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作文700字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六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后,我很感动,他们父子俩齐心协力战胜了地震的危险和困难。
本文记叙的是___年美国洛衫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___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其他同学的故事,表现出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文中的父亲为了救出儿子,竟然挖了___个小时,这个时间太长了,一般人都做不到,但是这位父亲曾经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所以让他满怀信心,救出了儿子。
本文中的阿曼达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孩子,在地震中,即保护同学,不让他们害怕,最终他们得救了,父与子的这种精神值得让我们学习。
我也发生过那样的事情,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公园玩,不知怎么回事,突然下起雨来,我不得不和朋友们找了个地方避雨,看着雨一直下也没有停的意思,现在也没法回家,我心里想:哎!完了,这雨什么时候才停啊!好想回家呀!过了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我面前——是爸爸,爸爸打着伞,给我披上了一件外套,说:“先穿上吧,别受凉了,我们回家再把湿衣服换下来吧!”穿上爸爸拿的外套,身上顿时暖和多了,我望向爸爸说:“爸爸,可以送送我的朋友吗?”“当然可以,走吧!”爸爸温和的说,此时我真的是感到自己非常的幸福,因为我有满满的父爱围绕着我。
父爱是伟大的,父爱是崇高的,它是我生活当中最宝贵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二)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感触很深。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经过___小时的挖掘,救出了被压在废墟下的儿子及其同学的传奇故事。
这篇课文赞颂了伟大而无私的父爱,告诉了我们,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挖了___小时、___小时、___小时、___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两句话。
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啊!为了救出儿子,在废墟中挖了这么长时间,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通用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通用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1最近我们学了一篇__,叫《地震中的父与子》。
读了这篇__,我感触很深,人们都说父爱是伟大的,而这篇__就体现出了感人的父爱。
故事发生在美国洛杉矶,那里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他的妻子后,便冲向了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那所教学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那个父亲绝望了,但是他又想起儿子对他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于是他怀着希望,坚定的向儿子的教室走去。
他到了那里,用手不断的挖着坚硬的石决。
与此同时,有源源不断的孩子父母来到这里,痛哭并大喊:“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说完,便绝望的'离开了。
而那位父亲仍在挖掘。
尽管有人过来劝他离开,但他还是坚定的挖着。
他一直想着:“儿子在等我!”最终,他用39小时的时间救出了自己的儿子。
本篇__写出了一位父亲的执着而换来了他的儿子,也告诉我们父爱是伟大的,它时不时的在保护着我们。
我们也要尊重这份感情,要记住一定要坚强,记住你的父母一定会来救你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2今天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感受颇深。
文中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地震之后,儿子不幸被坍塌的校舍掩埋了,父亲化悲痛为力量,凭着自己的顽强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救出了连同自己孩子在内的十几个小孩。
我深深地被这位父亲的行为所震撼,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能如此冷静,如此坚持,这是一份怎样的信任和默契支撑着他?又是一份怎样的执着驱使着他?还记得那年暑假,爸爸带我去北京旅游,在参观故宫的时候,由于我好奇,不知不觉就和爸爸走散了,等我反应过来,茫茫人海哪看得见爸爸。
我心慌、紧张、惶恐的不由哭了起来,我站在原地一边哭一边大声喊着,好一会看见神色焦急的爸爸一边四下张望,一边不时的询问路人,还时不时的大声喊着我的名字,我看见了爸爸,顾不得脸上的泪水,狂奔过去,爸爸欣喜的一把抱住我,连声说:“都是爸爸不好,都是爸爸不好,别怕,爸爸来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精选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精选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1】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我热泪盈眶。
课文主要讲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儿子的同学的故事。
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位父亲会坚持三十八小时吗?因为他对他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就是这一句话支撑着这位父亲;就是这小小的承诺让这位父亲的儿子坚持了三十八小时;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儿子和父亲经过三十八小时后又能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这就是爱!其实,在生活中老师给予我们的爱也不亚于爸爸妈妈哦!在今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
某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名未能及时脱离危险的同学,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倒塌的房子,让这四名同学存活下来。
可是,谭千秋老师却去世了。
谭老师是多么伟大无私,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那四名同学。
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他们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不是。
每个人都有生的权利,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谁要为谁而死,谁要为谁做什么事情。
那么,为什么这位父亲会不顾一切地救他儿子?为什么谭老师会不惜生命死死地保护那四名同学呢?因为父亲爱儿子,老师爱同学。
因为爱!这是人类真挚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2】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名字叫《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许多孩子埋在废墟中,还没有被救出来,阿曼达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父亲赶到学校,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整整挖了38小时,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同学。
我读后非常感动。
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而儿子为了救同学,当自己及时获救时,却让父亲去救其他同学。
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也像其他人那样只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地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11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11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1爸爸是帆,妈妈是船,载着我驶向胜利的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才能使我到达胜利的彼岸,成为现实的幻想!自从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安静。
它深深的吸引着我,使我读完一遍又想读。
每次读的时候,我就会幻想自己也在里面关心他们。
读完这篇文章的我可以说是对这篇文章了如指掌了。
当我读完一遍,我对这篇文章就有了一个新的发觉,新的学问、新的理解。
全文讲解并描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的时候,有一位父亲不管别人的劝阻,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持查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
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其他13名同学最终获救。
歌颂了宏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我的父亲也一样,他每天劳累的工作着,还担忧我的学习,还想着帮我的将来铺上一条胜利、美好的路。
他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不求回报,让我在美妙的环境中欢乐成长,这莫非不是对我的爱吗?在生活中,父母的爱,无处不在,这种爱藏在慈爱的笑容,亲切的话语、热忱的鼓舞、严格的要求……这种爱时我感到非常暖和,温馨。
这篇文章告知了我:父母之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气,由于爱是无价的,爱是无私的,所以正是这种爱的力气支撑着我。
父爱如船,母爱如帆,载这小小的我,处处游览。
在这艘船上,我懂了很多······《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2今日,我在作文书上,看到了这样一篇作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篇作文让我明白了父爱的宏大。
故事中讲了,在美国的洛杉矶的地方,发生了一次地震,其中有一位年轻的父亲,安排好受伤的妻子,就冲向了他七岁儿子的,到了以后,秀丽的校内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看到这样的情景以后,他跪在地下哭了起来,突然,他想起了平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
”他站了起来,然后走向那片废墟,他挖了八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没有人在阻挡他,在挖到三十八小时的时候,他最终听见了儿子的声音,最终他的儿子和在他儿子身边的十四名同学都被这位父亲救了出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5篇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废墟里一片漆黑,空气中都是灰尘,时不时的会有一些余震,把周围脆弱的地方震塌。
这时有一个小女孩说话了:“这里好黑呀,我好饿呀!”又有一个小孩子说:“我们会不会一直被埋在这里呀,我感觉浑身难受!”“我好想爸爸妈妈呀!”一个小女孩哭着说。
这时一直沉默的阿曼达说话了:“没关系,同学们,我的爸爸会来救我,这样我们就会得救了。
”那个小女孩站起来,擦了擦眼泪,哭着说:“那你的爸爸会……会不会不来救我们呀!”“不会的!”阿曼达站起来,坚定的说,“我的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因为我的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爸爸总会跟我们在一起’同学们,让我们打起精神来,等待救援吧。
”“对!我们要打起精神来,不能放弃!”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阿曼达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篇二:爱的力量——《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爱如山一般宏大;爱如海一样广阔。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地震中的父与子》告诉我们的。
文中的父亲用特别的方式伟大地实践了这一诺言,证明了爱的伟大。
儿子也因为对父亲的爱深信不疑,从父爱中获得力量,拯救了自己和同学们。
因为爱,坚硬的水泥、锋利的钢筋,也能被双手挖开;因为爱,废墟中忍受38小时的艰辛,也能创造出生还的奇迹。
父亲两天一夜拼命的挖掘,是什么支撑着他在坚持?是爱。
儿子在黑暗的废墟中艰难的等待,是什么让他战胜了死亡的危险?是爱。
爱如食物一样支撑着父爱;爱如蜡烛一般照亮了儿子。
废墟中的坚持,废墟外的坚强。
两个相互爱的男子汉,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篇三:《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写了父亲知道地震后就去救他七岁的儿子,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去救他七岁的儿子。
他挖了38个小时的时候,听见了他儿子的声音,儿子说:“爸爸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你先救我14个同学把。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还记得5。
12大地震吗?有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儿子,他挖了5小时啊!终于挖到他儿子了,连忙把他送医院。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优秀6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优秀6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一今天,我读了一个名叫《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他对孩子说过的话,都能谨记在心里,不敢有丝毫的食言。
在大地震刚刚过去不久,周围随时有可能起火爆炸时,在其他的父母,只是哭喊,最后绝望地离开时,这位父亲却想起了他曾经给儿子承诺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于是,他毅然决然的相信自己对儿子对承诺,自己徒手朝着儿子被掩埋的方向开始挖去,就这样,第三十八小时的时候,他听到了儿子的声音。
他的儿子就因为父亲的信守诺言而得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信守诺言,讲信用,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的好习惯。
如果这位父亲不信守诺言,那些还在废墟里默默等待他的孩子将会经历多么失望、痛苦到绝望的心路历程啊!正是这位父亲就是为了兑现他的诺言,不仅仅是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而是一群人的生命,而这一群孩子的背后,又牵动着多少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呀!《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感想及感触篇二《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我读过的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
它讲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与他儿子的故事。
父亲跑到儿子上学的学校,看到一片废墟的学校时,仍要救自己的孩子。
而别的孩子的父亲来到这儿都是悲观失望的走了,路过的人看到他在废墟中不停的挖,都认为他疯了,所以没有帮助他,最后经过他坚持不懈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父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伟大而无私的爱。
文中讲到父亲说过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就因为父亲对儿子说了这句话,才使得父子重逢,它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正是有这种爱,才会有父亲对二儿子的承诺,我总会和儿子在一起。
当他面对一片废墟,在所有人都选择放弃时,这句话使父亲想起了自己的承诺,于是他就坚持挖,最后终于救出了儿子。
但儿子让别的孩子先出去,这又是因为有这句话,才使自己有这样坚定的信心!这个故事告诉我:做事要有必胜的信心,再就是要对周围的人有爱心。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精选5篇优秀范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精选5篇优秀范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描写了一个令人感到震撼的传奇故事: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奔向那片废墟去救自己的儿子。
别人劝他不听,警察叫他不走,他坚信,儿子还活着。
终于,他经过38小时的努力,终于救出了自己的一直在等着自己去救他的儿子和他的十多个同学。
那么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心得范文一读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我深有感触,特别是在父与子相见时,他们的伟大,儿子伟大在能信任父亲和能安慰同学;父亲伟大在能为了儿子不惜一切,舍命相救。
信任父亲安慰同学在文中结尾前5。
6段的地方有写父子的对话,“不!爸爸。
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儿子说过这句话说明了儿子深深的记着父亲说过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可见,父亲和儿子的情感和信任不是一天两天的,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父与子啊。
在文中有一句:“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能够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这样的句子,说明了儿子7岁就养成了能安慰别人,能鼓舞士气的好习惯,这也离不开父亲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让儿子有信心继续等待。
安慰同学。
不惜一切舍命相救在文中有讲父亲用了38小时,不惜一切在废墟上用肉体的双手挖掘坚硬的钢铁,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这样的狼狈,这样的执着,还突破了肉体折磨和精神折磨,这都靠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现在的地震后,父母都会去拼命的找孩子,在汶川的地震中,有多少的父母和学生。
孩子丧生黄泉,这是个悲痛的惨剧,但是在汶川的地震中,没有一个人像洛杉矶那位父亲那样去用手来挖掘废墟寻找孩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优秀7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优秀7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一一天早上,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主要讲了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去救自已的7岁的儿子,他用坚定的信心挖了38小时才听见儿子的一点声音,父亲就去叫人来救人,儿子说一共有14个小孩,人来了,他的好儿子说让同学先走。
这对父子对人有责任心真让我佩服,我们做人要和这对父子一样要有责任心,才是好人。
读了这课,我受到的启发是:坚持就是胜利!要有责任心,不能光想自己。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篇二在我一到五年级的学习生涯中,读过许多文章,但是有一篇却让我记忆深刻,它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历经了38个小时辛苦挖掘,并且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在废墟里救出儿子和十四个同学的事。
文章歌颂了伟大的父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文中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而文中的几个片段更令我感动: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再来阻挡他。
从这里我可以体会到这位父亲执着的信念以及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而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句话中充分描写了父亲救儿子时的外貌,神态,从而也让人体会到这满分作文网位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对儿子的承诺十分遵守,也体现出这是一位信守诺言,坚韧不拔,有责任感的父亲。
我们都知道,在灾难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是这位父亲却不畏艰险,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救自己的儿子,这可都是源于他经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仔细想想,在我的生活当中,我的父亲也是这样的,每天晚上他已经足够疲惫,可每天早上他都顶着沉沉的睡意,坚持送我上学,我也劝说过他,可是他却常常对我说:你的未来比我的身体更加重要。
每次听到这句话,我便会从心里感叹到:父爱是多么的伟大啊!母爱是慈祥的,→←而父爱则不太善于表达,常常会使我们不理解他,但是在危难来临的时候,父亲总会挺身而出,这种父爱的力量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作文700字
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是多么伟大啊!
在1994年的一天厄运正悄悄来临美国。
只听一声巨响,洛杉矶已变成一片废墟。
许多家长佼幸逃离后,来到孩子的校园寻找孩子但却一无所获。
可阿曼达的父亲却不顾生死徒手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14孩子。
我被他们那种伟大的爱为知感动。
地震让许多人失去生命,损失惨重。
地震尽管夺去了我们的生命,但是它夺不去我们的伟大的爱。
爱是什么?我认为那有可能有时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它在关键时刻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使人在绝望中不低头折节,满怀信心地面对现实。
这股决不放弃的力量源泉就是爱,它是多么伟大!这是我从“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中体会到的。
爸爸在刻不容缓地徒手挖残垣,从来没有停下来在,爱的力量鼓舞下终于找到了14位同学。
因为有了巨大的精神支柱阿曼达在废墟里显得十分勇敢,还临危不惧让同学先出去,是人百感交集。
我深深地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多么坚不可催啊!
学完这篇文章后让我浮想联翩,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发生的汶川大地震。
20XX年5月12日是全世界人民举世哀痛的
一天。
14时28分大地再也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发生了8。
8级大地震,让汶川一带变成一片废墟。
许多人在废墟里坚持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是什么创造了奇迹?那毫无疑问—就是爱!这不正像文中那对父与子吗?全世界人民为之感动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渡过难关。
作为中华人民的一份子,我和爸爸义无返顾地将一百块钱投入募捐箱。
这也算我们的一点爱心吧!
如今地震已去,人们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地震无情,人有情。
大灾有爱,让我们坚信:奇迹的出现来自于伟大的爱!
爱是多么伟大啊!愿爱挥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