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查办昆山“8·2”爆炸事故
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安全生产工作动态特刊泗水县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2015年1月5日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处理报告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山开发区)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中荣公司)抛光二车间(即4号厂房,以下简称事故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事故发生后30日报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伤(事故报告期后,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陆续死亡49人,尚有95名伤员在医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
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一)司法机关已采取措施人员(18人)。
1.吴基滔,中荣公司董事长。
因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2.林伯昌,中荣公司总经理。
因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3.吴升宪,中荣公司经理。
因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4.陈艺,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安委会主任。
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5.黄惠林,昆山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兼安委会副主任。
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司法机关于2014年8月23日刑事拘留,8月29日对其取保候审。
6.陆冠峰,昆山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
因涉嫌玩忽职守、受贿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7.陆小明,昆山市安全监管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科科长(副科级)。
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8.叶锡君,昆山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科科长、安委会办公室主任。
因涉嫌玩忽职守、受贿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9.李江,昆山市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队长。
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
10.王剑,昆山市公安消防大队原参谋、现任张家港市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副处级)。
关于吸取“8.2”昆山爆炸事故教训立即开展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

内部明电发往见报头签批:刘希安─────────────────────────────────────等级特急部委号滨安明电…2014‟6号滨机号─────────────────────────────────────抄送:省政府安委会。
张光峰书记,崔洪刚市长,薛庆国副书记,各副市长。
市委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吸取“8.2”昆山爆炸事故教训立即开展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各县(区)政府,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8月2日7时37分左右,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现已造成68人遇难,近150余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受姜异康书记委托,邓向阳副省长亲自给17市市长电话做了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也分别做了批示,要求深刻汲取昆山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结合我市实际,立即组织专项排查,坚决杜绝同类事故在我市发生。
为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决定在全市立即开展一次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专项检查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一、认清形势,切实提高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安全监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初步了解,造成这起事故的初步原因系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遇到明火引发的安全事故。
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在抛光等作业中产生的铝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极易发生爆炸,造成群死群伤。
目前,我市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较多,且发展迅速,安全基层基础条件差,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必须提高对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迅速摸清企业的底数,认真分析当前该类企业的安全状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排查整治事故隐患,严防同类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立即行动,迅速开展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安全专项检查。
从现在起至9月上旬,在全市开展一次铝制品及涉粉尘企业安全专项检查。
江苏昆山2014·8·2粉尘爆炸事故-安全经验分享

管理原因:
1.中荣公司无视国家法律,违法违规组织项目建设和生产,厂房设计 与生产工艺布局违法违规,除尘系统设计、制造、安装、改造违规,车 间铝粉尘集聚严重,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是事故 发生的主要原因。
2.苏州市、昆山市和昆山开发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强、对安全生产 工作重视不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 昆山市安全监管部门、公安消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住房城乡建 设部门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门未认真履行职责,审 批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专项治理工作不深入、不落实,是事故 发生的重要原因。
4.江苏省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江苏莱博环境检测 技术有限公司和昆山菱正机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违法违规进行 建筑设计、安全评价、粉尘检测、除尘系统改造,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 责任。
经调查询问、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初步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工人大量 使用稀释剂清洗车轴总装线设备和地面过程中,流入车轴总装线地沟内的 稀释剂挥发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现场违规电 焊作业火花引发爆炸。
事故现场图片: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9时28分许,梁某某(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等人在车轴总装B线正上 方离地面约5米、第17号钢柱正对的工字梁上,使用电焊机烧焊、安装卷 管器时B线区域发生爆炸,随后车轴总装A线区域也发生爆炸。
事故当天,已造成17人死亡 ,33人受伤(其中3人有生命危险,16人重 伤,其余14人为中轻度伤 )
事故初步原因:Biblioteka 事故经过:2014年8月2日7时,事故车间员工上班。7时10分,除尘风机开启,员 工开始作业。7时34分,1号除尘器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向 车间传播,扬起的除尘系统内和车间集聚的铝粉尘发生系列爆炸。当场造 成47人死亡、当天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8人,185人受伤,事故车间 和车间内的生产设备被损毁。
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山开发区)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中荣公司)抛光二车间(即4号厂房,以下简称事故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事故发生后30日报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伤(事故报告期后,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陆续死亡49人,尚有95名伤员在医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查阅资料、调查取证、实验测试、检测鉴定和专家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
一、基本情况(一)事故单位情况。
1.企业概况。
中荣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由台湾中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英属维京银鹰国际有限公司在昆山开发区投资设立的台商独资企业,位于昆山开发区南河路189号,法人代表吴基滔(中国台湾人)、总经理林伯昌(中国台湾人),注册资本880万美元,总用地面积34974.8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3746.6平方米,员工总数527人。
该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配件等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主要生产工序是轮毂打磨、抛光、电镀等,设计年生产能力50万件,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1.65亿元。
2.建设情况。
该公司于1998年8月取得土地使用权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同年9月开始一期建设(电镀车间、前处理车间、宿舍)。
2002年5月进行二期建设(2个抛铜车间)。
2004年6月开始三期建设(4个厂房、办公楼及毛坯检验区),其中4号厂房为本次事故厂房,该厂房由江苏省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苏省涟水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建,2005年投入使用。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刻吸取江苏省昆山市“8·2”特别重大事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刻吸取江苏省昆山市“8·2”特别重大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法规类别】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发文字号】安委办明电[2014]19号【失效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安全生产文件的通知【发布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08.04【实施日期】2014.08.04【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刻吸取江苏省昆山市“8·2”特别重大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安委办明电〔2014〕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中央企业:2014年8月2日7时37分左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事故企业主要从事汽车后视镜生产及汽车零配件等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加工,发生事故的车间为该公司抛光车间,主要从事汽车铝合金轮毂抛光,车间分上下两层。
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由铝粉尘爆炸引起。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和***、郭声琨、王勇国务委员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救治,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依法依规实施问责;要督促各地举一反三,汲取血的教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措施,坚决遏制此类事故再度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受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委派,王勇国务委员率国务院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事故的发生,教训十分惨痛。
暴露出一些地区和企业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淡薄,对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认识严重不足,危险因素辨识严重不到位,防范措施严重不落实,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治理不到位、不落实,安全常识培训和针对性监管存在严重盲区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有效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决定立即开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集中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紧密结合。
事件一:“8·2”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厂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事件一:“8·2”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厂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本次事件造成了较大的伤亡,截至3日17时30分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71人,近200名伤者正在接受救治。
据国内爆炸专家、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爆炸安全研究部主任钱新明说:细小的粉尘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当累积到一定浓度时,只要有一个点火源,就可能快速燃烧。
粉尘爆炸和一般的气体爆炸不一样,从点火到爆炸的时间是毫秒级的,但前期诱导时间比较长。
金属粉尘爆炸威力猛,可能连续在一个范围内会发生多次爆炸。
爆炸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2000摄氏度以上。
再加之夏季人体有汗,空气潮湿,会造成烧伤等大量人员伤亡。
对于本次事故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负责人急功近利,完全不尊重劳动者的生命,是经济第一安全靠边,安全管理十分薄弱。
虽然防爆领域有很多科研成果,但也没有得到应用。
有的企业为了节省,用很便宜的装置设备,在设计上也不合格。
对于这些问题我建议,可以从技术上、管理上两方面着手防止此类事故发生。
从技术上控制点火源,如工作空间消除静电,工人不穿化纤的衣服,采用防静电的设备。
从管理上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讲明利害关系将可能存在的危险告知员工。
把生产规范上墙,同时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企业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由事故可知:一、举一反三知晓可能引起爆炸的粉尘主要有:金属(如铝粉、镁粉)、煤炭、粮食(如淀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也即是,一类是本身可燃烧,如粮食,另一类是本身和空气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金属粉尘。
把所管辖的公司做好安全交底,并经常提醒他们做好通风防火工作做到警钟长鸣。
三、检查时也不能单单指出问题,还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做好闭环工作。
四、2007年,《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新增两条轮圈表面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轮圈达93.3万只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二次公示)》披露,对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去除效率可达95%。
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You must do what others don't want to do today, so that tomorrow you can have things that others can'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4年8月2日7时,事故车间员工上班。
7时10分,除尘风机开启,员工开始作业。
7时34分,1号除尘器发生爆炸。
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向车间传播,扬起的除尘系统内和车间集聚的铝粉尘发生系列爆炸。
当场造成47人死亡、当天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8人,185人受伤,事故车间和车间内的生产设备被损毁。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
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2.间接原因(1)楼梯未采用封闭楼梯间,贯通上下两层,且通道中放置了轮毂,造成疏散通道不畅通,加重了人员伤亡。
(2)车间除尘系统改造委托无设计安装资质的昆山菱正机电环保设备公司设计、制造、施工安装。
(3)风险辨识不全面,对铝粉尘爆炸危险未进行辨识,缺乏预防措施,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爆炸危险无认知。
(三)防范措施1.定时规范清理粉尘,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技术措施,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防水防潮设施。
2.对粉尘爆炸危险性的辨识和对职工粉尘防爆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粉尘防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
3.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中依法依规核定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依法对易燃易爆企业开展消防监督检查。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1]
![“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23ea6564240c844768eaee42.png)
“8.2”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背景省市中荣金属制品坐落于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8年,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从事铝合金表面处理,表面镀层有铜镍铬,对高低档的铝合金制品均可以进行电动加工。
公司通过了相关的ISO和美国的OEM认证,厂房面积达到五万多平方,职工有五百多名,有4条现代化全自动电镀生产线。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该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当时在车间上班的员工261人。
爆炸发生后,当场确认死亡44人,随后在前往医院救治途中和在抢救过程中死亡24人,截至8月4日,爆炸共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二、事故分析(一)直接原因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
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
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因没有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口喷出,导致全车间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造成群死群伤。
原因分析:由于一系列违规行为,整个环境具备了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引发爆炸。
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包括:可燃粉尘、粉尘云、引火源、助燃物、空间受限。
1.可燃粉尘。
事故车间抛光轮毂产生的抛光铝粉,主要成分为88.3%的铝和10.2%的硅,抛光铝粉的粒径中位值为19微米,经实验测试,该粉尘为爆炸性粉尘,粉尘云引燃温度为500℃。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沉积。
2.粉尘云。
除尘系统风机启动后,每套除尘系统负责的4条生产线共48个工位抛光粉尘通过一条管道进入除尘器,由滤袋捕集落入到集尘桶,在除尘器灰斗和集尘桶上部空间形成爆炸性粉尘云。
3.引火源集尘桶超细的抛光铝粉,在抛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初始温度,比表面积大,吸湿受潮,与水及铁锈发生放热反应。
除尘风机开启后,在集尘桶上方形成一定的负压,加速了桶铝粉的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达到粉尘云引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