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配送-第六章(仓库设施)

合集下载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

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
重要的意义。
1.仓储活动的性质


仓储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商品的储存、保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 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续。在仓储活动中, 为了保证仓储业务的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相应的仓储设施(建筑物、容器) 和装卸、搬运、堆码的各种设备及操作工具,同时,还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 对储存的商品进行养护,防止各种因素对商品质量的影响。这就使得仓储活 动与一般的生产活动一样,具备了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虽然仓储活动具有生产性,因其在社会分工中所处的地位而言,与产品的生 产活动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为:其一、由于仓储活动会增加各种仓储费 用,必然会使得商品成本增加,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加 快商品周转,提高仓库利用率,减少作业环节,努力降低储存成本成为仓储 管理的主要任务;其二、产品生产是成批、连续进行的,而仓储活动是服务 于生产和销售,据用户需要进行相关业务活动,因此,具有不均衡性和不连 续性;其三、不管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仓储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 梁,具有服务的性质。




对仓储概念的理解要抓住以下要点: 第一,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储存货物的质量,确保社会生产、生活的连续 性是仓储的使命之一。 第二,当物品不能被即时消耗,需要专门的场所存放时,形成了静态仓储。 对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存取等作业活动,便产生了动态仓储。 第三,储存的对象必须是实物产品,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 第四,储存和保管货物要根据货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储存方式。不同性质的 货物应该选择不同的储存方式。例如,食品、生物药品等对温度有特殊要求 的货物需要采用冷藏库储存;液体性的原油或成品油就需要使用油品库储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流运输与配送习题参考答案

物流运输与配送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名词解释(1)通常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2)运输市场是运输生产者(承运人)和运输需求者(托运人)之间进行运输产品(客、货空间位移的实现)交易的场所和领域,是运输活动的客观反映。

(3)是指货主或托运人在一定运输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交运的货物运量。

(4)是指承运人在一定运价条件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运输能力。

(5)是指运输企业对运输对象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格。

(6)是指按货物运输距离而制定的价格。

目前主要有两种制定形式:均衡里程运价和递远递减运价。

(7)是指对同一货种而言,货物运价率虽然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并不呈正比增加,致使每吨公里货物运价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即所谓“递远递减”。

(8)是指借助一定的成组工具或设备,将两个以上重量轻、体积小的单件杂货组合成同一尺寸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大货物单元再进行运输。

2.填空(1)距离运价、线路运价(2)目成组运输、国际多式联运3.简述(1)①物流活动中包含了运输活动,运输只是物流的一个环节;②通过运输实现了物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③物流活动比运输活动更为复杂;④运输是物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环节。

(2)①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②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③运输主要创造了“空间效用”④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3)①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则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②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比例,节约的潜力非常大。

③由于运输总里程远,运输总量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调整就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4)①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

②货物运输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

③运输价格具有按不同运输距离或不同航线而异的特点。

④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

(5)①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指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仓储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配送运输路线设计

仓储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配送运输路线设计

配载模型
假设配送车辆的最大载重量为G,用于运送n种不同 的物品,此n种不同物品的重量分别为W1, W2,…, Wn, 每一种物品的价值系数(可表现为价值、运费等)用 P1, P2,…, Pn表示。另设Xk表示第k种物品的装入数量, n 则在 ≤G ∑ W k X k 条件下
k =1
f ( x) = max ∑ Pk X k
运水泥/运玻璃 1.43 1.5 1.6
在表小型车运送水泥的定额比最高,因而要先安排小型车运送水泥;其 次由中型车运送盘条;剩余的由大型车完成。得下表的派车方案,共完 成运量1 106t。
车辆种类 运送水泥车 30 580 400 5 6 20
二、车辆积载的原则
(一)轻重搭配的原则 (二)大小搭配的原则 拼装在一个车厢内的货物,其化 (三)货物性质搭配原则 (四)到达同一地点的适合配装的 学性质、物理属性不能互相抵触 货物应尽可能一次积载。 (五)确定合理的堆码层次及方法 可根据车厢的尺寸、容积, 货物外包装的尺寸来确定
将重货置于底部,轻货置于上部,避免 重货压坏轻货,并使货物重心下移
(一)节约法的基本规定
利用里程节约法确定配送路线的主要出发点是,根据配送方的运输能力及 其到客户之间的距离和各客户之间的相对距离来制定使配送车辆总的周转 量达到或接近最小的配送方案。
(二)节约法的基本思想
方案a)的配送路线为p0→pi→p0→pj→p0,配送距离为da=d0i+d0j 方案b)配送路线p0→pi→pj→p0,配送距离为db=. d0i+d0j+dij 显然,da不等于db,我们用sij表示里程节约量,即方案b)比方案a) 节约的配送里程:
直送式配送运输, 是指由一个供应 点对一个客户的 专门送货

现代物流基础与实务 第六章 物流的价值增值—流通加工

现代物流基础与实务 第六章  物流的价值增值—流通加工
2.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通过流通加工进行集中下料,将生产厂商直接运来的简单规 格产品,按用户的要求进行下料。例如将钢板进行剪板、切裁;木材加工成各种 长度及大小的板、方等。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明显地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如从平板玻璃集中开裁的经验来 看,玻璃利用率从60%左右提高到85%~95%。
(三)流通加工的作用
8.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
在干线运输及支线运输的结点,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可以有效解决大批量、低 成本、长距离干线运输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末端运输和集货运输之间的衔 接问题,在流通加工点与大生产企业间形成大批量、定点运输的渠道,又以流 通加工中心为核心,组织对多用户的配送。也可在流通加工点将运输包装转换 为销售包装,从而有效衔接不同目的的运输方式。
第一节 流通加工概述
一、流通加工的定义 (一)流通加工的定义
流通加工是某些产成品从生产 领城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 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方便用户, 提高物流效率和促进销售,在流通 领域对产品进行的简单再加工。流 通加工是现代物流系统构架中的重 要元素之一,主要担负的任务是提 高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
(三)流通加工的作用
5.方便配送。配送是包括整理、挑选、分类、备货、末端运输等一系列活动的 集合。那么流通加工就是配送的前提,物流企业自行安排流通加工与配送,则 流通加工时必然顾及配送的条件与要求。或者说根据流通加工形成的特点布置 配送,使必要的辅助加工与配送能很好地衔接,使物流全过程顺利完成。

价值观点
完善商品 使用价值
流通加工 的特点
By 杜小二
加工责任人
商业或物流 企业完成
加工目的
为了消费(或再生产) 所进行的加工

跨境电商环境下物流行业仓储与配送优化方案

跨境电商环境下物流行业仓储与配送优化方案

跨境电商环境下物流行业仓储与配送优化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跨境电商物流概述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3)第二章: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4)第三章:跨境电商物流仓储与配送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第四章:跨境电商物流仓储与配送优化方案 (4)第五章:跨境电商物流仓储与配送优化方案实施与评价 (4)第二章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4)2.1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现状 (4)2.2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政策环境 (4)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5)第三章仓储优化方案 (5)3.1 仓储设施布局优化 (5)3.1.1 设施布局原则 (5)3.1.2 设施布局优化措施 (5)3.2 仓储作业流程优化 (6)3.2.1 作业流程优化原则 (6)3.2.2 作业流程优化措施 (6)3.3 仓储信息化管理 (6)3.3.1 信息化管理内容 (6)3.3.2 信息化管理措施 (6)第四章配送网络优化 (6)4.1 配送网络布局优化 (6)4.2 配送中心选址与建设 (7)4.3 配送路径优化 (7)第五章供应链协同优化 (8)5.1 供应链协同管理 (8)5.1.1 概述 (8)5.1.2 需求协同 (8)5.1.3 计划协同 (8)5.1.4 物流协同 (8)5.2 供应商关系管理 (8)5.2.1 概述 (8)5.2.2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9)5.2.3 供应商合作与退出 (9)5.3 供应链风险防控 (9)5.3.1 概述 (9)5.3.2 风险识别 (9)5.3.4 风险应对 (9)5.3.5 风险监控 (9)第六章包装与装卸优化 (9)6.1 包装材料与方式优化 (9)6.1.1 包装材料的选择 (10)6.1.2 包装方式的优化 (10)6.2 装卸作业流程优化 (10)6.2.1 装卸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0)6.2.2 装卸作业流程 (10)6.3 装卸设备与工具优化 (10)6.3.1 装卸设备的优化 (11)6.3.2 装卸工具的优化 (11)第七章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 (11)7.1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11)7.1.1 平台架构设计 (11)7.1.2 数据集成 (11)7.1.3 功能模块 (11)7.2 数据挖掘与分析 (12)7.2.1 数据挖掘技术 (12)7.2.2 数据分析应用 (12)7.3 物流成本控制 (12)7.3.1 成本核算 (12)7.3.2 成本控制策略 (12)第八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13)8.1 绿色物流理念 (13)8.2 节能减排技术与应用 (13)8.3 循环经济发展 (14)第九章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政策建议 (14)9.1 政策环境优化 (14)9.1.1 完善跨境电商法律法规体系 (14)9.1.2 优化跨境电商通关流程 (14)9.1.3 推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14)9.2 政策支持与补贴 (15)9.2.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5)9.2.2 优化融资政策 (15)9.2.3 建立跨境电商物流行业人才培养体系 (15)9.3 行业规范与监管 (15)9.3.1 制定跨境电商物流行业规范 (15)9.3.2 加强行业监管 (15)9.3.3 推动行业自律 (15)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5)10.1 研究结论 (15)10.2 研究局限 (16)第一章绪论1.1 跨境电商物流概述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逐渐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运输与物流(王晓东)案例分析答案

国际运输与物流(王晓东)案例分析答案

第一章概述若干年前,著名的美国运动服饰公司耐克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欧洲分销体系,25家仓库分散在欧洲大陆各地。

现在,则只剩下比利时的配送中心负责接收来自远东、美国和欧洲本地生产的服装和运动鞋,并按客户的订单要求发往欧洲各地。

这种泛欧洲配送模式将整个欧洲看作一个没有边界的国家。

二战后直到80年代后期,欧洲商业都是沿国境线发展的。

跨国公司一国一国地在欧洲扩张,并在各国建立子公司,负责当地的分销,并建立仓库承担当地配送工作。

由于跨越国境费时且价格昂贵,所以国境线不仅仅是政治疆域,而且已经成为贸易壁垒。

1993年,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意味着欧洲不再是多个国家市场的总和,而成为没有国界的统一市场,货物、服务、资金、人员能够无国界般自由流动。

因此,公司开始建立起集中式的配送中心,统一负责全欧洲的配送工作,并成功地降低了库存水平,提高了运作效率。

请讨论各国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如何影响企业国际物流决策的?资料来源:改编自Malcolm Brown (1987) , “The Slow Boat to Europe”, Management Today, June, 83 解析要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本书的第二章还会继续介绍。

学生应该指出之前各国分别配送主要是因为国家间往来的不便,关税问题,各国制度不统一问题,人员协调问题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导致各国的边界有名无实,政治上各国协调政策鼓励对一体化内部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给予各种便利;经济上取消贸易壁垒、资本、人员等的限制,意味着运输服务可以轻易深入到其他国家,并不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技术上,各国进行协调,包括货币的统一,服务标准的统一;社会文化因素上,成员国之间融合加快,各自成为大市场之一,对来自它国的运输服务不再有各种歧视或不便。

在这种情况下,统一配送可以降低成本,改善机构臃肿现象,是跨国公司的首选做法。

第二章国际物流的分布北京某外贸企业出口一批工艺品到美国的芝加哥,计划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

物流运输与配送习题参考答案

物流运输与配送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名词解释(1)通常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2)运输市场是运输生产者(承运人)和运输需求者(托运人)之间进行运输产品(客、货空间位移的实现)交易的场所和领域,是运输活动的客观反映。

(3)是指货主或托运人在一定运输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交运的货物运量。

(4)是指承运人在一定运价条件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运输能力。

(5)是指运输企业对运输对象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格。

(6)是指按货物运输距离而制定的价格。

目前主要有两种制定形式:均衡里程运价和递远递减运价。

(7)是指对同一货种而言,货物运价率虽然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并不呈正比增加,致使每吨公里货物运价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即所谓“递远递减”。

(8)是指借助一定的成组工具或设备,将两个以上重量轻、体积小的单件杂货组合成同一尺寸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大货物单元再进行运输。

2.填空(1)距离运价、线路运价(2)目成组运输、国际多式联运3.简述(1)①物流活动中包含了运输活动,运输只是物流的一个环节;②通过运输实现了物流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③物流活动比运输活动更为复杂;④运输是物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环节。

(2)①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②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③运输主要创造了“空间效用”④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3)①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则节约的潜力也就大。

②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比例,节约的潜力非常大。

③由于运输总里程远,运输总量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调整就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

(4)①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

②货物运输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分。

③运输价格具有按不同运输距离或不同航线而异的特点。

④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

(5)①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指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物流管理第六章习题

物流管理第六章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小型钢材、优质钢材、金属制品、有色金属材料、车辆配件、水泥、化工原料、机械设备等,属于日晒雨淋易变质损坏、温湿度变化对其影响不大的物资,因此可存放在物料棚里保管。

( )。

2.分物资保管区必须做到保管任务与仓库设施相统一。

( )3.管区按照储存货物的使用方向分区,可分为生产资料保管区和生活资料保管区。

( )4.资保管区的划分是静态不变的,无论保管任务如何变化,一5.库的最低层承载能力强、净空较高,作业方便,因此应存放单位体积和单位重量大或收发作业频繁的物资,如纤维及纤维制品、塑料制品、仪器仪表等。

( )6.入同一库房的物资要考虑彼此之间的互容性。

( )7.库的最顶层通风采光良好、干燥,适合储存收发不太频繁,要求一般保管条件的体积小、重量轻的物品。

( )8.房的非保管面积主要包括通道、收发料区、垛间距和墙间距以及仓库管理人员办公地点等占用的面积。

( )9.输通道供装卸运输设备在摩内运行,其宽度主要取决于搬运方法、车辆出入频度和作业路线等因素。

( )10.库房内的通道可分为运输通道、作业通道和检查通道。

( )11.保管场所的平面布置是在有效的平面上,对库房、物料棚、货场内的货垛、货架、通道、收发料区、垛间距、墙间距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布置。

( )12.如库房两边设有库边站台,收货区应靠近汽车道路一侧,发货区靠近铁路专用线一侧。

( ) 13.保管面积是库房使用面积的主体,它是货垛、货架、货箱所占面积的总和。

( )14.库内平面布置形式中,垂直布置是指货垛的长度方向与库墙和通道互相垂直。

具体又分为横列式布置和纵列式布置两种形式。

( )15.横列式布置的优点是运输通道较短,占用面积少,仓库面积利用率较高。

缺点是作业通道长,存取物资不方便,对通风采光不利。

( )16.通道倾斜式布置仓库的方式能够克服出现死角,浪费仓库面积,降低仓库平面利用率的缺陷。

( )17.倾斜式布置仅适用于单一品种、大批量、集装单元堆垛和利用叉车作业的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仓库不是“水库”或“蓄水池”而是“河流”, 仓储管理已从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
露天仓库
平房仓库
高层货架仓库
6.1.2 仓库的分类
一、按仓库名称分类 1、营业仓库 2、自用仓库 3、国有仓库 4、其他,如保税仓库等
1、营业仓库
仓库业者所有的对一般企业提供保管服务的仓库。 保管他人物品的仓库,以营利为目的。
分类很多,本文只介绍两种分类 (一)按建筑形式分:
12
高度一般在10米以下
托盘
复习
1B
2
AC
危险品仓库
恒温仓库 水上仓库
三、按利用形态分类
储藏仓库:以储藏保管为主要功能的仓库 流通仓库:同时具备储藏保管、配送、流通加工等功能
的仓库 专用仓库:专门保管某些特定物品的仓库 专属仓库:只为某些特定用户提供服务的仓库 报税仓库等
专用仓库
四、按所在位置分类 港口仓库、车站仓库、机场仓库、市区仓库、郊区仓库等
二、按保管形态分类
1、普通仓库:常温条件下的一般仓库 2、冷藏仓库:具有冷却设备并具有隔热功能的仓库(10°c以下) 3、恒温仓库:能够调节温度湿度的仓库(10°c-20°c) 4、露天仓库:露天堆码、保管的室外仓库。 5、仓储仓库:保管谷物、小麦、玉米等颗粒型物品的仓库,如储
藏粮食的仓库 6、危险品仓库:保管危险品的仓库,如石油 7、水上仓库:在划定水面保管木材的室外型仓库。 8、简易仓库:没有固定建筑物、用帐篷等简易材料搭建而成的仓库。
五、按建筑物形态分类 平房仓库、多层仓库、地下仓库等
六、按建筑物所用建筑材料分类 钢架混凝土仓库、钢筋混凝土仓库、钢架挂瓦仓库、 钢筋砂浆质仓库、木架砂浆质仓库等
七、按库内形态分类
1、地面仓库 2、货架型仓库 3、自动化立体仓库
1、地面仓库
1、它一般指单层地面库,多使用非货架的保管设备。
2、货架型仓库
它是指采用多层货架保管的仓库
3、自动化立体仓库
它是由计算机管理控制的机械化、自动化 设备来完成作业的仓库
练习
A C
6.1.3 自动化立体仓库
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配套设备
高层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出入库输送机。 这三种设备将分别在之后章节中介绍
(1)优点
3、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
第6章 物流配送设施设备
6.1.1 仓库的功能 6.1.2 仓库的分类 6.1.3 自动化立体仓库
主讲人:
6.1仓库的功能
一般意义上的仓库是建筑物,但也有将车辆、船舶、 集装箱等设备作为仓库的,甚至直接把地面或水面 作为仓库。
仓库是保管、存储物资的场所。但现代物流意义的 仓库是从事存储、包装、分拣、流通加工和配送等 物流作业活动。
2、自用仓库
自用仓库:企业自己所有、主要从事内部 物流业务的仓库。
Hale Waihona Puke 3、国有仓库它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仓库,如粮食 仓库、机场仓库、铁路仓库等。
4、其他,如保税仓库等
保税仓库是根据有关法律和进出口贸易的 规定取得许可,专门保管暂未纳税的进出 口货物的仓库。这类仓库由海关统一进行 监督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