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深圳一模试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汇总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doc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3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
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
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13.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B.心学广泛传播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14.右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
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A.棉纺织业B.麻纺织业C.造纸业D.丝织业15.19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
这说明华民国A.实行议会共和制B.权力过于分散C.注重权力的制衡D.实现了全国普选16.近代以来广东引领时代潮流。
下列对近代广东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A.创办了第一家洋务企业B.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C.爆发了第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D.是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的策源地1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
广东省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试题一(历史部分).doc

广东省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一(历史部分)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8分)12.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在《武帝儒术之治》中说:“汉高祖只是汉朝一家之皇帝,秦皇、汉武则是中国二十四朝的皇帝。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高祖无为而治,在制度上毫无创新B.秦始皇首创的郡县制影响了此后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C.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为历代所推崇D.秦始皇、汉武帝在制度创新和大一统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13.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分为三个时代:贵族时代、士族时代、科举时代。
其中“士族时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世卿世禄制 D.八股取士14.《苏州府志》记载:明朝万历苏民无积蓄,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而有……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材料反映了①苏州丝织业发达②苏州丝织业存在资本主义萌芽③苏州经济落后④苏州存在一定的劳动力市场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作为中国古代民主(民本)思想的重要代表,黄宗羲是一个立足于当时现实而又跨人了未来的伟大思想家,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其著作《明夷待访录》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
但是,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并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是A.黄宗羲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B.它并未突破儒家思想之藩篱C.封建小农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D.民族工业比较脆弱16.梁启超先生在二十世纪初曾著有《中国史叙论》,将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阶段最适合于A.明清时期的中国 B.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C.两千年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中国 D.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中国17.从右图可以看出,19世纪晚期到初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和各种实业团体的涌现C.中国融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及近代经济的发展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18.“在这个大队里,……大锅饭无法填饱群众的肚子,不少人靠红花草充饥。
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佐证商代A.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B.财政入主要来自田赋C.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D.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2.《急就篇》成书于西汉后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启蒙书,内容涉及姓氏人名、服器百物、为官为政等。
其中有:“宦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抽擢推举白黑分,迹行上究为贵人。
”这说明当时A.察举制存在一定局限B.独尊儒术导致了学在民间C.教育注重为现实服务D.统治者主张德治刑罚并重3.唐代后期,广州南海神庙的祈风祭海活动兴盛,被列为国家祭祀。
地方官员和市舶官员定期前往祭拜,并多次整修扩建。
这反映出A.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B.东南沿海的经济社会影响增强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D.海上丝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4.唐代政府曾下令“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
到了宋代,起楼限制放宽,邸店楼屋逐步向立体空间扩展。
这一变化说明宋代A.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建设B.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5.对于当时“荣经陋史”的学术风气,王阳明认为,儒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伏羲的历史,《礼》《乐》为夏商周的历史,经与史并无不同。
这一论述A.割裂了心学与儒学的历史关系B.强化了儒家学说的地位C.反映了明代史学研究氛围浓厚D.隐含了一定的叛逆色彩6.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
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
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
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7.1902年,清朝海关规定,国内各通商口岸或铁路沿线城市“无论东西南北,凡兵船、商船、海关、铁路”,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
2020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答案

育47. (15 分)
(1)贡献:参与“两弹一星”研究;创建中国航天事业;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培
教 养人才。(7 分,1 点 3 分,2 点 5 分,3 点 7 分。) (2)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起步;计算机等信息 技术产业兴起;中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优秀的家庭
研 46.(15 分)
(1)主张:建立一支常备军;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培养军事
学 干部人才;开展军事研究。(6 分,每点 2 分。)
(2)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加强战略物资储备;发展东
部地区经济。(5 分,1 点 3 分,2 点 5 分。)
科 影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丰富了苏联的军事理论建设。(4 分,每点 2 分。)
育机;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 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 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思考并探索新的道路。(8 分,每点 2 分,其他答
教
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计分。) 实践: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土地革命、领导抗日
学
42. (12 分)(略)
科
育 45. (15 分)
(1)背景:1935 年,国际形势急剧变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共产国际 要求各国改造青年团;日本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解放战争时期,培养团
教 的青年干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4 分,每点 2 分。)
特点: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调整青年团的主要工作;坚持中共的领导;采取受青年欢迎 的活动方式;注重思想引领和政治指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4 分,每点 2 分。)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doc

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述,正确的是:A.都将国有土地分给农民,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都实行汉化,缓和民族矛盾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13.下图描绘了我国古代的一个生产劳动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生产劳动场景相关的行业是:A. 棉纺织业B. 麻纺织业C. 造纸业D. 丝织业14.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A. 尊道礼佛之风盛行B.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C. 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D. 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15.19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同时,临时参议院也成立。
这说明当时中华民国A.实行议会共和制 B.权力过于分散C.注重权力的制衡 D.实现了全国普选16.近代以来的广东引领时代潮流,下列对近代广东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A.诞生中国近代第一家洋务企业B.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C.爆发了近代第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D.国共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的策源地17.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
”上述材料说明A.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C. 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D. 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18.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和过人的智慧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中国主权,展现中国魅力,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具体体现在: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国际先例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1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
_史地政丨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史地政试卷及答案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图片所示的有角神兽是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
有学者认为,这种“鸟兽合一”的虚幻动物与先秦文献记载的赢秦飞廉族的风神形象相吻合。
这可用于说明图1出土于南西伯利亚地区图2出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图3出土于陕西神木(前5—4世纪)(战国时期)(战国时期)A.秦国崛起的精神动力B.草原丝路的文化影响C.不同物种的交流融合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2.《汉书》记载,有两兄弟因田产争讼,当地太守韩延寿认为这是由于自己不能宣明教化,遂闭门思过,(县)令、丞、啬夫、三老亦自缚请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终死不敢复争。
”这反映了当时A.司法注重维护人伦关系B.社会追求平等的秩序C.官员施政排斥法治手段D.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3.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札记》《左传》等给吐蕃。
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doc

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12、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说的“贵族政体”是指A.西周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13、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中说:“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 B.我国商品经济在清初达到顶峰C.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导致了徽商的衰落 D.道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4、《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名,如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等。
从中可以推测当时人的取名深受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教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程朱理学15、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
君末也,民本也。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②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③受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④运用资产阶级国家学说作为武器抨击君主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6、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D.继续宣传民主和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7、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
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8、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片所示的有角神兽是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有学者认为,这种“鸟兽合一”的虚幻动物与先秦文献记载的赢秦飞廉族的风神形象相吻合。这可用于说明( )
A.秦国崛起的精神动力B.草原丝路的文化影响
C.不同物种的交流融合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7.1919年出版的《孙文学说》中写道:“达文氏发明物种进化之物竞天择原则后,而学者多以为仁义道德皆属虚无,而争竞生存乃为实际……而人类今日之进化已超出物种原则之上矣。”下列主张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建立合众政府”B.“五族共和”
C.“职员乃人民公仆”D.“节制资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争竞生存乃为实际”体现了孙中山关注民众生活的民生主义主张,“节制资本”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D项正确;“建立合众政府”“职员乃人民公仆”属于政治主张,排除AC项;“五族共和”强调了在中国的五大族群汉满蒙回藏和谐相处,共建共和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
14.《家,甜蜜的家》是19世纪初的一首歌曲,它令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英美资产阶级动情陶醉。对他们而言,家不仅意味着豪华住宅和高雅、时尚的摆设,还是“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这反映了当时( )
A.资产阶级革命扩展B.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
12.13至14世纪时,西欧普通的骑士逐渐走向贫困化,无钱购置装备的骑士只能去租用盔甲。由于需要的人很多,社会上还出现了向骑士出租盔甲的商铺和商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专制王权被削弱B.封建庄园的衰落
C.民族国家的形成D.手工工场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13至14世纪时,西欧普通的骑士逐渐走向贫困化,无钱购置装备的骑士只能去租用盔甲。由于需要的人很多,社会上还出现了向骑士出租盔甲的商铺和商人”并结合所学可知,骑士是中世纪欧洲封建主阶级的下层,以服兵役和尽义务为条件,从国王或大领主那里获得封地、封号。据此可知,材料反映骑士阶层的衰落,是欧洲封建庄园经济衰落的具体表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骑士阶层衰落过程,正是欧洲专制王权加强的时期,排除A项;16--19世纪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排除C项;13--14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回答:
地点限 制
第一个 问题
第二个
(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问题
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8分)
(1)(共8分)
些重大事件相关?有人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资 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史实? 请说明理由。(8分)
(3)(共8分) 世界大战(2分)、经济 危机(或答经济大萧条)(2分)
不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但并未 走向崩溃。(2分)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过 政策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表 明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 能。(2分)
新思想:分权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
会契约、理性主义等思想(或答自由、平等、
民主、博爱、科学、人权、法制、理性等思想)
(每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不超过4分)
原因: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
欧洲国家普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
尖锐;(2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 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2分)
认识:多种文化共存,文化交流频繁,文 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只有坚持文 化多元并存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 全球化,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 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 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 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 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39.(28分)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 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 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 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 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 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14.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 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 ‘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 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日:‘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
史实 第一阶段 → 政治选择…… 第二阶段 → 政治选择……
列提纲法
(2)第三、四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制约因素有哪些?(6分)
(2)(共6分) 经济:封建经济基础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薄弱。(2分) 政治: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强;政局动荡,战争
频繁。(2分) 外交:受列强控制,国际地位弱,缺乏民族独
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2分)
(4)该学者认为,第六阶段的模式之所以取得较大 成就,关键在于“激活了社会内部的微观个体、地方 与企业的竞争活力”,试用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具体史 实来说明这一观点。(6分)
(4)(共6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 民生产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 权,调动经营者和工人的积极性;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 济活力;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经济特区和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促进了沿海地区快速 发展。(每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6分)
立发展的条件。(2分)
(3)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4分)
一般的评价型材料解析题,做法是要用一分 为二的方法评价。切忌片面及走极端化!
(3)(共4分) 评价:计划经济模式曾经推动了国家经济的
发展;(2分) 但因为长期实行,其自身的弊端使得社会主
(2)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属于哪种文 学流派?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 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 什么?(4分)
(2)(共4分) 巴尔扎克(1分) (批判)现实主义(1分) 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
会矛盾尖锐。(2分)
时间限 制
(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 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
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
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 么。”
材料三:20世纪40、50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在法国文化界流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 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 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 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 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 选择与创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13.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 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 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察举制
D.均田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科举制的内容、作用等。
2012届深圳一模试卷文综历史 部分解析
请回答:
(1)持以上观点的学者,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 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8 分)
(1)(共8分)第一阶段史实:洋务运动、百日 维新、清末新政。(每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不 超过4分)
第二阶段史实: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 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权力分立等。(每答对 一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4分)
(4)20世纪90年代文化全球化加速,请分析其时代 背景,并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8分)
(4)(共8分)
背景:两极格局的结束为文化全球化的发 展消除了障碍。(2分)
科技发展,信息技术的兴起把世界更加紧 密地连接在一起。(2分)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同文明与民族之 间的往来日益加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