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自制萝卜条引起的肉毒中毒案例分析
肉毒毒素中毒案例

肉毒毒素中毒案例肉毒毒素是一种强力神经毒素,可以导致瘫痪和呼吸衰竭。
下面是一个发生在女性患者身上的肉毒毒素中毒案例: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赵女士与朋友约定去一家新开张的美容院做注射美容。
赵女士年近四十,为了抵挡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的皱纹,她毫不犹豫地决定尝试肉毒毒素注射。
尽管美容院并未取得相关执照,赵女士觉得朋友所推荐的这家店应该没有问题。
抵达美容院后,赵女士被一名年轻的美容师带入一间漂亮的房间。
美容师自称是专业人员,并解释肉毒毒素注射的过程及其效果。
赵女士感到安心,并放松地躺在美容床上。
美容师首先对赵女士进行了皮肤测试,确认没有敏感反应后,开始注射肉毒毒素。
赵女士十分注重隐私,所以没有让朋友陪伴。
过程进行得很顺利,注射结束后,美容师告诉赵女士肉毒毒素会在数天内产生效果,效果可以持续数月。
然而,第二天早上,赵女士发现自己左眼有些模糊,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左眼皮开始下垂。
她惊慌失措地寻找美容院的联系方式,但发现已经关门大吉。
她只好匆忙去当地医院寻求帮助。
在医院,赵女士立即接受了眼科医生的检查。
医生经过仔细观察后,确定赵女士患上了肉毒毒素中毒,并告知她这是一种严重的状况。
医生立即开始采取措施,以防止中毒程度恶化。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赵女士的眼睑下垂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到她的视野。
她感到尴尬和绝望,不敢面对家人和朋友。
她迫切地寻求法律帮助,并与当地执法机构接触,希望能追讨自己受到的伤害。
经过长期的法律斗争,赵女士最终赢得了对美容院的索赔案件。
她得到了合理的赔偿,但在整个过程中她付出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代价。
这个案例引发了公众对肉毒毒素注射的关注。
人们开始认识到,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需要高度专业技术和审慎操作的医疗过程,只有经过正规培训并有相关执照的医生才能执行。
此案也引发了对美容行业的更严格监管的呼声。
政府机构开始采取行动,通过建立更严格的审批申请程序和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美容院的安全和合法运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肉毒毒素中毒对个体的严重影响。
医学营养专业《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案例24》

5
满分
30
4
5
如何预防此类食物中毒?
1加强卫生宣教,建议牧民改变肉类的贮藏方式或生吃牛肉的饮食习惯。2对食品原料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以除去泥土和粪便。3加工后的食品应迅速冷却并在低温环境贮存,以防止毒素产生。4食用前对可疑食物进行彻底加热。5生产罐头食品时,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彻底灭菌。
5
6
如果该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死亡1人以上的,应该如何向上级报告?
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还包括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及霉变食品食物中毒。
4
2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是由活菌还是肉毒毒素引起?该毒素有何特点?
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即肉毒毒素所引起。肉毒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对人的致死量为10-9mg/g・bw。肉毒毒素对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酸和低温稳定,但对碱和热敏感。在正常的胃液中,24h不能将其破坏,故可被胃肠道吸收。
6
3
在我国引起该类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哪些?
国内以家庭自制植物性发酵品多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等。对罐头瓶装食品、腊肉、酱菜和凉拌菜等引起的中毒也有报道
6
4
该种食物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什么病症?病死率如何?
急性胃肠炎病症少见。有特有的对称性脑神经受损的病症,如眼病症、延髓麻痹和分泌障碍等。病死率30%—70%。
考核工程〔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34〕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2021年9月,卫生部通告:经调查,在石家庄市乾丰食品、石家庄市东光食品厂、石家庄市独一家食品、定州市新宗食品、饶阳县健民食品厂生产的火腿肠中检测出肉毒毒素。河北省、山西省近日发生的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事件与这些产品有关。
案例分析2-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

(1)发病率:进食酱马肉198人,发病186人,发病率93.9%,
住院及门诊观察人117人,占发病人数的59.1%。 (2)潜伏期:198例中毒患者中,潜伏期最短的为3小时, 最长的为84小时,71%的患者在12~30小时内发病。 (3)临床症状:病人主要症状为发烧、腹泻、头疼、头晕、 腹痛、恶心、呕吐;个别患者休克昏迷。患者发烧最低 37.50C、最高420C;76%的患者体温为38~39.50C;大便 多为水样便,带有粘液,腹部有压痛。 (4)治疗与病程:重者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庆大霉素、维生 素C、地塞米松,轻型病人口服黄连素。大部分患者2~5 天痊愈,个别患者病程达2周。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据医师对每位病人的询问,发现所有病人在8月13 日
都有食过居住在该区的个体商贩陈某出售的自制酱马 肉,故医师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怀疑食物中 毒,要求疾病控制中心派人深入调查。 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医师从8月13日到16日深入到医院 和病人家庭,了解发病情况,并采 集了大量的有关食 物,餐具及病人分泌物样品,进行相关项目的分析。
据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与
发病人员食入陈某自制的酱马肉有关。 8 月11日晚,陈某将濒于死亡的老马拉回家中,在自 家院内屠宰剥皮,然后在一破漏的棚子里加工制作酱 马肉,周围卫生条件很差,生熟马肉均使用同一工具 和容器。从8月12日下午到13日凌晨共加工3锅100多 斤酱马肉,并置于盛过生肉和菜筐内,放在气温370C 左右的院子内,13日晨在路边出售。
1)细菌性食物中毒:摄入了含有致病菌或其毒素的食品引起的
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较高而病死 率较低。有明显的季节性(5-10月最多)和地区性,常见的致病菌有 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肉 毒梭菌等。
一起肉毒梭菌引起家庭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一起肉毒梭菌引起家庭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查明本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得力措施。
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在6例中毒患者中例死亡例治愈出院。
结论:一起B型肉毒梭菌引起的家庭食物中毒。
关键词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甘肃省庆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9年1月1日8:时许接本县马岭镇卫生院电话报告:“马岭镇石里庙村村民胡XX一家及亲属6人出现腹痛、语言障碍、视物模糊、双下肢发软等症状1例死亡其余5名患者正在庆阳市人民医院治疗”。
接到通知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调查确定是一起食用肉毒梭菌污染豆豉引起的家庭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中毒经过:胡XX家于1月1日收到亲戚范XX送来自制豆豉5g左右。
1月1日胡XX家及亲属6个人吃面条时食用了未经加热的自制豆豉1月15日下午:时许6人相继出现腹痛、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等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在当地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就诊由于病因不清进行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1月19日转市人民医院治疗女儿闫XX女、9岁最为严重于1月日1:因呼吸和心脏功能衰竭死亡1月5日、月6日胡XX和其次子闫XX相继死亡其他例经医院治疗均在短期内痊愈未食用豆豉或食用加热豆豉6人均无发病。
临床资料:事件发生后甘肃省庆城县疾控中心对在医院治疗的患者5人、死亡1例、家庭及亲属未发病6人进行个案调查以未发病的6人作为对照6例患者主要癥状为腹痛、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神志清楚腹痛为上腹部绞痛分布频率如下:呕吐占16.67%腹痛占1%、语言障碍占1%、吞咽困难占1%、眼睑下垂占1%、视物模糊占1%、呼吸困难占5%。
首发病例在1月15日15:时潜伏期最短小时最长潜伏期1小时潜伏期不等平均潜伏期.67天符合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特点。
性别分别为男例女例。
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
中毒食物调查:通过对家庭及亲属共同食物谱调查食用未加热豆豉者发病未食和食用加热豆豉者未发病。
食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案例分析

食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案例分析案例一:有毒添加物事件近期,某地区发生了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一家食品生产企业被曝光在其产品中添加了一种有毒化学物质。
该物质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害,并且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是违法添加的。
此案例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让食品监督管理部门面临巨大的压力。
案例分析:这起事件暴露了食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
他们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通过非法手段添加有毒化学物质。
此外,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惩罚措施,让企业能够逃避监督,从而违法乱加有毒添加物。
针对这起事件,食品监管部门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通过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严格考核食品企业的合规程度。
2. 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
及时发现并且处置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安全。
3. 增加食品监督的公开透明度。
提高食品监管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让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的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声讨和抵制。
4. 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违法添加有毒物质的处罚力度,同时将涉及到该企业的相关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二: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一起涉及到食品流通环节的违法事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事件中,一家食品批发商为了追求暴利,将过期食品进行重新包装,并冒充新鲜食品进行销售。
这些过期食品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案例分析:这起事件揭示了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
食品批发商的利益驱使下,他们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以违法手段销售过期食品。
而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不力,监督体系存在缺陷,也是导致此类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食品监管部门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一起犬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疗

毒 ,发病率高 ,几乎 是全群 发病 ,死亡快 ,有的
解剖死亡 的病犬 ,采取相关病料送实验室检 甚 至 来 不 及 治 疗 即死 亡 。 5 2 对饲 料一定要严格保管 ,饲 喂时细 心检 查 , . 查,并取 适量剩余食物 、呕吐物 、排泄物进行细
菌培养 。肉毒梭菌毒素试验 阳性 ,细菌培养 发现 特 别 是对 肉类 及 高 蛋 白食物 更 要按 要求 安 全饲 喂, 自己加工的食物一定要煮 熟煮透 ,最好现 喂 大量的 肉毒梭菌 。
3 诊 断
现 做 ,特 别是在夏季 高温季节 ,避 免食物放 置时
根据 病犬 的临床 症 状表 现 ,发 病 史及 呕吐 间过长发生变质 。本病 的发生就 是 由于新换饲养 员对 犬 食 熟制 时 间不清 楚 ,没有 将食 物 彻底 熟 物 、排泄物实验室检验 ,确诊 为肉毒梭菌 中毒 。
千 山风 景管 理 区韩 家欲 村三 组 邵 某家 饲 养 相应的镇静剂 、兴奋剂进行调节 ,随时观 察病 犬 1 8条纯种藏獒种犬及 3 2条幼獒犬 ,2 0 0 7年 8 心脏功能变化 ,及 时使用 强心药物控制 。 月
6日早 晨发 现全群 犬发 病 。大 多数犬精 神萎 靡 , 4 4 大量补 液 ,用 1% 匍 萄糖或等渗糖 溶液调 . 0 头低耳耷 ,颈部歪斜 ,反应迟钝 ,步态踉跄 ;个 节病 犬体 内酸碱 平衡 ,静脉注 射脑 蛋 白水 解物 , 别犬精神 兴奋失 声嗷 叫;病 情严 重者 口吐 白沫 , 肌注维生素 B ,同时结合抗菌 素药物 治疗 。 经 治疗 ,病症 较 轻 的犬 2d后 已基本好 转 , 倒地抽 搐 ,出现 麻痹 、运动障碍 。成年犬 比幼犬 的症状 严重 ,公犬 比母犬 的症状严重 ,体质强壮 几天后 ,除两 条采食 量大 、病症特重 的公犬死亡 的犬 比体 质较 弱 的 犬 的症状 严 重 。饲 喂 自制饲 外,其余 的病犬全部治愈 。 料,饲料配 比为:玉米面 5 g 、鸡骨架 ( k 粉碎)5 g 5 讨 沦 1 、 k
10例肉毒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10例肉毒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肉毒中毒是肉毒梭状杆菌外毒神经系统症状素引起的一种可产生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
新疆地区发病率、病死率高,我们于2005-2007年成功地抢救了10例病例,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7例,女3例,年龄26-55岁,平均33岁。
均为汉族。
发病前均食用自制豆豉及臭豆腐,潜伏期为1-5天,平均 2.5天。
发病至就诊时间3-8天,平均4-5天。
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复视、抬手无力、眼睑下垂,咽部异物感、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其中2例入院时呼吸困难,紫绀和神志改变,已出现呼吸肌麻痹,10例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除2例极重度者有神志改变外,均神志清楚,均有抬头、耸肩、张口、伸舌困难。
下肢肌力Ⅳ-Ⅴ级,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感觉正常。
呼吸肌麻痹者有呼吸表浅,不同程度的紫绀,肺底有少许湿罗音,化验检查:所有病人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仅有2例白细胞轻度升高,轻度二氧化碳潴留,经血型鉴定A型7例,B型3例。
经肉毒抗毒血清得以早运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能量的给予等抢救,8例患者于2天后症状减轻,5天后下床活动出院;2例呼吸肌麻痹患者1 例4天脱机,另1例6天脱机,均在10天后出院。
2 急救与护理2.1 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暖,鼻饲流质,补足能量及维生素,持续中流量吸氧,均未洗胃。
用硫酸镁导泻及清洁灌肠。
2.2 及早运用肉毒抗毒血清;给予肉毒抗毒血清A、B静脉滴注,具体剂量和用药时间根据病情而定,4—8万u/天,肉毒杆菌类型鉴定后,仅用相应的同等剂量抗毒血清治疗,过敏者用脱敏疗法,均给予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防治治疗。
2.3 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维持有效呼吸。
对2例呼吸肌麻痹患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当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太弱或自主呼吸频率少于备用频率时,呼吸机将按设定的参数给病人通气,支持病人安全度过呼吸肌麻痹期。
肉毒中毒误诊14例临床分析

肉毒中毒误诊14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肉毒中毒误诊肉毒中毒是因食用了被产毒株肉毒梭菌芽孢污染的食物而致脑神经损害和骨骼肌无力的一种疾病,因最早发生在新疆伊犁查布察尔县又称“查布察尔病”。
此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区域性,我国基本局限在14个省,西北区以新疆、西藏、青海为多发区,临床上并不常见,近十年来我院共有14例肉毒中毒患者由门诊误收入神经内科,致不同程度病情延误,其中2例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病死;2例因诊断延迟,但确诊后当地没有肉毒抗毒素又来不及外购而病死。
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8年7月~2008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14例,男8例,女性6例,年龄2岁-76岁,院外病程1-7天,全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头晕、乏力、恶心、纳差、视物不清,上睑下垂、复视,四例重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张口困难、咀嚼吞咽不能,吐词不清,呼吸困难、肌无力等症状,入院后经完善各项检查,并结合临床多人先后集体发病特症,2-5天内明确诊断,并给予肉毒抗毒素治疗,10人痊愈,4人死亡。
所有患者均为食用自制面酱或豆瓣酱后发病。
1.2 误诊情况误诊为重症肌无力6例,脑梗塞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脑炎2例,延髓麻痹4例,误诊时间12至168小时不等。
2 讨论2.1 误诊原因因此病在哈密地区非常少见,所以大多数医师对此病缺乏了解,想不到此病而致问诊病史遗漏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其次,我区至目前为止对此病的病原学检测仍为空白也是重要原因。
另外,本组病例大都发生在农村地区,与本地人群的生活习惯也密切相关。
最后,患者摄入大量污染食物而致病情过重以及病情较重的患者确诊后本地无肉毒抗毒素而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2.2 预防对策加强在群众中的宣传教育,增强易发人群的防病意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特别是有进食自制发酵豆制品习惯的人群,两人以上集体发病或邻里连锁发病,应警惕此病的发生。
加强临床医生,尤其是门诊医师对此病的了解与防犯意识,重视病史的采集和此类疾病的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的数据能系统全面地揭示编研材料的主题。
要根据数据间的有机联系进行分类,同类项目才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计算要正确,并要经过复核。
3.4 形式新颖:编制专题性统计分析,往往以表格、数字、文字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刻板。
我们可采用计算机丰富的图表处理软件和打印技术,使编研材料做到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直观,新颖美观。
4 档案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
档案人员要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做到编研材料有特色,为卫生防病业务服务,是卫疾病预防中心档案工作不断发展和进取的需要。
同时,对档案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做为疾控中心档案人员,做好编研工作,应具备档案编研专业知识和卫生防病专业知识。
目前的疾控中心档案人员多为“半路出家”,因此加强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和编研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十分必要,这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基础。
档案人员只有学习和掌握了卫生防病专业知识,才能阅读和分析业务技术报告和总结,才能选择反映专业特点和内容的编研材料题目及适合的类型,这是确保编研材料具有专业特色的前提。
此外,在编研材料的编制过程中,既要请有关的业务人员配合进行,也需要档案人员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与业务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才能共同完成对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应该做到“耳熟能详”。
还有,档案人员还应走出站去,向兄弟站学习编研工作的经验,这也是提高编研水平的捷径。
总之,为进一步开展有专业特色的编研工作,深入开发卫生防疫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人员应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文章编号:1000-3711(2006)04-0146-01
一起自制萝卜条引起的肉毒中毒案例分析*
于烽,高涛,阿依夏木,远雪梅,杨勤德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乌鲁木齐830011)
关键词:肉毒中毒;自制萝卜条
中图分类号:R155.31;R378.83文献标识码:D
肉毒中毒是肉毒梭状杆菌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严重的食物
中毒,其原因多与饮食习惯有关,在新疆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是家庭自制豆类发酵制品。
2003年12月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某乡发生一起因食用自制萝卜条引起的肉毒中毒案例,现报告如下。
1 中毒及救治
2003年12月8日,在乔尔巴克乡一家庭5人在家中食用了当日自制的萝卜条拌黄豆,约3~4天后5人相继出现了疲乏无力、头昏、头痛、恶心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并静脉输液治疗2c未见好转。
5c天后又连续食用了已腌制多日的萝卜条伴黄豆,以上症状加重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视力模糊、吞咽困难等症状,5人均送医院进行救治,其中一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应用A型肉毒抗毒素治疗后病情好转。
2003年12月15日对送检的病人食剩食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和动物:试剂中冻干肉毒诊断血清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批号8701);实验用动物小白鼠由新疆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4g~16g,符合实验要求。
2.2 检测方法:称取检样50g加入25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1:5样品稀释液。
将稀释液静置浸泡45min,取上清液若干毫升于灭菌小试管中,以3000P/min离心30min,取离心上清液供作试验用。
小白鼠腹腔注射时各设A型、B型、混合型、毒素对照、毒素灭活、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各取2只小白鼠,每支注射0.5mL,观察动物死亡情况。
3 结果
各组小白鼠经腹腔注射后,B型组和毒素对照组动物101后即发病,出现典型的竖毛、腰部凹陷、瘫软、呼吸困难等症状,241后上述两组小白鼠相继死亡,从体内检出A型肉毒毒素。
混合型、毒素灭活组及空白对照组小白鼠连续观察6c均未发病,据此确定送检样品中有A型肉毒毒素存在。
4 讨论
肉毒梭菌芽胞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可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土壤和水体中肉毒梭菌芽胞的存在又是造成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新疆是肉毒中毒的高发区,不合理的食品制备、储藏及饮食习惯也是其发病的原因之一,虽然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一直以来当地农民和一些外来人员都有储存冬菜的习惯,它们习惯将新鲜蔬菜置于地窖内用土深埋密封保存,虽不是密闭容器,却是紧密堆积,此时的温度和缺氧环境均适于肉毒梭菌繁殖。
该起中毒患者中毒症状均是在拌制好萝卜条即食发生,第二次食入发酵好的自制品后病情加重,其中的黄豆可能系陈年黄豆,拌制食品以萝卜条为主,黄豆量较少且经高温煮熟食用应排除当时发病的可能。
而自制萝卜条的储藏已提供了厌氧的环境,不排除食品已被污染的可能。
*收稿日期:2006-03-12;修回日期:2006-04-20
作者简介:于烽(1962-),女,主管医师,从事微生物监测检验.
・
6
4
1
・地方病通报2006年第21卷第4期Endemic Diseases Bulletin2006Vol.21,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