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高三历史复习:《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

一、科学理论之路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理 论 之 路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工人运动
(3)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
国空想社会主义 。
(4)主观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总结经验教 训。
社会关系的 变革
理论来源 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展到19世纪30、40年代,不同层次人对工业 发展的言论。
甲:机器不断的运作,金钱就滚滚而来。让机器运转的更猛 烈一些吧,生产,生产,再生产。 乙:工作,工作,工作。我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工作不 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
《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 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 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 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 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 《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 要经常读,重点读,读些马列主义经 典著作,还可以从中了解马克思主义 发展过程,在各种理论观点的争论和 批判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 的认识。
——毛泽东
知识拓展 课内延伸(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旧中 址共 一 大 南 昌 起 义 新 中 国 成 立 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最高纲领和 纲中 领共 二 大 斗井 争冈 山 的
民主革命纲领
继承
实事 发展 求是 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居于领导地位
中国特色人民民主专政
链接高考 实题演练
(1)【 2012年浙江文综】《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里叶、 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 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 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2021年整理)必修Ⅰ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必修Ⅰ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必修Ⅰ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必修Ⅰ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全部内容。
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两大阶段: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创立到实践成功。
②1917年-—-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世界多国。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特点:①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②由理论到实践(马克思主义到巴黎公社再到十月革命);③由一国实践到世界多国实践(苏联到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课标要求】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空想到科学)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使社会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阶级矛盾)。
2)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思想基础:十九世纪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1

日本 发展中 国家 中国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种力量重新组合,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种力量重新组合 , 如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 界,欧盟的组建及迅速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走出低谷, 欧盟的组建及迅速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走出低谷,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越来越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正在成 为一支重要力量。 为一支重要力量。 3.多极化趋势下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 和平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必修1
专题五
必修1
专题五
一、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必修1
专题五
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1
专题五
必修1
专题五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1.由空想到科学 . 圣西门、傅立叶、 圣西门 、 傅立叶 、 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 天才的设想。 世纪三 四十年代, 世纪三、 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 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 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 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 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 年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 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必修1
专题五
(2009·高考安徽文综卷 高考安徽文综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高考安徽文综卷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通过的宣言指出: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 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 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 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 起国际关系恶化。 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 C.互相合作 . 解析: 解析 : B.互相竞争 . D.互相对峙 . )
史人民版必修ⅰ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质量检测(精)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世纪中期工人开始走上“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这条“阳光大道”是指() A.封建主义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D.修正主义解析:本题从宏观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课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阳光大道”的含义,但通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放人类”进而推断出为社会主义。
而资本主义只能是解放资产阶级。
答案:C2.《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解放,必须()A.进行罢工B.进行暴力斗争C.进行合法斗争D.进行议会斗争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基础知识能力。
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解放,必须进行暴力斗争。
答案:B3.第一国际成立后,其活动的原则是()A.《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B.马克思主义C.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与压迫D.反对第一国际内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派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国际成立后,总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立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故A项正确。
答案:A4.“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
”这首唱响全球的《国际歌》中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论诞生于()A.巴黎公社B.《四月提纲》C.《共产党宣言》D.十月革命解析:A项是迷惑项,《国际歌》中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论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其思想具体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
答案:C5.巴黎公社委员佛兰克尔曾说:“3月18日的革命完全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如果我们丝毫不为这个阶级谋福利,那我认为公社本身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为了为无产阶级谋福利,巴黎公社采取的具体措施有()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②公社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③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④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本题以史料阐释导入,考查学生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单元概述1、本单元在模块中的地位专题八这一专题主要叙述了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界,形成了前后两大阶段。
本专题讲述的是前一阶段的70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本专题主要包括早期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组织、巴黎公社、列宁主义诞生以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作为思想体系,是阐明和论证人类解放、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放的思想体系;作为运动,是争取实现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运动;作为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制度。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也必定在实践中丰富、创新,并指引着千百万劳动群众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2、本单元的重点、难点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国际工人运动各个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及对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巴黎公社革命及其经验教训,了解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教师应驻注重整体学习环节的把握,调动学生机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
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精神的体验,使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三、课时安排与教学策略第1课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第2课时: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师讲述和学生合作探究)第3课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师讲授和情景再现,讨论)四、评价反馈观察法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从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和本课相关的资料,通过资料准备的成果展示预习阶段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程度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课标要求本专题主要学习国际工人运动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并取得成功的有关情况。
具体有: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⑶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⑷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专题概述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有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界,国际工人运动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
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前一阶段的70年运动发展的历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本专题主要有三目课文,第一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和“伟大的友谊”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
第二目“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主要介绍了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意义。
“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详述了巴黎公社革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留给我们的教训。
“第二国际”介绍了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破产。
第三目“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革命前夜的火星”讲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说明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其成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帝国大厦的坍塌”介绍了二月革命及之后革命面临的复杂形势。
“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介绍了十月革命的经过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阐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胜利的伟大意义。
社会主义作为思想体系,是阐明和论证人类解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得到解决的思想体系;作为运动,是争取实现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运动;作为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制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选择题1.近代欧洲,曾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他们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种种理想;他们还曾尝试说服有钱人掏钱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他们”中的一员是( )A.圣西门B.伏尔泰C.黑格尔D.马克思2.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但是,“新和谐公社”短短几年就失败了。
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新和谐公社”具有主观超前性B.美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C.“新和谐公社”不具备群众基础D.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尚未暴露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国际工人运动从空想转变到科学B.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战斗纲领C.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D.顺应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潮流4.当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召开,表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
该事件是指(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B.俄国十月革命C.在中国兴起辛亥革命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6.2008年12月,庆祝“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成立75周年的场面令众多媒体大为惊叹。
舆论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实体经济危机初露端倪的情况下,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
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人民版专题要览: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50多年的历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界,形成了前后两大阶段。
本专题讲述的是前一阶段的70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本专题主要包括早期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组织、巴黎公社、列宁主义诞生以及十月革命等基本内容。
学习本专题,一是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工人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确立;二是要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各国具体的国情,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的确立的方式、原因。
同时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经验与教训,这些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导航:1.内容标准: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课标分解:(1)识记并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意义。
(3)识记并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知识构建:客经济:;马条件观阶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和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克主观:马、恩的转变与合作思诞生的标志:主主揭示了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义要联合、坚持无产阶级的原则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内诞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生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重点阐释: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2)阶级基础。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失败说明工人运动需要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3)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 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主题四:联系运用 1、横向联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 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 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 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 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 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 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 了历史主題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 二次飞跃。
主
论成果
义
的
马、恩的主观努力: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
诞
生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
意义:……
概念构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 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她 包括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它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资 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其中无产阶级 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 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主题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内容: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 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无达产到阶革级命的的历团史结使代命替是
《共产党宣言》摘录 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资分本散主状义态制。度…的…掘它墓首人
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
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无就产是阶使级无专产政阶的级任上务升是为
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发展生产力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
能快无地产增阶加级生革产命力目的的总量。 共必产须党用人暴不力屑达于到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
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
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革命
(2)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3)理论基础: 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论成果
(二)主观条件
(4)马、恩的主观努力:
①理论研究与改造;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
政治:工人 运动的需求
认识升华,理论提升:
经济:资本主义 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 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伟大升华的结果,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主题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历史条件
1.社会经 济前提
材料1:“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 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英国史研究专家 钱乘旦 材料说明了什么?
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2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施粥棚里的孩子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 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 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主题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对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 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为国际无 产阶级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 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31、1834年法 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年英 国宪章运动
1、思考:三大工人运动有何特点?
1844年德意志西 里西亚纺织工人 起义
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结果都失败。
2、失败说明了什么?
工人运动需要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也为理论创立提供条件。
3、有什么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当前西方出现“马克思热”
罗森贝格教授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诞生 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发起 一次又一次理论攻击和思想围剿,其结 果是不仅没有驳倒马克思主义,反而扩 大了它在西方世界的影响。
考纲点击
考纲考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纲解读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3.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4.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 思主义诞生标志的理由。
(3)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认识: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类 社会的共同财富; 2、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可 以相互借鉴的。
本课小结 :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最基本的前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历
(三大工人运动)
马史
克 思
条 件
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理
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
邓小平理论 经济腾飞,增强了综合
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纵向联系: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一 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 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 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 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 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 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 革”。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 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克思“以‘历史概 念’观察资本”时,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 析,……颇有价值”。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必去胜的的只信是念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探究:《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无产阶级 • 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 暴力革命 • 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1)《共产党宣 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 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 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 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 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
B 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理论基础: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4.个人作用
马、恩的主观努力:
①理论研究与改造 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
马、恩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了解工人阶级的状况,揭 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为大会起草同盟纲领。
主题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一)客观条件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 ----根本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 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 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共产党宣言》理论成果 与中国的结合
实践成果
第一次
民主革命纲领
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开展北伐战争,基本推 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
毛泽东思想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次
材料二 “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 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 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 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 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态度的演变过程及 其原因》
材料三 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 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记录片。记录片中称, “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学 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 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几乎所 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
“这次变革(工业革命)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
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使千百万群众
身价倍落……”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
工业革命一方面使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一 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阶级矛盾尖锐。
2.阶级基础
阅读书本,了解19世纪三四十年代 工人运动有哪些?结局如何?
阶级基础: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3.理论基础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 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 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材料中的”思想材料”指什么?“物质 的经济的事实”又指什么?
“思想材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 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 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只是空想的,而不是科 学的理论,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走向胜利。
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批判、继承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德国“马克思城”重新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