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配方大全(收集不易请珍惜)

各种膏药配方大全(收集不易请珍惜)各种膏药配方大全(收集不易请珍惜)一、龟板膏1.主治范围男妇食积,风湿寒痹(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等,小儿奶积,经水不通,经色不正,瘀血凝滞,行经腹痛、腰痛,红血痢疾,水泻肛痛,背间疼痛、腰痛、两膀疼痛,鹤膝风等症。
2.药物组成龟板l0个、川牛膝120克、白术120克、马钱子120克、穿山甲120克、全虫120克、川乌120克、草乌120克、土元120克、当归120克、木鳖子120克、蓖麻子120克、川附片120克、大黄180克、秦艽180克、山棱180克、莪术180克、黄柏180克、槐条180克、巴豆米75克、血余60克、蜈蚣l条、阿魏120克、没药120克、乳香10克、麝香36克、蛤蚧1对、香油16000毫升、黄丹(炒)适量。
3.制作方法木鳖子去壳,秦艽取净,蛤蚧去骨,槐条、龟板如上数即可。
其中除阿魏、麝香、没药研细待膏药熬成凉后洒入搅匀,麝香研细最后加入外,先将各药先后放人油中炸焦呈黄黑色,龟板应先轧成小块,不耐火炸的草药和碎细片剂宜后加入,不要炸成焦炭。
然后滤去药渣,加黄丹熬沸,去火,待稍凉,先后加入阿魏、乳香、没药及麝香。
如无香油,可用菜油代替,贴患处。
4.方剂来源选自《陕西泾阳大寺膏药处方》二、秦艽膏(金不换膏)1.主治范围风湿寒痹(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损伤,伤筋伤骨,筋骨疼痛。
2.药物组成秦艽45克、当归45克、独活45克、苍术45克、白芷45克、生杜仲45克、羌活45克、生川乌45克、干姜45克、良姜45克、荆芥45克、防风45克、生草乌45克、川芎45克、元参45克、生地45克、甘草45克、生山甲21克、麻黄18克。
3.制作方法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滤净、微炼,再入漳丹2700克搅匀成膏。
每膏药油7500毫升对肉桂面45克,麝香1.5克,乳香面30克,没药面60克,血竭面15克,樟脑30克,去壳海螵蛸面15克,煅龙骨18克贴患处。
民间六张特效膏药的配制方法

民间六张特效膏药的配制方法【一】五虎痹症膏1.药物组成A组:生马钱子60 g,生川乌30 g,生草乌30 g,生南星30 g,生半夏30 g,当归30 g,五加皮30g,透骨草30g,肉桂30 g,川芎45 g,细辛15 g,干姜30 g,红花30 g,杜仲30 g,冰片30 g,吲哚美辛片25mgX80片,苯海拉明片25 mg X40片。
B组:松香720 g(用量为A组药粉的1,5倍),樟脑夏天用144g(占松香用量的20%)、冬天用158g(占松香用量的22%),凡士林43 g(占松香用量的6%),远红外陶瓷粉72g(占松香用量的10%),“新我”氮酮29mL(占松香用量的4%)。
2.制作方法上述A组药物研为细粉,过80目~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松香压成粗粉入铁锅或电热锅内,文火加热至完全熔化,加入樟脑、凡士林搅拌使其完全熔化后加入混合均匀的A组药粉,最后依次加入远红外陶瓷粉、氮酮,完全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制成每帖40g的五虎痹症膏,装袋密封,阴凉处保存。
3.主治范围颈肩腰腿痛4.治疗效果颈椎病20人,治愈12人,好转6人,无效2人。
肩周炎19人,治愈12人,好转5人,无效2人。
腰椎病23人,治愈7人,好转14人,无效2人。
骨性关节炎28人,治愈18人,好转8人,无效2人。
跟骨骨质增生38人,治愈34人,好转3人,无效1人。
网球肘20人,治愈14人,好转3人,无效3人。
软组织损伤40人,治愈32人,好转7人,无效1人。
5.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可与牵引、针灸、按摩方法同治。
②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③孕妇禁用。
6. 方剂来源河南省滑县焦虎乡小马村红飞卫生所杨红飞【二】速效黑膏药(止痛用)1.药物组成生川乌10,生草乌10,蝎子,10,蜈蚣,10,乳香10,没药10,红花10,血竭10,穿山甲10,透骨草10.2.制作方法香油4两,桐油3两,棉子油3两,黄丹4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200-250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1.红花膏药
红花膏药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材料包括:红花、川芎、川穹、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红花、川芎、川穹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1: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2.白芷膏药
白芷膏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材料包括:白芷、苦参、透骨草、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白芷、苦参、透骨草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3.当归膏药
当归膏药主要用于补血养血、活血化瘀。
材料包括:当归、红花、山楂、各适量。
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1:将当归、红花、山楂研磨成细粉。
步骤2: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均匀。
步骤3:在膏药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避免其干燥。
制作中医特效膏药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材料选择:选择新鲜药材,无杂质,品质良好的药材;
2.配方比例:根据药效需要和临床疗效,合理搭配药材比例;
3.辅料添加:辅料的添加可以提高膏药的粘性和服用体验;
4.搅拌均匀:在混合药材和辅料时,需要充分搅拌均匀,确保药物成分充分混合;
5.保存方式:膏药制作后,可以将其保存在干燥,阴凉处,但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2个千金难买的膏药绝密配方!一用就见效,值得永久珍藏!

22个千金难买的膏药绝密配方!一用就见效,值得永久珍藏!1,蠲痹风湿膏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
处方A:樟脑、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樟脑各5g,木香、肉桂、生川乌、生草乌、小茴香、细辛、洋金花各10g,月桂氮酮10ml。
B:青皮、大风子、芍药、乌药、牛夕、羌活各15g,骨碎补、灵仙、川断、桃仁各12g,附片、川芎、僵蚕、蛇床子、当归、青风藤、辣椒各10g。
C:香油2400ml,黄丹(铅丹)1200g。
2,止痛膏功效:驱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寒湿痿痹,筋骨拘挛,关节疼痛。
处方:生川乌150g,生草乌150g,生南星150g,洋金花(或果实)150g,细辛50g,松节油150g,麻油2000g,黄丹1000g。
3,回春益寿膏功效:益气养血,温肾生精。
主治:男女虚弱百损,男性阳痿早泄,精子减少,死精,性功能低下。
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性冷淡。
处方:制附片30g,小茴香30g,马钱子30g,菟丝子30g,蛇床子30g;川芎30g,川椒30g,广木香30g,火麻仁30g,吴茱萸15g,生川乌15g,生草乌5g 白及30g,公丁香30g,干姜30g,基质1300g。
4,健牌和胃膏功效:温阳健脾主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
处方:当归125g,乳香31g,白芷125g,没药31g,乌药125g,肉桂31g,小茴香125g,母丁香31g,木香125g,大茴香125g,香附子125g,基质3000g。
5,益肝膏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早期肝硬化腹水、肝脾肿大,肝区痛。
处方:桃仁100g,红花60g,三棱100g,莪术100g,枳实100g,夏枯草100g,阿魏60g,姜黄100g,丁香60g,细辛50g,青黛100g,甲珠60g,当归100g,蜈蚣10g,冰片20g,基质3000g。
6,肝硬化膏药功效:软坚散结,活血利尿。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

二十五种中医传统膏药配方及制法大全太珍贵了1.红花膏:材料包括红花、白花油、蜂蜜等,将红花粉末加入白花油中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成膏剂。
2.步摇膏:材料包括黄连、广木香、白花油等,将黄连和广木香粉末加入白花油中搅拌,熬制成膏剂。
3.逍遥丸:材料包括川芎、丹参、红花、冰片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黄芪、丹皮等材料混合,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成膏剂。
4.熊胆膏:材料包括熊胆、雄黄、赤石脂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朴硝、黄芩煎煮浓缩后加入蜂蜜制成膏剂。
5.四绝膏:材料包括红花、麝香、防风、冰片等,将以上材料加入适量的蜂蜜熬制,再加入乳香、没药等材料制成膏剂。
6.红霉素膏:将红霉素加入适量的凡士林中,充分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7.金银花膏:材料包括金银花、红花油等,将金银花研磨成粉末,与红花油混合,熬制成膏剂。
8.鱼腥草膏:将鱼腥草研磨成粉末,与甘油、凡士林混合搅拌,制成膏剂。
9.灵芝膏:将连翘、野菊花、灵芝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
10.黄连追风膏:材料包括黄连、追风草、红花油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与红花油混合炼制,制成膏剂。
11.艾叶膏:将新鲜艾叶研磨成粉末,与适量的凡士林混合,制成膏剂。
12.皂角米膏:将皂角米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
13.八卦膏:材料包括细辛、白花油、石膏等,将细辛和石膏研磨成粉末,与白花油混合均匀,制成膏剂。
14.樟脑膏:将樟脑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15.龙脑膏:将龙脑研磨成细末,与植物油混合搅拌,熬制成膏剂。
16.牛黄膏:材料包括牛黄、蜂蜜等,将牛黄研磨成细末,与蜂蜜混合加热熬制,制成膏剂。
17.狗皮膏:将狗皮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18.防风祛湿膏:材料包括防风、红花油、黄柏、肉桂等,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细末,混合加热熬制,制成膏剂。
19.馬應龍膏:将馬應龙散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膏剂。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大全驱风止痛膏1.药物组成天南星粉,半夏粉,川芎粉,草乌粉各30克,薄荷脑,樟脑,胡椒粉各10克,松香1000克,蜂蜡90克,花生油210毫升。
2.制作方法先将松香、蜂蜡、花生油熬至滴水成珠,加入前四种药粉至不粘手为度,入冷水一周后加后三种药粉即成。
每贴用3-5天。
3.主治范围风湿腰腿痛及跌打损伤。
4.方剂来源黑膏药网。
新型黑膏药1.药物组成A.麻黄45 稀签草50 海风藤50 羌活50 桂枝35 生马钱子30 田七10 生龙骨15 炮甲15 白附子30 乳香20 没药20 筚拨30 山萘20 独活20 玄参25 当归40 荆芥35 双花30 川椒40 干姜45 急性子30 木瓜45 川芎40 牛膝50 杜仲50 生川乌40 生草乌40 生南星40 生半夏40 牙皂50 云南一枝篙50B公丁香血竭各12 土鳖虫炒白介子煅自然铜红花川断蜈蚣全虫五倍子水牛角粉各20 乳香没药各6共为细末.2.制作方法将处方A的药物水煎三次,头两次煎三小时过滤,第三次煎两小时过滤,合并三次滤液熬成流浸膏. 膏药制作方法:医用压敏热溶胶1000克,放入锅内加热融化,先将药粉徐徐加入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流浸膏,50毫升氮酮,继续搅拌,然后摊膏.3.主治范围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4.注意事项忌食鱼腥,牛肉,狗肉,鸡,竹笋等发物。
5.方剂来源黑膏药网。
自制痹痛膏1.药物组成川乌80g 草乌80g 川芎80g 威灵仙80g全蝎80g 土元80g 乳香80g透骨草8g 没药80g 大黄80g 杜仲80g 川断80g 僵蚕80g 白芷80g丹参80g 骨碎补80g 远志80g 冰片80g 黄芩80g 黄柏80g姜黄80g 地龙80g 山奈80g 苦参80g 干姜80g 防己80g 甘草80g2.制作方法共研极细沫,加入2%的72-6透皮剂,采用水凝胶技术制成水凝胶痹痛药贴,贴患处,1贴/48小时,20天/1疗程。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1、准备工作:(1)、工具:炉灶、铁锅三个(一个炼油,一个下丹,一个过滤用)、铁勺一把(撩油用)、60 目铁筛一个(过滤用)、防火盖(宜铁质)、搅拌棍一条(宜干燥的桑、槐木、长约 1.2—1.5米)、水池或大盆一个、小水盆一个。
(2)、材料:①油:有香油、棉子油等,按地区习惯而定,但以香油为佳。
香油(麻油)本身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熬制的膏药色泽乌黑有光泽、性粘;熬制过程中泡沫少,便于操作。
在应用上具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优点。
由于保持滑润的时间长,而易被皮肤吸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②、铅粉(官粉):以含铅量多、质重者为佳。
应用时宜炒去水份过筛,250g市斤香油。
采购铅粉时要注意识别真伪!2、炼油:炼油是制作膏药基质的关键,炼油程度必须掌握适宜,这直接影响到膏药的“老”“嫩”。
常以下列标准来判断:(1)、油烟:开始为青色(浅),逐渐转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撩油时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
(2)、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其向锅中央集中为准。
(3)、滴水(30℃)成珠、吹而不散、散而还原: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撩油时均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炼油时火不宜过猛,如已着火,用防火盖将火压灭。
3、下丹成膏:将炼好的油在火上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检验,才能使基质的老、嫩合适。
下丹撒布要匀,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
下丹的速度太快而易溢锅,且基质的质地不匀;太慢时,又不易掌握其老嫩。
如在下丹过程中着火,应暂时停止下丹,待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
下完丹后要及时观察其颜色,当视其变成深灰色或黑色时应立即做老、嫩检验,滴水(30℃)成柱,软而不粘,拉而不断。
如偏嫩再继续加热;偏老兑适量较嫩的炼油,一般嫩些比老些好,因做膏药仍需加热。
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 55—68 度。
4、去火毒:下丹成膏后离火,用冷水喷洒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水池或水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

各种膏药的自制配方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
而作为简单而经济实惠的一种疗法,膏药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某些情况下,制作自己的膏药甚至比购买市场上的产品更为便捷和实惠。
本文将介绍一些自制膏药的配方,让读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医学治疗。
1. 洋地黄膏药洋地黄膏药是用于治疗心脏病的一种膏药,对于患者的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做法如下:步骤一:将20克洋地黄叶子放入300毫升油中,略微加热煮沸。
步骤二:移至温和的火源上,让油和叶子在温和的火源上持续加热两个小时。
步骤三:然后将煮过的油过滤过去,将洋地黄树叶从油中捞出来。
步骤四:加入15克小和山麻黄,再加入蜂蜜和鸡蛋黄拌匀。
步骤五:将膏药敷在心脏病人的胸部,可以经常换药,每次揉搓一下胸部。
2. 龙胆泻肝膏药龙胆泻肝膏药是用于治疗肝炎和黄疸的一种膏药。
制作过程如下:步骤一:选择高岭土,草木灰,石墨和龙胆草粉末各25克,混合搅拌。
步骤二:加入口香糖以上量的麝香,搅拌均匀。
步骤三:加入适量水调成糊状鱼肝油,做成软膏。
步骤四:取出适量涂在病人的肝区域,在表面上贴上面线。
步骤五:更换每天两次,首次更换前仔细清洁患者的肝部表面。
3. 橙皮膏药橙皮has角毛相关缩略图( JPEG 图像,400x258 像素)长期以来被视为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水果,其皮还可以用来制作膏药,有效地治疗寒湿和风湿病。
做法如下:步骤一:将橙皮干燥,磨成粉末。
步骤二:加入白芷,石膏,蜜糖和橄榄油等成分,混合均匀。
步骤三:制作成软膏状,涂在病人的患处,每次一小时,每天2-3次。
4. 甘草膏药甘草膏药为一种天然的能够提高免疫力的膏药,其主要成分为甘草。
具体制法如下:步骤一:将甘草切成片,煮至棕色,捞出放在纱布中挤去甘草汁。
步骤二:在锅中加入橄榄油和蜂蜜,加热,慢慢加入甘草汁,熬煮到呈现出糊状。
步骤三:加入适量的羊脂,再过滤干净,压成膏药。
步骤四:取适量羊脂,涂在患处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1、准备工作:(1)、工具:炉灶、铁锅三个(一个炼油,一个下丹,一个过滤用)、铁勺一把(撩油用)、60 目铁筛一个(过滤用)、防火盖(宜铁质)、搅拌棍一条(宜干燥的桑、槐木、长约 1.2—1.5米)、水池或大盆一个、小水盆一个。
(2)、材料:①油:有香油、棉子油等,按地区习惯而定,但以香油为佳。
香油(麻油)本身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熬制的膏药色泽乌黑有光泽、性粘;熬制过程中泡沫少,便于操作。
在应用上具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优点。
由于保持滑润的时间长,而易被皮肤吸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②、铅粉(官粉):以吠铅量多、质重者为佳。
应用时宜炒去水份过筛,250g市斤香油。
采购铅粉时要注意识删真伪!2、炼油:炼油是制作膏药基质的关键,炼油程度必须掌握适宜,这直接影响到膏药的“老”“嫩”。
常以下列标准来判断:(1)、油烟:开始为青色(浅),逐渐转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撩油时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
(2)、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其向锅中央集中为准。
(3)、滴水(30℃)成珠、吹而不散、散而还原: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撩油时均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炼油时火不宜过猛,如已着火,用防火盖将火压灭。
3、下丹成膏:将炼好的油在火上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检验,才能使基质的老、嫩合适。
下丹撒布要匀,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
下丹的速度太快而易溢锅,且基质的质地不匀;太慢时,又不易掌握其老嫩。
如在下丹过程中着火,应暂时停止下丹,待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
下完丹后要及时观察其颜色,当视其变成深灰色或黑色时应立即做老、嫩检.验,滴水(30℃)成柱,软而不粘,拉而不断。
如偏嫩再继续加热;偏老兑适量较嫩的炼油,一般嫩些比老些好,因做膏药仍需加热。
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 55—68 度。
4、去火毒:下丹成膏后离火,用冷水喷洒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水池或水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
待冷却后,将其拧成适当小坨,浸于冷水内 7—10 天,每日换水 1—2 次。
金丝膏药基质:香油:松香=1:3.5(约)膏药:透皮剂=1000:(5-10g)红膏药的制作工艺熬药设备:煤气罐、铁锅、防火盖、水盆、搅药棍、铲子等。
药物配比:松香 300g、色拉油 90g、黄丹 30g、药面 100-150g。
熬制方法将松香放入铁锅内,微火烧,至松香完全化开,闭火,把锅端下,搅拌一会后,下色拉油,黄丹,继续不停的搅拌,油开始冷却,没有烟时,放入药面。
继续搅动,待膏油已冷却,有粘稠感时,倒入凉水凝固,去火毒 1-2 天,勤换水,2天后,从水中捞出膏药,水份蒸发后可入袋存放。
使用方法:将外表无水的药块放到锅中慢慢微炎熔化,在膏药有粘稠感时,涂于硬纸或硬布上,用时将膏药温热化开即可敷于患处。
黄膏药的制作工艺黄膏药也是采用松香时为膏药基质,制作方法与红膏药大致相同,但欲将膏药熬制成黄色膏药时,在制作过程中将下黄丹一节免除即可,因为大多数膏药为黄褐色,松香本身也为黄色,所以熬制手工艺膏药自为金黄色。
白膏药的制做工艺此膏药同样采用松香为基质,其操作方法与前种膏药大同小异,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1、炼松香时不要加樟丹,2、最好选用白色的上等松香为基质。
各种膏药的配方及制作:骨仙膏的制作工艺处方:A、生马钱子 60g,生川草乌各 50g,生南星 50g,生半夏 50g,甘遂 30g,土虫50g,蛴螬 30g,七叶一枝花 50g,洋金花 50g,生白芥子 30g,三七粉 30g,没药各 45g,血竭 30g,虫 30g,生延胡 60g,郁金 60g,扑尔敏片 100 片,炎痛喜康片 150 片。
上列诸药要各取细粉(约 100 目筛),称量混合均匀。
B:乌蛇 60g,灵仙 90g,麻黄 60g,桂枝 90g,鸡血腾 90g,桃仁 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 50g,姜黄 50g,生地 50g,羌活 40g,大活 40g,秦艽45g,防风 30g,地龙 45g,透骨草 50g,苍术 30g,三棱 60g,莪术 60g,丹参50g,枳壳 40g,牛夕 50g,木瓜 45g,伸筋草 50g,鹿吠草 90g,海风藤 60g,寻骨风 60g,申姜 60g,山奈 60g,干姜 120g,苏木60g,桑枝 60g,川山龙60g。
制作工艺:B 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过滤,称取膏药基质 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 70 度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 70 度时入 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骨仙膏 120 贴。
做好的膏药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同灵仙膏。
灵仙膏的制作方法处方:A:生马钱子 60g,生草川乌各 50g,蜈蚣 30g,全虫 30g,肉桂 30g,生南星50g,生旱半夏 50g,粉甘遂 30g,洋金花 50g,蛴螬 30g,生白芥子 30g,土虫50g,血竭 30g,生乳没各 45g,三七粉 30g,炮山甲 45g,辽细辛 45g,七叶一枝花 50g,樟脑 45g,冰片 20g,麝香 1g,扑尔敏 100 片,炎痛喜康 150 片,氮酮 32 毫升。
(扑尔敏、炎痛喜康、氮酮不计量)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 100 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 896g。
B:乌蛇 60g,威灵仙 90g,麻黄 60g,桂枝 90g,鸡血藤 90g,桃仁 45g,红花45g,当归 45g,川芎 50g,姜黄 50g,生地 50g,羌活 40g,独活 40g,蓁艽45g,防风 30g,地龙 45g,透骨草 60g,三棱 60g,莪术 60g,丹参 50g,米壳40g,木瓜 45g,伸筋草 50g,鹿吠草 90g,海风藤 60g,寻骨风 60g,干姜120g。
制作工艺:B 水煎二次,每次一小时以上,二次药液混合后用 100 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
称取膏药基质 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 70 度在不断搅拦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 70 度时入 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灵仙膏100 贴。
做好的膏药要装袋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挠伤,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
蠲癌灵处方:A、生马钱子 60g,生川草乌各 50g,甘遂 30g,洋金花 50g,七叶一枝花60g,蛴螬 30g,生白芥子 30g,生乳没各 45g,三七粉 30g,血竭 30g,公丁香 30g,辽细辛45g,素硇砂 30g,生南星 60g,生旱半夏 50g,雄黄 45g,蜈蚣 10g,全虫 30 克,蟾酴 20g,樟脑 20g,冰片45g,麝香 3g。
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 100 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共 888g。
B、白芷 50g,姜黄 50g,米壳 60g,乌蛇 60g,灵仙 60g,皂刺 60g,丹参60g,三棱90g,莪术 90g,八月札60g,麻黄 60g,桂枝 60g,鸡血藤 60g,桃仁60g,红花 45g,当归50g,川芎 50g,生地 50g,枳壳 50g,地龙 60g,透骨草60g,花粉 90g,黄柏 60g,山奈60g,生元胡 30g,天龙 45g(壁虎)。
工艺:B 水煎二次,每次 1 小时以上,2 次药液混合后用 100 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 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 70 摄氏度时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 70 度左右入 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蠲癌灵 100 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于阴凉处保存。
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对肝硬化亦有显著疗效。
绿云膏处方: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元参、木鳖仁、全虫、甲珠各 60g,乌蛇 20g,蜈蚣40 条,铜绿 90g(块),松香 3500g,麻油 1000g。
制作:将麻油加热至 40-80 度时,将诸药下入油内,文火煎熬,约 20-30 分钟左右,药色为棕褐色,油温为 240-260 度时,将锅离火,稍凉后,纱布过滤,洗净油锅,将滤油用 100 目筛再次过滤煎熬至滴水成珠时,油温约 320-360 度时离火降温至240-260 度后,入松香,文火加温至熔化,做老嫩试验,不粘手,拉撕较好为佳,后入冷水中不断拉丝 1-2 时去火毒分条,浸泡 1 周后摊膏。
新法制作绿云膏:A、全虫、甲珠、蜈蚣研细粉。
制作:将麻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至 240-260 度左右时入松香,再加温至溶化,做老嫩试验,到位后离火降至 70-80 度左右入流浸膏搅和后将 A 药加入,搅匀后入水分块浸泡去火毒,1 周后摊膏。
或在制作时,先将麻油或和松香制成基质,水浸 1 周后,加入 A、B药收膏。
主治:1、乳腺病。
(1)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率达 90%。
能明显缩小肿块减缓胀痛。
(2)对急性乳腺炎未形成脓肿时应用效果显著。
伴有高烧已形成脓肿时配合广谱抗菌素口服或静滴,1周愈。
2、在外科体表感染中的应用(1)毛囊炎;(2)疔;(3)痈;(4)丹毒 1 周 1 贴;(5)桃体炎;(11)淋巴结核。
副作用:红痒疹,膏药规格 58 或 56。
黄玉膏1 处方:当归 80g,白芷 40g,素草 20g,甘草 80g,米壳 120g,冰片 24g,黄蜡 120g,香油 1000g。
制作:将香油加热至 40-80 度后,把当归、白芷、素草、甘草、米壳下入油锅内煎熬,油温约240-260 度,药色变成黄褐色时过滤去渣,然后把黄蜡入药油加温溶化,待滴水成珠后做老嫩试验,合格后停火降温,待药油将凝时,油温约 40 度时入冰片收膏。
新法制作黄玉膏:(1)冰片。
(2)当归、白芷、素草、甘草、米壳。
(3)麻油、黄蜡。
制作同绿云膏:主治:烧伤,糖尿病引起的疽。
速效黑膏药(止痛用)处方: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乳香、没药、红花、血竭、穿山甲、透骨草各10g。
制法:香油 4 两,桐油 3 两,棉子油 3 两,黄丹 4 两,将香油、桐油、棉子油倒入锅内,加热至40-80 度后,将生川乌、生草乌、蝎子、蜈蚣、红花、山甲、透骨草倒入油内煎熬,待药物外表呈深褐色,内部较黄色为度,油温约在 200-250 度左右时,离火降温过滤。
然后将药油复入锅,先小火后大火不停的搅动。
此过程是熬制膏药的一个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