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6,7节)

合集下载

第6节一阶和二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第6节一阶和二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代人方程,比较同次系数,确定出 B0, B1, B2, , Bn 得到方程的特解。对于 f ( x) 是一般的 n 次多项 式的情况可类似求解。
8/8/2024 1:07 AM
第7章 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
当 a 1时,取 s 1,此时将
y x x(B0 B1x Bn xn )
代人方程,比较同次系数,确定出 B0, B1, B2, , Bn 得到方程的特解。这种情况下,方程的左端为 yx , 方程为 yx cxn ,可将 xn化成 x(n) 的形式 求出它的一个特解。
2 , 1
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yx A1(2)x A2 因为 1 a b 1 1 2 0 ,a 1 2 所以特解为
yx
12 x 21
4x
故原方程的通解为
yx 4x A1(2)x A2 ( A1, A2为任意常数)
8/8/2024 1:07 AM
第7章 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
其中 r
2 2
b , tan
4b a2 ,
A1, A2 为任意常数。
a
8/8/2024 1:07 AM
第7章 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
2.方程(4)中 f ( x)取某些特殊形式的 函数时的特解(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1) f ( x) c (c 为常数)
方程(4)为
yx2 a yx1 byx c (6)
8/8/2024 1:07 AM
第7章 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
利用待定系数法 设方程具有yx kxs形式 的特解。
当 a 1时,取 s 0 ,代人方程得 k ak c
k c , 1a
所以方程的特解为
yx
c 1
a
又因对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yx Aa x

第7章 化学动力学(第二讲)

第7章 化学动力学(第二讲)

据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可推导出不同反应物分子和相同反
应物分子在单位时间和单位体积的碰撞数为:
ZX,Y
L2 1000
DX2,Y
8RT (
M
)
1 2
cX
cY
ZX,X
工科大学化学
2
L2 1000
d
2 X
(
8RT
M X
)
1 2
cX2
(L1 s1) (L1 s1)
rX,Y
dcB dt
L 1000
DX2 ,Y
工科大学化学
反应势能面图
势能面
工科大学化学
马鞍点(saddle point)
在势能面上,活化络合物 所处的位置T点称为马鞍点。该 点的势能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 处的稳定态能量R点和P点相比 是最高点,但与坐标原点一侧 和D点的势能相比又是最低点。
如把势能面比作马鞍的话, 则马鞍点处在马鞍的中心。从 反应物到生成物必须越过一个 能垒。
式中α是每一次链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数目。 根据稳态法可得:
dcR dt
k1cA
k2cRcA
k2cRcA kwcR
kgcR
0
工科大学化学
解上述方程得: cR
k2cA
k1cA
(1 )
kw
kg
所以支链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r
dcP dt
k2cRcA
k1k2cA2
k2cA (1 ) kw
kg
验值相符,说明反应机理是正确的。
工科大学化学
2、 “稳态法”求直链反应速率方程
(Steady State Approximation) 假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体系基本上处于稳态, 各中间产物的浓度可认为保持不变,这种近似处理称为 稳态近似,一般活泼的中间产物可以采用稳态近似。

第9版儿科学-第7章 免疫性疾病:4、5风湿热;6、幼年特发性关节炎;7、过敏性紫癜;8、川崎病

第9版儿科学-第7章 免疫性疾病:4、5风湿热;6、幼年特发性关节炎;7、过敏性紫癜;8、川崎病
目录
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
作者 : 王墨、唐雪梅、李秋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目录
第四、五节 风湿热
第六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第七节 过敏性紫癜
第八节 川崎病
重点难点
掌握 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分类标准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 急性风湿热的治疗和预防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链球菌感染证据
1.近期患过猩红热
2.咽培养溶血性链球菌 阳性
(4)充血性心力衰竭
2.多发性关节炎 3.舞蹈病 4.环形红斑 5.皮下小节
概述
3.ASO或风湿热抗链球 菌抗体增高
(1)ESR增快,CRP阳性, 白细胞增多,贫血 (2)心电图:P-R间期延 长,Q-T间期延长
儿科学(第9版)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分型 全身型 性别 男性 60% 女性 90% 女性 80% 女性 80%
常见发 病年龄
2~8岁
侵犯 关节
任何关节
实验室 检查
RF(-) ANA(-) RF(-) ANA(+) 25% RF(+)100% ANA(+) 75% ANA(+) 50%
关节外 表现
发热、 皮疹 少
预后 25%严重关节 炎,警惕MAS 10%~15%严 重关节炎
初发的预防(一级预防)
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概述
复发的预防(二级预防)
长效青霉素(120 万U 肌肉注射,1次/3~4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无心脏损害者至少5年(最好至25岁),有心脏损害者终身

第七章 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pptx

第七章 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pptx
解得mg= h .
学海无 涯
8.3.5 m 解析 物体在斜面上受重力 mg、支持力 FN1、滑动摩擦力 Ff1 的作用,沿斜面加速下滑, 在水平面上减速直到静止.
方法一:对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知物体下滑阶段:
FN1=mgcos 37°
故 Ff1=μFN1=μmgcos 37°
由动能定理得

②式除以①式得xx=12 vv2221.
故汽车滑行距离
x2=v22x1=( 8) ×2 3.6 m=6.4 m]
v12
6
点评 对恒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以考虑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但在涉及力、位移、速度
时,应优先考虑用动能定理分析.一般来说,动能定理不需要考虑中间过程,比牛顿运动定
律要简单一些.
H+h 7. h 解析 解法一:物体运动分两个物理过程,先自由落体,然后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落
C. 动能定理只适用于直线运动,不适用于曲线运动 D. 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又适用于变力做功的情况
学海无 涯
4.
图1
有一质量为 m 的木块,从半径为 r 的圆弧曲面上的 a 点滑向 b 点,如图 1 所示,如果

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B.因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所以合外力的功为零
C.重力和摩擦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
D.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知识点三 动能定理的应用
5.一个 25 kg 的小孩从高度为 3.0 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
2.0 m/s.取 g=10 m/s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动能的概念 1.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动能不可能为负值 C. 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D. 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2. 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 ) A. 甲的速度是乙的 2 倍,甲的质量是乙的21

第七章第6节电力系统故障运行的等值网络3p

第七章第6节电力系统故障运行的等值网络3p
(2)负序等值网络。负序等值网络与正序等值网络基本相同:对于静止元件;对于旋转元件虽不等于,但在计算次暂态短路电流时,可以认为;短路点的负序电压也不为零。不同点是:负序网络中无电源电动势,即电源电动势等于零。这样由所计算电力系统有关元件负序参数组成了原始负序等值网络,如图 所示。经简化后可得负序等值网络的简化形式,如图7-40(b)所示。其中为电源的负序中性点; 为负序等值阻抗; 为短路点的负序电压。
依上述特点,可将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原始等值网络化简后,最后作出三相等值网络。该网络从电源中性点N(包括所考虑的电动机的中性点)开始,作其等值电动势 ,并经等值阻抗 至三相短路点 止,就形成了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等值网络,如图7-39所示。
等值网络中 为所计算电力系统所有电源电动势的等值电动势; 为所计算电力系统所有有关元件正序阻抗的等值阻抗,即所有电源中性点对三相短路点的等值阻抗。
一、短路故障的等值网络
1.三相短路的等值网络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为对称短路,三相等值网络是相同的,故可只作一相的等值网络。该等值网络为由电力系统中各有关元件正序阻抗所形成,基本上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等值网络形同,如变压器、电力线路、电抗器等静止元件与正常运行时完全相同。但应对正常运行的等值网络及序参数加以修正,要考虑发电机的次暂态电动势 及次暂态电抗 ,以及负荷的电动势 和电抗 ,并适当考虑异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同时三相短路时短路点的电压为零。所以,三相短路的等值网络可以从正常运行的等值网络修正而得。
二、非全相运行的等值网络
三相电力系统断开一相或两相的运行称为非全相运行。非全相运行是系统在断口处发生的纵向不对称的运行状态,而不对称短路是系统在短路点处发生的横向不对称的运行状态。因此,对非全相运行的分析、计算也是采用对称分量法,将不对称的三相系统分解为正、负、零序三组对称的三相系统,从而要作出各序等值网络图。这时,各元件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也与不对称短路相同。所不同的是,不对称短路时,各序电压施加在中性点(零电位点)与短路点之间,即各序网络的始末端之间;而非全相运行时,各序电压则施加在断口上,因这时断口两侧就是各序网络的始端和末端。根据以上分析作出图7-41(a)所示网络,在、间发生断相时的各序等值网络,如图7-41(b)、(c)、(d)所示。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6节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课时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7章第6节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课时

第7章认识我国的区域第六节长江中下游平原第2课时“鱼米之乡”沿江工业地带人口和城市密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条件及主要农产品。

2.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及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地区,了解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及特征。

难点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人口和城市密集的地区,了解上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人们把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请你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说说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今天我们继续进行长江中下游平原之旅,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板书)“鱼米之乡”沿江工业地带人口和城市密集【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97-P101,完成下列要求。

一、“鱼米之乡”1.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自古就是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籽、茶叶、柑橘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今后应稳定农田面积、发展规模经营、扩大多种经营,发展名优特农产品生产。

二、沿江工业地带1.利用东西绵延的长江以及众多南北分布的支流和铁路干线,为长江沿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2.主要工业基地有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沪宁杭为中心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人口和城市密集1.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历史上被称为“九省通衢_____”之地,是著名的江城,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七章第7节 实验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七章第7节 实验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3)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开关闭合前,应使 加在小电珠两端的电压最小,并从零开始调节,故应将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 a 端;要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 应由中点向 b 端滑动. (4)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ab 间的电流变化过大,应 在其间多测几组数据,才能获得更准确的图像.
【答案】 (1)×1 7.5 (2)见解析 (3)a b (4)ab
第七章
第7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解析】
(1)根据小电珠的规格可算出在额定电压
下的阻值约为 10 Ω,故用多用电表粗测阻值时应使指针 在中值电阻附近,误差小,故应选择“×1”倍率,示数 为 7.5 Ω.
第七章
第7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
第七章
第7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第七章
第7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出于安全考虑,开始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零. (3)由题图可知,当 U=3.0 V 时,I=0.25 A,P=UI =0.75 W.
第七章
第7节
高1)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所示.
(2)B 端(也可能是 A 端,与所连实物图对应即可) (3)0.25 0.75
第七章 第7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交流与思考】
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曲线上各点对应的曲线的斜率是否表示小电珠在该电压 下的电阻值?若是,说明理由;若不是,如何表示该电 压下的电阻值?
第七章
第7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五、注意事项 1.电路的连接方式 (1)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为小电珠的电阻很小, 与 0~0.6 A 电流表串联时, 电流表的分压影响不能忽略. (2)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连接:目的是为了使小 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第七章6、7节内容

第七章6、7节内容

M x max
b

M y max Wy
f
W 式中x
——按吊车梁受压纤维确定的对x轴的毛截面量;
W y ——上翼缘对y轴的毛截面模量;
b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按附录3确定。
当采用制动梁或制动衔架时,梁的整体稳定能够保证,不 必验算
(3) 刚度验算
吊车梁在垂直方向内的刚度可直接按下式近似计算(等 截面时);
式中
M max h QS2 , Wnx1 hw Itw
1 ——系数,当 与 c 异号时,取1 =1.2;当 与 c 同号时,
1 取 =1.1;
h ——梁的高度;
hw ——腹板高度;
S 2 ——计算点以上毛截面(吊车梁上冀缘)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2)整体稳定验算
无制动结构时,按下式验算梁的整体稳定性:
可按《结构力学》中影响线的方法进行内力的计算。
• 计算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时,按两台吊车考
虑;
• 计算吊车梁的疲劳和变形时,按作用在跨间内起重量
最大的一台吊车考虑。

吊车梁、制动结构、支撑杆自重、轨道等附加零件自重以及 制动结构上的检修荷载等产生的内力,可以近似地取为吊车 最大垂直轮压产生的内力乘以下表相应系数:
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两种墙架的特点:
1. 整体式墙架直接利用厂房框架柱与中间墙架柱一起组
成墙架结构来支承横梁和墙体;
2. 分离式墒架是在框架柱外侧另设墙架校与中间墙架柱
和横梁等组成独立的墙架结构体系。 墙体类型 厂房围护墙分为砌体自承重墙、大型混凝土墙板和轻型
墙皮三大类。
• 砌体自承重墙由砌体本身承受砌体自重并通过基础梁传
吊车梁与柱的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一是I2 挥发,二是I-被空气中的 氧所氧化。 防止I2挥发,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入过量KI,KI与I2形成I3—,以增大I2的溶解度,降低 I2的挥发性。 2.析出碘的反应在碘量瓶中进行,滴定切勿剧烈摇动。 防止I-被氧所氧化,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酸度控制 2. 避光,光催化氧化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 重铬酸钾法 (一)概述
重铬酸钾也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 K2Cr2O7与还原剂作用时被还原为Cr3+,半反应式为: Cr2O72— + 14H+ + 6e—= 2 Cr3+ + 7H2O
E 1.33 V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它与高锰酸钾法比较,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 K2Cr2O7容易提纯,在140—150℃时干燥后,可以直 接称量,配成标准溶液 2.K2Cr2O7标准溶液非常稳定 3.K2Cr2O7的氧化能力没有KMnO4强,选择性好。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三、碘量法 (一) 概述 碘量法是以I2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碘量法的基本反应是
I2
+2e-=2I-,
E 0.535 V
由 E 可知I2是较弱的氧化剂,而I-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 因此碘量法可以用“直接”和“间接”的两种方式进行滴定。 1.直接碘量法 电位比 E 低的还原性物质,可以直接用I2的标准溶液滴 定,一般是较强的还原剂,如:S2-、SO32-、Sn2+、S2O32-、 AsO32-、SbO33-等。
SnCl2 + 2HgCl2= SnCl4 + 2Hg2Cl2↓ Cr2O72-+ 6Fe2++ 14H+= 2Cr3-+ 6Fe3++ 7H2O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2.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又称化学耗氧量(COD),是水体受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一定体积的水体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 质的量,以氧化这些有机还原性物质所需消耗的O2 的量来 表示。 高锰酸钾法适合于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等污染不 十分严重的水体,而重铬酸钾法适用于工业废水的分析。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解:此例为用间接碘量法测定Pb2+ 含量。有关的反应式为: Pb3O4+2Cl-+8H+=3Pb2++Cl2↑+4H2O Pb2++CrO42-=PbCrO4 2PbCrO4+2H+=2Pb2++Cr2O72-+H2O Cr2O72-+6I-+14H+=2Cr3++3I2+7H2O 2S2O32-+I2=2I-+S4O62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为 Pb3O4 3 Pb2+ Pb2+ CrO421/2Cr2O723/2I2 3S2O32∴ Pb3O4 9S2O32-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2.测定软锰矿中MnO2的含量 在H2SO4溶液存在下,加入准确且过量的Na2C2O4 (固体)
或Na2C2O4标准溶液,加热待MnO2与C2O42-作用完毕后,再用 KMnO4标淮溶液滴定剩余的C2O42-。
由总量减去剩余量,就可以算出与MnO2 作用所消耗去的
Na2C2O4的量,从而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百分含量。
有些氧化性物质,如不能用KMnO4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就可用返滴定法进行滴定。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应用实例 1.H2O2的测定
可用KMnO4 标准溶液在强酸条件下直接滴定H2O2 溶液, 反应如下:
MnO4-+5 H2O2+6H+=2Mn2++5O2↑+8H2O
许 多 还 原 性 物 质 , 如 FeSO4 、 As(Ⅲ) 、 Sb(Ⅲ) 、 H2C2O4、Sn2+和NO22-等,都可用直接法测定。
3IO-= IO3-+ I酸化后上述岐化产物转变成I2: IO3-+5I-+6H+=3I2+H2O 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2S2O3+I2=2S4O62-+2I-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关键是得到被测组分与滴定剂 的计量关系
待测组分X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得到产物Z,再用滴 定剂T来滴定Z,各步反应式所确定的计量关系为:
MnO
2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例7-11 取25.00mlKI试液,加入稀HCl溶液和10.00ml0.0500mol· -1KIO3 L 溶液,析出的I2经煮沸挥发释出。冷却后,加入过量的KI与剩余的KIO3反 应,析出的I2用0.1008mol· -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耗去21.14ml。试计 L 算试液中KI的浓度。 解:挥发和测定涉及同一反应: IO3-+5I-+6H+=3I2+3H2O 滴定反应为 I2+2S2O32-=S4O62-+2I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为 IO3IO35I3I2 6S2O32-
aX aX bY dT … cZ dT
a cT VT M x x d ms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例7-7 大桥钢梁的衬漆用的红丹作填料,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Pb3O4。称取红丹试样0.1000g,加盐酸处理成溶液后,铅全 部转化为Pb2+。加入K2CrO4使Pb2+沉淀为PbCrO4。将沉淀 过滤、洗涤后,再溶于酸,并加入过量的KI。以淀粉为指示 剂,用0.1000mol· -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用去 L 13.00ml。求红丹中Pb3O4的质量分数。
作业:p235 -236 23,26,27,37,38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六节
一、KMnO4法 (一)概述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高锰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其半反应是: MnO4-+ 8H+ + 5e- = Mn2+ + 4H2O
E 1.51V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用KMnO4溶液作滴定剂时,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可
采用不同的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法 许多还原性物质,如FeSO4 、H2C2O4 、H2O2 、 Sn2+ 、 Ti(III)、Sb(III)、As(III)、NO2— 等,可用KMnO4 标准溶液直 接滴定。 2.返滴定法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为:
MnO2
2MnO4-
H2C2O4
5 H2 C 2 O4
MnO2的含量可用下式求得:
5 (nH 2C2O4 nKMnO4 ) M MnO2 2 100% ms 0.7500 5 0.02000 30.00 10 3 ) 86.94 126.07 2 100 % 77.36 % 0.5000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消耗在KI试液上的KIO3的物质的量为:
cKIO3 VKIO3
1 cNa2 S2O3VNa2 S2O3 6
1 5 (cKIO3VKIO3 cNa2 S2O3VNa2 S 2O3 ) 10 3 6 cKI 0.02897mol L1 25.00 10 3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应用实例 1.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试样用浓HCl加热分解,在热的浓HCl溶液中,用SnCl2 将Fe(III)还原为Fe(II),过量的SnCl2用HgCl2氧化,此时溶 液中析出Hg2C12丝状白色沉淀,然后在1-2mol·L-1H2SO4 H3PO4 混 合 酸 介 质 中 , 以 二 苯 胺 磺 酸 钠 作 指 示 剂 , 用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Fe(II)。
例7-8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g,加入0.7500g H2C2O4· 2O 2H
及稀H2SO4,加热至反应完全。过量的草酸用 30.00ml0.0200mol/LKMnO4滴定至终点,求软锰矿的氧化 能力。 (以 MnO2 表示)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解:有关反应式为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故在试样中Pb3O4的质量分数为:
1 C Na2 S 2O3 VNa 2 S 2O4 M Pb3O4 9 100% ms 1 0.1000 13.00 10 3 685.6 9 100% 99.03% 0.1000
Pb O
3
4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I2十2S2O32—=2I—+S4O62—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2.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在碱性溶液中,I2与OH-反应生成的IO-能将葡萄糖定量氧化:
I2+2OH-=IO-+I-+H2O
CH2OH(CHOH)4CHO+IO-+OH-= CH2OH(CHOH)4COO-+I-+H2O
剩余的IO-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岐化反应: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应用实例
1.铜矿石中铜的测定
矿 石 经 HCl 、 HNO3 、 溴 水 和 尿 素 处 理 成 溶 液 后 、 用 NH4HF2 掩蔽试样中的Fe3+ ,使其形成稳定的FeF63- 络合物,并 调节溶液的pH为3.5—4.0,加入KI与Cu2+ 反应,析出的I2 ,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反应式如下: 2Cu2++4I—=2CuI↓+I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