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

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
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

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

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试题】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

【译文】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鉴赏】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

可人意”的心情,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左成文)

【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阅读答案及全 诗翻译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自己怎样的心情?(4分) 参考答案: (1)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3分) (2)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3分) (3)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4分) 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

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诗词格律与欣赏 课程 答案

1.1唐诗与科举(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知人论世”的观点是(C )所提出的。 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墨子 2【单选题】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哪点?(B ) A 、用韵B 、意境C 、平仄D 、对仗 3【判断题】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一首闺情诗。(×) 1.2唐诗与科举(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陈子昂在他(D )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 A 、21B 、22C 、23D 、24 2【单选题】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C )。 A 、杜甫B 、孟浩然C 、陈子昂D 、白居易 3【判断题】进士考试在审阅程序上采取的是糊名制。(×) 4【判断题】考明经的难度比考进士的难度高。(×) 1.3唐诗与科举(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C )认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A 、白居易B 、李白C 、苏东坡D 、陆游 2【单选题】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是(A )。 A 、孟浩然B 、白居易C 、杜甫D 、汪伦 3【判断题】王维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开山鼻祖。(×) 1.4唐诗与科举(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中的“谢”指的是(D )。 A 、谢道韫B 、谢枋得C 、谢朓D 、谢灵运 2【单选题】孟浩然与其他文人一起联句作诗,他的(A )诗句一出,则无人敢接下句。 A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B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D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3【判断题】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是写于自己求仕失败以后。(×) 1.5唐诗与科举(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柳永因为他的哪首诗而被皇帝批“且去填词,何要浮名”?(A ) A 、《鹤冲天·黄金榜上》B 、《双声子·晚天萧索》 C 、《征部乐·雅欢幽会》D 、《如鱼水·帝里疏散》 2以下最能表达李白获得官位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C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D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3“终南捷径”是指文人借隐居得到名声,从而达到做官的目的。(√) 1.6诗词格律之押韵(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格律诗产生于(B )。 A 、秦朝B 、南北朝C 、唐朝D 、宋朝 2【单选题】在现代音里面,(A )不同的字是不同韵的。 A 、韵头B 、韵腹C 、韵尾D 、声调 3【判断题】古代的诗并不一定需要押韵。(×) 1.7诗词格律之押韵(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唐诗宋词的语音属于我国语音发展的哪个阶段?(B ) A 、上古音B 、中古音C 、近代音D 、汉语音 2【单选题】诗词格律的重点和难点是(d )。 A 、认识生僻词 B 、记住用韵规律 C 、分辨近音词 D 、区别平仄音 3古今的音是不同的,但古今的韵是相同的。(×) 1.8诗词格律之四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阴平大致上对应的是普通话中的哪个声调?(A ) A 、一声B 、二声C 、三声D 、四声 2【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仄声的是(A )。 A 、平声B 、上声C 、去声D 、入声 3【判断题】浊音就是发音时声带不产生震动的音。(×) 1.9入声的发音特点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在诗句中安排平仄的规则正式定型于(C )。 A 、隋朝B 、初唐C 、盛唐D 、晚唐 2【单选题】区分平仄的难点在于区分出第一声和第二声中的(D )。 A 、平声字B 、上声字C 、去声字D 、入声字 3中国文人是在什么时候发现中国字可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的?(C ) A 、秦朝B 、汉朝C 、南北朝D 、隋朝 1.10格律诗的三大要素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格律诗的三大要素不包括(C )。 A 、用韵B 、平仄C 、节奏D 、对仗 2【单选】在格律诗的每一种诗体里,只有(D )种平仄格式是固定的。 A 、1.0B 、2.0C 、3.0D 、4.0 3现代汉语拼音方案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中,没有入声字。(×) 1.11格律诗之对仗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笠翁对韵》的作者是(D )。 A 、朱熹B 、沈复C 、王力D 、李渔 2【单选题】在对仗中,通常把前面的一句叫做出句,后面的叫做(B )。 A 、回句B 、对句C 、应句D 、仿句 3【单选题】“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C )之口。 A 、沈括B 、韩愈C 、苏轼D 、陆游 2.1格律诗的用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主持科举考试的古代官署是(D )。 A 、工部B 、吏部C 、户部D 、礼部 2【单选题】以下韵书中,出现时间最早的是(C )。 A 、陈彭年《广韵》B 、孙愐《唐韵》 C 、陆法言《切韵》D 、丁度《集韵》 3【判断题】诗韵的106个韵中,平声有30个韵。(√) 4【判断题】唐人作诗的用韵,主要依据平水韵。(√) 2.2一东韵已完成成绩:100分 1【单选题】“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的“山翁”指的是(D )。 A 、作者自指B 、山琮C 、山简D 、襄阳太守 2【单选题】开元28年,王维在(C )主持科举考试。 A 、四川成都B 、湖南长沙C 、湖北襄阳D 、云南昆明 3【判断题】王维在开元年间所担任的“知南选”,其职责是主持朝廷在南方开展的科举考试。(√) 2.3二冬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二冬韵的是(C )。 A 、重B 、钟C 、翁D 、容 2【单选题】“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中的“十年离乱”指的是(B )。 A 、泾原兵变B 、安史之乱C 、三镇复叛D 、黄巢起义 3【判断题】一首诗可以押两个韵。(×)

2016尔雅 诗词格律与欣赏 杨永明 满分期末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99.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在唐宋人的记载里,借东风烧曹操战船的人是()。
1.0 分
?
A、
诸葛亮
?
B、
刘备
?
C、
周瑜
?
D、
黄盖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黄庭坚认为苏轼的哪首诗是“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俗尘气”?()
1.0 分
?
A、
《念奴娇》
?
B、

《江城子》
?
C、
《定风波》
?
D、
《卜算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李白的《菩萨蛮》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1.0 分
?
A、
离情别绪
?
B、
怀才不遇
?
C、
思念亲人
?
D、
同情穷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满江红》这一词牌的特点是常用()调,且往往使用对仗。
0.0 分

?
A、
平声
?
B、
上声
?
C、
去声
?
D、
入声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5
《沁园春》这个词牌的基本要求是()。
1.0 分
?
A、
配乐需慷慨激昂
?
B、
平仄格式不固定
?
C、
运用较多排比
?
D、
运用较多对仗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绝句漫兴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其一 简析此上两句是在写杨柳之美,下两句是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为被狂折断了枝条来指代自己的不得志。诗人虽不在朝廷,但是时时关心国计民生。自己像那不能舒展身姿的杨柳一样,是因为被社会的现实击打得无法去拯救苍生,自己为官不得重用,壮志难酬啊。 其二 组诗第一首总述客愁恼春,这第二首便承接第一首而来,借埋怨春风欺来发牢骚。前两句说桃李有主,而且是在自家的花园之中,非、还二字加强语气,强调感情色彩。后两句说,春色催花,已是深造次,而春风竟又来欺凌,一夜之间居然吹折数枝鲜花!恰似即正是。得,是唐人口语,语助词。诗人寓情于,造成情与景的对立气氛。在诗人眼中,春风折花,便是有意欺主。在诗人笔下,春风与桃李都人格化了。明明是诗人恼春,却写成春风欺人。 其三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

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这首诗的主旨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

南开20秋学期(2009)《诗词格律与欣赏(尔雅)》在线作业学习资料

南开20秋学期(2009 )《诗词格律与欣赏(尔雅)》在线作业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典故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得到运用。 /A.2个 /B.1个 /C.4个 /D.3个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A 2.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引用了谁的文章?( ) /A.阮籍 /B.鲍照 /C.嵇康 /D.屈原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B 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说的。 /A.韩愈 /B.沈括 /C.陆游 /D.苏轼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D 4.在黄鹤楼,李白看了()留下的诗歌后,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叹。 /A.王维 /B.孟浩然 /C.崔颢 /D.杜甫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C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张十八员外”指的是谁?( ) /A.张继 /B.张籍 /C.张先 /D.张岱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B

6.“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指的战乱是()。 /A.安史之乱 /B.泾原兵变 /C.黄巢起义 /D.三镇复叛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A 7.杜甫写作《月夜忆舍弟》时,正值()。 /A.霜降 /B.芒种 /C.小满 /D.白露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D 8.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的()使用了坳救。 /A.手可摘星辰 /B.危楼高百尺 /C.恐惊天上人 /D.不敢高声语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C 9.《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句末尾的“浓、钟、峰、松”四字押的是()。/A.二冬韵 /B.一东韵 /C.九青韵 /D.八庚韵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A 10.()是藏钩游戏最早的起源朝代。 /A.汉 /B.秦 /C.隋 /D.魏晋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学习本科目相关知识,并作出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是】:A 11.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中起到了“双救”的作用的字是()。 /A.无 /B.宿 /C.田

诗词格律与欣赏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诗词格律与欣赏 复习题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1 “知人论世”的观点是()所提出的。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我的答案:C 2 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哪点?()?A、用韵 ?B、意境 ?C、平仄 ?D、对仗 我的答案:B 3 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一首闺情诗。() 我的答案:× 1 陈子昂在他()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 ?A、21 ?B、22 ?C、23 ?D、24 我的答案:D 2 顾况读了白居易的哪首诗之后,便认为其完全能够在长安立足?() ?A、《赋得古原草送别》 ?B、《井底引银瓶》 ?C、《钱塘湖春行》 ?D、《长恨歌》 我的答案:A 3 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 ?A、杜甫 ?B、孟浩然 ?C、陈子昂 ?D、白居易 我的答案:C 4 进士考试在审阅程序上采取的是糊名制。() 我的答案:× 5 考明经的难度比考进士的难度高。() 我的答案:× 1 ()认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A、白居易 ?B、李白 ?C、苏东坡 ?D、陆游 我的答案:C 2 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是()。 ?A、孟浩然 ?B、白居易 ?C、杜甫 ?D、汪伦 我的答案:A 3 王维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开山鼻祖。() 我的答案:× 1 “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中的“谢”指的是()。 ?A、谢道韫 ?B、谢枋得 ?C、谢朓 ?D、谢灵运 我的答案:D 2 孟浩然与其他文人一起联句作诗,他的()诗句一出,则无人敢接下句。 ?A、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D、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我的答案:A 3 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是写于自己求仕失败以后。() 我的答案:×

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

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 绝句漫兴诗词赏析与答案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试题】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 【译文】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鉴赏】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1)诗中的杨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2)这首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杨柳是一个柔美(1分),且因美好而遭到妒忌、打击(1分)的 形象。(共2分) (2)运用了寄托手法(托物言志),借杨柳的遭遇寄托个人遭遇的不幸;(2分)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将“杨柳”比喻为“十五女儿腰”;(2分)运用了拟人手法,诗中的“挽”字将狂风人格化。(2分)(共6分) 译文: 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柔弱细长的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 女纤柔美好的细腰。谁道只一个清早未加留意,竟然已被狂风扯断了最长的枝条。 赏析: 此诗上两句是在写杨柳之美,下两句是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 为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来指代诗人自己的不得志。诗人虽不在朝廷,但是时时关心国计民生。自己像那不能舒展身姿的杨柳一样,是因为被社会的现实击打得无法去拯救苍生,自己为官不得重用,壮志难酬啊。

杜甫《登高》诗题一作《九日登高》,这是诗人于大历二年(767)年九月九日漂泊夔州时的拔山扛鼎之作,被誉为“杜甫七言律诗第一”。 一、时空的断裂与自由转换 诗歌在有限意象组合中浓缩了大量意义,从纵(时间)、横(空间) 维度去建构意象,使诗意别具一格。登楼是为了打破位居地面时的视野局限,开辟一片穷通万里的审美体验。 1.因登高而打破空间的视野 打破空间的视野主要指登高所见由实而虚。眼前所见的“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诗人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俯仰之间使情与景相容;诗人近 观远眺,情兴与物象相连。句句不离登高,字字突破视野。“无边”“不尽”写出空间之阔远,无边无际,“万里”,说明距离在万里之遥,则非视野所能及。 从更寥廓的意象中去探究,登高所见的景观已经形而上,成为生 命之秋、人生长河的典型意象。萧萧下的“无边落木”“滚滚而来”的长江,象征永恒的悲凉和亘古不变的宇宙,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识。 2.因登高而延伸时间的久远 “悲秋”,点明萧瑟衰败的时令;“落木”,暗示已是晚年,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暂,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 年写的。“常作客”,表明漂泊不定是常态,漂泊他乡是长久的,不断的。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

南开大学20秋《诗词格律与欣赏(尔雅)》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1.在现代音里面,不同韵的是()不同的字。 A.韵腹 B.韵头 C.声调 D.韵尾 答案:B 2.“随意春芳歇”中的入声字是()。 A.春 B.意 C.歇 D.芳 答案:C 3.鹧鸪天这一词牌最初来自唐代哪位诗人的一首诗?() A.杜牧 B.李白 C.郑隅 D.王维 答案:C 4.“十年离乱”在“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中指的是()。 A.安史之乱 B.泾原兵变 C.黄巢起义 D.三镇复叛 答案:A 5.()是“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四周星”指的时间跨度。 A.2年 B.1年 C.8年 D.4年

答案:D 6.“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表达的情景是李商隐与女子在玩()的游戏。 A.对对联 B.藏钩 C.酒令 D.猜字谜 答案:B 7.在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集团,受到迫害后,被贬到()。 A.广西 B.青海 C.四川 D.新疆 答案:A 8.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引用了谁的文章?() A.阮籍 B.鲍照 C.嵇康 D.屈原 答案:B 9.在“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中哪个字是变体字?() A.日 B.香 C.生 D.烟 答案:C 10.在五言律诗中,()是最常见的平仄格式。 A.平起平收 B.平起仄收

C.仄起平收 D.仄起仄收 答案:D 11.()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关。 A.安史之乱 B.泾原兵变 C.黄巢起义 D.三镇复叛 答案:A 12.()是藏钩游戏最早的起源朝代。 A.汉 B.秦 C.隋 D.魏晋 答案:A 13.刘禹锡的《石头城》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情景?()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杭州 答案:C 14.金国人把金国金主完颜雍的生辰定为什么节日?() A.迎春节 B.和春节 C.万春节 D.颁金节 答案:C 15.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

诗词格律与欣赏 杨永明 课程评价

诗词格律与欣赏杨永明课程评价 返回 《诗词格律与欣赏》期末考试(20) 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以下哪位文人调侃过白居易的姓名?()(1.0分)1.0 分 A、 顾况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我的答案:A 2“尽信书,不如无书”中的“书”是指()。(1.0分)1.0 分 A、 《大学》 B、 《中庸》 C、 《诗经》 D、 《尚书》 我的答案:D 3王昌龄的《出塞》中“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正确的读法应该是()。(1.0分)1.0 分 A、 jiāo B、 jiáo C、 jiǎo D、 jiào 我的答案:A 4“惶恐滩头说惶恐“中的“惶恐滩”位于()。(1.0分)1.0 分 A、 江西 B、 江苏 C、 浙江

D、 湖北 我的答案:A 5“山居秋暝”的“暝”是指以下哪个时间段?()(1.0分)1.0 分 A、 黎明 B、 半夜 C、 黄昏 D、 清晨 我的答案:C 6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中,()是入声字。(1.0分)1.0 分 A、 国 B、 破 C、 河 D、 在 我的答案:A 7七言诗产生于哪个朝代?()(1.0分)1.0 分 A、 秦代 B、 汉代 C、 隋代 D、 唐代 我的答案:B 8孟浩然与其他文人一起联句作诗,他的()诗句一出,则无人敢接下句。(1.0分)1.0 分A、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B、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D、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我的答案:A 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使用是以下哪个典故?()(1.0

杜甫诗词《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的诗意 赏析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赏析】: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

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 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诗词格律与欣赏习题库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引用了以下哪首诗中的句子?() ? A、李白《赠汪伦》 ? B、孟浩然《过故人庄》 ? C、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 D、鲍照《白头吟》我的答案: D 2 在唐宋人的记载里,借东风烧曹操战船的人是()。 ? 诸葛亮 A、 ? B、刘备 ? 周瑜 C、 ? 黄盖 D、我的答案:C 3 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中,()是入声字。 ? 国 A、 ? 破 B、 ? 河 C、 ? 在 D、我的答案:A 4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 ? 李白 A、 ? 李贺 B、 ? 李商隐 C、 ? 李煜 D、我的答案:C 5 借音的对仗通常出现在以下哪种词类里?() ? 颜色词 A、 ? 动词 B、 ? 介词 C、 ? 拟声词 D、我的答案:A 6 若律诗第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第二句的平仄为()。 ? A、平平仄仄平平仄 ? B、平仄仄平仄仄平 ? C、仄仄平平仄仄平 ? D、仄平仄平平平仄我的答案:C 7 刘禹锡的《石头城》所描写的城市是()。 ? 长安城 A、 ? 北京城 B、 ? 杭州城 C、 ? 南京城 D、我的答案:D 8 古风式律诗是指()。 ? A、包含了许多古代典故的律诗 ? B、关于古代人物事迹的律诗 ? C、律诗尚未定型化时,没有依照严格的平仄格式,对仗也不工整的律诗 ? D、完全依照严格的平仄格式,对仗工整的律诗我的答案:C 9 最早提到“萼绿华”的人是()。 ? 陶弘景 A、 ? 葛洪 B、 ? 孙思邈 C、 ? 李商隐 D、我的答案:A 10 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扇裁月魄羞难掩”一句中“月魄”指的是()。 ? A、女子的眼睛 ? B、女子的嘴唇 ? C、女子的肌肤 ? D、女子的脸我的答案:C 11 王维和()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 ? 李白 A、 ? 孟郊 B、 ? 白居易 C、 ? 孟浩然 D、我的答案:D 12 在《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中,以下哪个字的格律不是严格按照平仄要求写的?() ? 落 A、 ? 啼 B、 ? 霜 C、 ? 天 D、我的答案:C 13 以下哪首诗是属于半首对仗?() ? A、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C、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D、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我的答案:A 14 以下哪首诗与《生查子.元夕》后半阙的意境最相似?() ? A、白居易《琵琶行》 ?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C、崔护《题都城南庄》 ? D、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的答案:C 15 七律有()种平仄格式。 ? 1.0 A、 ? 2.0 B、 ? 3.0 C、 ? 4.0 D、我的答案:D 16 以下最能表达李白获得官位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C、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D、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我的答案:C 17 王之涣和其他诗人一起旗亭赌唱时,最美的歌女唱的是王之涣的哪首诗?() ? A、《送别》 ? B、《宴词》 ? C、《登鹳雀楼》 ? D、《凉州词》我的答案:D 18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有()个入声字? ? 1.0 A、 ? 2.0 B、 ? 3.0 C、 ? 4.0 D、我的答案:B 19 柳宗元在公元 805 年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集团,受到迫害后,被贬到以下哪个地方?() ? 青海 A、 ? B、广西 ? 新疆 C、 ? 四川 D、我的答案:B 20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包含了()个典故。 ? 1.0 A、 ? 2.0 B、 ?

诗词格律与欣赏

诗词格律与欣赏 1、1 唐诗与科举(一) 1 【单选题】(D)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 A、庄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2 【多选题】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包括(BCD)。 A、意境 B、用韵 C、对仗 D、平仄 3 【判断题】 《闺意献张水部》就是朱庆馀写的一首闺情诗。(√) 1、2 唐诗与科举(二) 1 【单选题】陈子昂考上了进士时候就是(C)。 A、22岁 B、21岁 C、24岁 D、23岁 2 【单选题】白居易的哪首诗被顾况读了之后,便认为其完全能够在长安立足?(B) A、《井底引银瓶》 B、《赋得古原草送别》 C、《长恨歌》 D、《钱塘湖春行》

【单选题】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就是(D)。 A、孟浩然 B、杜甫 C、白居易 D、陈子昂 4 【判断题】 考进士比考明经的难度低。(×) 5 【判断题】 糊名制就是进士考试在审阅程序上采取的。(×) 1、3 唐诗与科举(三) 1 【单选题】“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就是(B)。 A、白居易 B、孟浩然 C、汪伦 D、杜甫 2 【单选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就是(D)的观点。 A、李白 B、白居易 C、陆游 D、苏东坡 3 【判断题】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开山鼻祖就是王维。(×) 1、4 唐诗与科举(四)

【单选题】“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中的“谢”指的就是哪位人物?(C) A、谢枋得 B、谢道韫 C、谢灵运 D、谢朓 2 【单选题】与其她文人一起联句作诗时,孟浩然的(B)一出,则无人敢接下句。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C、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D、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3 【判断题】 孟浩然自己求仕失败以后,写下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1、5 唐诗与科举(五) 1 【单选题】李白获得官位后,最能表她喜悦心情的诗句就是(D)。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就是蓬蒿人 2 【单选题】柳永被皇帝批“且去填词,何要浮名”就是因为她的(B)。 A、《双声子·晚天萧索》 B、《鹤冲天·黄金榜上》 C、《如鱼水·帝里疏散》 D、《征部乐·雅欢幽会》 3 【判断题】 文人借隐居得到名声,从而达到做官的目的就是指“终南捷径”。(√)

杜甫诗词《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绝句漫兴九首》(其三)的诗意 赏析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绝句漫兴九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赏析】: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

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2016年上半年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期末考试解析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引用了以下哪首诗中的句子?() A、李白《赠汪伦》 B、孟浩然《过故人庄》 C、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D、鲍照《白头吟》 我的答案:D 2在唐宋人的记载里,借东风烧曹操战船的人是()。 诸葛亮A、 刘备B、 周瑜C、 黄盖D、 我的答案:C 3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中,()是入声字。 国A、 破B、 河C、 在D、 我的答案:A 4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 李白A、 李贺B、 李商隐C、 李煜D、 我的答案:C 5借音的对仗通常出现在以下哪种词类里?() ?颜色词A、 动词B、 介词C、 拟声词D、

6若律诗第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第二句的平仄为()。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平仄仄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仄仄平 D、仄平仄平平平仄 我的答案:C 7刘禹锡的《石头城》所描写的城市是()。 长安城A、 北京城B、 杭州城C、 南京城D、 我的答案:D 8古风式律诗是指()。 A、包含了许多古代典故的律诗 B、关于古代人物事迹的律诗 C、律诗尚未定型化时,没有依照严格的平仄格式,对仗也不工整的律诗 D、完全依照严格的平仄格式,对仗工整的律诗 我的答案:C 9最早提到“萼绿华”的人是()。 陶弘景A、 葛洪B、 孙思邈C、 李商隐D、 我的答案:A 10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扇裁月魄羞难掩”一句中“月魄”指的是()。 A、女子的眼睛 B、女子的嘴唇 C、女子的肌肤 D、女子的脸

11王维和()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 李白A、 孟郊B、 白居易C、 孟浩然D、 我的答案:D 12在《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中,以下哪个字的格律不是严格按照平仄要求写的?() 落A、 啼B、 霜C、 天D、 我的答案:C 13以下哪首诗是属于半首对仗?() A、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D、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我的答案:A 14以下哪首诗与《生查子.元夕》后半阙的意境最相似?() A、白居易《琵琶行》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崔护《题都城南庄》 D、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我的答案:C 15七律有()种平仄格式。 1.0A、 2.0B、 3.0C、 4.0D、

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古诗词翻译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古诗词翻 译赏析 《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前言】 《绝句漫兴九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翻译】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 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唐诗鉴赏

《诗词格律与欣赏》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1
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中的哪句诗被认为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A、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 B、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 C、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 D、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我的答案:D
2
《沁园春》这个词牌的基本要求是()。 ? A、
配乐需慷慨激昂
? B、
平仄格式不固定
? C、
运用较多排比
? D、
运用较多对仗
我的答案:D
3
清朝的学者()做出考证,认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中“龙城”应为“卢城”。

? A、
纪昀
? B、
阎若璩
? C、
顾炎武
? D、
梅文鼎
我的答案:B
4
藏钩游戏最早起源于()朝代。 ? A、

? B、

? C、
魏晋
? D、

我的答案:B
5
刘禹锡的《石头城》所描写的城市是()。 ? A、
长安城
? B、
北京城

? C、
杭州城
? D、
南京城
我的答案:D
6
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哪点?() ? A、
用韵
? B、
意境
? C、
平仄
? D、
对仗
我的答案:B
7
北宋词人贺铸的外号叫做“贺梅子”,这个外号得因于以下哪首诗?() ? A、
《思越人》
? B、
《青玉案》
? C、
《捣练子·望书归》
? D、
《生查子·陌上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