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的神经衰弱书写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好书分享

“要不是有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 面你家的房子,”盖茨比说,“你家码 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 时候,”他对我说,“要 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 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 势。”
此处涉及版权因素不插入图片 如仅个人交流使用可以在网上搜索自行插入
不论现实如何残酷,就让我们像盖茨比一样充满 着希望吧,因为这希望是照亮现实的光,是我们相 信和不妥协的力量。
好
书分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 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享
A good book to share
CONTENT S
目录
序言
PREFACE
每个人的生命的有限的,不可能对每一种事物的 认知都要亲身实践,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使我们知道, 美丽的星空是广阔无边的;人类的进化是经过漫长历 程的;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 尽的……
情节简介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 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 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 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
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 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Tom Buchanan 汤姆
他曾经是一个体育明星,和 卡罗维先生是同学.婚后对黛 茜不好,并且还包养一个叫 做玛特尔·威尔逊的情妇。
此处涉及版权因素不插入图片 如仅个人交流使用可以在网上搜索 自行插入
人物简介
此处涉及版权因素不插入图片 如仅个人交流使用可以在网上搜索 自行插入
杰·盖茨比 Jay Gatsby
年轻、神秘的百万富翁, 有些商业背景(后被揭露是贩 卖私酒),来自北达科他州。 他着迷于黛西·布坎南,俩人 曾在一战相会。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的神经衰弱书写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的神经衰弱书写
蒋桂红
【期刊名称】《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5)006
【摘要】20世纪初的美国进入到"神经时代",神经衰弱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病".对此病的书写是菲茨杰拉德对理性认识的一种表述工具,通过勾勒神经衰弱病患者形象来揭露人类神经能量的过度消费和自我失落的隐喻.疾病的运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满了人物性格,彰显了小说主题.
【总页数】4页(P157-159,188)
【作者】蒋桂红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外语系,广东珠海519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余殃》中老子福祸观探究 [J], 矫杰;曲涛
2.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的神经衰弱书写 [J], 蒋桂红
3.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的神经衰弱书写 [J], 蒋桂红;
4.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余殃》中老子福祸观探究 [J], 矫杰;曲涛;
5.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飞女郎\"认同危机探究 [J], 关熔珍;周楚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菲茨杰拉德的秘密生活

菲茨杰拉德的秘密生活菲茨杰拉德的秘密生活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再次试图简短地总结自己的一生,于是在拍纸簿上写道:“二十岁时醉酒,三十岁时身体衰弱,四十岁时死亡。
”这话说得与事实八九不离十。
他在四十四岁时去世,多年持续酗酒,近十年处于负债中,被文学界所遗忘。
但是由于他的写作风格无可挑剔和文笔优雅,他的作品仍然得以流传下来。
他出生在一个受人尊敬的家庭里,是美国国歌《星光灿烂的旗帜》的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后裔(虽然不是直系)。
他明智地选择不使用全名: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这并不是说用全名在某种程度上威胁了他的驰名,说实在的,他从来都不驰名。
当菲茨杰拉德满六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为他举办了一个庆祝晚会,被邀请的客人无一人到场。
斯科特——他的家人这样称呼他——心情很不好,把点蜡烛的大蛋糕全吃了。
这还不是他庆祝活动的最后一次失败。
他后来写道:“晚会就是另一种方式的自杀。
”令人喜爱的外表使他的声望略有提升。
在普林斯顿大学,菲茨杰拉德被投票选为团体中最帅气的男生。
然而,他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之外,没有别的优势,在那些年里没有人注意他。
他顾不上好好学习,数学、拉丁语和化学都不及格。
菲茨杰拉德知道他毕业考试通不过,但是恰好那时候战争爆发了,这位不及格的学生加入了美国军队。
他真诚地希望自己会阵亡,只剩下一具漂亮的尸体和一本未完成的小说,这将确保作者在文学上万古流芳。
然而这事并未发生,菲茨杰拉尔德从未赶上过参加真正战斗的机会,他不得不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赢得荣誉。
1919年,机会来了,弗朗西斯·斯科特出版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受到了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到这时,他已经邂逅了泽尔达·塞瑞,一个一团火般热情洋溢来自阿拉巴马州的姑娘,在接下来的20年里,她成为了他的妻子和“同谋”。
他们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在“爵士时代”的美国走着自己的路。
《菲茨杰拉德作品》读后感

《菲茨杰拉德作品》读后感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誉为“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于世。
在阅读了菲茨杰拉德的一系列作品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人性、社会和爱情的思考,以及他对时代的敏锐观察和批判。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盖茨比为了追求心中的爱情而不懈努力,最终却以悲剧收场的故事。
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通过描绘盖茨比的生活和人物关系,展现了人性中的贪欲、虚荣和空虚,以及对美国梦的深刻反思。
盖茨比虽然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他却无法得到他所追求的幸福和爱情,最终沦为了一个孤独的梦想家。
这种对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以及对爱情和财富的追求,使得《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另外一部让我深受触动的作品是《崇高的痛苦》(Tender is the Night),这部小说讲述了一对夫妇在法国度假的故事,通过描绘他们之间的爱情和矛盾,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和痛苦。
小说中的主人公迪克和尼可尔是一对充满魅力和矛盾的夫妇,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婚姻经历了种种挑战和考验,最终以分离和痛苦收场。
菲茨杰拉德通过这对夫妇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欲望、背叛和无奈,以及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反思。
《崇高的痛苦》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更是一部对人性和爱情的探索和思考。
除了这两部经典之作,菲茨杰拉德的其他作品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他的短篇小说《钻石如何成为女人最好的朋友》(Diamonds as Big as the Ritz)和《冬夜》(Winter Dreams)等,都展现了他对美国社会和人性的独特见解和批判。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虽然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但却具有普世的意义和价值,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永恒的追求和矛盾。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解读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解读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解读胡明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生存意义的失落、人生境遇的荒诞和人生存在的疏离这三个方面来从存在主义对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加以解读。
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在深层文化意义上来讲,也是关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和境遇的思考。
从他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一种独特的人类的生存境遇,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审视现代社会的独特视角。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存在主义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杰出的现代美国作家,在美国现代文学发展中,菲茨杰拉德的创作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他把那个喧嚣的社会作为他所描写的人物生活的背景。
他一生中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和《美丽与毁灭》初步展露他的写作才华,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则是其写作生涯顶峰的代表作。
随着对他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菲茨杰拉德不仅仅在长篇小说的写作中成绩斐然,而且其短篇小说也以优美的文笔和新奇的构思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
菲茨杰拉德一生共创作短篇小说178篇,这些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对生活深刻体验,其中的代表作有《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伯妮斯剪发》、《重返巴比伦》、《返老还童》、《冰宫》和《富家公子》等等,这些短篇小说和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都表现了当时价值观念和文化变革的特征,深刻揭示了二战以后美国年轻人对于“美国梦”幻灭而表现的悲哀与迷惘。
国内外评论界对于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从主题思想、叙述技巧、象征主义、结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尝试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探查作品中所关注的人的境况和个人存在的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反思和超越现实的勇气,同时深刻体味菲茨杰拉德通过作品中人类存在的荒诞行为和孤独、异化而又疏离的状态所营造的一种独特而苍凉的存在主义氛围。
一、《重返巴比伦》:生存意义的失落《重访巴比伦》的题材紧扣现实,文字清新优雅,是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被收录在各类选集中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菲茨杰拉德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编辑菲茨杰拉尔德一般指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
F.S.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
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
父亲是家具商。
他年轻时试写过剧本。
读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
在校时曾自组剧团,并为校内文学刊物写稿。
后因身体欠佳,中途辍学。
1917年入伍,终日忙于军训,未曾出国打仗。
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
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吉姗尔达结婚。
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菲兹杰拉德成名后继续勤奋笔耕,但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后来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
他经济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维持生计。
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
1940年12月21日并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
菲兹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也频有特色。
除上述两部作品外,主要作品还有《夜色温柔》(1934)和《末代大亨的情缘》(1941)。
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目录1人物生平1896年9月24日,菲茨杰拉德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小商人家庭。
他的祖上曾经阔气富有,传到父母这辈已家道衰落。
1913年,靠亲戚的资助,他上了美国东部著名的贵族式高等学府——普林斯顿大学。
但他无心学业,常常缺课考试不及格,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社会活动上。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本文导读:纵观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他描写的都是当时美国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
在他的小说中,所有的主人公都是风华正茂,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志青年,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青年充满激情的个人奋斗并没能实现他们梦想中的成功和财富,他们无一不遭受到命运的捉弄,往往在经历了残酷而虚假的现实冲击后,都彻底丧失了自我,最终一步步走向了毁灭的道路。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创作是一种有自传倾向的自我体验式写作。
他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小说创作细致地描画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风貌,从而真实地再现了“爵士时代。
菲茨杰拉德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蓝本,或是出于他个人对人生的情感体验,或是包含了他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
在他的小说中,充满了他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思想情感。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表现出激烈的思想情感冲突。
而这些人物的思想情感,实际上都是菲茨杰拉德个人自我意识的不同表现。
通过他笔下的那些主人公,能感受到菲茨杰拉德对现实的犹豫和惋惜,对个人成功、金钱财富的追求,也能看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赞美,对社会阴暗面以及人性中的邪恶的批判。
他对自我、他人以及整个时代、社会的矛盾情感使他总在现实生活和自我理想的中间徘徊。
对于战后的全新的繁华时代,菲茨杰拉德力图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并且真实地描写他所看到的这个新的时代和在这个新时代中人们的新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善的一面。
然而,他也发现了这个新时代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却对此感到无可奈何,只能独自思考和探究。
艺术特色从小说艺术方面看,菲茨杰拉德擅长叙述故事,作品风格幽默细腻,言语流畅,结构严谨,尤其是人物对话写的自然逼真,富有个性。
菲茨杰拉德为确认和超越浪漫主义所进行的探索是美国文学有代表性的动力,这使他成为一位关键性的文学人物。
反映在菲茨杰拉德身上的失败仍然透着悲哀。
它构成他的长短篇小说的悲剧核心。
促使菲茨杰拉德心理崩溃的原因分析

促使菲茨杰拉德心理崩溃的原因分析范梓幸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菲茨杰拉德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但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的内心却处于一种完全崩溃的状态。
他的书《崩溃》详细描述了他自己的感受。
所以我很感兴趣他是怎么崩溃的?我将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平衡、妻子、贫穷和小说。
关键词:崩溃;打击;平衡;小说;贫穷;妻子;改变在读菲茨杰拉德的自传《崩溃》时,读者很容易会因为混乱的逻辑、跳跃式思维和数不清的高级词汇而觉得作者精神并不正常。
然而,当把这本书与他自己的经历进行比较后,再去理解他便会变得容易。
当我第一次读到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那些挫折和困难时,我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太强烈的情感,它们只是简单的词语,描述了他人生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挫折。
但是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绝望的沮丧和绝望的挣扎,我知道了为什么他选择成为那种被描述为的人。
正如比托蒂所说:这本书是一幅引人注目的心理画像,最能够表现菲茨杰拉德。
在书的开场白中,他描述了两种打击,一种是从外面突然发生的,另一种是从里面突然发生的,直到为时已晚,你才开始察觉到异样,他自己已经遭受了两次打击。
这是对他一生的一个全面的描述,也是对他生命中最后一次挣扎后状态的描述。
在这里,我将他生命中积累的最终导致他崩溃的原因因素进行了分类,我们将逐一分析:在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过早地崩溃之前,他“努力再努力的徒劳感和奋斗的必要性之间取得平衡,坚信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仍然决心要取得成功”。
尽管他早年便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并且他的家庭属于上层阶级,但在那些年里,他的生活并没有他所需要的那么顺利。
他参加了大学足球队的选拔,但在第一天就被踢出了队伍。
他的写作追求是以牺牲自己的功课为代价的,这使他进入了学院的观察期。
参军后,他被安置在一个他极不喜欢的地方,并且在战争期间也没有机会出国。
然而,这些当然不是他所追求的一切。
他人生的挫折远远不仅限于此。
正如他所说:“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打击,意识到自己的崩溃并不是打击,而是缓刑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创作 、 婚姻等方面的困扰而感受此病的干扰 , 或许他对疾病的思考还不够科学和专业 , 却能帮助读者“ 偷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0 5—1 4
[ 基金项 目] 贵 州省 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一般 项 目“ 疾病与菲 茨杰拉德 小说创作研 究” ( 1 4 G Z Y 1 3 4 6 ) 。
疾病 , 医生却 鲜有精 确标 准来 排 除这样 一种 疾病 。神 经失 调 的出现 和消失 更多 的是 由病人 而不 是 由医生决 定
的 。神 经疾病 经 常伴有 常 见的和 众所 周知 的症 状 , 因此 所有 人 都有 可 能 患上 ¨ 。神经 症 多变 的特 性使 得 它 作 为社会 资 源被 不 当利 用 , 在此 意义 上成 为人们 融 人社会 主 流 、 提 升社会 地位 的一 种方式 , 获得 了引人注 目的 社会 存 在 。精 神 的健康 与疾 病之 间没 有 明显 的分界 线 , 绝 大 多数 的神经 衰弱患 者并 没有 被 限制 在治 疗机 构 当 中。 因此 , 菲 茨杰 拉德 有大 量 的机会接 触 到他们 , 在 作 品中再 现他们 。此 外 , 我 们也 有理 由相信 他 自身极 可能
共 同的朋友 , 信 上催 他赶 快 回家 , 好 在故 乡 的泥土 那坚 实强 韧 、 振 奋人 心 的质地 中重获 新生 。那 真是封 力重 千 钧 的 书信 啊 , 我 们俩 都被 深深 打动 , 直 到发 现信 头 上 的地 址 是宾 夕 法 尼亚 的一 家精 神 病 院 ” 。触 觉 敏 锐 的 菲茨杰 拉德 总 是能 意识 到 自己生 活的 时代特 征 。工业 化 和城 市化 进 程带 来 了家庭 、 工 作 和社 会 的急 剧 变 化 , 现代 化 的生存 状况 引起 的焦 虑和 内心 冲突 又引起 很 多使人 身体 不适 的神 经症 , 如消化 不 良、 皮肤 病 、 癔 症 以及 疑病 症 , 神经症 成 为一 种“ 时 尚病 ” 。实 质上 , 任何 一种 神秘 的症 状或 症状 组 合都 有 可 能提示 一 种潜 在 的神 经
第 3 5卷 第 1 1期
V0 1 . 3 5 No . 1 l
长 春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h a n g c h u n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2 01 6年 1 1月
NO V. 2 01 6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 中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衰弱书写
蒋桂 红
( 遵义 医学 院珠 海校 区 外 语 系 , 广东 珠海 5 1 9 0 4 1 )
[ 摘 要] 2 0世纪初 的美 国进 入到“ 神经时代” , 神经衰弱成为社会的一种“ 时 尚病 ” 。对此病 的书写
是菲茨杰拉德对理性认识的一种表述 T具 , 通过 勾勒神 经衰弱病 患者形 象来揭露 人类神 经能量 的 过度消费和 自我失 落 的 隐喻 。疾 病 的运 用 推 动故 事情 节 的发展 , 丰满 了人物 性 格 , 彰 显 了小 说
作家在创作 中选择疾病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 作家所处 的时代和创作 目的。在人类文明历史 的进程中, 总有某些疾病处于时代的前沿。菲茨杰拉德在 自 传性随笔《 爵士时代的回声》 中描述到 : “ 时至 1 9 2 7年 , 神经 官 能症 遍地 蔓延 的势 头 已渐趋 明显 … …我记得 有个 跟我 一样 旅居 海外 的家伙 打 开一封 信 , 那 信来 自一个 我们
[ 作者简介 ] 蒋桂 红( 1 9 7 6一 ) , 女, 教授 , 从事英 美文 学研 究。
・
1 5 4・
窥” 或间接体验这一疾病带来的痛苦 。 菲茨杰拉德把神经衰弱表现在小说 中首先是为人物设置特定 的背景。在《 祝福礼》 中, 基思和洛伊斯兄 妹俩拥有一位神经衰弱的母亲 , 洛伊斯 出生后母亲的神经开始衰弱 。母 亲的疾病——神经衰弱 ( n e r v o u s ) 一
性认识的表述工具 。他常在创作 中描述这种疾病 , 譬如《 格里卿的四十次眨眼》 《 祝福礼》 《 幸福 的辛酸》 《 四 只拳 头 》 等短 篇小 说 。这一 看似 无足轻 重 的疾病 在 推 动 故事 情 节 的 发展 、 塑 造 人 物性 格 、 彰显 主题 等 方 面起
到 的作用 不容 忽视 。本文通 过 剖析小 说 中的神 经衰 弱病 患 者形 象 , 探究 菲 茨杰 拉 德 的创 作 意 图 , 揭 示 神 经衰 弱 存在 的意 义 和价值 , 从而 展示 作家 对人 类精 神健 康 的人 文关 怀 。
主题 。
[ 关键词 ] 神经衰弱 ; 神经衰弱病患者形象 ; 隐喻
[ 中图分类 号] I 1 0 6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7 6 0 2 ( 2 0 1 6 ) 1 1 — 0 1 5 4—0 3
神经 衰弱 ( n e u r a s t h e n i a ) 源 自希腊 语 , 字面 意思 是 “ 神 经 力量 匮乏 ” 。这一 术 语 在英 国维 多利 亚 女 王时 代 得 到 国际 范 围的使用 , “ 指 的是 一组 令 人讨 厌 的心 理 和 躯 体 ( 特 别 是 胃) 的 不适 , 从 厌 倦 感 到 肠 胃胀 气 ” … 。 到了 1 9世 纪 , 神 经衰 弱变 得更 为普遍 。美 国神经 病学 家彼 尔德 ( G o r g e M. B e a r d ) 定 义神 经衰 弱 为 “ 一 种慢 性 的、 功能性 的神经 系统疾 病 ” l 2 I 4 。在 现代 西方尤 其在 美 国 , 神经 衰 弱 在精 神病 学 文 献 中经 常 等 同于 某 种躯 体 形式 障碍 或是 慢性 疲劳 综合 征 。神经 衰弱像 一个 囊括 了多种 障 碍症 的 杂物 箱 , 具 有 多种 多样 的症状 , 不仅 被 医生 不加 区分 地使 用 , 而且受 到作 家们 的关 注和 青 睐 , 菲 茨 杰拉 德便 是 其 中之 一 。疾病 书写 成 为他 情 感 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