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

合集下载

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

Chapter 21The Failure of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in Germanyand the Rise of Hitler, 1920----1934PP.192右2段—194左1段魏玛德国看起来获得了力量。

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纳粹在任何有贫困存在的地方都在赢得支持者。

即使是在相对繁荣的几个年头里,很多农民也未曾从工业发展中获得好处。

政府因为其短暂的寿命---平均只有8个月---而丧失信誉。

政党似乎沉溺于追逐纯属一党私利的争斗之中。

对于魏玛时期联合政府的不稳定而言,社会民主党肯定难辞其咎。

它宁愿处在反对党的位置,也不愿意参预管理国家的事务。

任何具有社会主义报负同时又参加了联合政府的政党确实都有极大的困难。

联合政府意味着政策方面的妥协。

在任何一个包括中派和温和右派在内的联合政府里,社会民主党都没有希望通过社会主义的措施,他们害怕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合作会使他们在自己的选举基础中丧失信誉;他们的选举基础主要由城市工人和工会成员构成。

从一个参加竞选的政党的观点看,这些策略显然是有成效的,因为他们在国会举手表决时的代表日益增加。

但是,这样的做法所付出的代价是使议会政府丧失信誉,一个排除了国家党和共产党、又没有社会党参加的政府,意味着由中派和主要由温和右派组成的联合政府是少数派政府,会受到社会民主党摆布。

这样,政府里总是存在危机感;从总体上看,组成联合政府的各方,特别是较小的党派,对政府某一特定的不受欢迎的政策会怎样影响自己的支持者的关心,超过了对政府稳定的担心。

这种情况损害了整个议会民主制的地位。

1925年以后,被迫承担了政府责任的中派政党和温和右派政党用来从逻辑上获得稳定和获得大多数的办法看来只有一种,那就是更加向右走。

于是,政府中的右翼控制了中央党,使保守分子、国家党与他们一起加入了联合内阁。

联合内阁也几乎就是“名人”内阁;它依靠总统支持,与共和国议会党派的支持只有松散的联系和依靠。

德国魏玛共和国_The_Weimar_Republic_in_Germany

德国魏玛共和国_The_Weimar_Republic_in_Germany
Freidrich Ebert is the first elected president – the President controls the Army
Reichstag (elected) controls from which is selected based on party percentage (representative parliament)
Chancellor controls the Reichstag Ministers and do as the
Reichstag says.
Basic overview: 1919–1923
At first the Weimar Republic had great difficulties:
Along with two key military officers (General Luddwitz and General Ludendorff) and the paramilitary Friekorps he seized control of Berlin and declaired a new right wing government
Politicians were not necessarily safe in Berlin
Problems 1919-1924
Anger directed at the government for signing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The new constitution reliant on coalition governments, which weakens its power
Weimar Germany (1919-1933)

2017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魏玛共和国

2017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魏玛共和国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魏玛共和国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魏玛共和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魏玛共和国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

1918 年,德国颁布了新宪法,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 年上台执政而结束。

虽然1919 年的魏玛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纳粹党政府在1933 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 年已经名存实亡。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魏玛共和国的特征
特征:
①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

②依然没有摧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被誉为“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魏玛共和国失败的原因
1.综合原因
魏玛共和国悲惨的崩溃,到今天仍然颇受争议。

虽然希特勒按照宪法的机制合法成为德国总理,而他的纳粹党也在1932 年两次议会选举中得到大多数议席,纳粹党被认为在当时还没有足够力量上台。

当一些历史学者尝试将某些意识形态合理化时,他们就在冷战所意味着上述事情的原因与历史分析上意见分歧。

2.经济问题
西方民主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所经历的经济问题是最严重的。

恶性通货膨胀、高失
1。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

魏玛宪法名词解释魏玛宪法是德国在1919年制定的宪法,得名于其制定地魏玛。

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普选国民制定的宪法,也是魏玛共和国的宪法。

魏玛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组织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和国会的职能等。

下面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1. 帝国总统(Reichspräsident):魏玛宪法规定德国的元首为帝国总统,帝国总统由全体公民普选产生。

帝国总统负责行使一部分的行政权力、最高指挥权和外交权。

2. 联邦制(Föderalismus):魏玛宪法采用了联邦制,将德国划分为若干个州(Länder),每个州都保留了部分自治权。

这种分权体制旨在满足各州的利益差异,保障地方的自治。

3. 国会(Reichstag):国会是德国共和国的立法机关,由普选产生的代表组成。

国会行使立法权,并监督政府的行政活动。

4. 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简称SPD):这是德国最大的政党之一,是魏玛宪法制定的重要力量。

SPD主张社会主义和民主制度,并在魏玛宪法中推动了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的条款。

5. 摄政(Reichsverweser):魏玛宪法规定,如果帝国总统因故暂时无法履行职责,摄政将代为行使总统职权。

摄政由国家元老会(Reichsrat)成员中选举产生。

6. 国家元老会(Reichsrat):这是魏玛宪法设立的高级政治机构,由各州政府代表组成。

国家元老会行使对行政和立法事务的监督权。

7. 军队放权(Entmilitarisierung):魏玛宪法规定,德国的武装力量必须服从民主国家的控制。

宪法规定了军队的组织架构、任务和权力限制,旨在避免武装力量对政治局势产生过大影响。

魏玛宪法是德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宪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尽管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但它为德国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为后来的宪法奠定了基础。

魏玛宪法

魏玛宪法

一、魏玛宪法(节录)德国资产阶级在镇压柏林工人一月起义后,便开始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1919年1月19日举行了立宪会议选举。

2月6日,在魏玛召开立宪会议。

2月11日,选举艾伯特为总统。

2月13日组成了以谢德曼为首的政府。

7月31日,会议通过了宪法。

8月11日正式生效。

魏玛宪法宣布德国为共和国,标志着德国历史进入了魏玛共和国时期。

第20条德国国会1由代表德国人民之议员组成。

第21条议员为全体人民之代表。

彼等仅服从其良心,而不受其他请托之约束。

第22条议员由年满20岁以上之男女,依照比例代表选举制,以普遍、平等、直接、秘密之投票选出之。

选举应予星期日或公共休息日举行。

……第25条德国总统得解散国会,但出于同一原因,仅得解散一次。

新选举最迟应于国会解散之第60日举行之。

第41条德国总统由全体德国人民选举之。

凡年满35岁以上之德意志人,均有当选权。

……第43条德国总统任期为7年,连选得连任。

……第47条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部队之最高统帅权。

第48条如某一邦2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

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为恢复公共1原文为Reichstag Reich一字,很难找到确切的中译名。

德意志德国的德文原名是Das Deutsche Reich。

魏玛共和国建立后,帝制虽然取消,但德国的国名仍为Das Deutsche Reich,对Reich一字,此处译作德国,下同。

——编者2原文为Land.德意志帝国时,共有二十五邦(Staat)。

魏玛共和国成立后,Staat改称Land,Land的权力较Staat为小。

Land很难找到合适的中译名,暂仍译为邦。

——编者安宁和秩序,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

为此目的,德国总统得临时将本法第114、115、117、118、123、124和153各条所规定之基本权利全部或部分停止之。

魏玛宪法详述

魏玛宪法详述

魏玛宪法
Weimarer Republik
小组成员: 李兵玉(151927015) 李金桥(151927017) 赖培源(151927014) 讲解:李兵玉
德国宪法的发展延续
第一阶段: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前的宪法
德意志是公元9世纪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的一部分,10世纪时形成为包括300 多个
大小封建领地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是一个仅保留统一外貌的封建割据国家,1806~1814年
德意志处于拿破仑帝国支配之下。拿破仑侵略失败之后,1815年根据维也纳条约组成了德
意志同盟,加入同盟的各邦仍享有完全独立的主权,整个德国并没有改变分裂的状态,充 其量只是一个邦联国家,两个最大的邦——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这种分
裂局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实现国家统一就成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面临的
• 魏玛宪法中如何体现“分权原则”
立法权: 立法机关是联邦议会,由联邦国会和联邦参政会组成。联邦国会议员由 普选产生,任期4年。联邦参政会由各邦政府的代表组成。宪法对立法权的行 驶作了比较复杂的规定,联邦国会有立法、修改宪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但 是,法案须由联邦政府或者联邦参政会提出。联邦参政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否决联邦国会通过的法律。联邦总统有权公布法律,也可以在公布前把法律 交付人民投票表决来否决或者延缓法律的生效。宪法还规定了人民有复决权 和法律创制权。 司法权: 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司法权由联邦法院和各邦法院行使。法官由总统任 命,地位独立,并得终身任职。
• 对1871年宪法的评价: • • 正面:该部宪法作为德国第一部得到真正实施的、统一的资产阶级宪法, 对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发张生产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负面:1871年宪法是混杂着封建残余,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 宪法。

魏玛共和国和二战的ppt

魏玛共和国和二战的ppt

13
Weimarer Verfassung
• Am 6.2.1919, im Nationaltheater in Weimar, Weimarer Nationalversammlung, • Reichsinnenminister Hugo Preuß • erstmals eine parlamentarische Demokratie mit in der Verfassung verankerten liberalen und sozialen Grundrechten • Am 11.8.1919 vom Reichspräsidenten Friedrich Ebert unterzeichnen • die Geburtsstunde der Demokratie, zum Nationalfeiertag bestimmen
17
Untergang ab 1929
Am 30.1.1933 mit der Ernennung Adolf Hitlers
zum Reichskanzler und darauf folgenden Errichtung der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Diktatur
30
Nordafdika 1940 - 1943
• Italien serliedet schwere Rückschläge gegen Briten • General Erwin Rommel unterstützt die Italiener • 8. November 1943: Achsenmächte kapitulieren
11
Bezeichnung
• die Deutsche Republik (die sozialdemokratischen Parteien) • das Deutsche Reich (der Verfassungsrechtler Hugo Preuß) • Weimarer Republik (Adolf Hitler 1929)

魏玛共和国-高一历史

魏玛共和国-高一历史

魏玛共和国-高一历史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

1918年,德国颁布了新宪法,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2、特征:
①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

②依然没有摧毁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被誉为“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原因: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民族复仇情绪抬头。

?希特勒法西斯实力进行欺骗性宣传
②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③教训:在德国这样的国家,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imarer Republik
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是指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
和政体之历史名词。

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崩溃、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

由于共和国的宪法(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是在魏玛召开的国民会上通过的,因此这个共和政府被称为魏玛共和国。

虽然共和国废除帝制,但仍然保留以前的正式国名
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魏玛共和国之名词,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共和国的官方名字。

魏玛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
上台执政而结束。

1918年11月到1919年1月,德国实际上由人民代表议会独裁地统治。

在这三个月内,新政府出奇地表现积极,发布了大量政令,包括农业劳工改革、公务员工会之权利、薪金协议的管制等等。

而后成立了魏玛防卫军(Reichswehr),虽然军队名义上变成共和国军队,但仍然全由昔日帝国军队阶层控制。

于是,军队依然是保守势力,而且独立于政府,对共和国的影响甚巨。

以上的协议,也是令工人阶级在社民党与共产党之政治代表分裂的第一步。

共和国的命运,始终非常受到在政治上落後的德国工人运动影响。

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坚分子往往遇到重大困难,总是凭着机会以感性的忠诚结盟,而不是根据真正的政治需要行事。

1919年1月,柏林的工人企图以更激进、血腥的方法实现议会共产主义,却受到由志愿军人组成的半军事组织自由兵团(Freikorps)镇压。

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大选。

包括独立社民党与共产党的左派政党都是组织松散,结果让温和派夺得大多数议席。

魏玛宪法创造了一个半总统制的共和国,并设置了由比例代表制选出的议会。

民主社会主义及民主政党得到八成选票。

社民党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是魏玛共和国的首任国家总统。

8月11日,艾伯特确认了魏玛宪法,令它在法律上生效。

魏玛宪法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它建立了一个议会民主制、联邦制的共和国。

(下图是魏玛国民议会大楼门口的牌匾)
1920年3月13日,自由兵团发动卡普政变
(Kapp-Lüttwitz Putsch ),占领了柏林并推举右翼记者沃尔夫冈·卡普为总理。

魏玛政府撤退到斯图加特,并提倡展开大罢工。

罢工令经济停顿,故此卡普的政府在短短四天之後宣告崩溃。

1923年,共和政府表示未能应付凡尔赛条约规定之战争赔款,并因此拖欠赔款。

于是,在1月11日,法国与比利时的军队占领了鲁尔区,控制
这个全德国最富饶的工业重镇,并控制当地的矿井与制造业公司。

罢工持续八个月,最後只
是令经济更衰落、入口货物更昂贵。

一百万马克的钞票贬值到当信纸使用的地步
1920年2月,成立不久的德意志工人党改为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亦即纳粹党。

希特勒在1921年7月29日晋升
为党魁。

1921年11月,冲锋队(Sturmabteilung;简
称SA)成立并作为希特勒的私人军队。

1923年11月8日,三千名战斗联盟成员在与埃里希·鲁登道夫协议後,与右翼
政客古斯塔夫·里特尔·冯·卡尔在慕尼黑一所啤酒馆召开会议。

虽然卡尔突然表示不支持他们,但希特勒打断卡尔的演讲,并坚持要发动政变。

鲁登道夫与希特勒宣布成立新政府,并计划在翌日占领该城市。

但最後失败。

希特勒与该三千人都被捕。

希特勒被判监五年,但最後只是坐牢了九个月。

此後,希特勒决定以合法途径登上权力宝座。

(背景为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在1923年担任德国总理,后来从该年到1929年就任外长。

在他当政期间,由于起义减少、经济复苏,所以共
和国能够休养生息。

•施特雷泽曼上台后首先推出地产抵押马克,用以减轻恶性通货膨胀对德国社会与经济的祸害。

由于他坚持拒绝发行更多钞票,所以令问题迎
刃而解。

他为了振兴经济,更减少政府开支、
简化官僚阶级并加税。

•1922年,德国与苏俄签署拉帕罗条约,恢复外交关系。

1925年,施特雷泽曼与协约国签署了洛伽诺公约,恢复了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

而且,德国凭着确认其西部边界,成功与邻国
修好。

在施特雷泽曼的帮助下,德国在1926年加入国际联盟并作为第六个常任会员国。

德国
也停止了裁减军备。

•然而,1920年代初期的德国只是表面繁荣。

它之所以经济复苏,有赖外国贷款,故此渐渐增
加本国国债,并令整体贸易额下跌、失业率上
升。

施特雷泽曼的改革始终是治标不治本,未
能真正令民主制度在德国扎根。

•施特雷泽曼在1929年病逝,魏玛共和国的黄金
•在魏玛共和国的统治末期,德国政治比以前更加不稳定。

布吕宁、冯·帕彭、施莱谢尔与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到3月23日) 共五位总理的政府实际上都是由总统选出来的独裁政权。

随着纳粹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 (NSDAP)全称: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在议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票数,其对政府的影响愈来愈大。

•根据纳粹党的宣传,1月30日——希特勒当选总理的日子被称为“纳粹党夺权日”,一般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统治的开始。

•纳粹党政府采取的一体化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纳粹主义的崛起的原因
•经济问题
西方民主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所经历的经济问题是最严重的。

恶性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与生活质素大幅下降都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1923至29年,德国经济略有复苏,但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引发西方经济严重受创。

由于当时德国非常依赖美国的借贷,故此首当其冲。

•制度漏洞
很多人都相信,1919年定下的魏玛宪法含有数项弱点,令诸如纳粹党是势力容易建立独裁政权,但一个不同的宪法能否阻止纳粹党夺权确是未知之数。

•个人影响
1930至33年期间,总理布吕宁的经济政策颇受争议。

政策令很多德国人认为共和政府刻意减少福利开支和支持极度自由的经济体系。

1925年保罗·冯·兴登堡(PaulLudwigHansAntonvonBeneckendorffundvonHindenburg)元帅,就任共和国第二任总统。

这位支持帝制的将军代表了过去君主专制的德意志帝国,故此难以视他为支持共和国的民主派,但他从来不是纳粹分子。

其实,兴登堡经过一天半的考虑後才在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代表他当时曾经怀疑後者的诚信。

DANKE
德语二班
潘佳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