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光拍摄技巧分享

合集下载

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

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

如何正确测光摄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在人生旅程,每个不可重复的一瞬,我们都可以用照相机把它永远定格,使这一瞬间成为可以长久保存和分享美好记忆。

在自动相机出现之前,摄影往往被看成是一种专业的技术,而学习这种技术的过程又是那么地枯燥和困难。

随着摄影器材技术的发展,自动相机的发展和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拍摄技术不再是摄影爱好者的门槛。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即使拥有了自动相机,面对在珣丽的风景、美好的瞬间,拍摄出来的却常常是平淡无奇甚至是失败的照片。

为什么?一成功的照片,并不仅靠娴熟拍摄技术获得,还需要关注对外在在表现的构思和构图取景。

但掌握必要的拍摄技术,绝对是获得满意照片的基础。

本文针对测光这一关键的基本知识,力图用浅显的文字和图例来阐述,希望能给初学摄影者有益的帮助是我提笔的原因。

为什么要测光?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

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首先我们要明白和测光相关的3个概念。

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正确曝光:什么是“正确曝光”?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正确的表现出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围,只要物体反光度不用,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要我们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

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我们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让人不满意的片子。

往往是我们人眼能够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会非常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感光宽容度: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概念:感光宽容度。

数码摄影测光方法技巧

数码摄影测光方法技巧

假定在一个光线复杂的拍摄场景中,相机的测光指示该场景的曝光值是f8、1/250秒,但我们无法肯定测光是否可靠。于是,可考虑采用下面的“分级曝光”技术拍摄。
1、首先按测光指示的曝光值设定(f8、1/250秒),拍摄一张照片;接下来,分别改用f11、1/250秒和f5.6、1/250秒各拍摄一张(为了保险起见,还可用f16、1/250秒和f4、1/250秒再多拍两张);
这种类型的测光系统,主要是在一些低档的入门级数码相机中应用。
2、中央重点测光 (又名“中央均衡测光” Centerweighted averaging metering )
中央重点测光主要是测量取景屏画面中央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内的亮度,画面其它区域则给以平均测光,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外的亮度对测光结果的影响较小。至于中央面积的多少,因相机不同而异,约占全画面的20-30%。
2、现在,换到原来设定的f8光圈,改变快门速度,分别用1/500秒和1/125秒各拍摄一张(同理,仍可用f8、1/1000秒和f8、1/60秒再多拍两张);
将上面拍摄的各张照片传到电脑上对比分析,我们就能逐渐轻松掌握复杂光线情况下的测光和曝光窍门啦。(由于数码相机的存储特性,多拍并不会造成浪费,嘿嘿,就就是我爱DC的最大理由!)
4、矩阵测光 (又名“分区测光”、“多区域评价测光” Multi-zone evaluative metering )
这种测光模式也称“智能化”测光,是一种高级的测光方式。测光系统将取景画面分成若干区域(不同的相机划分的形状、方式不同),分别设置测光元件进行测量,然后通过相机内的微电脑对各个区域的测光信息进行运算、比较,并参照被摄主体的位置,推测出被摄体的受光状态是逆光还是一般光照,从而决定每个区域的测光加权比重,全部衡量后,计算出合适的曝光值。

摄影技巧测光篇如何准确掌握测光技巧拍出好照片

摄影技巧测光篇如何准确掌握测光技巧拍出好照片

摄影技巧测光篇如何准确掌握测光技巧拍出好照片不论你是用自动曝光模式(如Auto或P 档)、半自动曝光模式(如A、S )或手动曝光模式(M )拍摄时,我们也是根据相机的测光值去决定一张照片的曝光量。

所以准确的测光技巧及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

在我拍摄的历程里,我测光的方法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方法及体会,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的历程,看看会不会跟你有一样的体会?第一阶段–无脑测光期我最初购买第一部单反相机时,对什么测光、光圈、快门及ISO 完全不懂。

只是希望靠单反相机的质量,可使我为子女拍出清晰的照片。

当然我只会用Auto或Program Mode,依赖相机帮我决定曝光,所以照片拍出来的效果完全不是自己决定。

尽管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尚算清晰,还沾沾自喜自己的照片非常漂亮…曝光模式 : P档光圈 : f/4 快门 : 1/50s ISO : 400但是每当我在户外拍摄时,特别是背光的时候,常常发现会拍出小朋友漆黑一片的照片。

那时便知道原来这和相机的测光与曝光有莫大关系。

之后便开始翻查相机说明书,但看上几页后便呼呼入睡了…曝光模式 : P 光圈 : f/8 快门 : 1/800s ISO : 200第二阶段–了解学习期开始于网上浏览人家的作品,很喜欢背景很模糊,主体很清晰的照片。

原来这叫做浅景深的照片,这与光圈有莫大的关系…所以买了自己第一支的大光圈镜头– Nikon AF 50mm f/1.4d,开始了真正学习摄影的基础。

起初开始用光圈先决,把快门值交由相机决定,然后放任地光圈全开(即f/1.4)…啊,终于拍摄到一些浅景深的照片了…曝光模式 : A 光圈 : f/1.4 快门 : 1/60s ISO : 900但是对于测光、曝光的概念依然不够清晰,甚至连测光表在那里也不知道。

所以开始去报读一些入门摄影课程,真正用手动曝光模式去学习拍摄了。

其实每一部单反相机也有一个测光表。

所以只要你选用手动曝光模式(M ),它便会出现在相机的观景器或相机顶的显示器内。

相机测光几种操作方法

相机测光几种操作方法

相机测光几种操作方法
相机测光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照片曝光的准确性和画面的效果。

常见的相机测光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全局测光(Matrix Metering):相机通过整个画面所覆盖的区域来进行测光,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品牌和型号,利用内置的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分析和计算,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曝光。

全局测光适合大部分拍摄场景,对于大范围亮度变化较大的场景,如对比度较高的景物,全局测光可以提供较好的曝光效果。

2. 点测光(Spot Metering):相机通过一个点来进行测光,一般会选择对焦点附近的部分作为测光点。

点测光适合于拍摄对比度较高的场景,可以准确测量特定区域的亮度,可以用来拍摄高光部分或阴影部分细节,如人脸的特写镜头。

3. 中央重点测光(Center-Weighted Metering):相机通过区域测光来进行测光,以中央部分为重点,一般会忽略画面边缘的亮度变化。

中央重点测光适合于拍摄主体正中央的场景,可以保持主体曝光的准确性,但对于画面边缘的亮度变化可能无法提供准确曝光。

4. 平均测光(Average Metering):相机通过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进行测光。

平均测光适合于拍摄整体亮度均匀的场景,可以提供整体曝光的均衡性,但对于对比度较大的场景,可能会导致画面中亮部或暗部的细节丢失。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测光操作方法,还有一些相机可以进行自定义测光,通过用户设置来调整测光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

因此,在实际拍摄中,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和拍摄要求,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测光方式。

四招测光要领教你精确曝光

四招测光要领教你精确曝光

四招测光要领教你精确曝光四招测光要领教你精确曝光导语:对于摄影师来讲,为了获得最好的影像质量就必须先对拍摄场景进行正确曝光,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增减曝光量,创作出符合自己审美观的画面效果。

如今的相机大多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测光模式,为了获得相对精确的曝光,就要根据不同的拍摄现场和不同的拍摄物件采取相应的测光模式,以避免失误。

避免测光失误的方法最为精确的曝光方法是拥有一个测光表,一般来说,它的测量精准度比相机内建的测光系统要更精确一些,最常在人像摄影和广告摄影中被使用。

在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充分发挥相机本身测光系统的最大功效,尽量做到准确曝光,根据拍摄物件不同的光照条件和画面结构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

测光表测光示意图。

正确测光的有效措施曝光正确与否对拍摄画面的影像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根据相机测光装置的性能大都取亮度平均值的特点,实施正确测光的.有效措施及要领,大概可以概括为4种方式。

利用参照物测光相机测得的物体的反光率都是18%的灰,可找一块中灰色的纸板置于被摄物体前面或者旁边,让其面向镜头的方向,相机镜头对准灰板并让其充满整个画面测光,用得到的曝光值进行曝光,基本可以得到曝光准确的画面。

替代法测光在没有灰板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手臂来代替灰板测光,手臂的反光率在20%左右,基本接近18%的灰板。

在拍摄时,先对着自己的手臂测光,用测得的曝光值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曝光量。

光圈 F4,快门 1/2000s,焦距 70mm,ISO 100,用手臂替代被摄人物测光,曝光值基本一致。

近距离测光测光时相机尽可能地靠近被摄物体,这种测光方法可以将测光区域缩小在被摄物体的某一局部,有效地排除其他部位的干扰,所以测光结果也更为实用。

近距离测光可以确保相机的测光系统和被摄物体的受光条件基本一致,可以测得重点部位的亮度值,因此得到的曝光组合也更准确可信。

优先对拍摄物件的重要部位测光拍摄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或者人物,测光时应以其重要部位的亮度为依据来曝光,例如在拍摄逆光人像时,应以人物脸部的亮度为基准曝光。

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

摄影中测光方法和技巧

如何正确测光摄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在人生旅程,每个不可重复的一瞬,我们都可以用照相机把它永远定格,使这一瞬间成为可以长久保存和分享美好记忆。

在自动相机出现之前,摄影往往被看成是一种专业的技术,而学习这种技术的过程又是那么地枯燥和困难。

随着摄影器材技术的发展,自动相机的发展和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拍摄技术不再是摄影爱好者的门槛。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即使拥有了自动相机,面对在珣丽的风景、美好的瞬间,拍摄出来的却常常是平淡无奇甚至是失败的照片。

为什么?一张成功的照片,并不仅靠娴熟拍摄技术获得,还需要关注对外在内在表现的构思和构图取景。

但掌握必要的拍摄技术,绝对是获得满意照片的基础。

本文针对测光这一关键的基本知识,力图用浅显的文字和图例来阐述,希望能给初学摄影者有益的帮助是我提笔的原因。

为什么要测光?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

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首先我们要明白和测光相关的3个概念。

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正确曝光:什么是“正确曝光”?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正确的表现出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用,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要我们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

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我们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让人不满意的片子。

往往是我们人眼能够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会非常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感光宽容度: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概念:感光宽容度。

摄影技巧:如何正确的对日出日落测光

摄影技巧:如何正确的对日出日落测光

摄影技巧:如何正确的对日出日落测光拍摄日出、日落时,光线变化快,明暗反差大,拍摄同样的场景时,选择不同的测光点,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常用的测光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以太阳亮度作为曝光依据表现云彩、霞光时,要注意避免强烈的太阳光干扰测光,也无需考虑地面亮度,测光应以天空为主。

可以使用镜头的长焦端,以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对天空的中等亮度区域测光。

只要这部分曝光合适,色彩还原正常,就可以获得理想的画面效果。

测光完成后,锁定曝光值重新构图、拍摄。

二、以水面反光作为测光依据在很多时候,拍摄日出日落会附带拍摄水面景色。

此时,可以以水面亮度为准进行测光。

由于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要损失一挡左右的曝光量,因此水面倒影与实景的亮度差异在一挡左右。

可以根据试拍效果适当增加曝光补偿,得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三、以地面景色为主的曝光一般拍摄日出日落时都难以兼顾地面景物的曝光,针对地面景物测光,天空部分很容易曝光过度。

有条件的摄影爱好者最好准备一个中灰渐变镜,它能降低天空近两挡的曝光量,将天空亮度压暗,改善画面反差。

这时即使按照平均亮度测光,也能够得到曝光准确、层次丰富的画面效果。

小技巧:善于利用后期合成如果手边没有中灰渐变镜,也可以分别对天空和地面测光,在同样的位置和角度拍摄两张照片,然后在后期处理软件中合成照片,使天空和地面都获得正确的曝光。

四、注意保护眼睛和相机拍摄日出日落时要特别注意,当太阳在天空很刺眼时,用相机直接对准太阳拍摄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此时,太阳的亮度还很强,会让拍摄者的眼睛感到不适,强烈的太阳光也会灼伤相机的感光元件,尤其是用长焦镜头拍摄时更是如此。

太阳接近地平线时,人眼可以直视太阳而不觉得刺眼,此时透过取景器去观察太阳是安全的。

如果仍然觉得太阳过亮,最好是缩小一挡或两挡光圈,如果采用 f/16 或者更小的光圈时,可以获得光芒四射的效果。

图文并茂,说测光

图文并茂,说测光

入D7000以来,看过不少帖子,观赏学习过不少大侠们的作品,也深感摄影技术的关键,就是对光影的控制,而这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测光了,它是我们获得正确曝光的前提和基础。

其实,这个方法很多大侠早就明了,也许,很多摄友们也都是这么做的。

只是我现在在这里作详细叙述,知道的,笑笑路过或批评指点,不知的,可参考、体验、交流一番!第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AE-L/AF-L按钮。

AE-L:曝光锁定AF-L:对焦锁定浏览过了不少有关的帖子后,不难发现,有无数摄友对这个AE-L/AF-L按钮的概念和作用不太清楚,那么我也说说自己的理解。

以下面的电脑图片为例,一般来说,画面中显示器屏幕很亮,旁边的键盘很暗,现在,我对准显示器中右下角的小图标们“1”区进行对焦后保持半按快门,然后将对焦点移动到键盘区“2”区,然后按下快门,结果就是如下图:键盘区的亮度很合适,但是显示器上的一片雪白,根本看不到那些小图标了,而且也拍糊了,原因就是在移动对焦点到键盘区后,因为对焦点和测光点的联动,机器重新测光了,由于键盘区很黑,机器自然改变了参数以便增大进光量,降低了快门,所以导致显示器屏幕过曝了,也完全拍糊了!那么,怎么让显示器屏幕不过曝,又对键盘区对焦呢?用AE-L/AF-L键,操作如下:将对焦点对准屏幕右下角的小图标对焦后,按下AE-L/AF-L键不放,然后移动对焦点到键盘区进行拍摄,结果如下,我们会发现屏幕曝光正确,但是键盘区很黑,结果自然是这样的,因为曝光的参数锁定在针对屏幕亮度的参数上!这就是AE-L/AF-L按钮的作用——曝光锁定!当然,它也有锁定对焦(AF-L)的作用,只是我更愿意让它只锁定曝光,对焦有咱快门按钮呢。

接下来我们看看说明书中对AE-L/AF-L按钮的设置。

我的设置如下:AE-L/AF-L:进入MENU->自定义设定菜单->f:控制->f5:指定AE-L/AF-L按钮:仅AE锁定,即按住AE-L/AF-L按钮不放时只锁定曝光而不锁定对焦,这样可以另行按快门去对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光拍摄技巧分享
如今的相机大多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测光模式,为了获得相对精确的曝光,就要根据不同的拍摄现场和不同的拍摄物件采取相应的测光模式,以避免失误。

接下来,将为你带来关于精确曝光的4个测光拍摄技巧,想提高这方面摄影技巧的朋友们不妨看一下。

:避免测光失误的方法
最为精确的曝光方法是拥有一个测光表,一般来说,它的测量精准度比相机内建的测光系统要更精确一些,最常在人像摄影和广告摄影中被使用。

在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充分发挥相机本身测光系统的最大功效,尽量做到准确曝光,根据拍摄物件不同的光照条件和画面结构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

▲测光表测光示意图
▲测光表
:正确测光的有效措施
曝光正确与否对拍摄画面的影像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根据相机测光装置的性能大都取亮度平均值的特点,实施正确测光的有效措施及要领,大概可以概括为4种方式。

:利用参照物测光
相机测得的物体的反光率都是18%的灰,可找一块中灰色的纸板置于被摄物体前面或者旁边,让其面向镜头的方向,相机镜头对准灰板并让其充满整个画面测光,用得到的曝光值进行曝光,基本可以得到曝光准确的画面。

:替代法测光
在没有灰板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手臂来代替灰板测光,手臂的反光率在20%左右,基本接近18%的灰板。

在拍摄时,先对着自己的手臂测光,用测得的曝光值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曝光量。

▲光圈 F4,快门 1/2000s,焦距 70mm,ISO 100,用手臂替代被攝人物測光,曝光值基本一致。

:近距离测光
测光时相机尽可能地靠近被摄物体,这种测光方法可以将测光区域缩小在被摄物体的某一局部,有效地排除其他部位的干扰,所以测光结果也更为实用。

近距离测光可以确保相机的测光系统和被摄物体的受光条件基本一致,可以测得重点部位的亮度值,因此得到的曝光组合也更准确可信。

:优先对拍摄物件的重要部位测光
拍摄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或者人物,测光时应以其重要部位的亮度为依据来曝光,例如在拍摄逆光人像时,应以人物脸部的亮度为基准曝光。

▲光圈 F6.3,快門 1/160s,焦距 35mm,ISO 125。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