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膏药的一般制法

合集下载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外用贴剂,常用于缓解肌肉酸痛、风湿痛、关节炎等症状。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黑膏药制作方法:
材料:
- 乳香、没药、白花油、麝香、黄芪、狗脊、川芎、当归、桂枝等中草药(根据个人需要可适当调整材料组合)
- 肤色短效漆、膏药布、棉纱布、药杵、药篦等药具
- 大纸包纸或锡纸
步骤:
1. 将所有中药材料按比例取出,并将粉状材料研磨成细粉。

2. 将粉末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花油搅拌均匀,使其形成糊状物质。

3. 将药糊均匀地涂抹在膏药布上,并在上面铺一层棉纱布进行加固。

4. 将制作好的黑膏药包裹在大纸包纸或锡纸中,确保密封。

5. 将包好的黑膏药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静置一段时间,以使其成熟。

6. 成熟后的黑膏药即可使用。

将其直接贴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如肩部、颈部、腰部等。

注意保持愈贴处皮肤清洁干燥,贴敷时间通常为12-24小时。

需要提醒的是,制作黑膏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如果不熟悉中草药的使用,请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或药师进行指导。

此外,在使用黑膏药之前,还应充
分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外敷制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
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肌肉拉伤、跌打损伤等疾病。


面将详细介绍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对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大黄粉、没药粉、丁香油、樟脑、麝香、蜂蜡等。

其次,按照一定的配方将以上材料按比例混合均匀,一般来说,大黄粉、没药粉的比例为3:1,丁香油、樟脑、麝香的比例为3:1:1,蜂蜡适量。

然后,将混合好的药物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
匀至成糊状。

接着,将糊状的药物放入锅中,用文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煮制,直至熬制成黑色膏状。

最后,将煮制好的黑膏药倒入容器中,待其冷却后,即可密封
保存备用。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黑膏药时要注意火候,火太大容易糊掉,火太小容易煮不熟。

另外,在煮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粘锅。

制作好的黑膏药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使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黑膏药时要避免伤口处,以免引起感染。

总的来说,黑膏药的制作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配方和煮制的火候,就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黑膏药。

希望大家在需要时能够制作自己的黑膏药,祝大家健康快乐!。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外用制剂,常用于治疗风湿痛、骨折、软组织损伤等问题。

民间熬制黑膏药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种常见的民间熬制方法。

材料准备:
1.天南星:透风干燥的天南星鲜草根(取其根茎部分),切碎备用;
2.麝香:麝香碎末,有助于药性渗透和祛风活络;
3.磁石:研磨成磁石末,具有消肿止痛的功能;
4.琵琶生石膏:取其透风干燥的石膏,捣碎备用;
5.地龙:透风干燥的地龙鲜草,研磨成粉末备用;
6.丁香:透风干燥的丁香鲜花,研磨成末;
7.龙骨、牛黄:透风干燥的龙骨、牛黄碎末备用;
8.紫草:透风干燥的紫草鲜草,研磨成粉末备用;
9.温水:用于熬制药膏。

制作步骤:
1.取一锅清水烧沸,将天南星的根茎部分放入锅中,加热2-3分钟;
2.关火后,将麝香、磁石、琵琶生石膏、地龙、丁香、龙骨、牛黄、紫草分别加入锅中,搅拌均匀;
3.再次加热锅中的药材,煮沸5-1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注意火候不能过大,以免煮沸过度;
4.关火后,待药液稍凉时,取出药渣,只保留药液;
5.将药液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搅拌均匀,同时不断加入温水,搅拌
至药液变得比较稠密;
6.最后将药液倒入一个浅盘中(最好凹底的盘子),放置于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即可用于外用。

注意事项:
1.在熬制黑膏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或糊锅;
2.熬制药液时,火候要适中,以免过度煮沸导致药性损失或药液变质;
3.熬制黑膏药的器皿要清洁干净,以免杂质污染药液;
4.药液晾干后,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总结:。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
1. 准备材料:
- 熟地黄500克
- 当归500克
- 川芎500克
- 白芷500克
- 川牛膝500克
- 红花500克
- 黄柏500克
- 桃仁500克
- 精盐适量
- 水适量
2. 将材料清洗干净,晾干水分。

3. 将每种药材分别研磨成细末。

4. 将所有药材混合在一起,并加入适量的精盐。

5. 将混合好的药材用水调成糊状,搅拌均匀。

6. 将药糊均匀地涂敷在一块净布上,厚度约为0.5厘米。

7. 将涂满药糊的布卷起,用纱布或绷带固定好。

8. 将药囊晾干,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发霉。

9. 等药囊完全干燥后,可以切割成合适大小的膏药片使用。

注意事项:
- 制作黑膏药时,每种药材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整。

- 使用黑膏药前,要将皮肤清洁干净,以免影响药效。

- 若出现过敏或皮肤不适等情况,应停止使用黑膏药并咨询医生。

- 黑膏药的保存时间一般为1年左右,请在有效期内使用。

黑膏药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简介黑膏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外用制剂,主要由中草药材制成。

它具有温热、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扭伤等外伤疾病。

本文将介绍黑膏药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材料准备制作黑膏药所需的材料如下:•黑陈皮:30克•丁香:10克•生晒姜:10克•绵油:适量•活络油:适量•蜂蜡:适量•羊脂:适量•甘油:适量以上材料都可以在中药店或者药材市场购买到。

制作步骤步骤一:材料处理1.将黑陈皮、丁香和生晒姜洗净备用;2.将黑陈皮切成小片,丁香和生晒姜切成细末状。

步骤二:基础膏药的制作1.取适量绵油倒入锅中,用小火加热;2.待绵油热化后,加入蜂蜡和羊脂,搅拌均匀熔化;3.加入甘油继续搅拌,使各种成分充分混合;4.关火待基础膏药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停止搅拌。

步骤三:添加草药成分1.将步骤一中处理好的黑陈皮、丁香和生晒姜加入基础膏药中,搅拌均匀;2.继续保持适当的温度,持续搅拌10分钟,让草药成分与基础膏药充分融合。

步骤四:保存和使用1.将混合好的黑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2.使用时,取适量黑膏药均匀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药物渗透。

注意事项1.需要注意草药的质量,选择新鲜、干净的草药进行制作;2.制作过程中要控制好加热温度,避免过热造成成分损失;3.制作时要注意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杂质污染;4.使用黑膏药时,遵循医嘱,按照适当方法使用,并注意个人卫生。

结语黑膏药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在外伤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文介绍的制作方法,你可以在家中制作黑膏药,方便随时使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草药的质量和个人卫生,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希望这篇文档对你有所帮助!。

黑膏药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当归、川芎、红花、没药、乳香、樟脑、甘油等中药材,以及麻布、蜂蜡纸、熔蜡、搅拌棒等制作工具。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作:
1. 将当归、川芎、红花、没药、乳香等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并研磨成细末状。

2. 将配制好的中药粉末加入适量的甘油中,搅拌均匀,直至成为糊状。

3. 将麻布铺开,将糊状的药物均匀地涂抹在麻布上,然后用蜂蜡纸包裹好。

4. 将包裹好的药物放入熔蜡中熔化,使之充分渗透到麻布中。

5. 待药物凝固后,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膏药片即可使用。

制作完成后的黑膏药,可以贴在患处进行局部治疗,具有温经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黑膏药只适用于外伤、扭伤、疼痛等症状的治疗,对于内部疾病并不适用。

总之,制作黑膏药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制作方法和比例,就可以在家中制作出具有一定疗效的黑膏药。

当然,在使用黑膏药时也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健康快乐!。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一、概述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以其独特的制备工艺和临床疗效在中医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黑膏药具有贴敷便利、药效持久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各种痹症、痛症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以期为相关制药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原材料准备1. 中药材:根据处方要求,选取地道、优质的药材。

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 基质:主要包括植物油、黄丹粉、松香等。

植物油具有润燥、解毒等功效;黄丹粉具有收敛、生肌等作用;松香具有祛风、止痛等作用。

三、炮制1. 炸药:将药材放入植物油中,加热至适宜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于油中。

2. 去渣:将炸药后的药渣去除,使油更加清澈。

四、炼油1. 将去渣后的油加热至适宜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油中的水分充分蒸发。

2. 炼油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使油受热均匀,防止焦糊。

五、下丹成膏1. 将黄丹粉缓慢加入炼好的油中,同时不断搅拌,使黄丹粉充分溶解于油中。

2. 待黄丹粉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膏体呈现黑色。

六、收膏1. 将膏体加热至适宜温度,加入适量的松香,搅拌均匀。

2. 待膏体冷却至适宜温度,即可进行收膏操作。

将膏体倒入模具中,整理平整,放置一定时间,待膏体凝固后取出。

七、后期处理1. 对取出的膏药进行修边、切割等处理,使其符合标准尺寸。

2. 将处理后的膏药晾干,包装入库。

总结: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最终的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确保膏药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应注重原材料的质量和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以提高黑膏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黑膏药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加科学、高效的黑膏药制备方法问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扭伤和跌打擦伤等症状。

下面是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材料:
1. 黄柏粉末- 15g
2. 防风粉末- 15g
3. 川芎粉末- 15g
4. 艾叶粉末- 15g
5. 大蒜粉末- 15g
6. 木薯淀粉- 30g
7. 小麦粉-适量
8. 生姜汁- 适量
9. 纱布-适量
10. 乙醇-适量
步骤:
1. 将黄柏粉末、防风粉末、川芎粉末、艾叶粉末和大蒜粉末混合在一起,制成草药混合物。

2. 将草药混合物放入一个不锈钢锅中,加入一些乙醇,搅拌均匀,使草药湿润。

3. 将木薯淀粉和小麦粉混合在一起,慢慢地加入生姜汁,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黏稠的糊状物。

4. 将糊状物涂抹在纱布上,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纱布上。

5. 将草药混合物倒在纱布上,将纱布叠起来,使草药混合物被完全包裹在内。

6. 将包裹好的纱布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直至纱布上的草药混合物完全干燥。

7. 将干燥的纱布切成均匀的小片,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黑膏药贴在患处,用纱布或弹性绷带固定在皮肤上,保持几个小时。

注意避免贴在伤口或有皮肤损伤的地方。

这只是一种基本的黑膏药制作方法,实际制作中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对于制作草药制剂,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草药师的建议,并确保使用安全卫生的工具和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第一步炸药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

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
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
五、夏三、秋七日之说。

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

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

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

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

第二步炒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

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

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炼油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

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

习惯用黑芝麻油。

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

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

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
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

第四步下丹油丹比例一般
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
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

经验上亦有比例
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

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

前者继续用微火
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
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
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
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

离火下丹即将炼好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

注意: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

2.
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
不痒。

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

4.锅内油量不
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

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
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保证成膏的质量。

常用以下标
准来判断炼油程度:①油烟: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②油花:沸腾开始
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

6.
“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

”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
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

7.掌握好下丹速度。

下丹的速度太
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
降,影响效果。

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
炸。

9.膏药应老、嫩适宜。

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油;偏嫩,
则再加热。

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加热。

第五步去火毒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
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

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第六步加细药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

需一点点
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七步
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
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
干,此为浆布已成。

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

2.摊膏时,
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约占2/5。

用于治表的膏药,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

勤换的膏药宜薄,久
贴的膏药宜厚。

第八步贴膏药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
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

注意: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

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

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

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

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

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

重者禁用。

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

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

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

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

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或过少。

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

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菏泽市牡丹区奥优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建立于2012年,是集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位于国家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公司常年聘请医药化工领域的数位教授作为技术顾问,拥有一支以研究生为主体的优秀人才团队,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80%以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恪守职业道德,确保人们用药安全有效,不断完善制度,强化质量管理在长期的市场开发和运作中,奥优拓始终坚持,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质量是企业发展途径,品质是企业信誉保障的市场战略。

本着诚信做人、薄利经营的根本,以明显的专业优势、严谨规范的药品经营管理体制、孜孜不倦的开拓创业精神,竭诚为各医疗机构及医药批发企业、零售商提供全方位的销售配送服务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各合作伙伴做好应尽的行业咨询及相关的配合工作,共同为医药事业的发展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共创辉煌详情请登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