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名著导读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作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展开,讲述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历程。

虽然对它有不同的文学评价,但它在20世纪小说和海明威的作品中是值得注目的,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

1953年5月4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

2017年1月,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老人与海》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作者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

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

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

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他曾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

1941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

后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并多次参加战斗。

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

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

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岛在湾流中》(1970)和《伊甸园》(1986)。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共32页文档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共32页文档

谢谢!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8篇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8篇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8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一个孤军奋战的勇士——桑提亚哥的名言。

他曾是一个不幸者、失败者,但同时又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胜利者。

看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名著,使我感触很深。

自信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

本文正是讲述了主人公老渔民桑提亚哥永远自信,不灰心的精神。

尽管他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但他坚信,明天一定能钓到一条大鱼。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到第八十五天时他钓到了一条大鱼。

但那条大鱼使桑提亚哥的小船在海面上整整漂泊了三天三夜才精疲力尽。

但在返航的途中,桑提亚哥不止一次遇到了鲨鱼的攻击。

他知道对方的力量很强,但他还是拼尽全力来反抗;当鱼叉被鲨鱼带走时,他把小刀绑在桨上乱扎;可当小刀被折断,他就用短棍;短棍弄丢了,他就用舵把来打。

可是,最后带回家的却是一个完整的鱼头和一个完整的鱼尾。

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丧失勇气,不能用逃避的态度去对待,否则就难以摆脱困难,更别提做事能成功了。

想想桑提亚歌在成群结队的鲨鱼到来前,可以放弃战斗,放弃猎物,可他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创造了奇迹。

这不正是因为他自信吗?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还保持着乐观的心理,良好的自我感觉,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迎接挑战。

再想想自己多坐一会,就说腰酸;多走几步路,就说腿疼;饭菜不合口,就说不吃;作业多一点,就厌烦,稍难点,就不想做了,随便应付了事,有时还干脆去抄别人的。

想想桑提亚歌,再想想自己,问题已不光是一句惭愧就能解决的了。

所以,我们应该面对每一件事情,不能逃避。

这才是我们人类应有的本能。

希望我们能够努力的面对难题,不逃避它。

他,一个饱经风霜却眼神坚定的捕鱼者。

他屡受打击,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希望;他虽屡次失败,却从没有过灰心丧气的念头;他多次险些丧命,却在无畏中一次又一次点燃胜利的希望之火。

他是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底下的硬汉,也是那个勇敢搏斗的老人。

老人与海导读PPT

老人与海导读PPT

情节小结:
•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
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 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
他被打败了吗? 你看到了“人的灵魂的尊严”了吗?
难点探究
老人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你怎么理解?
这句话是小说的核心精神,生动地揭示了 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 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 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 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 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 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小说中非洲雄狮象征什么?
老人两次在睡梦中梦见了 非洲雄狮,这暗示了他还有追 求与渴望,他的人生美在还有 梦想。
黑格尔说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格的伟大和坚强的程度,只有借 助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 量出来。
名著梗概
老渔夫桑地亚哥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 条身长十八呎,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 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 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 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 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 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 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我们该怎样走进这充满着无数 可能性又并不完美的世界
《老人与海》 导读
1899--1961
走近厄纳斯特•海明威
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 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 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

《老人与海》导读

《老人与海》导读

《老人与海》导读《老人与海》导读《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作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

《老人与海》导读名著概述古巴老渔夫桑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

前四十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父亲嫌老头“背运”,让孩子搭了别的船。

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八十五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

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

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老人疲惫不堪,不得不靠吃生鱼片来增加力量,最终使尽平生力气把同样已筋疲力尽的大马林鱼杀死,并绑在小船的一边。

在归程中,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老人和大鱼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鱼叉扎,用船桨、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

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老人回港时大鱼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子夜时分,老人的船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

人们对着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曼诺林送来热咖啡,表示要和他一起出海。

睡着的老人又梦见了狮子。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

但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抗争,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老人与海》文学常识1.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当过战地救护车司机、记者。

作品有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7月2日用枪自杀。

海明威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2. 1952年出版的《老人与海》是一部写陆地、海洋与天空的中篇小说,曾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名著导读《老人与海》读后感+故事梗概(含写作技法)

名著导读《老人与海》读后感+故事梗概(含写作技法)

名著导读《老人与海》读后感+故事梗概(含写作技法)《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圣地亚哥是一个独自在湾流里的一条小船上打鱼的老渔夫。

如今已经过去了84天,他还是没有捕到一条鱼。

在头40天里,还有个男孩和他在一起,。

可是,过了40天老人还没有捕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便将男孩送到了另外一条船上。

在那条船上,头一个礼拜,男孩就捕到了3条大鱼。

每当看到老人空手而归时,男孩就会感到很难过——是老人教会了这男孩捕鱼,男孩敬爱他。

这一天,老人告诉男孩,自己要驾船到远方,等风转向再回来。

第二天清晨,老人驾着他那条小船驶出了港口。

当太阳出来的时候,老人已经将小船划到了距离海岸很远的大海中。

他放下了4根钓索,每个钓钩上都挂着一条鲜红的沙丁鱼,那是男孩为他找来的。

中午,老人发现其中一根钓索猛地沉到了水中,他知道,是大鱼咬饵了!他用力地往回收钓索,可是,一点儿用也没有。

那条大鱼只顾慢慢地游着,拖着小船向前驶去。

夜晚来临了,那大鱼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老人又累又饿,却下定决心要跟那条大鱼奉陪到底!第二个白天到来了!大鱼突然歪向游走,滑出去的钓索将老人的右手勒破了,而他的左手也抽筋了!即使这样,老人依旧与那条大鱼周旋着。

为了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大鱼、鸟儿、大海说话,不断地回忆往事,想着那个男孩。

第二天中午,大鱼露出了水面!这是老人第一次看见它,尽管早有准备,老人还是惊呆了!因为,它比小船还要长两英尺!在僵持中老人迎来了第三次黎明,大鱼终于出现了疲劳的迹象,围着小船打起转来。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要点总结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要点总结

《老人与海》名著导读要点总结《老人与海》是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梗概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

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

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象征作者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鲨鱼代表着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阻止人们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各种破坏力的集合,是各种邪恶势力的象征,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为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圣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硬汉子"代表,是“生命英雄”的象征。

①把大海描写成女性,外表温柔的她,却有着无穷、强大的力量,她有着闻所未闻的大马林鱼,有着凶残贪婪的大鲨鱼,她是如此得深不可测,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也真正显示了具有柔弱外表却内心坚强的才是“真正的”,显示了外在柔弱谦卑内心却拥有非凡毅力和奋斗精神的才是“真正的硬汉”。

*②主人公在面对种种困难的时候,勇于向人类生命的极限挑战。

他具有顽强的毅力,在出海84天后一无所获,仍旧在第85天仍旧出海,经历漫长的等待终于在第85天看到了希望——遇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他具有坚强的斗志,与大马林鱼三天三夜顽强的搏斗,与鲨鱼勇敢的斗争;他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他在逆境中敢于克服种种困难。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1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1

名著导读之《老人与海》(一)《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这篇小说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

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美国作家海明威以及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

一、海明威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1917年中学毕业时,正值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因眼睛有病而未能入伍,就进报社担任见习记者。

报社要求“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写报道,这为他日后文体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年,海明威怀着年轻人的正义感和好奇心投笔从戎,随着红十字会的车队开赴意大利抗奥前线,揭开了他传奇式一生的序幕。

在战场上他勇敢无畏,多处负伤,为此得到意大利政府的表彰。

一战结束后,他带着浑身伤痕和一颗迷惘的心回到祖国,重操旧业并开始写作。

192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问世,他便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29年,发表了具有强烈反战思想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使他跃入名作家之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始终活跃在反法西斯斗争的战场上。

他既是一名有正义感的记者,又是一名反法西斯战士。

1940年写成了歌颂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书中的乔丹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中思想境界最崇高的一个。

1945年海明威回国后,长期隐居在古巴哈瓦那郊区。

他又恢复了30年代的冒险生活,经常到深海去捕大鱼,到非洲去猎猛兽。

在创作上曾一度出现衰竭现象,但1952年发表的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晚年,海明威身患多种疾病,兼之旧伤复发,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从此,他精神抑郁,痛苦不堪,终于于1961年7月2日,在美国爱荷达州的别墅里自杀身亡。

海明威是个正直严肃的作家,但他的创作思想比较复杂。

一方面,他是个热爱生活、积极干预生活的入世者;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消极悲观的宿命论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战的海明威
青年时代的海明威
捕获马林鱼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 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海明威 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 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珍珠港事件后,他甚至曾驾驶着自己的 摩托艇在海上巡逻以监视敌人潜艇的活 动。他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 巴黎的战斗。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 古巴。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 美定居。
犁头鲨 星鲨 鲭鲨
海明威《谈创作》
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 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 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如果 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 他们将意味着许多东西。
他始终抱着一个信念:捕到鱼, 并顺利返回,他充满自信,虽没有 达到目的,却战胜了自己。 老人在精神的挣扎中体现了自我 的人格尊严和魅力。
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 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晚年患多 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 作者简介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古巴老渔民圣地亚哥已经八十 四天没有捕到鱼了。这一天碰上了 好运气,他捕到了一条特大的马林 鱼,他把六盘绳子拧在一起拖鱼都 险些把绳子绷断。正当老人高兴地 返航时却遇到了鲨鱼的来袭……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这个的形象意义: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 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以摄像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圣地 亚哥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 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
马林鱼 鲨鱼 的悲剧命运 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 人类中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 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
老人的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 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小说的核 心精神 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的展现了老人的思 想和感受。不仅深刻的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 坚毅以及寻求帮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 的哲理光彩。也真实的显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 生追求,把一个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展示在了 读者面前。
《老人与海》原型人物
格雷戈里奥· 富恩特斯
海明威经典小说《老人与 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一书中的主人翁Santiago, 据 说灵感即是得自好友富恩特斯。 富恩特斯被认为是书中主角 “老人”,以104岁高龄辞世。 1950年开始动笔写起初名为 《现有的海》8周完成初稿, 后改名为《老人与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 明威报名入伍,因眼疾未被接 受。海明威以优异成绩中学毕 业后,去当见习记者。
战争始终吸引着海明威。 1918年5月被授予中尉衔到了 意大利前线担任救护车队司机。 在战争中为抢救伤员负过伤, 前后动过12次手术,取出了 237块弹片。
1954年诺贝尔 文学奖获得者
写作时的海明威
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神 抑郁,于1961年7月2日 用猎枪自杀。 主要作品:除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外,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又名《战地钟声》)等。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美国 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 近的一个乡村医生家庭,排行老二。
从他身上你获得什么启发或者感悟?
如果有一天厄运来临,我……
我的感悟和启示: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重 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坚强、执 着的精神。 *试着把困难和挫折当做一顿难吃的早餐, 咽一咽总会吞下去的。记住,难吃的背后意味着 营养。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 功。
圣地亚哥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从哪 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圣 地亚哥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 苦和死亡,我们还可以通过老人的内心独 白发现老人在困难面前,不胆怯、勇于挑 战、自信、自强、决不屈服的硬汉子形象, 在和鲨鱼的搏斗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 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 胜利者。
名著导读《老人与海》
走近海明威
美国20世纪文学中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 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 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 通常称他为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1899--1961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1926年,海明威将美国女作家斯泰恩的一 句话作为《太阳照常升起》一书的题词:“你 们全是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就成了 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门名词,用来指第一次 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它是 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 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彷徨、失望的集中反 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很 大影响。海明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作家。
讨论探究:
老人乐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疑是值得 肯定的,但是,面对注定的失败,如此不屈 不挠有意义吗?从第一条鲨鱼的出现,老人 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 后来 老人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 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这样做值得 吗?他最后是失败?还是成功?
第一句话: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第二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
老人
一个胜利的失败者 一个失败的英雄
无 与 伦 比 的 勇 气
作品评价:
台湾作家李湃曾说过: 我在想,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一点什么
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海明威。
“什么”到底指什么?
勇气
作品评价: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 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亮剑》
“明知是个死, 也要宝剑出鞘,这叫 亮剑,没这个勇气你 就别当剑客。倒在 对手剑下算不上丢 脸,那叫虽败犹荣,要 是不敢亮剑,你以 后就别在江湖上混 啦。咱独立团不当 孬种,鬼子来一个小 队,咱亮剑,来一个 大队也照样亮剑。”
阅读《老人与海》,填写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 击 鲭鲨 者 数 量
一条
星鲨 两条 绑着刀 子的桨
犁头鲨 一条 绑着刀 子的桨
星鲨 两条 短棍
鲨鱼 成群 结队 短棍 舵把
老人被打 败了,大 鱼只剩下 残骸。
作 战 鱼叉 工 具
结 局
两条星鲨受 杀死鲭鲨, 杀死两条星 杀死犁头 鲨,大鱼被 鲨,刀子 重伤,大鱼 大鱼被吃 的半个身子 吃掉四分之 被折断 掉四十磅 都被咬烂了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