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I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药对干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对干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对干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吕梦婷;黄晓桃;吴云霞【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研究》【年(卷),期】2018(010)005【总页数】4页(P261-264)【作者】吕梦婷;黄晓桃;吴云霞【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中药/药理系,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武汉 43007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中药/药理系,武汉 430030【正文语种】中文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功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在特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功能不同的细胞,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和器官中均发现了干细胞的存在[1]。

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功能,使其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维护更新及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干细胞的应用将为临床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2]。

中医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材来源广泛、作用靶点多且毒副作用小,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对中医药的不断深入研究,许多学者发现,中药能够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能直接在干细胞治疗中产生协同效应,为疾病的治疗开辟新前景。

近年来有关中药干预干细胞的研究成为热门领域,现本文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对中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对干细胞作用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1 中药对干细胞的作用1.1 中药复方对干细胞的作用目前,中药大多以复方的形式治疗疾病。

复方体现了中药之间的协同效应,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因此对复方的研究与实际临床应用更贴近。

近年来,中药复方对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乃至毛囊干细胞的作用均有较多文献报道,其为中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关疾病奠定基础。

安红梅等[3]以食用左归丸的大鼠含药血清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CRL-1825细胞株,以探讨补肾阳中药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补肾阳中药可以有效抑制CRL-1825细胞凋亡。

大建中汤通过调节P2X7R介导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

大建中汤通过调节P2X7R介导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

大建中汤通过调节P2X7R 介导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肠易激综合征内脏痛*武静1, 田维毅1, 蔡琨1, 李尧锋1, 杨莎莎2△(1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 IBS )内脏痛大鼠脊髓后角(posterior horn of spi‑nal cord , PHSC )和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ACC )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 GFAP )及P2X7受体(P2X7 receptor , P2X7R )表达的变化及大建中汤(Dajianzhongtang , DJZT )的干预作用。

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母婴分离、乙酸灌肠等方式制备IBS 内脏痛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2周)、DJZT 组(10.8 g/kg DJZT 灌胃,每天1次,持续2周)和P2X7R 拮抗剂亮蓝G (brilliant blue G , BBG )组(腹腔注射50 mg/kg ,每天1次,持续2周),另设正常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2周),共计4组,每组10只。

采用腹部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 , AWR )评估各组大鼠内脏疼痛敏感度;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 , HE )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RT -q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大鼠PHSC 和ACC 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 BDNF )、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GFAP 和P2X7R 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PHSC 和ACC 组织中GFAP 和P2X7R 的定位情况。

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RORγtmRNA表达的研究

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RORγtmRNA表达的研究
s i on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c hr o ni c h e pa t i t i s B, c i r r h os i s a nd l i ve r c an c e r .M e t h o ds PBM C RO RTt m R NA e xp r e s s i on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c hr oni c he pa t i t i s B, c i r r h os i s a nd l i v e r c a n c e r we r e me a s ur e d wi t h r e a l t i me RT— PCR . Re s u l t s He a l t hy c on t r o l gr oup PBM C R0 R . y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1 9 . 0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1 9 — 2 5 2 4 — 0 2
结 论 乙型 肝 炎 、 肝 硬 化 和肝 癌 患 者 外 周血 单 个核 细胞 R O R T t mRN A表达 升 高, RO R T t 在 乙型 肝 炎 、 肝 硬 化 和 肝 癌 的发 病 中 具
有重要的作 用。
关键词 : 肝 炎 ,乙型 ; 肝硬化 ; 肝肿瘤 ; 转 录 因子
L “J u n
( Ce n t r e Bl o o d Ba n k o f Li a o c h e n g Ci t y, Li a o c h e n g, S h a n d o n g 2 5 2 0 0 0,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s t u d y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 mo n o n u c l e a r c e l l s Th l 7 c e l l s p e c i f i c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f a c t o r RORT t mRNA e x p r e s —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王振常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中医药治疗进展_王振常

第11卷 第9期 2009 年 9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9Sep . ,2009门脉高压是肝硬化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之一,自1980年Benoit开始用心得安治疗门脉高压症,特别是 Benoit等阐明了门脉高压症的“后向血流学说”和“前向血流学说”的原理以来,门脉高压症的治疗得以飞速发展,在近年的研究中,中药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现综述如下。

1 中药单方或其有效成分1.1活血化瘀类门脉高压的病理基础是肝内血循环的紊乱,导致肝脏血循环障碍,中医的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以疏通肝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流状态,从而达到降低门脉高压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丹参、桃仁、川芎、赤芍、当归等。

1.1.1 丹参 蒋立会等[1]将丹参注射液给PUT患者静脉点滴,前后各半小时分别行 B超检测 DPV、DSV、QPV。

结果发现丹参可以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A、B级)DPV、DSV、QPV,改善门静脉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对于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刘晓艳[2]研究表明,丹参可以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减轻门脉阻力从而降低门脉高压;刺激胃壁分泌黏液而减轻胃黏膜的损伤;诱发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改善微循环,增加胃黏膜血流和氧供;抗氧化和减轻细胞内钙超载,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对轻、中度出血治疗效果。

1.1.2 桃仁 万志强等[3]认为桃仁提取物能改善临床症候及肝功能指标,提高肝组织间质型胶原酶活性,降低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肝纤维化的程度,促使肝纤维化的逆转。

1.1.3 川芎 黄忠等[4]用川芎素治疗PUT患者,发现川芎素能使PV、SPV明显降低,PVX及 SPVX明显增加,ET-1浓度明显下降,而 Qpv无明显变化,对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明显作用,且其降压作用是通过降低门静脉系统的阻力实现的,并不改变门静脉血流量,对肝功能的保护有积极作用,对Child A、B级患者疗效显著。

丹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丹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离心 分 离肝 星 状 细 胞 ( c) 外 培 养 。 不 同 浓 度 的 丹 参 处 理 , RT—P R 法 半 定 量 检 测 H c 的 转 化 生 长 因 HS 体 用 C S 子 口( ITGF一口) NA 与 l型 胶 原 mR ImR NA 的 表 达 。 结 果 : 参 对 HS 的 TGF一口 丹 C l与 I型 胶 原 mR NA 的 表 达 有 抑 制 作 用 。 结 论 : 参 抗 肝 纤 维 化 作 用 可 能 与 TGF~口 和 I型胶 原 mR 丹 l NA 的 表 达 下调 有 关 。

论著・
丹 参 对 大 鼠肝 星 状 细 胞 转 化 生 长 因 子 l 3 l
与 I型 胶 原 mRNA 表 达 的 影 响
福 建 医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普 外 科 ( 5 0 4 蔡 方 刚 林 永 茔 翁 山耕 石 铮 刘景 丰 300 )
目的 : 讨 丹 参 抗 肝 纤 维 化 的 可 能 机 制 。 方 法 : 蛋 白 酶 、 原 酶 离 体 灌 注 大 肝 脏 , y o e z密度 梯 度 探 链 胶 N cd n
mo e u a e e . e h d : th p tcs el t el ss p r td fo r tl e y p o a e E a d c l g n s e f so lc l rlv 1 M t o s Ra e a i t l c c l wa e a a e r m a i rb r n s n ol e a e p ru i n a v a
a e iy g a i t c nt iug to ih N y ode z. V a i s c nd d nst r den e rf a in w t c n rou onc nt a i sofSa va m i ir hia w e e a e r ton l i l o r z r dde nd i t d a n—

中草药治疗肝脏疾病

中草药治疗肝脏疾病

比如用水飞蓟素抗纤维化治疗,半枝莲治疗慢乙肝,甘草甜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等,以及一些来自中国
和日本的中草药复合剂在适当的研究中都值得一试。除了其治疗性能,关于摄入中草药后引起肝损伤,包
括那些登广告治疗肝病的药物引起的报道正在逐渐增多。急性和(或)慢性肝脏损伤往往发生在摄入了一
些含有烷生物碱,石蚕属植物,大白屈菜,卡瓦,欧苍术,蓟属植物,番泻叶生物碱,阔叶灌木丛类及其
2.1 水飞蓟素 水飞蓟(奶蓟草)自 16 世纪就被用于治疗肝病。它主要的成分是黄酮,水飞蓟宾、水
飞蓟宁、水飞蓟亭和异水飞蓟。水飞蓟是生物学上活性最强的化合物并常被用来对制药产品 标准化[7]。水飞蓟的药理作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定义,并且它在体外和体内的肝脏保护作 用也有调查。实验研究证明了它具有抗氧化,免受自由基破坏,通过阻止谷胱甘肽消耗加强 抗氧化保护,以及抗纤维化活性等功能。
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
在急性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中,由于研究设计的大小,疗程和随访等方面
存在不足而导致矛盾的结果的产生或者未能满足方法学要求。多数临床试验中存在的一个主
要问题在于治疗终点的定义上,比如纤维化的进展,而且这些缺陷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个真实
治疗效果的缺失[30,31]。在目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正在研究是否更高剂量即 840mg/天的水飞蓟素在减缓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中的肝纤维化进程方面更有效,但是由于 缺乏强有力的临床证据,水飞蓟素不能被推荐用于肝病的治疗。
中草药治疗肝脏疾病
a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University of Berne, Murtenstrasse 35, CH-3010 Berne, Switzerland

中药复方更年春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要点

中药复方更年春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要点

中药复方更年春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妇女进入围绝经期以后,卵巢功能减退,出现了血管舒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以及骨质疏松、学习记忆力减退,甚至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对于AD的治疗尚处于对症阶段,雌激素和中医药在AD防治中的作用正在引起重视。

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增加了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心脏疾患和中风等的发病风险,故受到限制。

中医中药对由雌激素下降引起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因此中医中药对于雌激素下降有关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甚至AD可能有良性调节作用。

我院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临床实践,以滋肾柔肝清心泻火为治则制成以补肾为主更年春方(GNC),对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良好,尤其可以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能力。

既往研究发现,GNC可通过提高雌激素受体(ER)含量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起良性调节作用;GNC可以提高大鼠切除卵巢后Morris水迷宫成绩;GNC可提高海马中ERβmRNA和蛋白的表达、调节海马胆碱能指标并可能由此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而且GNC不导致子宫内膜增生,提示中药GNC对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解析GNC复方及主要单体成分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第一部分中药GNC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分析中药GNC含药血清和主要单体及其复合物对PC12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及时间。

方法3月龄SD雌性大鼠去势后随机分组,分别以中药复方GNC颗粒制剂或生理盐水灌服,制备GNC含药血清及正常大鼠血清。

以GNC含药血清、正常大鼠血清、F-12培养基(含5%FBS+15%HS,作为空白对照)、GNC复方中主要单体成分芍药苷(Pae)、黄连素(Ber)、知母皂苷A-Ⅲ(Tim)、淫羊霍苷(Ica)及其复合物处理PC12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摸索中药含药血清作用的有效浓度及时间;摸索四种中药单体及复合物(Ica+Tim+Pae+Ber)作用的有效浓度及时间。

缺氧与肝纤维化

缺氧与肝纤维化
1 D,IL一6、肿瘤坏死因子(TNF)0【、细胞间黏附分子一l、
MnSOD、P-selectin和趋化因子等的表达增加…。121。这些炎 症介质不仅与肝脏慢性炎症关系密切,而且还能刺激静止的 HSC活化。 HIF—l对肝纤维化的作用与其下游分子密切相关。该转 录因子的靶基因已发现30余个,诸如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糖 酵解相关基因、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血管紧张性相关基因、 基质代谢相关基因、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等。其诱导糖酵解相 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无氧代谢t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以 促进血管生成;诱导一氧化氮合酶、血红素氧化酶的表达, 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并能激活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 使红细胞生成增加,提高携氧能力,从而使缺氧的组织细胞
flJ
TOrOk NI.Recent 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J Gastroenterol,2008.43:315・321.
【2】Wynn TA.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fibrosis.J Pathol,
rats.
Zhongguo Zh5—48.(in
Chinese)
苏全武,李道本,朱佑明.加味复元活血汤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45—48.
【6】Liu CH,Lin E Hu YY.et a1.Progress of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缺氧可能通过介导『曼性炎症、促进E CM过度沉积和血
管生成三种病理过程而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其中 两个氧敏感性转录因子的活化是缺氧发挥作用的关键。它 们分别是核因子gB(NF—gB)和缺氧诱导因子一1(hypoxi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北京友谊 医院普 外科 , 北 京 10 5 ; 首都 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友谊 医院实验 中心) 00 0
摘要: 目的
探讨 中药对肝硬化大 鼠肝组织 I型腔原 mR A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 -c 测定 N R P R) T
大鼠肝组织 I查肢原 mR A表达 水平。结 果 治疗 组大 鼠肝 组织 l型胺 原 mR A表达 ( .0 N N 07 9±0 15 显著 低 于模 型组 .2 ) ( .1 ±0 15 . 10 5 .4 )P<0 0 。与对照组( .9 ±0 1 4 相 比无显著差 异。结论 复 方 中药 能显著降低 肝硬化 大 鼠 I型腔原 .5 066 6 ) mR A 的 表 达 。 N 关键词 : 中草药 ; 肝硬化 ; 腔原 ; 大 鼠 中囝分娄号 : R 6 2 3 43 文献标识码 : A
Ke r s y w0 d : d u s a d ls e b 1 l e i h s : c l g n r t r g . r eh r a ; i r r o i ol e ; a s e v cr s a
I型胶原是 肝 硬 化细 胞 外基 质 的主 要成 分 . 率
实验研 究以丹 参和柴 胡为 主要成分 的复方 中药对 I 型胶 原 mRN A表达 的影 响 。
S NG Mi .Z A O n g H NGZ o gto h n - WA G Y ,e a ( e t fG nr l ug r . f l t e igF i d hpH帆 a N u t l D p e ea S rey A f i e i n r n s i o i a dB j e nvri fM  ̄ i t& i 1 fn 1 0 iest o y dc a e删  ̄ i g 0 卿 . C ia) hn
和第 4 3 —4 5 4 5 4 4位 碱基相对 应 , 产生 一个 5 4b 可 l 口
E e t f  ̄ o t hn f c  ̄ mp ut C i ̄ h r sO h x rsino e ai t secl gn tp I RNA i ir oi as o d eb n teep eso fh p t i u ol e y e m c s a ncrh t r t c
t nc p o oy rs c anrat n R — C r sr t np l a ii meae h i eci ( T P R) Rs l C l g n t e I mR A l e ( .0 ±0 1 5 o h r u i i o e t u s o a e y l p N vk 07 9 e s .2 )ftego pw t Ot h — n s e sw r . nf a t o e ta h t ftego pw t u ci n hn s eb ( 1 e hr e b ees icn l w r h nta o h ru i o t ee igC i eh rs 1 0 5±0 1 5 , i i g yl h r v e . 4 ) P<0 0 , u i h d n .5 bt t a o s n i n i e n e rm c n— go p 0 6 6=0 1 ) C nls n C mp u dC ieeh rscn s nf a t era e e . i ic t f / c o o t g fa d f  ̄ f ru ( .9 .6 4 o c i o o n hns eb a i icn l d ce s t x uo g i y eh pes a o e a ct - e ol r ka f p f  ̄ t l ̄ s h i i lc a tp y e I mRN Cdi u e i h s t A i C I n c c r ir s n -d d r o sa
T A AG G A TG C 一3 , 游 : ’一 TG G G A C A C ’下 5 T T G G G A A T G G 1 v G 一 。 它 们 分 T G A T A ] rG 3’
别与大 鼠 I 型胶 原 1 c NA的第 34 —36 链 D 9 1 9 0位
维普资讯

8 ・
Unv 0 2年 2月 。3 ( i)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3 1
文章编号 : 1 0 07—6 1 (0 20 —0 0 —0 6 12 0 )1 0 8 2
复方 中药对 肝硬 化大 鼠 I 胶 原 mR A表达 的影Ⅱ 型 N 向
宋 明 张 忠涛 王 宇 , 薛建 国1 阴椭 宏 马雪 梅 马 红 . 贾继 糸 ( 首都医科大学附 . , , , . -
Abta t: sr c
C ptlU ,a i — a
Obetv o ivsiaete ef to o o n hn eh rs [ h x rsin o e ai t ec l g n tp I jcie T et t h f c fcmp u d C ie eb m tee pes fh p t i ol e y e n g e s o c  ̄u a
mRNA c ,id cd crh s as M eh s Th x rsi fh p t isecl g n tp mRNA sd tr n db e es- i c a -n u e i oi rt t ̄ n r s ee pes n o e ai t u ol e y e I o c s a Wa eemie yrv 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