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过滤系统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表扬“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通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表扬“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公布日期】2012.05.03
•【文号】工信部联节函[2012]190号
•【施行日期】2012.05.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节能管理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表扬“我为节能减排献一
策”活动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通报
(工信部联节函[2012]190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布署和相关文件要求,充分调动工业和通信业系统干部职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201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
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提出了百万条优秀合理化建议,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经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总工会审核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合理化建议245条、优秀征文77篇、优秀个人146名、优秀企业120家和优秀组织单位17个。
为表彰先进,宣传典型,进一步推进工业和通信业“十二五”节能工作,现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优秀名单(名单见附件)予以通报。
希望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不断创新,再接再厉,为节能减排再立新功。
各地主管部门和企业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附件:
附件2、
“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优秀征文名单
附件3、。
系统清理的常用方法和DOC命令

1、进入:控制面板--系统--高级--环境变量2、单击用户变量中的TEMP--编辑--将那一长串内容变为D:\TEMP(根据你需要,可改成其它盘,但不是系统所在的就行了)3、同上,将TMP同样改为D:\TEMP。
因为这些东西是让你的系统盘快速膨胀的主要内患,其属性是隐藏的,有些朋友还找不到呢!4、在“系统变量”同样将TEMP和TMP改成上面的。
5、右键单击桌面“我的文档”--属性--目标文件夹中设置“目标文件夹位置”,将其改为D:\MyDocuments或D:\我的文档(喜欢放在哪里,你自己说了算!),然后可选移动。
这个很重要,事实上当我们的电脑崩溃后,在系统盘中一般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有用的都在MyDocuments中了,所以把它给挪个窝,你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还有,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在DOS模式下还不会备份MyDocuments中的内容(因为那个文件夹名称很长,如果你恰好又用了中文,那就恭喜你:麻烦更大啦!)6、右键单击InternetExplorer--属性--常规--Internet临时文件--设置--移动文件夹--选择D:\TemporaryInternetFiles\(如果没有,可先创建,当然可用D:\TEMP或其它什么,你的地盘,当然是你说了算!)--确定!7、系统--高级--性能--设置--高级--虚拟内存--更改--选择D或其它非系统分区--自定义大小--输入大小M--设置;选C或系统所在分区--无分页文件--设置--确定,这样就把虚拟存储器也转到其他硬盘上了。
@ECHO offcolor 0aREM [2012.08.11]REM 增加优化自记功项功能REM [2012.05.01]REM 区分服务器和非服务器(已取消)REM [2012.02.01]REM 重点优化了本地帐户垃圾文件索引功能——减少了循环次数以减小系统资源占用REM 修复细小Bug——修复个别因命令书写失误导致的功能失效问题REM [2012.01.31]REM 优化了清理顺序——将需要重点清除和资源占用小的功能优先执行REM [2012.01.30]REM 优化更为彻底——可全自动删除域环境下所有本地帐户下的垃圾文件、自动删除系统更新遗留的补丁文件REM 针对家庭使用,增加了系统优化功能——自动判断是否需要优化,减少资源占用::echo 当前帐户:%username%ECHO.ECHO ==本程序用于服务器时具有相当的危险性,请参照本程序源码REM操作!==REM 服务器操作时这部分操作请勿使用!否则本人概不负责!echo 禁止java后台更新程序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SunJavaUpdateSched /f >nul 2>nulecho 禁止Adobe Reader升级程序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Adobe ARM" /f >nul 2>nul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Adobe Reader Speed Launcher" /f >nul 2>nul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Reader_sl /f >nul 2>nulecho 禁止飞信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Fetion /f >nul 2>nulecho 禁止系统配置程序员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MSConfig /f >nul 2>nulecho 禁止日语输入法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IMJPMIG8.1 /f >nul 2>nulecho 禁止微软多语言支持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IMEKRMIG6.1 /f >nul 2>nulecho 禁止微软IME输入法组件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IMSCMig /f >nul 2>nulecho 禁止同步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Synchronization Manager" /f >nul 2>nulecho 禁止微软拼音输入法2002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MSPY2002 /f >nul 2>nulecho 禁止微软拼音输入法组件自启动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PHIME2002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PHIME2002ASync /f >nul 2>nulreg delete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Microsoft Pinyin IME Migration" /f >nul 2>nulTITLE 清理.bak备份文件-谨慎操作!del /f /s /q %windir%\*.bakREM 用于服务器时请勿删除日志!-谨慎操作!TITLE 用于服务器时请勿删除日志!-谨慎操作!del /f /s /q %systemdrive%\*.logREM 勿使用rd /s /q %windir%\temp & md %windir%\temp命令,否则服务器服务(如DB)容易出现问题!del /f/s /q %windir%\temp\*.*REM 若要清理帮助文件,将下面的::删除即可rd /s /q "%windir%\help"ECHO ::1.清理局域网共享痕迹--注册表::TITLE ::1.清理局域网共享痕迹--注册表::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WorkgroupCrawler\Shares"/f >nul 2>nulECHO ::2.清理运行或操作历史记录--注册表::TITLE ::2.清理运行或操作历史记录--注册表::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Folder"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txt"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rar"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mp3"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jpg"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ini"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bmp" /va/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doc"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eip"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htm"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ico"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inf"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gif"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wav"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xls"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rm"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ecentDocs"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LastVisitedMRU"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mp3"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rm"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wav"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bat"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exe"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eip"/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ico"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htm"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ComDlg32\OpenSaveMRU\jpg"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unMRU"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treamMRU"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Assist\{5E6AB780-7743-11CF -A12B-00AA004AE837}\Count"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Assist\{75048700-EF1F-11D0 -9888-006097DEACF9}\Count"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WinRAR\ArcHistory"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WinRAR\DialogEditHistory\ArcName"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WinRAR\DialogEditHistory\ExtrPath"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MediaPlayer\Player\RecentFileList"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Recent File List"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Office\11.0\PowerPoint\Recent File List" /va /f >nul 2>nul 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Office\11.0\Excel\Recent File" /va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Office\11.0\Word\Data" /v "Settings" /f >nul 2>nulreg delete "HKCU\Software\VMware, Inc." /va /f >nul 2>nulECHO ::3.清理IE浏览历史的下拉列表--注册表::TITLE ::3.清理IE浏览历史的下拉列表--注册表::reg delete "HKCU\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ypedUrls" /va /f >nul 2>nulECHO ::4.正在清理常见系统垃圾文件,请退出360等程序::TITLE ::4.正在清理常见系统垃圾文件,请退出360等程序::del /f /q "%ALLUSERSPROFILE%\Documents\DrWatson\*.*">nul 2>nuldel /f /s /q %systemdrive%\*.tmpdel /f /s /q %systemdrive%\*._mpdel /f /s /q %systemdrive%\*.giddel /f /s /q %systemdrive%\*.chkdel /f /s /q %systemdrive%\*.olddel /f /s /q %systemdrive%\thumbs.dbdel /f /s /q %systemdrive%\recycled\*.*del /f /s /q %windir%\system32\dllcache\*.*del /f /s /q %windir%\prefetch\*.*clsECHO ::5.为安全起见,以下清理操作只对当前登录帐户有效::TITLE ::5.为安全起见,以下清理操作只对当前登录帐户有效::del /f /s /q "%tmp%\*.*"ECHO ::6.清理文件缓存::TITLE ::6.清理文件缓存::SFC /purgecacheclsECHO ::7.清理系统升级补丁目录::TITLE ::7.清理系统升级补丁目录::dir %SystemRoot%\$*$ /ad/b >%SystemRoot%\DirTmp.txtfor /f %%a in (%SystemRoot%\DirTmp.txt) do rd /s /q "%SystemRoot%\%%a"del /f /q %SystemRoot%\DirTmp.txtclsECHO ::8.清理磁盘错误检测文件::TITLE ::8.清理磁盘错误检测文件::dir %SystemDrive%\found.??? /ad/b >%systemDrive%\DirTmp.txtfor /f %%a in (%systemDrive%\DirTmp.txt) do rd /s /q "%systemDrive%\%%a"del /f /q %systemDrive%\DirTmp.txtclsECHO ::9.正在清理所有(域)帐户下的所有临时文件,请稍候::TITLE ::9.正在清理所有(域)帐户下的所有临时文件,请稍候::dir "%SystemDrive%\Documents and Settings\" /ad/b >%SystemDrive%\DirTmp.txtfor /f %%a in (%SystemDrive%\DirTmp.txt) do del /f /s /q "%SystemDrive%\Documents and Settings\%%a\Cookies\*.*"&del /f /s /q "%SystemDrive%\Documents andSettings\%%a\Recent\*.*"&rd /s /q "%SystemDrive%\Documents and Settings\%%a\Local Settings\History\"&del /f /s /q "%SystemDrive%\Documents and Settings\%%a\Local Settings\Temp\*.*"&del /f /s /q "%SystemDrive%\Documents and Settings\%%a\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del /f /q %SystemDrive%\DirTmp.txtclsECHO ::10.删除系统驱动备份文件,释放空间::TITLE ::10.删除系统驱动备份文件,释放空间::rd /s /q %SystemDrive%\swsetup\ECHO ::11.正在进行系统优化::TITLE ::11.正在进行系统优化::reg dele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v TkBellExe /f clsECHO ::12.正在进行最后一步——磁盘清理,完成后自动退出::ECHO 当耗时越长时,说明你系统垃圾越多,请耐心等待程序执行完毕。
微文件系统过滤驱动开发指南

Windows文件系统过滤管理器之微过滤器驱动开发指南0.译者序对我来说,中文永远是最美,最简洁,最精确和最高雅的文字。
本文翻译仅仅用做交流学习。
我不打算保留任何版权或者承担任何责任。
不要引用到赢利出版物中给您带来版权官司。
本文的翻译者是楚狂人,如果有任何问题,你可以通过邮箱MFC_Tan_Wen@,或者是QQ16191935,或者是MSN walled_river@与我交流。
我翻译此文出于对文件系统技术的兴趣。
这就是新的文件系统过滤接口。
其实也不算什么新的东西,微软开发了另一个“旧模型的”过滤驱动,称之为过滤管理器(Filter Manager)。
从而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接口来让你开发新的过滤器。
确实这套接口变简单清晰了。
你至少避免了包含无数个信息的IRP,避免了请求在各个部件中循环的发来发去,一个分发例程中处理无数中情况,一不小心系统崩溃。
我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才弄明白一个简单的缓冲读请求从用户到过滤到文件系统和缓冲管理器,虚拟内存管理器之间的关系!现在你也许不需要再管他们了,仅仅做好自己的过滤工作就可以。
这套接口强大吗?能实现你想要的功能吗?你很快就发现你没有研究过sfilter就看不懂Minifilter,或者是还得从sfilter开始做起更灵活一点。
微软就是这样,拿僵硬而且也不简单的东西来“简化”强大灵活但是设计上一团糟的东西,对于你来说是两者都必须学习,最后你的脑子被微软塞得满满的,不过没关系,我们已经习惯了.此文的原文是《Filter Driver Development Guide》,出自微软的网站。
我在以下这个地址下载得到此文: /download/e/b/a/eba1050f-a31d-436b-9281-92cdfeae4b45/FilterDriverDe veloperGuide.doc我尽量在翻译中使文章保持原貌。
如果您认为此文无法理解,建议您首先阅读旧的文件过滤驱动的相关资料。
过滤的正确操作方法

过滤的正确操作方法过滤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过滤标准:在进行过滤之前,需要明确过滤的目的和标准。
例如,如果是在进行网络信息过滤,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对信息内容进行判断;如果是在进行数据清洗,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有效数据的标准。
明确过滤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执行后续的过滤操作。
2. 选择过滤方法:根据不同的过滤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过滤方法。
常见的过滤方法包括过滤器、正则表达式、算法等。
例如,在进行文本信息过滤时,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特定关键词;在进行图像处理时,可以使用图像过滤器进行滤波操作。
选择合适的过滤方法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并减少误判率。
3. 设定过滤规则:根据过滤标准,设定相应的过滤规则。
过滤规则是一系列操作步骤的集合,用于描述过滤管道中的每个处理步骤。
例如,在进行数据清洗时,可以设定一些数据格式的要求,包括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数据范围等。
设定合理的过滤规则可以提高过滤的准确性和效率。
4. 执行过滤操作:根据事先设定的过滤规则,对需要过滤的数据进行操作。
执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正确性。
例如,在进行多项式函数的滤波时,应先进行高阶项的滤波,再进行低阶项的滤波。
同时,还应注意过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尽量降低过滤操作的时间开销。
5. 检查和修正:在完成过滤操作之后,需要对过滤结果进行检查和修正。
检查过滤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错误的过滤结果需要进行修正,以提高过滤的准确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过滤结果的反馈,进行过滤规则的优化和调整,以提高过滤效果。
6. 监控和维护:过滤操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进行监控和维护。
监控可以通过设置日志记录和报警等方式实现,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滤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维护包括对过滤规则的更新和维护,根据过滤需求的变化对过滤规则进行调整,以保持过滤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7. 预防和反馈:过滤操作的最终目的是防止不符合要求的信息或数据进入到我们的系统中。
因此,我们需要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加强对信息和数据的审核和筛选。
Windows 文件过滤驱动经验总结

P 后什么都不做,直接调用 IoCompleteRequest() 来返回。 (2) 拿到这个 IRP 后什么都不做,直接传递到底层设备,
使用IoSkipCurrentIrpStackLocation() 后调用 IoCallDriver() 传递。 (3) 使用 IoBui
ldSynchronousFsdRequest() 或 IoBuildDeviceIoControlRequest()来建立 IRP 的。
Windows 文件过滤驱动经验总结 1、获得文件全路径以及判断时机 除在所有 IRP_MJ_XXX 之前自己从头创建 IRP
发送到下层设备查询全路径外,不要尝试在 IRP_MJ_CREATE 以外的地方获得全路径,因为只有在 IRP_MJ_CREATE 中才会使
用 ObCreateObject() 来建立一个有效的 FILE_OBJECT。而 在 IRP_READ IRP_WRITE 中它们是直接操作
TION 等 IRP 不要去管它,因为它只是一个过程。最终读 写还是如上所介绍。至于以上这些 IRP 哪个是由 CC MGR 发送的,哪些是由
I/O MGR 发送和在什么时候发送的,这个已经有很多讨论了,相 信可以找到。
7、举例说明关于 IRP 传递与完成注意事项 只
看 Walter Oney 的那本 《Programming the Microsoft Windows driver model》里介绍的
其是你要达到一些特殊目的,这时候更需要注意,如 IRP_MN_QUERY_DIRECTORY,不同的标志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3、从
头建立 IRP 获取全路径注意点 自己从头建立一个 IRP_MJ_QUERY_INFORMATION 的 IRP 获取全路径时需要注意,不
过滤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过滤法的基本操作方法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对数据进行筛选和过滤。
它主要通过设定特定的条件来筛选出目标数据,并将其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过滤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过滤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过滤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过滤法的目标,即要从原始数据中筛选出哪些特定的数据。
如果没有明确目标,则过滤法将无法发挥作用。
2. 设定过滤条件:根据过滤目标的要求,需要设定相应的过滤条件。
过滤条件一般基于数据的某些属性或特征,比如数值的大小,字符串的匹配等。
可以使用不同的操作符,如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模糊匹配等,来设定具体的过滤条件。
3. 选择合适的过滤工具:根据数据的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的过滤工具。
过滤工具可以是数据处理软件中的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编程语言中的过滤函数或算法。
常用的过滤工具有Excel、SQL、Python等。
4. 进行过滤操作:根据设定的过滤条件,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加载原始数据、设定过滤条件、执行过滤操作等。
根据不同的工具和语言,具体的过滤操作步骤会有所不同。
5. 分析过滤结果:对过滤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可以计算过滤结果的数量、比例、平均值等,以获取对数据的更深入理解。
也可以进一步将过滤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
过滤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单个数据集的过滤,还可以应用于多个数据集之间的筛选和匹配。
具体方法包括:1. 数据集筛选:将多个数据集中符合某些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比如,从两个客户名单中筛选出共同出现的客户;从多个日志文件中筛选出指定时间段内的日志。
2. 数据集匹配:将多个数据集根据某些共有的特征进行匹配和合并。
比如,根据学号将学生信息表和成绩表进行匹配,并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过滤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数据清洗、异常检测、数据分析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提取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从而支持决策和问题解决。
电子邮件垃圾邮件过滤方法

电子邮件垃圾邮件过滤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邮件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垃圾邮件的激增,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发出了各种电子邮件垃圾邮件过滤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过滤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1. 关键词过滤方法关键词过滤是最简单有效的过滤方法之一。
邮件内容中包含特定的关键字时,垃圾邮件过滤系统会将其认定为垃圾邮件并自动隐藏或放入垃圾文件夹。
这些关键字通常与广告、赌博、色情等内容相关。
优点:- 实现简单,易于使用。
- 可根据自身需求自定义关键词列表。
- 效果较好,能有效过滤大部分垃圾邮件。
缺点:- 无法应对语义模糊的垃圾邮件,容易误伤正常邮件。
- 需要不断更新关键词列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垃圾邮件内容。
- 无法过滤使用图像、音频等非文本形式的垃圾邮件。
2. 黑名单过滤方法黑名单过滤方法是指将垃圾邮件发件人的邮件地址或域名添加到黑名单列表中,系统会自动屏蔽或移动邮件。
优点:- 过滤效果较好,减少了垃圾邮件的骚扰。
- 可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设置黑名单。
缺点:- 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垃圾邮件发件人,需要不断更新黑名单。
- 容易误伤正常邮件,特别是当黑名单过于严格时。
- 垃圾邮件发件人可通过更改发件人信息轻易规避黑名单过滤。
3. 白名单过滤方法白名单过滤方法是指将信任的邮件发件人的邮件地址或域名添加到白名单列表中,系统会优先接收并显示这些邮件,进而过滤掉垃圾邮件。
优点:- 可避免误伤正常邮件,只接收信任发件人的邮件。
- 对于重要邮件的接收有更高的优先级。
缺点:- 需要不断更新白名单,以确保只接收到重要邮件。
- 对于未在白名单中的邮件发件人,容易错过重要信息。
4. 自适应学习方法自适应学习方法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通过对已知垃圾邮件和非垃圾邮件进行训练,从而建立一个模型来判断邮件的垃圾程度。
优点:- 对于语义模糊和新型垃圾邮件的过滤效果较好。
文件过滤的常用方法

文件过滤的常用方法
文件过滤是指根据特定的条件或规则,从大量的文件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件。
文件过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在处理数据、搜索信息、查找文档等方面都有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文件过滤方法。
1. 文件名过滤
文件名过滤是指根据文件的名称对文件进行筛选。
可以使用包含或排除关键词的方法。
例如,想要查找以“report”开头的文件,可以使用“report*”或“report开头的文件名”作为搜索条件。
如果要排除以“test”开头的文件,则可以使用“-test*”作为搜索条件。
2. 文件类型过滤
文件类型过滤是指根据文件的类型对文件进行筛选。
可以根据文件的扩展名进行筛选,例如,“*.txt”可以筛选出所有的文本文件,而“*.docx”可以筛选出所有的Word文档。
3. 文件大小过滤
文件大小过滤是指根据文件的大小对文件进行筛选。
可以根据文件的大小范围进行筛选,例如“>1GB”表示筛选出大于1GB的文件,而“<100MB”表示筛选出小于100MB的文件。
4. 文件日期过滤
文件日期过滤是指根据文件的创建日期、修改日期或访问日期对文件进行筛选。
可以根据日期范围进行筛选,例如“>2020年1月1日”可以筛选出所有创建日期在2020年1月1日之后的文件。
以上是常用的文件过滤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多个过滤条件进行筛选,以达到更精确的筛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瓶输液车间I线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编号:SVP-10061 00 安徽丰原淮海制药有限公司验证方案起草、审核、批准起草部门签名日期塑瓶输液车间审核部门签名日期质保部生产部中心化验室塑瓶输液车间批准签名日期质量负责人目录一、系统概述 4二、验证目的 5三、验证范围 5四、验证依据 5五、风险评估 5六、职责分工 8七、实施计划 9八、验证准备 91、文件、资料确认 92、仪器、仪表校验的确认 10九、验证内容 101、安装确认 102、运行确认 123、性能确认 154、除菌过滤器滤芯周期确认 195、滤液最长放置时间确认 21十、偏差分析 23 十一、结果分析与评价 23 十二、附表 24一、系统概述1.1我公司生产的产品均为最终灭菌的大容量注射液,过滤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使最终产品能符合中国药典和内控质量标准要求。
1.2塑瓶输液车间I线的药液的除菌过滤系统分为粗滤和预过滤以及除菌过滤三部分,粗滤系统为一组含13根孔径为5.0μm钛棒过滤器,预过滤系统为一组孔径为0.45μm材质为聚丙烯的20英寸三芯筒式过滤器,除菌过滤器为孔径为0.22μm材质为聚醚砜的20英寸单芯筒式过滤器。
1.3过滤系统所过滤的产品及所用的原、辅物料。
除菌系统过滤产品规格品种统计表:品名规格品名规格氯化钠注射液50ml:0.45g葡萄糖注射液50ml:2.5g100ml:0.9g 100ml:5g 250ml:2.25g 250ml:12.5g 500ml:4.5g 500ml:25g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ml:葡萄糖2.5g与氯化钠0.45g50ml:5g 100ml:葡萄糖5g与氯化钠0.9g100ml:10g 250ml:葡萄糖12.5g与氯化钠2.25g250ml:25g 500ml:葡萄糖25g与氯化钠4.5g500ml:50g 产品所用原、辅物料统计表原辅料溶解性毒性致敏性其他葡萄糖易溶无无无氯化钠易溶无无无活性炭不溶无无无1.4公司稀配过滤系统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稀配液→粗过滤→预过滤→除菌过滤→灌装→1.5公司稀配过滤系统采用工艺流程示意图的如下:二、验证目的1、确认公司塑瓶输液车间I线的稀配岗位除菌过滤系统过滤效果的有效性。
2、确认公司塑瓶输液车间I线的稀配岗位除菌过滤系统过滤器滤芯使用周期(过滤安全性)。
3、确认公司塑瓶输液车间I线灭菌前滤液至灭菌的最长放置时间。
三、验证范围适用于塑瓶输液车间I线稀配岗位稀配除菌过滤系统。
四、参考资料•《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2010年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中国药典》二部(2010年版)•设备说明书•供应商验证资料五、风险评估根据除菌过滤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验证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将风险评估中级别较高的风险点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风险点作为验证的重点。
1、严重性等级表:严重性等级分数定义低 1 不会影响产品质量中 2 可能影响产品质量高 3 影响产品质量2、风险概率等级表:风险概率等级分数定义低 1 可能发生中 2 偶尔发生高 3 一定发生3、可识别性等级表:可识别性等级分数定义高 1 及时发现中 2 稍后发现低 3 很迟发现4、风险等级表:测量范围1—27 风险系数RPN 风险等级严重性×发生频率×可识别性1,2,3,4 低6,8,9 中12,18,27 高(或严重性高等级)风险系数RPN =严重性×发生频率×可识别性5、风险评估表编号步骤子步骤风险影响严重性原因可能性控制措施可测性风险系数风险等级检查、确认与验证1 粗滤系统钛棒完好性破损、泄露导致漏炭 1 未做检漏 1每天生产前后应清洗检漏2 2 低检查清洗记录钛棒清洗、灭菌清洁、灭菌不彻底导致药液交叉污染、过滤速度下降。
2清洗、灭菌方法不当1清洗灭菌验证后制定规程3 6 低进行钛棒清洗、消毒、灭菌方法验证并查看验证报告2 预过滤系统滤芯完好性滤芯破损、泄露过滤效果差、增加除菌过滤的负荷。
2未做完整性测试2每天生产前后做完整性测试并记录3 12 中检查完整性测试记录、进行过滤器性能验证滤芯清洗、消毒、灭菌滤芯清洗、消毒、灭菌规程不当导致药液微生物超标、过滤速度下降。
2清洗、消毒灭菌方法未经验证1清洗灭菌验证后制定规程3 6 低进行滤芯清洗、消毒、灭菌方法验证并查看验证报告3 除菌过滤系统滤芯滤芯破损、消毒、泄露导致药液微生物、不溶性微粒、可见异物、残留等超标。
3未做完整性测试3每天生产前后做完整性测试并记录3 27 高检查完整性测试记录、进行过滤器性能验证滤芯清洗、灭菌滤芯清洗、消毒、灭菌规程不当导致药液微生物超标、过滤速度下降。
3清洗、消毒、灭菌方法未经验证2滤芯清洗、消毒、灭菌验证后制定规程3 18 高进行滤芯清洗、消毒、灭菌方法验证并查看验证报告7六、职责分工1、验证委员会1.1 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
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1.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1.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2、验证小组2.1 负责制定验证方案。
2.2 负责验证的实施。
2.3 负责拟订验证系统监测项目及验证周期。
2.4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
2.5 负责制定验证报告。
3、生产部3.1 验证工作协调,参与验证方案的制定。
3.2 负责仪器、仪表的校准确认。
3.3 负责该验证系统日常监测项目及验证周期的确认。
4、质保部4.1负责对验证的程度和范围进行风险评估。
4.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
4.3负责验证的检验工作、数据收集并出具报告。
4.4验证过程的监控及取样。
5、塑瓶输液车间5.1负责洁净厂房的清洁、消毒。
5.2负责配合验证小组完成再验证工作5.3负责按岗位和设备的操作程序具体操作。
6、验证小组成员职务姓名所在部门职责与分工组长张干塑瓶输液车间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验证实施,资料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评价,整理验证报告。
组员张正东塑瓶输液车间负责组织验证安装确认(检查)组员石磊磊塑瓶输液车间负责系统运行,钛棒灭菌、检漏,滤芯的清洗灭菌及起泡点试验。
组员白维娜生产部检验仪器、计量器具检定的确认。
组员李昌文生产部负责验证工作协调以及验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制定并审核验证方案。
组员齐芳芳质保部负责验证过程的监控和取样;可见异物的检查;参与验证方案的起草。
组员石静质保部负责验证检验的协调工作,参与验证方案的起草。
组员周雪平质保部负责微生物限度的检测。
组员柯研质保部负责不溶性微粒检测。
七、实施计划验证内容时间安排负责人方案培训2012年5月28日张干验证前准备2012年5月29日张正东、白维娜安装确认2012年5月30日张正东运行确认第一支滤芯:2012年5月31日—6月4日第一支滤芯:2012年6月5日—6月9日第一支滤芯:2012年6月11日—6月15日张正东性能确认(滤液放置时间)石静除菌滤芯使用周期确认张干滤液最长放置时间2012年6月1日、6月2日、6月6日张干验证报告2012年6月22日张干八、验证准备1、文件确认1.1目的:确保验证所需文件、资料齐全。
1.2 方法:对照检查内容,现场检查。
1.3可接受标准:所列出的资料都必须具备,文件为最新执行版本,且存放位置合理。
1.4检查结果:见表1。
表1:文件、资料检查结果记录表资料名称可接收标准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过滤器滤芯合格证书资料都必须具备、存放位置合理。
对照检查内容,现场检查。
钛棒过滤器使用说明书圆筒式过滤器使用说明书材质证明(滤芯的材质、滤器外壳)操作人员培训档案不溶性微粒检测法操作程序SOP-02203 03 文件为最新执行版本,且存放位置合理。
可见异物检查法操作程序SOP-02218 03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程序SOP-02221 04输液浓配操作程序SOP-03216 02 输液稀配操作程序SOP-03217 02 配制区清场操作程序SOP-03218 02配制系统在线清洗(钝化)、消毒操作程序SOP-03219 03 过滤器清洗灭菌操作程序SOP-03220 04 钛棒处理操作程序SOP-03221 04 滤器起泡点试验操作程序SOP-03222 032、检验仪器、仪表确认2.1目的:确保确认用仪器、仪表经过校验,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2.2方法:现场检查仪器和校验记录。
2.3可接受标准:测试仪器都必须检定或校准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2.4检查结果:见表2 。
表2:检查仪器检定确认记录表名称编号可接受标准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过滤器完整性检测仪 测试仪器、仪表都必须检定或校准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现场检查仪器和校验记录。
不溶性微粒检测仪集菌仪生化培养箱 生化培养箱九、验证内容 1、安装确认 1.1硬件确认1.1.1目的:通过对设备安装的环境、变更等进行必要的确认,以确认设备仍符合要求。
1.1.2方法:目视检查。
1.3.3可接受标准:系统各部分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见表3),且未发生改变,如有变更应得到控制。
1.3.4检查结果见表3。
表3:硬件检查确认记录表检查项目 可接受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钛棒过滤器滤芯数量 13根 目视检查三芯筒式过滤器滤芯数量 3根单芯筒式过滤器滤芯数量 1根圆筒式滤筒+底座(带压力表) 外壳与滤芯配套且 压力表经过校验1.2公用介质连接确认1.2.1目的:确认公用介质连接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1.2.2方法:现场检查。
1.2.3可接受标准: 按系统工艺流程图安装。
1.2.4检查结果见表4。
表4:公用介质连接检查确认记录表检查项目 可接收标准检查方法检查结果钛棒过滤器 按系统工艺流程图安装目视检查三芯筒式过滤器 单芯筒式过滤器 工艺管道1.3 主要技术参数确认1.3.1 目的:确认设备主要技术参数符合要求。
1.3.2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
1.3.3可接受标准:所有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均符合要求。
1.3.4检查结果见表5。
表5:主要技术参数确认记录表检查项目可接受标准 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孔径材质钛棒过滤器滤芯(13根) 5.0μm 烧结钛检查产品预处理过滤器滤芯(13只) 0.45μm 聚丙烯除菌过滤器滤芯(3只) 0.22μm 聚醚砜合格证书2、运行确认2.1钛棒完好性检查2.1.1目的:确认钛棒无泄漏。
2.1.2方法:按《钛棒处理操作程序》SOP-03221 04执行。
2.1.2.1 将钛棒连同滤桶上花板一道取出,放在特制的不锈钢架上,除去钛棒上的积炭。
2.1.2.2 钛棒经使用后,滤孔易堵塞,应逐支取下,在注射用水中用毛刷刷去钛棒的表面炭迹,以恢复滤速。
2.1.2.3 将钛棒浸没在注射用水中,用过滤后的压缩空气逐支反冲,一方面去除钛棒中的积炭,另一方面用于检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