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作业
北语 19秋《美学》作业_1234

19秋《美学》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6道小题, 总分值64分)1.克罗齐说: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
这一观点属于()。
A. 再现说B. 表现说C. 游戏说D. 模仿说答案:B q:80+500+92612.(),人们的审美活动开始区分出明确的美与丑的界限。
A. 原始社会B. 中世纪C. 近代D. 古典时代答案:D3.正式提出“崇高”概念并系统探讨的是()A. 爱迪生《论想象的快乐》B. 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C. 康德《判断力批判》D. 朗吉弩斯《论崇高》答案:D4.提出的“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说”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关于艺术的定义。
A. 苏珊•朗格B. 柏格森C. 克莱夫•贝尔D. 卡西尔答案:C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A. 席勒B. 柏拉图C. 亚里土多德D. 尼采答案:C6.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巫术,一是()。
A. 生产活动中的“手艺”B. 理性思维C. 感性和情感D. 宗教活动答案:A7.黑格尔关于悲剧的解释有()和“永恒正义说”。
A. 性格冲突说B. 矛盾说C. 净化说D. 过失说答案:A8.关于符号形式的起源,“纯粹形式美说”从古希腊()就开始了。
A. 毕达哥拉斯学派B. 柏拉图学派C. 赫拉克利特学派D. 亚里士多德学派答案:A9.“巫术直观”作为前概念的生命活动的智慧功能,它本身就是()A. 现实的B. 物质的C. 诗性的D. 审美的答案:C10.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的《欧米哀尔》是经典的审美的()的表现。
A. 崇高B. 力量C. 悲剧D. 丑答案:D11.在生活中时常会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而使你忘记了此外的一切,这种状态就是()A. 喜悦B. 美感C. 直觉D. 理性12.所谓(),就是显现形式的展开是按照时间方式展开和呈现的。
A. 空间样式B. 时间样式C. 语言样式D. 显现样式13.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A. 鲍姆嘉登B. 孟子C. 维柯D. 亚里士多德14.()的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而是另一种美——魅力或魔力。
东师《美学》作业2-0004

1.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选项A.社会关系的解放B.生活方式的变革C.思想观念的自由D.创造性的发挥参考答案:D2.《庄子·达生》说:“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说明了直觉的()。
选项A.专注性B.突然性C.直接性D.透明性参考答案:A3.鲁迅曾回忆说,他的农村老家娶媳妇时并不要什么杏脸柳腰的美人,而更青睐那些脸色红润、体格健壮的妇女。
这表明,在审美上具有()。
选项A.时代性差异B.阶级性差异C.个人性差异D.民族性差异参考答案:B4.荒诞在形态上的不具备的特点是()选项A.平面化B.平板化C.价值削平D.理性化参考答案:D5.崇高这种审美形态的源头是:()选项A.希腊文化B.希伯来文化C.基督教文化D.希伯来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参考答案:D6.“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姚鼐在这里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选项A.喜剧B.悲剧C.优美D.崇高参考答案:C7.丑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选项A.荒诞B.不完整C.无理性D.不和谐参考答案:D8.技术美学的功能主义在西方各国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影像较大的“包豪斯”属于哪国?()选项A.美国B.瑞士C.德国D.英国参考答案:C9.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有共识之处的是()。
选项A.游戏说B.表现说C.模仿说D.娱乐说参考答案:B10.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教育,人们可以()。
选项A.由“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B.由“审美王国”进入“必然王国”C.由“审美王国”进入“自由王国”D.由“自由王国”进入“审美王国”参考答案:C11.中西传统美学概念体系具有明显差异,下列术语中属于西方美学概念体系的有()。
选项A.意境B.崇高C.优美D.风骨参考答案:BC12.界定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问题密切相关,人的本质属性包括()。
选项A.逻辑性B.自然性C.社会性D.历史性参考答案:BCD13.“优美”的主要美学特征包括()。
美学作业

一、名词术语(带*的作为平时的书面作业)(1)、鲍姆嘉通——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
(2)、美学——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
(3)、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
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4)、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在诗画戏曲以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意境体现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意境常被作为衡量一个艺术美的标准。
(5)、美是生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定义。
(6)、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7)、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丑,艺术丑和艺术美是对应的。
艺术丑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
(8)、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
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9)、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
(10)、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它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11)、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式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里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又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什么是美学(一)作业单选题(50分)1、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50.00分) A.《宋元戏曲考》B.《人间词话》C.《谈美》(√)D.《红楼梦评论》判断题(50分)1、西方美学是从鲍姆嘉通开始的。
(50.00分) 是否(√)什么是美学(三)作业单选题(50分)1、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美学?(50.00分) A.学习美学可以完善人格修养B.学习美学可以完善自身理论修养C.学习美学可以扩大知识视野D.以上说法都正确(√)判断题(50分)1、审美活动都属于艺术活动。
(50.00分)是否(√)“美”是什么(二)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不属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的是?(50.00分) A.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B.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C.美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D.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判断题(50分)1、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50.00分)是(√) 否“美”是什么(四)作业单选题(50分)1、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50.00分)A.儒家B.道家(√)C.佛家D.阴阳家判断题(50分)1、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50.00分)是(√) 否美感的分析(二)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不属于“现量”的三种含义的是?(50.00分)A.现在B.存在(√)C.现成D.显现真实判断题(50分)1、梵高是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
(50.00分)是(√) 否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一)作业单选题(50分)1、被园林家称为“园之魂”的是:(50.00分)A.假山B.水(不选这个)C.竹D.香正确答案: D判断题(50分)1、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距离有助于产生美感。
(50.00分)是(√) 否美和美感的社会性(三)作业单选题(50分)1、对审美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50.00分)A.地理环境B.社会文化环境(√)C.审美对象D.审美主体判断题(50分)1、时尚是上层人士的特权(50.00分)是否(√)自然美(下)作业单选题(50分)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50.00分)A.持肯定美学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美不能按照等级区分。
20秋《美学》作业2(含答案96分)

20秋《美学》作业2交卷时间:2020-12-15 15:22:54一、单选题1.(4分)真正的审美实现有待于()积极的创造性地参与才能完成。
• A. 作者• B. 读者• C. 艺术品• D. 思想纠错得分:4知识点:2.3 审美活动的诞生2.(4分)技术是()产生的,它导致后来的技术化生产。
• A. 理性认识活动• B. 感性认识活动• C. 思维• D. 劳动纠错得分:4知识点:2.3 审美活动的诞生3.(4分)我们把审美活动的赋形形式,看作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借用了()的说法。
• A. 苏珊·朗格• B. 柏格森• C. 克莱夫·贝尔• D. 恩斯特·卡西尔纠错得分:4知识点:2.3 审美活动的诞生4.(4分)作为审美活动的直觉活动就是事物或对象()。
• A. 缺失地被呈现• B. 完美地被呈现• C. 简单地被呈现• D. 复杂地被呈现纠错得分:4知识点:2.3 审美活动的诞生5.(4分)审美活动在基本层面上是形象的创造和符号的创造,是()• A. 物质的形式• B. 诗意的形式• C. 想象的形式• D. 生活的形式纠错得分:4知识点:2.3 审美活动的诞生6.(4分)原始初民的巫术世界的符号形式,可分为狭义的巫术符号、神话、语言和()四个类型。
• A. 艺术• B. 图腾• C. 舞蹈• D. 文化纠错得分:4知识点:2.1 巫术直观与世界的象征化7.(4分)审美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其本性是()。
• A. 求真的活动• B. 求善的活动• C. 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 D.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纠错得分:4知识点:2.3 审美活动的诞生8.(4分)在原始巫术世界中,星星不只是星星,而是有生命力的神的存在;树木不只是树木,而是树的精灵的住所;雷声不只是雷声,而是雷神的咆哮……所有这些都表明,巫术将()。
• A. 事物拟人化了• B. 世界象征化了• C. 世界变成了神的世界• D. 世界变成了人的世界纠错得分:4知识点:2.1 巫术直观与世界的象征化9.(4分)审美活动在总体特征上又可称为()• A. 表现活动• B. 创造活动• C. 诗性言说• D. 无功利活动纠错得分:4知识点:2.3 审美活动的诞生10.(4分)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是唯一进行()的动物。
北语 20春《美学》作业_1234

20春《美学》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1.德国美学家()提出“性格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对悲剧进行解释。
A. 康德B. 黑格尔C. 克罗齐D. 胡塞尔答:B V:131;9666;29062.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提出了“美学”这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并认为“美”就是()。
A. 完善的感性B. 诗性智慧C. 和谐D. 自然的合目的性答:A3.()是人自身的存在性展开的最基本样式。
A. 时间样式B. 空间样式C. 语言样式D. 显现样式答:A4.比利时的梅特林克、法国的萨特等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悲剧家的悲剧作品属于()。
A. 命运悲剧B. 性格悲剧C. 存在悲剧答:C5.笑是对严肃的解除,是()的胜利。
A. 感受力B. 理解力C. 亲和力D. 生命力答:D6.人类审美活动迄今所形成的美感经验形态包括优美、崇高、()、悲剧、丑、荒诞。
A. 和谐B. 滑稽C. 自然D. 喜剧答:D7.审美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其本性是()。
A. 求真的活动B. 求善的活动C. 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D.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答:C8.语言诞生的最初行为就是()。
A. 诗歌B. 命名C. 书法D. 篆刻答:B9.“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指艺术品接受过程中的那一阶段A. 观B. 品C. 悟D. 想答:C10.诗性智慧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以己度物的隐喻,另一个是()A. 以己度物的暗示B. 形象的隐喻C. 想象D. 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答:D11.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美”,就是(),又被称做阴柔美、秀美或典雅美。
A. 崇高B. 喜悦C. 愉悦D. 优美12.一个在时间序列中呈现的东西,在空间中只能压缩为一个()才能呈现。
A. 思想B. 时间C. 体积D. 物13.“美是不依赖概念而作为一个普遍愉快的对象被表现出来的”,此话出自A. 康德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14.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于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A. 席勒B. 歌德C. 费希特D. 鲍姆嘉登15.物的()不仅是形式的承载者,还是人的存在性境域得以呈现、显现的奠基。
北语19秋《美学》作业3【满分答案】

19秋《美学》作业3------------------------1.喜剧的特点包括:A.感受上让人笑B.具有可笑性C.有一个对“可笑”表示笑的旁观者正确答案:["A","B","C"]------------------------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正确答案:["C"]2.将内在的情感和胸怀移注到外在的自然形象或表现形式之中,并在这种自然的或表现的形式中来反观自身,以获得美感。
这是A.表现B.隐喻D.比兴正确答案:["C"]3.技术是()产生的,它导致后来的技术化生产A.理性认识活动B.感性认识活动C.思维D.劳动正确答案:["A"]4.一个()的形成,意味着使一个事物凝固并突出出来。
A.时间B.空间C.片断D.思想正确答案:false5.“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指艺术品接受过程中的那一阶段A.观B.品C.悟正确答案:["C"]6.在巫术活动中,凡进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东西,都被呈现为生命活力的表征,就是()A.神话B.世界的象征化C.艺术D.生命自由正确答案:["B"]7.德国美学家()认为,人只有在自由的时候才游戏,也只有在游戏时才是自由的。
A.歌德B.席勒C.鲍姆嘉登D.黑格尔正确答案:["B"]8.在生活中时常会被眼前的景象、形象所震慑、吸引,而使你忘记了此外的一切,这种状态就是()A.喜悦C.直觉D.理性正确答案:["B"]9.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正确答案:["D"]10.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巫术,一是()。
《美学概论》平时作业

导 论
一、填空题
1、美学是_______理论体系。
2、____中楚国臣子伍举论美,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美的最早论述。
3、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是_____和______。
4、 年,德国哲学家______的《_____》正式出版,在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认为人类心理活动有__、__、__三个部分。
5、在中国,学科意义上的美学研究,是以_____引进西方美学为开端的。
6、以____或____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西方传统美学的两大流向。
7、在关注____的同时,强调____和_____本身的意义,成为现当代西方美学的主要特色。
8、就美学的内容而言,基本上包括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简述内在美形成的基本条件。
3、为什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4、简述艺术美与现实美之间的关系。
5、科学美的特性是什么?
6、技术美的要求有哪些?
7、崇高有哪些审美特征?
8、简述崇高与优美的异同点。
9、简述艺术中丑的审美价值,如何审丑?
10、悲剧性美感来源于哪些方面?其实质是什么?
7、审美心理的特征有 、 、 、 。
二、名词解释
1、审美感受(狭义的美感)
2、美感的时代性
3、知觉
4、相似联想
5、对比联想
6、再造想象
7、创造想象
8、审美理解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美感的形成是整个世界的产物?
2、简述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3、智力和意志在美感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 审美
2、 接受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美的本质特征美学史上把优美的本质理解为和谐。
这种和谐既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也是真与善、主体活动和客观规律的和谐,形成了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特征,由此引起主体感官的愉悦。
优美是人与世界和谐共存的情感满足和体验,在优美的状态下,主客体处于相对统一和平衡之中。
优美的事物,从内容上说,不表现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内容和形式的自由的和谐统一。
从感性形式上说,优美的事物一般具有清新、秀丽、典雅、小巧、轻盈、柔和、宁静、圆润、舒缓、微妙、光滑、流畅等特点,主体的感官可以自由把握,主体的力量可以自由驾驭的性质。
立普斯认为优美达到了“免于苛刻、困窘、生硬的自由,不意味着无力,而意味着无争,它以内在的明了性,在本体自自然然的发展中,保持它的本色,履行它所履行的任务;前提既定,力量现存,它于是永远顺乎自然,连绵不绝,朝着可能的方向畅流下去。
这是同一切分歧、踌躇、疑惑相对立,同参差、争执或矛盾相对立的…自由‟。
一股力或几股交流的力,一旦纵放出来,在任何地方都不发生陡然的干预或游离,任何点上都不停顿,更不横遭挫折,完全是自然而然地向前进展,那么,这一股或几股力沿着向前进展的线条,便是优美的”[53]。
正如李泽厚所说:“优美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真与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是现实对实践的肯定。
在形式上,它呈现为和谐、平静、稳定……,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似乎是处在交融无间、相对统一的状态中,给人们以比较宁静和谐的审美愉快;优美在中国和西方艺术中也形成不同的表现特征。
西方美学讲优美,主要以人体为对象,总是与人的姿态、形体和动作结合起来,这从贡布里希对波拉克西特列斯雕刻作品的评价、博克对优美形式美的论述都可以看得出来,席勒还把优美扩展到人的精神美和心灵美方面。
中国古代美学讲优美,主要以自然为对象,如“杏花春雨江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都是优美自然之景的描述。
优美在自然、人生和艺术领域也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一般说来,自然界中的优美是侧重于外在的形式特征,如蓝天白云、碧波万顷等都是自然界的光影声色这些形式特征来引起人们的心灵愉悦感和满足感。
社会领域的优美,主要以真和善的统一为特征,侧重表现人的精神和心灵,是秀丽、端庄的外表与人的内在精神、美好人格的统一。
艺术领域中的优美主要是以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以优美和谐的艺术意境来打动人,引起人们心灵的和谐自由感。
1、关于优美的历史回溯优美(grace),又称秀美、优雅、阴柔美等,在美学史上常被作为狭义的美来考虑。
优美“是美的特殊形式,它表现运动和形态的轻盈和优美。
这个术语来源于三位希腊女神——Charites,罗马人称为Cratiae的总称,象征一切美好、欢乐、灿烂。
优美作为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往往给它加上这样一些审美色彩:小巧、伶俐、调皮、娇嫩,等等。
这类特点可以和优美同时发生,但并不是优美所固有的本质的特点。
在艺术中指小题材的轻松、机敏、优雅,以及描绘的细腻入微”。
[34]古希腊文化可以算是西方文化史上优美的历史源头,在古希腊和谐自由的制度、文化氛围和自然环境是产生优美的土壤,古希腊神话、雕刻和建筑方面处处都体现优美的特点。
黑格尔对古希腊神话的评价是:“在真正的古典理想里,神们的精神个性……不是通过它们向特殊分化所导致的冲突和斗争来理解的,而是就他们的永恒的镇静自持以及和平中的忧伤状态来表现出来的。
”[35]这种“镇静”和“和平”便使神话的整体风格上是优美的。
贡布里希对波拉克西特列斯的雕刻作品发表评论说:“他能够显示出在柔软的皮肤下,肌肉和骨骼的隆起与活动,而且能够使人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体的全部优美之处”,“世上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体能像希腊雕像那样对称、匀整和美丽。
”[36]丹纳认为“希腊雕像的形式不仅完美,而且能充分表达艺术家的思想。
”[37]温克尔曼说希腊雕塑“因为笔直、平缓的线造成一种庄重感,而微微起伏的线则造成柔美感。
正是在这样的侧面中包含着优美。
”[38]与此承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也是优美艺术的典型,丹纳说:“意大利人的想象力是古典的,就是说拉丁式的,属于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一类”,“他们的建筑物充满刚强、快乐、开朗、典雅自然的气息”,“他们那种像歌唱一般的音乐,节奏清楚,便是表现壮烈的气绪也优美悦耳”,人体艺术“也是理想的人体,近于希腊典型:各部分比例的均匀与发展的平衡,经过挑选而描绘下来的姿势的美妙,衣褶与周围人体布置的恰当,形成一个和谐的总体。
”[39]与优美的文化氛围和艺术表现相对应,西方美学史上开始对优美审美特征的探讨。
古罗马美学家西塞罗认为“美有两种,一种美在于秀美,一种美在于威严;我们必须把秀美看做是女性美,把威严看作是男性美。
”[40]英国培根提出“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才是美的精华”[41],荷加斯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夏夫兹博里认为美就是“秀雅与和谐”[42]。
博克在《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中系统论述了优美的形式特征,“一种娇柔的外貌,甚至纤弱的外貌,对美来说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花类最显著的是它的柔弱和转瞬即逝的持续期,但它却给予我们以最生动的美和优雅的观念”,“妇女的美在颇大程度上是由于她们的纤弱或娇柔,甚至由于她们的羞涩而更加增强,因为羞涩是与娇柔相类似的一种心灵的特质”。
“优美这个观念和美没有多大区别,它包括在差不多的东西里。
优美这个观念是属于姿态和动作的。
在这两方面,要做到优美就必须毫无困难的表现,这要求身体微屈,身体的各部分要姿态自若,要既不互相妨碍,也不表现出被急剧而突然的棱角所分开。
优美的全部魔力就包含在这种姿势和动作的悠闲自若、圆满和娇柔里”[43]。
德国古典美学家温克尔曼把希腊艺术分为远古、崇高、典雅、模仿四个阶段和四种风格,其中“典雅”的风格就是优美的风格,把“优雅”(优美)分为两种:“一种优雅,像天国的维纳斯,出身高贵。
她从和谐中产生,是恒久和永不变化的”;“第二种优雅,则如同狄俄涅养育的维纳斯,她更多的是体现了物质的法则”[44],是世俗的和感性的。
《美学百科辞典》中叙述“优美因与美的概念近似而作为古典艺术的美的特性,往往特别是就造型艺术来说的,把它作为一般美学上的重要概念并精致地加以理论说明,使之成为以后优美论的重要基础的是席勒”[45]。
席勒在《秀美与尊严》中指出,“在一个美的心灵中,感性与理性、义务和爱好是和谐相处的,而秀美就是美的心灵在现象中的表现”;“完美人性的理想要求的不是道德事物和感性事物之间的矛盾,而是二者之间的协调一致,那么这种理想与尊严不会很好地相容,因为尊严作为二者之间那种矛盾的表现,不是显示主体的个别局限,就是显示人性的一般局限”,这里的尊严等同于崇高,与尊严相比,优美更符合人的个性和理想;同时秀美与尊严,也就是优美与崇高二者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仅仅由于秀美,尊严才得到证实,也仅仅由于尊严,秀美才获得价值”[46]。
前苏联美学家舍斯塔科夫认为“席勒提出了人的道德修养与审美修养的统一说,就使优美的学说在逻辑上趋于完成”[47]。
可以说,优美在席勒的时代引起了充分的关注,在此后的时代中关于优美的论述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崇高作为新兴的美学范畴成为时代宠儿,“斯宾塞是把优美当作一个现实的美学范畴来研究的最后一人。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我们看到的就只有N.苏里奥和P.巴耶尔这两位美学史家研究优美概念的著作了。
”[48]“神们的严肃变成了秀美,不是震撼人或是使人超越它的特殊性,而是使人平静地安息在它里面,只求它能使他愉悦,”但“在所表现的事物中,美的悦人的魔力所占的比重愈大,它们的秀美也就愈远离普遍性以及唯一的能满足单纯趣味的那种深刻内容”[49]。
一些心理美学家主要从美感心理的意义上论证优美范畴的价值,并且这种理论影响到中国美学界对于优美范畴作为美感经验形态的界定。
立普斯认为“凡不是猛烈地、粗暴地、强暴地,而是以柔和的力侵袭我们,也许侵入得更深些,并抓住了我们内心的一切,便是…优美的‟”[50]。
斯宾塞把优美描写成有生命的物体身上精力消耗的节省,柏格森认为优美是在外界的运动中感知到了某种轻巧,李斯托威尔认为优美就是对象处于不费力而没有阻碍的运动之中,使人们产生没有冲突、矛盾或任何痛苦的印象[51]。
崇高的本质及特征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
崇高既是客观存在的宏大的现象,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二者缺一,都不可能有崇高。
崇高是美的一种基本形态。
尽管它与优美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不同,但两者共同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从美的实际现象来看,一朵清幽娇艳的小花是美的,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的;从人们的审美需要来看,人们需要优美的对象,也同样需要崇高的对象,人们爱奍花奍鱼,也同样爱观涛控奇;从艺术家创作角度来看,人们并不都千篇一律地创造优美的作品;从艺术的效果来看,众所周知,它是寓教于乐;从美的反而来看,当然是丑。
不管崇高的形式怎样不确定,模糊,它还是有它的形式,而且是感性的形式。
这是因为崇高和优美一样,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象,形象都离不开感性的形式。
大海,无论它多么大,我们的视野无论怎样有限,但大海那汹涌的波浪滔天的形象,仍然直接展现在我仒的面前,让我们具体地感觉到工从感官上把握到它的一定的形式。
而且崇高的对象,一般多是以大自然为主。
崇高是美,是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崇高与优美都是人类特有的审美形态,它们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和若干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内涵。
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
崇高是指认得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
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对象和审美主题都获得了新的意义:或者说,崇高是一种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
在崇高形态中,人不仅超越了对象,也超越了人自身。
崇高不仅表现为一种崇高的思想,更具体化为一种特殊的行动,是伟大心灵与壮烈行动、自然沧桑与社会动荡、现实挫折与理想追求的特殊结合;崇高既包含着形式上的粗犷有力,也包含了审美主体的道德完善,化一种世俗的不可能为可能,同时还隐藏着情感浪潮的汹涌澎湃;从而成为人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与人生的理想境界。
自然的崇高产生于人的审美活动中。
从物的角度看,自然无所谓优美与崇高或丑陋,黄山,华山都是山,长江黄河皆是河。
但是,自从有了人,有了人生实践,随着审美活动的诞生及其发展,山河就由自然存在物变成了审美人生的存在物,具有了不同于天地混沌未开时的山河特性,也就是说自然性与人性在人生实践中特别是审美活动中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与和谐的沟通,山河体现了认为精神,自然山水变成了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