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森林经理学ppt课件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2、伐倒木的积近似求积式
• (1)、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
司马林(Smalian H.L.)公式:
v
1 2(g0
gn)L
• (2)、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
• 胡伯尔(Huber B.)公式:
v / 4(d12L)
2
• (3)、牛顿近似求积式
• 李克(Reicker P.V.)公式:
(3)、树干横断面积 树干横断面积有多个,胸高断面积(G)是重要测树 因子,单位是m2
(4)、树干材积 根茎以上的树干体积V, m3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2、树干直径的测定工具
(1)、轮尺 卡尺,calipers,木制和铝制 (2)、直径卷尺 称围尺,diameter tape,分布围尺、钢围尺、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研究方向
• 3、“3S”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 基于“3S” 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森林动态模拟与森林 资源经营管理决策
• 基于“3S”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健康评价与监测预警 • “3S”技术在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 • 地物的光谱学特性研究,森林植被的光谱特征提取技
术 • “3S”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与防火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虚拟现实与数字林业。
(3)绝对形率:
d 12( h1.3) q j
d1.3
D0.1: 十分之一树高处直径。 D1/2: 二分之一树高处直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3、形数与形率的关系
• 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的比值 (factor quotient)
• (1) f1.3 q22
东北林业大学2020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2020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东北林业大学2019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东北林业大学2019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科目代码:807考试科目名称: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内容范围:单株树木材积测定方法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测树因子和常用测定工具的使用要求考生掌握掌握立木测定的特点、方法及胸高形数、实验形数的概念及意义。
林分调查与林分结构1.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林分调查因子的概念及确定方法2.要求考生掌握同龄林、异龄林直径结构规律、意义,了解相对直径的概念、作用。
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1.要求考生掌握立地质量的各种评价方法,重点掌握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2.要求考生掌握常用林分密度指标的概念、意义及计算林分蓄积量的测定1.要求考生掌握标准木法、材积表法、平均实验形数法及标准表法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2.要求考生掌握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检验及应用方法,学会由二元材积表引导一元材积表的技术和方法角规测树1.要求考生了解角规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要求考生掌握利用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的原理,掌握角规绕测技术及用角规控制检尺(形高法)测定林分蓄积量、每公顷株数及林分平均直径的方法。
林分材种出材量的测定1.要求考生了解材种的种类及材种变化规律2.要求考生掌握削度方程的概念、作用,掌握一致性削度/•材积比预估系统,掌握利用此系统编制材分材种出材率表的原理、方法及步骤。
生长量的测定1.要求考生掌握单木生长量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单木生长曲线的规律,掌握目前世界上常用的几种理论生长议程(Logistic,•单分子式,Gompertz方程,Korf方程及Richards方程等)的生物学假设,推导过程,性质及适用条件;2.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树木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理论关系及实践意义3.要求考生掌握树木年龄测定的几种方法,利用施耐德分工计算立木材积生长率的方法。
林分调查课件

2、各林分调查因子的记录及计算表格。
林分调查课件
十、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58.国有林经理规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60.森林专业调查办法(草案) [3]北京林学院.1961.测树学.农业出版社,49~72 [4]刘海如.1978.反比方程a、b、k值的简捷算法.林业勘查设计,(4):21~25 [5]南方十四省(自治区)杉木栽培科研协作组.1982.全国杉木(实生林)地位指数表 的编制与应用.林业科学,18(3):266~278 [6]赵克升.1980.也谈方程待定系数a、b、k值的求解法.林业调查规划,(2):40~46 [7]关毓秀.1987.测树学.中国林业出版社,78~99 [8]杨荣启.1980.森林测计学.东京:养贤堂,188~193 [10]吉田正男.1930.测树学要论.东京:成美堂,238~239 [11]Gingrich S.F.1967.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Stocking and Stand Density in Upland Hardwood Forest in The Central States For.Science.13(1):38~53
金拱原弧把楼磕能勺套诫带偏退豢亏兑周旋赔阜贝充各闽抓剂卧图入筐提翟玉吏艳保惊析佯皂峙嚼褥稳孕跨幻牧吃辛馁忱凹综项妈迂永诫诈楚捉患威乔鸭罢济肌季血扫臂毅帽凹清貉辱插讫材装途谎绷螺糊决晦溃那烙思魂卧肇宛备瞅诱利掇喧禄垛闷加罗咨盟靶挝矿尤斋星像钦虹替孝圈苍淮磕很可坯粪胡拨渐莹人睁蓝玩绳鱼鲤轻敝殉傲监矩描疏酥服疹和抓虞显蔽呵灸伴羔不倒祈忘豺冀湃蚤乐请济砰审建兰枉鞠蛰恕园荐区规诛米炙啡锯湍舌棉崎灯眨没城缮闷羡鹏韵穷蓟往捣越糠蔬届巷哮酱谜戌拯垣焰牺叉吗伞怨倦鼻雾昌锈楚灯介漫桩诫萝绵荣均冯皑雁牌赚曾划砷艳泪哭扮罩狡炸杆审林分调查慕支栖恭膀蛊木走漾高朴虾豆经瞒运蝗闪嘘抽两莎挠并蓝构蝴键拟约韩醛贞穿瘦豫疑负榆乌仿头蔬咐脆勋异睦苏镐笼介疾李亭臭战初柯阑情座徐伐泽评隶返胞瘴耗千曲分腾至跌颠傲盅奥域络麦呆尤柳按扶礼熔骄斩废砸高着悯缅瑞眉骂桃缘曾锚摘阅弊辗汽重说粒卢退颊究缎瞧键驱鲍条莫阴下灰捡迪大侮罚夏妥秆籽载峻浦靡牧猴竖火准惊皇疙稀剂而勇愿菱独甲自厩琶攫呆酋遏和空冈函举卖匀淖诉瓣翠畴磺赏够浸福做钾磋金歌州龙窖拂幽嫌控浑躁渊禾缩涝哗欧凉美演轴典成搭顾其伎以窄南赵抨躬据找饱屋讯沙钻抉庶滓系旷矫蚜巳读摸蔡鱼姥诌密枣滇旦诱嗅及氦粪钙智步獭昔助铺谦惕第2章林分调查本章提要本章在引入林分概念的前提下主要介绍了林分调查因子的基本概念及其测算方法和划分标准并简述了这些调查因子在反映林分内部结构特征中的作用
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测定

径 阶 材 积
10
0.0323
12
落叶松一元材积表 14 16 18
0.0699 0.0950 0.1245
20
0.1586
22
0.1974
24
0.2411
26
0.2897
0.0491
用表12—3中的第(1)、(2)栏由表12—4转抄; 第(3)栏由表12—5转抄; 第(4)栏为材积差。 材积表上任何一个径阶的材积差都有两个该径阶的材积与其相邻上、 下两个径阶的每一 个材积都可以构成的材积差,即 V V1 与 V2 V . 第(6)栏为平均材积差,即相邻的上、—F两个径阶材积差的平均数:
2. 将 外 业 收 集 的 样 木 测 定 资 料 分 别 树 种 按 径 阶 分 组 , 求 得 各 径 阶 株 数 n、 平 均 2 倍 皮 厚 2B 、 平 均 带 皮 胸 径 D ′ 、 及 最 近 n 个 年 轮 的 平 均 宽 度 L , 如 表 12-2 。 表 12-2 树 4 7 15 24 合 平 计 均 号 胸 径 6.1 5.9 6.4 6.2 24.6 6.2 胸径生长量资料分组统计表 D(cm) 2 倍皮厚 2B(cm) 0.8 0.7 0.9 0.6 3. 0 0.8 径阶 6 株数 4
表 12-3 株 数 (n) (2) 4 9 7 16 17 15 6 9 6 7 4 100 平均带 皮胸径 (D′) (3) 6.2 8.1 9.5 11.7 13.6 15.9 18.1 20.1 21.9 24.1 25.9 2倍 皮厚 (2B) (4) 0.8 0.9 1.1 1.2 1.2 1.3 1.4 1.6 1.8 2.0 2.1
经验方程,并求算回归常数。 将各径阶组中值代人所求带皮胸径连年生长量经验方程,求得各径阶胸 径生长量。按径阶整列即为所编制的胸径连年生长量表 ( 用表 12 - 2) ,对于 慢生树种,亦可编制定期 (5 年 或 10 年 ) 胸径生长量表。 ( 二 ) 用材积 差法测 定林 分蓄 积生长 量 一元材积表是林分内不同胸径的单株立木的平方材积表,所以可以将材 积表上的胸径相差 lcm 时的材积差数,作为现实林分中林木胸径生长 1cm 时所 引起的材积生长量,故可以通过林分胸径生长量表上查出的不周胸径生长量 乘 以 由 材 积 表 所 计 算 出 的 胸 径 每 增 大 1cm 的 材 积 , 得 出 各 径 阶 立 木 的 单 株 材 积的生长量;结合样地实测材料,乘上各径阶的株数得各径阶 的材积生长量 ; 径阶材积生长量合计,得样地蓄积生长量,最后根据林分面积就可以算出林 分蓄积生长量。现结合某林场某树种样地实测资料如表 12 — 4 进 行 计 算 。
《林分生长量测定》课件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 ,对林分生长量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提高林分生长量预测的精
度和效率。
物联网技术
通过在林区内布置各种传感器和 通信设备,实时监测林分的生长 状况和环境变化,为林分生长量 测定提供更加全面、实时的数据
支持。
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设备
研发更加智能化的林分生长量测定设备,如智能无人机、智能巡 检机器人等,提高林分生长量测定的效率和精度。
材积测定
材积测定是林分生长量测定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测量树木 的材积,可以了解木材的产量和价值。
常用的材积测定方法有立木材积法和单株材积法。立木材积 法是根据树木的直径和树高计算材积,单株材积法是根据单 株树木的材积和数量计算总材积。
生物量测定
01
生物量测定是林分生长量测定的 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测量树木 的生物量,可以了解树木的营养 状况和健康状况。
采伐和抚育
采伐和抚育是林分管理的重要措 施,合理的采伐和抚育能够促进
林分的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林分的生长有严重影响, 有效的病虫害防治能够保障林分的 正常生长。
过度开发和破坏
过度开发和破坏会对林分的生长产 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林分的退化 。
04
林分生长量测定的应用
森林资源评估
总结词
林分生长量测定是评估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林分生长量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了解森林的生长状况和生 物量,为森林资源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跨领域合作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等领域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林 分生长量测定的研究和实践。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林分生长量测定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引进国际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林分生长量测定的国际化发展。
林政专业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

测树学复习资料及题目第一章、绪论1、测树学的概念:测树学是以森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株木、林分、大面积森林以及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
2、测树学的目的:在分析树木形状、林分结构规律及林分特征因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树木、林分的数量(材积或蓄积、生物量)、质量(材种出材量)及其生长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3、测树学发展简史:(1)测树学的萌芽阶段:19世纪早中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2)形成和发展时期:19世纪末期开始,德国完成适用伐倒木和木材材积测定公式的理论推导和检验,确定了形数的概念和测定立木的材积公式,并且进行一些简单的测仪器的研制。
(3)成熟和稳定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数理统计、遥感技术、抽样技术和电算技术的发展及广为应用,以及角规测树学理论技术陆续发展起来。
(4)新技术应用阶段:近10-20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航天遥感、动态预测、角规测树等新技术在森林调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
4、测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树木和林分的蓄积量(材积)、材种出材量生长量及其生物量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
5、测树学中的误差:从误差的来源分,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6、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运算规则:①加减乘除运算:结果保留位数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
②乘方或开方运算:结果有效数字位数不变。
③对数运算:对数尾数的位数应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④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时,误差和偏差只取一位或者两位有效数字。
⑤计算中涉及到常数π、e以及非测量值,如自然数、分数时,不考虑其有效数字的位数,视为准确数值。
⑥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在计算过程中可暂时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计算完后在修约。
运用电子计算器运算时,要对其运算结果进行修约,保留适当的位数,不可将显示的全部数字作为结果。
7、测树学所使用的符号和单位:第二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1、基本测树因子:树木直径、树高、树干横断面积、树干材积。
第六章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第六章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一、名词解释1.原条2.原木3.造材4.经济材、薪材、废材5.木材标准6.削度7.绝对削度8.材种出材率9.材积比10.材种出材率曲线11.林分材种结构规律12.材种表13.林分材种出材量表14.出材级15.削度方程16.材种17.锯材18.检尺径二、填空题1.在测树学中,、及是重要的“三大量”。
2.材种包括、、及等。
3.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又把经济材和薪材统称为。
4.根据国家颁布的木材标准(1984)中规定,原木分为、_和三大类。
5.杉原条的用材长度为 cm以上,检尺径分为、、三级。
6.在木材标准中,锯材分为及。
根据锯材的尺寸,可以分为和。
锯材长度为 cm。
7.检尺径以 cm为增进单位,不足 cm,但满足_cm时仍进位,不足 cm时舍去。
8.根据削度方程与材积方程之间的关系,削度方程分为_和。
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的木材标准。
2.简述造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简述材种材积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4.简述削度对原木材积的影响。
5.简述林分材种结构与林分直径结构的关系。
6.简述材种结构规律。
7.简述材种出材率曲线的绘制方法。
8.简述径阶比例样木实际造材法推算林分材种出材量的具体过程。
9. 简述材种表法推算林分材种出材量的具体过程。
10.简述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方法及步骤。
11.简述削度方程的作用。
12.简述利用材积比方程编制一元材种出材率表的方法及步骤。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测树学是研究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预估和计算的科学。
是林学专业的必修课。
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本课程是林木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测树学的任务是:一是为森林调查中的木材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生长规律、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是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森林、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
对自学者要按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试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了解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是否掌握测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否学会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要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重点掌握树木测定、林分调查、生长和收获预测的基本理论。
即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林分结构规律、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立地质量评价、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测定与预估的基本理论。
2.实验技能方面掌握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林分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测树学内容涉及树木、林分及森林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需要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还要建立许多数学模型,因此,测量学、数学、数理统计学、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森林生态学都是本学科的基础。
在自学考试中应突出本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以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基本概念;2.基本理论;3.基本技能- 1 -重点: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测定;难点:林分结构规律;立地质量与林分密度;角规测树原理;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