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职高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抖擞(sǒu)气喘吁吁(xū)B. 眉清目秀(xiù)专心致志(zhì)C. 雪中送炭(zhàn)雅俗共赏(yǎ)D. 翻箱倒柜(gài)倾国倾城(qīng)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
D. 我对他的成绩感到非常失望,他居然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C.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
D. 这幅画色彩斑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精彩绝伦(yún)无懈可击(xiè)B. 举世闻名(wén)举世无双(wú)C. 举世瞩目(zhǔ)举世公认(gōng)D. 举世闻名(wén)举世无双(wú)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上总是名列前茅。
B.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C.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
D. 这幅画色彩斑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荷塘月色》中,作者用“……像……的梦”来描绘月色,形象地表现了月色的……(2分)答案:缕缕幽芳,朦胧、静谧7. 《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2分)和……(2分),表达了对父亲的……(2分)。
答案:背影、动作、语言、怀念8. 《离骚》中,屈原运用了大量的……(2分)和……(2分),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2分)。
职高高一期末考试卷子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diàn)雕梁画栋(liáng)B. 风驰电掣(zhé)一蹴而就(cù)C. 奋不顾身(fèn)惊弓之鸟(jūn)D. 豁然开朗(huò)指点江山(zh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B. 由于他的努力,这次考试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憧憬。
3. 下列词语中,与“安居乐业”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和睦相处B. 丰衣足食C. 风和日丽D. 井井有条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仿佛人间仙境。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这本书就像一座宝库,里面藏满了智慧。
D.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5.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螳臂当车C. 画蛇添足D. 狐假虎威7. 下列句子中,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一项是:A. 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
B. 我觉得人生充满了挑战,但我不会退缩。
C. 我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所以不敢尝试。
D. 我觉得未来很遥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8. 下列词语中,与“志同道合”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胸怀壮志B. 同心协力C. 互助互爱D. 风雨同舟9. 下列句子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项是:A. 我希望将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B. 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
中职教育(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中职教育(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出题人:岳兆明审题人:友情提示:答题前,请将自己的专业、班级、考号和姓名填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位置上;第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请写在试卷第5页上。
第Ⅰ卷题卷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 、下面带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醴酪.(luò)开辟.(bì)功名利禄.(lǜ)B、壳.面(qiào)横亘.(huán)无与伦.比(lùn)C、贮.藏(chù)酝酿.(làng)脍.炙人口(huì)D、祠.堂(cí)轨.道(guǐ)鼎.力相助(dǐng)2、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遮蔽. / 弊.端囹.圄 / 聆.听不屈不挠. / 饶.有兴趣B、隽.永 / 眷.念惊蛰. / 桎梏.喟.然长叹 / 功亏一篑.C、瓦砾. / 隶.书矗.立 / 抽搐.锲.而不舍 / 提纲挈.领D、侍.候 / 吞噬.吉.祥 / 捷.径溯.流而上 / 夙.兴夜寐3、下列四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濒临露出侨容天生我才必有用B、沮丧苛意打扮别有忧愁暗恨生C、钦佩欢度佳节一樽还酹江月D、充沛不无稗益竟无语疑噎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胳膊挖墙脚墨守成规卑躬屈膝B、骨骼莫须有囤积居奇以逸代劳C、彗星座右铭鸠占雀巢在所不惜D、慧眼吓马威星罗棋布面面俱到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也成享受。
(选自《合欢树》)②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目。
(选自《林黛玉进贾府》)③现在的软弱正好证明,你一直是那么。
(选自《士兵突击(节选)》)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选自《我爱这土地》)A、快乐含情坚强伟大B、悲伤含情坚强深沉C、快乐炯炯懦弱深沉D、悲伤炯炯懦弱伟大6、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2022 年中职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总分说明:本试卷共12 页,总分值12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A 〔共 20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点缀.(zhuì)中.肯(zhòng)脍.炙人口(huì)B.栖.息(qī)婀娜.(nà)游目骋.怀(chěng)C.踟躇.(chú)奖券.(quàn)安静宁谧.(mì)D..睥.睨(pì)伫.立(chù)阡.陌(qiān)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乌黑慰籍羞怯无影无踪B.馈赠白皙可怕心喜假设狂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3.以下各句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②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美国众议院今日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预别国内政,鼓吹占据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体会公开B.经受体会公然C.经受体验公然D.经受体验公开4.以下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平稳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精彩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符合道德标准。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斗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斗罪行。
5.以下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是参与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与理论物理学习班呢?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安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C.金教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中职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崇尚(chóng shang)悠然(yōu rán)领略(lǐng lüè)B. 赏识(shǎng shí)纤尘不染(xiān chén bù rǎ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C.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D. 鸡鸣狗盗(jī míng gǒu dào)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B.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流。
C. 由于缺乏锻炼,他的身体一直很虚弱,这次感冒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疗。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一蹴而就。
B. 她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从不拖延。
C. 老师鼓励我们要有敢于挑战的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D. 这场足球比赛打得非常激烈,双方队员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4. 下列词语中,与“精益求精”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B. 良苦用心C. 锲而不舍D. 举一反三5.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照亮了整个夜空。
B. 天空中的月亮犹如一面银盘,静静地照耀着大地。
C. 夜晚的月亮,像一块大玉盘,悬挂在天空。
2023-2024年统编中职语文高一期末试卷

2023-2024年统编中职语文高一期末考试卷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跬.步(kui)饥馑.(jǐn)犀兕.(sì)锲.而不舍(qì)B.驽.马(nú)喟.然(wèi)铿.尔(kēng)金石可镂.(lòu)C.槁暴.(pù)楩.楠(pián)比.及(bì)鱼鳖.鼋鼍(biē)D.舟楫.(jí)敝舆.(yú) 麋.鹿(mǐ)雉兔鲋.鱼(fù)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脑髓磕头泛滥礼上往来B.窒息惬意卑劣装腔作势C.胆怯损害庸俗莫名奇妙D.辩证瘪三幼稚祸国秧民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袁隆平有一句话很广,他说,我不在家,就在实验田里。
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他真(GJ)的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科研上了。
②疫苗行业的乱象不仅侵害接种者身体健康,更侵蚀政府公信。
因而,势必要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戒来疫苗安全。
③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 ,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流传保卫如果/多么B.流传捍卫既然/那么C.留传保卫既然/多么D.留传捍卫如果/那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
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抗疟可以一.劳永逸...。
B.峨眉山景区迎来了人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
,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取得了骄D.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人的业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居民社区提供有效的服务,能温暖群众,凝聚人心,国家发改委将增强社区服务供给,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补齐城乡社区服务短板,推动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下沉到社区。
职高语文期末试卷高一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漫不经心(màn jīng bù jīn)B.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C.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已经在很多城市开展了“绿色出行”活动。
B.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C. 我已经收到了他寄来的礼物,但是他还没有收到我寄给他的。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一直勤奋好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得了冠军。
C. 她的演讲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D.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看了让人昏昏欲睡。
答案:D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
”老师微笑着说。
B. 他说:“我明天要去北京,后天回来。
”C.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D. 这场雨下得真大,把整个城市都淹没了。
答案:A二、填空题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被誉为“________”。
答案:屈原;楚辞之祖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王维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杜甫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职高高一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yìng)B.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C. 风驰电掣(fēng chī diàn chè)D. 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B. 他的勤奋和努力使他成为了我们班的学习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D.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增加阅读课的课时。
答案:A3. 下列词语中,与“海阔天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高山流水B. 碧海蓝天C. 翻天覆地D. 风和日丽答案:C4. 下列成语中,出自《红楼梦》的一项是:A. 一言九鼎B. 一丝不苟C. 一举两得D. 一笑置之答案:D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心旷神怡B. 绿水青山C. 眼高手低D. 青出于蓝答案:A二、填空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书中主要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历程。
答案:曹雪芹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______的《______》。
答案:孔子;《论语》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______》。
答案: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答案:《周易》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三、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答案: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一次旅行中,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 文章中,作者对大自然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赞美?答案:作者对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生机等方面进行了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50分,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盥洗(guàn)B.錾银(zàn)两靥(yè)桌帏(wéi)执拗(niù)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吸(yǔn)D.商贾(jiǎ)喧豗(huī)幽咽(yàn)间或(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潦倒侯爵峥嵘委曲求全B.寒喧砯崖马嵬渚清沙白C.悯然放涎杜撰遍体鳞伤D.踌躇环佩谪亲雕梁画栋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了。
D.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了高度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B. 要学好语文,必须重视阅读,而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做题,其实,题目即使训练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C. 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D.三年来,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远在家乡为了让他顺利求学而省吃俭用的父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着,后四十回为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孔乙己》《故乡》是其中的两篇;《祝福》选自他的另一部小说集《彷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学会奢侈,比学会节俭还要考验人的财商。
奢侈与理财无关。
这是常识。
因为理财追求的是金钱的使用效率,如果一分钱能掰成三瓣花,那就不要掰两瓣。
计划开支、节制欲望,是理财生活的基本元素,只有这样我们才福寿绵长。
而奢侈要的是金钱效果的叠加,明明一块钱能做成的事儿,那也要花两块钱,为的是赏心悦目、美仑美奂。
因此,奢侈常常与铺张和浪费相伴,而与理财基本无缘。
但是,有一种奢侈却比节俭在放大金钱的效率方面更加地有效。
如果加入时间的因素,也就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奢侈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科学理财。
而这种奢侈,就是在耐用消费品上适度地“挥霍”。
近日一位朋友去欧洲出差,花7000欧元为夫人买回名表一块。
不想夫人不喜反嗔,红颜勃怒。
朋友为此深受乱花钱的责难,尽管他的本意是为了省钱,因为这款名表比在国内购买便宜了近三万元人民币。
朋友们知道后,非常地抱不平。
有一次在饭桌上向这位精于持家的夫人起哄:没关系,将来你们真缺钱了,还可以将这块手表卖个好价钱。
要是一只几百块钱的表,到时候分文不值。
这位尊夫人从此不再为此事言语,好像突然开了窍。
其实,顺着这条思路悟下去,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在耐用消费品上一昧地节俭,其实是将耐用消费品非常“奢侈地”拆成了一次性消费。
如你手中喝水的杯子,如果你用一毛钱一个的纸杯,那么在任意一个时间点上肯定比一百块钱一个的紫砂壶便宜了九十九块九毛钱。
但是,如果你用上了一千零一次,那么纸杯就比紫砂壶还要贵。
这还只是考虑到使用的费用,还没有计算耐用消费品的残值。
在用过了一千零一次之后,你手中的紫砂壶可能还值五十元,更可能因为珍贵而更加地值钱。
计算残值,是决定你是否值得奢侈的关键。
现在,不少的耐用消费品在快速地贬值,如家用电器。
但是,也有许多耐用消费品却是弥用弥贵,如高档的硬木家具。
如果你为了眼下的省钱,将耐用消费品换成了廉价品,那你就完全彻底地在消费——用过后一钱不值,而且还要不断地增添。
但是,如果你很奢侈,却可能很理财,甚至是在投资——你的钱在奢侈品中流失得很慢,甚至由于时间的缘故而变得更加地值钱。
当然,这种奢侈只能用在耐用消费品身上。
如果是八万元一桌的豪门宴,吃过了也就吃过了,什么都不会留下,除了曾经阔过的记忆。
任何在一次性消费上的奢侈,都是实实在在的奢侈,都不会与理财相关。
而在耐用消费品上的奢侈,还要奢侈到足够的程度,才能足以抵御时间的侵蚀。
如现在花100万元买一辆汽车,在奢侈和理财之间就显得有些暧昧。
它达到了汽车奢侈消费的及格线,但是否理财却值得怀疑。
这辆车20年以后还值多少钱?也许500万元才是汽车消费既奢侈又理财的标准线。
但是,100万元用在一套的家具上,就能满足既奢侈又理财的需求。
总之,不同的物品不同的度,学会奢侈,比学会节俭还要考验人的财商——如果奢侈不是简单而愚蠢地多花钱。
6.下列各种消费行为,符合本文作者理财观点的一项是A.节日临近,请朋友去五星饭店吃一顿八万元的豪华宴。
B.商场促销,购买一台27000元的索尼70寸液晶电视。
C.结婚纪念,购买一只96000元的瑞士江诗丹顿精品腕表。
D.装修新房,红木家具太贵,购买质量较差但价格低廉的人造板家具。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残值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冈素。
B.事实证明,奢侈比节俭在放大金钱的效率方面更加地有效。
C.并非所有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行为都是理财行为。
D.学会奢侈,同学会节俭一样,都要考验人的财商。
8.结合文意,为这篇文章选一个最适合的题目A.有一种奢侈叫理财B.有一种理财叫奢侈C.耐用消费和一次性消费D.奢侈和节俭三、文言文阅读(9分)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
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
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
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
或流声上闻。
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
”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
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着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
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
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
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
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
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选自《三国志?魏书》)【注释】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
②菅长:菅县县令。
③主簿:官名,主管文书,办理政务。
④掾史:县令的属官。
⑤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遗幸:希望B.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檄:文书C.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报:上报D.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差:派遣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B.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C.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D.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司马芝在菅县任内不畏权势,敢于碰硬,他不顾下属劝阻,坚决征调刘节的门客去当兵,狠狠地打击了豪门大族刘节的势力。
B.刘节把被征召服役的门客藏起来后,郡里让督邮到县里追责,司马芝果断派人快马向太守上报刘节的罪状,显示出卓越的办事才能。
C. 司马芝看出刘勋骄狂必遭杀身之祸,为免受牵连,他表面上不得罪刘勋,但暗中渐渐疏远他,最终避免了灾祸。
D.司马芝教育下属,不要因君主能力有限而违反法令,告诫他们违反法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奉公守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四、(26分)12.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8分)①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4分)②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
(4分)1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0分)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水破青山色。
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⑴以下诗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①千古长如白练飞:②千岩万壑不辞劳:⑵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4分)14.填空(8分)(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秋天的怀念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拼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道:“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地步。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我们就去‘仿膳’,你小时侯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