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人民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

高考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要求理解、熟悉)(从经济原因、阶级基础、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等方面理解。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

②19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局限性——他们不能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自身蕴涵的革命性,尤其认识不到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所以只能是空想。

)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诞生A、1847年,马、恩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一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1、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A、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了资产阶级旧军队、旧警察,取消了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

B、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2、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A、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给资本主义制度以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高三历史复习:《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

高三历史复习:《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

一、科学理论之路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理 论 之 路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工人运动
(3)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
国空想社会主义 。
(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总结经验教 训。
社会关系的 变革
理论来源 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展到19世纪30、40年代,不同层次人对工业 发展的言论。
甲:机器不断的运作,金钱就滚滚而来。让机器运转的更猛 烈一些吧,生产,生产,再生产。 乙:工作,工作,工作。我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工作不 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 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 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 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 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 《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 要经常读,重点读,读些马列主义经 典著作,还可以从中了解马克思主义 发展过程,在各种理论观点的争论和 批判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 的认识。
——毛泽东
知识拓展 课内延伸(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旧中 址共 一 大 南 昌 起 义 新 中 国 成 立 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最高纲领和 纲中 领共 二 大 斗井 争冈 山 的
民主革命纲领
继承
实事 发展 求是 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居于领导地位
中国特色人民民主专政
链接高考 实题演练
(1)【 2012年浙江文综】《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里叶、 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 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 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二、如何判断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一是看政权的组织者的阶级属性,二是看该政权采取的措施。

巴黎公社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这一性质可从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出来,如下:(1)公社委员会基本上都由工人阶级组成;(2)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3)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三、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较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

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变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高中历史 专题八 《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教案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八 《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教案 人民版必修1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记马克思主义产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实及影响,提高联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背景特点与评价,学会抓本质和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

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简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重难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

三、课时学法指导1.依据聚焦课堂及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全力完成导学案。

(注:导学案完成要求书写规范工整。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经小组讨论写在导学案中反馈给老师。

四、预习案1.任务布置:(2)了解基本史实: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俄国十月革命2.存在问题:五、探究案1.阅读教材P136—139,概括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主观条件)和历史意义。

2.归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完成下表。

六、训练案1.聚焦课堂基础巩固★2.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七、反思与小结1.2.3.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2014高考人民版历史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2014高考人民版历史总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2)在法国 ①深入研究了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 主义。 ②直接参加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 (4)转变:1844 年,马克思发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 导言》 ,已经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了。 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
3.恩格斯的转变 (1)出生:生于德国莱茵省的 巴门 市。 (2)转变:1842 年来到英国的纺织中心 曼彻斯特 ,通过
巴黎公社
革命
成立。
3.革命措施 (1)军队: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 国民自卫军 。 (2)政权: 公社委员会 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 关,下设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权力。 (3)民主制度: 公社委员 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 民负责,受选民监督。 (4)待遇: 国家公职 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 工人的工资。
[解析] 黑格尔提出的是辩证法思想, 应排除 A 项; 亚当· 斯 密写了《国富论》 ,属于英国的政治经济学范畴,故排除 B 项; 圣西门和傅立叶都属空想社会主义者,故排除 D 项;只有费尔 巴哈是德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故选 C 项。
[答案] C
3. 马克思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 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是在 A.德国柏林 C.比利时布鲁塞尔 B.英国曼彻斯特 D.法国巴黎 ( )
即时练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 )
②芝加哥工人举行五一大罢工
③巴黎公社的建立 ④第二国际成立大会的召开 A.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解析] ①发生于 1864 年,②发生于 1886 年,③发生于 1871 年,④发生于 1889 年,故正确排列是①③②④,应选 B 项。 [答案] B
[答案] C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单元概述1、本单元在模块中的地位专题八这一专题主要叙述了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界,形成了前后两大阶段。

本专题讲述的是前一阶段的70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本专题主要包括早期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组织、巴黎公社、列宁主义诞生以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作为思想体系,是阐明和论证人类解放、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放的思想体系;作为运动,是争取实现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运动;作为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制度。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也必定在实践中丰富、创新,并指引着千百万劳动群众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2、本单元的重点、难点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国际工人运动各个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及对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巴黎公社革命及其经验教训,了解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教师应驻注重整体学习环节的把握,调动学生机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

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精神的体验,使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三、课时安排与教学策略第1课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第2课时: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师讲述和学生合作探究)第3课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师讲授和情景再现,讨论)四、评价反馈观察法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从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和本课相关的资料,通过资料准备的成果展示预习阶段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程度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创优导学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课件 人民版必修1

【创优导学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课件 人民版必修1

对巴黎公社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对工人 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又要看到其失败的必然性和一些 不成熟的地方。
三、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客观条件 ①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 发展相对缓慢。 ②政治: 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的俄国, 国内外矛盾复杂尖锐。 ③国际:“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个政权并存局面 结束。
(2)过程:1917 年 11 月 6~7 日, 彼得格勒 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3)结果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武装起义,
②1917 年 11 月 7 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 了《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 成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
【方法技巧】 推理型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理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 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 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平时 复习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 掌握运用。
(1)站在国际工人运动史的角度认识十月革命,它是世界上 第一个获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历史开始进入探索社会 主义道路时期;站在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它为俄国的现代化 开辟了新的道路。 (2)站在现代民主政治的角度认识苏维埃体制,能够正确理 解苏维埃体制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点,认识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受十月革命影响很大,高考试题 重视中外知识的联系,比较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异同。
学习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某高 三二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 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 无产阶级政权 ) ②巴黎公社是在无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四川专用)一轮复习训练12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四川专用)一轮复习训练12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2014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四川专用)一轮复习训练12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原创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声明:“共产主义就是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所以,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各种观念。

”这说明()。

A.共产主义是最好的生产关系B.过去的所有制从未起过积极作用C.体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彻底性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坚决地”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要求无产阶级斗争要具有革命的彻底性,打破传统的,重新建立新的,故选C。

A、B两项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皆排除;D项从题干中无法看出,排除。

答案 C2.(2013·四川德阳模拟)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①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②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马克思主义有其思想来源,体现了①;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体现了③。

答案 B3.(原创题)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在德国的迅速发展》一文中说:“共产主义的事业仍然在迅速发展……到处我都碰到一些新近改变信仰的人,他们都在无比热情地讨论和传播共产主义的思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全世界无产者已经联合起来了B.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C.俄国已经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指导意义巨大解析共产主义事业在德国的迅速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课程标准: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二、重点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2、难点: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史三、单元综述:1、突出五个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意义;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新中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奠基举措;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及其意义。

2、形成三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俄国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五、基础知识梳理〈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使社会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2、阶级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三大思想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4、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三大内容: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②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共产主义。

〈2>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建立:1871年3月18——3月282、措施:政权——废旧国家机器,代之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民选公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实行八小时工作制;3、失败:1871年5月下旬;<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爆发革命的必然?/俄国爆发革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客观条件:经济落后/政治腐朽(沙皇)/一战激化矛盾主观条件:工人/党/农民2、十月革命的进程:(和平夺权——武装夺权)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爆发)——建立苏维埃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内容[P128])3、历史意义:伟大的开端(对俄国/ 对世界)[P128-129]〈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949——1956: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时期)1、建国初前三年(1949——1952)——奠定基础:巩固政权、和平环境、恢复国民经济(这三大方面措施的内容分别有哪些?[P130-131])2、建国初后四年(1953——1956)——完成过渡:(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3)政治上: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为完成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六、自构体系:七、巩固训练:1、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以下哪个国家: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2、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是: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引文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指A.法国启蒙思想家B.马克思与恩格斯C.空想社会主义者D.巴黎公社领导人4.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是指①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③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④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含义主要是指无产阶级A.接受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进入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时期D.开始提出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要求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不包括: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7、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想学术界吐露。

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

”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A又想创立科学理论B、只想创立科学理论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8、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9、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A.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C.民主选举公职人员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10、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是19世纪初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高峰和总结C.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D.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军事上犯了致命的错误11、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实际是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1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最主要的客观条件是A、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B、俄国无产阶级组织性、战斗性强C、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D、俄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封建残余势力强大13、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4、1917年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决定用武力夺权代替和平夺权,主要是由于:A.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B.人民群众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七月流血事件发生,临时政府完全掌握政权D.临时政府勾结前线反动军官准备到首都镇压革命15、关于十月革命的意义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C.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6、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17、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历史文献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布的?(2)这一历史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共产党宣言》(3)你怎么评价这一文献的历史价值?1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71年5月28日,图一:1871年起义图二:起义领袖瓦尔兰遇难(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杀害图二领袖的是当时的什么政权?(3)图一、二反映的起义的性质是什么?(4)图中1871年起义反映了哪些新特点?它是否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为什么?2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1871年起义图二:1917年攻打冬宫(1)图一反映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2)图二反映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3)图一与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点?答案1-17:AACDD BCDBD DAACB CB18[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历史文献《共产党宣言》的理解运用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1)背景:经济前提: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基础:三大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思想基础:三大思想来源。

实践活动:马、恩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2)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揭露和批评了种种社会主义派别,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

指出无产阶级应建立自己的政党,同时要加强国际团结。

(3)《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

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9[思路解析] 这是一组由图片组成的材料,解题时要认真看清图片及“1871年”的提示,不难判断出事件是巴黎公社起义,从而用巴黎公社的知识来回答各问。

[答案](1)巴黎公社起义。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4)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夺权尝试;否;国为生产力水平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20、[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图图片分析能力及史实再现能力。

从图一和图二的有效信息“1871年”、“1917年”可分别推断出为巴黎公社起义和十月革命。

其它问题回顾所学知识则可作答。

[答案](1)巴黎公社起义。

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

(2)十月革命。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俄国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3)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夺权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