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及使用说明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1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2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3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行政单位常用会计科目一览表

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书
01
办公费 报杂志的支出。
反映购买日常办公用品支
出, 如:笔墨纸张、名片
图章、计算器、未达到固定
资产确认标准的优盘、移动
0 1 日常办公费 硬盘、硒鼓、碳粉等办公品。
反映单位购买的各种专业书
0 2 书报杂志 籍、报纸、杂志等支出。
反映单位的印刷费支出,如:
资料、表格、书籍、规章制
0 7 冬季取暖补贴 在此反映)。
反映单位发放给个人的防暑
0 8 防暑降温补贴 降温补贴(12 元)。
反映单位按我区标准发放给
0 9 规范性补贴 个人的规范性补贴。
房贴与住房增 反映单位按规定发放给个人
1 0 量补贴 的工资表中的对应项目。
反映单位发放给个人的除以
1 7 其他各种补贴 上各项补0 2 单位电话费 等支出。
反映单位开支的电报和传真
0 3 电报和传真费 方面的支出。
反映单位开支的互连网和其
他专用网络的包月费等支
0 4 网络通讯费 出。
反映单位发生的取暖方面的
08
取暖费 支出。
反映单位支付的取暖费用燃
料费、集中供热、炉具购置、
锅炉临时工的工资、节煤奖
0 1 单位取暖费 等支出。
反映单位按规定支付的的退
1 1 规范性补贴 休人员的规范性补贴。
反映单位支付的退休人员的
1 2 其他各项补贴 其他补贴。
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退职人员
的生活补贴、辞退人员工资,
03
退职( 役)费 一次性支付给
职工的退职补助。
反映按政策开支的烈士遗
属、牺牲病故人员遗属的一
04
抚恤金 次性和定期抚
恤金,伤残人员的抚恤金,
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及使用说明

最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及使用说明一、背景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其会计工作也日益重要。
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其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需要对会计科目进行合理设置和使用说明。
二、会计科目设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应根据其特点和财务活动进行合理划分。
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主要包括资产科目、负债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成本科目、损益科目等。
资产科目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应收款项、固定资产等。
货币资金科目用于记录单位现金、银行存款等。
存货科目用于记录单位采购的原材料、办公用品等。
应收款项科目用于记录单位应收的货款、租金等。
固定资产科目用于记录单位购置的房屋、设备等。
负债科目主要包括应付账款、预收款项、长期负债等。
应付账款科目用于记录单位应付的货款、水电费等。
预收款项科目用于记录单位预收的租金、服务费等。
长期负债科目用于记录单位的长期借款、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科目主要包括基金、专用基金等。
基金科目用于记录单位的基本建设基金、公益事业基金等。
专用基金科目用于记录单位的专项收入、专项支出等。
成本科目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
生产成本科目用于记录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
劳务成本科目用于记录单位购买的劳务费用。
损益科目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利润等。
收入科目用于记录单位的各类收入,如销售收入、租金收入等。
费用科目用于记录单位的各类费用,如人工成本、水电费等。
利润科目用于记录单位的盈余、亏损等。
三、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不同单位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或减少科目,以满足各单位的具体会计核算要求。
2.注意科目名称的统一性:会计科目的命名应尽量统一,以便于不同单位之间的对比和数据分析。
科目名称应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记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或缩写。
3.合理设置科目编码:为了方便记账和查询,会计科目应设置科目编码。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doc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doc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事业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事业组织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本文档旨在说明事业组织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根据事业组织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会计科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资产类会计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用于记录事业组织的资产情况。
2. 负债类会计科目: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用于记录事业组织的债务情况。
3. 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包括资本、利润等,用于记录事业组织的所有者权益情况。
4. 收入类会计科目:用于记录事业组织的各类收入情况。
5. 费用类会计科目:用于记录事业组织的各类费用情况。
二、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在使用会计科目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准确性:在记账时,务必仔细核对科目的名称和代码,以保证准确无误地记录财务信息。
2. 遵循会计原则:在选择会计科目时,应遵循会计原则和相关法规,不得随意修改或创设会计科目。
3. 统一编码:事业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科目进行编码,以方便管理和查询。
4. 及时更新:根据事业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发展需求,及时更新会计科目,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
5. 做好相关记录:除了会计科目外,还应做好相应的会计凭证和账簿记录,以完整记录财务信息。
三、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外,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保密性:在使用会计科目和记录财务信息时,要注意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确保不被未授权人员获取。
2. 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科目的使用符合相关规定,防止内部操纵和不当操作。
3. 审计要求:根据审计要求,在会计科目的使用和记录中,要保留相关的审计痕迹和证据。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事业组织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科目设置及使用说明一览表
科目编号
科目名
称
科目核算范围
一级
科目
二级科目
目
节
501
(504)
0
1
0
1
经费(事 业)支出
工资福
利支出
基本工 资
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基 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 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 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 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 保险费等。
反映按规定发放的基本 工资。
0
1
基础工
资
反映工资表中的基础工
资部分。
0
2
职务工
资
反映工资表中的职务工
资部分。
0
3
级别工
资
反映工资表中的级别工
资部分
0
4
工龄工
反映公务员工资表中的
资
工龄工资。
0
5
试用期
工资
反映各类院校毕业生和 新录用人员的试用期工 资。
0
6
机关工
人岗位
或技术
等级工
资
行政单位机关工人的技
术等级工资。
0
7
10%工
资
反映按规定教师、护士
0
3
失业保
险费
反映单位给职工缴纳的
失业保险费。
0
4
生育保
险费
反映单位给职工பைடு நூலகம்纳的
生育保险费。
0
5
工伤保
险费
反映单位给职工缴纳的
工伤保险费。
0
6
一类保
健
反映单位给职工缴纳的
一类保健保险费。
0
7
二类保
健
反映单位给职工缴纳的
二类保健保险费。
0
8
离休人
员缴费
反映单位给离退休人员
交纳的医疗保险费。
0
5
0
1
伙食补
提高10%的工资。
0
2
津贴补
贴
反映单位在基本工资之 外按规疋开支的行政事 业单位职工的
地方性津贴、岗位性津 贴和其他各种补贴。
0
1
工资性
津贴
反映单位按规疋发放的
工资表中的工资性津
贴。
0
2
岗位性
津贴
反映单位按规疋发放的
工资表中的职务和岗位
性津贴。
0
3
地方附
加津贴
反映单位按规疋发放的 工资表中各种地方性津 贴。
0
4
上下班
交通补
贴
反映单位按规定标准在 工资表中发放或报销给 职工个人的交通费补 助。
0
5
三项补
贴
反映单位发放给个人的 午餐、煤气、考核三项 补贴。
0
6
通讯补
贴
反映单位发放给个人的
电话补贴。
0
7
冬季取
暖补贴
反映单位发放给个人的 取暖补贴(80兀和按职 级发放均在此反映)。
0
8
防暑降
温补贴
反映单位发放给个人的
人员工
资
0
5
其他
反映上述项目未包括的
工资福利支出。
0
2
商品和
服务支
出
反映单位购买的不形成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 商品和服务支出。
0
1
办公费
反映单位不符合固定资
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
用品、书报杂志的支出。
0
0
1
2
日常办
公费
书报杂
志
反映购买日常办公用品 支出,女口:笔墨纸张、 名片图章、计算器、未 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的优盘、移动硬盘、硒 鼓、碳粉等办公品。
0
2
政府奖
励
反映按区政府统一规定 发放给单位职工的各种 奖金。
0
4
0
3
考核奖
社会保
障缴费
反映单位每月发放的考
核奖。
反映单位为职工缴纳的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 失业、工伤、生育等社 会
保险费和残疾人就业保
障金。
0
1
养老保
险费
反映单位给职工缴纳的
基本养老保险费。
0
2
医疗保
险费
反映单位给职工缴纳的
基本医疗保险费。
反映单位购买的各种专 业书籍、报纸、杂志等 支出。
0
2
印刷费
反映单位的印刷费支
出,如:资料、表格、
书籍、规章制度等印刷。
0
3
咨询费
反映单位咨询方面的支 出。
0
4
手续费
反映单位支付的各类手
续费。
0
5
水费
反映单位支付的水费、
污水处理费等支出。
0
6
电费
反映单位的电费支出。
0
7
邮电费
反映单位开支的邮寄费
和信息通讯费。
防暑降温补贴(12元)。
0
9
规范性
补贴
反映单位按我区标准发
放给个人的规范性补
贴。
1
0
房贴与
住房增
反映单位按规疋发放给
个人的工资表中的对应
量补贴
项目。
1
7
其他各
种补贴
反映单位发放给个人的
除以上各项补贴外的其
他项目。
0
3
奖金
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
各类奖金。
0
1
年终一
次性奖
金
反映单位按规疋发放给
个人的双薪。
助费
误餐补
贴
反映单位发给职工个人
的伙食补助费。
反映单位支付给职工个 人的经批准的各项值班 补贴,包括夜间值班、 防
汛值班、“两会”期间办
事处夜间值班等,标准
每人每天为10兀。
0
2
伙食补
贴
反映不在机关大楼办公 的单位发给职工的每月 固定的午餐补贴90元, 以及大楼外搭建食堂单 位的伙食支出(含食堂 用水电、煤气、炊事费)
9
9
其他工
资福利
支出
反映上述项目未包括的
各种人员支出,
0
1
加班工
资
反映单位工作日之外按
规定发放的节假日和周
六周日的加班工资。
0
2
病假两
月以上 期间工 资
反映单位支付给病假两
月以上期间的职工工
资。
0
3
长期临
时工工
资
反映单位支付给长期临
时工的工资性支出。
0
4
编外长
期聘用
反映单位编外长期聘用
人员的工资性支出。
0
1
邮寄费
反映单位开支的信函、
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
寄费支出。
0
2
单位电
话费
反映单位开支的办公电 话费、移机费用以及停 机保号等支出。
0
3
电报和
传真费
反映单位开支的电报和
传真方面的支出。
0
8
0
4
网络通
讯费
取暖费
反映单位开支的互连网 和其他专用网络的包月 费等支出。
反映单位发生的取暖方 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