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之美》课件

合集下载

公开课淡之美课件

公开课淡之美课件
更倾向于恬淡人生哲学,认为于身心大有 裨益。
❖ 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 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恬淡生活观
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 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 一种的积极。
知识拓展:名人名句
❖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
❖ 明确:中国水墨画是一种 省略的艺术,简约含蓄, 给欣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 象空间,留下了充分思考 的余地,具有更持久的审 美效果。
2、尤其落到自己头上,一旦要一张什么 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 明确:运用比喻修辞,将个人的名分、地位 等比作是自画像。认为做人应该不图虚名, 对于名利的追求应该淡泊一点。
3、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 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 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不必要的烦恼。
❖ 明确:“看得淡一点” ,是指对物质的欲望、 名利等不要过分执着, 表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 和成熟的智慧。
4.“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 作用:承上启下 ❖ 作者并没有否定浓烈人生哲学,但他自己
看得浓好VS看得淡好
君子之交淡如水。
六、分析“哲理美”──轻名利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淡泊致远
七、小结提升 第22~24段:淡之美,某种程度近 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 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
境界。
求淡美,得禅趣
揣摩语句
❖ 1、没画出来的,要比画 出来的,更耐思索。
浓郁的咖啡
清淡的茶
写作手法:对比
通过比较来说明和突出事物
品读2~13段,课文以哪些生 活和艺术现象为例阐述了淡之美?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淡之美》ppt课件3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淡之美》ppt课件3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明确:中国水墨画是一种省略 的艺术,简约含蓄,给欣赏者 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留下 了充分思考的余地,具有更持 久的审美效果。
2、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 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 不必要的烦恼。
• 明确:“看得淡一点”, 是指对物质的欲望、名 利等不要过分执着,表 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和 成熟的智慧。
• 分析:运用排比修辞,充分表现了那些 个人欲望膨胀者的追名逐利和作者对此 的否定态度。
课文主旨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人生在世, 如果能求淡之美,得禅之趣,将是一件 快乐的事。
知识拓展:名人名句
•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洪应明:“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语言特色
• 例子1: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 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 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 分析:运用比喻修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描 绘出一幅早春细雨中的西湖美景,令人神往。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淡之美》ppt课件3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淡之美》ppt课件3
者的追名逐利和作者对此 的否定态度。
课文主旨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人生在世, 如果能求淡之美,得禅之趣,将是一件 快乐的事。
知识拓展:名人名句
•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洪应明:“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 明确:中国水墨画是一种省略 的艺术,简约含蓄,给欣赏者 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留下 了充分思考的余地,具有更持 久的审美效果。
2、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 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 不必要的烦恼。
• 明确:“看得淡一点”, 是指对物质的欲望、名 利等不要过分执着,表 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和 成熟的智慧。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thank
you!
2019/7/3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淡之美课件精品课件

淡之美课件精品课件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09:53:0009:53:0009:539/22/2020 9:53:00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9.2209:53: 0009:5 3Sep-2 022-Se p-20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09:53:0009:53:0009:53Tuesday, September 22, 2020
❖ 1、没画出来的,要比画 出来的,更耐思索。
❖ 明确:中国水墨画是一种 省略的艺术,简约含蓄, 给欣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 象空间,留下了充分思考 的余地,具有更持久的审 美效果。
最新 PPT
39
2、尤其落到自己头上,一旦要一张什么 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 明确:运用比喻修辞,将个人的名分、地位 等比作是自画像。认为做人应该不图虚名, 对于名利的追求应该淡泊一点。
浓到好处不易,淡而韵 味犹存,似乎更难。
饮料 咖啡以强烈为主 调,能使人彻夜 不眠。
茶是淡的,一杯在手, 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
给人的怡悦、熨帖、惬 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
意难以形容。
负面效应。
人生 人生的各种情感关
系看得浓一点,你
的感情负担自然也 就重。
人生的各种情感关系看 得淡一点,最新你P也PT许可以
最新 PPT
32
文章结构
❖ 第三部分(第14~21段):从人生哲理层面 阐述淡之美,将浓和淡两种生活方式进行比 较,认为淡这种生存方式更有益于人的身心 健康。
❖ 第四部分(第22~24段):将淡之美提升到 禅理的层面,阐明淡与禅的关系。最后一段 指出求淡之美,得禅趣将是人生之乐事,对 全文进行总结和提升。
自然本色的女孩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淡之美》ppt课件2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淡之美》ppt课件2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对比手法
早春时节的西湖
大红大绿、人工雕琢、 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
对比手法
水墨画
对比手法
工笔 画
油 画
齐 白 石 《 虾 》
郑 板 桥 竹
王 羲 之 书 法
对比手法
浓郁的咖啡
清淡的茶
揣摩语句
• 1、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 的,更耐思索。
李国文
你心目中的男神?
你心目中的女神?
李国文,1930年出生
于上海,原籍江苏盐城。 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长篇小说 《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茅盾 文学奖。
李国文是一株文坛常青树,
其近年的随笔集《中国文人的 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 活法》、《李国文说唐》都上 了图书排行榜,再版之后仍然 卖得很火。
3、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 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 而免掉不必要的烦恼。
• 明确:“看得淡一点”, 是指对物质的欲望、名 利等不要过分执着,表 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和 成熟的智慧。
4.“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 作用:承上启下 • 作者并没有否定浓烈人生哲学,但他自己更倾向
于恬淡人生哲学,认为于身心大有裨益。
• 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 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恬淡生活观
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 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 一种的积极。
知识拓展:名人名句
•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淡之美ppt1 人教课标版优选精品PPT

淡之美ppt1 人教课标版优选精品PPT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 知道我 们多辛 苦!” 他们向 老人发 誓,再 也不会 为他玩 了! 【心理点评】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 机和外 部动机 。如果 按照内 部动机 去行动 ,我们 就是自 己的主 人。如 果驱使 我们的 是外部 动机, 我们就 会被外 部因素 所左右 ,成为 它的奴 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 将孩子 们的内 部动机 “为自 己快乐 而玩” 变成了 外部动 机“为 得到美 分而玩 ”,而 他操纵 着美分 这个外 部因素 ,所以 也操纵 了孩子 们的行 为。
❖ 分析:运用两字短语和比喻修辞,简 约含蓄,淡雅自然,描绘出一幅早春 细雨中的西湖美景,令人神往。
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 作之前 。由于 一般人 不知道 他事先 能铲除 病因, 所以他 的名气 无法传 出去; 中兄治 病,是 治病于 病情初 起时。 一般人 以为他 只能治 轻微的 小病, 所以他 的名气 只及本 乡里。 而我是 治病于 病情严 重之时 。一般 人都看 到我在 经脉上 穿针管 放血、 在皮肤 上敷药 等大手 术,所 以以为 我的医 术高明 ,名气 因此响 遍全国 。”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颜氏家训
❖ 请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 淡泊致远
课文主旨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人生在世, 如果能求淡之美,得禅之趣,将是一件 快乐的事。
小结提升
❖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 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 种淡之美的境界。所以说“淡泊是一种人生 态度,淡泊是一种气度,淡泊是一种修养” 。

《淡之美》经典课件

《淡之美》经典课件
但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 产生负面效应。
六、布置作业,延伸阅读
1、将文中提到的苏东坡与王维的原诗 完整地默写一次。
2、著名作家刘心武说:不要指望,麻雀 会飞得很高。高处的天空,那是鹰的领地。 麻雀如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它照样会过得很 幸福!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你希望自 己像麻雀那样还是像鹰那样的生活或追求或 理想?请以此写一段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但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因为茶能使身 心舒心,清热解毒。
学生仿写示例
(2)高中生之间爱情是浓的,从相识到相知的种种时刻,一 甜蜜为幸福。有一种爱情叫生死相随,好起来都能穿一条裤子上 街,他们认为天天在一起就是幸福。
而友情则是淡的了,尤其是男女之间的那种,更加淡。两人在 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淡然的感情也不油腻。所以,爱情与友 情是无法比拟的。
的哪几个义 ⑥没有意味的;无关紧要的:~看话淡、名~利
项?
事、扯~。
三、精读文本,品析美点
2-13自然段,作者分别从人、自然、艺 术、饮食四个层面分析了淡之美。请选择一个 方面进行品读,说一说淡美的特点以及作者的 写作手法。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品析。
“淡”美 特点
语句品读
淡妆 美女
西湖 美景
本色 自然
学生仿写示例
(1)可乐是浓的,从味道上到给人的中枢神 经的刺激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可乐, 倒在杯里,碳气上升,饮在口中,美味可口, 只喝一口,能使饮者清热解渴。茶则是淡的了, 尤其是经过开水冲泡之后,味道就淡了。一杯 在手,上下漂浮,颜色轻微,那种感官的欣喜, 并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可乐和茶是无法比较 的。
“淡” 美
特点
对比 对象
特点 作者总结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淡之美》ppt课件1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淡之美》ppt课件1
• 东边已经天亮了。
“东方既白”是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继肯德基、 必胜客欢乐餐厅、必胜客宅急送、塔可钟墨西哥风 情餐厅之后,在中国推出的第五大餐饮品牌。
快读阅读,段落分析

作者先提出观点,然后分别从人的装扮、大自然、艺术
创作、饮食文化的淡美几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上升到人生和
禅理层面上,总共课分为四层。
3、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 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 不必要的烦恼。
• 明确:“看得淡一点”,是指对 物质的欲望、名利等不要过分执 着,表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和成 熟的智慧。
作业
1.完成《淡之美》学习与评价习题。 2.预习《石缝间的生命》。
编后语
• 惊鸿一瞥( )piē 嫩蕊( ) ruǐ 熨帖( ) yù
• 濒临( b)īn 所向披靡( ) m赘ǐ 语( ) zhuì
• 禅偈( ) jì
水光潋滟(
liàn)yàn
• 不虞之隙( ) 惬意( ) 裨益( )

• 酽黑如漆( ) 狷躁(
) qi淬è 火(


• 欲壑难填( )yàn
juàn
• 所以说“淡泊是一种人生态度,淡泊是一种气度,淡泊是一种修 养”。
课文主旨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人生在世, 如果能求淡之美,得禅之趣,将是一件 快乐的事。
• 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 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恬淡生活观
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 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 一种的积极。
讲讲杰出人物小故事
李国文
李国文 1930年出生于
上海,原籍江苏盐城。 现为中国作 家协会作家,长篇小说《冬天里的 春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是佛教用语,指排除杂念,静坐。
3.探究讨论 交流提高

作者说“浓 是一种生存方式。 淡,也是一种生 存方式“,你认 为二者相冲突吗? 作者怎样看?
方你 淡 式希 , ?望 也 为自 是 浓 什己 一 是 么是 种 一 ?怎 生 种 样存生 的方存 生式方 存”式 。

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淡,蕴涵着人生的智 慧。它是进取中的从容自如,荣辱不惊,乐观 豁达。淡,不是让我们消极,不是教我们漠然, 而是让我们除去心头的浮躁,不要为人世的浮 华迷失了双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工笔画
水墨画
油画
清淡的茶
浓郁的咖啡
⑴作者由各层面淡美的阐述转入对人生的淡美境 界的阐述是如何过渡的?
——过渡句: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⑵作者从哪些角度谈了对人生层面的淡之美的理解?
——感情、交往、名利等
⑶哪一句话最能代表作者的主观倾向?
——淡一点,于身心更有裨益。
亲情、友情是同学们目前面对的主要情感。你 认为与朋友交往应该看得浓好还是淡好? 辩论: 看得浓好 VS 看得淡好
作者观点: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间的交往应该像水一样清澈、纯 净,无昵无隙。淡的是交往,而不是情谊。
在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上,我们也应处 理好浓和淡的关系。对此,作者认为应 该怎样对待?
生活中还有哪些淡之美令你心动?
如何在自己的 生活中把握淡之美
三、小结
课文主旨: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人生在世, 如果能求淡之美,得禅之趣,将是一 件快乐的事。
四、拓展阅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就不会 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 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宁可淡一点的好。 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 为而不强为之。
恬淡生活观
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 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 一种的积极。
⑶为什么恬淡的生活方式于身 心更有裨益?
人与人之间恬淡自如的相处方式更
有利于营造融洽和谐的关系。
淡然面对各种欲望可以免却许多不
必要的烦恼,活得更加从容自如。

作者在最后将淡之美提升到禅的层 面,淡与禅有着怎样的关系?
禅语: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

便回旋。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 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若能一切随它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五、作业
任选一题写一篇短文 1.《我身边的(心中的、欣赏的) 淡之美》 2. 仿写 《 ___之美》
李国文,1930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 盐城。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作家,长篇小说 《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花 园街五号》、《危楼记事》(其中《之一》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 《第一杯苦酒》(其中《月食》获全国优秀 短篇小说奖)、《没意思的故事》、《电梯 谋杀案》《洁白的世界》《都市的黄昏》、 《涅槃》(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上世纪九 十年代以后,专门从事随笔杂文写作,出版 过《骂人的艺术》、《苦瓜苦瓜》、《楼外 谈红》《淡之美》《大雅村言》(获第二届 鲁迅文学奖)、《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 (获首届华人传媒文学奖)、《中国文人的 活法》、《李国文说唐》、《文人遭遇皇帝》 等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