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探讨“好”电影的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外国电影发展历程感想

外国电影发展历程感想

外国电影发展历程感想影片在世界各地中有着长久的历史。

早在19世纪末,电影就已经出现在全球范围内。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电影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演变方式。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对于外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深感兴趣。

外国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二十世纪初期,电影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主要是因为技术不足和观众对电影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电影剧本的创新,电影行业在20世纪20年代迎来了黄金时期。

一些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德国等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制片中心,并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

在二十世纪中叶,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的电影类型如动作片、科幻片和恐怖片等开始受到观众的欢迎。

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制片中心,制作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与此同时,欧洲的电影制片业也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

英国的电影工业以其世界级导演和独特的故事情节著称,法国的电影则以其艺术性和创新性而闻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动,电影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数字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电影制作的全新可能性,同时也给电影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大规模制作的特效电影如《阿凡达》和《复仇者联盟》等成为票房的保证,同时也推动了电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除了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工业也有着独特的特色和贡献。

亚洲的电影制片业如韩国和印度等成为国际电影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韩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

印度的电影工业则以其庞大的规模和多样性而著称。

这些新兴电影制片中心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崛起给电影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作为一个观众,我认为外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技术和产业的进步,更是文化和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能够传递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点。

通过观看外国电影,我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电影能够通过情节和人物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世界电影的发展之路

世界电影的发展之路

世界电影的发展之路幻辰湖北大学430062内容摘要:讲述世界电影从诞生到现在一路走来,不断地被人们创造出不同的风格,一步步地趋向于人们内心的渴望,把那种无法实现的想法,通过一种艺术的方式,把它诠释出来,引起所有观众内心的共鸣。

一个时代,一种风格,电影把这种风格很好地表现出来。

它是一种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最后可以让生活中的观众反思自己的纯艺术。

从电影艺术萌芽到无声故事片创作,再到有声故事片创作,到现在电影艺术日益繁盛的今天,电影经历了一个不断趋于时事完美的过程,出现了不同的风格和派别,到如今一种以受到欧洲电影的深刻影响的,突破了旧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观束缚的雅俗共赏,求新求变的一种新好莱坞特点被大多数人认可,世界电影将不断地被人们美化,朝着一种更为宽广的方向发展。

在电影萌芽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影倾向: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现实中去捕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的虚构的生活图画。

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片和故事片两种片种。

这两种倾向反映到故事片摄影中来,又逐步形成两种不同的流派:绘画派和纪实派。

在路易·卢米埃尔所拍摄的作品中,题材和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方面:一、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木匠》、《铁匠》、《拆墙》、《烧草的妇女们》、《照相师》、《水浇园丁》以及《消防员》(四部)等等。

二、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婴儿的午餐》、《玩纸牌》、《下棋》、《钓鱼》、《金鱼缸》、《猫的午餐》、《儿童吵架》、《家庭聚餐》、《恬静的家庭生活》等等.三、政治、文化、新闻实录比如:《耶路萨冷教堂》、《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礼》、《日本内宅》、《代表们登陆》、《一艘新的船下水》等等。

四、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出港的船》、《火车进站》、《警察游行》、《街景》、《骑兵表演》,以及由卢米埃尔的两个摄影师分别拍摄的两部影片《在美国拍摄的39个景象》和《威尼斯景象》等等。

浅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浅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浅论中国电影之发展近年来,中国电影在产业化改革与创新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电影产业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日益彰显,但由于我国的电影产业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产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和明显,如电影产量迅速增长与优秀作品相对不足的矛盾;电影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影院建设及数字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等等这些,都使得电影产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达到协调发展,而这其中,探寻产业链首要环节国产影片创作的成长路径,就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向着更高、更强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中国电影问题现状发展策略1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现在市场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不到总产量10%的塔尖作品可基本与世界主流电影的创作观念和制作水平接轨,而绝大多数的国产影片依然观念落后,制作粗糙,显示出整体竞争力的严重不足。

这样,我们可看到,一方面,是电影市场需要大量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电影产品;一方面,又是影院市场国产电影产品供给量的严重不足;又是大量劣质电影产品的无法进入市场严重积压。

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对接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电影制片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段时期以来,国产影片的产量在逐年增长,“影片投资的增长率已经由快速转为过快”,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当数量的国产影片却由于质量低下而未能进入影院放映,国产影片总体质量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二八定律”显著,即,20%、的影片占有着80%的票房,而80%的中小成本影片只能分享20%的票房。

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电影市场较为突出的四大矛盾,即:(1)创作的主旋律电影与市场回报差的矛盾;(2)创作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创作质量缓慢提升的矛盾;(3)创作生产的影片多和真正进入市场少的矛盾;(4)一些大片票房高与广大观众口碑差的矛盾。

探寻中小成本国产影片的生存路径;提高中小成本影片质量;开拓中小成本影片的市场化出路;培育优秀的创作群体,已成为改善中国电影市场结构,探寻中国电影科学发展路径的重要课题。

浅谈中国电影的发展

浅谈中国电影的发展

从世界看中国浅谈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这标志着世界电影的正式诞生。

相比于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出现的较晚一些。

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的、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才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上世纪初到20年代末,以郑正秋为代表的第一代导演开始兴起。

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成功的从默片过渡到有声片,技术上的成熟,往往能够为思想艺术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基础。

从此时开始,中国电影除了表达导演自己的情感诉求之外,也开始反映时代特色。

因此,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夏衍为代表的第二代导演和左翼电影快速兴起,他们积极创造出像《渔光曲》、《狂流》、《大路》这样反映社会强烈呼声,关注社会民生切合时代需要的进步电影。

在那个急剧动荡的年代,这些电影的出现势必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人心。

但由于第二代导演还处在中国电影起步不久的时期,所以在视听语言上还未摆脱舞台剧的限制。

这一缺点在以谢晋为代表的第三代导演身上得以补足,第三代导演已经跳出舞台剧的限制开始力求真实。

在电影的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出了第三代导演鼎盛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民革命后的自豪和对封建思想的撼动。

于是这一时期的电影多是像《南征北战》一样的战争片并在战争片中力求表现一种普世价值,除此之外便是像《上海宝贝》《舞台姐妹》《小城之春》这样探索新时期男权女权、家庭伦理的影片,总的来说,第三代电影导演在社会刚刚稳定后创作出的是一种赞歌式的电影。

第四代电影导演已经进入到一个学院派的时期,他们大多数人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构成的创作全体,他们一毕业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

因为时代的局限性,第四代导演在学习时期没能接触到苏联以外的电影,这直接影响到第四代导演电影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024年文化研究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的发生与发展》范文

《2024年文化研究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的发生与发展》范文

《文化研究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的发生与发展》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21世纪重要的艺术媒介之一,与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新主流电影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分支,其发生与发展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也成为了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文化研究的视域出发,探讨新主流电影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

二、新主流电影的起源与特点新主流电影起源于上世纪末,以多元化的题材、真实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为特点,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题材广泛:新主流电影涵盖了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2. 真实的社会背景:新主流电影注重真实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塑造,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片所传达的信息。

3. 人文关怀:新主流电影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三、文化研究视域下的新主流电影从文化研究的视域来看,新主流电影不仅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它通过影像、声音等手段,将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元素融入其中,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四、新主流电影的发展与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新主流电影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新主流电影在题材、风格、手法等方面不断创新,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新主流电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饱和、观众审美疲劳、文化冲突等。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促进了新主流电影的不断发展。

五、新主流电影的未来展望未来,新主流电影将继续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新主流电影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新,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其次,新主流电影将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价值观念。

此外,新主流电影还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六、结论总之,新主流电影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分支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发生与发展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论中国电影之发展姓名:***学号:*********** 专业:语文教育论中国电影之发展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经济力量腾飞之时,其文化也受着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冲击。

而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中国电影充满着危机。

中国电影的危机不仅来自如好莱坞等世界强大的电影产业冲击,更是来自自身的体制和机制。

以民族主义为理由对抗全球化和好莱坞并不具有必然的合理性。

中国电影改革的根本并不是扩展规模而是建立现代企业机制。

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产业化改造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政治。

关键词:产业化多元化电影文化电影市场民族电影正文: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几十年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一直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好莱坞在所谓全球化的旗号下对世界电影市场大举进攻,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霸主。

而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应该说,就广播影视行业而言,无论是政策措施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电影界的改革力度至少在目前要相对领先于广播和电视。

但是,如何判断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成败得失?要不要继续改革?改革还需要解决哪些课题?一、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始于1993年。

这一年,一些制片单位开始越过中央级或省市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而直接向下一级发行放映机构销售影片。

已经维持了数十年的统购统销局面开始被打破,地域性垄断的防线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

但是,电影发行的初期振荡,并没有很快催发当时电影体制的整体创新,电影界仍处于大变革的前夜。

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桎梏,上个世纪整个90年代的电影业几乎处于连年滑坡状态,至此,长期被作为文化事业的电影业,与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不适应性甚至矛盾性,严重凸现了出来。

正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窘境中,根据电影自身的特性,把电影作为产业来管理和经营的观念渐渐明朗起来。

二、中国电影成长中的思考显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中国电影正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下被放置于全球处境的,因而,我们不可能脱离边缘化的处境。

浅析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浅析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浅析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始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中,国内电影和进口电影占据着主导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提升,中国电影产业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首先,中国电影产业在技术和制作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影视技术和制作质量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的电影制片公司不仅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设备,还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提高了电影的制作水平。

中国的特效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其次,中国电影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红利使得中国的电影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电影市场成为全球电影制片商争抢的一块蛋糕,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公司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

再次,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的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战狼2》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不少成功。

除了票房收入,在一些电影节上,中国电影的获奖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中国的电影制片人也逐渐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为了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例如,实施电影产业振兴计划,鼓励优秀电影创作和提高电影票价。

此外,通过减免电影进口关税、引进外资等方式扩大电影市场,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中国电影产业在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中国电影产业仍然充满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于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相信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电影的发展历程作文

电影的发展历程作文

电影的发展历程作文
电影的起源啊,说白了就是跟流星划过夜空一样,闪亮登场但
又转眼即逝。

你想想看,19世纪末那些老前辈们拿着笨重的摄影机,一拍一曝光,每次都得小心翼翼地算好时间。

可就算画面有点模糊、有点抖,人们还是觉得超酷的,毕竟那些画面可是把时间给定格了
下来啊!
后来啊,技术真的是突飞猛进,电影都能有声音了。

那声音和
画面的搭配,简直就是天作之合,电影这东西一下子就变得更有生
命力了。

你坐在电影院里,不只是眼睛在看,耳朵也在享受啊。


听到角色们聊天,还能感受到背景音乐带来的氛围,简直就像自己
也在电影里一样。

再后来,彩色电影来了,整个世界都变得五彩斑斓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4309 电视电影论文
探讨“好”电影的发展之路
20xx年2月8日,电影《美人鱼》和着带有年味的鞭炮声上映,上映一周票房就达到21亿之多。

截至3月7日晚,它的票房已经超过30亿,荣登大陆票房榜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大陆票房的佳话。

这部几乎无差评的影片,到底靠什么吸引了观众,又用了什么样的叙事方式来感动观众,最终又以什么样的成片质量得到了如此高的票房,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

一、独具一格的叙述方式
世界上有两种电影,一种是有周星驰的电影,一种是没有周星驰的电影。

这是对星爷电影的最高评价。

周星驰出生于普通家庭,他是“演而优则导”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现如今的世界级巨星,用“坎坷”一词来形容他的演艺生涯最为合适。

他从一个无名的小角色到现如今大导演的转变,是他职业生涯的飞跃,当然这也离不开他自己个人的努力,用“天道酬勤”这句话形容他的奋斗历程最为合适。

香港导演与大陆导演相比,他们在作品风格上都有自己的标签,“无厘头”是周星驰作品的独有特点。

何为“无厘头”?从字面上来理解,解释为:不是正常逻辑,不是常规中的因果联系,某段落结局或某最终结局是出乎意料的。

周星驰电影的艺术风格在香港电影中独树一帜,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搞笑电影表述风格,但在其背后,又隐藏着最为真切的人伦情感,嬉笑之余,受益匪浅。

电影的叙事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性叙事,一种是非线性叙事。

而周导这部《美人鱼》作品以线性叙事的方法来讲述故事,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娓娓道来。

从报仇开始,到报仇进行中,再到最后情感交织。

情感上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陌生――熟悉――怜悯――热恋――相濡以沫”,这种戏剧性变化使得观众在观影中心情亦发生变化,并为主人公的故事所感染,体会其中的悲欢离合。

电影《美人鱼》讲述的是人鱼之间的恋情,其中穿插了当下社会的种种现实境况,包括:环境保护、房地产交易现状、国际化问题的出现以及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等,使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了解了社会现状,并对自己生存的环境遭受到的破坏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反思自身行为,并获取教育意义。

电影一开始,一如既往地呈现周星驰导演的幽默风格,在一群人参观一个“海洋博物馆”的场景下,引出“美人鱼”这个主角,虽然供参观的只是一个小型的家庭式场所,但在这短短几分钟,观众笑声不断,而周导也只是用这区区几分钟时间,将观众带入到他的电影中。

电影运用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将观众带入情境,也让观众自己遐想另一片海洋的世界。

从进入故事开始,导演首先运用的是推镜头和仰视的角度来塑造邓超所饰演的地产老板形象,这种方式使得地产老板高傲、强势的形象立即在观众心里产生,也更加贴切地揭示了这一行业的神秘与奥妙。

当然在拍卖海域这场戏中,穿插了一个搞笑的形象,一个身背新型机器的老板人天而降,他给这部电影也制造了不少笑料。

在影片的后段正是这个新型的机器,使得地产老板刘轩挽救了美人鱼珊珊的生命,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前后呼应的戏份,使得电影节奏感更加紧凑。

从故事的外在结构上来看,《美人鱼》借助了电影《色戒》的故事框架。

《色戒》讲述的是女大学生王佳芝利用自己的美色与汉奸易先生接近并试图杀害他的故事,在刺杀接近成功的那一刻,王佳芝却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男人,最终她选择放走了他,只是因为内心的喜爱之情迸发而背叛了自己的使命,结局可想而知。

影片《美人
鱼》讲述的是美人鱼珊珊为了拯救她所生存的海洋地区的生物去刺杀富豪刘轩的故事,但是在此期间,珊珊爱上了刘轩,在刘轩快被杀害时,她却救了他。

在影片后段,珊珊危难之际,刘轩救下了她并将其放回大海,最终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并发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周星驰电影在情感方面充满了无尽的韵味,整个影片使观众在嬉笑中思考,并体会影片里故事本身的苦涩,从另一方面来阐述人性的光辉。

同时这部影片也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怜悯,唤起了观众对自己所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反思。

故事情节充满了对预知性的颠覆,打破观影人的正常思维,也使观众在影片中有很强的戏剧性体验。

二、夺目炫彩的视觉特效
《美人鱼》中有着令人炫目的海洋星球场景:各色各样的海洋生物形象,安徒生童话里的美人鱼,可爱的八爪鱼……首先在电影人物造型上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这种类似于《阿凡达》的视觉特效,虽逊色于《阿凡达》,但是这种有别于其他电影的人物造型仍是一种创新。

色彩斑斓的海洋星球充满着各种新奇的事物,也使观众顿时对这个星球产生好奇,对这部电影产生好奇,因此票房飙升也就可想而知了。

影片中逼真的海洋生物形象使观众一次次地拍手称快并屏住呼吸。

罗志祥饰演的八爪鱼在影片中多次给观众带来笑声:在影片中八爪鱼躲在路边的草丛,却无意露出了自己的爪子,被刘轩手下的人看到并戏弄;在刘轩送珊珊回家时,八爪鱼反吊在电风扇上的场景等,使观众在紧张气氛的同时也笑得乐开了花。

当然在饭店那段表演中,煎、炒、烹、炸自己的爪子,使观众揪住了心,同时在心中顿起怜悯之情。

本是嬉戏搞笑的场面,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观众内心无比沉重,并带有愤怒感。

罗志祥的表演非常到位,把剧中所需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八爪鱼“可爱”、“纯真”的性格惹人喜爱。

当然,影片中有一个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人鱼师态,由范淑珍老师扮演,她在片中虽然从外表上看,年事已高,但功力非凡,当有人来海洋实施破坏行动时,它便摇动她的尾巴,使得整片海域都晃动起来,她用最后的一丝力量保护着她的种族,这种精神为所有生物所学习。

虽然从人鱼族表面上来看,她是一个极其“丑陋”的老太婆,但是她的心灵是极其美好的,所以心灵美丽才是一个人更应该具备的。

海洋生物受仪器破坏的严重程度,在此片中,不仅通过珊珊来表现,其中有一个小孩饰演的小人鱼,浑身是伤,鲜血淋淋,让观众看完心生同情和怜悯。

这个场景是在控诉开发商的罪行,实则也是导演在电影画面中刻意安
排的,他想传递一种信息――如果这样无休止地破坏环境,最终我们将和他们一样的悲惨。

影片从全景推到特写,一直在刺激观众的视觉;导演也在传递一种情怀――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影片中那个神秘又充满未知的海洋场景,在国内的大片中第一次模仿《阿凡达》的场景。

在卡梅隆的世界里,异于人类本身生存的星球是如此的充满神秘和奥妙,丛林迭起,花红草葱,一切充满生机;而在星爷《美人鱼》的海洋场景中,也给观众呈现了大海的蔚蓝深沉,在视觉体验上更上一层楼,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三、演技超群的明星演员
在之前周星驰导演的电影中,他一般都会亲力亲为地去演绎某一个角色,而在《美人鱼》这部作品中,他一改常态,用邓超、林允、张雨绮、罗志祥等一线明星出演,与其他几位主要演员不同,林允是第一次出演电影、走上荧幕,但这个女孩身上所带有的那种“稚嫩”、“天真”、“善良”、“清新脱俗”等气质与影片中主角美人鱼所需的气质刚好稳合,由此创造出了经典的美人鱼形象。

周星驰喜欢童话故事,《美人鱼》就是改编自《安徒生童话》,他通过大胆的想象创造出这样一个故事,结合了当下社会中许多现实问题,意义非同寻常。

邓超饰演房地产商富豪――刘轩,他从白手起家到身价不菲,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性格上易被激怒,并且有点嚣张跋扈,但实则他是个极敏感的人,在遇到美人鱼珊珊之前,他花天酒地,以自我为中心;并且为了自己所谓的伟业,准备各种填海计划,为此他把科学家研制的仪器放入海底,破坏了整片海域,使得大部分海洋生物被迫移居到一艘破船上,这些生物浑身鲜血淋漓,受伤严重,所呈现的画面实在令人胆颤,观者内心充满了怜悯之情,别是一般滋味上心头。

后来在美人鱼们准备实施杀掉刘轩的计划时,珊珊几次救了他。

为此,他深受感动,痛改前非,并在美人鱼珊珊危难之际将其救起并放生回大海,最后他成为了一名环保主义者。

林允饰演美丽纯真的美人鱼――珊珊,她心地善良,单纯美好。

但她肩负着拯救整个人鱼种群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使命,在一次次的刺杀行动中,她与刘轩产生了感情,并一次次地将他救出。

她天生丽质的外貌加上纯真的性格,升华美人鱼的形象,她以一条鱼的身份感化人类,感动更多的人来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

在影片的后段,她被捕杀,并身受重伤,该场景引起观众一片唏嘘声,这是对杀戮者的痛诉,也是对美人鱼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怜悯。

实质上,片中所展现的是人性的凶恶,同时也是替动物界对人类的控诉。

当今人类对社会环境的种种恶行,无
疑是在破坏自己生存的环境。

这部片子所承担的责任,就是让大家停止杀戮,停止破坏环境。

纵观全片,前半部分笑点多,剧情轻松活泼;而后半部分影片的基调转向压抑紧张的气氛中,这种前后反差使观众在前阶段嬉笑,在后阶段紧张,但这样的剧情效果更能让观众印象深刻,使观众在欢乐中落泪,在紧张中深思。

这部片子一改纪录片直截了当的呈现方式,用演绎剧情来陈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期造福自己,造福全人类。

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本保护环境的教科书,为此,向星爷致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