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11

合集下载

交换机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

交换机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

2S3600系列交换机路由协议——OSPF的配置一组网需求:所有设备运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路由协议,且均在骨干区域中,PC-1和PC-2之间可以互访。

二组网图:三配置步骤:SwitchA配置:1 创建(进入)vlan10,并将端口E0/2加入vlan10[SwitchA]vlan 10[SwitchA-vlan10]port Ethernet 0/22 创建(进入)vlan接口10,并配置IP地址[SwitchA]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SwitchA-Vlan-interface10]ip add 10.1.1.2 255.255.255.03 创建(进入)vlan100,并将端口E0/1加入vlan100[SwitchA]vlan 100[SwitchA-vlan100]port Ethernet 0/14 创建(进入)vlan接口100,并配置IP地址[SwitchA]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0[SwitchA-Vlan-interface100]ip add 100.1.1.1 255.255.255.05 启动并配置OSPF协议[SwitchA]ospf[SwitchA-ospf]area 0[SwitchA-ospf-area-0.0.0.0]network 10.1.1.0 0.0.0.255[SwitchA-ospf-area-0.0.0.0]network 100.1.1.0 0.0.0.2556 向ospf中引入直连路由[SwitchA-ospf]import-route directSwitchB配置:1 创建(进入)vlan10,并将端口E0/2加入vlan10[SwitchB]vlan 10[SwitchB-vlan10]port Ethernet 0/22 创建(进入)vlan接口10,并配置IP地址[SwitchB]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SwitchB-Vlan-interface10]ip add 10.1.1.2 255.255.255.03 创建(进入)vlan200,并将端口E0/1加入vlan200[SwitchB]vlan 200[SwitchB-vlan200]port Ethernet 0/14 创建(进入)vlan接口200,并配置IP地址[SwitchB]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0[SwitchB-Vlan-interface200]ip add 200.1.1.1 255.255.255.05 启动并配置OSPF协议[SwitchB]ospf[SwitchB-ospf]area 0[SwitchB-ospf-area-0.0.0.0]network 10.1.1.0 0.0.0.255[SwitchB-ospf-area-0.0.0.0]network 200.1.1.0 0.0.0.2556 向ospf中引入直连路由[SwitchB-ospf]import-route direct四配置关键点:1.缺省情况下,在没有指定设备的router id即路由器ID号时,如果有LoopBack 接口地址,系统就选IP地址数值大的LoopBack地址作为路由器ID号;如果没有配置LoopBack接口地址,则选IP地址数值最大的VLAN接口地址做为路由器ID号。

OSPF路由协议

OSPF路由协议

OSPF路由协议及其基本原理
1.3 OSPF 的五个类型的报文: 链路状态更A,路由器使用扩散技术来传递
LSA。LSA 有很多类(路由器、网络、概括和外部等),这些都会在后文中详细介绍。 链路状态确认(Link State Acknowledgement)报文:确认链路状态更新报文。这种应答使 OSPF 的扩散过程更可靠。
《局域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
网络互联设备基础实验
OSPF路由协议
• 1. OSPF路由协议及其基本原理 • 2.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
OSPF路由协议及其基本原理
1.1 OSPF 的由来: Internet最早使用RIP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适合小型网络系统。但是在网络数目增多时存
1.3 OSPF 的主要工作流程: (4)在协议工作过程中路由器必须发送路由器链路通告,如该路由器为DR,它还必须
发送网络链路通告,如路由器为区域边界路由器,路由器要将接收自其他区域(包括骨干区域) 的路由信息整理后(形成汇总链路通告)送入本区域,以上这些信息仅在一个区域内传播。对于 由AS 边界路由器产生的AS 外部链路通告,AS 内的每个路由器都要获知,也就是说,该信息要 传播到AS 的每个角落。
OSPF路由协议及其基本原理
1.2 OSPF 的基本原理: OSPF 使用IP 协议中的服务类型(TOS)参数控制传输报文的服务质量。对于不同服务类型
的报文来说,它们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参数,如延迟,带宽以及丢失率等。OSPF根据不同的报 文类型计算不同的路径。当两点间有多条成本相同的路径时,OSPF在路由表中保留并轮流使用 这些路径,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OSPF支持各种灵活的IP 子网配置方式,由OSPF 传播的路 由都有目的和掩码两部分,所以同一个网络内的不同子网可以有不同长度的掩码,即变长子网掩 码(VLSM)。数据包被路由到最长前缀匹配之处。主机被认为是全部匹配的子网。为了确保路 由器信息可靠地进行交换,OSPF路由器间要相互认证(Authentication),只有可信的路由器 才能加入路由信息的交换中来。OSPF可以采用多种认证方式,不同区域内的认证方式可以不同。 这样,一些区域可能采用更加严格的认证手段。OSPF 还可以有效地使用从EGP 得到的路由信息, 在本AS内传播。

H3C路由器OSPF路由协议配置

H3C路由器OSPF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五路由协议配置(二)1MSR系列路由器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1.1组网需求:PC1和PC2通过Router A和Router B通过OSPF路由协议实现互连互通。

设备清单:PC两台、MSR系列路由器2台1.2组网图:Router A 配置//进入S0/0、E0/0接口视图,配置IP地址及掩码#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interface Ethernet0/0ip address 2.2.2.1 255.255.255.0#//启动ospf协议,并设置路由器的router idospf 1 router-id 1.1.1.1// 创建区域0,在接口S0/0、E0/0使能OSPFarea 0.0.0.0network 1.1.1.0 0.0.0.255network 2.2.2.0 0.0.0.255#RouterB配置#//配置接口的IP地址及掩码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1.1.2 255.255.255.0#interface Ethernet0/0ip address 3.3.3.1 255.255.255.0#//启动ospf协议,并设置路由器的router idospf 1 router-id 2.2.2.2// 创建区域0,在接口S0/0、E0/0使能OSPFarea 0.0.0.0network 3.3.3.0 0.0.0.255network 1.1.1.0 0.0.0.255#1.4配置关键点:1)首先保证路由器A可以ping通路由器B,只要互连接口处于同一网段即可。

2)在系统视图下启动OSPF协议,使用命令ospf 1 ,其中数字“1”表示ospf的进程号,可以在同一设备上启动多个ospf进程,每个进程维护独立的路由表。

3)OSPF协议在接口上生效,如果在路由上启动了ospf协议,但没有在接口使能,则不会生成RIP的路由信息。

OSPF_协议的解析及详解

OSPF_协议的解析及详解

OSPF_协议的解析及详解OSPF协议的解析及详解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IP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

本文将对OSPF协议进行解析和详解,包括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路由计算算法、协议报文格式以及配置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1.1 OSPF协议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计算最短路径,并维护路由表。

它基于Dijkstra算法,具有快速收敛、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1.2 OSPF区域OSPF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ABR)连接。

区域之间通过区域边界路由器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1.3 OSPF邻居关系OSPF通过建立邻居关系来交换路由信息。

邻居关系的建立是通过Hello报文来实现的,Hello报文中包含了路由器的标识、优先级、网络类型等信息。

二、工作原理2.1 OSPF路由计算OSPF使用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

每个路由器维护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LSDB),其中保存了所有邻居路由器发送的链路状态信息。

根据LSDB中的信息,路由器计算出最短路径树,并更新路由表。

2.2 OSPF的路由选择OSPF使用最短路径优先(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来选择最优路径。

SPF算法考虑了路径的成本(Cost),成本越低的路径被认为是最优路径。

2.3 OSPF的路由更新OSPF使用链路状态通告(Link State Advertisement,LSA)来更新路由信息。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会生成LSA,并向邻居路由器发送更新信息。

邻居路由器收到LSA后,更新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并重新计算最短路径。

三、协议报文格式3.1 Hello报文Hello报文用于建立邻居关系。

它包含了路由器的标识、优先级、Hello间隔等信息。

OSPF配置步骤

OSPF配置步骤

OSPF配置步骤1、设备配置将OSPF模块加载到网络设备上,并启用和配置路由协议,如果要使用指定路由协议,必须先进行配置。

2、配置Router IDRouter ID是使用OSPF协议进行通信的路由器节点的标识,在路由器中是唯一的,它必须在OSPF配置的初始步骤中显式定义,无法由系统选择。

可以使用任何32位的IPv4地址,通常是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或者一个特定的Loopback地址。

3、定义网络网络是OSPF划分子网关系和路由器节点间连接点之间的逻辑连接。

定义网络时,需要指定一个“主机”IP地址,它将决定路由器节点间连续网络之间接口上启用OSPF的哪一方。

4、指定区域通过区域可以将路由器分割为一个或多个网络拓扑,以便管理路由条目的传输和收集。

OSPF协议分为区域型、网络型和主机型,每种类型运行不同的OSPF协议。

5、定义路由器节点路由器节点是OSPF网络中的分隔点,连接网络的另一部分。

在网络中,每一个路由器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关联拥有不同或相同网络地址部分网络范围的路由器节点6、设置网络拓扑结构在网络设置完成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设置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内网、外网、跨网等。

此外,还可以添加OSPF路由记录以控制流量,以及管理拓扑路由器之间的OSPF链路。

7、OSPF安全配置OSPF安全配置是重要的,可以防止“联盟”路由器的攻击,以及“源路由”攻击,让网络免受外界的威胁,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8、OSPF性能调整OSPF性能调整可以通过更改链路延迟,使用加权路由等方式来调整,以优化OSPF网络的通信效率和性能。

9、运行测试测试OSPF有效性并验证配置的正确性,以保证OSPF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测试过程中可以检查配置、状态和链接数据,以确保正确的路由决策和稳定的通信结果。

e-compass网络实验课程设置

e-compass网络实验课程设置

1. 交换技术部分1) 基础配置:系统命名、重启,视图切换,配置文件显示,删除及存储2) 用户及口令建立,访问权限设定3) 端口基本属性配置,包括:端口开启关闭控制,速率设定,工作方式,网线类型,流控开启关闭4) 端口汇聚的应用5) MAC地址表以及ARP协议的管理和查看,MAC地址与端口的绑定6) MAC地址与IP地址的绑定7) VLAN基础配置:VLAN命名,端口划分与类型设定,VLAN接口IP地址设定8) VLAN端口TRUNK属性的应用9) VLAN端口TRUNK属性的应用10) VLAN间静态路由配置11) VLAN间动态路由配置,包括:RIP及OSPF协议12) 作为DHCP-RELAY的应用配置13) 生成树协议STP和RSTP的配置14) 基于流的端口镜像配置15) 流量控制与队列调度16) ACL包过滤的基本应用17) ACL包过滤的高级应用18) ACL包过滤的二层应用配置2. 路由技术部分1) 基础配置:系统命名、重启,视图切换,配置文件显示,删除及存储2) 用户及口令建立,访问权限设定3) 端口配置:端口开启关闭,IP地址设置,速率以及工作方式的设定4) 同步串口PPP协议,HDLC协议的配置5) PAP验证的应用6) CHAP验证的应用7) 地址转换NAT的应用8) 内部网通过NAT对外提供WWW服务的配置9) 子接口的配置及VLAN路由的应用10) 作为DHCP-SERVER的使用配置11) 静态路由配置以及路由表的查看12) RIP路由协议的配置13)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14) 包过滤访问控制列表的基本应用15) 包过滤访问控制列表的高级应用16) 路由可靠性的接口备份17) 路由冗余VRRP协议的应用18) GRE隧道传输协议的应用19) L2TP二层隧道传输协议的配置20)网络安全协议IPSEC的高级应用3. 网络安全技术部分1) 基础配置:系统命名、重启,视图切换,配置文件显示,删除及存储2) 用户及口令建立,访问权限设定3) 端口配置,包括:端口开启关闭,状态显示,速率以及工作方式的设定IP地址的设置,MTU和ARP协议的应用4) 防火墙工作模式设定,安全区域划分,区域所属接口设定,区域信息显示,域间视图的切换5) 访问控制列表的基本应用以及生效时间段的设定6) 访问控制列表的高级应用7) 基于MAC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8) 配合ACL的包过滤应用以及黑名单的应用9) MAC地址和IP地址的绑定10) NAT的应用,包括:一对一以及多对多的地址转换11) NAPT的应用:多对一地址转换12) 内部服务器通过NAT对外提供WWW服务的配置13) 攻击防范应用,包括:LAND攻击,SYN FLOOD攻击,地址扫描攻击,IP欺骗攻击,ICMP FLOOD攻击14) IP报文统计,域连接数量,连接速率的监控15) FTP SERVER的应用16) 日志维护的应用,包括:攻击防范的日志以及根据ACL规则的日志17) 逻辑子接口的配置18) PPP协议的基本应用19) 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以及路由表的查看4. 网络应用部分1)域名服务器的配置2)配置DNS服务器3)SMTP通信过程及电子邮件传递协议4)TCP/IP互联网上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5)Web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6)IIS的基本配置及安全性控制的方法7)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实验8)利用SSL实现安全数据传输9)FTP系统基础实验及配置10)模拟FlashGet实验11)分布式聊天工具实验12)黑客口令攻击实验13)视频加密与解密。

OSPF协议原理与配置详解

OSPF协议原理与配置详解

网络类型
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
链路层封装 PPP/HDLC协议
广播网络(broadcast )
链路层封装 Ethernet/FDDI/Token Ring
网络类型
NBMA网络(Non-Broadcast Multi-Access)
FR/ATM/X.25
点到多点网络(point-to-multipoint)
等值路由:OSPF支持到同一目的地址的多 条等值路由。在RIP中也有。
OSPF协议概述(3)
路由分级:OSPF使用4类不同的路由,按 优先顺序分别是:区域内路由、区域间路由、 第一类外部路由、第二类外部路由。
支持验证:它支持基于接口的报文验证以 保证路由计算的安全性。
组播发送:OSPF在有组播发送能力的链路 层上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报文,即达到了 广播的作用,又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其他 网络段设备的干扰。(224.0.0.5)
OSPF和RIP的比较(2)
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 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而RIP不 管网络拓扑有无发生变化,路由器之间都 要定期交换路由器表的信息。
基本的OSPF协议
Router ID:一个32bit的无符号整数,是一 台路由器的唯一标识,在整个自治系统内 惟一。一般是手工配置。
由32位数组成,在AS内唯一。这个Router ID 一般需要手工配置,一 般将其配置为该路由器的某个接口的IP地址。由于IP地址是唯一的,所 以这样就很容易保证Router ID 的唯一性。在没有手工配置Router ID 的 情况下,一些厂家的路由器支持自动从当前所有接口的IP 地址自动选举 一个IP 地址作为Router ID。
的路由。

OSPF路由协议配置55620

OSPF路由协议配置55620

1.实验目的1.掌握OSPF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2.熟悉DR的选举原理和配置;3.了解多区域OSPF的原理和配置;4.尝试根据协议原理设计实验过程;5.利用现有的链接完成图示的物理链接2.实验环境(软件条件、硬件条件等)3台MSR3040路由器、一台MSR5060路由器、3台S3610交换机、12台pc;3.实验原理与方法(架构图、流程图等)【OSPF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1]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

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

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

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OSPF邻居关系】邻接关系建立的4个阶段:1.邻居发现阶段2.双向通信阶段:Hello报文都列出了对方的RID,则BC完成.3.数据库同步阶段:4.完全邻接阶段: full adjacency邻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都是靠Hello包完成的,在一般的网络类型中,Hello包是每经过1个HelloInterval发送一次,有1个例外:在NBMA网络中,路由器每经过一个PollInterval 周期发送Hello包给状态为down的邻居(其他类型的网络是不会把Hello包发送给状态为down的路由器的).Cisco路由器上PollInterval默认60s Hello Packet以组播的方式发送给224.0.0.5,在NBMA类型,点到多点和虚链路类型网络,以单播发送给邻居路由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实验目的掌握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观察LSA生成情况掌握域间路由聚合准备知识OSPF协议概述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

与RIP相对,OSPF 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OSPF协议使用的是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利用链路状态通告(Link State Advertisement,LSA)得到的信息来计算到每一个目标网络的最短路径。

每一台路由器将会对区域中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一个完整的观察,以自身为根生成一个树,并有到达每个目的网段的完整路径。

2、LSA的分类及格式type=1:Router-LSA(路由器LSA),由路由器生成,描述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和花费,传递到整个区域(ABR对不同的区域生成不同的Router-LSA,在对应的区域内传播)。

type=2:Network-LSA(网络LSA),由DR生成,描述本网段的链路状态,传递到整个区域。

type=3:Net-Summary-LSA(网络聚合LSA),由ABR生成,描述到某区域内某一网段的路由信息,传播到相邻的区域。

type=4:ASBR-Summary-LSA(ASBR聚合LSA),由ABR生成,描述了ASBR的信息,传播到相关区域。

type=5:AS-External-LSA(AS外部LSA),由ASBR生成,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传递到整个AS(stub区域除外)。

2、区域OSPF协议将整个自治系统(AS)分为若干个区域。

规定:区域0是一个OSPF网络中必须具有的区域,称为骨干区域。

其它所有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连接在一起。

通常也称为区域直径不超过3。

3、路由器标识(Router ID)Router ID是一个32bit的数字,它在自治系统中被用来惟一识别路由器。

缺省时,OSPF 协议使用最高的回送接口(Loopback接口)地址作为RID,若Loopback接口没有被设置,则使用物理接口上最高的IP地址作为RID。

使用Loopback 接口的好处是它是逻辑接口,比物理接口稳定,不会因为接口故障而产生新的RID。

使用Loopback接口的另一个好处是允许管理员手工分配RID。

Loopback 是一种纯软件性质的虚拟接口,任何送到该接口的网络数据报文都会被认为是送往路由器自身的。

Loopback 接口一旦被创建,将一直保持Up 状态,直到被删除。

4、OSPF进程号(process-id)OSPF路由进程process-id必须指定范围在1-65535。

process-id只在路由器内部起作用,不同路由器的process-id可以不同。

域间路由聚合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 ABR)将某区域的路由信息生成type=3的LSA传到相邻的区域时,通常都会先将路由进行聚合(也就是将多个子网的路由整合成一条或若干条),以减少LSA的数量。

网络拓扑图编址方案RTA:S0 172.16.1.1/24, F0 192.168.1.1/24 Loopback 1.1.1.1 RTB:S0 172.16.1.2/24, S1 172.16.2.2/24, F0 192.168.2.1/24 Loopback 2.2.2.2 RTC:S1 172.16.2.1/24, F0 192.168.3.1/24 Loopback 3.3.3.3 F0端口的IP地址每组不同,且已经配置好,请同学们自己登录路由器查看,填写到编址方案中(本编址方案中给出对应第一组的F0端口地址)。

注意:F0端口的IP地址不能随意更改。

配置Loopback接口后,它的IP将成为路由器的RouterID。

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1、配置步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 ospf [进程号]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网络号] [反子网掩码] area [区域号]以下以RTB为例,其它的类似(1)、根据编址方案给出的IP将serial端口配置好。

(具体配置省略)(2)、配置回送接口RTB(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TB(config-if)#ip address 2.2.2.2 255.255.255.255 //注意:掩码为32位,该接口不属于任何的网络。

RTB(config-if)#no shutdownRTB(config-if)#exit(3)、启动OSPF路由协议RTB(config)#router ospf 100RT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RT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0.0.0.255 area 0RT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32、查看分析结果(以RTB为例)(1)、查看路由表:RTB#show ip route172.16.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172.16.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 //与S0端口直连的路由C 172.16.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O IA 192.168.1.0/24 [110/782] via 172.16.1.1, 00:01:42, Serial0 //OSPF协议产生的路由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O IA 192.168.3.0/24 [110/782] via 172.16.2.1, 00:01:38, Serial1//C代表的是直连路由,O代表OSPF协议产生的,IA代表是域间路由(2)、查看LSDB:RTB #show ip ospf databaseOSPF Router with ID (2.2.2.2) (Process ID 100)Router Link States (Area 0) //区域0中type=1的LSALink ID ADV Router Age Seq# Checksum Link count1.1.1.1 1.1.1.1 1146 0x80000003 0x6BD6 22.2.2.2 2.2.2.2 112 0x80000009 0x739B 43.3.3.3 3.3.3.3 112 0x80000002 0x6BD1 2Summary Net Link States (Area 0) //区域0中type=3的LSALink ID ADV Router Age Seq# Checksum192.168.1.0 1.1.1.1 1258 0x80000001 0xBDA8192.168.2.0 2.2.2.2 1117 0x80000001 0xABB8192.168.3.0 3.3.3.3 103 0x80000001 0x99C8Router Link States (Area 3) //区域3中type=1的LSALink ID ADV Router Age Seq# Checksum Link count2.2.2.2 2.2.2.2 1127 0x80000001 0xA844 1Summary Net Link States (Area 3) //区域0中type=3的LSALink ID ADV Router Age Seq# Checksum172.16.1.0 2.2.2.2 1127 0x80000001 0x768C172.16.2.0 2.2.2.2 1001 0x80000001 0x6B96192.168.1.0 2.2.2.2 1127 0x80000001 0x5401192.168.3.0 2.2.2.2 103 0x80000001 0x3E15//RTB是区域边界路由器,所以它能接收到区域0和区域3的LSA。

(3)、查看OSPF接口信息:Router#show ip ospf interface(4)、查看邻居状态:Router#show ip ospf neighbor(5)、OSPF事件的监控:Router#debug ip ospf event(6)、OSPF数据包监控:Router#debug ip ospf packet(7)、OSPF邻接建立过程监控:Router#debug ip ospf adj域间路由聚合1、配置命令格式:Router(config-router)#area [区域号] range [聚合地址] [掩码]在ABR RTA上将区域0的两条路由172.16.1.0/24和172.16.2.0/24聚合,生成一条type=3的LSA传递到区域2中,配置如下:域间路由聚合RTA(config)#router ospf 100RTA(config-router)#area 0 range 172.16.0.0 255.255.0.0RTA(config-router)#end2、查看分析结果(RTA为例)(1)、查看路由表:RTA#show ip route172.16.0.0/16 is variably subnetted, 3 subnets, 2 masksO 172.16.0.0/16 is a summary, 00:00:20, Null0 //产生了一条聚合路由……(2)、查看LSDB:RTA#show ip ospf database……Summary Net Link States (Area 2)Link ID ADV Router Age Seq# Checksum172.16.0.0 192.168.1.1 12 0x80000001 0x887C//区域0的两条路由172.16.1.0/24,172.16.2.0/24已经被聚合成172.16.0.0/16 ……思考题1、在本实验中,RTB的LSDB中含有哪些LSA?请列举出来,并对LSA进行分析。

(分析内容:LSA属于哪一类;是哪个区域的LSA;由谁生成等等)2、在RTC上进行域间路由聚合后,它的LSDB有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