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优选份

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优选份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1. B2.C3.D4.C5.⑴小福子⑵D 。
6.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
(或24至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⑵示例: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这遥远的文化。
⑶示例: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
《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
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应对生活磨难的力量。
山东平邑兴蒙学校李传鹏7.⑴人迹板桥霜⑵明月楼高休独倚⑶江入大荒流⑷贤者能勿丧耳⑸落花时节又逢⑹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__花。
8.积水连山,城头残月。
9.C 10.⑴偏爱⑵间或,偶然⑶主管,主政⑷封赏,赏赐。
11.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12.⑴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⑵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13.⑴生活琐事自己的受蒙蔽⑵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
14.⑵约我骑马⑶据不还马⑷归还白马15.⑴因为黎明前堂兄骑在漂亮的白马上,让我觉得意外(惊讶),不相信眼所看到的情景。
⑵因为贫穷,部落和堂兄都不可能买到白马,这让我觉得疑惑,不知道马是从哪里来的。
16.①穆拉德对马的痴迷到了狂热的程度,竟然不顾部落诚实的美誉,长时间私藏(偷)约翰·拜伦家的马②穆拉德仅仅因为知道我非常渴望骑马,竟然在__四点敲窗叫醒我,约我骑马,并连续几个星期都陪我骑马。
③约翰拜伦来穆拉德家作客时,穆拉德德知马主人在寻马,仍然不还马④穆拉德和我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约翰·拜伦,穆拉德还是不承认私藏了约翰·拜伦的马。
17.B 18.示例:此时,穆拉德红着脸,低着头,悄悄来到了父亲身边,在父亲耳边低语着什么。
19.⑴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功效。
⑵不能调换。
第④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⑤⑥段介绍榫卯的两种功效。
而榫卯的两种功效是因连接而生发的,④段和⑤⑥段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蒹葭苍苍,。
(《诗经》)(2),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4),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6),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8),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9)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10)品读陆游,读出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高洁;品读王维,读出的是“,坐看云起时”的闲静;品读刘禹锡,读出的是“斯是陋室,”的淡泊。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共8分)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kuì()赠。
夜lán()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节选自纪伯伦《浪之歌》,有删改)(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分)(2)“衷情”中的“衷”字共画,在《新华字典》中,若按部首查字法查该字应查部。
(2分)(3)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4)解释画波浪线词语“彻夜不寐”在文中的含义。
(2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当今网络诈骗形式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何大爷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C.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吹毛求疵....,惹人生气。
D.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
兰州市中考语文考试题(A)WORD版含答案.doc

兰州市中考语文考试题(A)WORD版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4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地窖(jiào)锃亮(chéng)绮丽(qǐ)挑衅(xìn)叱咤风云(chà)面面相觑(qù)相形见绌(zhuō)气冲斗牛(dǒu)难度:偏难知识点:字音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
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答案】B难度:偏难知识点:成语(熟语)3.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杨绛的散文《老王》,根据语境,在 (甲) ,(乙) ,两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语段一: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线语的大院,里面几间败小屋句是对”我们夫妇”在”荒僻的小胡同”看到的两个场景的描述。
)语段二:我谢了他的好香曲,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__________________(画线语句是从说一我, 知道老王不要钱” 转换到说”老王来了,我就不用捎钱了“ 。
)A.(甲) 破折号(乙) 破折号B. (甲) 分号 (乙) 句号C.(甲) 破折号(乙 ) 句号D. (甲) 分号(乙) 破折号【答案】B难度:偏难知识点:标点符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真题语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拨,高入云宵。
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碧波荡漾于脚下,,构成了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1)根据语境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3分)称()巅()浑()解析: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答案:chēng diān hún(2)将文中的划线词语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若原词中有错字,请改正后再抄写。
(4分)解析: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注意“拔”和“拨”是形似字,“云霄”和“元宵”的区别。
答案: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颇负盛名(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使之与“碧波荡漾于脚下”形成对偶,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薄云在山间缠绕B.山间缠绕着薄云C.薄云缠绕在山间D.只因薄云在山间。
解析: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答案:C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周道入砥....。
....,一泻千里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
解析:周道如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不能形容列车。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不符合语境。
答案:C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英国举行的羽毛球公开赛首轮比赛中,林丹战胜中国香港选手魏楠,闯入男单16强。
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中考语文的复习效果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中考语文成绩,所以们可以适当做些中考语文试卷。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女娲( wā ) 分外(fèn) 猝然长逝(cuì)B.门楣( méi ) 咆哮(páo) 众目睽睽(kuí)C.干涸( gù ) 窈窕(yǎo) 兀兀穷年(wù )D.广漠( mò ) 忏悔(q iàn) 怡然自得(yí )2.以下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A.由于地势高,能见度也特别高,远近景历历在目。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经过14年的建立,黄河风情线独具特色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D.“兰州玫瑰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特别是开幕那天,游人鳞次栉比。
3.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阔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立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车“玉兔”其实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兰州地铁的建成和投运,将极大地缓解当地交通拥堵状况。
D.近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
,,,。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乡野、草根的命运故事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是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5.以下文学作品中的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三国演义》中的卢马曾载着刘备逃离险境。
B.《格列佛游记》中慧驷国的马是理性的载体。
甘肃兰州中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端倪(ní)什刹海(shí)舐犊情深(tiǎn)B. 拮据(jié)冰碴儿(chá)夙兴夜寐(sù)C. 叨扰(tāo)毛坯房(pēi)掂斤播两(bō)D. 摇曳(yì)绊脚石(bàn)趾高气扬(zhì)2. 根据句意,下列加点的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3分)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 我珍惜阳光,因为她给我温暖;我珍惜绿叶,因为她给我生机;我珍惜星空,因为她给我遐想(幻想)。
C. 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改头换面),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D.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3.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4分)①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②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
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4. 名著阅读。
(4分)(1)A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上面文段节选自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文段中的A指的是(人物),请再写一个与A相关的故事情节。
(2)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阿长与<山海经>》外,你还在哪篇文章里认识了她?鲁迅在该文中提及了关于“长妈妈”的什么事情?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1)机动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数量。
2015年甘肃统考卷中考背诵、默写专题复习

• (一)记忆性默写(一般识记连续型) 形式上只要求直接补写诗文的上句或下句,答题 难度较小,只要不出别字即可。 如: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汝浓抹总相宜。
• (二)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题是建立在准确理解古诗文的思想内容及 表现形式基础上的一种默写形式。 如:(1 )屈原的《离骚》中用来表现为追求真理而 奋斗不息的精神的一个句子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用来形容瀑布倾泻而 下的景色或事物雄伟的气势的句子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王维的《渭城曲》中用来表达惜别之情的一个 句子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 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三)运用性默写(迁移应用型) 运用性默写是借用古诗文句子或短文来表达意义 的一种默写形式。 ( 1 ) 人 们 常 用 龚 自 珍 的 诗 句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比喻无私奉献,即使牺牲自己也要造福来者。 (2)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正如杜甫所说:“ ”,阅读美文 时,还要共同欣赏,共同探究、分析,解决疑 难 问 题 , 正 如 陶 渊 明 所 说 :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不过,要把知识 化为能力,达到真正有用,还要多实践,正如 陆游所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4分)《红楼梦》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三国演义》 荆 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水浒传》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 东溪村 《西游记》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2)(2分)示例: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机智勇敢,孙悟空降妖除魔。
人教版甘肃兰州中考专题语文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甘肃兰州中考专题语文中考真卷1.综合读写第1题.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下面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A、B、C、D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下列方法供参考:①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A_______________。
②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B_______________。
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③C_______________。
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来D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体悟美好;②传承文化;③提升气质;④转变风气。
'(2)A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B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精读', 'C做点读书笔记', 'D加深理解,扩展视野'【解答】(1)从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可概括出体悟美好;从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可概括出传承文化;从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2015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A)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酝.酿(yùn) 朔.方(shuò) 销声匿.迹(nì) B. 哺.育(bǔ) 停泊.(pō) 妇孺.皆知(rú) C. 蓦.然(mò) 恪.守(gè) 琼.楼玉宇(qióng) D. 淤.泥(wū) 和煦.(xùn) 千山万壑.(h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标致 频危 旁证博引 B. 取谛 沉湎 叱咤风云 C. 娴熟 绯红 中流砥柱 D. 峥嵘 惬意 纭纭众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C. 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D. 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羊年春节,铺天盖地的各类网络红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B.学校宣布将开展食品安全常识教育活动,用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C.在8.1级的强震中,尼泊尔许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出现了受损和坍塌。 D.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5.名著阅读(4分) (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2分)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 》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 》 (2)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朝花夕拾》的感受。(2分)
6. 综合性学习(7分) . . . . 某班组织了“我爱博物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根据下面的两则材料,探究博物馆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写出两点即可)(3分) 【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童年时期的博物馆经历。国外曾有研究,当一个孩子6岁前常参观博物馆,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一生;若6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博物馆在他此后的生活里将会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材料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我对整个博物馆里的一切熟悉得就像背一本书一样。我们那个名叫艾格莱丁格小姐的老师差不多每星期六都带我们去。有时候我们去看动物,有时候看古代印第安人做的一些玩艺儿——陶器、草篮以及类似的玩艺儿。我只要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非常高兴,连现在也这样。”
(2)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分) 5月18日,北京市152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习。这些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各具特色:首博的“看文物说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古生物模型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种子达人”等。博物馆的这些举措,旨在推动社会大课堂常态化,使中小学生在“大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
(3)兰州的博物馆也各具特色。请你仿照示例,给同学们推荐某个博物馆。(2分) 示例:水车博览园——黄河奔腾,水车旋转,再现农业文明景象。
7.默写(7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5)杜甫在《春望》中写因战火不断,跟家人难通音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5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注]①水国:水乡。 ②离梦:离人的梦。 8.诗歌首句中“夜有霜”与下句中“ ”一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凄冷。(2分) 9.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中“杳”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10~13题。(1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 .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 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3)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 (4)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 1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莫不/得之于艰难 D.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13.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甲】文第2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说明。(2分)
(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分)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22分) 时间存折 聂鑫森
二十六岁的史力,突然一摸口袋,那个存折弄丢了。是掉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遗落在其他地方?天知道。 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贵。 史力父母为了供他读书,吃尽了苦头。史力本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主修古典文学。没想到毕业后,找工作难于上青天,只好应聘到一家策划公司搞文案工作。好在公司在吉和山庄买了几套房子,供未婚员工无偿居住。一套房子住八个人,热闹得像集市,下班回来,打牌、看电视、聊天。史力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想看看书,但看得进去吗?于是,他常孤零零地在社区闲逛;若是下雨,就在长廊里呆坐。 一天,史力发现吉和社区有一家奇异的时间储蓄所。社区很大,老人不少,其中一些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管委会倡导中青年利用休息时间到这些家庭去做义工,所花费的时间一笔一笔记于存折,当自己需要时,则由其他义工来帮忙干活,谓之“领取时间”。 史力的业余时间太难打发了,于是申请去做义工,并领取了一个存折。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有位叫章文心的老人,年过七十,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老伴过世,无儿无. . . . 女。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我们物色了好久,你是最合适的!” 星期六的上午,史力打电话给章文心老人时,对方说:“小史,你来吧,我扫榻以迎。”于是,他第一次去了章家。 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上下两层近200平方
米的房子,除厨房、卫生间外,其他地方都立着成排的书架。书香如无形的波流在涌动,史力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章先生说:“这是刚煮好的安化黑茶,请君一尝。” “谢谢。” 当他们面对面坐在客厅的长条茶案前时,章先生说: “小史,你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是《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这要读不少书啊,难得难得。张瀚的《松窗梦话》、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 “只是泛泛读过。很惭愧!” “你虽离开大学,照样可以自学成才,只要吃得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何愁不成功。你叫史力,有字吗?” “没有。” “我给你起个字怎么样?就从屈原的《离骚》中取出‘修远’二字。” “谢谢先生赐字。”史力突然双眼涌出了泪水, 。 章先生哈哈大笑。 史力觉得日子过得充实了。业余时间他或耳塞棉花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或去章家。每次去先打扫卫生,然后查找资料,都干完了,一老一少坐下来喝茶聊天。 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这个记录时间的存折,居然丢了!其实只要史力到管委会说明情况,补发一个存折就可以了。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才是他真正的积蓄。 三度寒暑过去了。史力在先生的指导下,将当年的硕士论文,扩展成近二十万字的专著,由先生推荐出版了。先生又写了推荐信,让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告诉他:“你一边上课,一边考博士,只要肯下功夫,是可以留校的。” 史力说:“先生对我有再造之恩!” “不,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再造!” 说完,先生拿出一个红封皮的存折,说:“你三年前掉在我这里的,之所以没有还你,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应。愿做义工领一个存折已属不易,但你掉了后不要求补发,心很安详,连理所当然的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所至。” 史力接过存折,翻了翻,除原有的页码,又加订了厚厚一沓,上面由先生填满了他每次做义工的时间。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先生,说:“我做义工的时间,即是先生义
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管吧。” 先生说:“好!” 14. 本文以“时间存折”为线索。请围绕此线索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有关内容。(6分) (1)史力用“时间存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章文心用“时间存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小说第3段,介绍了史力工作后的哪些情况?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