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机构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讲义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应用(一) 讲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应用(一) 讲义知识回顾:分数的初步认识{ 概念运算法则{加法减法比较大小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分数的应用。
其中肯定离不开之前所学的加减法,那么要注意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例题讲解例1、一块巧克力,小明吃了28,小丽吃了38,则两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例2、一块菜地的56种了芹菜,剩下的种白菜。
种芹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几分之几?解决应用题的步骤:①圈起关键字词②判断用加法还是减法③根据数量关系列式④解答例3、一张长方形纸的310涂红色,610涂蓝色。
没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例4、手抄报的47写文字,其他的配插图。
插图占了这张手抄报的几分之几?例5、一张长方形纸的78涂蓝色,涂红色的大小和涂蓝色的相同。
涂蓝色和红色的部分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例6、小明和小刚喝同一种饮料。
小明:我喝这瓶饮料的13 。
小刚:我喝这瓶饮料的14 。
谁喝得多?例7、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观察并填写下表。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规律:每次平均分的份数是上一次的____倍。
每份所占这张纸的分数的分子都是_____,分母就是平均分成的份数。
课堂练习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9,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9①两天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②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2、小陈家造房子,原有沙子59吨,用去39吨后,又运来29吨,现在他家有多少吨沙子?3、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的19涂红色,它的59蓝色,没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4、一块蛋糕,小金吃掉了它的37,淼淼吃掉了它的27①谁吃得多?②两人一共吃掉了蛋糕的几分之几?5、商店运来一批水果。
其中梨子占水果总量的28,香蕉占水果总量的38,香蕉比梨子多出总量的几分之几?6、红星小学三年(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5,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7、一个西瓜,妈妈吃了59,剩下的分给哥哥和弟弟,要使哥哥和弟弟分得同样多,该怎么分?哥哥和弟弟各得几分之几?8、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10块,小可吃了2块,妈妈吃了1块,爸爸回来后,吃了3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8 分数的初步认识(全章节)讲解教学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一、复习导入
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 弟个 弟西 吃瓜 了,18哥。哥兄吃弟了俩一28 共, 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应数量用关以前系,学28并过的列+出知算识18 式,。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二、探究新知
这两个加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可以怎样计算?
2 份是2
个
1 4
2 4
读作:四分之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你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下面 这幅作品的涂色部分吗?
11 44
1 4
3 份是3
个
1 4
3 4
读作:四分之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把1 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10 份。
每一份是它的((110))。
(3 ) (10)
111 1 1 1 1
学习重点
使学生明确几分之几的含义。
一、情景导入
老 纸 再做品师,把好贴给把一的到份大一黑同家张或学板准正几,上份备方吧快好形涂把!了 纸上你大 折喜的小 成欢作相 同的同 样颜的 大色正 的。方4份形,
二、探究新知
你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涂色部 分占整个图形的多少吗?
1 4
11 44
我们来看这幅作品。 涂色的部分是几份?
1 4
>
1 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你发现了什么?
1 2
>
1 4
1> 1 46
小结:当分子都是1,分母小,就是分的份 数少,分数就大;分母大,就是分的份数多, 分数就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讲解教学课件
三、达标检测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10.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 8
+
7=
8
1
6 − 4= 2 999
1-3=4 77
2 + 3= 5 6 66
01 知 识 梳 理
4.分数的简单应用
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 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 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01 知 识 梳 理
4.分数的简单应用
妈妈拿出16块糖,姐姐吃了这些糖的1,我吃了这
4
同学们
下课啦!
3
分母
01 知 识 梳 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 ( 3)
(3 ) (6 )
(5) ( 9)
( 3) ( 7)
01 知 识 梳 理
2.分数的大小比较
1.分子相同的分数看分母,分母小的大,分母大的小。 2.分母相同的分数看分子,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3.
(2)1
里面有几个12
、几个1 3
、几个
1 4
……几个
1 9
?
1
里面有
2
个
1 2
、3
个13
、4 个14
……
02 巩 固 练 习
3.
(3)哪几个分数相加的和等于 1 ?
1 2
+
1 2
=
2 2
=1
1 3
+
1 3
+
1 3
=
3 3
=1
……
02 巩 固 练 习 4.同学们去植树,四年级种了总数的2,六年级比
6
四年级多种了总数的1,两个年级一共种了总数的
6
几分之几?
1 + 2= 3 6 66
答:两个年级一共种了总数的3。
8.1 分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梳理 (课件)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答案]>
解
读
第 1 课时 几分之一
■方法:用转化法巧写分数
方
法
转化法是指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途径转化为已解
技
巧 决的或易解的问题,最终使原问题获得解决的一种方法。
点
拨
第 1 课时 几分之一
方
法
技
巧
点
拨
例
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
)
第 1 课时 几分之一
[解析] 涂色部分不在一起,可以通过移动将涂色部分
分数就越大。
第 2 课时 几分之几
考
点
清
单
解
读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 2
比较大小。
第 2 课时 几分之几考点清单解读
[解题思路]
[答案] >
解
读
答:在分数里,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
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时,每份越少;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
少时,每份越多。
第 1 课时 几分之一
考
点
清
单
解
读
对点典例剖析
典例 2
比一比。
第 1 课时 几分之一
[解题思路] 根据分数的意义比较。把一个物体或图形
考
点
清 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少,每一份越大。
解
读
重难突破
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同时,表示什么?
答: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全部取出,
也就是整个图形,所以可以用 1 表示。
第 2 课时 几分之几
考
点
清
单
解
读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大单元教学解读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 七 单 元 分 数 的 初 步 认 识 ( 一 ) 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一)教材地位本单元所安排的认识分数,是学生数概念的第一次扩展。
这部分 教学内容及其前后联系如下:(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学生通过数学 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 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学段目标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 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本学段目标中提出: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 力。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应用意识。
同时也提出: “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表内除法中均 ·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实物的经验 之一和几分之几(二)(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年级下册)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
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
2. 使学生能借助直观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名师复习课件(共14张PPT)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分数的初步 认识
1
3
2
4
①读一读这两个分数。
②说一说这两个分数表示的含义。
③请你任意选择一个分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分数的初步 认识
下面哪幅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 1 表示? 2
√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解决问题。
2 玲玲有15块糖,拿出其中的 5 送给芳芳,送给芳芳多少块?
请你画一画、写一写,表示自己的写法。
15÷5×2 =3×2 =6(块) 答:送给芳芳6块。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复习, 你有哪些收获?
25 1 -7 = 7
7 9
-2 9
5 =9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比一比。在〇里填上“>”或“<”。
4 7
〇>
2 7
1 9
〇<
1 4
1
〇>
7 9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填一填。
①3个 1 是( 3 ),( 5 )个 1 是 5 ,1里面有( 8 )个1 。
4
4
66
14 1- 5= 5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分数的简单 应用
涂色表示出每幅图的 1 。 3
1 ①你是怎么表示出3 的? ②为什么涂色的个数不同,但是都能用 1 表示呢?
3
③空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回顾梳理 思维导图 复习检测 全课总结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案)(1)

分数初步认识【总体思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级指标指出:学生应该具有自主发展的基本素养,同时在二级指标中提到了学生应具有自我管理、学会学习的能力。
基于对此的肤浅理解与思考,笔者构建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七册内容,是一节典型的课,它无数次被专家、一线教师演绎过。
分数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对大脑中建构中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它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
分数的初步认识,究竟应该“初步”到什么程度?又该如何去“认识”呢?笔者觉得,由于是学生第一次建立分数的概念,应充分运用形象和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操作感悟,比如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并能够将图与分数相互表示。
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让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达成目标,借助这样的学习路径,体会到如何学习数学,如何进行知识的学习。
【预设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图形能进行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
2.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模型、面积模型等方法多维度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用分数表示,慢慢从实物模型、面积模型,感知分数是整数以外的一种数。
3.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梳理解决核心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方式与方法。
【预设过程】一、提出问题,梳理核心问题1.出示1/2,设问:认识这个数吗?2.读1/2,齐读。
3.设问:关于1/2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4.布置研究任务:一起来研究这个1/2,研究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
5.学生根据智慧卡A、B、C分别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笔者试着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把分数的读法等一些规则性的知识直接呈现于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根据认知基础,慢慢梳理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分数的概念。
二、借助图形,研究1/2和1/4的意义(一)研究1/21.研究智慧卡C动手操作:在信封里拿出一个圆形,先折一折,再用阴影表示出圆片的1/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重点题型+单元测试+答案)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知识点1:分数的意义和读写1.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1)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2份,无论每份的形状如何,每份都是它的1/2。
(2)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作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作分母,上面的数叫作分子。
(3)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分的份数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
即: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就越大。
2.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2)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的方法:分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3. 分数的分类(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
(2)假分数:和真分数相对,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3)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关系。
形式为:整数+真分数。
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涂色部分的大小。
例2:把9m 长的绳子剪成每段长53m 的短绳,每段短绳是全长的( )( )。
例3:把一个重3kg 的西瓜平均分给7个人吃,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 )( ),每人吃了( )( )kg 。
例4:用分数( )( )表示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 )( )表示图中空白部分。
例5:把1米长的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十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也就是( )( )米,8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也就是( )( )米。
【练习题】1.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五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
2.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一份是它的( ),7份是它的( )。
3. 52里面有( )个51,1里面有( )个61。
4. 1可以平均分成( )个91,可以平均分成( )个7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拓思课堂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掌握几分之一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重、难点重点:1,2 难点:3课首沟通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讲评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孩子近几天的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3、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对孩子在本周学校课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课首小测1.(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三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对的在()里打“√”。
2.(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三年级单元测试)空白部分,涂色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3.(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三年级单元测试)把一个六边形平均分成6份(如图),每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5份是它的。
4.(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三年级单元测试)是()个 ,7个是; 里面有()个。
导学一:几分之一知识点讲解 1例 1.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4)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学有所获】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例2. 在方框里填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例 3. 把同样大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以下几份,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然后比一比。
【学有所获】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我爱展示1.(易错题)把一张饼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饼的。
()【学有所获】要用分数表示,必须“平均分”。
2.(易错题)把一根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学有所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在()里打“√”。
4.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5.看分数,涂颜色。
6.把一个雪梨()分成4块,每块是这个雪梨的()分之(),写作()。
7. 的分母是(),分子是(),读作()。
8.把一个绳子平均分成()段,每段是它的。
9.把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后打开,每份是它的。
10.看图写出分数,并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11.□是一个图形的 ,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状请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图形。
12.下面是胜利小学宣传栏的布局。
(1)学生作品大约占宣传栏的(2)科技世界大约占宣传栏的.(3)课外乐园大约占宣传栏的.导学二:几分之几知识点讲解 11、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
如(a≠0),a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b表示取的份数。
2、比较大小:(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例 1.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读作:()。
例 2. (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三年级单元测试)先按分数涂色或先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再比较大小。
我爱展示1. 读作(),它里面有()个。
2.判断:1与无法比较大小。
()3.(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三年级单元测试)再涂()份,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涂色后,空白部分有()个。
4. 在○里填上“>”“=”或“<”。
(1)(2)(3)5. 把、、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6.(1)小熊吃了()块小蛋糕,小狗吃的()块小蛋糕。
(2)小猪吃了这个蛋糕的,小兔吃了这个蛋糕的。
(3)()吃的蛋糕最多,()吃的蛋糕最少。
7. (课间轻松一刻)有一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蕉导学三:趣味数学——拓思课堂知识点讲解 1例 1.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例 2. 小康有两根彩带,都用了一部分,结果剩下部分的长度相同。
原来的两根彩带,哪根长一些例 3. 王老师买了一根绳子,现在要把它剪成几根同样长的短跳绳,王老师把长绳连续对折三次,然后沿折痕剪开,每根短跳绳占这根长绳的几分之几我爱展示1.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之和。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3.(判断)一袋大米的一定比另一袋大米的多。
()4.看图回答问题(1)小林和小红谁一口喝的水多(2)小军和小梦谁一口喝的水多5.如图,王老师将a、b两根长绳分别剪成长度一样的短绳子,a、b两根长绳相比较,哪根长一些限时考场模拟: _10_分钟完成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在各图形中画阴影表示分数。
3. 在○里填上“>”“=”或“<”。
4. 看图填空。
(1)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2)其中涂色部分占了()个,是这个图形的5. 是2个,4个是,3个是。
6.根据分数涂颜色。
7.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课后作业1. 1=()=()=()=()(填几分之几)2.(判断)3个和相等。
()3.(判断)任何分数都比1小。
()4.(判断)有一张纸,剪去它的,还剩下这张纸的。
()5.(判断)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根,其中的4根是它的七分之四.()6.(判断)有两个杯子,各装了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7.(判断)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8.下面各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否正确请判断。
9.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0.(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三年级单元测试)看分数,涂颜色。
11.(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三年级单元测试)分一分,涂一涂。
1、课后及时复习讲义中比较不熟练的题,下次课程会进行抽查。
2、将标“△”符号的题记录到错题本中,做好错题管理。
课首小测1.2.导学一知识点讲解 1例题1.(1)三;3;(2)四;4;(3)五;5;(4)八;8.解析: 每份分到的数量无法用整数来表示时,通常用分数表示。
2.解析: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
3.解析: 同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我爱展示1.错解析: 没有明确说明是否把这张饼平均分成4份,如果不是平均分,每份就不能用表示。
正确表述应是:把一张饼平均3. ;;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饼的。
2.错解析: 每份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一与这根绳子的长度无关,只与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有关。
正确表述应是把一根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4.3.5.;1;九分之一8.九解析: 2×2=4(段),每份是它的。
10. < 11.(答案不唯一)12.(1)2;(2)4;(3)8导学二知识点讲解 1 例题6.平均;四;一;1. ;四分之三2.如下图所示:解析: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我爱展示1.八分之五;52.错解析: 1可以转化为分子和分母(不为0)相同的分数。
;4;94.(1)>;>;>;(2)<;<;>;(3)<;<;>解析: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5. >>6.(1)2;3;(2);(3)小猪;小兔根解析: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导学三知识点讲解 1例题1.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解析:正方形被对角线平均分成4个大小相同的小三角形,阴影部分是其中1个小三角形的一半,通过画辅助线的方法可以把另外3个小三角形等分成和阴影部分大小相同的图形(如图),再数一数一共平均分成了几份,就能知道阴影部分占了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2. 第二根彩带长一些解析: 第一根彩带剩下全长的,则原彩带的长度是剩下的2倍,第二根彩带剩下全长的 ,则原彩带的长度是剩下的4倍。
根据以上信息画出两根原彩带的长度的线段图如下:2×2×2=8(根)答:每根短跳绳占这根长绳的。
解析:我爱展示1.2. ;;解析:通过画辅助线将图形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如下图所示:3.错解析: 虽然>,但题目中比较的不是两个分数的大小,而是比较一袋大米的和另一袋大米的分别代表的具体质量的大小。
(1)如果两袋大米的质量相等,则有:第一袋大米的一定多于第二袋大米的,题目是说法是正确的。
(2)如果两袋大米的质量不相等,则可能有:第一袋大米的则少于第二袋大米的,题目是说法是错误的。
4.(1)小林喝的多;(2)小军喝的多解析:(1)同一物体,<;(2)不同物体,小军的杯子更大,所以小军的杯子的比小梦的杯子多。
更长一些限时考场模拟1. ;;;7.涂色部分: ; ; ;空白部分: ; ; 。
2.3.=;=;<;>4.(1) ;(2)4;5. ; ;6.课后作业1.(答案不唯一) ; ; ;解析: 1可以转化成分子分母(不为0)相同的分数。
2.对3.错解析: 比1大。
4.错解析: 对5.对6.错解析: 正确表述:有两个相同大小的杯子,各装了 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
7.错解析: 正确表述: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8.解析:要用分数表示,必须“平均分”。
9.>;>;<;<解析: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