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课件
合集下载
资源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现状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 需求持续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 快。
问题
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 污染。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
措施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 济。
政策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实施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生态 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01
02
03
资源节约利用
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环保技术创新
企业应积极投入环保技术 研发,推动绿色生产技术 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企业 的环保竞争力。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 理体系,确保企业生产过 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 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 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
06 结论与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的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认识与理解
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 性学科,旨在研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护之间的经济关系和规律。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04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 实践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经济学ppt课件图片(2024)

7
01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 结构
2024/1/29
8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理论
01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与性质:完全性、传递 性、非饱和性
2024/1/29
02
效用函数的构建与性质 :连续性、单调性、凸 性
03
0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 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概念及其经 济意义
9
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分析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 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 等问题。
2024/1/29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 济学的完整体系。
2
01
经济学基本概念与 原理
2024/1/29
3
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 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
经济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家庭 、企业、市场、政府等经济主体
及其经济行为。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 效地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满 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求。
2024/1/29
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 置的核心机制,它通过价格的 变动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024/1/29
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资源会 自动流向效益更高的领域和企 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配置。
价格机制还可以激励企业和个 人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
MR=MC,P≥AVC
01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 结构
2024/1/29
8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理论
01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与性质:完全性、传递 性、非饱和性
2024/1/29
02
效用函数的构建与性质 :连续性、单调性、凸 性
03
0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 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概念及其经 济意义
9
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分析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 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 等问题。
2024/1/29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 济学的完整体系。
2
01
经济学基本概念与 原理
2024/1/29
3
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 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
经济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家庭 、企业、市场、政府等经济主体
及其经济行为。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 效地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满 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求。
2024/1/29
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 置的核心机制,它通过价格的 变动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024/1/29
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资源会 自动流向效益更高的领域和企 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配置。
价格机制还可以激励企业和个 人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
MR=MC,P≥AV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课件

氮的损失
部分无机氮通过淋溶、径流和挥发等途径损失出生态系统 ,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影响
工业革命后氮肥的大量使用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氮肥, 导致土壤和水体中氮含量增加,对生 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氮循环
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密集,加速了 氮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对城市生态系 统产生影响。
水循环过程及机制
降水
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成云, 进而形成降水(雨、雪等)返 回地面。
地下渗透
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 水。
蒸发
地表水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成水 蒸气升入空中。
地表径流
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汇入河 流、湖泊等水域。
植物蒸腾
植物通过叶片气孔将水分以水 蒸气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物质循环意义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稳定和持续发展 的基础,它保证了生态系统中各种元 素的平衡和再利用,维持了生态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途径
水循环
碳循环
水在生态系统中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 流和地下渗透等途径进行循环,实现了水 资源的再利用。
碳在生态系统中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和燃烧等途径进行循环,实现 了碳元素的转化和再利用。
化会减少碳汇的容量。
04
氮循环
氮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氮是生命体基本组成元素
氮参与生态系统能Βιβλιοθήκη 流动氮是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 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对生命体的结构 和功能至关重要。
氮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传递,影响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氮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
氮的可利用性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生 产力,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 一。
部分无机氮通过淋溶、径流和挥发等途径损失出生态系统 ,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影响
工业革命后氮肥的大量使用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氮肥, 导致土壤和水体中氮含量增加,对生 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氮循环
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密集,加速了 氮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对城市生态系 统产生影响。
水循环过程及机制
降水
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成云, 进而形成降水(雨、雪等)返 回地面。
地下渗透
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 水。
蒸发
地表水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成水 蒸气升入空中。
地表径流
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汇入河 流、湖泊等水域。
植物蒸腾
植物通过叶片气孔将水分以水 蒸气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物质循环意义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稳定和持续发展 的基础,它保证了生态系统中各种元 素的平衡和再利用,维持了生态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途径
水循环
碳循环
水在生态系统中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 流和地下渗透等途径进行循环,实现了水 资源的再利用。
碳在生态系统中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和燃烧等途径进行循环,实现 了碳元素的转化和再利用。
化会减少碳汇的容量。
04
氮循环
氮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氮是生命体基本组成元素
氮参与生态系统能Βιβλιοθήκη 流动氮是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 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对生命体的结构 和功能至关重要。
氮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传递,影响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氮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
氮的可利用性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生 产力,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 一。
《卡琳娜循环介绍》课件

卡琳娜循环的实际案例分析
发电领域的实际案例
案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阳能发电厂,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实现 了高效发电。
案例二:德国柏林的生物质发电厂,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将生物质转化 为电能,实现了环保发电。
案例三:中国新疆的风力发电厂,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将风能转化为电 能,实现了清洁发电。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环境影响:卡琳 娜循环可能会对 环境产生一定的 影响,需要采取 相应的环保措施
应对局限性的策略
提高卡琳娜循环的效率和 稳定性
降低卡琳娜循环的成本和 能耗
加强卡琳娜循环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推广卡琳娜循环的应用范 围和领域
卡琳娜循环的发展前景
技术发展现状
卡琳娜循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再生等 优点。
提高燃料利用率:卡琳娜循环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燃料成本。
提高发电效率:卡琳娜循环提高了发电效率,降低了发电成本。
卡琳娜循环的局限性
效率较低:卡琳 娜循环的效率相 对较低,需要消 耗更多的能源
成本较高:卡琳 娜循环的设备和 维护成本较高, 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难度大:卡 琳娜循环的技术 难度较大,需要 较高的技术水平 和经验
案例四:日本福岛的核电站,采用卡琳娜循环技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实现了安全发电。
制冷领域的实际案例
家用空调:卡琳娜循环在家用空调中的应用,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
商用制冷设备:卡琳娜循环在商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如超市冷柜、冷库等,提高制冷效果, 降低运营成本。
汽车空调:卡琳娜循环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提高制冷效果,降低油耗。
卡琳娜循环介绍
第2章_林下经济概念与特征-PPT课件

第二节、特征 林下经济的特征,主要包括生态特征、生产特征、经济特 征等方面。 一、生态特征 林下经济的生态特征主要包括:复合结构、耐荫性、 共生性、半野生性等方面。 (一)复合结构 1、物种结构 物种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中生物物种的组成、数量及其 彼此之间的关系。 2.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林下复合系统各物种之间或同一物种不同 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的需要,人们将重新确定遗传改良、选育、栽 植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新目标,这些对林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林下经济发端于农、林业两大国民基础产业,理论上受多种学科 指导,可望达到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解决资源利用和 环境保护、生态和经济的矛盾,以及工、农产业效益差别悬殊以及 实施粮食、林业基本国策等方面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林下经济在农业、林业和(或)牧业、渔业间形成产业互补,使农 业分享到其他产睡业的社会平均利润,这是稳定农业的关键所在。 不可否定农、林作物间存在竞争等不良影响,林下经济系统种群 互作已成为现代林下经济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二章林下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林下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农林业生产方式与经济现象。 第一节 概念与内涵 一、概念
有研究者认为,林下经济,就是一种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 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 有研究者认为,所谓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林下土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 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有人认为,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 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生 态系统。 还有人认为,林下产业开发是以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生物生态系 统和能量流动规律,以林地、林木资源为依托,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 境条件,多层次、多时序配置组合,按照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组织开展的林 下经济活动。
绿色环保主题班会 (共51张)PPT课件

循环利用:提倡废物再利 用,如纸张回收、塑料瓶 回收等。
减少包装:购买商品时选 择包装简单的产品,减少 不必要的浪费。
04 绿色出行推广
公共交通出行
公交车
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 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 和空气污染。
地铁
地铁作为高效、快速的交 通工具,减少城市拥堵, 提高出行效率。
轻轨和有轨电车
轻轨和有轨电车具有环保 、节能优势,是绿色出行 的重要方式。
通过实施绿色校园建设措施, 降低校园能耗和排放,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校园环境改善
增加绿化面积,改善校园环境 ,提高师生生活和学习质量。
师生环保意识提升
通过环保教育宣传,提高师生 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社会效益显著
绿色校园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 形象和社会声誉,促进学校可
持续发展。
03 绿色生活倡导
环境污染。
01
关闭电器:离开房间时 ,确保关闭不需要使用
的电器设备。
03
合理利用自然光:白天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
05
方法
02
使用节能设备:选择能 效等级高的家电产品,
降低能耗。
04
减少废弃物
重要性:大量废弃物会导 致土地、水源和空气污染 ,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 康。
方法
分类投放:学习并遵守当 地的垃圾分类规定,确保 废弃物得到正确处理。
、安全的校园环境。
节约资源能源
绿色校园要求在校园建设和管理 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
培养环保意识
绿色校园强调培养师生的环保意 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全
减少包装:购买商品时选 择包装简单的产品,减少 不必要的浪费。
04 绿色出行推广
公共交通出行
公交车
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 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 和空气污染。
地铁
地铁作为高效、快速的交 通工具,减少城市拥堵, 提高出行效率。
轻轨和有轨电车
轻轨和有轨电车具有环保 、节能优势,是绿色出行 的重要方式。
通过实施绿色校园建设措施, 降低校园能耗和排放,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校园环境改善
增加绿化面积,改善校园环境 ,提高师生生活和学习质量。
师生环保意识提升
通过环保教育宣传,提高师生 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社会效益显著
绿色校园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 形象和社会声誉,促进学校可
持续发展。
03 绿色生活倡导
环境污染。
01
关闭电器:离开房间时 ,确保关闭不需要使用
的电器设备。
03
合理利用自然光:白天 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
05
方法
02
使用节能设备:选择能 效等级高的家电产品,
降低能耗。
04
减少废弃物
重要性:大量废弃物会导 致土地、水源和空气污染 ,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 康。
方法
分类投放:学习并遵守当 地的垃圾分类规定,确保 废弃物得到正确处理。
、安全的校园环境。
节约资源能源
绿色校园要求在校园建设和管理 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
培养环保意识
绿色校园强调培养师生的环保意 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全
2024版经济发展ppt课件

探讨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 会变革的影响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和前景 展望。
2024/1/29
34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9
35
2024/1/29
3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分析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包括 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变革、国际金融市场波 动等。
探讨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 以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前景和政策选择。
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发展
分析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 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政 策措施。
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提升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024/1/29
26
06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探 讨
2024/1/29
27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背景和意义
1 2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产业绿色转型
推动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强绿色 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024/1/29
低碳交通发展
推广低碳交通方式,优化交通运 输结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9
政策建议和措施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 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 方面的政策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
当代中国经济(第二版)课件第13章

单位GDP能耗大
% %
(2007年数据)
60
占
50
世
40
界
30
的 比
20
重
10
6
0 GDP
36.4
15.9
钢铁
能源
51.7
水泥
(2009年数据)
60
53
50
占 世
40
44
界 30
的 20
18
比 重 10
8
0
GDP
钢铁
能源
水泥
产量指数
2012年 GDP占世界11.6%
钢铁消耗占世界45% 能源消耗占世界 21.3%
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
(一)大力发展节能低碳技术创新 (二)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工艺
课后思考题
1、简析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和区别? 2、简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哪些资源环境约束? 3、请您谈谈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总供水 量
生活
工业
其中: 直流火 (核)
电
农业
全国 北方6区
南方4区 松花江区 辽河区 海河区 黄河区 淮河区 长江区
其中:太湖流域 东南诸河区 珠江区 西南诸河区 西北诸河区
4921
1750.5
3169.9 288.5 97.7 132.9 254.6 452.6
1919.7
338.2 326.9
478 3869
39.6 2126.9
438.7 13.7 0.0 0.1 0.0 25.8
1742.1 414.7 135.7 239.5 274.5 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