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全断面碾压混凝土技术在江垭大坝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工程中的应用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工程中的应用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工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库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但我国水利水库现代化施工体系还十分的落后,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施工技术引言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将粗骨料、砂、掺和料、水等进行拌合,然后采用混合料进行碾压和铺筑,不仅施工方式便捷,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水库大坝建设质量,应用优势明显,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中。

因此,对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1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水库大坝混凝土技术实现最大程度地创新,为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提供非常必要的技术支持,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无法预料的因素,尤其是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会使得水利工程水库大坝建设出现质量问题。

以张河湾水电站为例分析其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齐古水库大坝工程量较大且施工难度较大,研究其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齐古水库主要施工技术有混凝土防渗漏技术和排水系统技术作为重要技术支撑,这对研究齐古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2碾压混凝土应用实例2.1工程概况齐古水库坝址位于天山北麓呼图壁河出山口,距呼图壁县城40km。

呼图壁河是新疆昌吉州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流域总面积9421km2,其中南部天山山地及前山丘陵3120km2。

水资源总量6.2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88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1.36亿m3,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的主要水源。

呼图壁河流域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呼图壁河灌区是新疆粮食、棉花、瓜茶及良种基地,灌溉面积105.44万亩。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呼图壁县提出了在流域内建设大唐集团呼图壁热电厂和呼图壁县天山工业园重化工产业区的规划,对供水量和供水保证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水利工程涉及到民众生活、地方农业生产以及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等众多方面,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一直被列为重点工程,随着社会方面,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标准有了明显提高,因此通过优质建筑施工材料应用和施工技术规范实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该类工程建设需要应用多种施工技术,而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大坝施工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所以本文主要进行水利工程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引言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大面积开展,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实践中得到快速发展进步,为水利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大坝是水利工程中的关键性构筑物,如果大坝存在质量问题,轻则会局部渗水造成水资源浪费,重则甚至会引发洪涝灾害,因此水利工程大坝施工质量要求极为严格,明确了解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坝施工项目中的应用优势,并分析该项技术的核心内容及其在水利工程大坝建设中的应用要点,更有助于提升施工企业水利大坝施工技术水平。

1碾压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大坝建设中的应用优势碾压混凝土是干硬性混凝土,其不存在塌落度,可以确保大坝施工的强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碾压混凝土技术进行筑坝具有许多优点。

一是采用碾压混凝土技术可以明显地减少坝体的建设时间。

一般而言,采用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主要由通仓浇筑和多次碾压两大环节组成,与以往的混凝土施工方法相比,其施工周期显著地缩短,并能显著降低水坝的建设费用。

二是采用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其造价低廉,施工周期短,且不需进行纵缝浇筑和灌浆等,取而代之的是在浇筑完混凝土后,采用截缝机对其进行现场截缝,取消了施工过程中的降温工序。

2碾压混凝土技术概述碾压混凝土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技术,就具体实施而言,碾压混凝土技术包括如下技术内容:2.1施工工艺技术与常规的浇筑技术相比,碾压混凝土技术的浇筑技术更多地采用了透仓的薄层压实方法。

江垭碾压混凝土大坝主要施工技术和特点

江垭碾压混凝土大坝主要施工技术和特点

江垭碾压混凝土大坝主要施工技术和特点江垭碾压混凝土大坝主要施工技术和特点唐国进凌玉标摘要江垭水利枢纽是湖南省澧水流域上第一个防洪骨干工程,在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充分利用当今施工技术,大胆创新,采用深槽式高速皮带机和负压溜槽联合输送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斜层铺筑法和变态混凝土等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将我国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新技术质量江垭水利枢纽位于湖南省澧水支流娄水中游,距张家界市江垭镇5km,是澧水流域上第一个关键性防洪控制工程,工程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航运、供水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水库总库容18.5亿m3,其中正常水位以下防洪库容7.4亿m3,水库建成后,澧水下游防洪标准将由原来的4~7年一遇提高到17~20年一遇,大大减轻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电站装机容量3×lOOMW,年发电量7.56亿度。

江垭工程由碾压混凝土拦河坝、右岸地下厂房、地面升压站和左岸升船机等建筑物组成。

主体工程于1995年7月2日正式开工,1998年10月18日下闸蓄水,1999年5月18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99年底整个工程基本完工。

江垭大坝建基面高程为114m,坝高131m,是当今世界上已建的最高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

坝体断面碾压混凝土分两区,上游部位为I区,为二级配富浆碾压混凝土,主要用于坝体防渗,下游部位为II区,为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这是大坝主体。

坝体混凝土总量为137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为110万m3。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由水利部和湖南省共同投资兴建,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工程总投资33.1372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9700万美元。

一、主要施工技术江垭大坝施工通过国际竞争性招标,由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和意大利孔多特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中标。

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注重解决两个问题:(1)把碾压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内,以保证层间结合质量;(2)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以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施工优势。

江垭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效应

江垭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效应

江垭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效应宫凌杰 祁 军(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辽宁辽阳,111000)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 筑坝 施工方案 施工机械 优化配备 江垭大坝摘 要 江垭水利枢纽采用碾压混凝土坝,工期紧、施工条件复杂。

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工,承包商对骨料加工、混凝土拌制和运输、模板制安等进行优化配备,旨在与碾压混凝土筑坝工艺相匹配,并力求简便、经济,从而达到混凝土快速施工的目的。

1 工程概况江垭水利枢纽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澧水支流娄水的中部,距长沙市322km,包括1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3台单机容量为10×104k W的地下厂房。

枢纽以防洪为主,总库容17114×108m3,拦河坝长327m,最大坝高128m,是我国在建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坝。

大坝工程通过国际招标由辽宁2孔多特联营体(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和意大利孔多特公司组成)中标承建,其中,孔多特公司主要负责骨料加工和运输,辽宁局负责其余所有项目。

工程于1995年6月正式开工。

江垭大坝坝体混凝土总量136×104m3,其中,碾压混凝土106×104m3,碾压混凝土采用全断面碾压法,除上游防渗区为二级配外,其余均为三级配。

坝体114m~164m高程区间碾压混凝土,每次升程310m,分10层水平铺筑,每层层间最大允许间隔时间为6h。

坝体164m~242m高程区间部分碾压混凝土,采用纵向斜层铺筑,每薄层30c m,坡比1 10~1 25,坝体一次升程310m。

上下游及结构物周边混凝土在碾压前另外加注水泥浆,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形成013m宽变态混凝土。

由于江垭大坝工程开工令发布推迟,使混凝土施工工期缩短和日浇筑强度不均衡。

大坝混凝土施工于1996年4月开始,计划于1998年4月完工,有效施工期日平均浇筑混凝土2500m3,混凝土浇筑期间还要穿插进行固结灌浆、中孔钢衬安装、闸门安装等施工,同时受坝体内部结构施工、气象条件等约束,日最高浇筑强度要达6000m3~7000m3。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工程中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既具备混凝土成型的砂石料制备、拌合、运输、平仓等工序,有具有一定的土石坝施工特征,如将混凝土的振捣改为振动碾压等。

因此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制备能力、拌合与运输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在施工技术及管理上也更为严格。

一、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概论碾压混凝土大坝常按照坝型分为混凝土重力坝与混凝土拱坝。

相对于传统的土石坝与常态混凝土坝,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速度更快,且由于水泥用量更少、温控要求低、模板工程量少等特点而具有更低的工程造价。

但同时,也产生的横缝温度控制、耐久性控制以及碾压层面结合质量等施工技术难题。

1、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材料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就是常用的大坝混凝土材料,包括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酸盐水泥、人工砂石骨料、粉煤灰或凝灰岩粉掺合料,以及具备减水、引气、缓凝等作用的掺合料等,都有利于提高大坝的施工质量。

2、搅拌设备的常用类型大坝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搅拌机包括锥形自落式搅拌机以及强制式搅拌机等。

前者依靠搅拌筒自身旋转的离心作用将混凝土物料抬升至一定高度后依靠重力作用使其下落并充分混合,其结构简单、功耗较小,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强制式搅拌机具有固定的筒身,仅依靠筒内叶片的旋转使物料混合均匀,其搅拌作用更为强烈。

除此以外,在大型的碾压混凝土坝工程中,为了满足规模的混凝土用量,常常组装建成混凝土拌合楼,将混凝土生产从进料到出料的流程自动化,以提高生产效率。

二、碾压混凝土坝施工的关键技术1、混凝土的拌合技术我国的大中型混凝土坝,基本都采用多次投料拌合技术。

在该过程中,混凝土原料的投料顺序,是决定拌合质量的关键。

对于不同的原材料配合比,以及不同的搅拌设备类型,投料顺序都有所不同。

另外,由于碾压混凝土用水量更少,因此需要更长的拌合时间。

2、拌合料的运输入仓控制在碾压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运输能力的机动性和通用性,自卸汽车运输被广泛采用。

该种方式转运次数少,适用于坝体的中下部等易于布置交通道路的部分施工。

浅谈碾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碾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碾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量是相当大的,并且在大坝中适当的部位,尽可能多的使用碾压的混凝土对于工程是非常有必要选择。

通过三峡大坝的实践方案以及成果进行仔细的研究,能够了解碾压混凝土的部位、结构设计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设备配置等进入深刻的探讨。

通过介绍还能够看出正在施工中的纵向围堰在设计时的主要问题,对纵向围堰位置进行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工作,通过对工程经验不断的积累,能够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施工工艺设备配置水利工程技术措施纵向围堰在碾压混凝土在筑坝时期具有主要的特点是使施工速度逐渐的加快,并且可以使用高掺量的粉煤灰来替代水泥进行工作,这样就能节约水泥在工程中的用量。

到现在为止,国外已经采用碾压混凝土,对筑坝的坝高已经达到了150m作用。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对碾压混凝土在筑坝技术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在国内的十多年以来已经修建、正在修建以及设计出现碾压混凝土坝已经有大约40余座,目前,对于在百米以内的坝高在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上,逐渐的积累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

对于混凝土在纵向围堰布置,在岛的两侧,在纵段围堰的上、下位置,主要需要考虑更好的改善明渠在水力学方面的条件,并且还需要满足二、三期的上下游在横向围堰位置的要求,对此,在上纵头部和下纵尾部的位置,都需要向主河槽的弯曲部分进行科学的设计。

在上纵段除了在完成的任务以外,还要对初期的蓄水在运用时,能够承担与三期的上游横向在碾压混凝土的围堰,共同实施拦蓄库水的工作,主要确保在两岸的电厂进行发电、永久船闸在通航时的重要责任;在下纵段方面,使右岸电厂与溢流坝段的作为主要导墙,并且是永久的建筑物。

1 碾压混凝土坝体结构设计1.1 坝块分缝在平行坝轴线中纵缝:通常会采用碾压混凝土,由于坝块上的碾压混凝土在浇筑时,埋设在冷却水管中降温不便通水,对此不能进行设置,需要在接缝处进行灌浆在施工缝,而对于只能通仓进行浇筑的结构体系,这样就要不进行设置纵缝。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应用
(1)材料选择。

施工开展前,一定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先对混凝土的骨料生产、性能和拌合质量进行动态控制,同时还需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质量的审核工作,已确保混凝土质量。

(2)施工运输。

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材料运输通常主要是借助自卸车来完成,自卸车能够实现高效的运输工作。

为了降低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的概率,施工人员要尽量减少材料运输的距离和时间,同时,还要保证施工现场中运输路线平整,避免运输中造成混合料流失,并采用棉保温对混凝土运输车辆实施保温,避免运输过程中热量消耗影响施工效果。

总之,做好运输工作,在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有着重要意义。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

施工人员需要对入仓温度、施工参数及混凝土碾压次数进行监督控制,对翻浆效果、混凝土压实工作和入仓口、浇筑仓面的清洁程度进行检测控制。

同时还需做到:控制混凝土料摊铺厚度,控制碾压的重量,减少碾压层面的扰动破坏,减少施工造成的污染,把握好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等工作,从而使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4)保温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为了避免其后期出现裂缝等病害,还需要做好保温工作。

保温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进行温控防裂工作,从而保证即使工程处于温度过低或过高的地区、季节,均能够稳定施工。

保温措施主要是借助蒸汽实现砂石骨料的预热,采用热水拌合等方
法,以增高混凝土的温度,还可借助保温模板进行浇筑,摊铺和碾压的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施工保温被等方式,通过覆盖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混凝土因温度原因出现病害,确保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运用发表时间:2020-06-12T06:56:09.846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6期作者:邓晓伟[导读]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增添保障,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对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种突破,是利用基础工程建设的实施,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对碾压工程施工的要求也日益要求严格。

为了能够使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混凝土大坝施工中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旨在可以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应用前言:水利工程本身而言就是一项惠民建设设施,是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人们进行农田灌溉、防涝、防洪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水利工程中技术的应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在技术上得到保证,水利工程本身的质量才能更有一层保障,人们使用时也更加放心。

所以人们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就不断的提高,其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的应用就尤为重要,这是一项关键的施工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增添保障,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1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的工艺手段在水利施工建设中,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是比较深受喜爱的一种技术,而这种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特点,尤其在施工工艺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其施工工艺主要运用的就是苍薄层碾压工艺。

这种工艺要求每一水平层之间的配合要高,与以往的施工工艺相比层间的间隔也更大。

而应用这项施工工艺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多种因素,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都会对最终的施工效果造成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对影响施工工艺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全断面碾压混凝土技术在江垭大坝中的应用2、浑河流域防洪预警预报系统3、RCD与RCC筑坝技术在白石水库工程应用中的新发展4、辽宁农业地下水源合理利用与节水增产技术研究5、液压开槽埋膜防渗技术研究6、辽宁省采矿业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技术研究7、辽西易旱区坡面径流资源调控及高效利用研究8、低山丘陵区沟壑水土保持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研究9、大凌河流域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10、辽宁省水资源评价11、白石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温度控制与防裂措施12、通过优化调度提高多泥沙水库兴利效益研究13、辽西地区中低产田水利综合技术研究14、平原水库工程技术研究15、辽河石佛寺水库枢纽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研究16、河道险工综合治理技术研究17、阎王鼻子水库计算机监控与运行调度系统18、水文资料微机整编系统19、浑河设计洪水复核20、水利工程智能化仪表与总线式21、水文情报收集处理与应用系统22、东北地区流速仪自动检定系统开发研究23、英那河泵站安全控制调速技术研究与应用24、加筋挡土墙筑坝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5、高粉煤灰掺量常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6、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中调蓄工程的兴利调度研究27、碾压混凝土斜层铺筑法施工技术28、辽宁省河流环境3S集成技术评价研究29、太子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30、白石水库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应用研究31、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32、辽宁省水功能需求分析及水功能区划研究33、辽宁省城市水土保持技术研究34、现代喷灌技术应用研究35、双井柱式桥墩桥上测流方式研究36、辽宁省应用“3S”技术及WEB信息智能管理技术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的研究37、迷宫式溢洪道在西藏加达水电站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38、本溪市山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39、双体吊管表层取水技术研究40、辽宁省涝区现状及对策研究41、寒冷地区重力坝加高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42、洪水资源化水库的调度研究43、辽宁省防汛信息系统44、Js-18防水卷材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研究45、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研究46、氯氧镁复合材料防渗技术应用研究47、辽宁省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48、阜新市水资源公报49、阜新市经济转型期水资源评价50、石质山区沟壑多功能治理开发模式研究51、太子河流域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52、退水阶段库水位调度技术研究53、小型水利工程衬砌渠道经济断面优化设计研究54、稻田养殖金鱼技术试验55、大银鱼移植、增殖开发试验研究56、抚顺县水资源评价报告57、辽阳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保护研究58、鞍山市后备水源石湖水库供水工程研究59、辽宁省观音阁水库工程60、营口市玉石水库工程地质勘察61、辽河下游(太子河)河道防洪工程62、辽宁省观音阁水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63、辽宁省引兰入汤工程64、盘锦市新开河口灌排站工程65、辽河石佛寺水库枢纽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研究66、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可研报告67、辽宁省辽河下游(大辽河、浑河)河道防洪工程68、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9、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断面碾压混凝土技术在江垭大坝中的应用成果编号:2002-J-222-2-02-D03完成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局组织鉴定单位:湖南省科技厅获奖类别及等级: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内容简介:碾压混凝土坝是当今坝工界较流行的快速筑坝技术,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基本特点是: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零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采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

碾压混凝土坝既具有混凝土体积小、强度高、防渗性能好、坝身可溢流等特点,又具有土石坝施工程序简单、快速、经济、可使用大型通用机械的优点。

碾压混凝土坝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日本“金包银”模式为代表的RCD,采用中心部分为碾压混凝土填筑,外部用常态混凝土防渗和保护。

另一类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称为RCC,其结构简单,施工机械化强度高。

江垭大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45m,坝顶长度373m。

大坝分11个坝段,横缝间距(22.5~35)m,不设纵缝。

中间5#、6#、7#坝段为溢流坝段,设3个孔口尺寸5m×7m(宽×高)、底板高程180 m的中孔和4个闸门尺寸为14m×12m(宽×高)、堰顶高程224 m的表孔。

中孔、表孔泄洪采用高低坎大差动式挑流碰撞消能。

坝体上游面铅真,下游坝面坡比1:0.8。

坝体混凝土总方量135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RCC)114万m3,占坝体混凝土总量的84%。

常规混凝土主要用于坝体周边与基岩的接触面、中孔周边、溢流面、闸墩、导墙及上部结构的桥梁、防浪墙等部位。

坝体主要防渗结构是上游面厚度为(3~8)m的二级配碾压混凝土(Ⅰ区),其厚度在165 m高程以下为8.0 m,在(165~215)m高程之间为5.0 m,在215 m高程以上为3.0 m,最大骨料粒径40 mm,标号为R9020Mpa;坝体内部为三级配碾压混凝土(Ⅱ),最大骨料粒径80 mm,这是坝的主体,其中190 m高程以下混凝土标号为R9015Mpa,190 m高程以上混凝土标号为R9010Mpa。

大坝碾压混凝土属于国内广泛采用的“中等胶凝材料,高粉煤灰掺量,坝体少分缝结构,大仓面薄层连续上升铺筑”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施工速度快,其前提条件是及时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浑河流域防洪预警预报系统成果编号:200134完成单位: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鉴定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获奖类别及等级:2001年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内容简介:浑河流域暴雨洪水频繁,暴雨突发性强、强度大、易产生陡涨陡落的大洪水,是辽宁省重点防汛地区之一。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平均每十年左右发生一次大洪水,每次洪水都给浑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1995年浑河特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00多亿元。

随着浑河两岸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日趋重要。

防洪措施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为了抗御洪水,减少洪涝灾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国家在浑河流域内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及防洪设施,如大伙房水库等,对防洪减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要想最大限度发挥防洪工程防洪效益必须加强对非工程措施方面的研究。

河南“75.8”大水后,我国对水情信息采集和水文预报系统及水库调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存在着系统完整性差、实用性差、使用不太可靠、不灵活、时效性不好、技术落后等问题,不能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远远满足不了防汛工作的需要。

根据辽科发1996[55]号《强降水综合诊断及洪涝预警系统研究》文件要求自1996年开始研制,1999年汛期投入试运行,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本项目是在浑河流域建立的一个完整的防汛信息系统,由信息采集与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水情监视与查询、洪水预报与调度和洪水风险分析等五部分组成。

实现了信息采集自动化,在国内首次采用中国电信GSM无线网SIM信道传输水情信息;采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信息的自动接收、处理、纠错、存储、分类检索;实现了实时雨情、水情的自动监视;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洪水预报数学模型,通过二次开发,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交互式洪水预报与调度系统,预报精度达90%以上,作业预报时间缩短1个多小时;建立了完整的防洪调度模型;研制了洪水风险分析子系统,根据调度后洪水数据,进行可能决口堤段、可能淹没范围的风险分析,向可能淹没的地区发出预警警报。

本系统在防汛中为领导抗洪抢险决策的各个阶段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与国内外同类系统比较,本系统具有系统完整、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通用性和实用性强,可实现人机交互,目前已在全省推广使用。

RCD与RCC筑坝技术在白石水库工程应用中的新发展成果编号:2001J-2-41完成单位: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组织鉴定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获奖类别及等级:2001年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内容简介:白石水库工程是辽宁西部大凌河干流上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养鱼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最大库容16.45亿m3,总投资22.9亿元,大坝混凝土总量50.3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11.14万m3。

1995年开工,2000年竣工。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是近30年来兴起的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门科学。

它的主要优点是减少单位混凝土中水泥含量,降低水化热。

简化施工工艺,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造价。

目前,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世界已经形成两种学派,即以欧美及我国南方为代表的RCC筑坝技术(高掺粉煤灰,薄层摊铺与碾压,连续浇筑,防渗体形式多样化)和以日本为代表的RCD筑坝技术(低掺粉煤灰,薄层摊铺厚层碾压间歇浇筑,防渗体为常态混凝土)。

实践证明:两种筑坝技术各有所长,这是世界上坝工专家们一直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辽宁省白石水库碾压混凝土坝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认真总结两种学派的经验,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成功的将高掺粉煤灰的RCC配合比与RCD筑坝工法结合在一起,在世界上第一次打破两种学派的界限,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拓宽了碾压混凝土筑坝的领域及条件,同时解决了RCC混凝土配合比稠度损失较快、保塑时间短的技术难题,研究出了三复合外加剂,使RCC配合比碾压混凝土初凝时间长达10h以上,停放4—5h后仍有很好的可碾性。

通过坝体钻取芯样试验比观音阁水库工程引进日本典型的RCD筑坝技术质量上有明显提高。

另外每m3少用水泥19kg,节省造价2.7元/m3。

RCD与RCC筑坝技术在白石水库工程中的联合应用,是世界上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又一新突破,为寒冷地区广泛采用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欧美和我国南方地区借鉴RCD筑坝技术开辟了道路。

辽宁农业地下水源合理利用与节水增产技术研究成果编号:200105完成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朝阳市水利局、建平县水利局、葫芦岛市水利局、锦州市水利局组织鉴定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获奖类别及等级:2001年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内容简介:该项目历时四年半,对井灌区水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研究。

在抗旱保墒、水源合理利用、一井灌两田、高效节水示范基地建设、优化的种植模式以及砂砾土壤种植水稻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为我省调整种植模式、改变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其主要成果如下:编制的《辽宁省井灌区发展规划》在总结了全省地下水开采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地下水开采现状和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了地下水开采措施、开采方式和开采方案,保证地下水均衡开采,使我省地下水的开采有章可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