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2

合集下载

昆虫记第二章读书心得(精选5篇)

昆虫记第二章读书心得(精选5篇)

昆虫记第二章读书心得(精选5篇)昆虫记第二章读书心得精选篇1在古代,埃及人认为,蜣螂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而且他们认为小甲虫是从原球里出来的。

事实上,这个圆球只是它的食物而已,这个圆球并不好吃,它只是把别的地方的垃圾搓起来成了圆球而已。

对于蜣螂来说做一个这样的圆球可不太容易,需要克服一些困难,但一些贪吃的家伙仍然做得很大。

等到圆球做好后,他们必须把它搬到适当的地方去,他们走得十分艰辛,而且他们走的都是险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简直不可能的地方。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防止那些贼蜣螂来抢他们辛苦的成果,那些蜣螂很狡猾,他们假意帮他们运食物,等到他们不注意时,那些贼蜣螂便会把粪球运走,被偷走粪球的蜣螂就会自认倒霉,不过他们会打起精神再做一个粪球。

虽然运食物回家路途十分艰辛,再遇到贼蜣螂抢走它的食物时,它仍毫不气馁,重新再来......看到这,我就想到看过的一篇*,讲述的是一个叫刘辉的人。

他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可他克服了歧视,克服了困难,他不仅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弹钢琴,虽然他在学钢琴时,他的十个脚趾无数次被磨破,他也不知多少次从琴凳上摔下来,但他不气馁,不放弃,终于能弹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笑着回答了一句,至少我还有脚。

不管是蜣螂还是刘辉,他们的生命中都有乐观精神,而且遇到困难时是那样的百折不挠,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昆虫记第二章读书心得精选篇2最近我读了好几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

这本书里描写的昆虫让我目瞪口呆。

比如爱吃粪便的粪金龟,爱吃卷心菜的菜粉蝶宝宝,热爱唱歌的蝉,爪子像镰刀的螳螂……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蝉,并不是因为它有嘹亮的歌声,也不是因为它有酷酷的身型,而是因为它有超常的耐心。

蝉宝宝出壳“着陆”后要十分小心_诈的蚋和狡猾的蚂蚁,因为他们会吃掉柔弱的蝉宝宝。

因此,蝉宝宝一“着陆”就要挖个洞藏起来,躲在洞里生活四年、脱四次皮之后才能出来。

出来之后的蝉还要再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脱最后一次皮,这样,蝉才可以高声地歌唱、自由地飞行。

初二【语文(人教统编)】名著导读:《昆虫记》2【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课程全高清

初二【语文(人教统编)】名著导读:《昆虫记》2【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课程全高清

过程 实的边口消失了,变得细薄,收拢起来,伸长成为梨颈。第三次——
第三天,梨颈闭合了。卵产下了;工程也完工了。
(4)结论:孵化室是围绕初始阶段的火山口的凸出物经过爪子的按
压后变小变薄了,然后伸长成为在开口处逐渐缩小的口袋。
(5)存疑:内部极其光洁的产卵房是如何建造的?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法布尔的观察经验
——《圣甲虫的梨形粪球》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法布尔精神”
法布尔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只为活命,吃苦是否值 得?”为何吃苦的问题,他已经用自己的九十二个春秋做出 了回答: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冒 犯”和“被忘却”,这一切,就是为了那个“真”字。追求 真理、探究真相,可谓“求真”。求真,就是“法布尔精 神”。
设想
探究过程
探究结论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学生作品
研究对象 蝉 研究问题 蝉的地穴中挖出的浮土哪里去了? 研究方法 猜想法、观察法、实验法
设想1:浮土被蝉吃掉后压缩(对比天牛和吉丁)。 观察:蝉从不吃浮土。 前期猜想 观察结论1:浮土不是被吃掉的。 与探究 设想2:浮土被压缩。 观察:蝉洞穴干燥,土质干燥,很难压紧压实。 观察结论2:浮土无法被压缩。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名著导读:《昆虫记》(第二课时)
年 级:八年级 主讲人:
学 科:语文(人教统编版) 学 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初中语文初二上册
初中语文
任务回顾
准备任务 展览前言
任务一 展厅命名
任务二
“我最爱的 昆虫”展示
任务三
致敬大师
•选题一: 学观察 •选题二: 学探究 •选题三: 学写作
展后任务 展览后记

《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

《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

《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

他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

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终究写成了这本著名的《昆虫记》。

那么你知道《昆虫记》的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期望你爱好。

#304876《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1《昆虫记》是一部昆虫学的传世佳作,深入地描画一种或几种昆虫,比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昆虫习性。

作者说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婚恋、繁育、死亡。

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知道了关于昆虫的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在田野里常常闪烁着亮光,大家都知道是萤火虫的杰作吧!以前,我以为萤火虫只吃树叶、草,读了《昆虫记》后,我大吃一惊——萤火虫竟然是肉食性动物,主要猎物是蜗牛。

萤火虫先用嘴里的两颗獠牙向蜗牛注射毒素,再用一种特别消化液把肉汤液化,蜗牛就这样成了萤火虫的美食。

萤火虫会发光是正因发光带上方有层白色涂层,是有一种十分细腻的颗粒构成的。

然后由白色涂层供了可氧化物质,导管则输进了气流,当可氧化物质与气流相遇,变产生了光。

读了《昆虫记》,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昆虫界里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去探究昆虫界的事情吧!完成法布尔还没完成的事。

#305023《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2对于昆虫,我从来都没有留意过,直到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使我感触很深。

《昆虫记》里有一个五花八门的昆虫世界,里面的昆虫都转达出法布尔对它们的爱好之情,比如:萤火虫—麻醉师,绿蝈蝈—漂亮的海盗等各种有趣、新鲜的名字。

这本书就像一根绳子,牢牢地把我拴着。

看似美丽的萤火虫竟然以蜗牛为食,有的甲虫食品单一,只吃枯露菌,如果我没有看过这本书,我是挖空心思也想不出来的.。

“萤火虫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漂亮、温顺,它为路人照亮,在黑暗的世界里给人们带来光明”。

一段段文字都谱写着一个个幽默风趣的小生灵,让我知道也明白了昆虫的进食、繁育、生死等知识。

昆虫记第二章好句摘抄及解析

昆虫记第二章好句摘抄及解析

昆虫记第二章好句摘抄及解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昆虫记第二章的内容概述2.好句摘抄及解析:(1)昆虫世界的奇妙;(2)昆虫的生活习性;(3)昆虫的生存策略正文【昆虫记第二章的内容概述】《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Jean-Henri Fabre)的一部代表作。

全书共十卷,描述了昆虫世界的千姿百态。

第二章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展示了昆虫生活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

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向读者展示了昆虫的生存策略、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世界的神秘和美丽。

【好句摘抄及解析】(1)昆虫世界的奇妙- “它们(昆虫)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历经千辛万苦,为了生命的延续,演绎着一幕幕壮丽的戏剧。

”解析: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昆虫世界的生机勃勃,昆虫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不得不面临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威胁。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展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2)昆虫的生活习性-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享受短暂的阳光和雨露。

”解析:这句话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展示了昆虫为了生存而适应环境的能力。

蝉的四年地下生活,只为了能在地面享受短暂的时光,这种生活习性让人感叹昆虫世界的奇妙。

(3)昆虫的生存策略-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它们会假装受伤,引诱敌人上钩,然后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螳螂的生存策略,展示了昆虫在面临威胁时如何运用智慧来保护自己。

螳螂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让人们不禁对昆虫的智慧赞叹不已。

总之,《昆虫记》第二章通过对昆虫世界的描绘,让我们领略了昆虫生活的多样性、奇妙和生机勃勃。

通过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作者展示了昆虫的生存策略、生活习性以及昆虫世界的神秘和美丽。

昆虫总动员2观后感

昆虫总动员2观后感

昆虫总发动2观后感昆虫总发动2观后感看完一部作品后,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适宜呢?以下是的昆虫总发动2观后感,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昆虫总发动2》——一部妙趣横生的电影。

仗义友善的瓢虫父子为了帮助好朋友黑蚂蚁从法国流落到瓜德罗普,开启了一段充满爱的冒险之旅。

他们逃脱了螳螂和蜘蛛的魔爪,与毛毛虫和当地的瓢虫家族战胜入侵家园的人类,并建立了深沉的友谊,最后乘着小蜘蛛的“飞船”重回家园。

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电影。

你见过蚂蚁发电报的样子吗?蚂蚁的触角按照一定的节奏碰撞,就会发出不同的“电波信号”,不管天南海北,蚂蚁就能通过这无形的信号互相联络了。

你能想象蜘蛛听音乐的样子吗?只见她悠闲舒适的窝在毛茸茸的被窝里,享受着悠扬的乐曲,多惬意啊。

当然,还有用放屁来做记号的小瓢虫,会开船的黑蚂蚁……这也是一部充满爱的电影。

当黑蚂蚁遭遇红蚂蚁的围攻时,瓢虫父子奋不顾身的前来相救。

在瓢虫爸爸遭遇凶恶的螳螂的危急关头,英勇的小瓢虫毫不畏惧的冲上前去。

当瓢虫父子踏上归途,爸爸那充满理解和鼓励的眼神唤起了小瓢虫追求幸福的勇气……昆虫间的亲情、友谊竟是如此温暖、如此美妙。

这还是一部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的电影。

影片中的人类贪心的入侵昆虫的家园,遭到昆虫的集体报复。

其实,破话自然就是破坏自己的`家园,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就像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不正是如此吗?人类愚昧的追求味觉的盛宴,追求那一时的快感和满足,却遭遇了自然的复仇。

关爱生命,保护自然是一个永久的课题,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课题。

不要再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人类是自然的孩子,消灭自然就是消灭自己。

就像电影中的这些小昆虫们,看看他们,看看他们的友谊、亲情,他们身上的大爱,这才是人类与自然的美妙,永久的美妙……。

昆虫记第二章概括

昆虫记第二章概括

昆虫记第二章概括
篇1.池塘中的昆虫
《昆虫记》第二章第一部分讲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池塘,作者描绘的无疑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和未知的新世界,那里有蝌蚪、蝾螈、蜻蜓幼虫还有各种美丽的贝类。

展示了这些小生命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作息规律等等,这些生物形态各异,并拥有各自的特长。

篇2.带小鸭子去池塘玩耍
《昆虫记》第二章第二部分写作者在家养了二十四只小鸭子,他带着小鸭子去池塘玩耍的情景,在那里,他看到了许多奇怪的生物和会发光的碎石,在他心中,这些生物和碎石就像金子和钻石一样。

篇3.被父母训斥
作者从池塘回家时,带了许多碎石和蓝色的甲虫。

可到家后却被父母大骂了一顿,作者无奈之下只好将那些宝贝扔了。

后来回想起来,作者知道了那些碎石的来历,他觉得虽然它们并不是什么钻石黄金,但是池塘的魅力远胜于钻石黄金。

昆虫学基础知识2 有翅膀详细介绍

昆虫学基础知识2 有翅膀详细介绍

胸部(thorax)是昆虫的第2体段,位于头部之后。

在胸部和头部之间有一膜质环,称为颈(cervicum),颈通常缩入前胸内。

在颈膜上具有一些小骨片,称为颈片(cervical sclerites),背、腹、侧区各有1对,其中以两侧的侧颈片(cervapleuron)最为多见和重要。

侧颈片由两片组成,互相顶接并呈一夹角。

侧颈片前端称为前侧颈片(cervepisternum),其前方与后头突支接;后端称为后侧颈片(cervepimeron),其后方与前胸的前侧片形成关节。

侧颈片上着生有起源于头部和胸部的肌肉,这些肌肉以及背腹纵肌的伸缩活动,可使头部前伸或后缩,及上下倾斜和左右活动。

第一节:胸节的构造胸部由3节组成,由前向后依次分别称为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后胸(metathoraX)。

每一胸节各具足1对,分别称为前足(fore leg)、中足(median leg)和后足 (hind leg)。

大多数昆虫在中、后胸上还各具有1对翅(wings),分别称为前翅(fore wings)和后翅(hind wings)。

中、后胸具翅,故又称为具翅胸节(pterothorax)。

无翅昆虫和全变态类的幼虫,胸部各节比较简单,各节大小、形状和构造都很相似。

在有翅昆虫中,胸部因要承受足和翅的强大肌肉的牵引力,所以各胸节常常高度骨化,形成发达的背板、腹板和侧板。

各胸节发达程度,与其上着生的翅和足的发达程度有关。

一、背板(tergum)大部分幼虫和较原始种类的成虫,其背板为一块完整的骨板,不再分片,因而称为原背板(nolum)。

前胸背板(pronotum)在各类昆虫中变异很大。

如蝗虫类的前胸背板呈马鞍形,两侧向下扩展,几乎盖住整个侧板。

但前胸不发达的昆虫,前胸背板通常仅仅是一狭条骨片。

具翅胸节的背板结构相似,由3条次生沟将背板分为几块骨片。

这3条次生沟是:1、前脊沟(antecostal sulcus) 由初生分节的节间褶发展而来,其内的前内脊发达,形成悬骨,是背纵肌着生的地方。

《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

《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

1 #《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1 《昆虫记》使我眼界开阔了,看问题的角度有所改变,理解问题的深度也超越以往。读完此书,我最深刻的体会是:生活乃写作文之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后认真思考,并加以验证,才能了解世界的奥秘。我相信,这个体会让我一生受用。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跟昆虫有关的名著——《昆虫记》。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昆虫的知识,这里我就向大家介绍一种昆虫,名叫萤火虫,萤火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肚子里挂了一盏小灯。在宁静的夏夜,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 萤火虫长着三对短短的腿,它们利用这三对小短腿迈着碎步跑动。雄性萤火虫到了成虫时期,会长出鞘翅,就像其它的甲虫一样。而有的雌虫则永远都保持着幼虫阶段的形态,无法享受飞翔的快乐。 萤火虫有着色彩斑斓的外衣,它的身体成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其圆形服饰的边缘则点缀着一些鲜艳的棕红色的小斑点。这就是可爱的萤火虫。 《昆虫记》这本书教会了我们许多,它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昆虫,教会了我们怎样识别昆虫,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要爱护昆虫。 世界上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昆虫,就等着你去探索和发现了! #《昆虫记》第二章读后感600字2 《昆虫记》是一部昆虫学的传世佳作,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比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昆虫习性。作者说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婚恋、繁衍、死亡。 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知道了关于昆虫的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在田野里经常闪烁着亮光,大家都知道是萤火虫的杰作吧!以前,我以为萤火虫只吃树叶、草,读了《昆虫记》后,我大吃一惊——萤火虫竟然是肉食性动物,主要猎物是蜗牛。萤火虫先用嘴里的两颗獠牙向蜗牛注射毒素,再用一种特殊消化液把肉汤液化,蜗牛就这样成了萤火虫的美食。萤火虫会发光是正因发光带上方有层白色涂层,是有一种十分细腻的颗粒构成的。然后由白色涂层供了可氧化物质,导管则输进了气流,当可氧化物质与气流相遇,变产生了光。 读了《昆虫记》,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昆虫界里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此刻开始,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去探究昆虫界的事情吧!完成法布尔还没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猖獗:农药使用后引起害虫再次大发生的现象。

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原来防治的对象再次大发生;二是原来的次要害虫由于失去自然控制作用而大发生。

迁飞性害虫:可以远距离、大范围、季节性迁移发生的害虫。

秋蝗:东亚飞蝗的第一代成虫发生于秋季,故俗称秋蝗。

阻隔防治:通过机械的方法,阻止害虫与寄主植物或组织接触,以达到防止害虫危害的目的。

剃枝虫:粘虫的俗称,其喜欢取食作物的叶片,仅留残秆,故称之。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物生物人为传播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不全周期型蚜虫:在年生活史中,只有孤雌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的生活史类型。

生态对策:是害虫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形成的有利于自身种群繁衍的一种适应性,一般可分为K对策、R对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类型等三种。

干母:蚜虫越冬卵孵化的个体。

异寄主全周期型生活史:在年生活史中,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均有,且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发生在完全不同两类寄主植物上的生活史类型。

IPM: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抗生性:寄主作物由于具有某些化学的或物理的特性,当害虫取食后生长发育不良,存活率降低,寿命缩短,这种现象称为抗生性。

偶发性害虫:一般情况下发生很轻,但当气候条件或其他条件适宜时突然大发生的一类害虫。

种群的生态对策:是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又称为生活史对策,它是种群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的体现。

经济允许受害水平(EIL):是指由防治措施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

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s(ET):也是一个害虫密度,在此密度时应实施防治,以防止害虫种群数量超过经济损害水平简述农业害虫成灾的条件。

其一,必须有一定量的虫源,虫源基数越多,发生为害的可能性越大;其二,必须有适于害虫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生态环境条件,生态条件适宜时,虫口密度就大;其三,必须具备寄主作物的易受害生育期、抗虫性和产量等,如果害虫发生期与寄主植物易受害期吻合、抗虫性弱,害虫就能构成较大危害。

简述植物抗虫性和抗虫三机制的含义。

不选择性:昆虫对植物的不选择性是指昆虫不喜欢在某些植物上产卵、栖息或取食的习性。

对寄主的选择性受植物的形态解剖形状、生物化学、物候或植物生长特性所形成的小生态条件的影响。

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主要是由于不同植物中含有不同的次生物质所造成,这些物质常影响害虫的趋向取食、产卵等行为。

抗生性:有些植物品种含有某些“有害”化学物质,或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或虽有营养物质但难以被昆虫利用,或由于虫害产生不利于害虫的物理、机械作用等原因,引起害虫死亡率增高、繁殖率降低、生长受到抑制而不能完成发育或延迟发育,寿命缩短等现象。

耐害性:有些植物种类或品种虽然也遭受害虫的危害,害虫也能在其上正常生长发育,但这些植物种类或品种具有很强的增殖或补偿能力,因此可以忍受虫害而不影响或不显著影响产量。

简述麦红吸浆虫的生活史。

小麦吸浆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期与当地小麦的生育期具有密切的物候联系。

一般越冬幼虫破茧活动期小麦处于拔节期,化蛹期小麦处于孕穗期,羽化期产卵期小麦处于抽穗期,幼虫孵化危害期小麦处于扬花灌浆期。

小麦成熟后,吸浆虫幼虫陆续老熟,脱壳入土,越夏、越冬。

述麦红吸浆虫发生动态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

在黄准地区,越冬幼虫翌年春季10cm土温上升到7℃左右,小麦进入拔节期开始破茧上升。

4月中旬10cm土温达15℃左右时,小麦进入孕穗期,幼虫陆续在约3cm的土层中作土室化蛹。

4月下旬10cm土温达20℃左右,正值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产卵于抽穗但尚未扬花的麦穗上。

小麦扬花灌浆期往往又与幼虫孵化危害期相吻合。

至小麦渐近黄熟,吸浆虫幼虫陆续老熟,遇降雨离穗落地入土,在6~10cm深处经结圆茧休眠。

简述二化螟与三化螟的分布与危害特点。

二化螟在国外分布于亚欧大陆及东南亚各国;国内几乎分布全国各地,在北方稻区发生危害较为普遍。

二化螟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寄主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茭白、野茭白、甘蔗、粟、慈姑、蚕豆、油茶、稗、游草及芦苇等,但以危害水稻为主。

三化螟分布于亚洲热带至温带南部;国内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主要稻区,以沿海、沿江平原地区危害最重,三化螟食性专一,仅危害水稻和野生稻。

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危害,造成枯鞘,2龄以后幼虫蛀入稻株内危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死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

简述害虫生物防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生物防治指利用害虫的昆虫天敌、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益动物来防治害虫。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防治的内容一直在扩充。

从广义来说,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天敌利用和近年出现的昆虫不育、昆虫激素及信息素的利用等。

简述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

①种类多,寄主范围广。

②生活周期长。

③与土壤关系密切。

④为害时间长,防治比较困难。

⑤在我国北方重于南方。

试述棉蚜的主要种类、在棉田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我国危害棉花的蚜虫主要有棉蚜、棉黑蚜、苜蓿蚜、棉长管蚜等4种。

棉蚜以卵主要在花椒、石榴等第一寄主上越冬。

棉蚜在棉田的发生特点:(1)苗蚜。

在棉苗出土至现蕾阶段发生的棉蚜,常称苗蚜。

(2)伏蚜。

伏蚜是棉蚜种群在盛夏形成的生物型,体型小、色黄、耐高温。

在7~8月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常发生,伏蚜暴发时,蚜群密度急剧增长,有些棉苗单株虫口达万头以上。

(3)秋蚜。

有些地区气候反常,加之施肥、喷药不当,在9~10月间的吐絮期,棉田蚜虫虫口密度迅速增长,造成较严重的危害。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2)化学防治:药剂拌种:3911;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8-1%;当蚜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后,天敌数量又未达到控制指标时,采用喷雾防治。

3)生物防治试述麦蚜在麦田的种群消长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我国北方冬麦区秋播麦苗出土后,麦蚜以有翅蚜陆续迁入麦田建立群落,由于气温逐渐下降,种群密度上升缓慢。

翌年2~3月份小麦返青后麦蚜开始活动危害,以后随气温升高和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期,繁殖力逐渐增强,种群数量大增。

至抽穗前后,麦长管蚜大量迁入,麦蚜进入繁殖盛期,蚜量显著上升,乳熟期达到高峰。

因此,小麦从播种至收获的整个生育期虽遭麦蚜危害,但穗期(抽穗至乳熟)是麦蚜危害的关键时期。

小麦成熟前陆续产生有翅蚜飞离麦田。

(一)农业防治;(二)生物防治;(三)物理防治;(四)药剂防治:种子处理在小麦黄矮病流行区,种子处理是大面积治蚜防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种子处理多选用60% 3911乳油,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用种子量7%左右的水稀释后均匀喷拌于种子上,堆闷12小时后播种,可维持药效30天以上。

喷药穗期治蚜要选用速效或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对谷物的污染和对天敌的杀伤作用。

试述农业防治法在防治害虫中的优缺点。

农业防治法的优点:农业防治法实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结合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不需要为防治害虫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负担。

农业防治法还可以避免因大量地长期施用化学农药所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以及杀伤有益昆虫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和其它防治方法协调应用。

此外,农业防治法的有效措施一旦为群众接受,往往比较容易推行,防治规模也就可能较大;加之措施多样化,能从多方面抑制害虫,而且效果随着措施的连年实施而积累,具有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特点,这符合综合防治充分发挥自然因子控制作用的策略原则。

农业防治法的局限性:(1)有时某些害虫的防治措施会与丰产的要求相矛盾,因此,农作制的设计和农业技术的采用,首先应服从丰产的要求,不能单纯从害虫防治考虑。

(2)一个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和农业技术措施是在当地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如要加以改变必须全面考虑,权衡利弊,因地制宜推行。

同时,农业防治的作用常常表现缓慢,这就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否则不易为群众所接受。

(3)农业防治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往往地域性、季节性较强,防治效果也不如化学防治快。

因此,在害虫已大量发生为害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3) Cultural control:农业防治。

根据害虫发生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关系,结合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农事操作防治害虫的方法。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概念: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的目的。

内在要求:1、允许害虫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继续存在,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

2、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

3、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

4、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

5、强调害虫综合防治体系的动态性。

6、提倡多学科协作。

7、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盘考虑。

IPM的发展趋势:1、重视害虫暴发的生态学机理研究,以此作为害虫管理的基础;2、强调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3、发展高新技术和生物合理制剂,尽可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