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食物中毒案例分析(精选干货)
校园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剖析及警示

校园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剖析及警示近年来,我国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校园食品安全事故为例,剖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警示。
一、案例剖析1.案例一:某中学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某中学食堂在为学生提供午餐的过程中,因食材不合格导致食物中毒事件。
经调查,该食堂在采购食材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导致有毒食材流入食堂。
此次事故共造成数十名学生中毒,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剖析:该事故暴露出学校食堂在食材采购、验收环节的监管不力。
学校应当加强对食堂的监管,确保食材安全。
2.案例二:某幼儿园零食中发现老鼠药在某幼儿园,学生在食用零食时,意外发现零食中含有老鼠药。
经调查,该零食是由幼儿园内部小卖部销售。
此次事故幸运的是未造成学生伤亡,但足以引起高度重视。
剖析:该事故反映出幼儿园小卖部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幼儿园应当严格把控食品安全,禁止销售不合格食品,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3.案例三:某高校食堂地沟油事件某高校食堂被曝使用地沟油烹饪食物。
经查,食堂为节省成本,非法采购地沟油。
此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对该高校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剖析:该事故凸显出高校食堂在食材采购环节的监管缺失。
高校应当加强对食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购行为,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二、警示1.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学校、家长、学生都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学校要加强对食堂、小卖部的监管,家长要关注学生的饮食状况,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食堂、小卖部的监管。
同时,要定期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3.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学校要加大食品安全教育力度,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要通过举办食品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素养。
4.严格执法监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酒店食物中毒案例并分析

酒店食物中毒案例并分析20xx年x月x日,连云港市某县某大酒店发生一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就餐的1281人中相继有202人发病。
该县防疫站立即派人赴现场作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监督处理。
1、中毒基本情况:20xx年xx月x日中午和晚上,该大酒店承办6家喜庆宴席共121桌,累计1281人就餐。
从10月2日17时到第三日上午10时许,在进餐者中,陆续发生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轻微发热等症状为主的病人191名。
该县防疫站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填写了《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局,并派人到医院和大酒店现场作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监督处理,进行个案调查,组织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⑴有191例中毒者填写《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食物中毒总罹患率14.91%(191/1281),其中中餐68桌的710人中,发病161人,罹患率为22.68%(161/710);晚餐53桌571人中,发病30人,罹患率5.25%(30/571);无死亡病例发生。
⑵调查的191例病人中,男性93人,占48.69%,女性98人,占51.3%;年龄最小2周岁,最大68岁;在县级医院治疗98人,乡级医院治疗10人,村级卫生室治疗81人,自行服药2人。
⑶病人分布县城区及周边五个乡镇。
来自苏州、北京、泰州等地在该酒店就餐人员也有发病。
⑷餐后5小时发生首例病人,潜伏期5--34小时,83%的病例集中在8--15小时后发病,平均潜伏期11.58小时(见附表1)⑸临床表现:中毒病人表现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伴低热等症状。
其中恶心占83.77%(160/191);呕吐1次以上37.70%(72/191);腹痛表现为上腹部绞痛转至全腹痛为主,占95.29%(182/191);腹泻1次以上占100%(191/191),以稀水样便为主,无脓血便;头痛占39.27%(75/191);头晕占33.51%(64/191);部分重病人有脱水症状(见附表2)。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销毁引起中毒的食物
针对污染原因及时督促改进;有传染病的炊事 人员应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制定和完善卫 生管理制度
指导现场消毒
(四)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
针对本次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严格的卫生 制度和预防措施。此外,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增强 个人卫生意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标 准,搞好食品卫生工作。
口腔班 第三组
【案例一】
某年8月13日上午11时,家住某市城南 区的李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恶心、 呕吐等症状而急诊入院。体检发现:体温 39.5℃,腹部有压痛,大便为水样便,带 有粘液。此后,居住其周围的一些居民因 同样的症状体征入院就诊。到16日夜间12 时,同辖区内共有59户,117人因相似的症 状体征到医院住院或门诊观察治疗。
问题三
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 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
一.食物中毒
概念 摄入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
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 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是最典型、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一)明确诊断和抢救病人 (二)现场调查 (三)现场处理 (四)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
(二)现场调查
3 确定中毒食物
• 1)详细了解病人发病前24~48小时内进食的各餐食谱, 找出可疑食物。 2)进一步了解可疑食物的来源、运输、贮存情况、制 作过程及出售中有无污染的可能。
4 采样检验
• 对食剩的可疑食物、餐具及用具涂抹物、病人排泄物、
炊事人员的手部等进行检验,查明病原.
(三)现场处理
人
必须开展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 对病人、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如血尿便等常规 检查,病原学检查,询问病史,饮食习惯)
食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市**市**镇初级中学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一、案例**年*月*日上午,**市食安办接信称**镇初级中学在晨检的过程中发现约有**名的学生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这些学生在学校有共同就餐史,且发病时间非常集中,怀疑为食物中毒。
二、事件概况**市**镇初级中学为政府公办初级中学,共有学生1132名,22个班级,83名老师,7名食堂工作人员。
其中寄宿生630名,通学生502名,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至周日放假。
根据学校报告,**5日下午17:20开始,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恶心和头痛、头昏等症状,到**6日晨检发现有80余名左右出现同类症状,**6日上午7点30分向**镇卫生院报告,**镇卫生院接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核实,核实后于8点30分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疾控中心立即将情况报告**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并于9:20分到达现场。
**市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向**市卫生局和湖南省疾控中心报告后,并立即调集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等学科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调查,于13时到达现场。
**7日请省疾控中心专家一起,再次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
**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有关部门奔赴现场,成立联合调查组对该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名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处置得当。
三、问题分析(一)、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认真详细分析自**5日17:20出现首发病例后,截止**7日11时,共发生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94例。
**7日11时后无新发病例。
1、病例定义:**年**5日中餐在该校食堂就中餐,出现呕吐或24小时腹泻3次及以上,伴或不伴头昏、头痛、恶心、腹痛、发热等症状的学生作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病例定义,截至**7日11时共核实符合病例定义病例94例,后无新增病例。
2、首发病例:**,女,13岁,125班走读生,于**5日17:20出现不适,主要为呕吐(3次)、腹痛,以脐周阵发性疼痛为主,并有头痛、头晕症状,6日8时左右前往**医院就诊,入院后出现体温升高(38.2℃),经积极治疗,患者已痊愈出院。
食堂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分析去年某中学发生一起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
报告发病人数29人, 经过临床症状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此次食物中毒是由亚硝酸盐引起的。
1.基本资料X年x月中午学校的集体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首例病人发病时间是3月16日14: 00,此后6h 不断有人发病被送进医院, 无死亡病例。
发病的临床症状较为一致,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 乏力等, 发病较重者有紫绀。
因吃过的饭菜已经处理,现场均未采到学生当时吃过的剩饭菜, 只采到发病较重两位学生的洗胃液或呕吐物,现场收集到味精、盐、沙井蚝油、白切鸭、老抽、生抽、芹菜、南瓜等食品。
2.流行病学调查接到报告后,调查人员立即到达该学校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发病的学生均食用学校食堂炒河粉等食物, 未食用的学生未发病。
发病时间在午餐后2h, 首例病人发生时间短,病例集中, 初步判断为化学性食物中毒。
根据临床症状, 中毒较重的病人特征性表现为紫绀, 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 乏力等,符合亚硝酸盐的临床表现特征; 后经深入调查,发病当天气温比较高,学校食堂炒河粉等食物放置过久极易变质, 引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3. 检验结果及分析味精、盐、沙井蚝油、白切鸭、老抽、生抽、芹菜、南瓜均未检出亚硝酸盐;发病较重学生的洗胃液和呕吐物均检出亚硝酸盐。
经过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临床诊断最终确认,发病当天气温比较高, 29 名学生系食用了学校食堂炒河粉等放置过久的变质食物而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类似的校园食物中毒事故不在少数。
这些频频发生的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暴露出学校食堂存在着不小的卫生安全隐患。
4.究其中毒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 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 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 含有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d消失;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加入食品;奶制品中含有枯草杆菌, 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关于食物中毒的案例

关于食物中毒的案例
案例一,2018年某地一家餐馆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有数十名食客因食用该餐馆的食物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该餐馆存在食品卫生隐患,食材保存不当,厨房卫生状况较差。
最终,该餐馆被责令停业整顿,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案例二,一家食品加工厂生产的某种罐装食品在市场上销售后,引发了大规模
的食物中毒事件。
经过检测发现,该批次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有毒物质,严重超标。
事件曝光后,该食品加工厂被吊销生产许可证,相关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三,某学校食堂在一次食品采购中购进了过期食材,导致数十名学生因食
用食堂饭菜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学校立即停止使用该批食材,对食堂进行了全面清洁和消毒,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以上案例反映了食物中毒对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也呼吁我们要高度重
视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正规的餐饮场所就餐,注意餐厅的卫生情况和食品的新鲜程度。
其次,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品,尤其是生鱼片、生蚝等海鲜。
另外,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购
买过期食品。
最后,做饭时要注意食材的新鲜程度,烹饪过程中要彻底煮熟食材,避免食用
生熟不分的食物。
总之,食物中毒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食品安全
意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的餐桌更加安全和放心。
学校饮食方面食物中毒典型案例

学校饮食方面食物中毒典型案例学校饮食方面食物中毒典型案例食堂从业人员认真学习,看后签上名字:案例1 齐齐哈尔171名学生疑似食物中毒9月20日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卫生学校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部分学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还有少数学生伴有低烧发热。
截至今天中午11时30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累计接诊学生为171人。
目前留院观察学生仍有54人。
经医疗专家诊断,初步认定为疑似食物中毒。
据齐齐哈尔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接到报告后,该市立即启动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迅速成立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医疗专家对留观学生进行积极救治。
目前,医院留观学生病情稳定。
当晚,该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和市疾控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到市卫生学校就餐场所,即市卫生学校大食堂、小食堂及校园内食杂店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采样,收集近几日内各餐次的食谱,采集所有剩余食品样品,采集食品加工用具涂抹样品,并对市卫生学校用水采样。
上述样品以及在医院采集的4份呕吐物样品已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
目前,该校的两个食堂已被有关部门封闭。
案例2 山西灵丘65名小学生食物中毒疑吃变质鸡蛋所致灵丘县65名小学生食物中毒疑为16日早上吃了学校早餐中的变质鸡蛋所致,目前仍有9人在住院治疗昨日上午,灵丘县人民医院接诊了65名灵丘县豪洋双语小学的学生,学生们均称恶心、腹痛,经大夫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
截至今日中午,除有9名学生仍在该医院儿科住院处接受治疗外,其余学生均已返校。
今日一早,记者接到一位学生家长报料称,灵丘县豪洋双语学校的住校生早晨吃了变质鸡蛋,有60余名学生食物中毒,正在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灵丘县人民医院。
在住院楼儿科病房内,9名小学生在家长的陪护下打“点滴”,其中有3人还在吸氧。
一名姓张的小学生告诉记者,昨日早晨,学校的早餐是煮鸡蛋和面条。
上午第一节课还没结束,好多同学就出现腿软、头痛等症状,她自己也浑身难受,后来学校把他们送到医院。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案例分析和总结
中毒原因分析
食物来源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 受到污染,导致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有害物质超标。
食品储存不当
食物在家庭或餐饮企业储存过程中, 由于温度、湿度控制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致食物
变质、腐烂。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
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剂使用超标或使 用不当,导致食品中化学物质残留过 多。
收。
免疫系统削弱
食物中毒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反 应,降低身体抵抗力,容易感
染其他疾病。
神经系统损伤
某些食物毒素可能对神经系统 造成损害,导致意识障碍、抽
搐等症状。
肝肾损伤
食物中毒可能对肝肾等器官造 成损害,影响代谢和排泄功能
。
食物中毒的严重程度和分类
轻度食物中毒
中度食物中毒
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一般通过休息和适 当治疗即可恢复。
条件。
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培训 和指导,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
能力。
建立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信用 体系,对信用不良的企业进行限
制和处罚。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预 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分 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 再次发生。
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通报和发 布,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 识和警惕性。
症状
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
发生地点和原因推测
发生地点
该餐厅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平时生 意兴隆。
原因推测
可能由于食品储存不当或食品加工过 程中交叉污染,导致细菌或毒素滋生 ,进而引发食物中毒。同时,餐厅卫 生状况也可能存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省某水产品干货门市购买的散装鱼干,名称用福 建话为“gei 鱼”,无头、无皮,剖面为两个手掌 大小,只有躯干,无小刺。杨某的儿子是在约为1米 高的大口袋中自行选择的。购买后自行用3-4个塑料 袋包裹好后第二天由岳父带回家中,其中有2条送给 了亲戚家,已食用没有听说不良反应。剩下的鱼干 春节前已吃过两次,第三次就是事发当日,最后还 剩一条鱼干。
• 当日21时40分杨某的孙儿出现恶心呕吐,送到镇 中心卫生院就诊,检查发现精神状况差,生命体 征平稳,给予清水洗胃,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琥 珀钙、林格液静推,出现意识障碍时给与纳洛酮 静推,出现心跳骤停时经行胸外按压,给予阿托 品、肾上腺素静推,患者仍无大动脉搏动,瞳孔 反射消失,散大固定,22时36分宣布临床死亡。
现场初步评估
• 提出初步预防控制措施 1.监测新病例 2.厨房使用过的餐饮具、用品、剩余食物等已焚烧并深埋至远
离水源的荒坡。 3.对厨房墙壁进行了喷洒消毒、地板进行了擦拭消毒并将墩布
及污水深埋至远离水源的荒坡。 4.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和消杀处理。
制定病例定义
病例定义: 2014年3月26日-3月30日某县某镇某村村民
毒鼠强
10分钟-30分 钟
轻度:以M样症状为主,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头痛、头昏、乏力、多汗、流延、视力模糊;中度:上述 症状外还有大汗、面色苍白、轻度呼吸困难、瞳孔缩小、肌肉 震颤。中度:明显的胸部紧束感等N样症状,甚至肺水肿、脑 水肿,昏迷,呼吸衰竭
氨基甲酸 酯类 (呋喃 丹)
受
中出现恶心、呕吐、口唇发绀、口吐白沫、嘴唇 发麻症状之一者。
病例搜索及个案调查
• 通过病例、三间分布 • 时间分布: 3月28日20时30分杨某的孙女发病,21时杨某发病,
21时40分杨某的孙儿发病。 • 地区分布:3人均系诺水河镇金溪河村二社杨家村民。 • 人群分布:男性1名,女性2名。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48岁。
5、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因为我们有全部研究人群(几乎)的 信息,可以计算率
计算各类食物的罹患率及RR值,寻找可疑食物
提供的食物 吃某种食物的人数 谱
未吃某种食物的人数 罹患率
之比
羊角菜
发 未发病 计 罹患 发病 未发病 计 罹患率
病
率
3 1 4 75% 0 0 0 -
午餐剩饭 3 1 4 75% 0
潜伏期
症状和体征
病原
10分钟2小 时
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多汗、恶心、呕吐、食欲不佳
有机磷(辛硫 磷)
1-6小时
恶心呕吐腹泻咽咽喉喉干燥难受
受
丁草胺
<1小时
早期手指和脚趾刺痛或麻痛,口唇、舌尖以及肢端 感觉麻木,继而全身麻木,严重时出现运动神经麻 痹,四肢瘫痪,共济失调,言语不清、失声、呼吸 困难、循环衰竭、呼吸麻痹,还可有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
1-2
悸、胸闷、呼吸困难、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嗜睡、 亚硝酸盐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休克、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10分钟-45分 钟
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神经系统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头 昏、头痛、乏力、四肢麻木;稍重者意识丧失和抽搐、骤 发性惊厥,常表现癫痫大发作。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衰 竭死亡。
• 21时杨某出现恶心呕吐感,送往镇中心卫生院时, 查体可见患者神志清楚,口唇发绀,口吐白沫, 给予洗胃治疗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给予地塞米 松静推。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进行胸外按压及 肾上腺素静脉推注,于22时47分仍未见大动脉搏 动,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宣布临床死亡。
现场初步评估
• 根据临床资料
3个病人的发病时间集中在2小时以内
3、就餐史
杨某的婆婆 杨某 杨某的孙儿 杨某的孙女 ①表示在家中 ②表示在学校
28日 午餐 ① ① ② ②
晚餐 ① ① ① ①
三个病人共同的暴露史是晚餐,晚餐为可疑餐次。
4、计算潜伏期
以晚餐作为暴露计算潜伏期
3个病人最短潜伏期约30分钟,最长潜伏期约100分钟,中位数 60分钟。
描述疾病及分布特点
病例的临床表现分布
症状/体征 恶心 呕吐 嘴唇发麻 口唇发绀 口吐白沫
人数(n=3) 3 3 1 1 1
比例(%) 100% 100% 33.3% 33.3% 33.3%
描述疾病及分布特点
2、流行曲线
描述疾病及分布特点
• 这张图告诉我们什么?
病例明显聚集的单峰与一个点源暴发相一 致(短期共同暴露)
• 鱼干是可疑食物,那么致病因素是什么? 根据可疑食物是鱼干,临床症状恶心呕吐、嘴唇发麻,潜伏期
30分钟-100分钟,病死率高,重点怀疑哪些致病因素?
化学性?
有毒动植物?
潜伏期范围 (小时)
主要症状
病原体或 毒素
口唇、耳廓、舌及指(趾)甲、皮肤黏膜等出现不同程度发绀,
可伴有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中毒明显者可出现心
背景
• 2014年3月28日20时,村民杨某、杨某的孙儿、杨 某的孙女及杨某的婆婆4人在家中吃晚餐, 20时 30分杨某的孙女出现恶心,呕吐不止,嘴唇发麻 等症状,杨某于21时04分将孙女送至村卫生站就 诊,村卫生站医生初诊发现杨某的孙女舌尖为紫 色,面色苍白,瞳孔缩小,只有模糊意识,怀疑 中毒,于21时22分转入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抢救, 经入院检查发现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心跳停 止,已死亡。
• 起病急,病死率高,为100%,则该起事件是一起暴发。 • 流行和暴发通常是指在地点(或人群)和时间比预期的
病例数多的事件。
现场初步评估
暴发的原因? 传染病?
急性胃肠炎?
其他原因?
集中死亡的传染病
肺鼠疫? 肺炭疽? SARS?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这类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道症状, 而此次事件中临床表现主要是消化道症状, 所以重点还是考虑急性胃肠道炎。
0
0
-
青椒炒鱼干 3 0 3 100% 0
1
1 0% 无穷大
18
• 吃了青椒炒鱼干 的3人都发病,没有吃青椒炒鱼 干的1人没有发病,所以青椒炒鱼干是可疑食物。
青椒炒鱼干的制作过程
先从塑料 口袋中取 出鱼干用 开水泡十 几分钟使 其软化
将鱼干切成 块
起
与青椒
锅
一起炒
食
制
用
6、可疑食物调查 青椒属自产,常食用,未出现不良反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