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二篇昆虫的外部形态ppt课件

2、昆虫的形状
大部分昆虫体躯为圆筒形,直径一般不超过 10mm,左右对称。还有细长、长形、圆形、椭圆 形、扁平、侧扁等形状。
3、昆虫的体向
前
端部 基部
昆 虫 的 体左 向
外内
端部 端部
基部 端部
右 基部 基部
端部
后
二、昆虫的体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体躯的分节与分
外壳由18~21个环节即体节组成。
一般认为头部由6节组成,在胚胎发育完成之后, 体节已经愈合;胸部由 3 节组成;腹部通常由 9~11 个腹节组成,有时减少到3~5节。
第二篇 昆虫的 外部形态
Insect external morphology
Morph----美神维纳斯 之名,意为美丽、美观
昆虫美丽么?
Robert Evans Snodgrass
斯诺德格拉斯
昆虫形态学奠基人
1875年,生; 1895年,入斯坦福大学; 189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食毛目的口器”; 1910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蜜蜂的解剖》(35岁); 1935年,出版经典著作《昆虫形态学原理》(60岁); 1945年,退休; 1960年,获马利兰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62年,在华盛顿逝世。
昆虫体躯的构造图解
( 二 初生分节 ) 次生分节 、 体 躯 的 分 节 方 式
(三)、体节的分区与构造
板
片
背板(tergum, terga), 1 背片(tergite)
腹板(sternum, sterna), 1 侧板(pleuron, pleura), 2
腹片 (sternite)
侧片 (pleurite)
有些不知所措,当他
镇静下来之后,从家
1.1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一、昆虫的头部昆虫成虫的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一)头部结构是一个坚硬的半球形头壳,表面有许多沟缝,将头壳分成许多小区。
头壳的上面称头顶,后面称后头,前面称额,两侧称颊,额的下面是唇基。
(二)头的形式昆虫头部根据口器着生位置,可以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三种头式。
(1)下口式口器向下,头部的纵轴与体躯的纵轴几乎成直角。
(2)前口式口器向前,头部的纵轴与体躯的纵轴差不多平行。
(3)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的纵轴与体躯的纵轴成锐角。
(三)昆虫头部的附器1.触角功能:嗅觉、触觉、听觉。
构造:柄节、梗节、鞭节三节,鞭节由许多亚节组成,其数目和形状变化最大。
类型:刚毛状、线状或丝状、念珠状、锯齿状、鳃叶状、具芒状等。
2.口器昆虫口器的基本结构是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个部分组成。
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是咀嚼式与刺吸式两类口器。
(1)咀嚼式口器构造特点: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五部分组成。
危害性:这类口器的害虫,都能给作物受害部位造成破损,为害很大。
(2)刺吸式口器构造特点:上唇很短,呈三角形小片,下唇长而粗,延长成喙,喙的前面有一个槽,里面藏着由上颚、下颚特化成的细长口针,四根口针相互嵌接组成食物道和唾液道。
危害性:昆虫的这类口器能刺入动植物的组织内吸取血液及细胞汁液,危害植物后,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如卷叶、虫瘿、瘤等。
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3)其他类型:如蝶蛾的虹吸式口器,蝇类的舐吸式口器,蓟马的锉吸式口器。
二、昆虫的胸部1.胸部的基本结构由三节组成,依次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
每个胸节下方各着生一对胸足(前足、中足、后足),中胸和后胸背面两侧各有一对翅(前翅、后翅)。
足和翅是昆虫的主要运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胸部的每一个胸节都是由四块骨板构成,背面的称背板,左右两侧称侧板,腹面的称腹板。
2.胸足基本构造: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及爪六部分组成。
昆虫的外部形态

侧面观
分解图
2.1 雌性产卵器
【直翅目】主要由第1产卵瓣和第3产卵瓣组成,
第2产卵瓣很退化。不同类群的构造有所不同,如 蝗虫为凿状,螽蟖为刀、剑状,蟋蟀为矛状等。 产 卵 器 类 型 :
分 解
蝗虫产卵器
2.1 雌性产卵器
【同翅目】:多
产 卵 器 类 型 : 数都具有发达的产卵 器。主要由腹产卵瓣 和内产卵瓣嵌合组成。 背产卵瓣宽,内面凹, 形成产卵器鞘。产卵 时,产卵器从鞘中脱 出,将卵产于寄主组 织。如蝉、叶蝉等通 常造成产卵危害。
• 了解口器类型和为害特点,可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措
施。
重点和复习思考题
1.触角的基本构造和常见类型。
2.典型咀嚼式口器的构造。 3.刺吸式口器的构造和危害特点。
三 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 2 体段,有 3 个体节组成,依次叫做 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上各有1对足,分别称 为前足、中足和后足。中后胸称为具翅胸节,通常 各有1对翅,分别叫做前翅和后翅。
1. 胸节的构 2. 胸足 3. 翅
三 昆虫的胸部
1.胸部的构造
胸部三节肌肉发达,体壁较坚硬,连接紧密,支持
着足和翅的活动。每个胸节均由四块骨板构成:背
面的称被背板,腹面的称腹板,两侧的称侧板.前
胸的构造一般较简单,无明显的特化现象。具翅腹 节较复杂,各骨板被若干沟、缝划分成一些骨片。
2、 足
• 2.1 足基本构造 • 成虫的胸足由6节组成,节与节
之间由膜质的组织相连 。
• 基节:粗短,与侧基突形成关 • 转节: • 腿节:强大,与胫节以关节相
• 胫节:细长,边缘有刺,末端
• 跗节:1~5个亚节,常有跗垫。 • 前跗节:多退化为侧爪,或有
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它们的形态特征十分独特,也是它们能够在不同环境中生存繁衍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器官等方面详细介绍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一、外部形态昆虫的外部形态十分特殊,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部通常包括眼睛、触角、口器等。
在不同的昆虫中,头部的形态各异,有的昆虫头部很小,有的则很大,如蜻蜓的头部占据了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
触角是昆虫感觉外部环境的重要器官,它们的长度、形态、数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如蝴蝶的触角呈羽毛状,而蚊子的触角则很细长。
昆虫的口器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昆虫可以咬食植物,有的则可以刺吸动物的血液。
胸部是昆虫运动的主要部位,通常包括三对腿和两对翅膀。
昆虫的腿有很多种形态,如蚊子的腿很细长,螳螂的腿则很粗壮。
昆虫的翅膀也有很多种形态,有的昆虫没有翅膀,有的则可以飞行很高很远。
昆虫的翅膀可以帮助它们逃避天敌、捕食猎物,还可以帮助它们寻找交配对象。
腹部是昆虫的消化、排泄、生殖等重要器官所在的部位。
昆虫的腹部有很多种形态,有的昆虫腹部很长,有的则很短。
昆虫的腹部还有一些特殊的器官,如蚂蚁的刺和蜜蜂的蜂刺。
二、内部结构昆虫的内部结构也很特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功能都非常复杂。
昆虫的体壁由外至内可以分为表皮、肌肉、内脏、神经系统等。
昆虫的表皮是由几层组成的,其中最外层是角质层,它可以保护昆虫免受外界伤害。
昆虫的肌肉可以帮助它们进行各种运动,如飞行、奔跑、跳跃等。
昆虫的内脏包括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循环器官、生殖器官等。
昆虫的消化器官包括口器、食道、胃、肠等,它们可以帮助昆虫消化食物。
昆虫的呼吸器官包括气管和气孔,它们可以帮助昆虫吸取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
昆虫的循环器官包括心脏和血管,它们可以帮助昆虫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
昆虫的生殖器官包括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它们可以帮助昆虫进行繁殖。
三、生殖器官昆虫的生殖器官也是它们的独特之处。
《昆虫的外部形态》课件

THANKS.
复眼与单眼
复眼是昆虫特有的眼睛类型,由多个 小眼组成,能够感知色彩、形状和运 动。
不同种类的昆虫复眼和单眼的数量和 形态各不相同。
单眼则是简单的感光器官,通常位于 复眼上方,能够感知光线强度和方向 。
口器
口器是昆虫摄取食物 的器官,由上唇、上 颚、下颚和下唇组成 。
口器对于昆虫的生存 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
栖息环境
昆虫的栖息环境分类
昆虫的栖息环境可以分为陆生、水生和 空中三大类。陆生昆虫主要生活在土壤 、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中;水生昆虫则 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中;而 空中昆虫则主要生活在空中,如蝴蝶、 蜜蜂等。
VS
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
不同种类的昆虫对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 例如,蚊子主要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环境 中,而蜻蜓则主要生活在空中或水域附近 。一些昆虫甚至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如沙漠中的蚂蚁和极地地区的雪蝇等。
昆虫的分类与分布
分类
昆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形态特征和生 物学特性,包括鞘翅目、鳞翅目、膜 翅目、双翅目等。
分布
昆虫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球各地, 从热带雨林到高山雪域,从沙漠戈壁 到海洋岛屿,都有昆虫的存在。
昆虫的进化历程
起源
昆虫最早出现在距今约3.5亿年前的石炭纪,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昆虫的形 态和生态习性也不断进化。
繁殖的需要。
体型与颜色的进化意义
生存竞争
昆虫的体型和颜色有助于其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 势,如拟态、警戒色等。
繁殖策略
昆虫的体型和颜色与其繁殖策略密切相关,如求 偶行为、保护卵等。
生态平衡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体型和 颜色的进化意义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昆虫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昆虫的形态结构及分类昆虫是一类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类群之一,其形态结构和分类非常丰富。
下面将从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内部解剖结构以及分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1.体表:昆虫的体表被坚硬的外骨骼覆盖,称为壳。
壳由多个相互连接的体节构成,每个体节上有特定的附属器官。
壳保护了昆虫内部的软组织,并提供了肌肉附着的场所。
2.头部:昆虫有明显的头部,头部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对咬口器。
触角是昆虫感觉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复眼用于辨别光线和运动,咬口器可用于取食。
3.胸部:昆虫的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个体节。
每个体节上都有一对关节足,用于行走和捕食。
4.腹部:昆虫的腹部没有附肢,主要用于消化、呼吸、排泄和繁殖等功能。
腹部上有一对和两对翅膀,有些昆虫还具有长短不一的鞭状器官,称为尾丝。
5.体大小:昆虫的体型大小各异,从微小的数毫米到巨型的几十厘米不等。
二、昆虫的内部解剖结构:1.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管、贮量、中肠、结肠和直肠等器官。
它们的功能是摄取、储存、分解和吸收食物。
2.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由一系列细小的管道组成,称为气管。
气管通过体壁上的气孔与外界相连,气体通过气管直接输送到细胞内部进行氧气交换。
3.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是开放式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
血液流经昆虫的体腔,起到输送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产物的功能。
4.神经系统:昆虫的神经系统由大脑、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成。
它们负责昆虫的行为、感受、运动和协调等功能。
5.生殖系统:昆虫的生殖系统包括交配器官、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等。
雌性昆虫通常具有卵巢和子宫,雄性昆虫则有睾丸和精囊。
三、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非常庞大和复杂,目前已知的昆虫约有100万种,不同的昆虫根据其形态、生态、行为等因素被分为多个不同的类。
下面是昆虫的主要分类群:1.鞘翅目(甲虫类):主要包括甲虫、金龟子、毛虫等。
2.膜翅目(蝴蝶和蛾):主要包括蝴蝶、天蛾、蛾等。
园艺昆虫学--第二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2)胸部(thorax):
a. 由三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后胸。 b. 主要器官:每个胸节各着生一对足,中、后 胸各着生一对翅。 c. 功能:运动中心。
(3)腹部(abdomen):
a. 由11节组成,大部分昆虫只见到9~10节,第8、 9、10节通常特化为交配或产卵的附肢。 b. 主要器官:腹部 1~8节各着生一对气门,末端有 外生殖器及尾须。内脏器官大部分在腹内。 c. 功能: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1. 翅的发生与构造
昆虫的翅与附肢无关(与鸟类不同)。据化 石研究和组织发生证明:翅是背板向两侧扩 展成的侧背叶发展而来的,所以翅虽很薄, 却是双层体壁合并而成,最后硬化,两层间 分布的气管就是翅脉。
2. 翅的变化
包括有无、退化;形状特化;质地变化三方面。 (1)翅的有无与退化:
① 原始无翅:无翅亚纲。 ② 后生无翅:(退化)外寄生的食毛目、虱目、蚤 目;营社会生活的群居的等翅目(白蚁),膜翅 目的蚁科的非生殖型都是无翅的;介壳虫的雌虫 无翅;蚜虫不同进化或不同季节无翅。
成虫,预测预报。
思考题
1.简述昆虫体躯的主要构造,有哪些主要附
器。它们的构造及功能(包括触角、口器、
眼等)。
2.比较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构造特点及
为害不同症状。
3.口器与害虫防治有何关系。
第三节
昆虫的胸部(Thorax)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自 前向后依次为前胸、中胸和后胸,绝大多数的 昆虫每一胸节着生一对胸足(前、中、后足), 多数有翅亚纲成虫的中胸和后胸各还有一对翅。
② 组成: 喙由上唇、下唇组成。喙内藏有舌,上 颚、下颚口针。
③ 为害:上颚的口针刺破组织,下颚口针形成食管, 短喙吸吮植物。
《昆虫的外部形态》PPT课件

▪
第二节 昆虫的体躯
一、体躯的分节与分段 体节(somite或segment):
▪ 节间膜(intersegment membrane) ▪ 头(head) ▪ 胸(thorax) ▪ 腹(abdomen)
头部由6节组 成;胸部由3节 组成; 腹部由9-12个腹 节组成。
二、体躯的分节方式 初生分节(primary segmentation):
沟(sulcus,复数sulci): 缝〔suture〕:
四、附肢(appendage) 同源器官 同功器官
第六章 昆虫的头部及颈部
头部 (head): 是昆虫体躯的第一个体段 , 由数个 体节愈合而成 ; 头壳坚硬 , 以保护脑和适应取食时 强大的肌肉牵引力。
头壳外表着生有触角、复眼与单眼 , 前下方生有口 器 , 后面有头孔 。
基喙〔basiproboscis〕 中喙〔mediproboscis〕、喙〔haustellum〕 端喙〔distiproboscis〕、唇瓣〔labella〕
四、刮吸式口器〔scratching mouthparts 〕 双翅目蝇类幼虫口器。
仅一对口钩
五、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
(4)额颊沟(frontogenal sulcus): (5)围眼沟(ocular sulcus): (6)颊下沟(subgenal sulcus):
(7)后头沟 (occipital sulcus): (8)次后头沟 (postoccipital sulcus):
后幕骨陷〔posterior tentorial pits〕
二、复眼(compound eyes或eyes) 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区分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棒状:棒状触角又叫球杆 状触角,结构与线状触角 相似,但近端部数节膨大 如棒。蝶类和蚁蛉类的触 角属于此类。 5.锤状:似棒状,但触角较 短,鞭节端部突然膨大, 形似锤状。如郭公虫等一 些甲虫的触角。 6.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 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 如部分叩头甲雄虫、芫菁 等的触角。
7.栉齿状:鞭节各亚节 向一侧显著突出,状 如梳齿。如部分叩甲 及豆象雄虫的触角。 8.羽状:又叫双栉齿状, 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 呈细枝状,枝上还可 能有细毛,触角状如 鸟类的羽毛或形似篦 子。如很多蛾类雄虫 的触角 9.肘状:又叫膝状或曲 肱状,其柄节较长, 梗节小,鞭节各亚节 形状及大小近似,在 梗节处呈肘状弯曲。 如蚁类、蜜蜂类、象 甲类昆虫的触角
第二节
昆虫的头部
头部是昆虫体躯的 第一个体段,位于体躯 最前端,由数个体节愈 合而成;头壳坚硬,以 保护脑和适应取食时强 大的肌肉牵引力。头壳 上着生有触角、复眼、 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 的口器,是昆虫感觉和 取食的中心。
头壳的构造
昆虫的头壳是一个完整的高度骨化的硬壳,称为 颅壳。无背板、侧板、腹板之分,头壳上各体节的分 节界限虽然已经消失,但有数条由体壁内陷形成的沟, 其中除了次后头沟可能代表下颚节和下唇节的分界外, 其余都是与分节无关的后生沟。沟内有相应的内脊和 内突,形成头部的内骨骼,这些沟将昆虫头部划分为 若干区域,头壳的后面有一个圆孔,称为头孔,内部 器官穿过头孔进入头部,头孔周围有膜质的颈与胸部 相连。
5.游泳足:稍扁平,具较 密缘毛,形若桨,适于划 水。水生昆虫的足(除有 些种类的前足外)均有不 同程度的适应游泳的形态 特化。 6.抱握足:较短粗,跗节 特别膨大,具吸盘状构造, 在交配时能挟持雌虫,如 龙虱雄虫的前足。
7.携粉足:胫节较宽扁,两边 生有长毛,构成携带花粉的 “花粉篮”,第一跗节长而扁, 其上生有10~12排横列的硬毛, 用以梳集体毛上粘附的花粉, 称“花粉刷”。如蜜蜂总科昆 虫的后足。 8.攀缘足:又叫把握足、攀悬 足、攀登足、攀握足等,各节 较短粗,胫节端部具1指状突, 与跗节及呈弯爪状的前跗节构 成一个钳状构造,能牢牢夹住 人、畜的毛发等。如虱类的足。
东 亚 飞 蝗 的 口 器 组 成 部 分
1.上唇(labrum) 是衔接在唇 基前缘、盖在上 颚前面的一个双 层薄片,外壁骨 化,表面具一些 次生的沟。上唇 作为口器的上盖, 可以前后活动并 稍做左右活动, 可以防止食物外 落。
唇基与上唇
2.上颚 (mandible s) 上颚的主 要功能是握 持食物、切 断、撕破、 咀嚼食物, 有些昆虫的 上颚还可以 作战斗的武 器,如锹甲 和独角仙的 雄虫。
东亚飞蝗的头部
A. 正面观;B. 侧面观
二、口器位置的变化 1.下口式 口器向下,头的纵轴与虫体纵 轴大致垂直,称为下口式。大多数 取食植物茎、叶的昆虫如蝗虫、蟋 蟀和鳞翅目的大多数幼虫属此类型。 该类型昆虫的取食方式比较原始。 2.前口式 口器向前,头的纵轴与虫体纵 轴成一钝角或近于平行,称前口式。 很多捕食性及钻蛀性昆虫属此类型。 如步甲、潜叶蛾幼虫等。 3.后口式 口器向后,头的纵轴与虫体纵 轴成一锐角,称为后口式。常见于 刺吸式口器昆虫,如蝉、蝽、蚜虫 等。
胸足的构造与类型
一、胸足的基本构造 胸足着生在各胸节侧腹面的基节臼(或称基节窝)里。 成虫的足由6节组成,自基部到端部分为基节、转节、腿 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节与节之间常有一两个关节 相支接。
跳地 高球 冠上 军的
一 种 缘 蝽
片 状 扩 展 的 后 足 胫 节
身着盛装翩翩舞
二、胸足的类型 常见的类型有8种。 1.步行足:为昆虫中最常见的一 类足,即便是某些特化类型的 足有时亦能用于行走。步行足 还有帮助捕食、清洁、抱握雌 虫、攀缘等功能。有些学者还 专门把虎甲、步甲、蜚蠊等能 快跑的昆虫的足称疾走足。 2.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胫节 一般细长,当腿节肌肉收缩时, 折在腿节下的胫节又突然伸开 而使虫体向前上方快速运动, 如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
3.下颚 (maxillae)
4.下唇 (labium)
后颏 后下唇
前下唇
5.舌 hypopharynx 旧称下咽 头,是位于口 前腔中央的袋 状构造,其表 具浓密的毛与 感觉器,内有 骨片与肌肉, 能帮助运送与 吞咽食物,并 有味觉之作用。
5、舌
二、刺吸式口器(piercing sucking mouthparts) 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 刺吸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上颚、下颚延长成口针 (stylet);下唇延长成包藏和保护口针的分节的喙 (rostrum);食窦和前肠的咽喉部分特化成强有力的抽吸机 构——咽喉唧筒。 以蝉的口器为例说明其构造和功能。蝉的上唇为一个 三角形的骨片,上颚与下颚的内颚叶特化为口针:上颚口 针较粗,端部有倒刺,主要起刺入寄主组织的作用,下颚 口针较细弱,内侧有2纵槽,两下颚口针嵌合时形成了两条 细管,粗者为食物道,细者为唾道,舌位于口针基部,变 成了与唧筒有关的特殊构造,下唇延长成包被与保护口针 的喙。
翅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早获得飞行能力的类 群,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具翅的类群, 飞行能力的获得是昆虫纲繁盛的重要因素之 一。
新型直升飞机 Lepidoptera-2000
花虻眼 蝇 二、复眼 1.功能: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能辨别出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运动 着的物体。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或稚虫所具。 2.结构:复眼多位于头部侧上方,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般由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小 眼组成。昆虫复眼的小眼数目变化甚大,一种蚂蚁的工蚁每个复眼只有一个小眼 组成,而鳞翅目昆虫一个复眼常有12000~17000个小眼,蜻蜓目昆虫一个复眼 的小眼数在10000~28000个或更多,但昆虫一个复眼的小眼数大体在300~ 5000个之间。小眼数目越多,复眼造像越清晰。
蝉的刺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 蛾蝶类所特有。下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形成喙,其 内面具纵沟,相互嵌合形成管状的食物道。
锉吸式口器: 蓟马类昆虫所特有。
口器的类型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咀嚼式口器的农业害虫取食固体食物,咬食植物 各部分器官,造成寄主的机械损伤。在进行化学防治 时,一般采用胃毒剂或触杀剂进行防治。 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一般使用内吸杀虫剂, 防治效果最好,触杀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也有良好 的防治效果,而胃毒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不能奏 效。 虹吸式口器的昆虫吸食暴露在植物体表的液体, 根据这一习性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毒饵,使其吸食后 中毒。如目前常用的糖酒醋混合液诱杀多种蛾类等。
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昆虫的体躯和体节
一、体躯和体段 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 称为一个体节,昆虫的体节分别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 段。 有些体节的侧面着生有成对分节的附肢,根据胚胎学 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昆虫体躯共有18~20个体节。
体 躯 的 分 节 与 分 段
3段20节, 6、3、11 切; 头部愈合无节痕, 胸部各节紧相接; 腹部节数常11, 少增多减附多缺。
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 一、触角 触角基部着生在膜质的触角窝内,围角片上 有一小的突起,称为支角突,是触角活动的关节。 (一)触角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基部向端部通 常可分为柄节、梗节、鞭节3个部分。
(二)触角的功能 昆虫触角的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 与听觉。此外,昆虫的触角还有一些其 他功能,如芫菁在交配时雄虫的触角能 起携助拥抱雌虫的作用,魔蚊的幼虫利 用触角可以捕获猎物,仰泳蝽在游泳时 触角能平衡身体,水龟虫潜水时可以用 触角帮助呼吸。
胸部的基本构造
一、前胸
巨犀金龟的前胸背板
Pronotum of Dynastes hercules
二、具翅胸节 具翅胸节的背板、腹板及侧板都很 发达,并且彼此紧密联接,形成一个坚 强的飞行支持构造。 1.背板 具翅胸节的背板一般具有3条沟,从 前往后依次为前脊沟、前盾沟和盾间沟
2.侧板
具翅胸节的侧板发达,侧板上有一 条侧沟,将侧板分为前面的前侧片和后 面的后侧片。侧沟上方形成一个顶在翅 第2腋片下的侧翅突,成为翅运动的支点; 侧沟下方形成一个顶接足基节的侧基突, 成为基节运动的支点。
3.腹板
昆虫具翅胸节的腹板,被节间膜划分为膜前的 间腹片和膜后的主腹片。
此外,背板的前盾片与侧板的前侧片相接,形 成翅前桥,后背片与后侧片相接,形成翅后桥;侧 板在基节窝前后与腹板并接,分别形成基前桥和基 后桥。这些构造与加强胸节、形成翅与足的运动机 械有关。
胸
足
胸足三对前中后,着生侧下基节臼, 单双关节连侧板,运动主要靠肌肉。
第 三 节
昆 虫 的 胸 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是运动中心。 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节组成。每一胸 节各具胸足一对,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多 数昆虫在中、后胸上还各具翅一对,分别称为前翅 和后翅。中胸和后胸具翅,故又称为具翅胸节或翅 胸。昆虫各胸节的发达程度,与其上着生的翅和足 的发达程度有关。
10.环毛状:除柄节与 梗节外,鞭节部分亚 节具一圈细毛,如雄 性蚊类与摇蚊的触角。 11.具芒状:鞭节不分 亚节,较柄节和梗节 粗大,其上有一刚毛 状或芒状触角芒。为 蝇类所特有。 12.鳃叶状:鞭节端部 几节扩展成片,形似 鱼鳃。如金龟甲之触 角。
(四)了解昆虫触角的类型和功能的意义 1.鉴别昆虫的种类:触角的形状、分节数目、着生位置 以及触角上的感觉孔的数目和位置等,随昆虫种类不 同而有差异,因此触角常作为昆虫分类的重要特征。 2.鉴别昆虫的雌雄:许多昆虫种类雌雄性别的差异,常 常表现在触角的形状上。 3.利用昆虫触角对某些化学物质有敏感的嗅觉功能,可 进行诱集和驱避。
蜡蝉头部的变化
昆虫的口器
口器(Mouthparts) 也称取食器(feeding apparatus),由属 于头部体壁构造的 上唇和舌,以及头 部的三对附肢,即 上颚、下颚和下唇 组成。 各种昆虫因食 性和取食方式的不 同,形成了不同的 口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