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9分)1. (9分) (2017九上·房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邮票是由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送书信、(míng)信片等邮件时贴用的邮资凭证。

邮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方寸之间,可表现该国家或该地区的特色景观、重大事件、风土民情、人文传统等等,所以又被人称作“国家的(míng)片”。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如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fù)地的变化,邮票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意义,它不再是单纯的邮资凭证,还成为了记录历史的新材料、文化交流的新载体和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商品。

(1)对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供(gōng)“义”字的笔顺是:B . 供(gōng)“义”字的笔顺是:C . 供(gòng)“义”字的笔顺是:D . 供(gòng)“义”字的笔顺是:(2)文中按括号内拼音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 . 名明复B . 名名复C . 明名覆D . 明明覆(3)在以“收藏邮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所在小组的三位同学谈到了收藏邮票的意义。

请你依据三位同学的发言内容,用“不仅……而且……还……”的句式写一个小组总结发言。

(限60字以内)甲同学:邮票的设计都很精美,收藏邮票让我受到了艺术熏陶,提高了审美情趣。

乙同学:我收藏了很多邮票,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邮票知识,比如邮票可以分为普通邮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丙同学:邮票展现了各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成果,这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二、选择题 (共2题;共4分)2. (2分) (2017七上·台商期末) 下列叙述或理解与原著相符的一项是()A . 读《无常》,我们看到“小鲁迅”对活无常的喜爱,又发现“大鲁迅”对“正人君子”的嘲讽。

B . 《五猖会》中鲁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进行详细描绘,印象深刻。

C . 陈玄奘是观音菩萨二弟子金蝉子转世的,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

太宗将其赐予玄奘。

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

D . 虎力大仙登坛弄法,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

悟空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盆。

鹿力大仙与悟空赌砍头,由于悟空使计,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只白毛角鹿。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

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___。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滿,___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__。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 . ②①④③B . ②④①③C . ④②③①D . ②④③①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4. (5分)(2013·抚顺)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情境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5月24日晚11时左右,微博名为“空游无依”爆出: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了有人用中文刻上“丁××到此一游”的字样。

微博上配有现场图片。

【材料二】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台湾一些景区增加了用简体字书写的告示牌,提醒大陆游客不要践踏草坪、随意折花。

【情境】团市委决定在暑期组织一次参观“锦州世博园”的夏令营活动,你被邀请参加此次活动,并被任命为第一小组的组长。

临行前一天,你看到了以上两则材料。

在出发前,你想对你的组员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40字左右。

四、默写 (共1题;共7分)5. (7分)(2018·天津)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3) 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5) 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论语·为政》)(7)在古代,诗人常常借飞鸟来表情达意。

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乡书何处达?________”,用雁儿送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的“山气日夕佳,________”,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了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6. (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先生吴长海①进学校的第一天,老师用灌水笔在我们拼写本的封面上郑重地写上姓名、性别。

看着平素“毛蛋”“妮子”随意称呼的我们有了正儿八经的“尊姓大名”,原本一同割猪草捏泥人连穿衣打扮都差不多的伙伴被分成两个阵营,内心很是兴奋了一阵子。

带给我们这份别样兴奋的是周老师,村小学里唯一的老师,乡亲们都称他“先生”。

②先生是村子里的人物,在附近十里八村也是个重要的角儿。

先生手抡毛笔就像巧媳妇穿针引线般轻巧灵便,让远近的乡邻都啧啧称赞。

先生还有个绝活:把竹筷在炉火中烤上一阵子,蘸上墨汁就能写出漂亮的诗文。

村子里甭管谁家娶亲嫁女上梁开业贺寿出殡,都请先生题写字联,先生一向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记得二黑哥结婚时,先生题写了“吹箫弄管庆引凤,鼓瑟鸣琴贺乘龙”的喜联;小光叔开酱坊时先生撰写了“国家无将边难靖,人家无酱饭不香”的妙联;村里辈分最长年纪最大的刘爷爷驾鹤西去时,先生书写了“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的挽联。

到了岁末年初,先生更是竭尽才智撰写春联,给乡村旮旯披上文化的盛装。

③先生是民师,前些年的工资都是由村里“提留”供给。

村民都知道先生照看几十个娃不容易,年底时都自觉地把“提留”钱交到村支书手里。

每年正月初一,不少家长会带上孩子和好吃的去当面感谢先生,先生拗不过就收下来,收下来的好吃的最后还都分给了孩子们。

有一年冬天,大雪把教室房顶压塌了,孩子们都被先生接到家里围炉而教,那教学氛围与清华导师陈寅恪“师生蚁聚一堂”的教学趣闻好有一比。

④先生不是科班出身,却十分尽责敬业。

先生每天和我们一起到校,我们朗读课文时,他在看书,样子专注得像是要考学。

我们读二年级时,先生开始让我们背《唐诗》、抄《宋词》,当时不明白先生这样做的意图。

多年后,喜读诗书的我惊喜地发现村里很多只有高小文化的叔伯姑嫂茶余饭后在一起谈笑风生,时不时就会蹦出几句古诗文,想必这和早期接受先生的诗词教育是分不开的。

⑤先生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苹果的故事: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经营苹果园的杨格先生,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美形佳无污染,在市场上很畅销。

有一年,高原上突然遇到一场特大的冰雹,把结满枝丫的大红苹果打得遍体鳞伤,人们都认为杨格将损失惨重。

但杨格却意外地发现,被冰雹打击后的苹果,味道变得格外清香扑鼻,酽浓爽口。

杨格立即组织员工如期将苹果装箱发运,并在每个纸箱里放进一张纸片,上面写道:“这批苹果独具一格,只只带‘伤’。

但请看好,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高原地区苹果的特有标记。

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

”面带疑虑神色的买主们当场品尝了样品,果真不假。

从此,杨格的高原苹果闻名遐迩,畅销不衰。

先生说“出身山乡的你们要争取做一只带有疤痕的高原苹果”。

⑥先生的话让我们有了长久奋斗的动力和方向。

此后,我们中的很多人被比做凤凰,飞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选自《读者》2012年第2期)(1)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人物”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2)先生说“出身山乡的你们要争取做一只带有疤痕的高原苹果”,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3)文章第⑥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4)读了本文以后,你认为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________(5)作为学生的“我”,多年后回故里拜访先生,要写一副对联赞誉先生,请你替“我”写一下吧!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7.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听到这儿,我开始 A (琢磨揣摩)牧羊人的年龄。

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

他说,他五十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

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

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 B (酬劳报酬)。

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

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

现在,他不再放羊。

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

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

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他一直在种树。

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1)在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________;B________(2)“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为什么又踏上了那条去往高原的路?(4)文中的牧羊人是怎样的一个人?8.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人们对石油的利用,是根据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成分和其他特点来决定的。

②石油是液体,比重小于水,比其他燃料容易开采,并且占有的容积小,容易运输。

同时,和一般燃料比较,它的可燃性好,发热量高,比如燃烧1千克石油可以产生4万焦耳的热量,而燃烧1千克煤只有2万-3万焦耳的热量,煅烧1千克木柴只有0.8万-1万焦耳的热量,这样,石油的燃烧的热量比最好的煤要高一倍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