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古代诗歌五首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2019年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 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前 句虚写,泰山的美一言难尽,不 如写造物主对其情有独钟。后句 实写,“割”字用得好,突出了 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 的主旨。
本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的 思想理念,和不怕困难、勇 往直前的精神。
导入新课
游山西村
陆游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 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 兴市)人。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 侵,随家逃难。中年时期有九年军 队生活,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 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 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宋孝宗乾道 二年(1166),陆游被罢官还乡。 他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 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 诗歌风格豪迈。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 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 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 安石变法”。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 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 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 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初中语文7下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时练习一、默写题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的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刚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侵袭武汉的消息,已经退休多年的钟南山院士不顾年事已高,主动请缨,到一线主持疫情救治工作,这种精神确实感人,让人不由得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二、古诗词鉴赏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两首诗歌均抒写登高之情,两者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岳》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体裁是古体诗,这首诗炼字讲究,意境深远,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B.全诗每一句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前四句是远望所见,写出泰山的整体形象。
C.诗的五、六句运用夸张和想象手法写景,透过“曾云”和“入”,读者可以感受到泰山的高和幽深。
D.诗的最后两句化用孔子名言,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而涕下(悲伤凄恻的样子)A.独怆然..B.会当凌.绝顶(凌驾)C.从今若.许闲乘月(如果)离愁白日斜(无限)D.浩荡..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诗句中使用了通假字的一项是()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不尽)B.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C.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D.决眦.入归鸟(眼眶)5、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其五)》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0. 古代诗歌五首(含答案)

20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练习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yōu)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B.岱.( 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e)。
C.荡.(dàng)胸生曾云,决眦.(cí)入归鸟。
D.不畏浮云遮.( shù)望眼,自缘.(yuán)身在最高层。
2.下列诗句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B.莫笑农家蜡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山重水馥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空旷无边)B.会当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C.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D.落红..不是无情物(落花)4.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____,___代文学家。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___,北宋___家、___家、___家。
(3)《己亥杂诗(其五)》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家、___家。
提升练习1.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义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其五)》中的“离愁”是指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南归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
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参考答案: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
前两句是说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诗人却无缘相见。
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
后两句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
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
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二、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所写的那种感觉。
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望岳》:结尾两句由“望岳”转为“岳望”。
诗人仰望泰山极顶,层云变幻,归鸟翱翔,不禁产生了一种登山的渴望。
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
“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
诗句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登飞来峰》:结尾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
表面看是即景说理:“我”登上峰塔的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挡不住“我”的视野的。
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
联系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坚决斗争等行为,这可以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三、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
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及古诗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及古诗知识点一、《登幽州台歌》1、XXX,XXX,唐代文学家。
2、“古人”指的是古代像XXX那样贤明的君主,“来者”指后世贤明的君主。
3、XXX: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独”字“独”指孤独一人。
一大一小形成强烈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孤寂苦闷之情。
4、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XXX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孤寂苦闷之情。
整首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5.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像XXX那样贤明的君主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君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6.“念天地之悠悠,XXX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了解:诗人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配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二、《望岳》1.XXX,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XXX,后人也称之为XXX,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XXX并称“XXX”。
他的诗作总体上反映了XXX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作“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工部集》。
XXX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有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魔难,个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全诗以“望”字展开,从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赞扬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气势3.颔联写近望的景象,其中“割”“钟”用的好。
请简要分析。
钟:运用拟人,形象写出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到泰山。
生动的突出泰山神奇秀丽.表达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割:运用夸张和拟人,写出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4.分析“一览众山小”中“小”的妙用。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获奖完美实用

前言:该同步练习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同步练习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同步练习)20 古代诗歌五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怆.然( ) 涕.下( ) 青未了.( ) 鸡豚.( )决眦.( ) 吟.鞭( ) 即.天涯( ) 箫.鼓(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独怆然而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6)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古代诗歌五首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第五单元 学习托物言志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21 古代诗歌五首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基础累积 综合运用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妙笔生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古代诗歌五首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yōu)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B.岱.( 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e)。
C.荡.(dàng)胸生曾云,决眦.(cí)入归鸟。
D.不畏浮云遮.( shù)望眼,自缘.(yuán)身在最高层。
2.下列诗句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B.莫笑农家蜡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山重水馥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天地之悠悠..(空旷无边)B.会当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C.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D.落红..不是无情物(落花)4.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____,___代文学家。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___,北宋___家、___家、___家。
(3)《己亥杂诗(其五)》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家、___家。
1.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义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其五)》中的“离愁”是指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南归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B.《游山西村》一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喜爱。
C.《登幽州台歌》中“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
D.《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前一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1.(2018广东普宁期末,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
(1)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造化钟神秀,____。
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4)我们应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面对当前世界风云变幻的局势,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陕西岐山期末,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杜甫《望岳》诗中的“岱宗”即泰山,是五岳之一。
B.《登幽州台歌》诗题中的“幽州台”是战国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C.《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作者弗罗斯特是法国著名诗人。
D.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
3.(2018广西防城港期末,12,★★☆)下面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是远望之景,以设问统领下文,诗人借齐鲁两地的美好山色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颔联中“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之态,突出了泰山山势绵延不尽的特点。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
“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本诗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1.(2018湖南衡阳中考,4,★☆☆)古诗文默写。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2)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4)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2018湖南长沙中考,6)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只填序号)( )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_________________。
——(谜底)陆游(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2016湖北十堰中考,23-24)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他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答:学习了这五首古代诗歌之后,班内举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l)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
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请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从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
答:(3)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____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古诗讲究炼字。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人”更适合。
你选择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
20古代诗歌五首1.A B.了liǎo。
C.眦zì。
D.遮zhē。
2.DA.揽→览。
B.蜡→腊。
C.馥→复。
3.A“悠悠”在诗句中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4.答案(1)陈子昂唐(2)王安石政治文学思想(3)龚白珍清思想文学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避免写错别字,如“龚”不要误写为“粪”。
1.D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D这首诗并没有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意思。
3.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前一句用的是虚笔,后一句用的是实笔。
1.答案(1)丰年留客足鸡豚(2)独怆然而涕下(3)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默写时注意避免错别字,不能有添字、漏字现象,否则该空不得分。
2.C弗罗斯特是美国诗人。
3.B“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
1.答案(1)恨别鸟惊心(2)落红不是无情物(3)直挂云帆济沧海(4)无可奈何花落去(5)苦其心志劳其筋骨(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句名篇的能力。
(1)一(5)题是直接型默写,(6)题是理解型默写。
第(6)题,根据题中的关键信息“依依不舍之情”,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不难找出与此情感相契合的句子。
注意易写错的字“恨…‘落”“沧”“奈”“志”“筋”等。
2.答案(1)⑧(2)(示例1)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示例2)一梅一放翁,满腔爱国情(3)(示例)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意的能力。
①句中的“故乡水”,②句中的“家万里”“归无汁”,④句中的“乡心”,⑤句中的“杜陵梦”都透露出思乡之情。
③句描绘的是诗人隐逸闲适的生活。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示例中谜面是诗人的生平与相关诗作,因此答题时要突出陆游的特点,如爱国、爱梅等。
可以从所积累的陆游的诗句中提取关键信息。
(3)本题考查提炼、整合信息的能力。
第一句介绍开展了古诗词诵渎比赛,每二句介绍了比赛的环节与结果,第三句阐述了此次比赛的意义。
这三句话的核心信息就是: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3.答案(I)D(2)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解析(1)A.“豚”指猪肉。
B.“丰收后的喜悦”错误。
C.“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他人”错误。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答案(1) AD(2)(示例)选D组。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