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膏剂(黑膏药)

合集下载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属硬膏剂,为传统膏剂中的一种。

下面我们就讲一讲黑膏药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一、基本原料1.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其次为花生油、菜籽油、菜油色拉油,棉籽油最差。

为什么说棉籽油最差呢?因为在操作中,我们发现棉籽油泡沫大,加热到一定的时间亦不消失,炼油时间较长,同时在下丹过程中容易溢锅,油与反应时产生的白烟断断续续,反应不完全,不容易成膏,制成的膏药色泽灰暗,质量差,物理实验亦表明,棉籽油制备的膏药对皮肤的充血情况最差。

基于以上,故一般不用棉籽油作为基质原料。

麻油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

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

2.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且不含水分。

(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

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

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

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

(细粉要过120目筛)二、制作方法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

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

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

硬膏剂(黑膏药)

硬膏剂(黑膏药)
橡胶、树脂、脂肪性或类 脂性物质及填充剂混合制成基质,与药物混 1. 药料提取 合后,均匀涂布在裱褙材料上制成的一种外 裱褙材料:多为白布。 2. 制备膏料 组成 1. 用硬膏剂。 2. 膏面覆盖物:玻璃纸或塑料薄膜。 1) 压胶 有不含药物的氧化锌橡皮膏(胶布)和含药 制备过程物的伤湿止痛膏、神经性皮炎膏等多种。 3. 膏料层:主要由基质(橡胶)、辅料(填 2) 浸胶
黑膏药系以植物油炸 取药料,去渣后在高 温下与红丹熬炼而成 红丹Pb3O4 又称铅丹、光明丹,学名四氧化三 铅。鲜橘红色粉末,加热时能变成暗红色,冷却 的铅硬膏。 后颜色复原。
基质原料与药材的选择及处理
植物油 以麻油最好,成品色泽黑亮、沸点低、熬炼时 泡沫少,操作方便。菜子油、花生油、豆油、色拉油和 棉子油均可,但都不如麻油。


下丹是在炼好的药油中加入已经处理过的铅丹,使药 油和铅丹在高温下产生化学反应而生成脂肪酸铅盐的过程。 铅盐又进一步促使油脂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 下丹的方法: 火上下丹法:将药油微炼后,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 后,必须继续加热熬炼成膏。并随时用滴水成珠法检查膏 药的老嫩。 离火下丹法:将熬炼好的药油离开火源,放置于平稳 处,趁热加入铅丹,边加边用木棍在同一方向搅拌,也可 用扇子扇去油烟。下丹速度应适宜,不可过快过慢。 铅丹的用量:一般为500g药油下150~210g铅丹。并且随季 膏药老嫩判断:取少量膏药于冷水中,数秒后取出,如粘 节而变化,冬少夏多以适应温度的变化。 手或撕之不断为过嫩;撕之较脆则过老;有水不粘,无水 粘手为适宜。
裱褙材料
质量检查
1. 外观乌黑光亮,油润细腻,滩涂均匀,老 嫩适宜。 2. 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3. 滩涂量各片之间的重量差异在±5%以内。 4. 软化点46—55OC。

中药药剂学: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中药药剂学: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12
第二节 软膏剂
一、概述 1.含义: 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
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分类: 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乳剂型基质; 3.作用: 保护皮肤、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多用于慢性皮肤病,
禁用于急性皮肤疾患。少数软膏中的药物能经皮吸收,产 生全身治疗作用。 4.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①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粘稠性; ②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无刺激性; ③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 ④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
水相
[制法] 取硬脂酸、白凡士林、硬脂醇 、液状石蜡、硬脂山梨坦-60置
容器中水浴上加热熔融,另将聚山梨酯-80、甘油、山梨酸、水溶解
混匀,两相加热至80℃左右,将油相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直至
冷凝。
(4)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O/W型乳化剂 平平加O(peregol O)、乳化剂OP 例: [处方1]:平平加O 25-40g,十六醇50-120g,液状石蜡125g, 甘油50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处方2]:硬脂酸114g,蓖麻油100g,液状石蜡114g,三乙醇胺 8g,乳化剂OP 3ml,尼泊金乙酯1g,甘油160ml,蒸馏水 500ml。
2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作用、特点与分类
4.分类 (1) 软膏剂: 根据基质组成——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软膏。 根据分散系统——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软膏。 (2) 硬膏剂: I.铅硬膏: 以高级脂肪酸铅盐为基质,如黑膏药、白膏药。 II.橡胶硬膏: 以橡胶为主要基质,如胶布,伤湿止痛膏等。 III.巴布膏剂: 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基质。 IV.透皮贴剂TDS: 以高分子聚合物及高分子控释材料制成,药物 可透过皮肤起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 如东莨菪碱贴剂、硝酸甘油贴剂。

传统手工膏药制作工艺和膏药种类及膏药配方制作大全

传统手工膏药制作工艺和膏药种类及膏药配方制作大全

膏药配方制作大全(87种)注意:以上配方均是厂家加工经验和民间土方,仅供专业人士、医学研究者参考,个人及小工厂不作为主要依据参考。

浅谈膏药制作工艺中医外治法其中膏剂贴敷治疗学,是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贴敷疗法由来已久,疗效显著。

然病多从外入,医有外治,法以应之,故先取其外。

外贴膏药具有携带方便,便于使用,疗效肯定,患者多乐于接受的多种优势。

早期市场出现的软膏剂是以橡胶及配合剂组成的,(如氧化锌,凡士林,油剂,羊毛脂等)组成基质,在加上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炼膏制成的,现以巴布剂为住的制作模式是对中医传统贴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广传成。

膏药其实是两个部分,一是膏,二是药。

膏就是基质,药就复杂了,个人有个人的用药经典,用药方法和配伍。

膏和药结合达到最合理,最优化才是最佳的结合。

膏药的制作方法繁多,各式各样,也不断推新,不断反复实验,并结合现代工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剂型,各有各的可取之处,而不足之处也不同程度的出现。

现今膏药可分为硬膏剂和软膏剂:1:传统黑膏药:以麻油铅丹炸制收膏,用丹区别有可分(黑膏药,白膏药,之分)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丹——收膏——去毒——滩涂。

优势:传统黑膏药在临床运用广泛,疗效肯定,认可度高。

缺点:工艺烦琐,技术复杂,环境污染,制作不规范,成像不投影,重金属含量高,季节性制作,不宜操控。

2:传统油蜡膏:以麻油煎熬取药油后下白,黄,石蜡等收膏。

制作可分为炸料——炼油——下蜡——收膏——滩涂。

优势:不含重金属,操控方便,宜学宜用,塑形性好。

缺点:高温炼药,污染环境,持粘性差,固定不稳定宜脱落。

3:现代橡胶膏:以氧化锌,羊毛脂,乙醇提留成膏。

制作可分为药物乙醇提留——基质收膏——滩涂——裁切。

优势:工艺现代,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缺点:载药量小,不可反复使用,致敏率高,制作设备复杂。

4:软膏剂:以药粉加入凡士林,蜂蜜,香油等油性物调制而成。

制作可分为研粉——下油性物质——收膏——使用。

实验室制备橡皮膏剂(贴膏)工艺初探

实验室制备橡皮膏剂(贴膏)工艺初探

实验室制备橡皮膏剂(贴膏)工艺初探[摘要]橡皮膏剂(硬膏剂)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剂型,疗效确切,药厂生产工艺成熟,药剂学理论教学也是重要内容,而参考众多医学院校药剂学实验教材和公开出版的药剂学实验教材却不见实验室制备硬膏剂实验项目,学生只能学到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高职院校强调专科学生实践能力。

因此,笔者探讨性的在实验室制备橡皮膏剂(硬膏剂),工艺可行。

药厂生产橡皮膏剂工艺成熟,专用生产设备,价格昂贵。

实验室制备受条件和成本限制不能使用大型设备,为使学生达到实践目的,学到知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和条件,进行了硬膏剂制备的初探。

实验室学生制备硬膏剂完全可行,该实验项目课时少(8学时),实验设备简单(电动搅拌机),药品试剂用品容易购得,成本低。

[关键词]橡皮膏剂(硬膏剂);工艺;质量控制一、实验用品:生橡胶、松香、氧化锌、凡士林、羊毛脂、植物油、液体石蜡、97号汽油、玻璃纸、无纺布、平纹白布、长40cm直径2寸铁管一根、1000ml 带盖罐头瓶两个、电动搅拌机一台。

二、实验方法:有机溶剂涂展法。

三、硬膏剂制备工艺:1、药材的提取:杀螨浸膏的提取:将等量的中药苦参、苦楝皮、使君子、鹤虱粉成粗颗粒,用70%乙醇将原料浸泡2h,水浴回流3h,回收乙醇,用同样方法再回流一次2.5h,回收乙醇,合并提取物得浓缩的黑褐色稠状浸膏。

另加膏量1~1.5%甲硝唑粉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2、生橡胶的溶解:取已知重量的1000ml带盖玻璃罐头瓶一个,取黄豆粒大小生橡胶64g,加97号汽油800ml,密封24h后电动机搅拌3h溶解,汽油量不能少于800ml,否则溶解和药物混合困难不易进行。

电动机搅拌时为防止汽油挥发,可以在罐头瓶盖上打一个小孔,使电动机搅拌棒穿过小孔,密封搅拌,以生橡胶全部溶解混合均匀为止,密封备用。

3、松香和氧化锌的炒制:取等量松香和氧化锌进行热炒,方法:先热熔松香,然后加入150目细粉氧化锌热炒,混合均匀,待凉透,再粉碎,过150目筛网备用,或先热炒以后再粉碎。

中药硬膏剂的临床应用

中药硬膏剂的临床应用
• 明、清硬膏剂的使用更为广泛,而且提出了外用膏剂不仅仅用于皮 肤及局部疾病,还可以通过皮肤用药达到内治的目的。
二、作用机理
中药硬膏剂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 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 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 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 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 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 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 、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四、注意事项
• 1.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 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 血散瘀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 2.局部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 染。
• 3.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 ,孕妇均应禁用。
21.高血压—双侧涌泉穴 22.阳痿—肚脐 23.习惯性流产—肚脐 24.各种癌症—相应胸、腹、背部 25.小儿腹泻—肚脐 26.小儿遗尿—肚脐 27.小儿流涎—肚脐
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 29.肩周炎—喙突、肱骨大/小结节、肩胛提肌、压痛部位 30.肘关节病—肱骨内外上髁压痛点 31.腕关节病—压痛点 32.强直性脊柱炎—患部 3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部(以CT为准)
28.颈椎病—大椎穴上部位 29.肩周炎—喙突、肱骨大/小结节、肩胛提肌、压痛部位 30.肘关节病—肱骨内外上髁压痛点 31.腕关节病—压痛点 32.强直性脊柱炎—患部 3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部(以CT为准)
14.支气管炎—膻中、肺俞、大椎, 15.肺炎、肺结核—肺体表投影部, 16.胃病—中脘、胃俞、脾俞, 17.肝病—肝区相应部, 18.肾病—双侧肾区, 19.小肠病—气海、关元, 20.糖尿病—双侧肾区,

中成药软硬膏剂定义

中成药软硬膏剂定义

中成药软硬膏剂定义一、定义中成药软硬膏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用制剂,通常由中药提取物、天然药物或其他辅助材料制成。

它是以涂敷于皮肤表面,从而产生局部治疗作用或保健作用的外用制剂。

软膏剂通常为半固体的粘稠剂型,而硬膏剂则为较硬的赋形剂型。

二、分类中成药软硬膏剂根据其用途和成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按用途可分为治疗型和保健型,按成分可分为中药提取物类、天然药物类和化学药物类等。

此外,根据其涂敷部位的不同,软硬膏剂还可以分为贴膏、抹膏、敷膏等。

三、制备工艺中成药软硬膏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药料准备:将所需中药材进行清洗、干燥、切割、粉碎等预处理,以备后续使用。

2.提取与精制:利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对中药材进行提取和精制,得到所需的中药提取物。

3.辅料准备:选择合适的赋形剂和其他辅助材料,如基质、增稠剂、保湿剂等。

4.制备过程:将中药提取物和其他辅助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经过加热、搅拌、研磨等工艺过程,制成软硬膏剂。

5.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软硬膏剂进行质量检查,如外观、粘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

6.包装与贮存:将制备好的软硬膏剂进行包装,并选择合适的贮存条件进行保存,以保持其质量和稳定性。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赋形剂和其他辅助材料,以确保软硬膏剂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符合要求;其次,要掌握好加热温度和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确保软硬膏剂的质地和药效稳定;最后,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一致。

总之,中成药软硬膏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它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药料准备、提取与精制、辅料准备、制备过程、质量控制和包装贮存等步骤。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赋形剂和其他辅助材料、掌握好加热温度和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以及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硬膏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硬膏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硬膏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硬膏剂是一种成型固体剂,其以固态状态存在,由蜂蜡、白蜡、鱼肝油等多种成分组成。

该剂型广泛应用于局部治疗,例如用于皮肤损伤、瘙痒、炎症等病症的治疗。

1.在使用前,先将药品包装打开,并用纱布、无菌棉球等清洁物品将患处表面清洁干净,以确保无尘、无油、无水。

对于伤口较为严重或深层的患处,应先进行消毒处理。

2.取适量的硬膏剂,一般均匀薄擦于患处表面,可使用无菌手套、棉签或刮刀等工具辅助施用。

对于较大范围的患处,可以直接用手掌将硬膏剂均匀擦抹于皮肤表面。

3.处理完药物后,将废弃的棉球、刮刀等物品及时清洁或丢弃,防止二次污染。

如果使用的是个别使用包装,确保包装完好,不要捏压变形。

4.对于外用伤口,建议涂抹后适度用纱布或无菌敷料进行包扎,以防止外界细菌感染或防止硬膏剂脱落。

1.硬膏剂仅供外用,切勿内服。

硬膏剂中的成分可能对消化道产生刺激,或者因为无法被消化和吸收而导致不良反应。

2.使用时要注意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如果患处有破溃、痂皮等情况,或者患者对药品中的一些成分过敏,应禁止使用硬膏剂。

3.避免与眼睛、口腔等黏膜接触,以免刺激。

4.使用硬膏剂时应避免与其他药品同时使用,以免发生相互作用。

5.在使用硬膏剂过程中,如出现瘙痒、红肿、水泡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药品,并就医寻求帮助。

6.硬膏剂应放置在低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避免暴晒、高温或湿润的环境,以免影响药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7.使用硬膏剂时,特别是在涂抹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干净,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膏剂,以免污染药品。

8.硬膏剂应保存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食或误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与用量】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规格】15~30g/贴。
白膏药
白膏药也是用植物油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制成,同样 属于传统的硬膏剂,制法也基本上和黑膏药相同。这里仅 将其与黑膏药不同之处作以介绍。 白膏药与黑膏药不同点: 1. 成品色泽不同,白膏药为黄白色; 2. 下丹温度不同,白膏药需将药油冷至100OC左右; 3. 基质原料不完全相同,除植物油外,白膏药使用 铅粉(宫粉、水粉,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铅); 4. 油丹比例不同,铅粉的用量较铅丹多,与药油的 比例是1∶1或1.5∶1。
质量检查
1. 外观乌黑光亮,油润细腻,滩涂均匀,老嫩 适宜。 2. 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3. 滩涂量各片之间的重量差异在±5%以内。
4. 软化点46—55OC。
狗皮膏的制备
【处方】枳壳、青皮、大风子、赤石脂、赤芍、天麻、甘草、乌药、 牛膝、羌活、黄檗、补骨脂、威灵仙、生川乌、续断、白薇、桃仁、 生附子、生草乌、川芎、杜仲、远志、穿山甲、香附、白术、川楝 子、僵蚕、小茴香、蛇床子、当归、细辛、菟丝子、陈皮、青风藤、 木香、肉桂各10g,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樟脑各5g. 【制法】以上四十三味,樟脑、木香、肉桂、轻粉、儿茶、丁香、 乳香、没药和血竭粉碎成120目细粉,混匀。其余三十四味,酌情 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入锅内炸枯,去渣,过滤,炼至滴水 成珠。另取铅丹750~1050g,加入炼油中,收膏,将膏浸于冷水 中。 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樟脑等细粉,混匀,分滩涂于狗皮(或其 他兽皮)上,即得。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痹证和跌打损伤。
药材处理
贵细药如麝香、牛黄等,在贴膏药时加入。
黑膏药的制备过程
基 质 原 料 与 药 材 的 选 择 处 理
药 材 的 提 取 又 称 炸 料
炼 下 油 丹取-炸料
炸料的基本方法: 将植物油置于铁锅内,放入粗料药直火加热提取(有 在炸料前先将药材浸泡一定时间的),直至药材炸至表面 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
橡胶膏药
亦称橡皮膏,是以橡胶、树脂、脂肪性或类 脂性物质及填充剂混合制成基质,与药物混 1. 药料提取 合后,均匀涂布在裱褙材料上制成的一种外 裱褙材料:多为白布。 2. 制备膏料 组成 1. 用硬膏剂。 2. 膏面覆盖物:玻璃纸或塑料薄膜。 1) 压胶 有不含药物的氧化锌橡皮膏(胶布)和含药 制备过程物的伤湿止痛膏、神经性皮炎膏等多种。 3. 膏料层:主要由基质(橡胶)、辅料(填 2) 浸胶
1、油烟:青烟转浓,黑烟变为 白烟。
炼油程度的判断 2、油花:从锅壁向锅中央聚结。
3、滴水试验 :沾取药油少许 滴于冷水中,药油能聚结成珠, 吹之不散或散而复聚为标准。
下 丹
下丹是在炼好的药油中加入已经处理过的铅丹,使药 油和铅丹在高温下产生化学反应而生成脂肪酸铅盐的过程。 铅盐又进一步促使油脂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 下丹的方法: 火上下丹法:将药油微炼后,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 后,必须继续加热熬炼成膏。并随时用滴水成珠法检查膏 药的老嫩。 离火下丹法:将熬炼好的药油离开火源,放置于平稳 处,趁热加入铅丹,边加边用木棍在同一方向搅拌,也可 用扇子扇去油烟。下丹速度应适宜,不可过快过慢。 铅丹的用量:一般为500g药油下150~210g铅丹。并且随季 膏药老嫩判断:取少量膏药于冷水中,数秒后取出,如粘 节而变化,冬少夏多以适应温度的变化。 手或撕之不断为过嫩;撕之较脆则过老;有水不粘,无水 粘手为适宜。
炸料时药材加入顺序: 先炸 质地坚硬、肉质及新鲜药材应先炸,以利药材 成分提取完全。 后炸 质地疏松的药材如花、叶、果及皮类等应后炸, 可待先炸的药材表面炸至枯黄时再加入。
一味一味逐一炸。


炼油的方法:将药油继续加热熬炼,使之在高温条件下 氧化、聚合、增稠,以适应制膏的要求的过程即为炼油。 炼油时油温可达320~330OC,温度非常高,一定要注意防 止着火。
基质原料与药材的选择及处理
植物油 以麻油最好,成品色泽黑亮、沸点低、熬炼时 泡沫少,操作方便。菜子油、花生油、豆油、色拉油和 棉子油均可,但都不如麻油。
红丹及处理
必须选择纯度在95%以上者,否则成品无 粘性。用前应在铁锅内炒去水分并过五号(80目)筛。
粗料药即一般药材去净杂质适当粉碎。 供炸料用。 细料药如乳香、没药、冰片和樟脑等, 粉碎成 120目(过七号筛),在滩涂时 加入膏药坨中。
去火毒
油丹化合后膏药若直接使用,常常 对用药局部产生刺激性,轻则出现 红斑、瘙痒,重则发泡溃疡,这种 刺激物俗称“火毒”。 去火毒的方法 通常将熬成的膏药以细流倾入冷水中, 并强烈搅拌,当洗涤水变热时应另换冷 水。待膏药凝结成团块后,将团块浸于 冷水中,少则1天,多则数日,每天换 水1次,使火毒去净。取出膏药团块, 反复揉搓,挤出内部水分,制成团块供 滩涂用。亦可将膏药置于冷水中浸渍较 长时间以去净火毒。 火毒的概念
滩 涂
牛皮纸:价格便宜。
裱褙材料
动物皮:效果最好但价格较贵。 将去净火毒的膏药团块加热熔化(温 人造革:效果好而价格适中。 度不超过70OC),然后加入细料药药 厚密布:传统多用。 粉,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操作者左手 拿着裱褙材料,右手拿一小木棍,用 滩涂方法 木棍蘸取适量的热膏药,迅速置于裱 褙材料中央,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裱褙 材料,使膏药均匀滩涂在裱褙材料的 中央2/3处。一定要滩涂均匀。
硬膏剂
分类
黑膏药
白膏药 橡胶膏药 贴膏剂 涂膜剂
硬膏剂的分类
以铅肥皂为基质
黑膏药 白膏药 以橡胶混合物为基质 胶布和中药止痛膏类 以树脂(如松香)等为基质 以动物胶为基质 胶膏药
黑膏药的概念
黑膏药系以植物油炸 取药料,去渣后在高 温下与红丹熬炼而成 的铅硬膏。
概念
充剂、 软化剂)和药物组成。 药效维持时间不如传统的黑膏药,但是使用 3) 打膏 比较方便。 3. 涂料 4. 加衬与切割 5. 质检与包装
贴膏剂
贴膏剂指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于适宜的天然或合成的高 分子材料的基质中,滩涂于裱褙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 外用剂型。其中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者称为巴布剂。 构成: (一)基质 (二)载体和保护层 1) 粘着性物质 1) 载体 2) 填充剂 2) 保护层 3) 吸收促进剂 制备方法: 1. 热熔涂布法 2. 压延机涂布法 3. 溶液涂布法
涂膜剂
涂膜剂是指用有机溶媒溶解成膜材料和药物而制 成的外用液体涂剂。使用时涂于患处,溶媒蒸发后形 成薄膜,对患处起保护作用,同时逐渐缓慢释放所含 的药物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伤湿涂膜剂、烫伤涂 膜剂等。 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缩甲乙醛,增塑剂为邻 苯二甲酸二丁酯,乙醇、丙酮为溶剂。
涂膜剂的一般制备方法:药物若能溶解在溶剂中,可 以直接溶解;药物如为中药材,则先用乙醇提取制成 乙醇提取液或其提取物的乙醇丙酮溶液,再加入到基 质溶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