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原文、赏析
小升初江夏别宋之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李白)

江夏别宋之悌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拼音版注音:chǔ shuǐ qīng ruò kōng ,yáo jiāng bì hǎi tōng 。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rén fēn qiān lǐ wài ,xìng zài yī bēi zhōng 。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gǔ niǎo yín qíng rì ,jiāng yuán xiào wǎn fēng 。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píng s hēng bù xià lèi ,yú cǐ qì wú qióng 。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江夏别宋之悌全文翻译: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
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杯酒之中。
谷鸟天晴时不停地鸣叫,江岸之猿猴却向晚而哀号。
我一生之中从没有流眼泪,现在在这里却泣涕不止。
江夏别宋之悌赏析:首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
若空,极言楚水之澄澈。
李白另有“江月照还空”(《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玉壶美酒清若空”(《前有一樽酒行》),亦是此意。
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将往之处。
颔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此点题,又由对方将往之处回到眼前分别之处。
千里之别原是悲哀的,此处不言“悲”而言“兴”,并用“一杯”与“千里”相对,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何的情绪。
这两句与初唐庾抱“悲生万里外,恨起一杯中”(《别蔡参军》)、盛唐高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语略同而味各异,庾抱句沉,高适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谓貌似而神异也。
不可以蹈袭论,亦不可以优劣评,盖诗人运思或偶然相似而终不能不乖异也。
形容一个人清澈干净的诗句

形容一个人清澈干净的诗句1、水。
至清,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叹水别白二十二》唐代:刘禹锡水。
至清,尽美。
从一勺,至千里。
利人利物,走了就停。
道是纯的,友情是淡的。
在金色的山谷堤坝上游泳,我在石渠系。
两颗心的回忆就像流动的波浪,日日夜夜潺潺不息。
释义:水,极其清澈,极为漂亮。
从一勺,到汇聚成河奔至千里。
对人和物都有好处,一会急行一会缓止。
有品行的都是如此,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情。
你在金谷的堤上,我在石渠的署里。
两心相应和流水一般,慢慢流动无穷无尽。
2、月色皎洁,何明河影绰绰,内外皆明。
《念奴娇·过洞庭》宋代:张孝祥洞庭湖的纤草,在这个中秋来临之际,没有一丝风。
天下三万顷玉田,托我一叶舟。
三万倾的湖水,载着我一只小船一只小船。
皎洁的明月和皎洁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景中映出了他们方的姿态,水面也是明亮清澈的。
(同:同;御姐左毅:遇见)体验万物的空虚,却不知如何走出去,与君共勉。
感谢这一轮古光明月,多少年岭海之间,心灵依然如冰雪般透明。
而现在的我,正穿着阴冷的头发和衣服,静静的漂流在这一望无垠的苍白大海中。
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晚上。
(沧浪一作:沧明;表一:凌海)释义: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
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让我喝下西江的清水,小心翼翼地倒在北斗星做的酒勺里,邀请全世界做我的客人。
我尽情拍打着船舷,独自放声歌唱。
我怎么会记得今年是哪一年!3、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清溪行 / 宣州清溪》唐代:李白清溪川的水让我清楚,它的水颜色不同于其他河流。
请问那清安新河,哪里可以看得这么清楚?这个人似乎在镜子里行走,这只鸟似乎在屏风里飞翔。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李白古诗词及鉴赏李白古诗词及鉴赏(10首)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江夏别宋之悌》原文翻译及鉴赏

《江夏别宋之悌》原文翻译及鉴赏《江夏别宋之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全诗大开大合,跳跃跌宕,情调悲切,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夏别宋之悌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江夏别宋之悌》原文唐代: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译文及注释译文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
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
谷鸟天晴时不停地鸣叫,江岸之猿却向晚而哀号。
我一生从不流泪,现在却泣涕不止。
注释⑴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
宋之悌: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
⑵楚水:指汉水汇入之后的一段长江水。
⑶将:与。
练习题1.“兴在一杯中”的“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2.请简要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
(5分)参考答案1.(6分)①对友人被贬千里之外的遭遇的同情与担忧之情。
(2分)②以江海可相通和千里共杯酒表达对友人的劝慰之情。
(2分)③在分别之际的泪雨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极度难舍之情。
(2分)2.(5分)借景抒情或反面衬托(乐景衬哀情)、正面烘托。
(2分)颈联前一句通过描写谷鸟在晴朗的日子啼鸣的略显欢快的自然场景,反衬作者与友人离别的忧伤;后一句以江猿在晚风中吟啸的凄清,正面烘托离别场景的凄凉。
一喜一悲,借景抒情,暗示、渲染出作者送别友人的复杂情绪。
(3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译文一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岔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译文二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译文三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译文四(即将告别)由三秦环绕护卫着的都城长安,(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译文五三秦护卫着长安,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
我和你在离别时都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
只要全国各地都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像近邻。
不必在告别的地方,像普通儿女一样挥泪告别。
注释:1、少府:官名2、之:到、往3、蜀州:现四川崇州4、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一)送别诗鉴赏 含解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也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一、送别诗分类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伤感型: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如柳永的《雨霖铃》,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豪迈型:如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
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又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
二、送别诗的情感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
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
"(《别刘谞》)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
"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注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注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注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注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关于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说。
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岁。
据此,王勃应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
而王勃《春思赋》载:“咸亨二年(671年),余春秋二十有二。
”据此推算,则当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年)。
此为王勃自述,当可信,所以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岁。
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
《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
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
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太常伯刘公称王绩为神童。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
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
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
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
送别诗鉴赏

送别诗常见意象
• 月 •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 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 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 显得动人深长。 • 长亭 •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 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 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 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 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 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 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 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冥冥 鸟去迟。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 限, 沾襟比散丝。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别董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高适
王勃
千里黄云白日曛,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北风吹雁雪纷纷。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天下谁人不识君。
4、表明自己的心志
• 比喻 • 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 手段之一。 • 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 鸦飞尽水悠悠。” • 刘过的《柳梢青· 送卢梅坡》 •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 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出自唐代李白的《江夏别宋之悌》
原文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4年)。
郁贤皓曾撰此诗《系年辨疑》,考证出宋之悌乃宋之问之弟、宋若思之父,并根据宋之悌生平事迹,认定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年左右。
这首诗,可能就是宋之悌赴交趾贬所前,李白在江夏(即今武汉市武昌)与他分别而作。
赏析
首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