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制作方法
膏药熬制流程

膏药熬制流程
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用于外敷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和骨伤痛等疾病。
膏药的熬制需要严格掌握技巧和方法,以下是膏药熬制的流程:
1.准备材料:需要准备好中药材、药液、基质、乳化剂等材料。
2.制备基质:将基质加热至熔化状态,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药液。
3.加入药材:将制好的药材研末加入基质中,搅拌均匀。
4.加入乳化剂: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研钵或研磨机搅拌均匀。
5.熬制膏药:将加入乳化剂的药材基质加热至适当温度,不断搅拌直至膏药熬制完成。
6.冷却贮存:将熬制好的膏药倒入容器中,放置自然冷却,待完全冷却后盖上盖子密封存放。
7.使用方法:使用膏药前先清洗患处,将膏药均匀涂抹在患处,每日使用1-3次,连续使用3-7天。
以上是膏药熬制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在熬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火候和搅拌力度,以确保膏药的质量和疗效。
同时,在使用膏药时也需要遵循医嘱和使用说明,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 1 -。
制作膏药的原料

制作膏药的原料
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外伤。
它是通过将一定比例的药材进行制备、熬制,再涂敷于患处,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调理气血等作用的。
那么,膏药的制作原料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中药原材料:
1.辅料:药贴背衬纸、石蜡、蜡黄、水泥等;
2.基础油:猪油、羊油;
3.主药材:黄柏、当归、红花、桃仁、苏叶、秦皮等。
二、制作步骤:
1.熬制基础油:将猪油或羊油加入砂锅中,用小火熬制2-3小时,待油色逐渐变黄、呈透明状时即可关火,稍晾待用。
2.粉碎药材:将所选的主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钵捣烂成细粉,过筛去掉杂质。
3.配制膏药:将所选的主药材粉放进熬好的基础油中,再根据所需添加适量的辅料,如药贴背衬纸、石蜡、蜡黄、水泥等,按比例混合均匀。
4.成型膏药:将调配好的药膏热熔,倒入模具中,稍加平整,待凝固后即可剪切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状。
以上就是制作膏药的主要原材料和步骤。
不过在制作中,还需注意一些细节,如药材的份量、品质、比例的控制,熬油的温度和时间的掌握,以及加入辅料等,都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制作出品质优良、功效显著的膏药,给广大患者带去健康和舒适。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1.红花膏药
红花膏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材料包括:红花、川芎、川穹、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红花、川芎、川穹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1: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2.白芷膏药
白芷膏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材料包括:白芷、苦参、透骨草、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白芷、苦参、透骨草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3.当归膏药
当归膏药主要用于补血养血、活血化瘀。
材料包括:当归、红花、山楂、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当归、红花、山楂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制作中医特效膏药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材料选择:选择新鲜药材,无杂质,品质良好的药材;
2.配方比例:根据药效需要和临床疗效,合理搭配药材比例;
3.辅料添加:辅料的添加可以提高膏药的粘性和服用体验;
4.搅拌均匀:在混合药材和辅料时,需要充分搅拌均匀,确保药物成分充分混合;
5.保存方式:膏药制作后,可以将其保存在干燥,阴凉处,但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熬制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浸药、提取、浓缩和收膏几个步骤。
1、浸药:熬制膏药的中药需要先在锅中里浸泡24小时。
浸药的器具可使用砂锅、搪瓷锅或铜锅,不宜使用铁锅,以免铁锅浸泡药物引起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2、提取:将浸泡24小时的中药饮片入药锅煮沸后,用小火熬煮3小时后取出药汁,再加水后小火煎煮3小时。
合并多次煎取出的药液加上药渣压出药汁,静置沉淀6-12小时。
静置沉淀后用筛网过滤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取出澄净药液。
3、浓缩:静置后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成稠膏状。
此过程需要不停搅拌药液,以免药液焦化。
贵重的中药材如冬虫夏草、人参等可先煎出药汁,在这一步骤加入。
4、收膏: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如阿胶、鹿角胶或辅料如黄酒、麦芽糖或冰糖等再加热,使药液浓缩成稠膏状。
稠膏状以药汁滴下时呈线或柱状为宜。
收膏后需趁热放入干净的容器再待膏体冷却即可。
膏药的制作工艺及配方

膏药的制作工艺及配方
膏药的制作工艺及配方如下::
膏药属于中医剂型的一种,熬制方法和膏剂类型有关,膏药一般分口服膏药和外用膏药,膏药熬制没有固定的配方。
膏药的制作工艺:
一、工具:煤气罐、铁锅、水盆、搅棒、铲子
二、药物配比:松香500g,色拉油80g(冬天90g),黄丹30g,药面100—150g.
三、熬制方法:
1、将松香放入锅内,微火烧至松香完全集化开,闭火。
2、搅动一会儿,下色拉油,黄丹,继续不停搅拌。
3、待油开始冷却,不再冒烟时,放入药面,继续搅拌,待膏油已冷却、有粘稠感时,倒入盛有凉水的大盆中。
4、再用搅棒在水中沿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至膏药烫手。
5、一人或两人用手将水中的膏药捏到一块,用手伸拉膏药,逐步呈金黄色,再如拧麻花一样,多次伸拉,膏药凉后即入水凝固。
6、拔水毒1—2天,每天换2次水,然后从水中将膏药捞出,阴凉至水分蒸发后,再放在锅内加热成糊状(微火加热),用小勺摊到膏药布(棉布或无纺膏药布),折叠而成。
7、每贴膏药可用3—7天。
8、在使用前可放些冰片或樟脑、红花等在膏药上,加速药物的吸收。
9、松香质量差,膏药呈黄色,质量好呈白色,加黄丹后呈红色。
膏药的制作方法

膏药的制作方法导言膏药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形式,通过贴在皮肤上,释放药物成分,以达到治疗作用。
膏药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药材炮制、药材粉碎和膏体搅拌三个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膏药的制作方法。
1. 药材炮制药材炮制是膏药制作的第一步,主要是对药材进行炮制处理,以提高其药效和渗透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材炮制方法:•炒制:将药材放入锅中炒热,炒至药材呈黄褐色为止。
炒制可以去除药材中的水分,增加药材的稳定性。
•曝晒:将药材晒在阳光下,使其充分曝晒。
曝晒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和抗菌能力。
•水煮:将药材放入热水中煮沸,煮熟后捞出晾干。
水煮可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去除杂质。
通过以上炮制方法,可以使药材更适合用于制作膏药,并增加药效。
2. 药材粉碎药材粉碎是膏药制作的第二步,主要是将炮制后的药材研磨成粉末状,以便于后续制作膏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材粉碎方法:•手工研磨:将炮制后的药材放入研钵中,用研钵和研杵手工研磨。
手工研磨可以控制研磨的程度和粗细。
•机械研磨:使用专业的研磨机械将药材研磨成粉末。
机械研磨可以提高研磨的效率和粉末的均匀度。
通过药材粉碎,可以使药材更易于溶解和吸收,提高膏药的药效。
3. 膏体搅拌膏体搅拌是膏药制作的最后一步,主要是将炮制和粉碎后的药材与基质混合,并加入一定比例的辅料调制成膏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体搅拌方法:•手工搅拌:将炮制和粉碎后的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基质和辅料,用手工搅拌均匀。
手工搅拌可以控制搅拌的程度和均匀度。
•机械搅拌:使用专业的搅拌设备将药材、基质和辅料搅拌均匀。
机械搅拌可以提高搅拌的效率和均匀度。
将膏体搅拌均匀后,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分装,并进行包装密封,以延长膏药的保存期限。
结论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药材炮制、药材粉碎和膏体搅拌三个步骤。
通过炮制处理、粉碎和搅拌,可以使药材更适合用于制作膏药,并提高膏药的药效和渗透性。
制作膏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对药材的选择和处理也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对膏药的制作方法有所帮助。
各种膏药制法

各种膏药制法1.膏药一般是按配伍将若干药物浸于植物油(胡麻油)中煎熬,去渣、存油,加入黄丹再煎,利用黄丹在高热下经过物理变化,凝结而成,俗称药肉;再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上或布上,便于收藏、携带,用时稍加热微溶。
也有不用煎熬,经反复捣打至烂而成,贮于容器,随用随取。
2.根据具体病证,选择相应的膏药,摊成厚薄适宜的,贴于经穴、患处或相应解剖部位。
一般5~7天调换1次。
【主治病症】一、外伤出血蚕豆膏(《串雅外编》) 蚕豆炒去壳,取豆捣细和匀,蜡熔为膏,摊贴患处。
功能止血收口。
主治扑打及金刃伤血出不止:二、外伤疼痛二乌止痛膏(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8(4):30) 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各25g,生蒲黄、生栀子、生大黄、生黄柏各24g,制乳没、白芥子、当归、川芎、骨碎补、五加皮、片姜黄各15g,生附子、北细辛、皂角刺、羌活、独活、广木香、紫丁香、甘松、山柰、麻黄各12g,以上诸药共研成极细粉,储放在密封的瓶内备用。
用时把药粉同医用凡士林或鸡蛋清或蜂蜜或菊花露调成软膏状置放在钵内待用。
将调成的软膏,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均匀地平摊在纱布上,外敷在伤处,绷带包扎。
每隔3~5天换药膏1次。
功能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局部肿胀疼痛青紫。
三、感冒1.伤寒通治膏(《理瀹骈文》) 麻黄(去节)120g,柴胡、党参、当归各30g,赤芍、甘草各120g,朱砂、雄黄各15g,诸药用麻油熬,黄丹收膏,冷却备用。
用时蒸软贴膻中处,每次4~6小时,每日2次,连贴3天为1疗程。
功能益气固表。
主治四时伤寒感冒。
2.实表膏(《理瀹骈文》) 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白术、黄芪、桂枝、白芍、甘草、柴胡、黄芩、半夏各15g,上药麻油熬,黄丹收膏,冷却备用。
用时蒸软,贴心口(鸠尾穴),每次4~6小时,每日2次,连贴3天为1疗程。
功能散寒固表。
主治外感风邪,表虚自汗。
表实无汗者去黄芪、白术、桂枝。
四、腹泻止泻膏(《穴位贴药疗法》) 硫磺30g,枯矾30g,朱砂15g,母丁香10g,麝香O.5g,独头蒜3枚(去皮),芝麻油250ml,生姜200g,黄丹120g,炒。
非遗膏药制作工艺

非遗膏药制作工艺
1.选料:选料严格,精选地道中药材及太白山高寒地带野生中草药。
2.浸泡:浸泡入上等香油中,春夏五日,秋冬七日。
3.提炼:用文火熬制约四个小时,并用桃、桑、槐、柳、榆五枝搅拌,至药枯黄浮在油面
时,离火过滤去除药渣。
4.升华:将滤好的药油重新置入炼制容器中,加入血余、蜈蚣、动物皮等药材,再用文火
炼制一小时,同样过滤去除药渣。
5.炼油:将滤好的药油置入炼制容器中,用文火熬炼药油至滴水成珠状。
6.下丹:再用五火加热下丹,并用五枝顺时针搅拌5-8分钟,待浓烟冒尽时,改用文火继续
搅拌熬制5-6分钟,膏体色泽呈黑亮时即可离火。
7.去火毒:将熬制好的膏药导入备好的井水中,浸泡3-5天,每日换水一次。
8.去燥邪:将泡好的膏药阴干,装入陶罐内,用蜂蜡密封罐口,埋入阴凉干燥处7-10日或
放入地窖15日。
9.启封:直至陶罐内的膏药经性状、气味、色泽的辨别达到要求方可取出另行存放,待
用。
10.摊涂:将膏药块水浴熔化后,再加入麝香、冰片、血竭等精细药材,搅拌均匀后,用竹
片将膏药均匀涂于棉布、狗皮、医用无纺布上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凡士林500克在不锈钢锅小火熔成水状加20克医用石蜡稍加热,加20克药酒浸液或打集细的药
熬好,放凉就成了,用法每日涂1-2次,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峋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原创】树脂膏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将树脂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温至60到80度,待其软化,保温10分钟,再升温至100度左右,不断搅拌,使树脂成为稀薄液体,再将松香蜂蜡加入,并不断搅拌到完全溶解,将远红外陶瓷粉过筛后,逐渐加入锅内,不断搅拌,待基质充分混合后,加入均匀的药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渗透剂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进行摊膏。
可加工成每贴10克,作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三天后即可应用!当然也可以不用松香蜂蜡等,直接把树脂熬开加入药粉和中西药渗透剂即可应用!基质的比例:树脂200克松香45克蜂蜡20克陶瓷粉60克氮酮5毫升药粉120克(粉碎越细吸收越好)。
如果不用松香蜂蜡等,树脂和药粉的比例可以为500:200左右。
根据现代研究,膏方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可以发出远红外热能,可激发经气,调节免疫,平衡阴阳,天然树脂对皮肤无刺激,不会产生过敏现象,且基质稳定,粘性持久,常温下膏药不会变形,不会污染衣物。
国内更有人给总结了几点好处1,载药量大,每贴含生药15到20克,《当然你可以作的大一些嘛》,2无铅丹,无松香,无蜜糖,无油《我指后者而言》3药物不经高温熬制保证了大量有效成分免受高温破坏4与皮肤亲和性,保湿性,可反复揭贴,适合现代人的要求!去年我参加了膏药学习班,花去了千余元,带回来1000克树脂现在还没用完,当然还有膏药机,如果有需要的我半价给你们啊!哈哈!后悔啊!我觉得还是传统的黑膏药实在好用!再有什么问题大家留言吧,我们共同讨论!至于膏药组方,还是用自己的经验方吧,要不就用冰台老师的复方骨仙膏。
天然主要来源于植物渗(泌)出物的无定形半固体或固体有机物。
特点是受热时变软,可熔化,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一般不溶于水,而能溶于醇、醚、酮及其他有机溶剂。
天然树脂种类繁多,按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来源于植物,另一类来源于动物。
来源于植物的主要有:①松香。
由松树分泌的粘稠液体精制而成,透明性脆,颜色由微黄至棕红色。
松香的品质按颜色、酸值、软化点等的不同来分级。
松香中90%以上为各种同分异构的松香酸,其余为这些酸的酯类和一些不皂化物。
②琥珀。
松树分泌的树脂在地下长期埋藏而得到的一种化石树脂。
③柯巴树脂和玛树脂。
由最早集运出口的港口名称得名。
前者是一种木本植物的分泌物,根据产地和来源不同有多种,如刚果柯巴、马尼拉柯巴、软质柯巴、化石柯巴等。
后者是龙脑香料植物的分泌物。
两种树脂在19世纪作为涂料原料,现已几乎不用。
来源于动物的天然树脂主要是虫胶,又称紫胶,由紫胶虫新陈代谢分泌出的胶质积累在树枝上形成,在涂料工业中有少许应用。
天然树脂按成分又分为纯树脂,即由萜物质及粗香精油组成的树脂状物质;树胶树脂,即由多糖类物质组成的树脂,可溶于水或遇水膨胀,不溶于醇及有机溶剂;含油树脂,指含有较多精油、能溶于油中的树脂。
天然树脂主要用作涂料,也用于造纸、医药工业,还可用作胶粘剂、绝缘材料等。
由于合成树脂的发展,天然树脂的应用日趋减少。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峋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原创】树脂膏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将树脂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温至60到80度,待其软化,保温10分钟,再升温至100度左右,不断搅拌,使树脂成为稀薄液体,再将松香蜂蜡加入,并不断搅拌到完全溶解,将远红外陶瓷粉过筛后,逐渐加入锅内,不断搅拌,待基质充分混合后,加入均匀的药粉,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渗透剂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进行摊膏。
可加工成每贴10克,作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三天后即可应用!当然也可以不用松香蜂蜡等,直接把树脂熬开加入药粉和中西药渗透剂即可应用!基质的比例:树脂200克松香45克蜂蜡20克陶瓷粉60克氮酮5毫升药粉120克(粉碎越细吸收越好)。
如果不用松香蜂蜡等,树脂和药粉的比例可以为500:200左右。
根据现代研究,膏方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可以发出远红外热能,可激发经气,调节免疫,平衡阴阳,天然树脂对皮肤无刺激,不会产生过敏现象,且基质稳定,粘性持久,常温下膏药不会变形,不会污染衣物。
国内更有人给总结了几点好处1,载药量大,每贴含生药15到20克,《当然你可以作的大一些嘛》,2无铅丹,无松香,无蜜糖,无油《我指后者而言》3药物不经高温熬制保证了大量有效成分免受高温破坏4与皮肤亲和性,保湿性,可反复揭贴,适合现代人的要求!去年我参加了膏药学习班,花去了千余元,带回来1000克树脂现在还没用完,当然还有膏药机,如果有需要的我半价给你们啊!哈哈!后悔啊!我觉得还是传统的黑膏药实在好用!再有什么问题大家留言吧,我们共同讨论!至于膏药组方,还是用自己的经验方吧,要不就用冰台老师的复方骨仙膏。
天然主要来源于植物渗(泌)出物的无定形半固体或固体有机物。
特点是受热时变软,可熔化,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一般不溶于水,而能溶于醇、醚、酮及其他有机溶剂。
天然树脂种类繁多,按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来源于植物,另一类来源于动物。
来源于植物的主要有:①松香。
由松树分泌的粘稠液体精制而成,透明性脆,颜色由微黄至棕红色。
松香的品质按颜色、酸值、软化点等的不同来分级。
松香中90%以上为各种同分异构的松香酸,其余为这些酸的酯类和一些不皂化物。
②琥珀。
松树分泌的树脂在地下长期埋藏而得到的一种化石树脂。
③柯巴树脂和玛树脂。
由最早集运出口的港口名称得名。
前者是一种木本植物的分泌物,根据产地和来源不同有多种,如刚果柯巴、马尼拉柯巴、软质柯巴、化石柯巴等。
后者是龙脑香料植物的分泌物。
两种树脂在19世纪作为涂料原料,现已几乎不用。
来源于动物的天然树脂主要是虫胶,又称紫胶,由紫胶虫新陈代谢分泌出的胶质积累在树枝上形成,在涂料工业中有少许应用。
天然树脂按成分又分为纯树脂,即由萜物质及粗香精油组成的树脂状物质;树胶树脂,即由多糖类物质组成的树脂,可溶于水或遇水膨胀,不溶于醇及有机溶剂;含油树脂,指含有较多精油、能溶于油中的树脂。
天然树脂主要用作涂料,也用于造纸、医药工业,还可用作胶粘剂、绝缘材料等。
由于合成树脂的发展,天然树脂的应用日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