪便停电、停气,但不得将调节器停电、停气,以保证“手动”正常工作。

4)若确定故障系出自调节器或执行机构本身,按前项规定的程序处理完毕,即让操作工进行现场手动操作,然后进行故障排除。

5)维修人员必须对工艺流程、自动系统、检测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清楚。

端子号与图纸全部相符,方可进行处理。

故障处理前要做好安全准备,重大故障排除,必须经班长或车间值班人员批准,并研究好方案,方可施工。

6)正常维修或进入控制盘时,必须精心操作,轻拿轻放,轻推轻拉,不得碰掉任何导线、插头或任何仪表部件。

正常开车时严禁敲击,防止联锁、按钮或继电器接点动作发生故障。

7)拆装仪表对各种带压、带料管线、阀门处理时,必须关掉仪表,阀门放掉压力。

卸尽物料以后方能拆装。

拆装时均应该在侧面,处理现场问题时,所有管线应该按有压对待时8)如发现仪表运行异常,尚未查出原因时,仪表又自行恢复工作,必须查出原因方可使用,否则禁用若该表直接威胁生产又不能停表,要与生产总调度联系。

9)检修仪表要做好仪表防冻工作,防止仪表管线冻坏造成事故。

10)电炉中取出物品时,必须停电后进行。

局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

11)检修、拆卸、调查煤气设备上的仪表必须2人(1人监护)作业并应在停气吹洗之后进行。

要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手续,并在救护人员监护下进行工作。

12)在蒸汽系统进行工作时,应防止烫伤和仪表过热。

气、乙炔接触或在附近工作时,严禁油脂烟火。

【第2篇】仪表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职工要自觉遵守“厂规厂法”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仪表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表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表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仪表维修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种仪表维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检修、维修、更换、调试等工作。

第三条仪表维修工在工作中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严格遵守和执行本规程。

第四条各级领导有权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第二章工作前的准备第五条仪表维修工在开始工作前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等。

第六条仪表维修工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初步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维修工作负责人。

第七条仪表维修工应了解维修设备的性能和特点,熟悉维修工艺和操作步骤。

第八条仪表维修工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工具和仪器,检查其完好性和准确性。

第九条仪表维修工应确保自己身体健康,不得在饮酒、疲劳、病痛等情况下进行工作。

第十条仪表维修工应遵守维修工作现场的安全规定,不得将非维修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第三章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第十一条仪表维修工在工作中应做好防止工伤的措施,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第十二条仪表维修工应将仪表停电或断电后再进行操作,切勿在电流通路中进行维修工作。

第十三条仪表维修工在拆卸和组装仪表的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设备。

第十四条仪表维修工在操作高处作业时应使用安全绳索和各种保护设备,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五条仪表维修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仪表维修,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和维修方法。

第十六条仪表维修工在维修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工作结束后的安全措施第十七条仪表维修工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工作现场,恢复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第十八条仪表维修工应将使用过的工具和仪器进行整理和归还,确保其完好和安全。

第十九条仪表维修工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填写工作记录和安全报告。

第二十条仪表维修工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时应立即上报维修工作负责人,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一般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

一般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

一般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仪表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仪表工作的顺利进行,本规程制定。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从事仪表工作的所有人员。

第三条仪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作业。

第四条领导部门应对仪表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五条仪表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领导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二章工作前的准备第六条仪表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必须了解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和相关的安全规定。

第七条仪表工作人员应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第八条仪表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要对所使用的仪表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第九条仪表工作人员要做好工作记录,并与上级领导进行核对。

第十条仪表工作人员在工作前,要进行适当的身体热身运动,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第三章工作过程的安全操作第十一条仪表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第十二条仪表工作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要佩戴安全带,并严禁乱丢工具或物品。

第十三条仪表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工作时,要事先进行安全演示,并使用绝缘工具。

第十四条仪表工作人员在进行化学品操作时,要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五条仪表工作人员在进行焊接、切割等高温工作时,要使用防火设备,并保持工作场所通风良好。

第十六条仪表工作人员在使用仪表设备时,要正确使用相关工具,并遵守使用说明书中的安全操作规定。

第十七条仪表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时,要先切断电源,并遵循设备维修的相关要求。

第十八条仪表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领导。

第十九条仪表工作人员在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场所进行整理和清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第四章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第二十条仪表工作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第二十一条仪表工作人员在遇到火灾情况时,要立即报警并按照灭火器械的使用方法进行灭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一般安全规定
1. 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2. 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在尘、毒作业场所, 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4.进入塔、槽等罐内作业应按罐内作业安全规定执行。

5.非专责管理的设备, 不准随意开停。

6.仪表工工作前需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 否则不能开始工作。

7. 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 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8. 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送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 得到允许,
方可进行。

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9. 仪表检修时, 应将设备余压、余料泄尽, 切断水、电、气及物料来源, 降至常温, 并悬挂
“禁止合闸”及“现在检修”标志, 必要时要有专人监护。

取下保险。

10. 使用电烙铁, 不准带电接线, 应接好再送电, 严禁在易燃
易爆场所使用易产生火花的电动工具, 必须使用时要办理动火证。

11. 仪表及其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

12. 任何仪表和设备, 在未证实有无电之前均应按有电对待。

凡尚未弄清接线端的接线情况时,
都应以高压电源对待。

13. 仪表、电气及照明设备等的导线不得有破损、漏电情况。

14. 仪表电源开关与照明或动力电源开关不得共用, 在防爆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开关。

15. 仪表及其附属设备, 送电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的等级是否与仪表要求相符合, 然后检查绝缘情况
, 确认接线正确、接触良好后, 方可送电。

16. 在仪表和电气设备上严禁放置导体和磁性物品。

17. 供电后的变压器的任何端子严禁触动。

18. 严禁带电拆装仪表, 须带电作业时, 由现场工作人员与有关部门或人员联系后, 确认安全
可靠方可开始送电。

19. 对现场的仪表, 中间接线盒、分线箱, 要做好防水、防潮、防冻、防腐工作,
以保证仪表安全运行。

20. 所使用的电动工具, 电气设备等外壳接地必须良好。

严禁用导线不加插头直接插入插座。

21. 电气设备的电压应符合要求。

如设备在使用中发生故障,应先切断电源,
再通知检修。

非专业人员不得任意触动。

22. 一切仪表不经车间设备员同意, 不得任意改变其工作条件( 差
压、压力或温度范围等)。

工作范围改变后, 须告知设备员备案, 并在技术档案中明确记载。

23. 严禁氨气或液氨与水银接触, 以避免腐蚀。

24. 高处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5. 在高温条件下工作, 现场周围必须加设必要的防护隔热设施, 以防灼伤或烫伤。

26. 不准在仪表室( 盘) 周围堆放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化学物品。

(2) 仪表维修工
1. 遵守“仪表工一般安全规程”。

2. 检修或排除故障时, 须与岗位的主操作人联系, 并研究安全措施, 密切配合。

对重要环节,
联锁控制系统危及停车者, 须与车间和调度联系后方可进行工作。

3. 处理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 其联锁部分须经操作人切除联锁, 将调节器由“自动”切至“手动”,
然后将变送器运算单元、记录仪和报警单元停电、停气, 但不得将调节器停电、停气, 以保证
“手动”正常工作。

4. 若确定故障是出自调节器或执行机构本身, 按前项规定的程序处理完毕,
即让操作工进行现场手动操作, 然后进行故障排除。

5. 维修人员必须对工艺流程、自动系统、检测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清楚, 端子号与图纸全部相符,
方可进行处理。

故障处理前要做好安全准备, 重大故障排除必须经班长或车间值班人员批准,
并研究好方案, 方可施工。

6. 正常维修或进入控制盘时, 必须精心操作, 轻拿轻放, 轻推轻拉,
不得碰掉任何导线、插头或任何仪表部件。

正常开车时严禁敲击,
防止联锁、按钮或继电器接点动作发生故障。

7. 拆装仪表对.各种带压、带料管线、阀门处理时, 必须关掉仪表阀门放掉压力,
卸尽物料以后方能拆装, 拆装时均应该在侧面。

处理现场问题时, 所有管线应该按有压对待。

8. 如发现仪表运行异常, 尚未查出原因时, 仪表又自行恢复工作, 必须查出原因方可使用,
否则禁用。

若该表直接威胁生产, 又不能停表, 要与生产总调度联系。

9. 检修仪表要做好仪表防冻工作, 防止仪表管线冻坏造成事故。

11. 检修、拆卸、调查氮,氩气设备上的仪表必须两人( 一人监护) 作业,
并应在停气吹洗之后进行。

要动火时, 必须办理动火手续, 并在监护人员监护下进行工作。

12.氧气、乙炔接触或在附近工作时,严禁油脂、烟火。

(3) 仪表安装工
1. 遵守“仪表工一般安全规程”。

2. 安装现场仪表, 须两人作业。

3. 拆卸有碱以及尘、毒气体等危险介质仪表时, 必须在清洗置换合格后方准施工。

4. 严格执行有关易燃、易爆物品的领用、保管和存放管理制度。

5. 装、接过程中如需使用机械设备、焊接设备及风动、电动工具时,
应遵守有关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 电炉、烘箱及其他加热设备周围, 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夜间操作须有两人操作。

7. 电源及其他布线应符合图线要求, 不得任意更改, 确需更改时, 要经有关部门同意。

8. 离开工作岗位时, 须切断电源及有关其他能源。

电气设备严禁安装在阔门和管线下面,
防止因滴漏损坏设备。

(4) 仪表校验工
1.遵守“仪表工一般安全规程”。

2.必须了解所检验仪表的使用说明、原理和性能后方可操作。

3.使用振动台、烘箱、低温物品或其他设备做有关性能试验时, 应遵守该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

试验时需精力集中, 不得擅自离开, 随时观察试验情况, 做好记录。

4. 清洗仪表, 要打开通风设备, 注意周围环境, 操作人员不得离开。

不得使用易燃溶剂,
必须使用时, 需要特批, 按易燃易爆品存放制度保持存放。

5. 不许用电炉烘箱加温油料等易燃品。

电热设备应定专人看管。

6. 验收时应按接线表仔细查对原理图或其他资料, 查明各处无误后方允许开始试验。

7. 任何正在使用的仪表, 换表时要有检修合格证, 否则禁止使用。

8. 停止运转的仪表或现场仪表拆除, 必须经生产车间记录在案, 以防操作工误操作造成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