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芳官”浅析

合集下载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红楼梦》人物分析
1、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

他虽出身于声势显赫的封建大家族,却是个封建和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

他鄙弃功名利禄,能够平等待人。

在他的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敢于向当时儒家的道德标准挑战。

2、林黛玉: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贾宝玉一样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

她率直却不鲁莽,做事谨慎。

她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多愁善感及年少才高。

她内心敏感,情感脆弱。

3、薛宝钗:薛宝钗出身于封建皇商家庭。

是大家闺秀的典型代表。

薛宝钗宽厚随和、豁达大度。

宝钗人缘好,才智高,才思敏捷,但却是典型的“女夫子”。

4、王熙凤: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之一。

她是个能说会道,又会见风使舵的人。

她敢想敢干,有谋略,有胆识,有魅力。

5、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

红楼梦的女性形象评析

红楼梦的女性形象评析

红楼梦的女性形象评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以女性形象为主要创作对象的小说。

作为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家族生活的小说,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展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让读者对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处境和命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进行评析。

1. 林黛玉:此消彼长的千古绝艳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人关注的女性角色之一。

黛玉聪明敏感,有着特立独行的性格。

她天生有诗意的灵魂和世俗的心智,在芸芸众生中显得更加特别和与众不同。

她继承了贾母的聪明才智和贾政的清高品行,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黛玉的命运虽然悲惨,但她自身的性格使得她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她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世俗观念束缚。

尽管她在情感上受到了打击,但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真实。

黛玉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永远的符号。

2. 薛宝钗:妩媚端庄的贤妻良母薛宝钗被誉为红楼梦中的“兄控女神”,她是贾宝玉的表妹,聪明伶俐,美得惹人注目。

她的身世使得她在贾府内地位较高,她既有着冷艳高贵的外表,又有着温柔体贴的内心。

薛宝钗具备家庭主妇的特点,心思细腻、懂得察言观色,在家庭和社交中总是恰到好处。

她讲究礼仪与道德,冷静而有自制力。

与黛玉不同,宝钗深得贾母的宠爱,同时也是贾府内数一数二的美女。

她的形象塑造了贤妻良母的典范。

3. 贾探春:温柔内敛的知性女性贾探春是贾府四大姐妹之一,性格温和、知性,对文艺和学问有浓厚的兴趣。

她对贾府的事务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努力改善贾府内部的习俗。

同时,她也是一个照顾家人的好姐姐。

贾探春的形象被描写得充满哲思和思辨精神,她常与贾宝玉进行深入的对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思考和对于世界的关注。

她宽容理性的内在与温柔娴静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深思熟虑、内心丰富而又不失温柔的形象。

4. 贾元春:娴静端庄的贵妇人贾元春是贾府的正妻,她来自贾府的侧室王夫人家族,与贾府算是联姻。

贾元春性格稳重,端庄娴静,以恬静文雅的方式处理内外事务。

风云人物-《红楼梦》芳官简介 芳官人物性格分析

风云人物-《红楼梦》芳官简介 芳官人物性格分析

风云人物-《红楼梦》芳官简介芳官人物性格分析芳官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府从小买来养着的十二优伶之一。

因为许多朋友对于十二优伶到底是男是女,存在疑问,因此小编在此特别点明,十二优伶包括芳官在内都是女生。

芳官在戏中为正旦角色,原姓花,为姑苏人氏。

因为元妃省亲需要,贾家将芳官与藕官、蕊官、葵官、豆官等人买来,在梨香院中演习戏文,是《红楼梦》中的十二大名伶。

后来戏班解散,贾母对这十二优伶,分别作了处理。

”贾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讨了老旦茄官去。

当下各得其所“芳官跟了贾宝玉,住入怡红院中,成了贾宝玉的丫鬟。

芳官是个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并且常干些在外人看来离经叛道的事情。

芳官的这种反叛精神为宝玉所欣赏,可是宝玉之母王夫人,对于芳官却极为不喜。

王夫人称芳官为狐狸精,后来加上旁人的诬陷,王夫人便让人将芳官的干娘叫来,让她把芳官带走。

这其实就是撵人了,让芳官干娘把芳官带走,随便找个女婿嫁了。

芳官深知自家干娘不是个好相与的,再加上她自己也不想被干娘随便买卖,便抵死不从。

虽然没有再落入干娘手中,但芳官年华正好,便跟随智通到水月庵做了姑子,这个结局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

世人评价芳官”此人只应天上有,不得长留在人间。

“,她品貌像宝玉,豪爽似湘云,刁钻似晴雯,一往无前、悍然不顾之气概的,她既像鸳鸯又像尤三姐。

她有着孩子的天真,又拥有美人的姿色。

作为一介优伶,是被人养在府里的玩意,身份下贱。

但同样也因为唱戏这么一个营生,芳官没有受到封建传统礼教的侵蚀。

唱着莺莺燕燕的伶人们因为封建束缚较少,从来都带有一种反抗性的精神。

而在十二优伶中,芳官的反盘精神尤为明显。

长的漂亮,又和自己一样受不住封建思想的束缚,宝玉对于这么个美人,自然是喜爱异常。

芳官的这种反抗精神,在文中多有表现。

作为优伶,她赚的银钱每月还要孝敬给管理自己的”干妈“。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成为了该作品的亮点之一。

作者曹雪芹巧妙地勾勒出了各具特色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她们的性格、情感和命运。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女性角色着手,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

1. 贾元春——典型的传统贤妻良母形象贾元春是贾府的正妻,她是红楼梦中最具传统贤妻良母形象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温柔贤淑,孝顺礼让,扮演着养育子女、管理家务的重要角色。

她不懈地尽力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利益,处处以家族的利益为重,代表着传统社会中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

2. 林黛玉——叛逆与痛苦的象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关注和喜爱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是贾府的外侄女,出生在荣府,与贾府有着复杂的关系。

林黛玉的形象深受曹雪芹自身经历的影响,她既是作者内心的抒发,也是对封建社会束缚的反叛。

她敏感多情,天生异于常人,浪漫而悲观,对命运的抗争与痛苦始终伴随着她的人生。

林黛玉的形象凸显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身份困境和内心挣扎。

3. 薛宝钗——理性与权谋的代表薛宝钗是贾府的侧室,她是理性和权谋的代表。

薛宝钗聪慧机智,作为贾府的重要人物,她善于把握机会,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智慧维护自己的地位。

她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命运,懂得权宜之计,善于应对各种困境和危机。

她的形象呈现了女性在名利场中的智慧和坚韧。

4. 史湘云——自由奔放的灵魂史湘云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独特形象,她是贾母的外孙女,与贾宝玉关系密切。

史湘云性格开朗活泼,崇尚自由奔放,不拘小节,不受传统礼节的限制。

她不愿过于墨守成规,追求真实和自由。

史湘云的形象突出了女性解放思想和追求自由的一面。

通过对红楼梦中这四个代表性女性角色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这些女性形象既是对封建社会束缚的反叛,也是对女性解放和追求自由的呼唤。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们对女性地位和命运的思考。

《红楼梦》里芳官的结局其实是在影射贾宝玉的命运

《红楼梦》里芳官的结局其实是在影射贾宝玉的命运

芳官的结局有些突然,本来她在怡红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有了宝玉这把保护伞,她冲撞了赵姨娘无事,宝玉还要安慰她。

然而也隐藏着无限的危机,宝玉是不讲规矩的,在怡红院里当护花使者,可是他的权威实在有限,理想主义的成分更多些。

芳官其实得罪了不少人,她的干娘,还有那个莲花,还有赵姨娘,这是明写的,暗地里,芳官上位,不知多少人眼红。

这个没根基的小姑娘,不过是得了宝玉的青睐,多少人嫉妒,多少人看不顺眼,她是不会晓得的。

芳官不是家生奴才,其实在府里没根基,也没有像袭人晴雯那样出自贾母房里,天生有了靠山。

如果一切照旧,芳官还可以继续逍遥自在,绣春囊事件牵连了不少人,其中也包括她们,引发了王夫人的清理运动。

王夫人成了惊弓之鸟,她的态度是眼不见心不烦,把那些美丽的伶俐的活泼的,一网打尽,远远地离了大观园,离了贾府,离了宝玉的眼,这才清净。

若说王夫人多厌恶芳官到谈不上,这一次芳官纯粹是被连累了,当然也因了素日得罪人太多,引发了另一群人的围攻。

芳官等人年纪小,王夫人到不是担心会勾引宝玉,只是怕带坏了宝玉,比对晴雯的恨意要轻得多。

芳官这些人身上,自带艺术气质,有光芒,这些明亮自由活泼的气质,让宝玉欣赏,却让王夫人害怕。

王夫人就顺手打发了。

处理还算客气,只是让各人干娘带回,只是那些干娘,也不是什么慈悲人,芳官的干娘与芳官的冲突挺激烈,到了她们手中,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或者卖了,或者嫁人,都成了干娘谋利的工具。

感觉芳官对亲情没什么信心,原就是让亲人发卖的。

芳官是个有见识有想法的人,不会轻易让人操纵命运,所以联合了两个朋友,在干娘那里闹腾,要出家。

干娘是招架不住了,这些人也不是大恶之人,遇见了芳官这种人,只好妥协。

王夫人这时候到有些不忍,最后架不住芳官等人出家的心意之切,才点头同意了。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巨著,通过对世纪之交封建社会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女性在家族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在这部小说中,每个女性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遭遇,为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和挣扎。

本文将从几位主要女性角色入手,探讨她们的形象和地位,以期带给读者对于当时女性状况的深入理解。

1. 薛宝钗——封建礼教的代表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妹,被誉为贾府最美的女子。

她的形象代表了众多贵族女性的命运。

薛宝钗聪明、独立,拥有优秀的才华和教养。

然而,她也深深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

虽然她在家族中地位崇高,却必须遵从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她被定下了为聚贤庄贾府提供续弦之男的重任,暗示她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婚姻。

薛宝钗的命运反映了当时女性才华和智慧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的局限。

2. 林黛玉——反抗封建束缚的代表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醒目的女性形象之一,她勇敢、聪明,同时也受到封建社会的压迫。

林黛玉以天才的诗才和敏锐的洞察力赢得读者的喜爱,但她的悲剧命运却让人唏嘘。

她受尽冷遇,最终因为爱情的折磨而逝世。

林黛玉的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她的离世彰显了封建社会对于女性自主与真诚爱情的禁锢。

3. 贾元春——弱势女性的代表贾元春是贾府中的正妻,也是唯一一个与贾宝玉成婚的女性角色。

虽然她地位崇高,但她却没有拥有真爱和幸福的生活。

贾元春作为封建社会中一位弱势的女性,身不由己地履行着丈夫和家族的期望。

她没有自主权,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掌握。

贾元春的形象凸显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缺乏权力和自由的现实。

4. 薛蟠——男权意识对女性地位的影响虽然《红楼梦》主要描写了女性形象,但是书中也运用了一些男性角色来对比女性角色的处境。

薛蟠是薛宝钗的兄弟,是一个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人物。

他的行为和言谈显示了当时男性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薛蟠的事例告诉我们,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承受着男权意识的桎梏,无法得到平等的对待。

历史趣谈芳官最后的结局 芳官与干娘争吵原因?

历史趣谈芳官最后的结局 芳官与干娘争吵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芳官最后的结局芳官与干娘争吵原因?
导语:芳官是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家为了以备元妃贾元春省亲需要,而买回来的优伶。

她原姓花,为姑苏人氏,买来后住在梨香院中,学习
芳官是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家为了以备元妃贾元春省亲需要,而买回来的优伶。

她原姓花,为姑苏人氏,买来后住在梨香院中,学习唱戏,与同被买来的藕官、蕊官、葵官、豆官等人并列为《红楼梦》中的十二大名伶。

后来戏班解散,芳官被贾母配到怡红院中,成了贾宝玉的丫头。

芳官唱正旦出身,唱戏的职业,因为职业原因,她们这一类人便自来带有一种反抗精神。

而芳官是其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的人,在大观园中,她与干娘超过,与身为主子的赵姨娘吵过,她天性天真,所以很容易得罪人。

后来芳官遭人陷害,再加上王夫人素来认为芳官是一个狐狸精。

于是经人一挑拨,便要将她撵出府去。

,赏她干娘给她外头找个女婿,芳官不甘心再被干娘买卖,便跟水月庵的智通出家去了。

芳官去了尼姑庵是一定的事情,但对于她后来的结局,众人都认为不是很好。

芳官去的尼姑庵叫水月庵,水月庵又名馒头庵,庵中的老尼姑曾经和凤姐弄权,小尼姑曾经和秦钟多情,可见是个不清净的地方,芳官的未来不知道又会怎样,但一点可知,尼姑们不会如宝玉般怜惜红粉,也没有贾府的海味山珍,想来芳官对着布衣粗食,回想起当日的糕点饭菜,会是别样一番滋味吧。

另有人认为芳官去了水月庵不久,便被主持拐去做了苦力。

芳官在文中最出彩的地方,一是和她干妈争吵,二是和赵姨娘争吵。

因惦记着要问芳官原委,偏有湘云香菱来了,正和袭人一处说笑,不
生活常识分享。

《红楼梦》人物赏析

《红楼梦》人物赏析

《红楼梦》人物赏析摘要:一、引言二、贾宝玉角色分析1.性格特点2.与林黛玉、薛宝钗的关系3.命运结局三、林黛玉角色分析1.性格特点2.与贾宝玉、薛宝钗的关系3.命运结局四、薛宝钗角色分析1.性格特点2.与贾宝玉、林黛玉的关系3.命运结局五、其他重要人物赏析1.贾母2.贾政3.王熙凤4.史湘云六、结论【引言】《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描绘了一个繁华昙花一现的家族悲剧。

在这部巨著中,众多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成为了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文将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命运结局以及彼此间的关系。

【贾宝玉角色分析】1.性格特点:贾宝玉生性善良、敏感多情,具有出人意料的眼光和行为,他对红楼里的许多事情都有深刻的洞察力。

他对世俗礼教和金钱地位不屑一顾,热衷于诗词曲赋等文艺活动。

2.与林黛玉、薛宝钗的关系: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三人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他深爱林黛玉,欣赏她的才情和性格,但最终娶了薛宝钗为妻。

3.命运结局:贾宝玉在家族破产、母亲去世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林黛玉角色分析】1.性格特点:林黛玉聪明伶俐、才情出众,擅长诗词创作。

她性格独立,自尊心强,但命运多舛。

2.与贾宝玉、薛宝钗的关系:林黛玉与贾宝玉互相倾心,却因种种原因无法走到一起。

她与薛宝钗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但彼此尊重。

3.命运结局:林黛玉在得知贾宝玉娶薛宝钗后,悲痛欲绝,病故。

【薛宝钗角色分析】1.性格特点:薛宝钗贤良淑德,她善于处理家务,热心助人,但也有自己2.与贾宝玉、林黛玉的关系: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她深爱贾宝玉,但最终未能赢得他的心。

3.命运结局:薛宝钗在贾宝玉出家后,守寡终身。

【其他重要人物赏析】1.贾母: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家族的权威。

她慈爱、善良,对贾宝玉疼爱有加。

2.贾政: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官至尚书。

他严肃、古板,对贾宝玉的教育严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人物“芳官”浅析
作者:李启迪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5期
摘要: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女伶世界。

而在这十二位女伶中,芳官的形象最为突出。

以芳官为代表的女伶的悲剧不仅是《红楼梦》大悲剧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展示了在当时美好人性的毁灭。

关键词:红楼梦;芳官;复杂性格;象征意义;态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07-01
一、芳官形象解读
(一)芳官的善良
在当时社会,戏子的地位非常低下,由于整天在院子里学戏,远离的社会现实,芳官的思想性情,还较多地保留着青春少女的烂漫童真。

在六十回中,蕊官让春燕捎一包蔷薇硝给芳官,芳官拿到硝后,贾环向她索要,宝玉待要给他,芳官却因是蕊官之赠,不肯与别人,虽是一件极小的事,却可看出芳官对她们间情意的珍惜。

(二)芳官的反抗
在大闹赵姨娘一事中,芳官对于赵姨娘的训斥也进行了反讽。

原因是她蕊官给了她一包擦脸的蔷薇硝,贾环见了也想要。

芳官不肯给他,就给了贾环一包茉莉粉。

赵姨娘知道后气得找芳官闹。

赵姨娘把粉照芳官脸上摔来,骂芳官“小淫妇”。

芳官争辩,说她和赵姨娘是“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

(三)芳官的轻狂
芳官才艺出众。

这使她赢得宝玉的喜爱,但是宠过生骄,是人性的自然结果,芳官也不例外。

在第六十回,贾环得到芳官给的东西,芳官却不直接交给他,而是“向炕上一扔”,对贾环的轻蔑态度暴露了她的狂傲。

在第七十七回中,王夫人骂芳官,芳官当即回嘴,王夫人与赵姨娘虽都是贾政的老婆,这个老婆是威震贾府,芳官对她一如对赵姨娘的态度,结果被立即逐出。

二、芳官形象的象征意义
(一)芳官的悲剧命运
十二女伶被卖入贾府,后来一部分离开贾府,一部分留下后遭到驱逐。

王夫人处置了晴雯之后,目标就转向了芳官。

她只觉得委屈、恐惧,她认为出家是唯一的出路,因此芳官“勾引了藕官、蕊官,三个寻死觅活,只要剪了头发当尼姑去。

”最终她是得偿心愿了,出家为尼,但是收留她们的人只不过是要拐两个女孩子去作活使唤。

芳官早该想到这一层。

她的出家纯属无奈。

(二)“真”、“爱”哀歌的复奏
1、真的毁灭
只要翻开《红楼梦》就会发现只要是闪烁着“真”的光芒的最终都走向毁灭。

芳官是最具真性情的一个,然而她却是最早被赶走的一个。

其原因并不在于她生得太过美丽,也决不是王夫人所谓的调唆宝玉,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真,这才是是她遭到驱逐的真正原因。

2、爱的陨落
爱是《红楼梦》高举的旗帜,芳官懂得爱,也会爱。

应当说她对爱的要求并不过分,然而这种爱却是与世俗格格不入,世俗能容忍并接纳皮肉滥淫。

如贾母对贾琏在王熙凤生日与人偷情的容忍。

同样,王夫人对与宝玉暗渡陈仓的袭人喜爱有加,而对与宝玉清清白白的芳官却是大加责骂。

他们能接纳肉欲之爱,但不认可精神之爱,也许在潜意识里,他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新型的情感观对他们现存的情爱秩序有着巨大的冲击力。

芳官天真纯净,给大观园带来了亮色和活力,但芳官最终毁灭了。

《红楼梦》的伟大,是它“为文学也为人间确立了一种大精神与大灵魂,这是对人、对生命、对青春、对情爱的无条件尊重,以及对真、对美的无条件景仰,任何政治理由、道德理由、家族理由、国家理由、传统理由都不可损害这种尊重。


三、《红楼梦》对芳官的态度
在《红楼梦》中女伶们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小说在第二回借贾雨村之口将名伶名优与帝王相提并论,这也显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这在《红楼梦》中的女伶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的,正是对独立人格的尊重,宝玉才会放纵芳官。

正如上文所说最早肯定优伶价值的是司马迁,但他主要是从优伶的劝谏功能去考察,优伶最本质的功能是娱乐功能,曹雪芹不仅感受到了,而且在小说中尽力地表现这一点。

芳官能见容于怡红院,除了宝玉的放纵之外,也与她的戏唱得好有关。

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宝钗要求芳官唱一支曲子,当芳官要唱应景的“寿筵开处风光好”时,却遭到众人的反对,从而唱了一曲最拿手的《赏花时》。

这表明听曲看戏不仅仅是为了取乐,更重要的能够领略到艺术的趣味,这样的愉悦才是最高级的愉悦。

能将这种赞赏表达出来,在当时可谓是先进的,传统观点认为艺术的愉悦感只会使人堕落。

《红梦楼》能高举人性之大旗,肯定优伶,这与曹雪芹的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倾向是“眼光向下”,即从过去重视研究上层精英的活动,转向注重探讨一般民众,因此研究《红楼梦》中的以芳官为代表的女戏子,具有不言而喻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