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大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试题带答案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表示正确,以X表示错误)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0分)1、(本小题4分)图示结构中DE杆的轴力。
( )2、(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 kN·m,___侧受拉, kN·m。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14分)1、(本小题3分)力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是:A.结构的平衡条件;B.结点的平衡条件;C.结构的变形协调条件;D.结构的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
2、(本小题5分)图示简支梁在所示移动荷载下截面K的最大弯矩值是:A.140kN·m;B.160kN·m;C.180kN·m;D.150kN·m。
( )3、(本小题6分)原结构及温度变化下的M图如下所示。
若材料的有关特性改为,且,以外侧受拉为正,则:A.;B.;C.;D.。
三、填充题(将答案写在空格内)(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14分)1、(本小题4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图示结构各杆弯矩为零。
2、(本小题5分)图a和图b所示为结构的两个状态,R与间的关系为_________。
(a)(b)3、(本小题5分)图示结构常数,在给定荷载作用下, =___________。
四、(本大题4分)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五、(本大题4分)根据位移法基本原理,草绘图示结构最后弯矩图形状为:六、(本大题6分)图示状态一与状态二,试证明功的互等定理对于该情况不成立。
(a)第一状态 (b)第二状态七、(本大题6分)试确定图示结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和基本结构。
两根链杆a和b需考虑轴向变形。
八、(本大题7分)求图示桁架杆1和杆2的轴力。
九、(本大题7分)用位移法作图示结构的M图,已知。
十、(本大题10分)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M图。
EI=常数,不考虑链杆的轴向变形。
十一、(本大题18分)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
结构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结构力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结构的基本概念?A. 结构的刚度B. 结构的稳定性C. 结构的强度D. 结构的美观性答案:D2. 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时,最大弯矩出现在:A. 跨中B. 支点处C. 任意截面D. 四分之三跨长处答案:A3. 在结构力学中,剪力和弯矩的方向约定为:A. 剪力向上为正,弯矩顺时针为正B. 剪力向下为正,弯矩逆时针为正C. 剪力向上为正,弯矩逆时针为正D. 剪力向下为正,弯矩顺时针为正答案:B4. 确定结构的内力分布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能量法B. 虚功原理C. 弯矩分配法D. 刚度法答案:D5. 连续梁与简支梁相比,其特点是:A. 刚度更高B. 跨越能力更强C. 造价更低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结构力学中的__________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位移的能力。
答案:刚度2. 结构的__________是指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翻转的能力。
答案:稳定性3. 在进行结构分析时,通常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__________和反力。
答案:内力4. 结构力学中,__________是指构件截面上所有外力的集合效果。
答案:截面剪力5. 对于简支梁,当荷载作用在离支点一定距离处时,该点处的弯矩可以通过__________计算得出。
答案:剪力乘以距离三、简答题1. 请简述结构力学中的虚功原理及其应用。
答:虚功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系统中,任何微小的位移或变形所对应的虚功等于该系统内力对该变形所做的功。
这个原理在结构力学中用于分析静不定结构,通过假设结构的位移或变形,计算出相应的虚功,然后根据虚功原理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的反力或内力。
2. 描述简支梁受集中荷载作用时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答:简支梁受集中荷载作用时,弯矩图在荷载作用点会出现一个突变,即弯矩值突然增大到最大值,然后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回到零。
剪力图则显示在荷载作用点两侧的剪力值相反,一边为正值,另一边为负值,且随着距离的增加,剪力值逐渐减小到零。
结构力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四、分析如下:
D
E
F
ADEB 刚片Ⅰ(1分)
6个联系 几何不变有 G 地基 刚片Ⅱ(1分) (1分)
Ⅲ
A
B
(1分)
C
(1分)
作为刚片 FGC 刚片Ⅳ
铰F、C处Ⅰ 原体几何不变,有4个多余联系。
(1分) 菌根链杆
(2分)
1、解:此结构为一次超静定,取图示基本结构: N 1,MP和 M 1如下图所示:
.
D
3m
3m
l
3m
2、利用对称性,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超静定结构,并画出M 图。
q
A
EI
C
EI
EI
B
EI
D
q l
.
.
3、用位移法计算图示超静定结构,并 画出M 图。
2m
2m
EI
C
20kN 2EI
EA=EI/16
D
F
EI
A
B
4m
4m
2m
6m
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下图所示超静定结构,并画出M 图。
10kN Dຫໍສະໝຸດ 3 EI 410(2分)
M AC
6 2EI 4
4
20 4 8
3 EI 10 4
(2分)
M BD
3
EI 4
4
3 EI 16
(1分)
AC的受力如左图:
MA 0
QCA 4 MCA M AC 20 2 0
QCA
3 EI 10 8
(1分)
QDB
M BD l
3 EI 64
(1分)
4、建筑物中用以支承荷载的骨架部分称为 结构 ,分为 板件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1、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钢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A、 C25B、 C30C、 C35D、 C40答案: B2、有明显流幅的热轧钢筋屈服强度是根据下面哪一项指标确定的()。
A、比例极限B、屈服下限C、极限抗拉强度D、屈服上限答案: B3、对于混凝土各种强度标准值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 ftk>fck>fcu.kB、 fcu.k>ftk>fckC、 fcu.k>fck>ftkD、 fck>fcu.k>ftk答案: C4、以下属于偶然荷载的是()A、结构自重B、风荷载C、地震D、吊车荷载答案: C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黏结强度()A、越大B、越小C、不变D、没有规律答案: A6、以下砖墙与墙厚对应错误的是()A、半砖(120mm)B、 1砖(240mm)C、 1.5砖(365mm)D、 2砖(490mm)答案: C7、对截面相同且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梁,下列梁中承载力最高的是()。
A、超筋梁B、适筋梁C、少筋梁D、素混凝土梁答案: A8、受弯混凝土构件,若其纵筋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我们一般称之为( )。
A、适筋梁B、少筋梁C、超筋梁D、无腹筋梁答案: B9、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是( )。
A、破坏前无明显的预兆B、受压钢筋先屈服,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C、是脆性破坏(是延性破坏)D、受压钢筋未屈服,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答案: D10、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有( )。
A、砂浆的强度等级是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B、砂浆的品种对砌体的抗压强度没有影响C、提高砖的厚度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D、砌筑质量好坏对砌体强度没有影响答案: C11、现浇梁式楼梯踏步板的配筋需按计算确定,且每一级踏步受力钢筋不得少于()。
A、2Φ6B、1Φ6C、2Φ8D、1Φ8答案: A12、当梁的跨度为4~6m时,其架立钢筋的直径不小于()。
A、 8mmB、 10mmC、 12mmD、 14mm答案: B13、板的受力钢筋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应大于()。
结构力学题

结构力学题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它们与结构形式、材料性质、边界条件和外部荷载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一道结构力学题目及其答案。
题目:一根长为6m的钢杆,两端悬挂在某高度上,中间用一根轻绳连接。
现在将钢杆的一端向上提升1m,另一端保持不动,则钢杆的中间点将向下移动多少米?
答案:0.5m
解析:根据结构力学的原理,当钢杆的一端向上提升时,钢杆的另一端会向下移动。
设钢杆的长度为L,当钢杆的一端向上提升h时,另一端将向下移动Lh/2。
因此,当钢杆的一端向上提升1m时,另一端将向下移动6m×1m/2=3m。
由于钢杆的中间点与提升端的距离为3m,所以钢杆的中间点将向下移动3m/2=1.5m。
但是,由于钢杆的另一端保持不动,所以钢杆的中间点实际上只向下移动了1m/2=0.5m。
大学结构力学知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51

大学结构力学知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单选题]试对图示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
class="fr-fic fr-dii cursor-hover">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B)几何可变C)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答案:A解析:2.[单选题]图a所示结构,EI=常数,取图b所示体系为力法基本体系,则下述结果中错误的是class="fr-fic fr-dii cursor-hover">A)B)class="fr-fic fr-dii">C)class="fr-fic fr-dii">答案:C解析:3.[单选题]图示结构AB杆杆端弯矩MBA(设左侧受拉为正)为class="fr-fic fr-dii cursor-hover">A)PaB)-3PaC)3PaD)2Pa答案:C解析:4.[单选题]叠加原理用于求解静定结构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应变是微小的B)位移微小且材料是线弹性的C)位移是微小的D)材料是理想弹性的答案:B解析:5.[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的单位荷载根据计算方便进行假设B)虚功原理包括平衡条件和几何条件C)虚功中的位移状态是不能进行虚设的D)利用一个假定的虚拟单位力状态可能求出多个位移答案:B解析:6.[单选题]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是A)单根杆件B)杆件结构C)板壳结构D)实体结构答案:B解析:7.[单选题]设同跨度的三铰拱和曲梁,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同一位置截面的弯矩Mk1( )和Mk2( )之间的关系为( )。
A)Mk1>Mk2B)Mk1=Mk2C)Mk1<Mk2D)无法判别答案:C解析:8.[单选题]图示刚架支座A处的水平反力为(设向左为正)class="fr-fic fr-dii cursor-hover">A)10kNB)20kNC)5kND)6.67kN答案:D解析:9.[单选题]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为 。
结构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结构力学研究的是什么?A. 横截面形状B. 结构设计C. 结构变形和受力关系D. 断裂力学2. 在静力平衡条件下,一个受力结构的总力和总力矩是否为零?A. 是B. 否3.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是什么?A. 结构材料是均匀、各向同性的B. 结构受力状态是非线性的C. 结构的变形是正比于外力作用下的D. 结构的变形只能是线弹性的4. 一根悬臂梁在悬臂端受到的弯矩最大是在哪个位置?A. 梁的中点B. 梁的一端C. 梁的两端之间的某个位置D. 梁的支点处5. 刚度是衡量什么物理量的指标?A. 应变B. 位移C. 力D. 弯矩二、填空题1. 弹性模量是材料的________力学性质。
2. 杆件在轴向受力作用下长度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________。
3. 当材料达到屈服强度时,它会发生________变形。
4. 对于相同截面积的杆件,材料弹性模量越大,其刚度________。
5.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的方向。
三、计算题1. 一个长度为3m、截面积为0.1m²的悬臂梁,承受均匀分布在梁上的荷载为1000N/m。
求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
2. 一根长度为4m的梁,在其一端受到1000N的力作用。
已知该梁的截面积为0.2m²,弹性模量为200GPa。
求梁在作用力作用下的最大挠度和梁的变形方程。
四、解答题1. 简述静力平衡条件的基本原理。
2. 概述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
五、答案选择题:1. C2. A3. A4. D5. B填空题:1. 力学2. 轴向变形3. 塑性4. 越大5. 纤维计算题:1. 最大弯矩:900 N·m,最大挠度:0.05 m2. 最大挠度:0.02 m,梁的变形方程:y = 0.0005x³ + 0.0025x² + 0.002x解答题:1. 静力平衡条件要求一个结构在受力时总力和总力矩为零。
结构力学相关知识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相关知识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擅自存放易燃易爆品是()红线。
A、维保B、行车C、通用D、客运正确答案:C2、施工负责人负责()、恢复设备状态A、出清作业区域B、跟踪施工过程C、跟进技术方案D、检查工作进度正确答案:A3、地铁车站按功能划分,可分为一般车站和()。
A、地下站B、地面站C、换乘车站D、高架站正确答案:C4、自然周为周期编制的计划,作为月计划的补充,未纳入月计划的周期性、日常维保作业及临时生产安排等施工,申报()A、日补充计划B、月计划C、周计划D、临时补修计划正确答案:C5、疏散平台()侵入限界。
A、允许B、可以C、不得D、应该正确答案:C6、()负责区间疏散平台及其附属的扶手栏杆和钢楼梯等。
A、机电专业B、轨道专业C、轨道委外D、土建专业正确答案:D7、人员进入有气体灭火保护的房间内,应将气体灭火状态转为()A、半自动B、常开C、手动D、自动正确答案:C8、运营期间,模板、混凝土掉块落至钢轨上,进入轨行区,申请利用行车间隔将异物()A、取出B、放在疏散平台上C、固定D、破碎正确答案:A9、车站由()、站台层、出入口、风道、风亭、应急疏散通道等组成。
A、站厅层B、COCCC、盾构D、OCC正确答案:A10、盾构区间由()拼装而成,含有以下部件/构造:螺栓、注浆孔、嵌缝等。
A、预制混凝土管片B、预制混凝土衬砌C、现浇衬砌D、现浇混凝土管片正确答案:A11、黄色预警为单次监测变形值和总变形值或双控指标达到控制值的2/3,或双控指标之一达到控制值的(),而且有新的变化出现的情况。
A、0.7B、0.85C、0.9D、0.8正确答案:B12、轨行区在地面及以上时,可能会存在部分区域有抛物落物至区间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为消除隐患,一般会在该区域安装()A、防抛落物棚B、支架C、接触网D、声屏障正确答案:A13、道床下积水导致道床起拱常用的工器具不包括()A、水准仪+塔尺B、木塞C、注浆机D、环氧树脂正确答案:B14、区域应急抢险队伍原则上须满足“运营时间段分钟响应到位A、30B、20C、10D、40正确答案:A15、边坡挡墙日常巡检周期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图示结构的M、Q图。
d=2m。
(20分)二、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对称结构M图。
EI=常数。
(20分)三、作图示梁的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作用下的值。
(12分)一、(20分)支座反力20KN®, 10KN, 20KN¯, 10KN 每个图形10分,每根杆2分M 图 (KN.m )Q 图 (KN)每根杆符号错扣1分二、. (20分)2分)(3分)力法方程 0 IP 111=∆+X δ(2分)(2分)(2分)系数: ;3/2311EI l =δ (2分);24/4IP EI ql -=∆ (2分) 解得: 16/1ql X = (1分) 最后弯矩图M 图ql 2/163ql 2/32ql 2/163ql 2/32(4分)选择其它基本体系可参照以上给分。
三、 (12分)1m 1mDEFGM B 影响线 C 1m+AB(7分)mKN M B .851100201321301121-=⨯-⨯⨯⨯+⨯⨯⨯-= (5分)图6三、计算题(共 60 分)1、作图7示刚架弯矩、剪力图。
(15分)4、用力法解图10示刚架,并作刚架的最后弯矩图。
图10四、作图题(本题15分)作图示刚架的轴力,剪力,弯矩图六、计算题(本题15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四、作图题(本题15分)作图示刚架的轴力,剪力,弯矩图解:(1)求解支座反力由,得由,得由,得(2)作内力图六、计算题(本题15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解:图示结构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结构如下图:列力法方程:解得:杆端弯矩:,,,五、作图示结构、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图示结构在移动集中荷载作用下截面K弯矩的最大值(绝对值),已知P=10kN。
(15分)五、(18分) P=10KN的影响线(5分)的影响线(5分)(5分)四、(本大题4分)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十、(本大题10分)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M图。
EI=常数,不考虑链杆的轴向变形。
十一、(本大题18分)试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刚架的弯矩图。
EI=常数。
(计算二轮)四、(本大题4分)几何不变,有一个多余约束。
(4分)十、(本大题10分)∆l3EI22M图∆l3EI22δ11312=l EI/,∆∆122c=-/,X EI l1332=∆/(10分)十一、(本大题18分)(12分)78.9267.1959.383.918.449073.1316.88M图(kN⋅m) (6分)二、P=1在如图所示的静定多跨梁ABCD上移动。
(1)作截面E的弯矩影响线;(2)画出使M E(3)当可动均布荷载q=5kN/m 时,求M Emax的值。
2m 2m 2m四、用力法计算如图所示刚架,画M图,EI=常数。
DEI 6mA B C6m 6m六、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如图(a)所示连续梁,画M图,EI=常数。
固端弯矩表如图(b)所示。
(a) (b)2kN·m 8kN qAD A BlP4m 8m 3m 3m M F AB=-1/12·ql 2M F BA =1/12·ql 2A P BM F AB=-3/16Pl二、解:1、M E的影响线(m)2/32/3 2/32、M Emax的最不利布置如图(a);M Emin最不利布置如图(b);(a)(b)3、M Emax=∑qω=5×1/2×2/3×3=5kN·m四、解、1、一次超静定,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如图(a)2、列力法方程:δ11•x1+△1P=03、作M1图,如图(b);作M P图,如图(c)4、计算δ11、△1Pδ11=1/2EI×1/2×6×6×4+1/EI×6×6×6=252/EI△1P=1/EI×6×36×6=1296/EI5、解方程:X1=-△1P/δ11=-1296/252=-5.14kN6、作M图,如图(d)(a) (b)基本体系M1(m)61 1(c)36 M P(kN·m)六、解:(1)计算转动刚度与分配系数(令EI=1)S BA=4i BA=4×1/4=1,S BC=4i BC=4×2/8=1, S CB=4i CB=4×2/8=1,S CD=3i CD=3×3/6=1.5μBA=0.5, μBC=0.5, μCB=0.4, μCD=0.6(2)计算固端弯矩:M F BC=-M F CB=-1/12×ql2=-1/12×3×82=-64(kN·m)M F CD=-3/16×Pl=-3/16×8×6=-9(kN·m)(3)分配与传递:0.5 0.5 0.4 0.64.57 9.14 -9.13 15.94 -15.94(4)画M图(kN·m)11.46三(本大题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图示体系为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7.(9 分)试用力矩分配法求作图示结构弯矩图(计算两轮),EI=常数,F P = 28 kN。
S3i4i4i3im3/74/74/73/7M f0.0021.00-28.0028.000.000.00M m-8.00-16.00-12.00& 6.438.57 4.28M C-1.22-2.45-1.830.520.70M0.0027.95-27.9513.83-13.830.0027.9 13.813.5 35.1四(本大题4分)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七(本大题8分)已知图示结构的M图, 作F Q , F N图。
八(本大题10分)作图示结构F Q B左,M F的影响线。
九(本大题12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并作图示对称结构的M图。
已知:q=40 kN/m 各杆EI相同。
M (kN·m)F=17一、几何组成分析: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七、内力图如下所示八、影响线如下所示九、按对称性取半进行计算Q B 1图一、(本大题14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可利用对称性),并作弯矩图。
已知各杆EI=常数。
二、(本大题5分)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三根链杆连接两刚片,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分析(3分) 结论(3分)三、 (本大题14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可利用对称性),并作弯矩图。
已知各杆EI =常数。
解:半结构3分)30.754BA EI S EI ==,3 1.52BF EIS EI ==0.7510.75 1.53BA μ==+, 1.520.75 1.53BF μ==+(分配系数3分)图(kN·m)M (3分)三 分析计算题(4小题,共计50分)1 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说明分析过程并作出结论。
(5分)2 作图示简支梁M C 、F QC 影响线,并求图示移动荷载作用下截面C的最大弯矩值。
(13分)40kN 60kN 20kN 30kN (固端弯矩2分) (分配2分) (结论1分)3m 9m3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其M图,EI为常数。
(18分)20kN/m6m三分析计算题(4小题,共计50分)1 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说明分析过程并作出结论。
(5分)常变体系(5分)2 作图示简支梁M C、F QC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作用下截面C最大弯矩值。
(13分)①作梁M C、F QC影响线(6分)②判断移动荷载的最不利位置(2分)③求移动荷载作用下M CMAX(5分)+ M C影响线3/4(+) F QC 影响线1/43 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并绘其M 图,EI 为常数。
(18分)①选取力法基本结构如图(1分) ②力法方程(1分) 01111=∆+P X δ ③求系数和自由项(3+3分) EI 36011=δ,EIP 93601-=∆ 6m 240 240 84X 1 X 1=1基本结构 M 1图(m) M P 图(kN.m) M 图(kN.m)(2+2分)④求X1(2分) X 1= 26kN2、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对称结构的M 图。
已知:40/q kN m =,各杆EI 相同。
(15分)mkN M C .5.2424330452047604940max=⨯+⨯+⨯+⨯=m kN M C .5.2374530472049604340=⨯+⨯+⨯+⨯=、解:取半结构分析:33BA EI S =⨯,33BC EI S =⨯,2463BD EI EIS =⨯=3/8BA μ=,3/8BC μ=,1/4BD μ=固段弯矩2120.12FDBql MkN m =-=-,2120.12F BD ql M kN m==分配过程:2 2.91.AB B M i kN m θ==,4 5.82.BE B M i kN m θ==, 2.91.EB M kN m =由0B M =∑,有0BA BE BC M M M ++=,所以11.64.BC M kN m =- 由0C M =∑,有0CB CD M M +=,所以16.CB M kN m =BC 杆中点处弯矩大小为:210.18.28BC CB M M ql kN m-+-+=作弯矩图:4、图示结构,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时(先处理法,计轴向变形),请标注编码,并给出各单元的定位向量。
(10分)4、解:15472、请用力矩分配法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并求D 点竖向位移。
(25分)2、解:分配系数323,,2/3,1/3 88BA BC BA BCEI EIS Sμμ⨯⨯====固端弯矩233328148,1258 161682F FBA BCPl qlM M⨯⨯====-+⨯=-分配弯矩''21(100(5848))220/3,(100(5848))110/3 33BA BCM M=⨯--+==⨯--+=取如下图所示的静定结构,在D 点施加单位荷载后弯矩图如下1利用图乘法,计算D 点位移:112228122(212221.332)86412363D EI EI EI ⨯∆=⨯⨯⨯+⨯⨯+⨯-⨯⨯⨯⨯求得D ∆↑204.45=()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