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
名著阅读专题之《老人与海》

名著阅读专题之《老人与海》一、作者简介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
他出生于美国中部芝加哥附近的伊利诺斯州的橡园镇,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外科大夫。
早期作品有《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等短篇小说集。
后来发表剧本《第五纵队》,小说《丧钟为谁鼓》(一译《战地钟声》)。
代表作为小说《老人与海》,描写了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
其他还有《永别了,武器》等。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3年海明威出版了第一部作品《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但反应平平。
1924年他辞去记者职务,在巴黎开始了艰苦的职业作家生涯,当年出版了第二部作品《在我们的时代》,就反映了“迷惘的一代”人的思想情绪,这部小说集为海明威优秀小说家的声誉奠定了基础。
192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旧升起》,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流落在巴黎的美国青年的苦闷生活为题材,写出当时对社会和个人出路都抱悲观失望情绪而陷入个人享乐泥坑的年轻一代形象。
1929年出版了《永别了,武器》(又译作《战地春梦》),写希望破灭后逃离军队、漂流在国外的逃亡者的形象。
小说具有明显的反战倾向,在艺术技巧上显得成熟,被公认为“迷惘的一代”在文学上的最高成就。
1937年海明威发表了长篇小说《有产与无产》,小说主人公因受家室之累被迫从事走私活动,最后被巡逻队击毙。
他死前总结教训:反抗社会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干,是毫无希望的。
1936年西班牙爆发了反法西斯的内战,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来到西班牙。
1940年以自己亲自参加的保卫西班牙共和政权而实行的战斗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写主人公乔丹勇敢战斗,最后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完成炸桥和断后任务的故事。
小说表现了海明威高尚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标志着他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他深切感觉到,在正义斗争中和人民结合在一起,个人的生活就有了意义。
当然,他这种转变是不彻底的,悲天悯人的思想和宿命论仍不时流露出来。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

《老人与海》原型人物
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海明威经典小说《老人与 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一书中的主人翁Santiago, 据 说灵感即是得自好友富恩特斯。 富恩特斯被认为是书中主角 “老人”,以104岁高龄辞世。
1950年开始动笔写起初名为 《现有的海》8周完成初稿, 后改名为《老人与海》
老人在精神的挣扎中体现了自我 的人格尊严和魅力。
圣地亚哥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从哪 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圣 地亚哥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 苦和死亡,我们还可以通过老人的内心独 白发现老人在困难面前,不胆怯、勇于挑 战、自信、自强、决不屈服的硬汉子形象, 在和鲨鱼的搏斗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 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 胜利者。
青年时代的海明威
参战的海明威 捕获马林鱼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 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海明威 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 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珍珠港事件后,他甚至曾驾驶着自己的 摩托艇在海上巡逻以监视敌人潜艇的活 动。他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 巴黎的战斗。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 古巴。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 美定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 明威报名入伍,因眼疾未被接 受。海明威以优异成绩中学毕 业后,去当见习记者。
战争始终吸引着海明威。 1918年5月被授予中尉衔到了 意大利前线担任救护车队司机。 在战争中为抢救伤员负过伤, 前后动过12次手术,取出了 237块弹片。
1954年诺贝尔 文学奖获得者
写作时的海明威
老人的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 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小说的核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8篇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8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一个孤军奋战的勇士——桑提亚哥的名言。
他曾是一个不幸者、失败者,但同时又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胜利者。
看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名著,使我感触很深。
自信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
本文正是讲述了主人公老渔民桑提亚哥永远自信,不灰心的精神。
尽管他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但他坚信,明天一定能钓到一条大鱼。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到第八十五天时他钓到了一条大鱼。
但那条大鱼使桑提亚哥的小船在海面上整整漂泊了三天三夜才精疲力尽。
但在返航的途中,桑提亚哥不止一次遇到了鲨鱼的攻击。
他知道对方的力量很强,但他还是拼尽全力来反抗;当鱼叉被鲨鱼带走时,他把小刀绑在桨上乱扎;可当小刀被折断,他就用短棍;短棍弄丢了,他就用舵把来打。
可是,最后带回家的却是一个完整的鱼头和一个完整的鱼尾。
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丧失勇气,不能用逃避的态度去对待,否则就难以摆脱困难,更别提做事能成功了。
想想桑提亚歌在成群结队的鲨鱼到来前,可以放弃战斗,放弃猎物,可他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创造了奇迹。
这不正是因为他自信吗?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还保持着乐观的心理,良好的自我感觉,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迎接挑战。
再想想自己多坐一会,就说腰酸;多走几步路,就说腿疼;饭菜不合口,就说不吃;作业多一点,就厌烦,稍难点,就不想做了,随便应付了事,有时还干脆去抄别人的。
想想桑提亚歌,再想想自己,问题已不光是一句惭愧就能解决的了。
所以,我们应该面对每一件事情,不能逃避。
这才是我们人类应有的本能。
希望我们能够努力的面对难题,不逃避它。
他,一个饱经风霜却眼神坚定的捕鱼者。
他屡受打击,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希望;他虽屡次失败,却从没有过灰心丧气的念头;他多次险些丧命,却在无畏中一次又一次点燃胜利的希望之火。
他是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底下的硬汉,也是那个勇敢搏斗的老人。
名著导读《老人与海》读后感+故事梗概(含写作技法)

名著导读《老人与海》读后感+故事梗概(含写作技法)《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圣地亚哥是一个独自在湾流里的一条小船上打鱼的老渔夫。
如今已经过去了84天,他还是没有捕到一条鱼。
在头40天里,还有个男孩和他在一起,。
可是,过了40天老人还没有捕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便将男孩送到了另外一条船上。
在那条船上,头一个礼拜,男孩就捕到了3条大鱼。
每当看到老人空手而归时,男孩就会感到很难过——是老人教会了这男孩捕鱼,男孩敬爱他。
这一天,老人告诉男孩,自己要驾船到远方,等风转向再回来。
第二天清晨,老人驾着他那条小船驶出了港口。
当太阳出来的时候,老人已经将小船划到了距离海岸很远的大海中。
他放下了4根钓索,每个钓钩上都挂着一条鲜红的沙丁鱼,那是男孩为他找来的。
中午,老人发现其中一根钓索猛地沉到了水中,他知道,是大鱼咬饵了!他用力地往回收钓索,可是,一点儿用也没有。
那条大鱼只顾慢慢地游着,拖着小船向前驶去。
夜晚来临了,那大鱼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老人又累又饿,却下定决心要跟那条大鱼奉陪到底!第二个白天到来了!大鱼突然歪向游走,滑出去的钓索将老人的右手勒破了,而他的左手也抽筋了!即使这样,老人依旧与那条大鱼周旋着。
为了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大鱼、鸟儿、大海说话,不断地回忆往事,想着那个男孩。
第二天中午,大鱼露出了水面!这是老人第一次看见它,尽管早有准备,老人还是惊呆了!因为,它比小船还要长两英尺!在僵持中老人迎来了第三次黎明,大鱼终于出现了疲劳的迹象,围着小船打起转来。
老人与海课文内容概括

老人与海课文内容概括《老人与海》是一篇著名的中篇小说,作者为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
该小说讲述了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故事。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其“压力下的风度”的一篇著作。
下面,我们将从七个方面对这篇课文进行概括。
1. 老人与男孩的关系故事中,老人与一个小男孩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人是男孩的忘年交,他们的关系深厚而特殊。
男孩常常跟随老人出海捕鱼,并逐渐从老人的生活中领悟到了很多人生哲理。
他们的关系为故事增色不少,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老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2. 老人的梦想和追求在故事中,老人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能够捕到一条大鱼,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
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不畏艰辛,不惧危险,一次次出海捕鱼。
这种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感到敬佩。
3. 老人的捕鱼经历在故事中,老人有一次次的捕鱼经历。
他与马林鱼搏斗的过程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也是最能体现老人勇气和坚韧的部分。
在搏斗中,老人身受重伤,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最终战胜了马林鱼。
4. 老人的失败和坚持虽然老人最终战胜了马林鱼,但他在返航途中又遭遇了鲨鱼的袭击,使得他的捕鱼努力付诸东流。
尽管如此,老人并没有放弃,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勇气,面对失败并不气馁。
这种坚持和勇气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5. 老人的勇气和坚韧在整个故事中,老人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在与马林鱼的搏斗中,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和危险,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即使面对失败和挫折,他也从不退缩,始终坚持前行。
这种勇气和坚韧令人感到震撼和敬佩。
6. 老人的孤独和智慧老人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生活简朴而单调。
然而,在他的孤独中却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智慧。
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领悟都深深地体现在了他的行动和言语中。
读者可以从老人的孤独中感受到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老人与海各章主要内容

老人与海各章主要内容
《老人与海》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与小孩马诺林的相处日常。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桑提亚哥准备再次出海。
第三章:主要讲述了桑提亚哥再一次出海。
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桑提亚哥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
第五章:主要讲述了桑提亚哥与大马林鱼之间的斗智斗勇。
第六章:主要讲述了桑提亚哥成功捕获大马林鱼。
第七章:主要讲述了大马林鱼的血腥味引来了一条鲨鱼,桑提亚哥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
第八章:主要讲述了桑提亚哥成功驱赶鲨鱼,但大马林鱼已经所剩无几。
第九章:主要讲述了桑提亚哥拖着只剩下骨架的回到家中大马林鱼,人们对此事展开讨论。
此外,这本书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
“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阅读原著或相关解读文章。
老人与海导读

老人与海导读《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著名小说,于1952年首次出版,并于1954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本书以古巴渔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老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进行顽强搏斗的故事。
故事以真实、简洁的笔调展开,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困境、毅力的价值以及生命的意义。
以下将通过对《老人与海》的导读,带领读者逐步了解这部经典之作。
第一部分:故事梗概《老人与海》以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为主人公。
他在渔村中平日里并不起眼,但却有一颗不屈不挠的热血和对海的深厚热爱。
故事开始,老渔夫决定再次出海,希望能抓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漂流至深海,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展开搏斗,历经辗转反侧的斗争,最终将它钓上来,却被鲨鱼吞噬。
老渔夫只留下了一副光秃的鱼骨头返回渔村。
第二部分:主题与象征《老人与海》虽然以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为线索,但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主题与象征。
首先,这部作品探讨了人性的困境和人与命运的对抗。
老渔夫的坚持不懈和与马林鱼的搏斗象征着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毅力。
其次,马林鱼则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未被征服的力量和对抗的对象。
而老渔夫的船只和他捕获的鱼也可以被视为对生命的不屈追求与对自由的渴望的象征。
第三部分:文学风格与叙事手法海明威的文学风格以简洁、真实而闻名。
在《老人与海》中,他用寥寥数语描述了渔夫的内心思绪和情感,使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另外,本书的叙事手法独特而引人入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独白和意识流。
通过独白,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老渔夫的心理变化和决心。
而意识流则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人物,感受到他们思想的起伏和内心的纠结。
第四部分:艺术价值与影响《老人与海》被公认为海明威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影响自然不容忽视。
首先,本书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使读者对生命的意义和目标有了更深的思考。
其次,通过对渔夫与马林鱼之间激烈博弈的描写,书中传达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力量,鼓舞了无数读者勇敢面对困难。
名著导读-老人与海

感悟精神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挫折吗? 《老人与海》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高中毕业照
年轻的海明威
西班牙内战
在狩猎途中写作 钓马林鱼
海明威
热衷捕猎冒险 两次飞机失事 晚年健康恶化 常年隐居古巴 三次读到讣告 选择饮弹自尽
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
•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 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 Main story:a story about an old man struggling with the nature • Main characters 1:the old man 2:the boy 3:the sea 4:the sharks 5:the great marlin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 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 不能够被打败。” ——海明威
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六十岁
海明威
海明威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 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 的杰出作家。他一直是人们心目中 不屈不挠硬汉精神的象征。 1952年出版中篇小说《老人与 海》,大受赞赏。1953荣获普利策 奖,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 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 不能够被打败。” ——海明威
教师寄语: 生要生得伟大,活要活得精彩。
拼要拼得勇敢,输要输得慷概!
教师寄语: 生要生得伟大,活要活得精彩。
拼要拼得勇敢,输要输得慷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作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展开,讲述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历程。
虽然对它有不同的文学评价,但它在20世纪小说和海明威的作品中是值得注目的,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
1953年5月4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
2017年1月,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老人与海》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作者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
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
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
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
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
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
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
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
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1970)和《伊甸园》(1986)。
【内容简介】《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
主角人物是一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男孩。
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又有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不得不把它们一一杀死,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
但大马林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老渔夫,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创作背景】《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
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原有的海》)。
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
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作品特色】1. 纵式结构他采取了纵式结构的方式,即在众多渔夫中老人作为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选择了非常可爱的孩子马诺林做老人的伙伴,选择了辽阔深远的大海作为老人捕鱼的典型环境,选择了一生中难得遇见的大马林鱼作为老人的对手,把这一系列情节的发展按自然的时空顺序安排在两天时间内进行,这样剪裁实际上有许多东西并没有被真正剪裁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完成,达到“一石多鸟”的艺术效果,寓意深厚。
一方面集中体现了他作品的主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他笔下“硬汉子”形象所反映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2. 轮辐式的布局小说的全部时间非常紧凑,前后只有四天:出海的前一天,以老人从海上归来为引子,让周围的人物一个个出场,交代了他们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一个热爱他,跟他在一起学习钓鱼的孩子马诺林;一对非常自私的父母;一群尊敬他,但永远不能理解他的打渔人;一个关心他的酒店老板。
老人就生活在这样的人物群体中,相比之下,他与众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很乐观,心胸开阔,是个经验丰富、充满信心、勤劳勇敢、富于冒险、热爱生活的纯朴的古巴渔民。
同时,这种轮辐式结构还能产生线索清晰明了、中心集中突出、故事简洁明快的效果。
3. 缓急相间的节奏感海明威在论述节奏时曾这样说:“书启动时比较慢,可是逐渐加快节奏,快得让人受不了,我总是让情绪高涨到让读者难以忍受,然后稳定下来,免得还要给他们准备氧气棚”这篇小说给人的节奏感就是这样,故事开始给我们交代老人与周围人的关系时,娓娓道来,速度比较缓慢,随着老人航海的进程,速度也逐渐加快着,当老人与马林鱼、鲨鱼正面交锋时,速度之快达到了极点。
特别是鱼在不断的挣扎,起伏波动,鲨鱼在猛烈的进攻,老人很疲惫的情况下,读者情绪高涨,紧紧的替老人捏一把汗。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那个所构想的世界也不一样。
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
我们会因为那些感人的书,而潸然泪下,或因为那些记录屈辱历史的书,而热血沸腾,甚至因为那些武侠、玄幻的书,而将自己想象成天下第一的人。
《老人与海》却是一本能让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坚强的书,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地受到挫折、失败还有许多负面的情绪,许多人因此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而《老人与海》却刻画出一个与大海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生活的老渔夫。
大家应该记得,在书中提到过,老人的渔船上那破旧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败的旗帜,仿佛在宣告着老人永远都捕不到鱼的倒霉运气。
但是,他没有放弃,仍然出海捕鱼。
而在现实中,某些人却不能坚持,面对挫折就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
和那已经生活窘迫的老渔夫相比,那些逃避的人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才是挫折。
我们可能会因为考试的失利,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或者因为别人的批评,而自暴自弃。
在那时候,想想这个坚强的老渔夫,他是如何面对生活的。
自己的心,自然就会释然许多。
4. 完美的照应《老人与海》非常讲究照应的完美。
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海边一座简陋的茅棚里,第85天的黎明他从这里扛着工具由孩子送他出海;三天后的黎明,他独自驾着小船又回到了海边。
5. 引人的悬念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一开始就设了两个悬念:老人一连84天一条鱼也没捉到,他准备第85天继续捕鱼,他很背运(孩子的父母这样看他),那么,他能否捕到一条大鱼?老人在感到他的力气可能不支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有信心有诀窍,认为像他这样一个“古怪”的老头子会做好一切的,那么,他有什么样的信心和诀窍?他的“古怪”又表现在哪里呢?这是读者迫切想要知道的,这股巨大的吸引力牢牢牵着你去寻找你所想知道的一切,最后读完作品就会得到比较圆满的答案:老人第85天捕到了一条特大鱼,不过最后又失去了;他的信心就是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他的诀窍就是对付鱼的一切有利办法;他的“古怪”表现在他那坚毅不可战胜的倔强性格上,悬念随着情节的发展消失了,我们对作品的总体精神也得以了解,这就是悬念设置的艺术效果。
【作品鉴赏】主题思想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海明威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子”形象。
他们多是拳击家、斗牛士、渔夫、猎人、战士等下层人物,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
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不屈不挠、坚定顽强,面对暴力和死亡而无所畏惧,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坚强性格。
正如肖恩#奥弗莱因所说:海明威小说的主题是“人的本质,人的努力和奋斗,人的追求和痛苦,人的信仰和挣扎,人的倔犟和价值,人的聪明和命运,人的胆略和气魄,人的尊严和灵魂,”即使失败了,也要坦坦荡荡,不失重压下人的“优雅风度”。
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自然或是社会中,人应该正视现实,接受一切并超越它,继续自己的人生之旅。
纵然面对死亡,也要漠然处之,宁折勿弯,这是桑提亚哥所执著的人生要义,也是《老人与海》的哲理闪光。
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的理论与思想基础是行动哲学。
它主要以主体的行动为表达方式,用主体的行为和动作展示其丰富的内涵。
他所揭示的是肉体和精神的永恒生命力来自于不断运动的驱动力,强调的是在深沉的行动中锻造有价值的灵魂,他们用行动来显示自己的勇敢、冷静、果断、顽强和不畏任何强大力量的主体意识。
他们所遵循的真理是“命运总是与人作对,人不管如何努力拼搏,终不免失败。
尽管如此,人还是要苦苦奋斗,并尽量保持自己的尊严,他在肉体上可以被打垮,但在精神上永远是个强者。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提亚哥在海上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拖到海岸上的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事实上,老人是一无所获的胜利者。
而且今后人们也无法相信这位身衰力竭的老人,能够战胜奔腾不息的大海。
在海明威看来,人生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就像老人那张“用好多面粉袋子补过的旧帆,看上去就像一面永远失败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