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8·2”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厂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昆山中荣事故调查报告(8.2事故)

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山开发区)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中荣公司)抛光二车间(即4号厂房,以下简称事故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事故发生后30日报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伤(事故报告期后,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陆续死亡49人,尚有95名伤员在医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救治伤员,做好遇难者亲属安抚工作,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人责任,吸取血的教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张高丽、刘延东、马凯副总理,杨晶、郭声琨、王勇国务委员也都作出重要批示。
受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委派,8月2日下午王勇国务委员带领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全力开展对受伤人员的救治,调动全国数十名专家支持医疗救助工作,到11家医院慰问受伤人员,对做好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依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8月4日,成立了由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任组长,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全国总工会、江苏省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的国务院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同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聘请了国内粉尘爆炸、消防、建筑、机械、材料、电气等方面的院士、专家参加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查阅资料、调查取证、实验测试、检测鉴定和专家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
江苏昆山2014·8·2粉尘爆炸事故-安全经验分享

管理原因:
1.中荣公司无视国家法律,违法违规组织项目建设和生产,厂房设计 与生产工艺布局违法违规,除尘系统设计、制造、安装、改造违规,车 间铝粉尘集聚严重,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是事故 发生的主要原因。
2.苏州市、昆山市和昆山开发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强、对安全生产 工作重视不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 昆山市安全监管部门、公安消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住房城乡建 设部门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门未认真履行职责,审 批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专项治理工作不深入、不落实,是事故 发生的重要原因。
4.江苏省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江苏莱博环境检测 技术有限公司和昆山菱正机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违法违规进行 建筑设计、安全评价、粉尘检测、除尘系统改造,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 责任。
经调查询问、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初步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工人大量 使用稀释剂清洗车轴总装线设备和地面过程中,流入车轴总装线地沟内的 稀释剂挥发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现场违规电 焊作业火花引发爆炸。
事故现场图片: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9时28分许,梁某某(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等人在车轴总装B线正上 方离地面约5米、第17号钢柱正对的工字梁上,使用电焊机烧焊、安装卷 管器时B线区域发生爆炸,随后车轴总装A线区域也发生爆炸。
事故当天,已造成17人死亡 ,33人受伤(其中3人有生命危险,16人重 伤,其余14人为中轻度伤 )
事故初步原因:Biblioteka 事故经过:2014年8月2日7时,事故车间员工上班。7时10分,除尘风机开启,员 工开始作业。7时34分,1号除尘器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向 车间传播,扬起的除尘系统内和车间集聚的铝粉尘发生系列爆炸。当场造 成47人死亡、当天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8人,185人受伤,事故车间 和车间内的生产设备被损毁。
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8月2日7时34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山开发区)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台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中荣公司)抛光二车间(即4号厂房,以下简称事故车间)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事故发生后30日报告期,共有97人死亡、163人受伤(事故报告期后,经全力抢救医治无效陆续死亡49人,尚有95名伤员在医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查阅资料、调查取证、实验测试、检测鉴定和专家分析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
一、基本情况(一)事故单位情况。
1.企业概况。
中荣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由台湾中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英属维京银鹰国际有限公司在昆山开发区投资设立的台商独资企业,位于昆山开发区南河路189号,法人代表吴基滔(中国台湾人)、总经理林伯昌(中国台湾人),注册资本880万美元,总用地面积34974.8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3746.6平方米,员工总数527人。
该企业主要从事汽车零配件等五金件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主要生产工序是轮毂打磨、抛光、电镀等,设计年生产能力50万件,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1.65亿元。
2.建设情况。
该公司于1998年8月取得土地使用权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同年9月开始一期建设(电镀车间、前处理车间、宿舍)。
2002年5月进行二期建设(2个抛铜车间)。
2004年6月开始三期建设(4个厂房、办公楼及毛坯检验区),其中4号厂房为本次事故厂房,该厂房由江苏省淮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苏省涟水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建,2005年投入使用。
“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调查报告

“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调查报告“8.2”昆山粉尘爆炸致死特大事故一、事故概况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1.根据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违规双层设计建设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6.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7.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吴基滔等相关负责人。
三、经验教训1.粉尘爆炸概念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昆山中荣爆炸事件

Thank you!
事故调查原因(二)
这家公司生产时,会有大量的粉尘飘出来,洗干
净的衣服都不能凉到外面。 ——昆山中荣旁边公司的门卫师傅说道
中荣环境很差,进去是人,出来是鬼,那么大粉 尘口罩供给不上,三天才发一个新口罩。 ——昆山中荣公司前员工
事故原因调查(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反映到: “去年公司照成了两期小规模的事故,但是均因 事故较小并未造成太大的损失,公司负责人同样 未给予重视”。 “这些年通知来了一箩筐,层层检查也是家常便 饭, 但是人来了就是做做样子,过后还是老样子,没见 企业真正有什么行动。
8.2昆山中荣爆炸事故
有机化工宁博文
事故详情
2014年8月2日7时33分37秒左右,昆 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 车间突然冒起一大股白色烟雾,大约10 秒过后白色烟雾转为灰青色,并且越来 越浓烈,7时35分许,汽车轮毂抛光车 间发生爆炸。7点42分左右,烟雾已经 蔓延整个厂区。 爆炸后厂房房顶被掀开三分之二以上, 厂房顶部的轮毂清晰可见。
• • • • • • • • • 截止2014年8月6日14时, 共比对了260人伤亡人员 DNA,其中遇难人员共46 人,女性居多,受伤人员 共185人。DNA信息的170 名伤亡人员籍贯已经确定, 除了江苏本地人外,众多 打工者来自全国各地,包 括安徽,湖南,湖北,云 南,江西等地。
事故调查原因(一) 记者采访厂区工人他们说道 车间设置了除尘设备,但是作用不大,生产时大 量的粉尘会弥漫整个厂区,工人时常会有吐血的 状况,有的工人因为长期的工作患上了尘肺病。 工厂3天才发一个新的口罩。 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上,收入在5000元左右, 虽然工作环境差,但是不错的收入还是吸引了很多 外来了务工人员。
昆山中荣爆炸事件PPT课件

.
8
.
9
事故调查原因(一)
记者采访厂区工人他们说道 车间设置了除尘设备,但是作用不大,生产时大
量的粉尘会弥漫整个厂区,工人时常会有吐血的 状况,有的工人因为长期的工作患上了尘肺病。 工厂3天才发一个新的口罩。 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上,收入在5000元左右, 虽然工作环境差,但是不错的收入还是吸引了很多 外来了务工人员。
8.2昆山中荣爆炸事故
有机化工宁博文
.
1
事故详情
2014年8月2日7时33分37秒左右,昆 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 车间突然冒起一大股白色烟雾,大约10 秒过后白色烟雾转为灰青色,并且越来 越浓烈,7时35分许,汽车轮毂抛光车 间发生爆炸。7点42分左右,烟雾已经 蔓延整个厂区。
爆炸后厂房房顶被掀开三分之二以上,
.
10
事故调查原因(二)
这家公司生产时,会有大量的粉尘飘出来,洗干 净的衣服都不能凉到外面。 ——昆山中荣旁边公司的门卫师傅说道
中荣环境很差,进去是人,出来是鬼,那么大粉 尘口罩供给不上,三天才发一个新口罩。
——昆山中荣公司前员工
.
11
事故原因调查(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反映到:
“去年公司照成了两期小规模的事故,但是均因 事故较小并未造成太大的损失,公司负责人同样 未给予重视”。
“这些年通知来了一箩筐,层层检查也是家常便 饭,
但是人来了就是做做样子,过后还是老样子,没见 企业真正有什么行动。
.
12
事故原因调查(三)
•事故当时情况: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 尘集聚。除尘系统风机打开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 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集尘桶铝粉受潮, 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 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因为没有泄爆装置, 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经过除尘道从各个吸 尘口排除,导致车间上所有操作员工直接收到了爆 炸的冲击,造成了群死群伤。
8.2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公司粉尘爆炸

8.2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现场图片简介1.企业情况2.事故概述3.事故经过4.事故谴责5.事故原因调查6.粉尘爆炸的主要危害7.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8.拓展知识企业情况: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名称: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成立日期:1998年08月24日法定代表人:吴基滔地址:江苏省昆山开发区昆嘉中路一般经营项目:生产汽车后视镜及汽车零配件等五金件的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从事汽车零配件的商业批发及进出口业务。
事故概述: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江苏省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拋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
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由铝金属粉尘爆炸引起。
事故经过:由于喷砂抛光和抛铜过程中金属粉尘浓度过高,在遭遇明火后产生爆炸,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爆燃,还发生连锁反应。
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任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江苏省政府负责人参加的事故调查组。
事故追责:4日由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任组长的事故调查组确定,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昆山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责任主体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主要责任人是企业董事长吴基滔等。
当地政府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事故原因调查:1.【积尘】2.【明火】3.【蒙混过关】4.【生产车间未设置逃生通道】5.【安全设施、防护不到位】6.【企业两个月前曾报火警不重视】【生产车间未设置逃生通道】对于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现场正在勘查的专家认为,问题可能出在除尘的管道中。
粉尘爆炸,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个是粉尘的浓度、一个是明火、一个是氧气。
而防范粉尘爆炸的关键就是控制粉尘浓度,要保证工作场所的通风,安装除尘设备,控制明火,使用防爆产品。
有工作组的人员发现,在同样放有十几条生产线的二层,只有两个楼梯口,而没有设置逃生通道。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关于粉尘爆炸事件及安全分析事故概况: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1、粉尘爆炸概念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3、粉尘爆炸的爆炸原理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 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
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 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
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一:“8·2”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厂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本次事件造成了较大的伤亡,截至3日17时30分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71人,近200名伤者正在接受救治。
据国内爆炸专家、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爆炸安全研究部主任钱新明说:细小的粉尘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当累积到一定浓度时,只要有一个点火源,就可能快速燃烧。
粉尘爆炸和一般的气体爆炸不一样,从点火到爆炸的时间是毫秒级的,但前期诱导时间比较长。
金属粉尘爆炸威力猛,可能连续在一个范围内会发生多次爆炸。
爆炸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2000摄氏度以上。
再加之夏季人体有汗,空气潮湿,会造成烧伤等大量人员伤亡。
对于本次事故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负责人急功近利,完全不尊重劳动者的生命,是经济第一安全靠边,安全管理十分薄弱。
虽然防爆领域有很多科研成果,但也没有得到应用。
有的企业为了节省,用很便宜的装置设备,在设计上也不合格。
对于这些问题我建议,可以从技术上、管理上两方面着手防止此类事故发生。
从技术上控制点火源,如工作空间消除静电,工人不穿化纤的衣服,采用防静电的设备。
从管理上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讲明利害关系将可能存在的危险告知员工。
把生产规范上墙,同时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企业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由事故可知:
一、举一反三知晓可能引起爆炸的粉尘主要有:金属(如铝粉、镁粉)、煤炭、粮食(如淀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也即是,一类是本身可燃烧,如粮食,另一类是本身和空气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金属粉尘。
把所管辖的公司做好安全交底,并经常提醒他们做好通风防火工作做到警钟长鸣。
三、检查时也不能单单指出问题,还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做好闭环工作。
四、2007年,《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新增两条轮圈表面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轮圈达93.3万只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二次公示)》披露,对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去除效率可达95%。
由此可见对于公司文件上的东西也不能百分百相信要有存疑精神。
一定要下到车间才能了解到企业的真实情况。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五、昆山市消防大队经济开发区中队中队长吴神飞则向“新华视点”记者证实,大概两个月前,曾接到该企业火警,当时是放在室外的泡沫夹芯板发生燃烧,消防人员赶到时,火情已被企业扑灭。
如果当时消防员、企业主或者安监部门知道以点带面,由小见大,举一反三。
对该企业做一个全面排查也就不会出现之后的爆炸了。
官方的通报以及媒体的报道,目前可肯定的事实是: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职工就企业环境及安全问题举报过,“大盖帽”去过一拨拨,但是企业依然我行我素;事发前公司就曾发生过粉尘爆炸,未见整顿;员工未知安全培训,不知粉尘会爆炸;出事企业只给厂房投保,不给员工投保;员工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每月只放一天假;不少老员工有潜在尘肺病的危险……由此我们第三方在企业检查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上方面,吸取教训。
假如我是昆山市长路军,我应该为一些制度和规定在昆山的形同虚设、执行的走马观花而落泪。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从中央至地方,各种有关企业经营安全的制度、规定、法律法规“一箩筐”,结果为何还是发生这样的悲剧?处处高压线,为何不带电?不说别的,单就粉尘爆炸问题而言,国家早就制定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此外,针对2010年以来,全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企业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鉴于此,2011年5月初,国家安监总局下发《进一步加强冶金等工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防范工作的通知》。
然而,上述通知下发不到20天,就有企业因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导致人员死伤。
2012年8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再次印发通知,在全国深入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八、毫无疑问,按常理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应在检查之列,但现在事实证明,当时的检查是否走了过场?后面的监管又是如何进行的?这些问题显然需要给出答案。
从事发企业一位内部人士口中可见一斑:“这些年,通知来了一箩筐,层层检查也是家常便饭,但来人了做做样子,过后还是老样子,没见企业真正有什么行动。
”由此引申到我们作为我们第三方,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写张检查表就了事了。
要帮助企业从根上解决问题。
发现一个就解决一个,绝不拖泥带水打折扣。
九、现行的发展观、政绩观以及考核、考评体制,也为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安全事故埋下隐患。
该企业创办于1998年,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系美国通用汽车指定供应商。
在不少地方依然盲目追求GDP的观念下,正是因为其披着“外商独资企业”的“护商符”,一方面管理者为留住这样的企业而选择性地忽视隐患,另一方面该企业凭此身份免检避查,双重因素叠加,使得企业习惯性地忽视对工人的安全保障而顶雷生产。
作为我们就应该明白不管外商还是本土厂家,私企还是国企。
我们都要一视同仁。
在安全面前人人平等。
十、“海恩法则”,众所周知。
纵观昆山“8?2”爆炸事故,其实和以往不少安全事故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依然是人祸的因素占主要。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一味地只看重经济效益,没有打心底里重视安全生产,违法成本低;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如果不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使命,不心存敬畏,只是去应付、作秀,甚至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再多再细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仍将是一纸空文。
这也是最可悲、最值得流泪的。
如果真是这样继续下去,相信过不了几天,待一切“风平浪静”后,那些不规范的、视员工生命如草芥的无良企业,又会死灰复燃。
同样,那些抱着侥幸心理,公权私用、公权滥用的监管者,依然会我行我素。
而这次事故唯一永久留下的,可能就是那71个永远不可能再醒来的生命,以及留给其家庭、父母、孩子永远的痛。
对于这些我们都应引以为戒,做好工作,为千家万户谋求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