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中考复习必备)
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一、什么是下定义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
作用: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科学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二、什么是作诠释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
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识,更便于理解。
例“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就采用了作诠释,若颠倒,“银白色的金属是铀”就不准确了,因为“银”也是银白色的金属。
三、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1、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定义: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意准确;作诠释:不要求完整严密,句子前后颠倒,表意有误2、从特点上看(1)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2)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3)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四、判断说明方法,下定义还是作诠释?1、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2、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3、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4、日月光有时经过冰晶反射后进入人眼,也会形成白色的晕,由于冰晶取向多样,折射反射过程复杂,就形成了多种多样晕的现象。
(作诠释)5、晕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状云、冰雾等)对日光或月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呈环状、弧状、柱状或亮点状的光学现象。
(下定义)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下定义)7、在同一平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角和为180°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下定义)五、下定义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题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题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它们的区别如下:
1. 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说明,让人们对被说明对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下定义的说明对象通常是某一事物或概念,它需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这个句子通过揭示水的本质特征,给“水”这个概念下了定义。
2. 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解释说明,让人们对事物有一个更具体、更清晰的了解。
例如:“雪是由水蒸气冷却后凝结成的冰晶。
”这个句子通过解释雪的形成过程,让人们对“雪”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方法如下:
1.判断说明对象:下定义的说明对象通常是某一事物或概念,而作诠释的说明对象通常是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2.分析说明方法:下定义需要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解释说明。
3.比较语言表达:下定义的语言表达通常比较简洁、概括,而作诠释的语言表达则比较具体、详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说明效果。
1。
下定义与作诠释区别

下定义与作诠释比较谈下定义和作诠释都属于常用的说明方法。
不少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把这两种方法混为一谈。
为了弄清它们的区别,下面从两个方面加以比较。
一、从概念上比较下定义,即对某种事物或某个概念的本质特征所作的说明。
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也指明了“统筹方法”应用的特点――“安排工作进程”,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它的数学方法区别开了。
作诠释,就是对事物或事理某些方面的特点作概括的解释,或者用词语释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点。
如:“……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策’,也可以写作‘册’,这个‘册’字,多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
”这里为了解说简书的样式,用了我国象形文字的特点,可以使读者想象到“册”已是成形的书,跟散见于“龙骨”中的“书”大不相同,是书籍技术的一个重要的进步的标志。
二、从用法上比较1、下定义要对被定义事物或事理从不同方面来说明。
有的定义,侧重于说明特征,如给“统筹方法”下的定义。
有的定义,侧重于说明作用,例如:“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太阳的光能,把碳酸气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
”作诠释,是把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点解释清楚明白。
它要求对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所属种类、性质特征、功用类别、起源发展、规律要领、关系步骤等作充分完备的交代。
2、下定义不能失之过宽,否则就显示不出被定义事物的本质特征;定义也不能过窄,那样就会有遗漏。
如说“食物是一种物质”,就不是下定义,它没体现出食物和其它物质的区别。
这是诠释,是从一个角度说明的,没有把要说明的对象的内涵表达完整、严密。
3、下定义要用肯定性的判断句,也不能用比喻。
作诠释力求通俗浅显明白,朴素,形象,使人容易理解。
如《向沙漠进军》中强调“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就先从植树种草和向沙漠进军两个方面作诠释。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个⽅⾯完整地揭⽰概念的全部内涵;⽽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概念的⼀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区别:
1、形式上不⼀样:从形式上看,在定义事物的本质特征时,我们经常使⽤判断句型来表达概念,⽽诠释可以⽤各种句型来表达。
2、特点不⼀样:定义应该要准确、简明和概括。
诠释是特定的和流⾏的,有时带有某种描述性。
3、内容不⼀样:从内容上看,定义侧重于事物的本质属性,诠释侧重于事物的外观、性质和特征。
4、下定义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可以互换顺序,其义不变,⽽作诠释则不能。
定义:
下定义是⼀种⽤简洁明确的语⾔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法。
下定义是说明⽂常⽤的说明⽅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作诠释是⼀个汉语词汇,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解释的⼀种说明⽅法,作⽤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
本质特点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是虹。
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
当解说。
区别二:句式
下定义:判断句式,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 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作诠释:可以采用采用多句式。
区别三:语言
下定义:简明、准确,关注本质特征,概括性强。
例句一: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方法。 例句二: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 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作诠释:语言具体通俗,描述性强,关注外表和
性质和特点。
终极大法:对调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例句一: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例句二: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甲是乙,不可以对调(逻辑不对或概括
不完整)
练一练
作
1、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诠 释。
2、沙尘暴是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
下
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定
义
3、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下达到经济社会
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4、日月光有时经过冰晶反射后进入人眼,也会形成白色的晕,作由于冰晶 取向多样,折射反射过程复杂,就形成了多种多样晕的现象。诠 释
5、晕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卷状云、冰雾等)对日光或月光下的折射和反 射作用而形成的呈环状、弧状、柱状或亮点状的光学现象。定 义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下 定 7、在同一平下面上,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内角义和为180°的封闭图形 叫8、做釉三是角一形种。定 义银白色金属。作 诠 释
作诠释和下定义的区别

作诠释和下定义的区别
作诠释和下定义的区别有:性质上的区别、主客观上的区别、作用上的区别。
1.性质上的区别。
作诠释:一种在文章中解释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用简明扼要地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方法。
简单点说,下定义是告诉别人它是什么。
作诠释是告诉别人它为什么是。
2.主客观上的区别。
下定义是给某件事或某个特定的对象作出描述,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作诠释为给某类事物或特定的对象的含义或本义做出解释,后者具有比较发散及客观的因素,较前者没有那么强烈。
3.作用上的区别。
作诠释是基于某种已经确定了的概念和道理,为了文章更具说服力,我重新来提一下。
算是文章论证这方面的材料和信息点。
而下定义是我主观的一种说法,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而对于读作来说,你下的定义是你的,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所以,我可以相信,但也可以不相信。
在作用方面,可以说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甚大。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而作诠释,那么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异。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局部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异。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那么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面举例比拟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给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尽管这两种说明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此外,下定义还可用公式来表示: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
如:“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透明液体”就是“属概念”,其余的说明部分是“种差”,也就是“水”与其他透明液体的差别。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面举例比较说明。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C、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1、下定义说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诠释说的是事物的局部特征。
(1)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
(2)氏族是原始社会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
(3)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以上三句都是下定义。
例:"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
2、下定义多用判断词“是”,而“作诠释”则不常用。
下定义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可以互换顺序,其义不变,而作诠释则不能,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
“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
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