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家姓堂号及各堂的代表姓氏

合集下载

姓氏简称

姓氏简称

姓氏简称姓氏堂号对照--------------------------------------------------------------------------------姓氏:堂号与注解01.陈氏堂号:颖川、汝南、下邳、广陵、河南〔郡号〕、德星、德聚、绳武等。

有因音误而姓田。

02.林氏堂号:西河、南安﹝郡号﹞、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崇本。

03.黄氏堂号:江夏、烁阳、安定、房陵、汉东、上谷、谯郡﹝郡号﹞、紫云、种德、燕山。

04.张氏堂号: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郡号﹞、百忍、金鉴。

张良本姓姬,因避秦改姓张。

元朝时,上杭简德润入聱南靖张进兴寡媳,后代虽仍姓简,但代代供奉张公夫妇,在大寮乡的一房改姓张简,故误以为张廖简同宗。

05.李氏堂号:陇西﹝郡号﹞、燕楼,有一说谓﹕族人本姓理因避难以李子果腹幸免于难,仍更姓为李。

唐朝有安姓因不耻安禄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赐姓而姓李。

明朝时,也有人不耻李自成而复姓理。

武则天时,有王子谋反被改姓虺。

06.王氏堂号: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郡号﹞、三槐。

唐节度使王潮之后人王念七、念八居诏安,念八辞世将王先益交游忠信抚养,王之子孙是为才游(中间的方改为才),堂号为﹝原平堂---太原十广平﹞,但文革后又改为姓王。

07.吴氏堂号:延凌、勃侮、仆阳﹝郡号﹞、让德、种德o08.刘氏堂号: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郡号﹞、黎照、德馨。

刘氏冬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对于刘﹝地在今河北唐县﹞,子孙刘累能扰龙﹝养兽专家﹞,在周封为杜伯,又称唐杜氏(刘唐杜)。

杜伯之子湿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邑于范(即今山东范县),其它子孙居随地,故又为范氏、随氏。

汉朝刘邦曾赐姓刘,如匈奴王金日殚。

中华一百大姓堂号表

中华一百大姓堂号表

中华一百大姓堂号表 (以当今人口数量排列) 姓氏地望堂号(州郡号) 自立堂号(家族号) 1.李氏陇西 赵郡 范 顿丘 勃海 丹阳 安邑 平凉 姑臧 敦煌 绛郡 武陵 中册 颍川 常山 平棘 辽东 江夏 广陵 汉中柳城 略阳 鸡田 武威 高丽 三田 代北 河南 京兆 南阳 梁国 广汉 四明 霍山 襄城 白茫 中山 绵远堂 平棘堂 衍庆堂 笃谊堂 立本堂 雍穆堂 培元堂 善庆堂 世美堂 介祉堂 追远堂 师俭堂敦复堂 崇礼堂 如在堂 敦本堂 青莲堂 叙伦堂 四平堂 百德堂 敦睦堂 三鉴堂 西平堂 龙门堂 五经堂 恩孝堂 2.王姓太原 王綳 北海 东海 高平 京兆 天水 东平 新蔡 新野 山阳 中山 陈留 章武 东莱 河东 金城 广汉 长沙 堂邑河南 河间 乌丸 冯翊 安东 营州 华阴 广陵 聊城 邺郡 广平 乐陵 河内 汲郡 济阳 又桂堂 留馀堂 承德堂 五果堂 宝善堂 积德堂 存厚堂 敦睦堂 馀庆堂 三槐堂 宗德堂 燕翼堂太原堂 天全堂 源远堂 槐政堂 绍兴堂 思明堂 怀德堂 五孝堂 绍槐堂 梓谊堂 听槐堂 槐荫堂忠懿堂 3.张姓清河 范阳 太原 京兆 南阳 敦煌 安定 襄阳 洛阳 河东 始兴 冯翊 吴郡 平原 河间 中山 魏郡 蜀郡 武威 犍为沛郡 梁郡 汲郡 河内 高平 上谷 马邑 嘉言堂 崇本堂 余庆堂 世美堂 开业堂 敬思堂 禄宜堂 贻谷堂 资敬堂 敦善堂 贻德堂 承德堂百忍堂 寿康堂 著易堂 萃雅堂 留余堂 树德堂 追远堂 承恩堂 永思堂 笃亲堂 敦睦堂 金鉴堂都会堂 二铭堂 三省堂 孝友堂叙彝堂 忠恕堂 鉴湖堂 源流堂志合堂 冠英堂 清河堂 亲睦堂燕贻堂 宗岳堂 敬祖堂 4.刘姓彭城 沛郡 弘农 河间 中山 梁郡 顿丘 南阳 东平 高密 竟陵 河南 尉氏 广平 丹阳 广陵 长沙 淮监 青云堂 敦睦堂 藜照堂 再思堂树德堂 守三堂 传经堂 五忠堂怀贤堂 施义堂 叙伦堂 谱寿堂恒德堂 藜阁堂 彭城堂 崇让堂光藜堂 敦伦堂 天录堂 亲亲堂授经堂 敦本堂 怡怡堂 庆元堂道胜堂 墨庄堂 德馨堂 青藜堂 5.陈姓颍川 东海 庐江 汝南 河南 冯翊 下邳 武当 京兆 广陵 新安 建业堂 德星堂 映山堂 忠节堂延庆堂 馀庆堂 报本堂 星聚堂三义堂 树本堂 燕贻堂 渑武堂笃庆堂 光裕堂 崇义堂 崇本堂世德堂 仁耻堂 毓庆堂 德聚堂世德堂 敦厚堂 奉先堂 聚原堂传义堂 三和堂 培德堂 三相堂义门堂 道荣堂 聚星堂 淳庸堂双桂堂 徽五堂 绍德堂 怀忠堂 6.杨姓弘农 天水 河内 代州 光裕堂 赐书堂 崇本堂 清白堂务本堂 四知堂 三鳝堂 瑞本堂绍先堂 敦睦堂 遗道堂 信海堂 克勤堂 叙伦堂 衔鳝堂 关西堂河东堂 栖霞堂 鸿山堂 鸿仪堂安阳堂 新扬堂 道南堂 忠武堂 7.赵姓天水 涿郡 南阳 下邳 颍川 金城 孝思堂 绵远堂 谷诒堂 沐思堂萃涣堂 爱日堂 永厚堂 琴鹤堂敬彝堂 创基堂 半部堂 8.黄姓 江夏 会稽 零陵 巴东 洛阳 晋安 诚明堂 古本堂 四元堂 一诚堂惇伦堂 月会堂 望烟堂 聚斯堂五桂堂 永思堂濮阳 东阳 南安 上谷 房陵 栎阳彝伦堂 叙伦堂德永堂 志坚堂 云积堂 崇德堂双非堂 追远堂 忠孝堂 种德堂 两义堂 保粹堂 思敬堂 逸敦堂敦睦堂 炽昌堂 紫云堂; 9.周姓汝南 沛郡 陈留 浔阳 临川 庐江 泰山 准南 永安 河间 临汝 华阴 河东 清河 江陵 长安 河南 世德堂 爱莲堂 亦政堂 诵芬堂清白堂 继述堂 绍濂堂 世善堂大本堂 承志堂 景濂堂 雍睦堂 惇叙堂 忠存堂 敬爱堂 集贤堂永思堂 承思堂 濂溪堂 敦稼堂孝思堂 叙伦堂 笃佑堂 10.吴姓延陵 濮阳 渤海 陈留 吴兴 汝南 长沙 武昌 源远堂 至德堂 思敬堂 怡德堂有秩堂 三让堂 崇礼堂 让德堂思让堂 均安堂 履成堂 敦厚堂 德让堂 源德堂 树德堂 世德堂观乐堂 双合堂 思源堂 崇本堂瑞本堂 听彝堂 种德堂 治平堂 11.徐姓东海 高平 东莞 琅玡 濮阳 敦睦堂 世德堂 存桂堂 垂裕堂追远堂 崇雅堂 礼耕堂 惇五堂怀德堂 雍肃堂 南陵堂 崇本堂 修吉堂 八龙堂 文敬堂 鹤衍堂永思堂 鸿绩堂 叙伦堂 南州堂 12.孙姓汲郡 陈留 太原 乐安 富春 吴郡 惇叙堂 积善堂 鹤衍堂 嘉会堂乐安堂 映雪堂 燕翼堂 万石堂垂裕堂 安庆堂 富春堂 永思堂 13.胡姓安定 新蔡 淮阳 吉州 乐善堂 思眙堂 安定堂 敦本堂敦睦堂 清润堂 春秋堂 念祖堂继序堂 思诚堂 联桂堂 寿安堂惇庸堂 崇德堂 勋贤堂 仁德堂惇叙堂 华桂堂 崇阳堂 华林堂春秋堂 启俊堂 亲睦堂 世德堂 敬享堂 怡爱堂 14.朱姓吴郡 沛郡 河南 凤阳 丹阳 太康 钱塘 注经堂 敬义堂 彝伦堂 叙伦堂在兹堂 紫阳堂 德彝堂 白鹿堂宗德堂 一本堂 同本堂 思成堂 治善堂 玉泉堂 折槛堂 15.高姓勃海 渔阳 辽东 广陵 河南 敦睦堂 绿野堂 报本堂 有继堂供侯堂 16.林姓南安 西河 济南 下邳 晋安 九牧堂 绍闽堂 问礼堂 九龙堂忠孝堂 双阙堂 青龙堂 永泽堂崇本堂 善庆堂 17.何姓庐江 东海 陈郡 扶风 求言堂 扶远堂 惕策堂 福庆堂庆远堂 仁义堂 永庆堂 崇本堂缵续堂 敦睦堂 四友堂 咏梅堂 18.郭姓太原 华阴 冯翊 西平河内 广平 敦煌 中山昌乐 颍川 汾阳堂 诒政堂 续古堂 七凤堂 世德堂 敬爱堂 由义堂 19.马姓扶凤 东平 茌平 曦肱堂 志诚堂 宝善堂 善述堂铜柱堂 绛纱堂 刻鹊堂 诚忍堂静业堂 敦伦堂 20.罗姓豫章 长沙 襄阳 太原 嘉德堂 贻谷堂 柏林堂 明德堂锦厚堂 崇文堂 永祭堂 归厚堂光裕堂 青云堂 怀远堂 21.梁姓安定 扶风 天水 河南 集贤堂 梅镜堂 仪国堂 保善堂 22.宋姓京兆 西河 广平 孰蝗河南 弘农 扶风 乐陵江夏 赋梅堂 善继堂 秉德堂 阳春堂 23.郑姓荥阳 洛阳 高密 雍州陇西 南阳 会稽 孝义堂 孔安堂 复训堂 立本堂 锡类堂 翼经草堂 书带草堂 24.谢姓陈留 陈郡 下邳 会稽 马翊 哲经堂 宝权堂 存着堂 敬业堂阁老堂 起凤堂 东山堂 宝树堂 25.韩姓 颍川 南阳 福荫堂 恭寿堂 继锦堂 画锦堂永思堂 26.唐姓 晋昌 北海 鲁国 晋阳 晋昌堂 恩本堂 忠恕堂 敦睦堂27.冯姓 始平 江陵 颍川 上莞长乐 京兆 弘农 河间 大树堂 四德堂 树德堂 瑞锦堂天宝堂 三元堂 继立堂 四山堂 28.于姓 河南 东海 河内 祀先堂 驷马堂 敦伦堂 忠肃堂 29.董姓 陇西 济阳 苍梧草堂 正谊堂 三余堂 20.萧姓 兰陵 广陵 河南羑美堂 芳远堂 八叶堂 31.程姓 广平 河南 安定尚义堂 存子堂 敦睦堂 伊洛堂 文贤堂 二贤堂 32.曹姓 谯郡 彭城 高平 巨野 敬思堂 崇孝堂 宁寿堂 四正堂 33.袁姓 陈留 汝南 河南 东平彭城 华阴 濮阳 京兆太原 襄阳 宜春 怀楚堂 维则堂 介禳堂 介江堂介祉堂 34.邓姓 南阳 安定 高密 平阳长沙 陈留 洛阳 宜春南雄 十贤堂 讲学堂 集文堂 两秀堂三登堂 35.许姓 汝南 高阳 河南 太原 会稽 平舆 叙伦堂 敦本堂 麟振堂 惜阴堂希范堂 怀义堂 绍鲁堂 承文堂聚族堂 长兴堂 36.傅姓 北地 清河行恕堂 敦睦堂 百岁堂 敦本堂永锡堂 畏德堂 惟训堂 双凤堂 37.沈姓吴兴 汝南 三易堂 九思堂 肃雍堂 承裕堂忠清堂 树木堂 文肃堂 永思堂聚顺堂 叙伦堂 敦伦堂 憩石堂 38.曾姓鲁郡 天水 鲁阳 庐陵武城 敦本堂 宗圣堂 守约堂 追远堂 三省堂 39.彭姓陇西 淮阳 宜春 述古堂 尚贤堂 敦本堂 光裕堂 40.吕姓河东 东平 淮南 金华 晋江 东莱 明烟堂 敬和堂 三相堂 著存堂 41.苏姓武功 扶风 兰田 河内 河南 洛阳 忠孝堂 白玉堂 芦山堂 42.卢姓范阳 河南 河间 敦本堂 敬承堂 43.蒋姓乐安 居易堂 亦政堂 慎枢堂 追远堂敦睦堂 三径堂 忠雅堂 雍集堂悼叙堂 观德堂 沛丰堂 一梅堂 以文堂 九侯堂 钟山堂 44.蔡姓济阳 福谦堂 九贤堂 惟寅堂 承启堂 亲贤堂 45.贾姓 武威 维则堂 孝友堂 治安堂 46.丁姓 济阳 双桂堂 留馀堂 承德堂 五果堂 47.魏姓巨鹿 任城 敬爱堂 冶礼堂 九合堂 48.薛姓河东 新蔡 沛郡 高平 崇礼堂 慎德堂 三凤堂 49.叶姓南阳 下邳 敦睦堂 点易堂 续古堂 继美堂百忍堂 天叙堂 承恩堂 惇裕堂天秩堂 青枝堂 济美堂 崇本堂 双留堂 50.阎姓天水河 南太原 丹青堂 右相堂 51.余姓新安 下邳 吴兴 高阳 武溪 敬义堂 敦睦堂 亲睦堂 四谏堂 风采堂 52.潘姓广宗 河南 荥阳 豫阳 承志堂 如在堂 花县堂 笃庆堂 优肃堂 永言堂 司谏堂 53.桂姓京兆 襄阳 濮阳 汉阳 南阳 永言堂 振德堂 少陵堂 54.戴姓清河 谯郡 广陵 济阳 清华堂 赐礼堂 荣席堂 紫薇堂 惇礼堂 55.夏姓 会稽 谯郡 高阳 鲁郡 务本堂 源远堂 尚忠堂 思孝堂 明德堂 聚奎堂56.钟姓 竟陵 颍川敬爱堂 大宗堂 知音堂 57.汪姓 平阳 新安敦伦堂 余庆堂 培元堂 敦本堂 务本堂 景微堂 六桂堂 六州堂 58.田姓 北平 雁门 京兆 平凉太原 河南 天水 凤翔堂 紫荆堂 骄贫堂 荆茂堂 59.任姓 乐安 东安 玉知堂 叙伦堂 贻谷堂 水韮堂 60.姜姓 天水 广汉 敬胜堂 云磬堂 森阳堂 龙泰堂 61.范姓 南阳 高平后乐堂 芝本堂 鸡黍堂 62.方姓河南 敦本堂 观礼堂 伦叙堂 垂裕堂思孝堂 六桂堂 壮猷堂 63.石姓武威 渤海 平原 上党河南 思成堂 敦睦堂 三典堂 64.姚姓吴兴 南安 上郡 世德堂 藻镜堂 谐孝堂 耕山堂 承德堂 重华堂 65.谭姓济阳 齐郡 弘农 六升堂 双桂堂 壹本堂 源本堂敦伦堂 敦本堂 思亲堂 66.廖姓济南 巨鹿 武威 世采堂 垂裕堂 清武堂 崇远堂 承佑堂 67.邹姓范阳 敦睦堂 显忠堂 中和堂 敦本堂 元恺堂 68.熊姓江陵 南昌 孝友堂 典裕堂 思孝堂 敦必堂 思诚堂 绍远堂 重庆堂 69.金姓彭城 京兆 怀德堂 世耕堂 忠孝堂 敬爱堂 聚源堂 70.陆姓吴郡 河南 颍川 平原 河内 怀忠堂 三德堂 源本堂 绳武堂 咸秩堂 71.郝姓 太原 山阳堂 晒书堂 72.孔姓 鲁郡 京兆 河南 会稽 诗礼堂 积善堂 阙里堂 至圣堂 73.白姓 太原 南阳 香山堂 治生堂 五瑞堂 峻德堂 74.崔姓 清河 博陵 荥阳 叙伦堂 默荫堂 75.康姓 京兆 东平 会稽 龙丘堂 东阳堂 76.毛姓 西河 荥阳 河阳 北地 永思堂 睦族堂 77.邱姓 河南 吴兴 扶风 思敬堂 敦睦堂 78.秦姓 天水 太原 咏烈堂 敦伦堂 79.江姓济阳 淮阳 馀庆堂 六桂堂 彩笔堂 80.史姓建康 宣城 高密 京兆河 承泽堂 德馨堂 报本堂南怀溧堂 81.顾姓会稽 武陵 惇叙堂 怀远堂 裕昆堂 永思堂格思堂 凝薇堂 82.侯姓 上谷 丹徒 河南 却币堂 天远堂 安乐堂 83.邵姓博陵 汝南 安阳 嘉会堂 天远堂 安乐堂 84.孟姓济阳 平陆 武康 东海巨鹿 安平 江夏 浩然堂 天远堂 仁义堂 仁寿堂 85.龙姓武陵 天水 武阳 太原 武昌 纳言堂 敦本堂 敦厚堂 86.万姓 扶风 河南 滋树堂 永思堂 敦睦堂 87.段姓 京兆 武陵 扶风 馀庆堂 多寿堂 88.雷姓 冯翊 豫章 三翊堂 丰城堂 89.钱姓 下邳 彭城 吴兴 锦树堂 惇彝堂 燕诒堂 90.汤姓 中山 范阳 叙睦堂 光裕堂 双桂堂 丹桂堂 91.尹姓 天水 河间 肆好堂 一经堂 明经堂 92.黎姓 京兆 九真 宋城 敦本堂 礼序堂 93. 申姓 忠孝 狼牙 94 .文姓 雁门。

百家姓氏郡望或堂号

百家姓氏郡望或堂号

百家姓氏郡望或堂号01、李氏: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襄城、广汉、江夏、梓潼、范阳、梁国、南阳﹝郡号﹞、燕楼、立本、忠武。

02、王氏: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郡号﹞、三槐、槐阴。

03、张氏: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太原、京兆、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修武、上谷、荥阳、平原、河东、始兴、冯翊、魏郡、郑州﹝郡号﹞、百忍、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

04、刘氏: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广平、丹阳、广陵、临淮﹝郡号﹞、藜照、藜阁、德馨、豢龙、蒲编、汉里。

05、陈氏:颖川、汝南、下邳、广陵、河南、武当、冯翊、京兆、东海、新安、庐江、渤海〔郡号〕、德星、德聚、绳武、三恪、四勿、建业、映山、忠节、延庆、余庆、报本、星聚、三义、树本、燕贻、官梅、笃庆、光裕、崇义、崇本、世德、衍庆、敦睦、叙伦、地心、重华、仁耻、毓庆、世德、敦厚、奉先、聚原、传义、三和、培德、三相、义门、道荣、惇庸、双桂、徽五、绍德、怀忠、聚星、三益、存诚、渑武、三尧。

06、杨氏:弘农、天水、河内﹝郡号﹞、关西、四知、栖霞、光裕、赐书、崇本、清白。

07、赵氏:天水、涿郡、南阳、金城、下邳、颖川﹝郡号﹞、半部、琴鹤、孝思、谷治、萃涣、爱日。

08、黄氏:江陵、江夏、会稽、濮阳、安定、零陵、巴东、西郡、晋安、洛阳、东阳、松阳、上谷、谯郡、固始﹝郡号﹞、紫云、种德、燕山、宽和、思敬、逸敦、敦睦、炽昌、孝友、四士、千顷、檀樾。

09、周氏:汝南、庐江、寻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元朝前姓苏)﹝郡号﹞、细柳、笃佑、爱莲。

10、吴氏:延陵、渤海、濮阳、陈留、长沙、吴兴、汝南﹝郡号﹞、让德、种德、三让。

11、徐氏:东海、高平、东莞、琅琊、高宛、涤阳、濮阳﹝郡号﹞、东尾、东陇、元温、一本、二庙、三贤、三水、三益、三和、四明、五桂、五全、五云、五福、五瑞、五凤、六吉、六顺、八龙、九桥、文苑、文敬、大坪、宁寿、玉屿、玉井、玉安、正伦、正谊、立本、圣交、麦饭、敦睦、世德、存桂、垂裕、追远、崇雅、礼耕、惇王、怀德、雍肃、南陵、崇本、偃王、永恩、鸿绩、叙伦。

中华一百大姓堂号表

中华一百大姓堂号表

中华一百大姓堂号表(以当今人口数量排列)姓氏地望堂号(州郡号) 自立堂号(家族号)1.李氏陇西赵郡范顿丘勃海丹阳安邑平凉姑臧敦煌绛郡武陵中册颍川常山平棘辽东江夏广陵汉中柳城略阳鸡田武威高丽三田代北河南京兆南阳梁国广汉四明霍山襄城白茫中山绵远堂平棘堂衍庆堂笃谊堂立本堂雍穆堂培元堂善庆堂世美堂介祉堂追远堂师俭堂敦复堂崇礼堂如在堂敦本堂青莲堂叙伦堂四平堂百德堂敦睦堂三鉴堂西平堂龙门堂五经堂恩孝堂2.王姓太原王綳北海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陈留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河间乌丸冯翊安东营州华阴广陵聊城邺郡广平乐陵河内汲郡济阳又桂堂留馀堂承德堂五果堂宝善堂积德堂存厚堂敦睦堂馀庆堂三槐堂宗德堂燕翼堂太原堂天全堂源远堂槐政堂绍兴堂思明堂怀德堂五孝堂绍槐堂梓谊堂听槐堂槐荫堂忠懿堂3.张姓清河范阳太原京兆南阳敦煌安定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河间中山魏郡蜀郡武威犍为沛郡梁郡汲郡河内高平上谷马邑嘉言堂崇本堂余庆堂世美堂开业堂敬思堂禄宜堂贻谷堂资敬堂敦善堂贻德堂承德堂百忍堂寿康堂著易堂萃雅堂留余堂树德堂追远堂承恩堂永思堂笃亲堂敦睦堂金鉴堂都会堂二铭堂三省堂孝友堂叙彝堂忠恕堂鉴湖堂源流堂志合堂冠英堂清河堂亲睦堂燕贻堂宗岳堂敬祖堂4.刘姓彭城沛郡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河南尉氏广平丹阳广陵长沙淮监青云堂敦睦堂藜照堂再思堂树德堂守三堂传经堂五忠堂怀贤堂施义堂叙伦堂谱寿堂恒德堂藜阁堂彭城堂崇让堂光藜堂敦伦堂天录堂亲亲堂授经堂敦本堂怡怡堂庆元堂道胜堂墨庄堂德馨堂青藜堂5.陈姓颍川东海庐江汝南河南冯翊下邳武当京兆广陵新安建业堂德星堂映山堂忠节堂延庆堂馀庆堂报本堂星聚堂三义堂树本堂燕贻堂渑武堂笃庆堂光裕堂崇义堂崇本堂世德堂仁耻堂毓庆堂德聚堂世德堂敦厚堂奉先堂聚原堂传义堂三和堂培德堂三相堂义门堂道荣堂聚星堂淳庸堂双桂堂徽五堂绍德堂怀忠堂6.杨姓弘农天水河内代州光裕堂赐书堂崇本堂清白堂务本堂四知堂三鳝堂瑞本堂绍先堂敦睦堂遗道堂信海堂克勤堂叙伦堂衔鳝堂关西堂河东堂栖霞堂鸿山堂鸿仪堂安阳堂新扬堂道南堂忠武堂7.赵姓天水涿郡南阳下邳颍川金城孝思堂绵远堂谷诒堂沐思堂萃涣堂爱日堂永厚堂琴鹤堂敬彝堂创基堂半部堂8.黄姓江夏会稽零陵巴东洛阳晋安诚明堂古本堂四元堂一诚堂惇伦堂月会堂望烟堂聚斯堂五桂堂永思堂濮阳东阳南安上谷房陵栎阳彝伦堂叙伦堂德永堂志坚堂云积堂崇德堂双非堂追远堂忠孝堂种德堂两义堂保粹堂思敬堂逸敦堂敦睦堂炽昌堂紫云堂;9.周姓汝南沛郡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准南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世德堂爱莲堂亦政堂诵芬堂清白堂继述堂绍濂堂世善堂大本堂承志堂景濂堂雍睦堂惇叙堂忠存堂敬爱堂集贤堂永思堂承思堂濂溪堂敦稼堂孝思堂叙伦堂笃佑堂10.吴姓延陵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源远堂至德堂思敬堂怡德堂有秩堂三让堂崇礼堂让德堂思让堂均安堂履成堂敦厚堂德让堂源德堂树德堂世德堂观乐堂双合堂思源堂崇本堂瑞本堂听彝堂种德堂治平堂11.徐姓东海高平东莞琅玡濮阳敦睦堂世德堂存桂堂垂裕堂追远堂崇雅堂礼耕堂惇五堂怀德堂雍肃堂南陵堂崇本堂修吉堂八龙堂文敬堂鹤衍堂永思堂鸿绩堂叙伦堂南州堂12.孙姓汲郡陈留太原乐安富春吴郡惇叙堂积善堂鹤衍堂嘉会堂乐安堂映雪堂燕翼堂万石堂垂裕堂安庆堂富春堂永思堂13.胡姓安定新蔡淮阳吉州乐善堂思眙堂安定堂敦本堂敦睦堂清润堂春秋堂念祖堂继序堂思诚堂联桂堂寿安堂惇庸堂崇德堂勋贤堂仁德堂惇叙堂华桂堂崇阳堂华林堂春秋堂启俊堂亲睦堂世德堂敬享堂怡爱堂14.朱姓吴郡沛郡河南凤阳丹阳太康钱塘注经堂敬义堂彝伦堂叙伦堂在兹堂紫阳堂德彝堂白鹿堂宗德堂一本堂同本堂思成堂治善堂玉泉堂折槛堂15.高姓勃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敦睦堂绿野堂报本堂有继堂供侯堂16.林姓南安西河济南下邳晋安九牧堂绍闽堂问礼堂九龙堂忠孝堂双阙堂青龙堂永泽堂崇本堂善庆堂17.何姓庐江东海陈郡扶风求言堂扶远堂惕策堂福庆堂庆远堂仁义堂永庆堂崇本堂缵续堂敦睦堂四友堂咏梅堂18.郭姓太原华阴冯翊西平河内广平敦煌中山昌乐颍川汾阳堂诒政堂续古堂七凤堂世德堂敬爱堂由义堂19.马姓扶凤东平茌平曦肱堂志诚堂宝善堂善述堂铜柱堂绛纱堂刻鹊堂诚忍堂静业堂敦伦堂20.罗姓豫章长沙襄阳太原嘉德堂贻谷堂柏林堂明德堂锦厚堂崇文堂永祭堂归厚堂光裕堂青云堂怀远堂21.梁姓安定扶风天水河南集贤堂梅镜堂仪国堂保善堂22.宋姓京兆西河广平孰蝗河南弘农扶风乐陵江夏赋梅堂善继堂秉德堂阳春堂23.郑姓荥阳洛阳高密雍州陇西南阳会稽孝义堂孔安堂复训堂立本堂锡类堂翼经草堂书带草堂24.谢姓陈留陈郡下邳会稽马翊哲经堂宝权堂存着堂敬业堂阁老堂起凤堂东山堂宝树堂25.韩姓颍川南阳福荫堂恭寿堂继锦堂画锦堂永思堂26.唐姓晋昌北海鲁国晋阳晋昌堂恩本堂忠恕堂敦睦堂27.冯姓始平江陵颍川上莞长乐京兆弘农河间大树堂四德堂树德堂瑞锦堂天宝堂三元堂继立堂四山堂28.于姓河南东海河内祀先堂驷马堂敦伦堂忠肃堂29.董姓陇西济阳苍梧草堂正谊堂三余堂20.萧姓兰陵广陵河南羑美堂芳远堂八叶堂31.程姓广平河南安定尚义堂存子堂敦睦堂伊洛堂文贤堂二贤堂32.曹姓谯郡彭城高平巨野敬思堂崇孝堂宁寿堂四正堂33.袁姓陈留汝南河南东平彭城华阴濮阳京兆太原襄阳宜春怀楚堂维则堂介禳堂介江堂介祉堂34.邓姓南阳安定高密平阳长沙陈留洛阳宜春南雄十贤堂讲学堂集文堂两秀堂三登堂35.许姓汝南高阳河南太原会稽平舆叙伦堂敦本堂麟振堂惜阴堂希范堂怀义堂绍鲁堂承文堂聚族堂长兴堂36.傅姓北地清河行恕堂敦睦堂百岁堂敦本堂永锡堂畏德堂惟训堂双凤堂37.沈姓吴兴汝南三易堂九思堂肃雍堂承裕堂忠清堂树木堂文肃堂永思堂聚顺堂叙伦堂敦伦堂憩石堂38.曾姓鲁郡天水鲁阳庐陵武城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追远堂三省堂39.彭姓陇西淮阳宜春述古堂尚贤堂敦本堂光裕堂40.吕姓河东东平淮南金华晋江东莱明烟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41.苏姓武功扶风兰田河内河南洛阳忠孝堂白玉堂芦山堂42.卢姓范阳河南河间敦本堂敬承堂43.蒋姓乐安居易堂亦政堂慎枢堂追远堂敦睦堂三径堂忠雅堂雍集堂悼叙堂观德堂沛丰堂一梅堂以文堂九侯堂钟山堂44.蔡姓济阳福谦堂九贤堂惟寅堂承启堂亲贤堂45.贾姓武威维则堂孝友堂治安堂46.丁姓济阳双桂堂留馀堂承德堂五果堂47.魏姓巨鹿任城敬爱堂冶礼堂九合堂48.薛姓河东新蔡沛郡高平崇礼堂慎德堂三凤堂49.叶姓南阳下邳敦睦堂点易堂续古堂继美堂百忍堂天叙堂承恩堂惇裕堂天秩堂青枝堂济美堂崇本堂双留堂50.阎姓天水河南太原丹青堂右相堂51.余姓新安下邳吴兴高阳武溪敬义堂敦睦堂亲睦堂四谏堂风采堂52.潘姓广宗河南荥阳豫阳承志堂如在堂花县堂笃庆堂优肃堂永言堂司谏堂53.桂姓京兆襄阳濮阳汉阳南阳永言堂振德堂少陵堂54.戴姓清河谯郡广陵济阳清华堂赐礼堂荣席堂紫薇堂惇礼堂55.夏姓会稽谯郡高阳鲁郡务本堂源远堂尚忠堂思孝堂明德堂聚奎堂56.钟姓竟陵颍川敬爱堂大宗堂知音堂57.汪姓平阳新安敦伦堂余庆堂培元堂敦本堂务本堂景微堂六桂堂六州堂58.田姓北平雁门京兆平凉太原河南天水凤翔堂紫荆堂骄贫堂荆茂堂59.任姓乐安东安玉知堂叙伦堂贻谷堂水韮堂60.姜姓天水广汉敬胜堂云磬堂森阳堂龙泰堂61.范姓南阳高平后乐堂芝本堂鸡黍堂62.方姓河南敦本堂观礼堂伦叙堂垂裕堂思孝堂六桂堂壮猷堂63.石姓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思成堂敦睦堂三典堂64.姚姓吴兴南安上郡世德堂藻镜堂谐孝堂耕山堂承德堂重华堂65.谭姓济阳齐郡弘农六升堂双桂堂壹本堂源本堂敦伦堂敦本堂思亲堂66.廖姓济南巨鹿武威世采堂垂裕堂清武堂崇远堂承佑堂67.邹姓范阳敦睦堂显忠堂中和堂敦本堂元恺堂68.熊姓江陵南昌孝友堂典裕堂思孝堂敦必堂思诚堂绍远堂重庆堂69.金姓彭城京兆怀德堂世耕堂忠孝堂敬爱堂聚源堂70.陆姓吴郡河南颍川平原河内怀忠堂三德堂源本堂绳武堂咸秩堂71.郝姓太原山阳堂晒书堂72.孔姓鲁郡京兆河南会稽诗礼堂积善堂阙里堂至圣堂73.白姓太原南阳香山堂治生堂五瑞堂峻德堂74.崔姓清河博陵荥阳叙伦堂默荫堂75.康姓京兆东平会稽龙丘堂东阳堂76.毛姓西河荥阳河阳北地永思堂睦族堂77.邱姓河南吴兴扶风思敬堂敦睦堂78.秦姓天水太原咏烈堂敦伦堂79.江姓济阳淮阳馀庆堂六桂堂彩笔堂80.史姓建康宣城高密京兆河承泽堂德馨堂报本堂南怀溧堂81.顾姓会稽武陵惇叙堂怀远堂裕昆堂永思堂格思堂凝薇堂82.侯姓上谷丹徒河南却币堂天远堂安乐堂83.邵姓博陵汝南安阳嘉会堂天远堂安乐堂84.孟姓济阳平陆武康东海巨鹿安平江夏浩然堂天远堂仁义堂仁寿堂85.龙姓武陵天水武阳太原武昌纳言堂敦本堂敦厚堂86.万姓扶风河南滋树堂永思堂敦睦堂87.段姓京兆武陵扶风馀庆堂多寿堂88.雷姓冯翊豫章三翊堂丰城堂89.钱姓下邳彭城吴兴锦树堂惇彝堂燕诒堂90.汤姓中山范阳叙睦堂光裕堂双桂堂丹桂堂91.尹姓天水河间肆好堂一经堂明经堂92.黎姓京兆九真宋城敦本堂礼序堂93. 申姓忠孝狼牙94 .文姓雁门。

姓氏——堂号汇集

姓氏——堂号汇集

0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0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0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59、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复为杭州,今浙江杭县。
60、汾阳堂:郭。汉地名,唐并入阳曲,在山西省,唐将郭子仪受封于此,因而名传。
61、琅瑜堂:符、云、诸葛。秦郡名,地辖旧山东兖、音、沂、莱四府,后汉为国,在临沂县境。
62、广平堂:游、贺、谈。汉郡名,后改为国,今河北鸡泽县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04、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05、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78、济南堂:伏、宁。汉初置郡名,即今山东历城县境。
79、平昌堂:红、孟、管、离。三国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东安丘县地。
80、濮阳堂:爰。汉县名,后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阳县及山东濮县一带。
37、清河堂:房、傅、张。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38、东平堂:花。汉国名,即山东省东平县。
39、博陵堂:邵。晋国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县境。
40、山阳堂:岳。汉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县,曹丕篡汉,废献帝为山阳公。

姓氏堂号对照

姓氏堂号对照

姓氏堂号对照华夏经纬网2010-11-08 15:46:02 字号:小大姓氏:堂号与注解01.陈氏堂号:颖川、汝南、下邳、广陵、河南〔郡号〕、德星、德聚、绳武等。

有因音误而姓田。

02.林氏堂号:西河、南安﹝郡号﹞、问礼、忠孝、永泽、林本、善庆、崇本。

03.黄氏堂号:江夏、烁阳、安定、房陵、汉东、上谷、谯郡﹝郡号﹞、紫云、种德、燕山。

04.张氏堂号: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郡号﹞、百忍、金鉴。

张良本姓姬,因避秦改姓张。

元朝时,上杭简德润入聱南靖张进兴寡媳,后代虽仍姓简,但代代供奉张公夫妇,在大寮乡的一房改姓张简,故误以为张廖简同宗。

05.李氏堂号:陇西﹝郡号﹞、燕楼,有一说谓﹕族人本姓理因避难以李子果腹幸免于难,仍更姓为李。

唐朝有安姓因不耻安禄山而改姓李,也有因赐姓而姓李。

明朝时,也有人不耻李自成而复姓理。

武则天时,有王子谋反被改姓虺。

06.王氏堂号: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郡号﹞、三槐。

唐节度使王潮之后人王念七、念八居诏安,念八辞世将王先益交游忠信抚养,王之子孙是为才游(中间的方改为才),堂号为﹝原平堂---太原十广平﹞,但文革后又改为姓王。

07.吴氏堂号:延凌、勃侮、仆阳﹝郡号﹞、让德、种德o08.刘氏堂号: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郡号﹞、黎照、德馨。

刘氏冬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对于刘﹝地在今河北唐县﹞,子孙刘累能扰龙﹝养兽专家﹞,在周封为杜伯,又称唐杜氏(刘唐杜)。

杜伯之子湿叔奔晋为士师,曾孙士会食采邑于范(即今山东范县),其它子孙居随地,故又为范氏、随氏。

汉朝刘邦曾赐姓刘,如匈奴王金日殚。

宋时,唐尚书刘文静之后,刘恒因父遇祸,自幼就养于侯、林二家,后改姓侯氏,是为南安侯林乡开基祖,此派刘、侯同宗。

100个姓氏堂号

100个姓氏堂号
29董—图兴汉,辅政匡君。
31程—一安定堂。衡阳主簿,河洛渊源。
32曹—一济阴堂。人称诱虎,自庆接鸾。
33袁—一陈郡堂。扬风仁政,卧雪清操。
34邓—一南阳堂。云台首列,谏院知名。
35许—一许昌堂。万卷毕览,五经无双。
75康—一京兆堂。明经登第,驰射受封。
76毛—一西河堂。捧檄而往,脱颖而来。
77邱—一河南堂。文雅希范,像立昭陵。
78秦—一天水堂。圣徒乐善,蜀吏辩才。
79江—一江陵堂。刻炬成诗,梦笔生花。
80史—一京兆堂。直躬如矢,忠谏伏蒲。
81顾—一会稽堂。姿推三绝,扇藉一挥。
22宋—一京兆堂。广平守法,皇嗣延师。
23郑—一荥阳堂。古之遗爱,号为司农。
24谢—一洛邑堂。东山系望于苍生,西堂自夸夫奇梦。
25韩—一颍川堂。名高三杰,文冠八家。
26唐—一晋阳堂。帝尧启绪,唐叔振封。
27冯—一颍川堂。父号万石,子通四经。
28于—一邗城堂。当代清官,救时宰相。
87段—一武威堂。平姜锡士,梦凤呈祥。
88雷—一冯翊堂。帝妃后裔,石室奇缘。
89钱—一彭城堂。泽承周府,名并钱郎。
90汤—一中山堂。文庙从祀,孝感动天。
91尹—一天水堂。中兴良辅,东海名臣。
92黎—一京兆堂。修沙阳志,开孝义门。
93易—一济阳堂。通经处士,释褐状元。
47魏—一钜鹿堂。书屏志画,图像表功。
48薛—一河东堂。三凤媲美,五隽齐名。
49叶—一南阳堂。书成海录,赋就云官。
50阎—一天水堂。抚士得死力,谏役慰民心。
51余—一新安堂。灵鼋负阁,钓鱼列屯。
52潘—一河南堂。功推武惠,绩著司空。

姓氏堂号汇集

姓氏堂号汇集

姓氏——堂号汇集“堂号”也叫“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

0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

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

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

今河南阳县。

04、东鲁堂:孔。

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05、雁门堂:文、田、童、农。

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0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

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

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0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

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0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

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

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

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12、南阳堂:白、束、呼、姬、许、隆、叶、翟、韩、乐、邓。

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13、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

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14、渤海堂:甘、封、高、欧阳。

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

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颍州府。

16、武陵堂:冉、华、龙、龚、顾。

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17、上党堂:樊、包、尚、连、鲍。

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18、陈留堂:伊、阮、虞、谢。

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百家姓堂号及各堂的代表姓氏一.堂号综述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

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

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

例如:王,胡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

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二.各堂的代表姓氏“ 堂号”也叫“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

“堂号”究竟有多少,已难确知,依据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邀请专家研究整理,查考得到的共有八十堂,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点如下:0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

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

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

今河南阳县。

04、东鲁堂:孔。

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05、雁门堂:文、田、童、农。

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0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

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

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0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

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0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

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

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

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12、南阳堂:白、束、呼、姬、许、隆、叶、翟、韩、乐、邓。

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13、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

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14、渤海堂:甘、封、高、欧阳。

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

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颖州府。

16、武陵堂:冉、华、龙、龚、顾。

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17、上党堂:樊、包、尚、连、鲍。

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18、陈留堂:伊、阮、虞、谢。

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

19、上谷堂:成、侯、冠、荣。

秦郡名,地辖保定、易州、宣化、顺天诸府,均在河北省。

20、沛国堂:朱。

汉时设郡,后汉改国,在安徽宿县境。

21、晋阳堂:匡、唐、景。

秦汉时县名,今山西太原地。

22、新安堂:古。

三国吴郡名,在浙江省淳安县。

23、武威堂:石、安、贾。

汉武帝时郡名,即甘肃省武威县地。

24、乐安堂:任。

南朝宋郡名,隋癈,在山东广饶县。

25、冯翊堂:吉、雷。

汉时郡名,为左冯翊辖地,即陜西大荔县地。

26、中山堂:仲、汤、蔺。

春秋时国名,属北狄鲜虞国地,今河北省正定县境。

27、西平堂:池。

东汉郡,今甘肃西宁县。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

汉时郡名,在甘肃旧平凉、固原、泾州境。

29、东海堂:有、茅、徐。

汉时置郡,地当山东兖州东南,江苏邳县以东。

30、河东堂:吕(旅、膂、)薛、裴、储、聂。

秦时郡名,即山西西夏县地。

31、下邳堂:阙。

后汉时国名,即江苏邳县地。

32、延陵堂:吴。

春秋时吴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将苏武进县地。

33、庐江堂:河。

汉时郡名,在安徽庐江县境。

34、北海堂:邢、郎。

汉郡名,东汉改国,地领山东益都以东至掖县一带。

35、平陵堂:孟。

春秋时齐邑,今山东历城县境。

36、彭城堂:金、刘、钱。

汉郡名,今江苏铜山县地。

37、清河堂:房、傅、张。

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38、东平堂:花。

汉国名,即山东省东平县。

39、博陵堂:邵。

晋国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县境。

40、山阳堂:岳。

汉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县,曹丕篡汉,废献帝为山阳公。

41、荥阳堂:昌、潘、郑。

战国时韩地,今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

42、临海堂:屈。

三国吴,分会稽东部置临海,在浙江省,旧称台州。

43、范阳堂:邹、简、燕。

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县地。

44、齐郡堂:查、晏、覃、富、谭。

汉时郡名,后改为国,今山东临淄地。

45、高阳堂:纪、耿。

汉时县名,今河北省高阳县地。

46、敦煌堂:洪。

汉时郡名,今甘肃西部敦煌市。

47、魏郡堂:柏。

春秋时国名,在山西芮城县境。

48、扶风堂:马、班、禄、万、鲁。

隋时置郡名,今陜西省扶风、凤翔一带。

49、千乘堂:倪。

汉时郡名,在山东地城、益都一带。

50、会稽堂:夏。

秦郡名,地当江苏东部、浙江西部,即今绍兴。

51、河内堂:荀、司马。

汉郡名,地当河南省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今武陵、沁阳一带。

52、广陵堂:贡、盛。

汉国名,后改郡,今江苏都县地。

53、薛郡堂:海。

秦时郡名,地辖山东西南部、江苏东北部。

54、河间堂:凌章詹。

汉国名,后魏改郡,在河北献县及河间一带。

55、南昌堂:涂。

汉县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涂氏为豫章望族。

56、豫章堂:罗。

汉郡名,在江西南昌县地。

57、颖川堂:陈、邬、赖、锺。

秦郡名,地辖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宝、汝州诸府,盖指颖水流域。

58、护国堂:逢、边、戴、稽。

春秋时陈焦邑,今安徽省亳县地。

59、余杭堂:隗。

隋郡名,唐复为杭州,今浙江杭县。

60、汾阳堂:郭。

汉地名,唐并入阳曲,在山西省,唐将郭子仪受封于此,因而名传。

61、琅瑜堂:符、云、诸葛。

秦郡名,地辖旧山东兖、音、沂、莱四府,后汉为国,在临沂县境。

62、广平堂:游、贺、谈。

汉郡名,后改为国,今河北鸡泽县地。

63、江夏堂:费、黄。

汉郡名,在湖北云梦境。

64、辽西堂:项。

秦郡名,地辖永平、承德、朝阳、锦州、新民一带,在辽宁与河北间。

65、平原堂:东方。

汉郡名,在山东旧武定、济南二府之西,及乐陵、长清一带,即平原县地。

66、顿邱堂:葛、司空。

春秋卫邑,在河南省浚县。

67、弘农堂:杨。

汉时郡名,在济南省灵宝县境。

68、百济堂:福。

春秋时国名,在今朝鲜半岛。

69、内黄堂:骆。

汉时县名,今河南省内黄县地。

70、江陵堂:熊。

春秋时楚郢都,汉置县,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71、巨鹿堂:魏。

秦郡名,晋为国,今河北巨鹿、宁晋一带。

72、兰陵堂:兰。

晋时郡名,在山东峄县,南朝宋移昌卢,在滕县境。

73、解梁堂:关。

春秋时晋邑,地领山西解县、临晋、虞乡诸地,后汉关羽,即解人也。

74、燕山堂:窦。

辽时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领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75、武功堂:苏。

汉郡名,在陜西郿县境,今设武功县。

76、始平堂:翁、冯、庞。

晋郡名,三国魏改始平,在咸阳附近。

77、梁国堂:墨、桥。

汉时梁国,后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县境。

78、济南堂:伏、宁。

汉初置郡名,即今山东历城县境。

79、平昌堂:红、孟、管、离。

三国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东安丘县地。

80、濮阳堂:爰。

汉县名,后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阳县及山东濮县一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