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肿瘤

合集下载

小肠肿瘤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小肠肿瘤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图像处理
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必要的处 理和分析,如增强、重建、分割 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
性。
诊断报告
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诊断报 告,包括病变部位、形态、大小、 密度或信号强度等信息,以及可能 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随访与复查
对于需要定期随访和复查的病例, 应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以便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03 小肠肿瘤影像诊断流程
检查前的准备
01
02
03
确定检查目的
在开始影像检查前,应明 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以 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 参数。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在检查前已经了 解相关注意事项,如禁食、 停止某些药物等,并签署 知情同意书。
仪器设备校准
确保影像设备处于良好状 态,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 验证,以保证检查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摆位
根据检查部位和要求,指 导患者正确摆位,确保检 查区域充分暴露并避免干 扰因素。
参数选择
根据患者情况和检查目的, 选择合适的影像参数和技 术,如X线、CT、MRI等。
动态监测
对于需要动态监测的病例, 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间间 隔进行多时相检查,以便全 面了解病情变化。
检查后的诊断分析
性。
加强与其他专业科室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探讨疑难病例,提
高整体诊疗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超声诊断
总结词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影像诊断技术,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小肠壁和周围组织的结构变化,用于诊 断小肠肿瘤。
详细描述
超声诊断主要通过高频超声探头对腹部进行扫描,观察小肠壁的层次结构和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肿瘤。超声 诊断对于较小的肿瘤和早期肿瘤的发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受限于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效果不如X线造影和CT。

小肠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小肠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小肠肿瘤是怎么引起的?小肠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小肠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较为一致的看法有:①小肠腺瘤样息肉,腺癌和某些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关系密切;②厌氧菌可能在一部分小肠肿瘤中起一定作用;③免疫增生性小肠疾病(immunoproliferativesmallintestinaldisease,IPSID)被认为是淋巴瘤的癌前病变,各方面的证据均提示感染可能在IPSID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④炎症性肠病具有发展为小肠恶性肿瘤的倾向性;⑤一些疾病如口炎性腹泻,Crohn病,神经纤维瘤病,某些回肠手术后与腺癌的发生有关;另一些疾病如结节性淋巴样增生,AIDS 则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关;⑥化学性致癌剂如二甲基肼,氧化偶氮甲烷在小肠肿瘤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二)发病机制1.病理分类小肠肿瘤的病理类型较多,国外报道已达35类,国内有人报道为20类,具体可作如下分类。

(1)按分化程度分类: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

①良性肿瘤:A.腺瘤或息肉;B.平滑肌瘤或腺肌瘤;C.纤维瘤;D.脂肪瘤;E.血管瘤;F.神经纤维瘤,神经鞘膜瘤;G.错构瘤,畸胎瘤,淋巴管瘤,黑色素瘤及其他。

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五种肿瘤,国内报道空回肠平滑肌瘤较多占38~54%。

②恶性肿瘤:A.癌(腺癌,乳头状癌,黏液腺癌);B.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网状细胞肉瘤,黏液肉瘤);C.类癌或嗜银细胞瘤;D.霍奇金病;E.恶性血管瘤;F.恶性色素瘤;G.恶性神经鞘膜瘤。

恶性肿瘤中以癌居多,其次为各类肉瘤,肉瘤中以各类恶性淋巴瘤居首位,占35~40%,癌,肉瘤比例为1∶5.5。

(2)按组织来源分类:可分为上皮性肿瘤及非上皮性肿瘤。

2.肿瘤分布不同的小肠肿瘤在小肠的不同部位分部,似有一定的倾向性(表1)。

恶性肿瘤在小肠各段的发生率无差异,良性肿瘤则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回肠,后两者间无差异。

预防小肠肿瘤PPT课件

预防小肠肿瘤PPT课件

小肠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介绍小肠肿瘤手术治疗 的方法和效果。 放疗和化疗治疗:介绍小肠肿瘤放 疗和化疗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肠肿瘤的注 意事项
小肠肿瘤的注意事项
早期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强调早期预 防和治疗非常重要,要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要注意:提醒大家要注意生活 方式,注意饮食和锻炼等,有益于预防 小肠肿瘤的发生。
小肠肿瘤后的 康复和护理
小肠肿瘤后的康复和护理
小肠肿瘤手术后的护理: 介绍 小肠肿瘤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如饮食和休息等。 小肠肿瘤化疗后的康复: 介绍 小肠肿瘤化疗后的康复注意事 项,如饮食和锻炼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预防小肠肿瘤PPT课件
目录 介绍小肠肿瘤 小肠肿瘤的预防方法 小肠肿瘤的治疗方法 小肠肿瘤的注意事项 小肠肿瘤后的康复和护理
介绍小肠肿瘤
介绍小肠肿瘤
什么是小肠肿瘤:对小肠肿瘤进行 简单介绍,包括定义和症状。 小肠肿瘤的类型:介绍小肠肿瘤的 分类,如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等。
介绍小肠肿瘤
预防小肠肿瘤的重要性:强调早期预防 小肠肿瘤的重要性。
小肠肿防:介绍哪些食物有益 于预防小肠肿瘤,如高纤维食 品和含叶酸的食品。 生活方式预防:介绍一些改善 生活方式的方法,如戒烟、戒 酒、削减肥肉等。
小肠肿瘤的预防方法
检查预防:小肠肿瘤早期检查很重要, 介绍常见的预防措施,如小肠镜检查等 。
小肠肿瘤的治 疗方法

小肠肿瘤课件ppt

小肠肿瘤课件ppt
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
❖小肠癌的症状出现要早得多 50%小肠肿瘤患者 表现为梗阻或穿孔等急腹症 且随肿瘤增大而出现 比例增高
❖ 小肠腺癌与其他恶性类型相比更易出现疼痛和梗 阻 肉瘤经常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出血 而淋巴瘤更 常见的是肠穿孔
❖不同亚型好发部位不同 腺癌主要位于十二指肠 ❖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位于回肠 肉瘤和淋巴瘤可发生
Through t his pu blicit y camp aign, furthe r impr ove th e sens e of b usines s inte grity of t为ou深ri入sm学e习nt习er近pr平is新es时t代o 中he国lp特t色ou社ri会sm主c义on思su想me和rs党a的nd十o九pe大ra精to神rs,贯to彻s全af国eg教u a育rd大t会h e精l神eg,i充ti分ma发te挥r中ig小ht学s 图an书d 室in育te人re功st能s, t o ensu re tha t our City's touri sm sus tainab le, he al thy and c oordin ated D evelop ment.
十二指肠
❖ 十二指肠长约2530厘米 位于胃幽门与空肠 之间 呈马蹄铁形状 包饶胰头
十二指肠分为上部 降部 横部和升部
❖ 空肠 回肠为腹膜 内位器官
Through t his pu blicit y camp aign, furthe r impr ove th e sens e of b usines s inte grity of t为ou深ri入sm学e习nt习er近pr平is新es时t代o 中he国lp特t色ou社ri会sm主c义on思su想me和rs党a的nd十o九pe大ra精to神rs,贯to彻s全af国eg教u a育rd大t会h e精l神eg,i充ti分ma发te挥r中ig小ht学s 图an书d 室in育te人re功st能s, t o ensu re tha t our City's touri sm sus tainab le, he al thy and c oordin ated D evelop ment.

小肠肿瘤围手术期处理

小肠肿瘤围手术期处理

小肠肿瘤围手术期处理小肠肿瘤是指从十二指肠起到回盲瓣止的小肠肠管所发生的肿瘤。

小肠占胃肠道全长的75%,其黏膜表面积约占胃肠道表面积的90%以上,但是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左右,小肠恶性肿瘤则更为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

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体征,不易为病人和医生所察觉,往往不能及时诊断,而是在出现出血、梗阻或处理其他疾病时才发现。

1 术前处理1.1 术前诊断1.1.1 详细询问病史小肠良性肿瘤多无临床症状,占小肠肿瘤1/4。

腹部包块是小肠肿瘤的常见体征之一,约有40%的病人检查时发现腹部包块,部分病人以腹部包块为主诉。

良性肿瘤一般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约1/3病人有肠梗阻表现。

小肠恶性肿瘤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及间质瘤最常见。

可有腹部包块、腹泻,但小肠恶性肿瘤一旦出现腹部包块,往往提示病变已属晚期,且腹部包块形态不规则,有结节,分叶。

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

良性肿瘤多数无症状,部分以急腹症或腹部包块就诊;恶性肿瘤中、晚期才能出现症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且无规律。

临床表现取决于病理类型、生长方式及速度,可有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肠穿孔及腹膜炎、腹泻、发热等。

1.1.2 全面体格检查注意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无贫血。

腹部如有肿块,可根据肿块的大小、硬度和活动度等分析是哪个部位的肿瘤,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必须行直肠指诊,对女性病人要行妇科检查。

1.1.3 X线钡剂检查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对疑有十二指肠的肿瘤,采用弛张性十二指肠钡剂造影。

而对于空回肠的肿瘤,全消化道钡剂对其也有很高的诊断率。

1.1.4 选择性动脉造影术有消化道出血,出血量估计每分钟超过2ml者,可做选择性腹腔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出血病灶定位有很高的准确性。

此法只要出血速度在0.1ml/min即能检查出,同时活动性出血的部位可出现“热点”,并根据“热点”的部位可明确肿瘤的部位。

小肠肿瘤影像诊断学

小肠肿瘤影像诊断学

小肠腺癌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1% 左右,较常见的有腺癌、恶性GIST、淋巴 瘤、平滑肌肉瘤及类癌,少见有纤维肉瘤、 神经纤维肉瘤等。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和 空肠近端,尤以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多见, 占40%-50%。
小肠腺癌临床表现
1.十二指肠腺癌: 腹痛、黄疸、肠梗阻、出血、腹块、贫血、 发热等。
狭义范畴GIST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GIST是一类独立来 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 肿瘤,部分可伴有平滑肌或(和)神经鞘 细胞的不完全分化,就是说GIST不包括完 全由平滑肌细胞起源的平滑肌类肿瘤和由 神经鞘细胞起源的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 瘤或神经纤维瘤)
良恶性GIST鉴别及判定
通常认为GIST恶性指标有: 1.肿瘤具有浸润性,出现局部粘膜及肌层浸
小肠的解剖和生理
1.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成人长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2.组织学上,小肠管壁分为四层,粘膜层、 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3.空回肠全长600cm,空肠占近侧2/5,回 肠占3/5,空肠管径稍大,为2-3cm,粘膜 环状皱襞密而多,回肠管径较小,约1.52.5cm,粘膜环状皱襞稀疏。
2.溃疡型:黏膜破坏,不规则腔内龛影,溃疡口可 有环堤、裂隙征、指压迹等恶性溃疡征象。
3.浸润型:肠壁受到肿瘤浸润而僵硬,蠕动消失, 肠腔狭窄,近端肠管扩张,黏膜破坏、可伴溃疡 及不规则隆起性病变。
十二指肠腺癌CT检查
1.平扫:
a.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8cm, 平均4.2cm,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可以侵犯 周围肠管、胰腺或十二指肠乳头受侵,可 显示“双管征”,肿块密度可均匀,也可 显示斑片状低密度区(肿瘤坏死),钙化 少见。
3.肿块向周围侵犯,累及肠系膜及血管,引起腹 腔内种植转移或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晚期出现 远处转移。

第六节 小肠肿瘤

第六节 小肠肿瘤

第六节小肠肿瘤小肠肿瘤(small intestinal tumor)的发病率较胃肠道其他部位为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2%左右,恶性肿瘤占3/4左右。

由于小肠肿瘤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延误治疗。

小肠肿瘤有良性及恶性两类。

良性肿瘤较常见的有腺瘤、平滑肌瘤,其他如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类癌等比较多见。

腺癌可突向肠腔内生长,呈息肉样,也可沿肠壁浸润生长,引起肠腔狭窄,一般腺瘤和癌常见于十二指肠。

其他则多见于回肠和空肠。

类癌常发生于胃肠道,45%位于阑尾,28%位于回肠末端,直肠占16%,源于中肠者(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及右半结肠)多分泌五羟色胺(serotonin),源于后肠者(左半结肠、乙状结肠)分泌生长抑素(somatostain)为主。

类癌中75%小于1 cm,约2%可有转移,1-2 cm者50%可有转移,大于2 cm者80~ 90%可出现转移,如肝转移。

此外,小肠还有转移性肿瘤,可由胰、结肠和胃癌直接蔓延,也可从远处经淋巴管或血行播散而来,如卵巢癌、黑色素瘤等。

【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常表现下列一种或几种症状。

1.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乃至剧烈绞痛,当并发肠梗阻时,疼痛尤为剧烈。

并可伴有腹泻、食欲不振等。

2.肠道出血常为间断发生的柏油样便或血便,或大出血。

有的因长期反复小量出血未被察觉,而表现为慢性贫血。

3.肠梗阻引起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肠套叠,但极大多数为慢性复发性。

肿瘤引起的肠腔狭窄和压迫邻近肠管也是发生肠梗阻的原因,亦可诱发肠扭转。

4.腹内肿块一般肿块活动度较大,位置多不固定。

5.肠穿孔多见于小肠恶性肿瘤,急性穿孔导致腹膜炎,慢性穿孔则形成肠屡。

6.类癌综合征类癌大多无症状,小部分病人出现类癌综合征,由于类癌细胞产生的5-经色胺和血管舒缓素的激活物质缓激肤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面、颈部和上躯体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腹泻,哮喘和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发生心瓣膜病。

小肠肿瘤讲课PPT课件

小肠肿瘤讲课PPT课件

Part Two
小肠肿瘤概述
定义和分类
小肠肿瘤的定义:发生在小肠的异常增生 组织,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小肠肿瘤的分类:根据组织学可分为腺癌、 鳞癌等;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十二指肠肿 瘤、空肠肿瘤等。
小肠肿瘤的病因:可能与遗传、饮食、环 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小肠肿瘤的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可 能出现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晚 期可能出现肠梗阻、肠出血等严重症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 食均衡、适量运动等
保持良好心态和情绪
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寻求心理支持,与亲朋好友交流和倾诉 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如运动、音乐等
避免有害环境和物质
减少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和辐射
注意室内空气质量,保持通风良好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 苯等
药物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放疗和化疗
放疗:通过高 能射线破坏癌 细胞DNA,达 到抑制肿瘤生 长和扩散的目

化疗:通过药 物杀死癌细胞 或阻止其生长, 常用药物包括 5-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等
放疗和化疗的 适应症:早期 小肠肿瘤的辅 助治疗或晚期 肿瘤的姑息治
长期随访和复查的重要性
定期随访有助于 及时发现肿瘤复 发或转移
定期复查有助于 监测肿瘤标志物 和影像学变化
及时发现复发或 转移有助于提高 治愈率和生存率
康复期间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有助于提高生活质 量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小肠肿瘤讲课 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汇报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表现 主要CT 表现为与胃肠道或系膜、网膜相连的向内或外生性软组织肿块, 肿块较小时病灶密度一般较均匀,增强后呈显著强化且均匀,多见于胃 部,表现为与胃壁宽基底相连的突向胃腔内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强化明显。外生性肿块一般较大,边界不规则,因病变内较 多囊变、坏死及液化而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较明显,液化 坏死部分强化不明显,肿块与胃肠道壁相通时可以出现气液平。肿块较 大时容易累及周围肠管壁。
小肠常见良性 肿瘤
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
多发年龄:小肠肿瘤病人以50岁以下为多,平均在35 岁左右。男女性大致相等。 1.腹痛:常见症状,可因肿瘤表面溃烂、刺激肠管引起 肠痉挛所引起,也可因肠梗阻或肠套叠所致。当肿瘤 巨大、突入肠腔,可引起肠堵塞;肿瘤侵犯肠壁可引 起肠管狭窄、梗阻。这类梗阻较多见于小肠恶性肿瘤 。肠套叠多半是小肠良性肿瘤所致。可急性发作,也 可反复慢性发作。
2.消化道出血:约有1/3~2/3病人因肿瘤表面溃烂而引起出 血。多数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黑粪,长时间也可产生 缺铁性贫血。 易引起出血肿瘤:平滑肌瘤和肉瘤、血管瘤和腺瘤,神经纤 维瘤。
3.腹块:小肠肿瘤在体检时偶可扪到肿块,多半是体积较大 的小肠肉瘤。 4.全身症状:除肿瘤反复出血导致贫血外,小肠恶性肿瘤尚 可引起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部分恶性小肠间质瘤瘤体内或旁可见成簇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具有一定特征性, 在鉴别腹腔其它组织来源的肿瘤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恶性小肠间质瘤,常有出血、坏死、囊变,可侵犯周围组织,也可发生肝转移。 良性小肠间质瘤出血坏死少见,平扫上密度均匀,增强后常表现为均匀强化。
左上腹不规则外生性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内 见坏死腔,与小肠相通,内见气体
小肠常见良性肿瘤病理类型
腺瘤, 平滑肌瘤、 脂肪瘤、 血管瘤 间质瘤等 (15%肿瘤可恶变)
胃肠道间质瘤GIST
• 好发年龄: 男女均可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高发 年龄段为40 ~70 岁。
好发部位:可发生在消化道从食管到肛门的 任何部位, 胃( 60 ~70% ) > 小肠( 20 ~30% ) > 食管 和结直肠(不到10%) > 胃肠道外间质瘤(原发 于腹腔内网膜、肠系膜或腹膜后间隙)
回盲部小11 cm×13 cm×16 cm,平扫密度不均匀, 中心有坏死, 增强后边缘强化明显
肝脏多发转移 灶
临床特点
临床症状:通常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 式有关, 早期一般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 当肿瘤 生长至长径≥5 cm ,多出现临床症状, 发生于消 化道内的GIST 大多表现为腹痛、腹胀, 消化道 出血和消化道梗阻等, 而发生于网膜、肠系膜 的病例则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 GIST 应视为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常规放疗 、化疗均不敏感,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GIST最 有效的方法。GIST的转移方式主要是血行转移 和腹腔种植转移, 多转移至肝、肠系膜和腹膜 后间隙等,淋巴结转移少见。
小 肠 GIST GIST 较 胃 更 易 外 生 性 生 长 。
胃低度恶性间质肉瘤:胃体突向腔内肿块,呈宽基底 与胃壁相贴,密度较均匀。平扫CT 值约32 HU ;增强 后均匀强化,CT 值约58 HU
小肠及肠系膜间质肉瘤:中下腹腔肠管局限性不规则 增厚,病灶内可见气液平。 平扫密度不均匀, 增强 后边缘强化较明显
左上腹巨大软组织肿块,与小肠关系密切,其 内低密度为囊变坏死区
鉴别诊断:
小肠间质瘤主要向腔外生长,出血坏死多见,即使肿瘤很大 肠梗阻征象亦不明显,少数小肠间质瘤可完全囊变,囊变的 小肠间质瘤壁相对较厚,增强后常有不同程度强化; 平滑肌类肿瘤常向腔内凸出或向腔内外同时生长,出血坏死 相对少见; 淋巴瘤一般密度均匀,范围较广,CT 示夹心面包征和动脉 瘤样肠腔扩张征,增强时常表现为轻~中度均匀强化; 胃肠道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极低,密度常较均匀。 腺癌多向腔内生长,常引起梗阻症状; 肠系膜囊肿壁薄,光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