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第1-2节复习讲学稿

合集下载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第6节《实数》讲学稿(无答案)(新版)北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第6节《实数》讲学稿(无答案)(新版)北

2.6 实数学习目的: 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分类。

1、能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并且明确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关系。

2、会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对实数求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

模块一:自主学习模块二:交流研讨学习内容摘 记 【温故知新】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32,41,7,π,25-,2,320,5-,38-,94,0, 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解:有理数: 无理数:【自主探究】1、把32,41,7,π,25-,2,320,5-,38-,94,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有理数: 无理数: 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 3、实数可以怎样分类?4、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完全相同。

(1)-3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倒数是 ;(2) 和2是互为相反数, 和351互为倒数;(3)=3 ,=0 ,=-π ,=-π3(5)a 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6)如果0≠a ,那么它的倒数是 .【知识的回顾】 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有理数包括 。

3、无限小数包括 和 。

4、无限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统称为 。

【知识的归纳】 1、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2、一切正数大于一零,一切负数小于零,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模块三:巩固内化模块四:当堂训练 班级 姓名检测内容§2.6 实数 总第 9课时—17研讨内容摘 记 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结论(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把你的修改意见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

内容二:按照组长的分工,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内容向全组同学进行交流。

如有不同意见,请直接提出或质疑。

内容三:请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在白板上展示出来。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3周周清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3周周清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3周周清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6、8、10 B.5、12、13 C.12、18、22 D.9、12、15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3.如图,带阴影的矩形面积是()平方厘米.A.9 B.24 C.45 D.514.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15cm,20cm和25cm,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A.15cm B.20cm C.25cm D.12cm5.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a2=144,b2=25,则c2=()A.169 B.119 C.169或119 D.13或256.在△ABC中,AB=12cm,AC=9cm,BC=15cm,下列关系成立的是()A.∠B+∠C>∠A B.∠B+∠C=∠A C.∠B+∠C<∠A D.以上都不对7.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以上结论都不对8.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则斜边长为()A.80cm B.30cm C.90cm D.120cm二、填空题9.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c2﹣a2=b2,则这个三角形是.10.如图,以直角△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4,S2=8,则S3= .1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5和8,当第三条线段取整数时,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12.两个直角边分别是3和4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13.将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的上端到梯子的底端的距离为6米,则梯子的底端到墙的底端的距离为.14.如图,∠C=∠ABD=90°,AC=4,BC=3,BD=12,则AD的长等于.三、解答题15.如图,从电线杆离地面6m处向地面拉一条长10m的缆绳,这条缆绳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有多远?16.如图,一次“台风”过后,一根旗杆被台风从离地面2.8米处吹断,倒下的旗杆的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9.6米处,那么这根旗杆被吹断裂前至少有多高?17.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这个零件的∠A与∠BDC都要是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DC=12,BC=13,BD=5.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2015-2016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上)第3周周清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数据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6、8、10 B.5、12、13 C.12、18、22 D.9、12、1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A、∵62+82=102,∴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B、∵52+122=132,∴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122+182≠222,∴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D、∵92+122=152,∴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求解.【解答】解: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因而得到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性质.3.如图,带阴影的矩形面积是()平方厘米.A.9 B.24 C.45 D.51【考点】几何体的表面积;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直角边的长度,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带阴影的矩形面积.【解答】解:∵ =15厘米,∴带阴影的矩形面积=15×3=45平方厘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4.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15cm,20cm和25cm,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A.15cm B.20cm C.25cm D.12cm【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15,20,25,又∵152+202=252,∴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15×20××2÷25=12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5.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a2=144,b2=25,则c2=()A.169 B.119 C.169或119 D.13或25【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c是斜边和直角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c是斜边时,c2=a2+b2=144+25=169,c是直角边时,c2=a2﹣b2=144﹣25=119,综上所述,c2=169或11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6.在△ABC中,AB=12cm,AC=9cm,BC=15cm,下列关系成立的是()A.∠B+∠C>∠A B.∠B+∠C=∠A C.∠B+∠C<∠A D.以上都不对【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三角形的形状,则不难求得其各角的关系.【解答】解:因为122+92=152,所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B+∠C=∠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7.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以上结论都不对【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化简等式,可得a2+b2=c2,由勾股定理逆定理,进而可得其为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b)2﹣c2=2ab,∴a2+b2+2ab﹣c2=2ab,∴a2+b2=c2,∴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8.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则斜边长为()A.80cm B.30cm C.90cm D.120cm【考点】勾股定理.【分析】设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c,根据勾股定理及已知不难求得斜边的长.【解答】解:设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c,根据勾股定理知,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所以三边的平方和即2c2=1800,c=±30(负值舍去),取c=30.故选B.【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从而求出斜边的长.二、填空题9.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c2﹣a2=b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对原式变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从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c2﹣a2=b2,∴a2+b2=c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10.如图,以直角△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4,S2=8,则S3= 12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解答.【解答】解:∵△ABC直角三角形,∴BC2+AC2=AB2,∵S1=BC2,S2=AC2,S3=AB2,S1=4,S2=8,∴S3=S1+S2=1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得到三个面积之间的关系.1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5和8,当第三条线段取整数17 时,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由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确定,故应分15为直角边和斜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当15为直角边时,设斜边为x,则152+82=x2,解得x=17;当15为斜边时,设另一直角边为x,则152=82+x2,解得x=(不合题意).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12.两个直角边分别是3和4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得,斜边==5,设斜边上的高为h,则三角形的面积=×3×4=×5•h,解得h=.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是求斜边上的高常用的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13.将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的上端到梯子的底端的距离为6米,则梯子的底端到墙的底端的距离为8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的值.【解答】解:在Rt△ABC中,AB2=AC2﹣BC2,∵AB=10m,AC=6m,∴BC==8m,即梯子的底端到墙的底端的距离为8m.故答案为:8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表达式.14.如图,∠C=∠ABD=90°,AC=4,BC=3,BD=12,则AD的长等于13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4,BC=3,根据勾股定理,得AB=5.在直角三角形ABD中,BD=12,根据勾股定理,得AD=13.【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三、解答题15.如图,从电线杆离地面6m处向地面拉一条长10m的缆绳,这条缆绳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有多远?【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C=6m,AB=10m,利用勾股定理解出BC的长即可.【解答】解:BC===8(m).故这条缆绳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有8m.【点评】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6.如图,一次“台风”过后,一根旗杆被台风从离地面2.8米处吹断,倒下的旗杆的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9.6米处,那么这根旗杆被吹断裂前至少有多高?【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由旗杆高度=AB+BC即可解答.【解答】解:∵旗杆剩余部分、折断部分与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BC===10m,∴旗杆的高=AB+BC=2.8+10=12.8m.答:这根旗杆被吹断裂前至少有12.8米高.【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再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解答.17.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这个零件的∠A与∠BDC都要是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DC=12,BC=13,BD=5.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连结B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ABD、△BDC的形状,从而判断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解答】解:连结BD.∵AD=4,AB=3,DC=12,BC=13,BD=5,∴AB2+AD2=BD2,BD2+DC2=BC2.∴△ABD、△BDC是直角三角形.∴∠A=90°,∠BDC=90°.故这个零件符合要求.【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BD、△BDC的形状.。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1.3.1 勾股定理的应用》讲学稿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1.3.1 勾股定理的应用》讲学稿
河源中英文学校两段五环长课讲学稿(八上数学科)
模块一:温故知新
学习目标与要求:熟练勾股定理的应用。
学习内容
摘记
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12 cm,腰长为10cm,求这个三角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的面积。
C
B
解:
1、可以先过顶点A作底边BC的高,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高,最后利用底边BC和高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模块三: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展示、精讲)
学习目标与要求:。
研讨内容
摘记
研讨一、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8cm、8cm、12cm,
一只蚂蚁想从盒底的A点爬到盒顶的B点,你能帮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线路吗?蚂蚁要爬行的最短行程是多少?
展示建议:自己动手展开试一试
研讨二、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离A站多少km处?
展示建议:
模块四:精讲梳理
学习目标与要求:.
摘记
(3)蚂蚁从点A出发,想吃到点B处的食物,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自主探究二】
二、完成课本 随堂练习(答案写在下方)
解:
1、在平面上寻找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是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立体图形上,由于受物体与空间的阻隔,两点间的最短路线不一定是两点之间的线段长,应将其展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中线段的性质确定最短路线.
学习目标与要求: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学习内容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第2节《平方根》讲学稿2(无答案)(新版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第2节《平方根》讲学稿2(无答案)(新版

平方根学习目的: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2、学习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3、理解算数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模块一:自主学习模块二:交流研讨学习内容摘 记 【温故知新】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4416913 0.16 (—11)² 02、( )2=9 ( )2=25 ( )2=1.96( )2=144 ( )2=1.69 ( )2=361 【自主学习】 1、填空32=( )(-3)2=( ) ( )2=9 02=0( )2= 14 ()214=( )2=-4( )2= 14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 36 (2)9169(3) 0.0009 (4) 2)16(- (5) 17 解:(1)∵ ()26±=36,∴36的平方根是 ,即±=±36 . (2) (3) (4) (5)1.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0(≥±=a a x2.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研讨内容摘 记模块三:巩固内化模块四:当堂训练 班级 姓名 检测内容:§2.2.2 平方根(二) 总第4课时— 08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结论(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把你的修改意见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

内容二:按照组长的分工,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内容向全组同学进行交流。

如有不同意见,请直接提出或质疑。

内容三:请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在白板上展示出来。

1、2)64(等于多少?2)12149(等于多少?2)(a 呢?2、思考:2a 等于多少?3、通过以上两个问题,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a 叫做被开方数。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

函数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函数概念。

2、学会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为函数。

3、在具体的实例中,体会函数的三中表示方法,并学会求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模块一:自主学习 模块二:交流研讨 学习内容摘 记【温故知新】用代数式表示下列各题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辆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5 m/s ,过了t s ,走了s m 。

一张贺卡的价格为 2 元,元旦前,小明用自已的零花钱买了 m 张贺卡送给同学,小明一共花了n 元。

【自主探究】(一)请你阅读课本P75至P78,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去过游乐园吗?你坐过摩天轮吗?你能描述一下坐摩天轮的感觉吗?2、当人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间在变化,那么变化有规律吗?3、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 与旋转时间t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下图就反映了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 (米)之间的关系.(1) 这个问题中的变量有 个,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当t 分别取3,6,10时,相应的h 是多少?给定一个t 值,你都能找到相应的h 值吗?(二)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下图这样堆放。

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何变化的?填写下表:(三)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假若温度降低到-273℃,则气体的压强为零.因此,物理学把-273℃作为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之间有如下数量关系:T=t+273,T ≥0.(1)当t 分别等于-43℃,-27℃,0℃,18℃时,相应的热力学温度T 是多少? (2)给定一个大于-273 ℃的t 值,你能求出相应的T 值吗?【知识的归纳】 1、函数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 ,对于给定的x ,有唯一确定的值y 与之对应,那么y 就叫做x 的函数。

其中x 叫自变量,y 叫因变量。

2、函数常用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关系式法、图象法。

研讨内容摘 记模块四:当堂训练 班级 姓名检测内容: §4.1 函数 总第 1课时— 02 基础题1、下列变量之间的关系中,具有函数关系的有( ) ①2012年11月11日台儿庄的气温与时间 ②圆的面积与半径③蜡烛的高度与蜡烛燃烧的时间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结论(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第16周6 (1)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第16周6 (1)

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两段五环讲学稿(八数上)课题:§6-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第一段:【晚修自研课导学】3-4人小组长,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独立、安静完成。

一、【温故知新】某校八年级(1)班50名学生参加数学质量监控考试,全班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______ ,众数是;(2)该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3)该班张华同学在这次考试中的成绩是83分,能不能说张华同学的成绩处于全班中游偏上水平?试说明理由。

2、某次排球比赛,甲、乙、丙队员的年龄如课本P145图6-2所示:A、甲队队员年龄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B、乙队队员年龄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C、丙队队员年龄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3、请观察课本P145图6-3并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20名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是,平均数是;(2)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不知道调查的总人数,你还能求平均数吗?第二段:【白天长课导学】一、学习目标与要求:能从折线、条形、扇形统计图等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二、定向导学、合作交流、教师精讲)请计算甲、乙两入射靶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请说出甲、乙两入射靶的中位数各是多少?)请说出甲、乙两人射靶的众数各是多少?)如果你是教练,将选谁去参加比赛?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后记】模块五:当堂训练班级:八()班姓名:检测内容:§6-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一、基础题1、某班级第一小组7名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支持地震灾区,他们捐款的数额分别是(单位:元)50,20,50,30,25,50,5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50元,20元B.50元,40元C.50元,50元D.55元,50元2、实施新课改以来,某班学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委员小兵每周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分.下表是其中一周的统计数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88,90 B.90,90 C.88,95 D.90,953、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某校九年级每个班合作学习小组的个数分别是:8,7,7,8,9,7,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7 B.7.5 C.8 D.94、某选手在青歌赛中的得分如下(单位:分):99.60,99.45,99.60,99.70,98.80,99.60,99.83,则这位选手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99.60,99.70 B.99.60,99.60C.99.60,98.80 D.99.70,99.605、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年级(2)班6位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单位:米)分别是:1.83,1,85,1.96,2.08,1.85,1.9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1.83 B.1.85 C.2.08 D.1.966、在一次献爱心的捐赠活动中,某班45名同学捐款金额统计如下:在这次活动中,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30,35 B.50,35 C.50,50 D.15,50◆二、发展题7、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班众数为分,乙班众数为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班;(2)甲班的中位数是分,乙班的中位数是分;(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班;(4)甲班的平均成绩是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班。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第16周6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讲学稿:第16周6

河源中英文实验学校两段五环讲学稿(八数上)课题:§6.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一课时)第一段:【晚修自研课导学】3-4人小组长,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独立、安静完成。

二、自主学习请你阅读课本P149至P152,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1、一次期中考试中,A、B、C、D、E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等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1)这五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和英语成绩的平均分和极差分别是多少?(2)从极差的角度看,数学和英语成绩哪一个较为稳定?2、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高低不平的台阶。

如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的示意图。

(1)两段台阶的平均高度和极差分别是多少?(2)两段台阶高度的方差分别是多少?(3)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知识归纳:1、极差:2、方差:第二段:【白天长课导学】一、学习目标与要求1、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2、会用极差和方差比较两组数据的稳定性。

二、定向导学、合作交流、教师精讲151616141415111518171019教学后记当堂训练授课时间第16周班级八()班姓名课题§6.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一课时)一、基础题1、甲、乙两名车工都加工要求尺寸是直径10毫米的零件。

从他们所生产的零件中各取5件,测得直径如下(单位:毫米)甲:1005,1002,997,995,1001乙:999,1002,1002,998,999(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方差。

(2)在尺寸符合规格方面,谁做得较好?二、发展题2、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包装质量为500克的糖果,从中各抽出10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分别如下(单位:克):甲501 500 508 506 510 502 492 493 494 494乙503 504 502 496 499 501 505 497 498 495哪台包装机包装的10袋糖果的质量比较稳定?三、提高题3、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每命中的环数如下:甲:8,6,7,8,9,10,6,5,4,7;乙:7,9,8,5,6,7,7,6,7,8.(1)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2)根据计算结果,评价两名战士的射击情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7.2 定义与命题》讲学稿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7.2 定义与命题》讲学稿

2015年秋季八年级数学讲学稿课日期第17周班级姓名课题:§7.2 定义与命题新授课总第3课时—05学习目标:1、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会区分某些语句是不是命题。

2、会用数学的观点来审视生活中遇到的语句特征。

3、会判断命题的真假,并能准确的找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模块一:自主学习模块二:交流研讨模块三:巩固内化模块四:当堂训练班级姓名检测内容:§7.2 定义与命题新授课总第3课时— 06一、基础题1.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B.对顶角相等;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下列句子中,是命题的是( )。

A.今天的天气好吗?B.作线段AB∥CD;C.连接A、B两点D.正数大于负数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B.两互补的角一定是邻补角;C.如果a2=b2,那么a=b;D.如果两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角一定相等。

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B.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发展题5、写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2)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对应边上的高也相等;(3)对顶角相等;(4)互补的两个角组成一个平角。

三、提高题6、举出反例说明“如果AB=BC,那么点C是AB的中点”是假命题。

7、举出反例说明“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5和7,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是假命题。

2015年秋季八年级数学讲学稿执笔李伟审核教研组长授课日期第17周班级姓名课题:7.3平行线的判定新授课总第4课时—07学习目标:1、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会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公理)证明“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并能应用这些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2
学习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加深对无理数和平方根概念的理解。

2、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模块一:自主学习
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⑦一个
计算:
模块二:交流研讨
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
同。

把你的修改意见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

模块三:巩固内化
模块四:当堂训练班级姓名
检测内容:§ 2.1—2.2 复习课总第 7 课时— 14 一、基础题
(一)判断题
(1)-0.01是0.1的平方根.………………………………………………………( )
(2)-52的平方根为-5.………………………………………………………()
(3)0和负数没有平方根.………………………………………………………( )
(4)因为
16
1
的平方根是±41,所以
16
1

4
1
.…………………………… ( ) (5)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是互为相反数.………………………( ) (二)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数是( )
A.-(-2)3
B.33
C.a 0
D.a 2
+1
(2)2a 等于( )
A.a
B.-a
C.±a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若正方形的边长是a ,面积为S ,那么( )
A.S 的平方根是a
B.a 是S 的算术平方根
C.a =±S
D.S =a
(三)填空题
(1)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_;;)2
=_________。

(2)144
121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
9
4)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3)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a -2与-2a +7,则a =____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____。

二、发展题
(1)若9x 2
-49=0,则x =________.
(2)若12+x 有意义,则x 范围是________.
(3)已知|x -4|+y x +2=0,那么x =________,y =________. (4)如果a <0,那么2a =________,(a -)2
=________.
三、提高题
(1)如果a (a >0)的平方根是±m ,那么( ) A.a 2
=±m B.a =±m
2
C.a =±m
D.±a =±m
(2)已知a =2,b =3,用含b a ,的式子表示54.0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